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黄连的副作用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连的副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导读:黄连的副作用,黄连,是一味中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那么服用黄连有副作用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性寒,味苦,俗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痈肿疔疮等证;外用治疗湿疹、口疮、中耳炎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黄连的服用方法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那么服用黄连时又有哪些禁忌是需要注意的呢?黄连的服用禁忌,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黄连的服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吉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6、《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7、《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治火眼甚神,能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去妇人阴门作肿。治小儿食土作疳,解暑热、湿热、郁热,实有专功。

上面讲了这么多黄连的副作用和服用方法,其实黄连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黄连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石柱县黄水坝老山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姓陶的医生。他妻生下二男二女。有一年遇天灾,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病死,因家境贫寒,无力抚养,三女儿也送给了别人家,只留下幺女,父女相依为命。陶医生雇请了一名叫黄连的帮工,替他栽花种草药。黄连心地善良,勤劳憨厚。

没过多久,黄水坝一带的老山上不少人都得了一种相似的疾病,患者多属高热烦燥、胸闷呕吐、泄泻瘌疾、肿痛,渐渐地一个个身强力壮的人都失去了劳动能力。懂事的陶家幺女,算是个幸运儿,她没染上这种怪病,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

有一年春天,陶幺女踏青外出,在山坡上,她忽然发现一种野草的叶边沿具有针刺状锯齿,长有很多聚伞花序,有黄色的、绿色的,也有黄绿色的,好看极了,顺手拔起这些野草,乍看草根节形似莲珠,或似鸡爪,或似弯曲的过桥杆,她兴奋地带回家种在园子里。

黄连每次给花草上肥浇水,也没忘记给那野草一份。天长日久,野草越发长得茂盛,葱绿滴翠。

次年夏天,陶医生外出治病,十多天没回家,其间,陶幺女也卧病在床,厌食不饮,一天天瘦下去,只剩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的几位同乡好友煞费苦心想尽办法,也没治好陶幺女的病。

黄连心想,陶姑娘在园子里种下开黄绿色小花的野草,怎么不可以用来试一试?于是他就将那野草连根拔起,洗干净,连根须叶一起下锅,煮了一会儿功夫,他揭开锅盖一看,锅中的野草和汤全都煮成黄色的了。

这时黄连拿起汤勺舀了一碗,正想给幺女送去,突然想到,万一有毒,岂不是害了陶姑娘?不如自己先尝一下,只要自己没被毒死,就让陶姑娘喝这汤。他随即一饮而尽,只是觉得味道好苦。

隔了两个时辰,黄连见自己还活着,手脚都动得,话说得,耳听得,眼见得,方信这野草无毒,这才端一碗让陶幺女服下,说来也怪,陶幺女喝下这野草汤,病竟然就好了,她对黄连说:这是一味好药,就是太苦了。此时,已暗恋陶幺女许久的黄连听后黯然神伤地说:我苦等一个人儿,却没等到,也许和我的命一样苦吧!

以上就是一些黄连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延伸阅读

吃三黄连片的副作用


三黄连片是常见的用药,里面虽然加入了一些中成药,但是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首先不能给孕妇使用,在用药期间中焦虚寒者是不可以使用的,用完药物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种药物主要是祛火解毒,促进止泻,缓解肿痛。

成份

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栀子、黄柏、黄芩、赤芍。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出去薄膜衣后,先黑棕色;味苦。

功能主治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规格

每片重0.33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中焦虚寒者禁用。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临床前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品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反应数;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肿胀。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

黄连丸有哪些副作用


黄连丸主要治疗肠胃气虚,对于下痢赤白,冷热不调都能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小便不利,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肠胃的刺激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最好是饭后服用,当然对于热性比较强的人士来说,可以在饭前服用,这样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成分组成

连丸是由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中药组成。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治疗功效

