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方剂

2019-10-12 │ 夏季养生方剂 春季养生方剂

治疗乳痈的方剂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疗乳痈的方剂”,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治疗乳痈的方剂

1、治疗乳痈的方剂

1.1、括楼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各9g,全括楼(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叶各4.5g,柴胡6g,黄苓9g.水煎服,每天1付。

1.2、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各30g,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赤芍各15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作用,为控制全身中毒症状的有效方剂。

1.3、疮疡饮:山甲珠、皂刺、当归尾、天花粉、陈皮各9g,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赤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作用。

1.4、金银花、蒲公英、括楼各30g,柴胡、黄芩、王不留行、青皮各15g,皂刺、赤芍、丝瓜络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

1.5、牛蒡子叶30g水煎代茶饮,每天1付。用于乳汁淤滞期。

2、乳痈的病因病机

2.1、肝郁气滞

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

2.2、胃热壅滞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生化,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

2.3、乳汁瘀滞

乳头破损或凹陷,影响哺乳,致乳汁排出不畅,或乳汁多而婴儿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积存,致使乳络闭阻,乳汁瘀滞,日久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

3、治疗乳痈吃什么中成药

3.1、夏枯草颗粒: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

3.2、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3.3、蒲公英片: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疮疖,乳痈发热,也可用热淋。

3.4、活血解毒丸: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肺腑毒热,气血凝结引起的痈毒初起,乳痈乳炎,红肿高大,坚硬疼痛,结核,疔毒恶疮,无名肿毒。

3.5、活血消炎丸: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毒热结于脏腑经络引起的痈疽初起,乳痈结核,红肿作痛。

3.6、乳癖消片:软坚散结,活血消痛,清热解毒。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乳癖、乳痈,症见乳房结节、数目不等、大小形态不一、质地柔软,或产后乳房结块、红热疼痛;乳腺增生、乳腺炎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3.7、乳癖消颗粒:软坚散结、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用于乳癖结块,乳痈初起;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乳痈的辨证分型

1、初期:乳房肿块胀痛,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舒,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疏肝清热、逋乳消痈。

2、酿脓期: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肤锨红灼热,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鸡啄样痛,高热不退,口渴喜饮,肿块按之应指,舌红苔黄,脉弦数。清热解毒透脓。

3、溃脓期:脓肿破溃,流出黄白脓液或乳汁,肿痛渐消,舌淡红,苔薄黄,脉略数。扶正托毒。

乳痈食疗方

1、猪蹄1只,黄花菜25克、炖熟后不加佐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乳腺炎初期未成脓者。

2、乳鸽1只、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将乳鸽洗净,黄芪、枸杞子用纱布包好与乳鸽同炖,熟后去药渣,吃鸽肉饮汤。用于乳腺炎溃破后康复期。

3、粳米100克、蒲公英50克。将蒲公英煎水取汁,加粳米煮粥,每日分服。用于乳腺炎溃破后脓尽余热者未清者。

4、鲜大葱250克,将葱洗净,切碎,捣烂取汁1杯,加热顿服。每日服1次,可连续服用。本方用治妇女乳生痈疮,红肿热痛,具有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效。

5、栀子仁3克碾成细末备用,粳米50克淘洗后人砂锅煮成稀粥,快熟时调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日食2次,每次1剂,温食。具有清热泻火、消炎解毒功效。

6、猪瘦肉150克 金银花20克 柴胡10克 连翘15克 蒲公英30克 赤芍10克 益母草15克 薏苡仁30克 木通4克 紫花地丁20克。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煲1小时。

ys630.COm精选阅读

治疗乳痈的中药方剂


女性的乳房一方体现出性别特征,另一方面起到给婴儿哺乳的作用。但是关于女性乳房的疾病却有很多。乳痈就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那么导致乳痈的病因是什么呢?乳痈治疗方法又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乳痈的中医辨证法。

乳痈的中药方剂

组成:全瓜蒌15克、牛蒡子9克、天花粉12克、黄芩9克、炒山栀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皂角刺9克、青皮6克、陈皮6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主治:早期急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或乳腺导管炎等乳腺炎性疾病。产后或妊娠期有乳房红肿疼痛、结块,或伴发热、口干(以产后多见);或乳房疼痛、结块,乳头溢液,溢液色黄或夹血性。伴有胃纳欠佳,小便色黄,舌质略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等症状。

