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桑螵蛸的药用价值_桑螵蛸的副作用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桑螵蛸的药用价值_桑螵蛸的副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桑螵蛸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别名蜱蛸、 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赖尿郎、刀螂子、老鸹芯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本经逢原》:“桑螵蛸,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本经》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治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

2、用法用量

2.1、性味:甘、咸,平。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吴普本草》:神农:咸,无毒。

2.2、归经:归肝、肾经。 ①《纲目》:肝、肾。 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经。

2.3、入药部分: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

2.4、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桑螵蛸的副作用

1、阴虚火旺或膀胱有热者慎服。

2、《本草经集注》:“得龙骨治泄精。畏旋复花。”。

3、《药性论》:“畏戴椹。”。

4、《本草经疏》:“凡失精遗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

5、《本经逢原》:“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多致溲赤茎痛,强中失精,不可不知。”。

桑螵蛸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盐汤送下。(《外台》)。

2、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本草衍久》桑螵蛸散)。

3、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桑螵蛸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饮下。(《产书方》)。

4、治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产书方》)。

5、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炙)半两,龙骨一两。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徐氏胎产方》)。

6、治男妇疝瘕作痛:桑螵蛸一两,小茴香一两二钱。共为末。每服二钱,花椒汤调服。(《本草汇言》)。

7、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醋煎呷之。(《经验良方》)。

8、治底耳: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掺在耳内,每用半字。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拈去,次后掺药末,入在耳内。(《经验方》)。

相关阅读

桑螵蛸药用价值有哪些


桑螵蛸也就是干燥的螳螂卵,通常是野生的螳螂在桑树上产下的卵质量最好,因此称为桑螵蛸。其药用价值很高,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使用桑螵蛸来治疗遗精、遗尿、尿频等肾虚的毛病了。因为桑螵蛸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因此中医上常常使用它作为补肾的良药。使用方法很简单,用作内服的时候,可以煎水喝,或是研末后加入药丸中。若是外用时,将研末后的粉直接涂抹患处。

①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盐汤送下。(《外台》)

②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本草衍久》桑螵蛸散)

③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桑螵蛸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饮下。(《产书方》)

④治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产书方》)

⑤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炙)半两,龙骨一两。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徐氏胎产方》)

桑螵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被人们熟知,其价格也越来越昂贵。桑螵蛸的主要来源是野生的螳螂,盲目的采集会导致螳螂种群数量不断的降低,不能持续不断的利用该资源。因此,我们不光要利用大自然的野生资源,也要注意节制和保护,才不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桑螵蛸的用量


桑螵蛸这种东西也许很多人们根本就没见到过,但是在中医药方上面还是比较多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处理以后就可以用作中药材,这样就可以用来治疗非常多的疾病类型,最关键的就是可以有消毒和消炎的效果,当自己出现外伤以后就可以涂抹这种药物,但是用量千万不能够太大。

5~10g。

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卯,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和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1、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世医得救方》三仙丸)

2、治小便赤浊:益智仁、茯神各二两,远志、甘草(水煮)各半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姜汤下五十丸。(《纲目》)

3、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济生方》益智仁散)

桑螵蛸散方剂功效


桑螵蛸散我们听名字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根本猜不透,其实大家是因为不能够经常的接触到所以就会觉得很是陌生,其实桑螵蛸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桑螵蛸散有哪些的功效与作用吧,希望以下介绍的内容大家感兴趣。

【名称】桑螵蛸散。

【分类】固涩剂-涩精止遗。

组成

桑螵蛸(9g) 远志(6g) 菖蒲(6g) 龙骨(15g) 人参(9g) 茯神(12g) 当归(9g) 龟甲酥炙(15g)以上各一两。

用法

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6g)

功效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方解

本方主治证乃心肾两虚,水火不交所致。肾藏精,主封藏,与膀胱相为表里,肾虚不摄则膀胱失约,以致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甚或遗尿;肾虚精关不固,而致遗精。心藏神,心气不足则心神不宁,且由肾精不足,不能上通于心,故心神恍惚,健忘。

