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和养生是什么意思

2019-10-12 │ 饮食和养生是什么意思 饮食养生是什么

阳池穴位置和功能是什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阳池穴位置和功能是什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导读:阳池穴位置和功能是什么?按摩阳池穴可以缓解女性手脚冰凉,那么阳池穴位置和功能是什么?下面具体来了解下阳池穴吧。

阳池穴怎么找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阳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

穴位解剖

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

功用

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主治

1、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2、腕痛。

3、消渴。

4、女性手脚冰凉。

穴位配伍

1、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麻木疼痛。

2、配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肿痛。

3、配胃脘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疼痛麻木;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肿痛;配胃管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穴位养生

一是此穴位能治妊娠呕吐、女性汗毛过长;二是按摩此穴,对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风湿等疾患,腕痛无力,肩臂痛不得举等症状具有疗效;三是此穴能治疗耳鸣、耳聋、眼睛红肿、咽喉肿痛;四是长期按压此穴,对糖尿病、子宫不正等病症具有调节、改善作用。

阳池穴是支配人体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个穴位,就可以使血液循环迅速得以畅通,并且平衡体内荷尔蒙的分泌,让身体变得暖和,从而消除发冷的症状。除了按摩阳池穴,还可以将关冲、命门两处穴位和手心配合起来对穴位加以刺激,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取穴位的时候要正坐或者仰卧,手平伸,屈肘向内,翻掌,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轻握手腕处,四指在下,大拇指在上,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揉按手表腕横纹中点的穴位处,有酸、痛感,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大约按揉1~3分钟。

医书记载

《针灸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以上就是阳池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延伸阅读

手脚冰冷 克星是穴位阳池


去年秋天,有位50多岁的妇女来找我看病,她就是典型的发冷型患者。据她自己说,她是一个卖服装的个体户,过去一年四季都在外边卖货。从去年开始,每到冬天她就觉得脚底下发冷,无论穿上多厚的鞋,也暖和不过来,自然就无法出去卖货了。很多顾客都说看不出我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但看这样子,我是熬不过今年冬天了,只好不做买卖了!说到这里,她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我告诉她完全用不着为这件事悲伤,因为有个好办法可以治疗手脚发冷。在人的手背手腕上,顺着小指下来有个穴位,叫作阳池穴。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

刺激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消除发冷症除了按摩阳池穴外,还可以将关冲、命门两穴以及手心配合起来加以刺激,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手脚冰冷克星是阳池

手脚冰冷症也叫惧冷症,往往是女性的专利,但也有不少男性为此病所苦。

有一次,一位只有24岁的年轻小伙子来找我看病,他就是个惧冷症患者,严重到夜间常因下半身冰冷而无法成眠的程度。白天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是冷得不行,要不是怕人笑话,他真想穿上那种老年人穿的小棉袄。

我向他建议道,以后再觉得手脚发冷时,不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就能使身体暖和起来。

这里有什么道理吗?他有些疑惑地问道。

我给他解释道,手背上有个穴位叫阳池,是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做完运动或吃完饭后,体温就会升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焦和中焦发挥了功能。排完尿后为什么会情不自禁打起轻微的哆嗦呢?这是下焦放出热量的缘故。

对三焦经失调可发挥神奇力量的就是阳池穴。阳池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另外,它也联系着经络中与重要的内脏器官相对应的穴位。

中医穴位治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只要刺激一个穴位,就能将刺激通过经络传到有关的内脏器官。

阳池穴不仅可以治惧冷症,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功能失调等疾病都有助益,与合谷穴一起称得上是万能穴位,值得大家牢记在心上。

阳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刺激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以此穴为中心,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阳池穴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

因为患惧冷症而无法入睡的人,睡觉前应使用以上方法,然后立刻盖上棉被,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落枕穴如何找准穴位位置,有哪些功能?