有研究表明, 黄连解毒汤及其制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连解毒汤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气囊内白细胞的游出, 减少前列腺素E2 ( pGE2 ) 的生成, 黄连解毒滴丸的高、低剂量组均可显著的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 均可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研究表明, 以黄连解毒汤为主要组成的清胃黄连丸可以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抑制蛋清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 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说明清胃黄连丸具有抗炎作用。

副作用问题

服用清胃黄连丸的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泻下力猛,如体虚便溏,年老,孕妇均应禁用。

由于清胃黄连丸方中黄芩、黄连等清热药较多,饭前服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这是因为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建议饭后服用效果更好。但是,如果是实热患者,热性较强者,建议饭前服用,这样药物的泄热作用强大,清热作用显著,请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药。

黄连的作用和功效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2、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3、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4、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 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黄连素的作用


药在人们在生活中离不了的,人们总是会有头疼、头晕、上环,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这都是需要药物进行改善,所以药是家庭必备的,药的种类有很多,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那黄连素也是药物当中一种,对黄连素的作用都有什么呢?

黄连素的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对它在选择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而且在使用上,都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都是需要进行全面的咨询最佳。

黄连素的作用:

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 、抗菌作用;

2 、抗病毒作用;

3 、抗原虫;

4 、抗毒作用。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抗心律失常;

2 、降低血压;

3 、正性肌力;

4 、临床报道黄连素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三、 降血糖作用 近年来大量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小檗碱不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对糖尿病人伴有的合并症高血压血栓形成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 、抗炎作用。

五、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六、 增强免疫功能。

七、 抗癌。

八、 其他作用。

1 、抗溃疡作用;

2 、解热作用;

3 、黄连还具有中枢抑制和利胆等作用。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溶血性贫血患者禁用。

遗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儿童应禁用,因本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以致黄疸。

2.妊娠期头三个月慎用。3.如服用过量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

4.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3次;儿童用量见说明书。

【禁忌】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黄连素的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在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疾病进行选择,尤其是对儿童患者,不能随意的乱用这样药物,否则对患者身体健康,也是有着很大损害,对这点家属也都是需要注意的。


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药在我们很常见到的,药的种类有很多,而且不同的药物在选择上,对疾病上,也是有着不同的帮助作用,因此想要能够很好的对自身疾病治疗,都是需要选择正确的药物,使得疾病得到改善,黄连上清丸的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它对治疗一些疾病上,有着很好帮助。

那黄连上清丸的作用具体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样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而且治疗疾病上,也都是能够正确选择,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的损害,是放心之选。

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牛黄上清丸是由牛黄、黄连、大黄、黄芩、连翘、栀子、生石膏、菊花等中药组成。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牛黄不仅具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能,是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至神经症状如头晕、目眩、烦躁失眠、怔忡、头痛等症的主药。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大黄、栀子能清心火而除烦躁,并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而除烦,菊花能清肝火而明目。以上诸药组成的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除烦、疏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上焦火盛及心火上炎所至的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口舌生疮、胸闷烦躁,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症。

黄连上清丸为17味药,方中除黄连、黄芩、栀子、大黄、连翘、芥穗、菊花、荆芥穗、白芷、薄荷等14味药与牛黄上清丸成分相同外,方中没有牛黄、冰片、赤芍、地黄、当归,而增加蔓荆子、防风以疏散风热;旋复花以降逆中和,使风、热双解,起到清风散火、通便止痛的作用。方剂中黄连、黄芩、栀子和大黄虽然也是起着清热降火、解毒通便的作用。但由于缺少牛黄则清热降炎除烦及镇惊的功能不如牛黄上清丸强。方剂中配以菊花能清肝明目,配以芥穗以理头风而止头痛。

通过以上介绍,对黄连上清丸的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所以对这样药物选择的时候,都是可以很放心,在对一些爱上火的人,都是可以选择它,对消火有着很大帮助,同时对解毒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是一个不错之选。

