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苎麻根的药用价值_苎麻根的副作用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苎麻根的药用价值_苎麻根的副作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苎麻根的药用价值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功用主治:苎麻根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药用价值:

1、止血作用:苎麻根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样效果。给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止血作用。

2、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给家兔静脉注射、给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着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其他作用:苎麻根所含的有机酸盐和生物碱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对有机酸盐高度敏感,沙门菌对生物碱高度敏感。

苎麻根的副作用

无实热者慎服。

苎麻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咯血:苎麻根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2、治毒蛇咬伤:苎麻根适量,加黑桐油捣烂。敷患处。(《湖北中草药志》)

3、治淋证尿血,小便不利:苎麻根、小蓟各9~15克,生蒲黄4.5~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习惯性流产或早产:鲜苎麻根30克,莲子(去心)30克,糯米30克。清水煮成粥。去苎麻根服,每日3次,至足月。(《湖南药物志》)

5、治痛风:苎麻根250克,雄黄15克。共捣烂,敷患处。如痛不止,以莲叶包药,煨热,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五淋: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频服。

7、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麻根十枚,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8、治小便不通:一苎麻根,洗,研,摊绢上,贴小腹连阴际。二麻根半两,蛤粉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9、治叶:血不止: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ys630.COm精选阅读

苎麻根的药用价值有什么


苎麻根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太熟悉,不过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了,而且还主要是用于制作丝麻,而在很久以前的时候丝麻主要是用苎麻根制作的,苎麻根同时也叫做苎麻头、川绵葱等,而且发现苎麻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在我们就通过下面的介绍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苎麻根的药用价值主要有什么。

药用价值:

1、味道:苎麻根性味甘,寒。

2、功用主治:苎麻根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3、药材选择:干燥的苎麻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稍带扁圆形,略弯曲,外皮灰棕色,极粗糙。有突起的根痕和许多疣状凸起,皮部有时脱落而呈现棕褐色或棕黄色的纤维状。质硬体轻,断面纤维性,略有粉质,嫩者实心,有时可见中间有数个同心环纹,老者空心。气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以灰棕色、条匀、坚实者为佳。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苎麻根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样效果.给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止血作用.

2、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给家兔静脉注射、给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其他作用:苎麻根所含的有机酸盐和生物碱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对有机酸盐高度敏感,沙门菌对生物碱高度敏感。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苎麻根的药用价值都有什么了,在临床上使用的情况也特别多,不但可以治出现的吐血不止情况,而且还对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妊娠中的胎动效果特别的好,而且具有清热、解毒和各种咬伤,药用特别广泛。

苎麻根保胎有副作用吗


苎麻根其实是一种中草药材,其实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对于女性而言,他也是安胎保胎的一个保健药材选择,实际上它是可以起到这牙膏的保健作用的,还可以有效地凝血,止血,但是很多的人对于苎麻根保胎存在一种担忧,认为会产生一些副作用,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去了解一下。

其实苎麻根是可以帮助女性达到安胎作用的,但是绝地不能多吃,而且每一次服用的两也需要控制,因为不管是重要还是西药,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伤害和副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谨慎食用。

苎麻根可以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自己胡乱的服用,要有医生的治疗建议。

①止血作用

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白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可得到同样效果。家兔肌肉注射"血凝"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变化。用浸有"血凝"的药棉覆盖于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有报道用根包扎创伤有止血作用。

②从对苧麻的成分研究过程中,发现咖啡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盐)",按7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于家兔,10毫克/20克注射于小鼠腹腔,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但对钴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加。

因为怀孕生子对于女性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饮食的健康问题当然不能够轻易的忽视,不管是吃什么还是用什么都不能够盲目,要不然不仅得不到保健效果,反而会威胁到我们的身体。

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苎麻根的简介

苎麻根,别名苎根、苎麻头、纻、川绵葱、银苎、天名精、园麻、线麻、山麻等,多年生草本,苎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散瘀,对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功效。生于荒地、山坡或栽培。主产浙江、江苏、安徽。冬春季采挖,洗净,晒干。

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根含有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8-BETA-葡萄糖甙。

2、功效作用

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内服:煎汤,1.5~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3、临床应用

3.1、苎根散(《圣济总录》)治吐血不止: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10g。上4味,捣罗为散,每服2g,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方中苎麻根止血,为君药。

3.2、(《福建中草药》)治习惯性流产:苎麻干根30g,莲子、怀山药各15g。水煎服。方中苎麻根安胎,为君药。

3.3、(《梅师集验方〉)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15g,银1块,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银)。方中苎麻根安胎,清热,为君药。