用法:每剂用水浸泡20分钟后,水煎两次,合并两次煎液,约500毫升,分2~3次,一日服完。

方解:中医认为乳腺炎性疾病属于乳痈、乳癖等范畴。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本病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脾胃失和,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隔,营气不和而发病。《诸病源候论》中说热结于乳,故令乳肿,其结肿不散则成痈。瓜蒌牛蒡汤具有清阳明胃热,疏厥阴之气的功效。方中全瓜蒌性寒,味甘,《本草纲目》记有消痈疮毒的作用;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化痰解郁;金银花、连翘、炒山栀、黄芩、甘草清热解毒消肿;皂角刺脱毒排脓、活血消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理气消肿之功。

加减应用:若乳房红肿明显,加蒲公英30克、鹿衔草15克。蒲公英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若乳房疼痛明显加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活血、行气、止痛。伴高热者,加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清热泻火。若乳房结块明显,加橘核、荔枝核、三棱、莪术各10克,散结祛瘀。若乳头溢液明显,加龙骨、牡蛎各30克,收敛固涩。

乳痈的原因

1.肝郁气滞

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

2.胃热壅滞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生化,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

3.乳汁瘀滞

乳头破损或凹陷,影响哺乳,致乳汁排出不畅,或乳汁多而婴儿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积存,致使乳络闭阻,乳汁瘀滞,日久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

结语:上文我们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乳痈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以及引起乳痈的病因。当发生乳痈时候不必紧张,其属于常见的一种妇科乳房疾病,只要积极治疗,选对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希望通过这里 的了解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

治疗肠痈的方剂


治疗肠痈的方剂

1、治疗肠痈的方剂

1.1、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卷中,其组成为大黄12g、丹皮3g、桃仁9g、冬瓜仁30g、芒硝(冲服)9g,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因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所致肠痈初起之病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

1.2、薏苡附子败酱散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制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功能主治:排脓消肿。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

1.3、排脓汤

方名:排脓汤,组成:黄耆1钱2分,穿山甲1钱2分,白芷1钱2分,当归1钱2分,金银花1钱,防风1钱,川芎1钱,瓜蒌仁1钱。主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

2、肠痈的症状

2.1、轻症

初起上腹部或脐周作痛,阵发性钝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逐渐加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腹胀,溲赤,苔黄腻,脉洪数。

2.2、重症

痛处固定不移,痛势加剧,腹肌紧张拘急,拒按,局部可触及局限性肿物,高热不退,属肠痈重症,应采取综合疗法。

2.3、气滞血瘀证

肠痈·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滞血瘀,以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或腹痛绕脐,尚未固定,腹壁柔软,或痛点固定在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常见症的肠痈证候。

3、肠痈如何针灸

针灸疗法一般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及肠痈。若病情控制不住或症状严重,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

体针:取上巨虚、阑尾、天枢、曲池等穴为主。发热加合谷、内庭;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气海。用强刺激手法,留针60分钟以上,初起每6~8小时针治1次,待体温、血象恢复后减为每日1—2次。

治疗肠痈按摩什么穴位

1、肘尖

肘尖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肘尖。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主治瘰疬,痈疽,肠痈,痈疔,疔疮,痈肿,霍乱等。

2、外关

外关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外为内之对,关即关隘,此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外关。外关穴主要用于头面、耳目及本经脉所过的疾患:如感冒,头痛,发热,耳鸣,耳聋,目痛,咽肿,口眼斜,瘰疬,胸胁痛,手颤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热病,目赤肿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痛,手颤,颊痛,胁肋痛,上肢痹痛,偏头痛,鼻衄,牙痛,急惊风,失眠,咳嗽,腹痛,便秘,肠痈,霍乱,上肢疼痛,五指痛,不能握物等。

如何预防肠痈

1、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等。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志刺激及情绪变化,容易打破神经系统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尤其是自主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胃肠道功能失常就是常见表现之一。在精神刺激作用下,胃肠道发生痉挛、弛缓等,导致消化不良、便秘和腹泻,可诱发阑尾炎。

3、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自身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以维护胃肠道的正常状态。

4、肠痈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肠痈了,在怀孕期间也可复发,可导致妇科盆腔炎,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术前须通过钡灌肠造影进一步确诊。

治疗乳痈的蒲公英酒


乳痈是以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这种病症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乳痈的药酒治疗方以及乳痈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配方】