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木黄连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北江十大功劳 的 根 及 茎 。全年可采,除去枝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或更高,全体光滑无毛。茎粗壮,表面暗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厘米,总叶柄基部扁阔,腹面具浅槽,节明显;小叶革质,5~7枚,椭圆形,长6.5~7.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具锋利的芒尖,往往于叶尖的两侧有1~2个锐齿,基部楔形,下面一对小叶往往基部不等。总状花序丛生于枝的顶端,长10~20厘米,花众多,黄色;苞片1枚,三角形,棕色,长约1.5毫米;萼片9,黄色,花瓣状,分3轮排列,每轮3片;花瓣6,较内轮萼片为小,矩圆形;雄蕊6枚,花丝短棒状;子房上位,柱头头状,扁平。浆果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状】茎呈圆柱形,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浅纵沟和横向裂纹,幼茎较平滑,往往有突起的叶痕及叶柄残基,栓皮质松,脱落处可见黄色木部;质坚脆,折断面呈破裂状,淡黄色;横切面近圆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射线清晰。根呈圆柱状,略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沟纹及支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心胃火,解毒。治阳黄、热痢、赤眼;外治刀伤,火烫伤。(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体弱者忌用。"

【备注】同属植物苏氏十大功劳、半覆瓦十大功劳、独龙十大功劳等的根,在广西民间亦称木黄连或土黄连,并与本品同等使用。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药木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木黄连。

黄连花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对于各种中草药,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黄连花是很常见的一种,那么究竟黄连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看看。

【英文名】Herb of Dahurian Loosestrife

【别名】黄连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

【原形态】黄连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直立,高40-80cm,上部有细腺毛。叶对生,或3-4片轮生,披针形至狭卵形,长4-12cm,宽5-40m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可近圆形,上面绿色,近于无毛,下面常事业粉绿色,无毛,仅沿中肋被小腺毛,两面均散生黑色腺点,侧脉通常超过10对,网脉明显。总太花序顶生,通常复出而呈圆锥花序;苞片腺形,密被小腺毛;花梗长7-12mm;花萼5深裂近达基部,裂片狭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一圈黑色线条,有腺状缘毛;花冠深黄色,长约8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形,先端圆钝,有明显脉纹,内面密布淡黄色小腺体;雄蕊比花冠短,花丝下半部合生成筒,密被小腺体,花药中着,卵状长圆形,纵裂;子房无毛,花椎 长4-5mm。蒴果褐色,直径2-4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五草甸、林缘和灌丛中,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100m。

【性味】味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镇静;降压。主高血压;头痛;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黄连花有了一定的了解,黄连花对于人体健康非常的有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

黄连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对人体非常有好处的偏方黄连白芍。黄连白芍是由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食材制作而成的,那么到底是哪几种食材呢,它又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黄连白芍

【来源】

【原料】黄连、白芍。药量比例为1:3。

【制法】水煎服,隔日1剂,每日服1次,连服3剂为1疗程。1岁以内,每剂用黄连1克,白芍3克;1~3岁者,服2倍量;3~6岁者,服3部量;6岁以上者服4倍量。

【用法】

【功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口疮123例,大多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继续用药仍有效。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偏方可以说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保持身体的健康的确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当然了做法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只有科学做汤才能让汤发挥出更大的养生功效。

黄连汁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黄连汁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黄连(去须)2两,蒺藜苗2握。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鼻塞多年,清水出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升,取1合,灌鼻中。不过再灌,大嚏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别名】黄连饮

【处方】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童便1盏,浸1宿。

【功能主治】小儿脑热黄瘦。

【用法用量】黄连饮(《得效》卷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其实用黄连汁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最好。

【处方】黄连9克 甘草9克(炙)干姜9克 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 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分2服。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黄连1两,橘皮1分,杏仁(麸炒)1分,枳实1分,麻黄1分,葛根1分,厚朴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或自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下利先止,别当消息,小儿斟酌。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栀子仁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愈后,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引《活人书》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荷叶(微炙)1两,艾叶(微炒)1两,柏叶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肺积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大黄(锉,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升麻1两,甘草(炙)3分,朴消(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毒气上攻,眼生浮翳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早、晚食后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疟心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临发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黄连4两,黄柏4两,栀子15枚(擘),阿胶1两(炙),干姜2两,芍药2两,石榴皮2两(一方用枳实)。