3.4、《本草图经》:主白丹,浓煮浴之,日三、四。

3.5、《本草备要》:补阴,破瘀,解热,润燥。

3.6、《纲目拾遗》:治诸毒,活血,止血,功能发散,止渴,安胎;涂小儿丹毒,通蛊胀,崩漏,白浊,滑精,牙痛,喉闭,骨哽,疝气,火丹,疖毒,胡蜂、毒蛇咬,发背,疔疮,跌扑损伤。

苎麻根的市场信息

1、苎麻根的价格

苎麻根的价格约为12元/公斤。

2、苎麻根的选购方法

根不规则园柱形,略弯曲,长4~30cm,直径0.4~5cm。表面灰棕色,密生疣状突起及横向皮孔。切面皮部棕色,易剥落,木部黄白色。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淡,有粘性。

3、苎麻根的保存方法

苎麻根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青叶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对中药选择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选择中药的时候,需要对药物进行认识,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药是最佳之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青叶苎麻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青叶苎麻的根。

【原形态】半灌木,高达2m。茎分枝,生短或长毛。叶互生;叶柄长2-11cm;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卜面疏被短伏毛,绿色,有时有薄层白色毡毛;基出脉3条。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圆锥状;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簇球形,直径约2mm,花被管状。瘦果小,椭圆形,密生短毛,宿存柱头丝形。花期5-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湿地,亦有栽培。

【功能主治】止泻。主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青叶苎麻根,青叶苎麻根有着怎样的功效。青叶苎麻根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改善,是我们一个值得的选择。

苎麻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苎麻根的功效和作用,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事实上它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同时搭配其他的一些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药用功效,比如搭配、白垩、蛤粉还可以用于治疗吐血不止。

1. 止血作用 野苎麻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样效果.给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止血作用.

2. 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盐)”给家兔静脉注射、给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 其他作用 苎麻根所含的有机酸盐和生物碱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对有机酸盐高度敏感;沙门菌对生物碱高度敏感.

4.苎根散(《圣济总录》)治吐血不止: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10g。上4味,捣罗为散,每服2g,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方中苎麻根止血,为君药。

5.(《福建中草药》)治习惯性流产:苎麻干根30g,莲子、怀山药各15g。水煎服。方中苎麻根安胎,为君药。

6.(《梅师集验方〉)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15g,银1块,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银)。方中苎麻根安胎,清热,为君药。

苎麻的药用价值_苎麻的副作用


苎麻的药用价值

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大,富绝缘性,为优良纺织原料,用途较广;根供药用,为利尿解热药,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症;茎、叶可提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儿茶酸及酚类物质。

根:清热利尿,凉血安胎。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毒。

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创伤出血,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品18.8~75.0克,水煎服。

苎麻的副作用

用药禁忌:无实热者慎服。《本草经疏》:“病人胃弱泄泻者勿服,诸病不由血热者亦不宜用。”

苎麻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苎麻根煎汤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动(妊妇忽下黄色恶汁,状录胶,或如小豆汁,腹痛难忍)。用苎麻根(去黑皮、切细)二升、银一块,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现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银亦可。

5、肛门肿痛。用生苎麻根捣烂,令病人坐药上。

6、脱肛不收。用苎麻根捣烂,煎汤熏洗。

7、背痈初起。用苎麻根熟捣敷上,一天换药几次,肿消即愈。

8、丹毒。用苎麻根煮成浓汁,一天洗三次。

9、刀伤折损。夏日收取苎麻叶,和石灰捣作团,晒干收存。临用时研成末敷伤处,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结痂。

薏苡根的药用价值_薏苡根的副作用


薏苡根的药用价值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mm。秆直立,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可达30cm,宽1.5-3cm,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mm。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处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1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2颖舟形,被包于第1颖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而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节,无柄小穗第1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第2颖舟形,内稃与外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相似,但较小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1~2两)。

薏苡根的副作用

《本草拾遗》:"煮服堕胎。"

薏苡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薏苡根的医学记载

《本经》:“下三虫。”

《补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肿痛欲死,锉薏苡根,浓煮取汁服。”

陶弘景:“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

《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热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茎疼痛,消水肿。”

《本草蒙筌》:“治肺痈。”

《纲目》:“捣汁和酒服,治黄疸。”

《草木便方》:“能消积聚症瘕,通利二便,行气血。治胸痞满,劳力内伤。”

《分类草药性》:“治疝气。”

《浙江民间草药》:“治白带。”

薏苡根的医学附方

1、治黄疸如金:薏苡根,煎汤频服。(《纲目》)

2、治黄疸,小便不利:薏苡根五钱至二两。洗净,杵烂绞汁,冲温红酒半杯,日服二次。或取根二两,茵陈一两,冰糖少许,酌加水煎服,日服三次。(《闽东本草》)

