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养生月

2019-10-12 │ 五月养生月 五月夏季养生

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_五月艾的药用价值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_五月艾的药用价值”,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导读:中药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五月艾图片、五月艾的药用价值等,要想知道更多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五月艾简介五月艾图片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五月艾的药用价值五月艾的食用方法

五月艾简介

五月艾,为菊科植物五月艾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间枝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本品全长50100厘米或过之。主茎较粗壮,有纵棱,初被灰白色柔毛,常有分枝。叶互生,长58厘米或过之,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上面灰绿色,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质柔韧,不易破碎。气清香,味苦辛。以叶多、色青绿、香气浓者为佳。

五月艾图片

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

1、五月艾的功效

五月艾味辛微苦,性温,是一种归脾、肝肾经的特色中药材,祛风消肿、止痛止痒以及调经止血等都是这种植物入药以后的重要功效,是平时治疗偏头痛、月经不调以及各种肿痛和皮肤湿痒的常用药材。

2、五月艾可治产后脚痛脚软

女性在生产以后,经常会出现脚痛、脚软以及脚无力等症状,这时取四两五月艾和二两鸡骨香以及二两生姜放在一起,加入清水煎制,煎好以后直接清洗脚部,就能起到止痛和通经络的作用。

3、五月艾可治肠炎与尿路感染

五月艾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类的肠炎和尿路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可以取十克五月艾,八十克车前和十克辣蓼,把这些中药材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的药液在一天中分两次服用,连用五到七天,肠炎和尿路感染的症状就能消失或者明显减轻。

五月艾的药用价值

1、产后风:用干根1至2两,煎取水炖鸡,炖一小时服食,另干用全草4至5两,煎水抹身。

2、虚肿风湿脚气:用干根1至2两,煎取水炖鸡,炖一小时服食,另干用全草4至5两,煎水抹身。

3、烂肉:干全草适量煎水外洗。

五月艾的食用方法

1、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2、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功效: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艾叶饼子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功效: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以上就是一些五月艾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相关知识

五月茶的功效与作用


五月茶的简介

五月茶(学名:Antidesma bunius (L.) Spreng.):乔木,高达10米;小枝有明显皮孔。除叶背中脉、叶柄、花萼两面和退化雌蕊被短柔毛或柔毛外,其馀均无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8-23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至圆,有短尖头,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叶面深绿色,常有光泽,叶背绿色;侧脉每边7-11条,在叶面扁平,干后凸起,在叶背稍凸起;叶柄长3-10毫米;托叶线形,早落。雄花序为顶生的穗状花序,长6-17厘米,花萼杯状,顶端3-4分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雌花序为顶生的总状花序,长5-18厘米。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8-10毫米,直径8毫米,成熟时红色;果梗长约4毫米。染色体基数x=13。花期3-5月,果期6-11月。 生于海拔200-1500米山地疏林中。产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广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直至澳大利亚昆士兰。叶矩圆形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6-16cm,宽2-6cm,革质,淡棕绿色,两面无毛,有光泽;侧脉7-11对。气微,味涩。核果近球形,深红色,干后呈棕红色或紫红色,长5-6mm,直径约7mm.气微;味苦涩。叶深绿,红果累累,为美丽的观赏树。

五月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部位】为大戟科植物五月茶的根、叶、果。

【归经】肺;肾经

【性味】酸,平。

①《生草药性备娈》:“味酸,性平。”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味酸,性温。”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活血,解毒。治咳嗽口渴,跌打损伤,疮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咳,止渴。洗疮亦可。”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收敛,止泻,止渴生津,行气活血。治津液少,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叶:解毒,治恶性梅毒。”

④《广西植物名录》:“叶:治小儿头疮。”

五月茶的市场信息

1、五月茶的价格

暂无报价

2、五月茶的选购方法

药材性状:叶矩圆形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6~16㎝,宽2~6㎝,革质,淡棕绿色,两面无毛,有光泽;侧脉7~11对。气微,味涩。核果近球形,深红色,干后呈棕红色或紫红色。长5~6㎜,直径约7㎜。气微,味苦涩。

3、五月茶的保存方法

根、叶,全年均可采;果,夏、秋季采收。采后洗净,晒干。

方叶五月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对中药选择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选择中药的时候,需要对药物进行认识,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药是最佳之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方叶五月茶。