【功能主治】时行兼有客热,下血痢不止而烦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一方以水6升煮之。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黄连1两,麻黄根1两,甘草1两,狼牙1两,羌活1两,桑枝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背疮毒肿,焮烂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2两,加葱白5茎,以水5升,煎至2升,去滓,用软帛趁热揾药水更番淋搨患处,水冷即止。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黄连4两,当归3两,干姜3两,厚朴2两。

【功能主治】春月暴热,解脱饮冷,或眠湿地,中冷腹痛,下青黄汁,疲极欲死。

【用法用量】上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

【处方】黄连1两,白芍药1两,吴萸(炒)1两。

【功能主治】老小泄泻,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8服,每服以水1升半,煮1升许,投阿胶1分,再煮胶消,去滓,分3次温服。一方加甘草末,艾汤调亦大验。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黄连(去毛)3两,黄柏2两,当归2两。

【功能主治】时气热毒下痢。

【用法用量】上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纳蜜1合,微火煎取2升半,分3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三引《深师方》

【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干姜2两,石榴皮2两,阿胶(炙)2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赤白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分为3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深师方》

【处方】黄连1两(碎),白粱米2合。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已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分服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黄连1两,干姜1两,熟艾1两,附子1枚(炮),蜀椒14粒,阿胶如手指大(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杂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5合,绞去滓,纳胶,更上火煎令胶烊,分温3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广济方》

【别名】黄连煎

【处方】黄连4两,黄柏3两,当归3两,厚朴2两,石榴皮4两,干姜3两,地榆4两,阿胶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中焦洞泄下痢。或因霍乱后泻黄白无度,腹中虚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千金》卷二十)。

【注意】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黄连2两(去须),甘草2两,苦参5两,柳枝并叶1握。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出黄脓水。

【用法用量】每用3两,以水5升,煮至3升,去滓,看冷热洗浴。即愈。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黄连1两半(净),黄柏(去皮)1两,黄芩1两,栀子1两。

【功能主治】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马牙消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加竹叶10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黄连(去须)4两,熟艾(炒)2两,苦参3两,槐白皮3两。

【制法】上锉细,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疳湿(匿虫)下部疮烂。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重者不过3剂。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黄连(去须)1升,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龙骨2两,白术2两,阿胶(炙燥)3两,干姜(炮)3两,当归(焙)3两,赤石脂3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热痢腹内(疒丂)痛,日夜百行,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白芷1两半,赤石脂1两半,肉豆蔻1枚(煨,去壳),地榆1两,诃黎勒皮(煨)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当归(焙)1两,黄耆1两半,吴茱萸(洗,炒)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空腹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黄连(去须)、细辛(去苗叶)、紫苑(去苗土)、决明子(微炒)、车前子、苦根(干者,锉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斑疮入眼。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黄连(去须为末)1字,乳香(研)1字,灯心5茎,杏仁5枚(去皮尖双仁,细研),大枣2枚(擘,去核),龙胆(为末)1钱,腻粉半钱匕。

【功能主治】肝经积热上攻,眼目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2盏,同煎至半盏,临卧时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黄连(去须,炒)半两,阿胶(炙令燥)3分,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3分,鼠尾草(洗净,慢火焙干)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痢(疒丂)痛,肠滑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若冷甚白多,以酒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芒消5两,黄连5两。

【功能主治】瘾疹百疗不愈。热不散,体生细疮,并热不已。

【用法用量】上以水8升,煮取4升,去滓,洗风痒处,1日2次。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五引《范汪方》,名见《医心方》卷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连(去须)半分,豉半合,薤白(切)4茎,猪胆半个。

