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2019-10-13 │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养生常识

什么是冬病夏治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什么是冬病夏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病指的是一些好发于冬季或者是冬季病情加重的疾病,大家比较常见的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还有一些脾胃虚弱的病,这些病到了夏季温度高就会有所缓和,为了彻底根治这些疾病,中国传统医学就有了冬病夏治的理念,现在医院冬病夏治门诊最火。

冬病夏治治疗方法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伏贴,三伏贴大人孩子都可以用,只要在有关的穴位上贴上三伏贴,就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非常简单。三伏贴在冬病夏治的方法中最受欢迎。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温度高,人体阳气比较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中医讲究天体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二字,只要阴阳平衡,人体才能不生病,各种疾病都是由于阴阳不平衡造成的,大家比较熟悉的肾阴虚、肾阳虚等。

扩展阅读

冬病为何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反复咳喘的一种独特疗法,包含深刻的医学道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冬季反复发作的咳喘病,为何要在发作很少的夏季进行治疗呢?这与反复咳喘病的特点有关。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儿童或年老体弱的人,经常在冬季感冒连续不断,发烧、咽痛、咳喘日久不愈,病情逐渐加重,发作的次数和每次患病的天数越来越多;反复感染使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日趋降低,耐药菌株滋生蔓延,用药越来越难见效,打针输液用的都是最新的抗菌素也不能将其治愈,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学界面对的一大难题。

我们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频繁发作,虽然有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但其反复感冒咳喘的根本原因还是患者体质差,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曹东义主任医师认为,这类病人往往既有体质虚弱的一面,又有湿痰素成,肺火易炽的一面,在发作期的冬季,补虚则容易助火,清热又易伤正气,难于两全,春末至秋初的几个月中,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较少的时期,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补虚损,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如能系统而正确地治疗,就有希望彻底根治反复多年的顽固病症。常言说:打鱼之时不能补网天清之后才能修屋,冬病夏治也是这样的道理。

冬天气候干燥寒冷,呼吸道粘膜防御功能降低,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室内,空气中悬浮的细菌病毒密度大,呼吸道病不易根治。夏季温暖湿润,户外活动增多,长时间不发病,是呼吸道粘膜修复损伤的良好时机,加上适当药物治疗,有希望使炎症造成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排列混乱的状况得到纠正,恢复原来的有序排列,从而使其粘膜屏障作用回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彻底治愈本病。


冬病夏治的原理


疾病对人体损害比较大,人体在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对身体各方面的威胁加大,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发烧,这些疾病很容易患有,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只要着凉、身体免疫力下降,都是很容易患有这些疾病,那在平时也是要进行疾病预防,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呢?

有很多人对冬病夏治的原理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就需要在做的时候,对这类问题进行认识,使得在选择的时候,都是可以知道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是不是有帮助。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之概括为“六淫”。其中,寒为“六淫”之首,主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寒邪入侵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

在中医看来,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北京永安堂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特约中医专家刘法洲对其原理进行解释: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以上就是对冬病夏治的原理详细介绍,在选择这样方法治疗疾病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没有任何的损害,不过治疗疾病的时候,患者也是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对改善自身疾病才会有帮助,使得疾病不会在继续发展,而且对冬病夏治上也是可以放心选择的。

冬病夏治 夏天是针灸好时机


本文导读:夏天能针灸吗?中医认为,夏天是针灸的好时机,对老寒腿、关节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治病方法,有句老话叫 冬病夏治 ,那么,夏天是否适合针灸呢?夏天针灸要注意什么?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夏天是针灸好时机

有一句话体现夏天针灸的忙碌,叫做冬养三九补品旺,夏至三伏行针忙,就是扎针忙,所以夏天针灸对老寒腿、关节痛、体质虚弱的人效果是非常好的。

1、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这一方法对治疗肠胃病、肩周炎、颈、腰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病效果更好。

2、拔罐

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的一种疗法。具有疏通经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适宜哮喘、风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病。

3、穴位注射

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性能两者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很广,如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哮喘等。

4、艾条灸、隔姜灸等

可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其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平常体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脐疗

就是把药物直接贴敷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适合虚证、寒证和痛证。

夏天针灸要注意什么

1、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2、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4、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夏天是针灸的好时机,有冬季病的朋友可以去针灸调理身体。

冬病夏治艾灸要注意什么


“冬病夏治”这个词总是以各种形式提到,这种历史悠久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尊重。那么,究竟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其实,冬病夏治的意思就是,冬天很冷,感冒很容易伤到人的阳气,而冬天的寒冷很容易侵入人体。而到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容易排出身体邪气。那么,冬病夏治艾灸要注意什么?

1、艾灸之前保持心态平静,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不稳定,会使艾灸的效果打折扣,过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的时候,不要艾灸。

2、并不是夏季才可以艾灸,一年四季均可艾灸,而夏季是艾灸除寒祛湿邪毒补阳气的最好季节,因为夏季体内的寒邪最容易排出。

3、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不要在饭前空腹或者刚吃完饭后施灸,艾灸中如果口渴,可以多喝温开水,不可以喝冷水。

4、艾灸后如果想洗澡,最好在半个小时以后现洗,热水洗会使艾灸的效果更好的利用。

5、艾灸尽量选一些优质的艾条或者艾炷,要知道好的艾绒会影响艾灸的效果。对着皮肤穴位直接灸或者给孩子艾灸,要选好的艾条,不伤经络,不燥烈,容易点燃,灸火温和,艾灰不会脱落。

6、对于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面部,不要直接灸,以免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关节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男女生 殖部位等不要施灸。

7、艾灸过程中,不要因为热喝冷水或者凉水,要注意对艾灸温度的调控,特别对于孩子施灸,父母可用食指和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感受到温度大小,防止烫伤。

8、艾灸时应该先灸身体的上部,再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胸腹,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依次进行。

9、艾灸时应该避免吹到风,最好关上门窗,房间内不要通风,夏天天热艾灸也是这样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但要注意避免中暑。

10、艾灸时要做到灸够灸透,学会在艾灸中积累经验,掌握好艾灸的尺度,不要灸一小会,感觉温热了,就不再施灸了,这样做没有效果没有用。

11、艾灸会有返病现象,但是没有返病现象也很正常,因为人与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不一样,返病现象也会不一样,就算同一病症,不同的个体返病现象也会不同。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研究一些养生知识,电视上也有很多养生的节目,很多有权威的中医被邀请到电视台给人们讲解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很多养生节目中都播出过冬病夏治,让人们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的疾病,那么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下面是冬病夏治的原理及优势,可以来了解一下。

一、所谓的“冬病夏治”原理以及优势是什么!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二、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三、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

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当然如若上班族可以选用方便携带小袋装冲饮的卖姜翁的草本红糖姜茶。

四、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

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当然如若上班族可以选用方便携带小袋装冲饮的卖姜翁的草本红糖姜茶。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