鲜蒲公英1握,酒1小茶杯。

【制法】

将上药捣烂入酒,去渣。

【主治】

乳痈,乳房肿痛。

【用法】

随量温饮,不拘时候。渣贴患处。

乳痈的病因病机

1.肝郁气滞

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

2.胃热壅滞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生化,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

3.乳汁瘀滞

乳头破损或凹陷,影响哺乳,致乳汁排出不畅,或乳汁多而婴儿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积存,致使乳络闭阻,乳汁瘀滞,日久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

乳痈的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多发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乳头破碎或乳汁瘀滞者多见。

1.郁乳期

病人感觉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经治疗后,若2到3日内寒热消退、肿消痛减,病将痊愈。

2.成脓期

上述症状加重,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发红灼热,疼痛呈搏动性,有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高哺乳热不退,此为化脓的征象。若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者,表明脓肿已熟。

3.溃脓期

自然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一般肿消痛减,寒热渐退,逐渐向愈。若脓流不畅,肿热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囊(腺叶),形成传囊乳痈,亦可形成败血症。若有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则可形成乳漏。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个乳痈的药酒疗法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试试以上的配方哦!

乳痈的药茶治疗配方


这个乳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乳痈的药茶治疗配方以及这个乳痈的临床表现,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米酒茶

配方:茶末、米酒适量。

用法:共入锅内熬成膏,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功效:清热解毒,可用于乳痈。

蛇蜕茶油方

配方:蛇蜕9克,百草霜3克,茶油适量。

用法:共研细末,入茶油和匀,涂患处。

功效:用于痈疽脓水不干。

乳痈的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多发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乳头破碎或乳汁瘀滞者多见。

1.郁乳期

病人感觉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经治疗后,若2到3日内寒热消退、肿消痛减,病将痊愈。

2.成脓期

上述症状加重,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发红灼热,疼痛呈搏动性,有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高哺乳热不退,此为化脓的征象。若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者,表明脓肿已熟。

3.溃脓期

自然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一般肿消痛减,寒热渐退,逐渐向愈。若脓流不畅,肿热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囊(腺叶),形成传囊乳痈,亦可形成败血症。

若有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则可形成乳漏。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中医药茶方治疗乳痈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这个药茶是一种不错的治疗乳痈这种病症的方法,最后祝所有人都能够健健康的。

乳痈酒


蒲公英酒
[药物组成] 蒲公英40g 白酒(50度)500ml
[功能主治] 急性乳腺炎,尤其是乳汁郁结性乳腺炎效佳。
[用法用量] 每日三次,每次20-30 ml。
[制备方法] 浸泡七日,过滤后即可。
[资料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958,(12):封三
[附] 《江苏中医》1996,(3):18报道,用蒲公英根七株,白酒印B,置酒内浸泡24小时,取酒漱口,治疗龋齿有良效。 按:蒲公英是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近年药理证明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并利水消肿,故制成各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口服酒剂疗效确实。 蒲金酒
[药物组成] 蒲公英150 金银花15g 黄酒二杯
[功能主治] 吹乳结痈(乳腺炎)。
[用法用量] 早晚饭后各一次,以药渣敷患处。
[制备方法] 将蒲公英、金银花同黄酒煎至半,去渣候温,分二份。
[资料来源] 《药酒验方选》 葱英酒
[药物组成] 新鲜蒲公英(根、蒂叶)10g 绍酒250g
[功能主治] 乳痈(急性乳腺炎)。
[用法用量] 趁酒热服下,服后盖被睡一时许,再用连须葱白汤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渣敷肿块处。
[制备方法] 取新鲜蒲公英(根、蒂叶)log,洗净捣烂,用绍酒250g同煎煮沸,存渣。
[资料来源] 《中国食疗学》 远志酒
[药物组成] 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捶去心)
[功能主治] 能托散诸毒,治一切痈疽发背,疗毒,恶候浸大,治乳痈尤效。
[用法用量] 饮酒,以药渣敷痈处。
[制备方法] 上药研末三钱,加酒一盏,调和,取上清液。
[资料来源]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橙调酒
[药物组成] 甜橙一个 黄酒一汤匙
[功能主治] 乳腺炎,红肿硬结,疼痛等病症。
[用法用量] 一次服完,每日二次。
[制备方法] 甜橙一个,去皮、核、以洗净纱布绞汁,另加黄酒一汤匙,温开水适量。
[资料来源] 明·《滇南本草》 栝篓酒
[药物组成] 黄栝蒌(连皮及瓤子,剉碎)一二个
[功能主治] 乳痈疮,如觉初时,就服此药,即时痛止,便不成疮;如已成疮,服之其疮自穿,而痛自止。
[用法用量] 时时温服。
[制备方法] 上药用无灰洒一二升,在沙瓶内煮成一升,去滓。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按:栝萎宽胸散结,有一定程度抑菌作用,可治疗乳痈初起,肿痛而未成脓者。 漏通酒
[药物组成] 漏芦10g 木通10g 川贝母10g 甘草6g
[功能主治] 乳疖初起。
[用法用量] 每日一份,晚饭后温饮。
[制备方法] 上四味,用水洒各一大杯,煎至一杯,去渣候温。 神效瓜蒌酒
[药物组成] 黄栝蒌(子多者去皮焙为细末,如急用只研烂)一个川当归(挠去芦焰,仞细)半两 生甘草半两 滴乳香(另研)一钱 通明没药(另研)二钱半
[功能主治] 治妇女乳痈奶痨,能杜绝病根,如果毒气已成,也能化脓为黄水,毒耒成可以消散。
[用法用量] 一升清汁分为三服,饭后服。
[制备方法] 上药用无灰酒三升,一同放在银石器中,慢火熬取一升清汁。
[资料来源] 清·《种福堂公选良方》