【功能主治】喉中生疮,久患积劳,不下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上先以童便8合煎黄连、豉、薤白,取4合,去滓,下猪胆,煎至3合,空腹顿服,每隔日依法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黄连(去须)1钱,黄芩1钱,赤茯苓(去皮)1钱,麦门冬(去心)1钱,升麻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胆热口苦,神昏多睡,左手关脉实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四引《护命》

【处方】甘草7钱半,黄连7钱半,干姜7钱半,人参7钱半,大枣3枚。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太阳经伤寒传里,胸中有热,胃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处方】当归半两,大黄2钱半(热毒加之),芍药、桂(腹痛加之)。

【功能主治】湿毒下血,大便下血,腹中不痛。

【用法用量】本方名黄连汤,但方中无黄连,疑脱。方中芍药、桂用量原缺。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处方】黄连(去须)3两,酸石榴皮(焙)3两,赤石脂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干姜(炮裂)2两半,桔梗(炒)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痢下白脓,肠内虚鸣相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别名】黄连散

【处方】黄连8分,厚朴(制)6分,阿胶(炙)6分,当归6分,艾叶4分,黄柏4分,干姜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黄连散(《良朋汇集》卷四)。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黄连2两(去须,捶碎),淡竹叶50片。

【功能主治】眼生赤脉胬肉,急痛不开,如芥子在眼。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加大枣5枚,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分温4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二

【处方】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栝楼根1两,知母1两,茯神半两,栀子仁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中热烦渴,身渐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别名】朴连汤

【处方】黄连(去毛)3两,厚朴3两。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仲夏热多,令人发水谷痢,肠中鸣转,一泻5-6升水。白滞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朴连汤(《袖珍》卷一引《经验方》)。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黄连、麦冬、当归、黄柏、黄芩、黄耆、生地黄。

【功能主治】痘疹发热,自汗多。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调败蒲扇灰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黄连、当归、芍药、木香、槟榔、黄芩、薄荷、桔梗、甘草、连翘、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恶疮。发热烦躁,外无焮赤,痛深在内,邪气沉于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论患之上下,食之先后服之。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黄连(去须)1两,地榆1两半,桑耳1两半,赤石脂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白芷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候不调,或所下过多,腹痛腰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煎取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黄连3两,黄柏3两,干姜3两,石榴皮3两,阿胶3两,当归2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药子1分,吴蓝叶1分,栀子仁2枚,犀角屑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无度。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分温2服,食前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甘草(炙)1两,升麻1两,黄连3两,豉5合,栀子仁14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解散除热止痢。主乳石发后变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决明子、甘菊、川芎、元参、陈皮、黄连、细辛、甘草、薄荷、蔓荆子。

【功能主治】风热壅珠,眼白红胀而痛。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川连、侧柏、当归、香附(炒)、阿胶。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痢疾,赤白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米饮下。

【摘录】《盘珠集》卷下

【处方】白芍1钱2分,黄连1钱2分,当归1钱2分,大黄4分,淡桂2分,炙草8分。

【功能主治】热毒下血,腹痛色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黄连(去须)4两,芍药2两,黄芩(去黑心)1两,秦艽(去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黄连、甘草、干姜、桔梗、半夏、人参。

【功能主治】痘疮,热攻腹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处方】黄连(去须)1两,大青1两,山栀子仁1两,茵陈蒿1两,柴胡(去苗)1两,地骨皮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芒消1两,大黄(细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黄疸,遍身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黄连5钱,当归3钱。

【功能主治】一切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温服。

【摘录】《杏苑》卷四

【处方】黄连1钱,山栀1钱,生地黄1钱,麦门冬(去心)1钱,当归1钱,芍药1钱,薄荷5分,犀角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心火舌上生疮,或舌上肿,燥裂,或舌尖出血,或舌硬。木舌。由心脾热壅,舌肿粗大,渐渐硬塞满口,气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软。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频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黄连(去须,锉碎)。