【英文名】quadrate lobe Antidesma

【别名】田边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方叶五月茶的叶。

【原形态】方叶五月茶 灌木或小乔木,高l-6m。嫩枝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约1cm,被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叶长圆形或倒圆形,长3-8cm,宽2-5cm,两端均近圆形,顶端有时有小尖头或微凹,全线,微卷,上面脉上多少被短柔毛,下面全部被短系毛或有时毛较稀疏,侧脉每边5-7条。雄花序为分枝的穗状花序;雌花序为分枝的总状花序,全部被白柔毛;雄花黄绿色,萼片5,稀6-7,卵形,密被短柔毛;雄蕊通常4-5,花丝插生于分离的腺体之间,腺体被长柔毛;雌花梗极短;花萼与雄花的相似;花盘环状,子房被短柔毛,柱头3枚。核果扁球状,被稀疏的短柔毛,直径约4mm。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旷野或疏林中。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拔脓止痒。主小儿头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木材用于通经:叶治小儿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叶五月茶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方叶五月茶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五月病就像更年期 如何应对五月病


本文导读:“五月病”,乍听这个词,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五月病通常指在春夏相交之际,由于天气、外界和自身的各种因素而导致的精神不佳的状态,五月病更像是更年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五月病呢?


1、早上早早就醒了,却不愿从床上起来。2、对刮胡子、化妆等整理仪容的事都嫌麻烦。3、早饭不爱吃,没有食欲,食不知味。4、懒得翻看经常看的报纸。5、在去车站的半途中折回来,不愿坐电车。6、易怒,急躁。7、 早上好 、 谢谢 等常在嘴边的话也不说了。8、不想和任何人说话。9、不开心,对所有的一切不关心。10、工作效率低,易出错。

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症状强烈出现,或是半数以上符合,就有可能是五月病的症状。

五月病的病因:

忽冷忽热影响情绪

专家分析,五月情绪不好,主要还是与天气有关系。 原因可能是由于这段时间寒暑不定,气温冷热变化大,日照的时间也一直在波动,这种情况下,人体内分泌也会受影响,导致情绪上发生变化,

压力大,容易失眠

在情绪问题频发的同时,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是 五月病 的一个典型表现。根据南京市脑科医院医学心理主任李箕君介绍,这两天失眠门诊天天爆满。

这是季节交替的边界,人体身心都比较敏感,有一句老话,叫做 菜花黄,痴子狂 ,意思就是油菜花开的四五月份,一些心理或者精神有障碍的患者情况就会更加严重,比如本来就小忧郁的人,这时候更加惆怅,连带着睡不着。 而正常的人,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剧烈,加上工作跳槽高峰、学生准备毕业就业的外部压力,失眠的情况也比平时明显。

湿热导致消化功能衰退

五月病 不但表现在心理上,也体现在各种身体反应上。 比较容易没胃口,嗜睡,感觉整天都没力气。 南京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谢英彪告诉记者,春夏之交, 随着雨水的增多,人体比较容易出现湿热,消化功能衰退,因此吃啥都没有胃口,而且湿热会造成人精神不济,不管何时都困倦乏力。

5月,不但消化系统受影响,身体其他功能也不好受。 代谢功能低潮期,免疫系统正在慢慢苏醒,所以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很容易发生紊乱,这也许就是四五月份非常容易过敏的原因。

如何应对五月病?

点揉阑门穴


要是感觉浑身没劲,没有食欲,可以点揉位于肚脐上一寸半的阑门穴。阑门穴可以说是直通脏腑的大门,如果消化不好、胃口不好,这个部位往往会特别硬,意味着这个地方需要打通。仰卧在床的时候,可以用右手中指点揉这个穴位,以感觉通畅为宜。

喝些薄荷水

如果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妨喝点薄荷水。薄荷不仅有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还是平心静气的 心灵补药 ,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做事提不起精神,还可以口含西洋参来提神。各种瓜类和豆类也有健脾祛湿热的效果。

夏季“五月病” 做好预防很关键


如何预防“五月病”

这种懒洋洋的表现其实并不是病,是人体对季节变换产生的正常反应。

五月病其实并不是单指五月,而是泛指初夏时节因压力和疲劳而出现的症状。一方面,五月正好是我国进入初夏的时候,这时候气温升高了,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乏力、疲劳、烦躁不安的症状。

另一方面,从中医角度讲“夏季对应心”,夏季阳气太盛,人体的小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导致心烦气躁。

