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葶苈子的药用价值_葶苈子的副作用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葶苈子的药用价值_葶苈子的副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葶苈子的药用价值

消痰平喘或泻肺平喘,泻肺主要是泻痰水,主治热症痰水壅盛重症,喉中痰鸣,胸腹水肿,面目浮肿。用葶苈子的泻,泻实,痰水或痰浊,泻肺实,主要不在清肺热,当然泻肺热是次要方面,与桑白皮不同,泻肺热不同,它偏重于泻肺实,泻痰水。主治痰水壅盛的实证。利水退肿。用于湿热水肿,它苦寒性比桑白皮甚。经年来发现它有很好的强心作用。对心衰的水肿和喘息有较好的效果。这种病大量的是虚证或虚实夹杂,甚至虚寒的,这种情况常出现在肺气肿、肺心病,尤其是肺源性的心脏病,开始时是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肺气肿,最后造成心力衰竭,心衰的肺心病,所以多偏虚寒,葶苈子通过强心,有利于利尿消肿,减缓痰水壅盛的气喘,这时与苦寒药性不适宜,所以往往配伍温补药黄芪、白术、附子温补阳气。它的种仁细小,汤剂要包煎。

相关配伍

1、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2、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葶苈子的副作用

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榆皮为之使。得酒良。恶僵蚕、石龙芮。”

《别录》:“久服令人虚。”

《本草经疏》:“不利于脾胃虚弱及真阴不足之人。凡肿满由于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溢;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者,法所咸忌。”

《本草便读》:“寒饮、阴水等证及虚弱者,不可用也。”

葶苈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药性沦》:“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纲目》:“通月经。”

扩展阅读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的简介

葶苈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 nemorosa L.、独行菜属琴叶葶苈Lepidium virginicum L.和播娘蒿属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的种子。植物葶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植物琴叶葶苈,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广西,欧洲也有。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独行菜种子含脂肪油、芥子甙、蛋白质、糖类。播娘蒿种子含挥发油,为异硫氰酸苄酯、异硫氰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脂肪油获得率15~20%,含亚麻酸7.54%,亚油酸32.5%,油酸25.1%,芥酸21.4%,棕榈酸9.64%,硬脂酸3.81%,非皂化部分含谷甾醇及少量黄色物质。种子中尚分出两种强心甙,其一名七里香甙甲。

2、功效作用

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 宜蜜炙用。

3、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以北葶苈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后服,并配合一般对症处理和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曾治10例,效果良好。服药后多在第4日开始见?量增加,浮肿渐退;心力衰竭到2~3周时见显着减轻或消失。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葶苈子的市场信息

1、葶苈子的价格

葶苈子的价格约为5.5元/斤。

2、葶苈子的选购方法

2.1、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无臭,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2.2、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3、葶苈子的保存方法

葶苈子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葶苈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葶苈子丸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肿,下气,止咳。主肺热而咳,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肿气盛者,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渐渐加至20-30丸,煮枣汁送下。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3两,防己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脂)2两半,贝母(去心)2两半。

【制法】上3味为末,与葶苈、杏仁拌匀,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成水,兼上气气急咳嗽,大小便苦涩,所服利水药,反利大便,唯小便转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大枣、桑白皮、粳米饮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

上面已经详细为大家推荐了葶苈子丸,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养生方剂,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应该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身体需要。

南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在平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葶苈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脂肪油等含量都是很高的,经常食用葶苈子的话,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的原始性的心脏病,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人身体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治疗咳嗽咳痰方面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如果要食用葶苈子的话,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独行菜种子含脂肪油、芥子甙、蛋白质、糖类。播娘蒿种子含挥发油,为异硫氰酸苄酯、异硫氰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脂肪油获得率15~20%,含亚麻酸7.54%,亚油酸32.5%,油酸25.1%,芥酸21.4%,棕榈酸9.64%,硬脂酸3.81%,非皂化部分含谷甾醇及少量黄色物质。种子中尚分出两种强心甙,其一名七里香甙甲。

2、功效作用

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 宜蜜炙用。

3、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以北葶苈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后服,并配合一般对症处理和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曾治10例,效果良好。服药后多在第4日开始见?量增加,浮肿渐退;心力衰竭到2~3周时见显着减轻或消失。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4、中药葶苈子的功效

中药葶苈子中含有多种天然的药用成分,特别是挥发油和生物碱以及亚油酸等物质的含量特别高,下气行水和止咳化痰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人类的咳嗽痰喘和水肿胀满以及肺炎等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5、中药葶苈子能治肺原性心脏病

中药葶苈子对人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有很好的治疗,特别是人们出现在心力衰竭时,可以取中药葶苈子末六克,分三次在一天中服用完,同时要配合对症的抗菌素进行控制感染,用药四天以后浮肿就能消退,用药二到三周以后心力衰竭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全部消失。

6、中药葶苈子能止咳

中药葶苈子的最大功效就是止咳,平时人们出现久咳不止或者咳嗽带血等多种常见病时,可以把中药葶 苈子一两加知母一两和贝母一两,一起捣碎,加枣肉半两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服用三次就可以。

葶苈子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葶苈子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蓝叶3两,大黄1两半,葶苈子2两(熬)。

【制法】上为末。每服2方寸匕,食后酒送下。欲丸服,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

【用法用量】每日20丸。

【摘录】《医心方》卷十引《效验方》

【处方】葶苈子3升(微炒)。

【制法】上为散。以清酒5升渍之,春、夏3日,秋、冬7日。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身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

【用法用量】初服如胡桃许大,日3夜1。冬日2夜2,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注意】服药唯须慎酒面、生冷、鸡猪、鱼肉。必须好瘥平复,始可停药。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

【处方】葶苈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蚀口及齿断,宣露齿落,臭秽不可近。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半两调和,微煎为膏,用柳条箸子,以绵裹,微微揾药,时时烙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以上是关于葶苈子散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文章后能够对葶苈子散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它。

行水下气的葶苈子茶


体内的水液不能输化,就会造成停留在某个部位。这就是痰饮的症状,而痰饮主要的症状有咳嗽,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治疗。多喝葶苈子茶能帮助治疗痰饮咳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那么葶苈子茶的用法是什么呢?

原料

葶苈子5g、绿茶3g。

用法

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行水下气。

用途

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

痰饮咳嗽

痰饮咳嗽,病证名。指痰饮病以咳嗽为主证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论痰饮病,其中之十枣汤证、小青龙汤证均以咳嗽为主证。《医门法律咳嗽续论》: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痰饮咳嗽,如见多痰、色白或如泡沫,咳引胁痛者,治宜温化痰饮。

痰饮

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

病因病机

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肾司开合,肾阳不足,开合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异。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兼湿象,则为湿痰;痰兼燥象,则为燥痰。

饮的形成,多由脾肾阳气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之伤,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水液在体内不得输化,停聚或流注于某一部位所致。饮停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侵犯胸肺者为支饮。其病机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溢饮与水肿、支饮与哮喘有关联。

临床表现

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黏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

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常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在腹中,则腹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尿少。有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

结语:有关葶苈子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葶苈子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葶苈子茶能治疗痰饮疾病,对于这一病症,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上述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以后遇到此类情况喝些葶苈子茶可帮助调理下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