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中桑螵蛸甘咸平,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臣以龙骨收敛固涩,且安心神;龟甲滋养肾阴,亦补心阴。桑螵蛸得龙骨则固涩止遗之力增,龙骨配龟甲则益阴潜阳,安神之功著。

佐以人参大补元气,茯神宁心安神,菖蒲善开心窍,远志安神定志,且通肾气上达于心,如此则心肾相交;更以当归补心血,与人参合用,能双补气血。诸药相合,共奏交通心肾,补益气血,涩精止遗之效。

本方与金锁固精丸均为涩精止遗之方,但金锁固精丸纯用补肾涩精之品组成,专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本方则在涩精止遗的基础上配伍交通心肾之品,使心肾相交,神安志宁而肾自固,主治心肾两虚所致的尿频,遗尿,遗精。

方歌

桑螵蛸散治便数,参苓龙骨同龟壳, 菖蒲远志当归入,补肾宁心健忘却。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桑螵蛸散的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们知道桑螵蛸散的使用是有一些禁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绍的药方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但是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指导,不能随便使用哦,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的简介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桑螵蛸主产广西、云南、湖北、湖南、河北、辽宁。此外,河南、山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地亦产。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桑螵蛸含蛋白质及脂肪等。卵囊附着的蛋白质膜上,含柠檬酸钙(六分子结晶水)的结晶。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

2、功效作用

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治肾气虚弱,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者,配龙骨、五味子,以补肾固精;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早泄,四肢酸痛者,配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山黄肉,或与五味子、补骨脂、附子相伍,以温肾助阳,如《杨氏家藏方》桑螵蛸丸。若肾虚白浊,带下清稀,腰痛如折,配芡实、金樱子、补骨脂、胡桃肉,或与朱氏萆解分清饮合用,以益肾止带。用于肾虚遗尿,尿频,小便失禁。小儿肾气未充,膀胱失固,夜多遗尿,可单用桑嫖蛸炙黄研末服,或配益智仁、煅龙骨煎服;老人肾阳虚弱,尿频或失禁,配韭子、补骨脂、熟地黄等,以温肾缩尿;中气不足加以黄芪、升麻;膀胱应冷,可与缩泉丸同用;若心肾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频遗尿,可与养心安神之人参、菖蒲、远志、龙骨、龟板等药配伍,如《本草衍义》桑螵蛸散。

3、临床应用

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缩尿,能治各种小便过多,失禁,遗尿,疗效显着。如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小便次数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净,时有腰酸腿软,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苁蓉、益智仁,有温补强身,收涩缩尿功效。神经系统疾患后遗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疗亦有效。

4、科学研究

取桑螵蛸、益智仁各1.5两(5~12岁儿童用1两),水煎,日服1剂。试治11例,一般连服3~4剂即可见效,再服2~3剂,可巩固疗效。

桑螵蛸的市场信息

1、桑螵蛸的价格

桑螵蛸的价格约为1.75元/克。

2、桑螵蛸的选购方法

桑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而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3、桑螵蛸的保存方法

于深秋至次春采收。采得后置沸水浸杀其卵,或蒸杀虫卵后,干燥。生用或盐水炒制用。置干阴凉通风处,干燥处。

桑螵蛸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桑螵蛸散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桑螵蛸 远志 石菖蒲 人参 茯神 当归 龙骨 龟版(醋炙)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补肾养心,涩精止遗。治心肾两虚,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后遗沥不尽,或睡中遗尿,或梦遗失精,舌淡苔白,脉细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参汤调下,夜卧服。

【备注】方中桑螵蛸补肾涩精,龙骨涩精安神为君;人参,茯神、富蒲,远志益气养心,安神定志为臣;当归、龟版养血滋阴为佐。诸药配合,既能补肾益精,涩精止遗,又能补养心神,从而起到调补心肾,交通上下,收敛固涩的效果。