要缓解这些症状,给出了一些小方法:

喝些薄荷水

如果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妨喝点薄荷水。薄荷不仅有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还是平心静气的“心灵补药”,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做事提不起精神,还可以口含西洋参来提神。各种瓜类和豆类也有健脾祛湿热的效果。

点揉阑门穴

要是感觉浑身没劲,没有食欲,可以点揉位于肚脐上一寸半的阑门穴。阑门穴可以说是直通脏腑的大门,如果消化不好、胃口不好,这个部位往往会特别硬,意味着这个地方需要打通。仰卧在床的时候,可以用右手中指点揉这个穴位,以感觉通畅为宜。

睡好子午觉

入夏后人们的睡眠时间会变短,如果常常感觉到烦躁的话,可以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尤其要睡好“子午觉”。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各种不适也会消失。

如果因为夜晚燥热睡不好,可以喝点百合莲子粥,或用鸭子肉、丝瓜或冬瓜、山药来煲汤,助眠效果也很好。

另外,攒了太多压力,往往也是五月病的一个原因。要缓解压力,日常可以多散散步,说说话,做些和工作学习无关的事儿,来转换心情。

鸭脚艾的药用价值_鸭脚艾的副作用


鸭脚艾的药用价值

多年生草木,高80~150厘米。茎直立,光滑,具纵槽,上部多分枝。下部叶花时雕落,中部叶有柄和假托叶;叶片广卵形,羽状分裂,裂片3~5,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两面光滑无毛,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复锯齿,顶端裂片通常3浅裂:上部叶无柄,3裂。头状花序卵圆形,无柄,密集成穗状的圆锥花丛;总包钟状卵形,苞片3~4层,最外层者较短,卵形,内层苞片椭圆形,棕色,薄膜质;花杂性,外层雌花,长约2毫米;中央两性花,长2.5毫米,均为管状花;雄蕊5;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期9~10月。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活血和瘀。治头痛,咳嗽,泄泻,便血,尿血,闭经,白带,产后腹痛,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鸭脚艾的副作用

无毒。

鸭脚艾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鸭脚艾的医学记载

《岭南采药录》:“活血通经,疗霍乱水泻,止金疮出血。治汤火伤,心气痛,水胀,大小便血。”

《陆川本草》:“清肺止咳。治肺炎咳嗽,气喘。”

《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接骨,疮疡。”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皮肤溃疡,汤火伤,头风痛。”

鸭脚艾的医学附方

1、治肺热咳嗽:生鸡甜菜二两,薄荷二钱,水豆腐四两,白糖二两。炖服。(《陆川本草》)

2、治跌打积瘀:鲜鸭脚菜半斤,鲜水泽兰四两。共捣烂,用酒炒热,取汁二两服;渣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3、治跌打黑肿:生鸭脚菜二两,生韭菜一两。共捣烂,用酒炒熟,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4、治大小便出血:鸭脚菜、旱莲草、狗肝菜各二两,车前草一两。捣烂,加二流米水三两取汁,冲白糖服,每口服一次,连服两三日。(《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5、治闭经或经前腹痛:鲜鸭脚艾一至二两。酒水煎,调红糖服。

6、治产后积瘀腹痛或伴有寒热、肢节酸痛:鸭脚艾一两。水煎,调红糖服。

7、治白带:鲜鸭脚艾一至二两。水煎服。

8、治阴疽肿痛:鲜鸭脚艾二至三两,酒水煎服;渣捣烂外敷。(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五月份小孩掉床怎么办


民间有一种说法,5月份孩子不能掉下床,如果掉下床,就会怎么样怎么样,这都是迷信的说法,对孩子来说,不管是几月份,一旦掉下床,应该马上观察孩子是不是有一些摔伤,尤其是头部先着地,要看孩子是不是有一些运动障碍,神经系统是不是有异常等等。要观察孩子是不是有出血的现象?