落枕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落枕穴在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取穴位置】

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功能主治】

落枕,颈椎病,牙痛,五谷不消,腹痛泄泻,小儿脐风,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手背红肿疼痛等。

【理疗方案】

1、按摩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2、艾灸

艾灸外劳宫穴的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治外劳宫穴3-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消化不良、小儿脐风等

注意事项:穴位按摩仅对缓解部分症状有一定效果,如症状已严重,应尽早就医。

【养生建议】

有些人一旦落枕,就想快速解决,于是去非正规的医疗机构按摩处理,落枕要恢复,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手法复位,而未经过正规培训的按摩者按摩往往会用比较大的力度按摩肌肉,反而把错位的关节附近的肌肉按伤,这样即使关节已经复位,肌肉、神经却受伤了,患者总觉得落枕没治好。“落枕的地方,按摩时一定不能用力过猛。”“如果想快速恢复,可以到正规的针灸推拿科做一个简单手法复位,就能立马好转,这样也更安全。”

天突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按摩天突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哮喘、失音、呕吐、呃逆、瘿瘤等,天突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天突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天突穴位位置图】

【天突穴的位置】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穴位解剖】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向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神经。

天突穴的取穴和操作方法

天突穴的准确位置:胸骨柄上窝凹陷正中。天突穴的操作方 法只有一种方法:指压法,用大拇指,带一个弯曲度往下,内下方,抠压一种力度,病人感到很舒适,按揉两百次,且让病人做吞咽动作,吞咽口水,天突穴有两个 作用:让咽喉的经络气血疏通流畅(通则不痛),便于消炎;针对有些病人有梅核气的症状,按压天突穴有治疗消除梅核气的感觉。

头维穴位的准确位置和按摩方法


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头维穴的位置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快速找头维穴的位置图

1.正坐,在头侧部,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2.在鬓发前缘直上与神庭穴横开的交点处。

3.正坐,在头侧部,从额角发际向上轻推约1指宽,动嘴,可觉肌肉也会动之处,即为本穴。

头维穴的作用

清头明目,止痛镇痉。头维穴的附近有三叉神经通过,故此穴对与三叉神经痛或偏头痛、高血压非常有效果。同时,也常用于缓解眼睛疾病或疲劳、视力减退、脑充血、头部充血等症状。

按摩头维穴缓解功能性头痛之法: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因睡得少、想得多、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因素导致头疼,医学上称之为“功能性头痛”,对此,很多人要靠吃止痛药来解决,但效果通常不理想,还会把胃肠吃坏了,有的还影响到了肝肾功能。

按头维穴方法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可用中指或食指按压50~100次。

彧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按摩彧中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彧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彧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彧中穴位位置图

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方法

胸部正中线(华盖)旁二寸,第一肋间隙凹陷处。即: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或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彧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

作用功效:彧中穴,利气、平喘。

按摩手法

用食指指腹按揉彧中穴,或用刮痧板隔着衣服由上至下刮拭彧中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宽胸理气,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胸胁胀满、心悸、气喘,预防心脏病、心肌炎。

气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导读:按摩气海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气海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气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置

位于人体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肚脐下两指宽处。

取穴方法

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向下量约1.5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运行规律

循任脉上传阴交穴。

功能作用

生发阳气、补气益肾、涩精固本。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按摩法

先右掌心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阳池穴在哪里?按摩阳池穴有什么作用?


穴位按摩就是运用中医的原理,结合人体经络进行按摩,不同的穴位的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今天给大家介绍阳池穴这个穴位的一些相关知识。

按摩阳池穴位的作用

名称释义:(1)阳池。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

(2)别阳。别,离别也。阳,阳气也。别阳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由此别走厥阴心包经。本穴物质为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因其强盛饱满,而与之相表里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部位天之上部的阳气虚弱,因此三焦经的阳气有本穴别走厥阴心包经,故名别阳。

(3)发阳。发,生发也。阳,阳气也。发阳名意指三焦经在此生发阳气。理同阳池名解。三焦经源。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三焦经原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

主治:1、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2、腕痛;

3、消渴。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操作: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

配伍: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麻木疼痛;配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肿痛;配胃脘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附注: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