【功能主治】一切热,血热、眼热、酒热。

【用法用量】上以井水浸良久,瓷碗盛之,置铁铫内,隔汤炖,取清汁服,再炖。

【摘录】《直指》卷十五

【处方】黄连、黄柏皮、地榆、乌梅、甘草、赤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去滓,食前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处方】胡黄连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蒺藜(炒)半两,黄耆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威灵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心忪,骨节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童便、酒共半盏,加乌梅1枚(拍碎〕,同煮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

【处方】宣黄连。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多时,体弱不堪。

【用法用量】浓煎,每煎3分水减2分,和蜜服,1日6-7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别名】杏连汤

【处方】鹰爪黄连7茎(去毛节),杏仁7粒(去皮尖),北枣7枚(大枣)。

【制法】上用新瓦盆存贮,入水8分,以纸覆盖,慢火熬,存3分,放地上去火毒,候冷,存在汤瓶上,蒸温不要热。

【功能主治】火眼。

【用法用量】杏连汤(《普济方》卷八十六)。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引何清之方

【处方】黄芩、黄连、赤芍、生地、木通、枳壳、甘草、当归梢、人参。

【功能主治】疹毒发热滞下。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调天水散服之。初加大黄微利之。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黄连、乌梅、天花粉、杏仁、莲肉、茯苓。

【功能主治】疳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一

【处方】黄连(去须)1两,大黄(生用)1两,大青(去根)半两,升麻半两,黄药半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舌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黑豆1撮,同煎至1盏,去滓,分温2服。病未退,每服更加芒消末半钱匕,汤成下。以微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黄连1两,人参1两,吴茱萸5合,生姜3两,生地黄5两(一方用阿胶,一方用当归半两)。

【功能主治】曾伤二月胎者,预服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酢浆7升,煮取3升,分4服,日3次,夜1次。

【注意】猪肉、冷水、芜荑。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生地为君,黄连为臣,似太寒矣,而又佐以姜、茱,岂非中和之剂乎。至干酢浆煮法并昼夜服法,俱佳。

【摘录】《千金》卷二

【别名】黄连解毒汤、黄连一物汤、黄连解毒散、黄连散、黄连泻心汤

【处方】黄连8两。

【功能主治】心经蕴热,致患卒心痛,口疮,眼目赤肿羞明。小儿痘疮。卒心痛。诸热眼,赤种羞明,冒暑饮酒患眼。口疮。小儿热毒盛,发疹痘疮,初发早觉者。心经蕴热。

【用法用量】黄连解毒汤(《直指》卷二十)、黄连一物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黄连解毒散(《普济方》卷七十四)、黄连散(《普济方》卷四○三)、黄连泻心汤(《回春》卷五)。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连(去须)1两,干姜(炮)半两,艾叶(炒)半两,乌梅肉3枚。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匕,以水8分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干姜(净洗)、黄连半两,杏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绵包之,沸汤泡,闭目乘热洗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引《选奇方》

【别名】滋阴化气汤

【处方】黄连(炒)、黄柏(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因服热药过多,小便不利,或脐下闷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滋阴化气汤(《卫生宝鉴》卷十七)。

【摘录】《洁古家珍》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当归半两,甘草2钱(炙)。

【功能主治】湿毒下血,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湿毒便血,不痛,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豆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2两,黄柏1两(锉,微炒),阿胶1两(蛤粉炒),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入肠胃,下痢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水6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处方】黄连(去须,绵裹)1两,蜜1合,童便2盏。

【功能主治】乳石发白痢。

【用法用量】上以水2盏,与小便渍药1宿,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2服,弱人3服,早晨、日午、晚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黄连(去须)1两,豉5合,乌梅(取肉)10枚。

【制法】上锉碎。

【功能主治】乳石发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3盏,入童便1盏,薤白3茎(拍碎),同煎至2盏,去滓,分温3服,空心、日午、晚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黄连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妊妇儿在腹中哭。

【用法用量】2味浓煎,令母呷之。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三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乌梅2枚(焙,去核),吴蓝叶1分,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渴痢不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黄连(去须,捣碎,炒)3两,黄柏(去粗皮)3两,白术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频并,后重里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