【摘录】《本草衍义》卷十七

【处方】桑螵蛸30枚(炒)鹿茸 牡蛎粉 甘草各60克 黄耆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固脬止遗。治妇人下焦虚冷,肺气不足,小便频数,亦治男子肺肾两虚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姜汤调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对于桑螵蛸散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桑螵蛸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丸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桑螵蛸丸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桑螵蛸30克(微炒)菟丝子15克(汤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熟干地黄60克 山茱萸22克 黄连30克(去须)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摄精,泻火解毒。治肾水不足,热毒炽盛,致成痟肾,小便白浊,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煎大麦饮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附子(炮,去皮、肼)五味子 龙骨各15克 桑螵蛸7枚(切,细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摄精。治下焦虚冷,精滑不固,遗沥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上面介绍了桑螵蛸丸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加减桑螵蛸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加减桑螵蛸散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处方】桑螵蛸30枚(酥炙)鹿茸1对(酥炙)黄耆90克(蜜酒炙)麦门冬(去心)75克 五味子1.5克 补骨脂(盐、酒炒)厚杜仲(盐、酒炒)各9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阳气虚弱,小便频数,或遗溺。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羊肾煎汤调服,并用红酒细嚼羊肾。或以羊肾汤泛为丸,空腹时用酒送下9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桑螵蛸3钱,人参2钱,龙骨3钱,五味子1钱,白果7个,覆盆子3钱,人中白3钱,龟版4钱,黄柏4钱。

【功能主治】膀胱结热,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人参、螵蛸补虚,以五味、龟版益肾,以黄柏、人中白清热,以龙骨、白果、覆盆子收涩。其热既减,便自不数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看了上文对于加减桑螵蛸散的介绍,我们对于加减桑螵蛸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海螵蛸的药用价值_海螵蛸的副作用


海螵蛸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别名乌鲗骨(《素问》),乌贼鱼骨(《本经》),墨鱼盖(《中药志》)。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功能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2、用法用量

2.1、性味:味咸;涩;性温。 ①《本经》:味咸,微温。 ②《吴普本草》:冷。 ③《别录》:无毒。 ④《药性论》:有小毒。

2.2、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厥阴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2.3、入药部分: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鑫乌贼、针乌贼、白斑乌贼、虎班乌贼、拟目乌贼等多种乌贼的内壳。

2.4、药用部位: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

2.5、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海螵蛸的副作用

1、《本草经集注》:“恶白敛、白及。”。

2、《蜀本草》:“恶附子。”。

3、《本草经巯》:“血病乡热者勿用。”。

海螵蛸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胃痛,吐酸:㈠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㈡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4、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5、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6、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7、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桑螵蛸大家是否有关注过呢,它的功效作用是很多的,常用于治疗儿童营养或者是精神不振以及,体质虚弱的问题,还可以帮助男性起到壮阳固精的作用,对于治疗男性不育也有很好的效果。

1.缩尿止带

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缩尿,能治各种小便过多,失禁,遗尿,疗效显著。如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小便次数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净,时有腰酸腿软,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苁蓉、益智仁,有温补强身,收涩缩尿功效。神经系统疾患后遗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疗亦有效。

2.治儿童尿遗

二至四味配成汤剂、散剂、丸剂均可,如桑螵蛸配缩泉丸,即益智仁、台乌药等组成之治尿遗名方,加入动物性缩尿药。桑螵蛸

3.治儿童遗尿经久不愈,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体质渐虚症

桑螵蛸配黄芪、升麻、蛤蚧,蜜制成丸,一日三次,每次六克。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桑螵蛸与鹿茸配合,鹿茸具有显著强壮作用,能助儿童增进发育。桑螵蛸得鹿茸,则强身缩尿功效增倍。

4.治脊髓病变引起遗尿

急性脊髓炎自休克期开始,由于炎症造成横贯性损伤,除瘫痪之外,常见小便难以控制,病程较长,收效缓慢,治法当以壮阳强身为主。桑螵蛸加益智仁、肉桂、附子、补骨脂。此类药对脊髓神经能增强反射功能。

5.壮阳固精

桑螵蛸有壮阳功效,较其他动物性壮阳药物功效薄弱,药性缓和;常服无燥热之弊。如治性功能减退,配合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鹿茸。若性机能减退兼早泄,桑螵蛸配合金樱子、白莲须。

6.治男性不育症

桑螵蛸可作为辅助药。不育症原因有精虫数量减少,精虫活动力减低,或精虫畸型,桑螵蛸单味效力薄弱,复方配伍,辅助蛤蚧、肉苁蓉、菟丝子、鹿尾,增强疗效。丸剂较煎剂为佳。