乳痈的偏方


乳痈是乳房常见的一种疾病,乳痈的表现是乳房红肿而且伴随着疼痛,乳痈还会出现乳汁排不出或者是排出受阻的症状并导致了结脓成痈。乳痈一般都出现在哺乳的妇女身上,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乳痈的吗?有没有一些可以治疗乳痈的偏方呢。

1,萝卜公英地丁汁:

[原料]白萝卜500 g,蒲公英(鲜品)50 g,紫花地丁(鲜品)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3味药洗干净,分别捣烂取汁,对和在一起,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适用于乳腺增生和乳痈初起或乳房红肿胀痛等症。

[服法]2~3次/d,以愈为止。另可用药渣外敷乳房。

2,萝卜水红花汁:

[原料]白萝卜500 g,水红花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2味药洗干净,捣烂取汁,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化肿消炎。适用于乳痈初起或乳腺增生。

[服法]3次/d,至愈停药,另用药渣外敷之。

3,山甲瓜萎粥:

[原料]炮穿山甲20 g,粳米、瓜萎各50 g,连翘15 g。

[制法]将炮穿山甲、瓜萎、连翘用洁净纱布包煎熬20分钟后。放入粳米再煮到熟。

[功效]解毒散结、止痛消肿。适用于乳痈和乳腺增生。

[服法]食粥,2次/d,至愈为止。

4,小蓟地龙汁:

[原料]鲜小蓟150 g,鲜地龙5~7条,白糖适量。

[制法]将地龙洗去泥沙,放在瓷缸内,加入白糖,到地龙完全溶化后,滤取汁液;小蓟洗干净,捣烂取汁,两汁合在一起,搅匀即可。

[功效]凉血消痈,止痛消肿。适用于乳腺增生、乳痈热毒较盛者。

[服法]2次/d,至愈为止,药渣外敷乳房。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乳痈,我们知道乳痈是一种乳房的疾病,治疗乳痈有外治的方法也有内治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当然我们也介绍了治疗乳痈的一些偏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做法。

治疗乳痈的葡萄酒方


乳痈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乳痈的药酒治疗方以及乳痈的中医辨证内治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圣济总录》。

【配方】

葡萄一枚。

【制法】

上葡萄一味,于灯焰上燎过,研细。

【主治】

治吹乳,乳痈。

【用法】

热酒调服。

说明

《普济方》同上。

乳痈的中医辨证内治法

(1)气滞热蕴

①证候

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②治则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③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太甚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通乳;产妇断乳后乳汁壅滞者,加生牛蒡山楂、生麦芽回乳;产后恶露未尽者,加归尾、川芎、益母草祛瘀;乳房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等活血祛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火麻仁通便。

(2)热毒炽盛

①证候

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

②治则

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③方药

透脓散加味。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3)正虚邪恋

①证候

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②治则

气血具补、收涩敛痛。

③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治疗乳痈的药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了吧!这个药酒真的是非常不错的治疗乳痈的一种手段。感兴趣的可以试试哦!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