五月份小孩掉床怎么办

1、观察宝宝是否有出现肢体等运动障碍

宝宝在意外坠床或摔倒后,家长不要马上将孩子抱起,应该静静观察20秒左右,首先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等运动障碍,如果宝宝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且没有宝宝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可以抱起哄宝宝直到宝宝哭闹停止。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尽量鼓励宝宝自己运动。

2、观察宝宝神经系统是否有异常表现

再接着就需要观察宝宝神经系统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哭闹不止、尖叫、嗜睡和异常动作等。如果出现或怀疑出现异常,应尽快送医院检查。如果没有出现神经异常问题,再关注宝宝着地位置有没有出现血肿,并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用热毛巾热敷。

3、观察宝宝有没有活动性出血

然后观察宝宝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如果有的话,立即通过按压给宝宝止血,并送往医院治疗。对于宝宝坠床或坠落,非常理解宝妈心疼宝宝,迫不及待要把宝宝抱起来的心情,但要面对宝宝意外,家长必须“科学、镇静”地处理,因为在宝宝坠床后,有些损伤是隐匿的,抱起宝宝的过程动作比较大,日益将隐匿的损伤变大,比如脊柱裂缝损伤在抱起过程中可能造成横断伤。

4、防止宝宝坠床更为重要

宝宝坠床多是头先着地,宝宝头面部着地或硬物上不一定会把皮肤磕破,却很有可能将皮下组织的胶原磕断,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很多宝妈就会发现宝宝皮肤有凹陷,特别是宝宝在哭、笑等面部表情丰富的时候特别明显。发现磕包恢复后皮肤轻度凹陷,应及时请教理疗医生物理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八月扎的功效与作用_八月扎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八月札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八月札的功效与作用、八月札图片、八月札的药用价值、八月札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八月札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八月扎简介八月扎图片八月扎的功效与作用八月扎的药用价值八月扎的药用附方八月札的配伍应用八月扎的副作用

八月扎简介

八月札,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八月扎图片

八月扎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1、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2、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3、《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4、《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5、《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6、《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7、《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8、《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9、《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八月扎的药用价值

【药名】八月札

【别名】木通子、畜葍子、拿子、覆子、桴棪子、八月楂、压惊子、八月果、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百日瓜、牵藤瓜、野香交、冷饭包、拉拉果、羊开口、腊瓜。

【入药部分】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

【性味】味微苦,性平。

【归经】肝;胃经。

【功效作用】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八月扎的药用附方

1、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2、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八月札的配伍应用

1、配白芍:八月札,芳香行气,味甘缓急,舒肝解郁,健脾和胃。白芍,酸苦敛阴,养血柔肝,平抑肝阳。二药相配,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气血兼顾,肝脾并治,故为调和肝脾佳对。

2、配知母:清胃滋肾,养阴除烦。若肾阴不足,胃失濡润,烦热干渴,苔干脉数。治当清胃滋肾。知母苦寒清热,八月札甘寒生津。相须为用,热清津生,共奏清胃滋肾,养阴除烦之功。

3、配川楝子: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来弦数。川楝子苦寒,苦泄郁闭,寒凉降火。八月札气香,行气活血,理气开结。二药相伍,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为治气郁血滞,心腹诸痛的药对。

4、配橘核:主疝气痛,疝之为病,初起睾丸坠胀,久则气滞血瘀,痛引少腹。治宜行气活血止痛。橘核行气,八月札活血,二药相合,一散气滞,一化血瘀。气血畅行,疝痛可止。

5、配五灵脂:治血祛瘀,行气止痛,五灵脂活血,八月札行气,二药相合,气行则血行,共收祛瘀止痛之效。

6、配益母草:治经行不畅,小腹疼痛,益母草活血,八月札行气,二药相配,行气活血,经行畅而腹痛止。

7、配滑石:治夏月伤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八月札配滑石,二药皆能解暑,前者偏于清热,后者偏于利湿,湿热一去,小便利而泄泻止。

八月扎的副作用

如果有脾虚作泄泻的人不能服用八月扎,孕妇也要慎服八月扎。

以上就是一些八月扎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艾片的功效与作用


艾片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它是一个能够制作药膳,同时能够制作药品,而且艾片的使用方法也比较广泛,在选择时也可以放心进行,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菊科植物 艾纳香叶片 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条。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为半透明的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气清凉,味辛凉浓烈。燃烧时有浓黑烟。以片大、质薄、洁白、松脆、清香者为佳。

【炮制】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艾粉"。经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即为艾片。

【性味】①《药材资料汇编》:"甘,温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药材资料汇编》:"去恶气,辟瘟疫,杀虫疗癣,治中暑霍乱。"

【用法用量】内服:0.5~1分,多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备注】本品在广东、广西,亦作为冰片的品种之一。参见"冰片"条。

【摘录】《*辞典》

以上就是关于艾片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艾片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艾片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