桑螵蛸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桑螵蛸吧?桑螵蛸其实是螳螂的中医名称。它也叫桑蛸,属螳螂科昆虫。古代称为长在桑树上的螳螂叫桑螵蛸,因此这个叫法也就延续下来了。其实现在医学上所用的桑螵蛸并不都是桑树上产的,它可以遍布全国。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01缩尿

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缩尿,能治各种小便过多,失禁,遗尿,疗效显著。如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小便次数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净,时有腰酸腿软,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苁蓉、益智仁,有温补强身,收涩缩尿功效。神经系统疾患后遗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疗亦有效。

02壮阳

桑螵蛸有壮阳功效,较其他动物性壮阳药物功效薄弱,药性缓和,常服无燥热之弊。如治性功能减退,配合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鹿茸。若性机能减退兼早泄,桑螵蛸配合金樱子、白莲须。

03治男性不育症

治男性不育症,桑螵蛸可作为辅助药。不育症是由精虫数量减少,精虫活动力减低,或精虫畸型等几种原因造成的,桑螵蛸单味效力薄弱,复方配伍,辅助蛤蚧、肉苁蓉、菟丝子、鹿尾,增强疗效。丸剂较煎剂为佳。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_海螵蛸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海螵蛸图片、海螵蛸的药用价值、海螵蛸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海螵蛸简介海螵蛸图片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海螵蛸的药用价值海螵蛸的食用方法海螵蛸的用法与用量海螵蛸的副作用海螵蛸医书记载

海螵蛸简介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本品呈扁平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约10~20厘米,宽约4~8厘米。背部骨质坚硬、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密布的小疙瘩状突起,形居近平行的半环状纹理。两侧边缘一层硬脆皮膜。腹面洁白,有层纹或水波纹状。体轻质松脆,易折断。断面有明显微向背面弯曲平行细纹。腹面磨擦时有大量白色细粉脱落。气微腥,味微咸而涩。以块大,色白,完整者为佳。

海螵蛸图片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海螵蛸的质地轻敛,它具有收敛止血以及固精止带的作用,还能够治疗敛疮。主要是用于治疗吐血,咯血以及便血和创伤出血,赤白带下,血枯经闭,遗精淋浊,血枯经闭,风泪目翳和胃痛吐酸等等的,下面介绍一下海螵蛸的做法以及指导。

1、制酸止痛、收湿敛疮时宜生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宜炒用。

2、吐血咯血者,可与生大黄、白及配伍,以清热止血。

3、对于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的患者,我们可以用海螵蛸与山萸肉、菟丝子和芡实以及金樱子等等的配伍放在一起,用以治疗增益肾固精的功效。

4、湿疹疮疡久不敛口者,可与煅石膏、煅龙骨、枯矾、黄柏、青黛、白芷等研末撒敷,以增敛疮生肌之效。

海螵蛸的药用价值

1、治胃痛,吐酸: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4、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5、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6、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7、治哮喘: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8、治头上生疮:海螵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9、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泔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10、治下肢溃疡:海螵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者,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浙江中医》(11):5,1965)

海螵蛸的食用方法

1、海螵蛸炖猪皮

材料:猪肉皮60克,海螵蛸15克

做法:将海螵蛸、猪皮洗净,猪皮切成小块,与乌贼骨同放碗内,加水,隔水用文火炖至猪皮熟透即可。

功效:健脾,固涩,止血。适用于身体虚弱及血热型崩漏。

2、海螵蛸炖鸡

材料:鸡肉90克,海螵蛸2克,盐1克,味精1克做法:将鸡肉、乌贼骨同放瓷罐内,加水500毫升及精盐适量,上笼蒸熟,食时加味精。

功效:益气温中,收涩止血。适用于脾虚型崩漏、下血色淡、面色萎黄等症。

海螵蛸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海螵蛸的副作用

1、《本草经集注》:恶白敛、白及。

2、《蜀本草》:恶附子。

3、《本草经巯》:血病乡热者勿用。

海螵蛸医书记载

1、《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2、《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3、《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4、《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5、《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6、《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以上就是一些海螵蛸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