3、治血淋:薏苡根:二钱,蒲公英一钱,猪鬃草一钱。杨柳根一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4、治淋浊、崩带:薏苡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蛔虫心痛:薏苡根一斤。切,水七升,煮三升,服之。(《梅师集验方》)

6、治风湿性关节炎:薏苡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日二次,或代茶频服。

7、治脾胃虚弱,泄泻,消化不良:薏苡根一至二两。同猪肚一个炖服。

8、治小儿肺炎,发热喘咳:薏苡根三至五钱。煎汤调蜜,日服三次。(⑥方以下出《闽东本草》)

9、治肾炎腰痛,小便涩痛:尿珠根,苛草根、海金沙藤。水煎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10、治牙齿风痛: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冷即易之。(《延年方》)⑾治夜盲:薏苡根和米泔水煮鸡肝食。(《湖南药物志》)

牛蒡根的药用价值_牛蒡根的副作用


牛蒡根的药用价值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医`学教育网整理。”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乏力:牛鼻栓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牛蒡根的副作用

因牛蒡有助于辅助稳定降低高血压,建议低血压患者间歇饮用。

牛蒡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桑根的药用价值_桑根的副作用


桑根的药用价值

【归经】肝经。

【性味】微苦;性寒。

【考证】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主治】惊痫;目赤;牙痛;筋骨疼痛。

【功效分类】祛风药;温经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

【药理作用】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桑根酮(sanggenone)D,桑酮(kuwanon)Ⅰ及干扰素诱导剂-桑多糖(morusan)。

【生药材鉴定】根圆柱形,粗细不一,直径通常2-4cm。外皮黄褐色或橙黄色,粗皮易鳞片状裂开或脱落,可见横长皮孔。质地坚韧,难以折断。切面皮部白色或淡黄白色,纤维性强;木部占绝大部分,淡棕色,木纹细密。气微,味微甘、苦。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

桑根的副作用

尚不明确。

桑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敷鹅口疮。

2、《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痰。

3、《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高血压。

4、《中华本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5、《中华本草》: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选方】

1、治风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桑树根五钱至一两,大剂可至二两。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赤眼:鲜桑根一两。洗净,水适量煎服,或煮猪肝于早晨服。(《闽南民间草药》)。

3、治血露不绝:锯截桑根取屑五指撮,取醇酒服之,日三。(《肘后方》)。

4、中蜀椒、蜈蚣毒:煮桑根汁解之。(《补缺肘后方》)。

5、去除身体水肿用五皮汤:分别准备桑树根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陈皮、皮各9g,将上述药物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葡萄根的药用价值_葡萄根的副作用


葡萄根的药用价值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植物形态详葡萄条。9~11月挖取根部,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利湿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汤洗。

治关节痛,白葡萄根二至三两,猪蹄一个或鲡鱼一、两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炖肉服。 (《四川中药志》)③治筋伤骨折: 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治用脑过度吐血:野葡萄根四两。熬水兑白糖服。(《重庆草药》)

治胸腹胀满成硬块,野葡萄根半斤。炖杀口肉服。《重庆草药》)

治筋骨伤痛,刺葡萄鲜根四两,水煎兑酒冲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慢性夫节炎,刺葡萄二两,钩藤根三钱,鲜大活血一两,鲜五味子根一两,鲜三月泡(悬钩子,山莓)一两,鲜百两金一两,娃儿藤根五钱。用肉汤炖服。急性者用猜脚。(江西《草药手册》)

《本经》,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别录》,逐水,利小便。

《药性论》,除肠间水气,调中治淋,通小便。

《本草图经》,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研酒饮。

《滇南本草图 说》,治痘症毒,胎气上冲,煎汤饮之即下。

《百草镜》,治筋骨湿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肿。

《本耳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随息居饮食谱》,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

《新疆药材》,解毒,散表。

《陆川本草》,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神疲惫,血虚心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捣汁或浸酒。

葡萄根的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使用。

葡萄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孟诜,浓煮汁,细细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妊孕人子上冲心,饮之即下,其胎安。

《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

《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消胀,利水。治瘫痪麻木,吐血,口渴。

《分类草药性》,治痔疮,遗精白浊。

《重庆草药》,行血,活血,消积。治吐血,消肿胀。也用于打药酒中。

茄根的药用价值_茄根的副作用


茄根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药材: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茄根的副作用

尚不明确。

茄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2、《医林纂要》:“辛咸,寒。”

3、《陆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4、《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5、《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6、《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7、《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8、《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9、《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10、《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11、《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选方】

1、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沙糖水服之。

2、治牙齿龋痛:㈠茄根捣汁,频涂之。㈡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

3、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

4、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

5、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

6、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