相关论述:《针灸甲乙经》 “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99健康网推荐阅读:

按摩少泽穴位的作用

按摩养老穴位的作用

其实人的身体上除了阳池穴这个穴位,还有许许多多的穴位,而且不同的穴位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哦。

内关穴位位置图


【导读】内关穴位位置图在哪?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发期。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平时经常按揉内关穴能起到心脏保健的作用,紧急状况时若没有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按压内关穴能缓解轻度的心绞痛,下面你就为你介绍内关穴位位置图。

内关穴位位置图

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地势险峻的地方,若是一个人把守着关口,就算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内关穴就是这样一个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关口。内关在前臂内侧之冲要,可以通胸膈关塞诸病,与外关相对。

内关防治疾病甚广,是多功能、高效用、适应范围广的重要腧穴。它的主要功能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心律

心胸取内关,即是说凡是心胸的疾病都可以使用内关进行治疗。如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等。针灸内关穴能够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且这种调节呈双向、良性调整。即当心动过速时,可以通过刺激内关穴抑制;心动过缓时,可以通过刺激内关穴缓解。

2、疏经通络止痛

内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主治胃心胸疾患。针灸内关治疗胃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尤其对急性胃痉挛效果更佳。心绞痛发作时,如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缓解疼痛,可用拇指指端按压内关穴,轻症者一般3-5分钟后心绞痛便可缓解。

内关穴位位置图

3、降逆止呕

按揉内关穴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对晕动症、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反应、高原反应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良好效果。同时,按摩穴位,气随经络至膈肌,可解除膈肌痉挛、宽胸顺气,可用于治疗呃逆。

取穴方法: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稍微握拳用力时手腕有两个大筋,从腕横纹向上约两指宽的中央便是此穴(见图)。按压此穴压可出现酸、麻、胀、痛感。

操作方法:

首先,用一侧手拇指指端按压另一手的内关穴,其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与内关穴相对,在手的背侧),垂直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屈伸活动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按压,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2--3次。

心脏不好的人日常保健则可每次轻揉内关穴15--20分钟,每日1--2次。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对习武比较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任督二脉”这四个字,其实在医学当中还真有督脉的存在,只不过我们平时很少去关注这类医学常识。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督脉这个穴位关系到人的脑髓和肾功能等,对于阳气衰弱的人群来说,更可以在督脉上找到治疗的穴位。下面来看看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

督脉的功能很多,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督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其二,它对脑髓与肾的功能有所反映。督脉行脊里,人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关系重大。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所以,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主治病症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症。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是什么


 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心脑血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系统,然而心血管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系统。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又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是推动血流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即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从以下的文章内容了解一下。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

 心脏是通过从躯体收集乏氧血液,并将其泵入肺,在经过充分气体交换后,心脏将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来完成其功能。每次心搏包括舒张期(心脏各腔室松弛充盈血液)及收缩期(心腔收缩泵出血液)。两个心房一起收缩和舒张,两个心室也一起收缩和舒张,心房与心室的动作不同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其余部分由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及静脉组成。动脉强而柔韧,它运载从心脏来的血液,并经受最高的血液压力(血压)。动脉血管的回弹性有助于维持两次心搏之间的血压。较小的动脉和小动脉壁的肌层能调节其管径以增加或减少流向某一区域的血液。毛细血管非常细小,其管壁极薄,它在动脉与静脉之间起桥梁作用。

毛细血管管壁可允许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同时亦允许组织内的代谢产物进入血液。随后,这些血液流经小静脉、静脉,最后回到心脏。由于静脉的管壁薄且通常管径比动脉大,因此,在运送相同体积的血液时,其流速较慢,压力亦较低。

 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是什么?通过以上文章内容的详细介绍,相信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美国莫瑞州立大学营养学教授和注册营养师杰弗里·弗莱姆博士表示,心脏病饮食最关键的一点是减少肉食摄入量。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高脂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和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豆类食品,黄豆中富含的卵磷脂和无机盐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