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的原因

2019-10-13 │ 老人养生的原因 养生知识皮肤衰老原因

中暑的原因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暑的原因”,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夏季中暑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类问题是很多人都有的,不过在夏季中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改善,而且在夏季的时候,需要对中暑进行预防,这样使得自身能够避免受到威胁,中暑对身体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女性如果经常有中暑现象,就需要及时对身体进行检查,那中暑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人对中暑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在出现中暑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原因的,中暑并不是随意就出现的,它也是有着一些因素,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它。

中暑的原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

易发因素包括:

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

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

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传透气不良的衣服等。

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以上就是对中暑的原因详细介绍,那在中暑的时候,在改善上的有着一些不错方法,常见就是选择一些绿豆汤,它在改善中暑有着很好效果,而且中暑的时候,选择到一些阴凉处,也是可以缓解中暑人情况,这些方法都是不错之选。

ys630.coM延伸阅读

老是中暑是什么原因?


炎热夏季出现中暑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经常性中暑的话必须格外注意,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种疾病,比如发热、产热增加、甲亢等,另外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过度肥胖等也是引发中暑的常见病因,这时候一定要远离炎热的地方,经常开窗、通风、洒水等。

一、老是中暑是什么原因?

1、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

2、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

3、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的瘢痕。

二、经常中暑怎么办?

1、远离炎热的地方

一些炎热的地方,比如说阳光直射的露天场所,火堆旁等等,经常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让你觉得很炎热。长时间地呆在这些炎热的地方,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失衡,也就出现了中暑现象,所以远离炎热的地方。

2、洒水

如果你待着的地方,是比较闷热的室内,那你可以适当得在地面上洒点水(如果是处于高层的位置,地面还漏水,那就不可行了)。因为水受热会蒸发,带走一些热量,能够适当得减少室内的温度,会让人觉得舒服一点,也就能够能减少中暑的发生。

3、开电扇,通风

夏天,不管是呆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会觉得有点闷热。如果是在室内,千万不要紧闭窗户,要通风,然后再开电扇,这种情况下,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再用电扇扇动,促进热气的排出,也能适当减少室内温度。温度降低,人体也不会因此升温太多。

中暑


我们对中暑不是很重视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我们是不是应该高度注意呢。

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③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中暑症状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 heatstroke) 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现场急救

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的对策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中医

中暑,病名。一名中暍、中热。

①感受暑邪而发生的急性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证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速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处,治以清暑、解热、开窍,灌服辟瘟丹、消暑丸,再用益元散、清暑益气汤、白虎汤、清营汤等。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

②或名暑风,以其证状与中风相似。

③指阴暑。

结语:如果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中暑的偏方


炎热的夏天对于人体来说很容易发生中暑,中暑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嘴唇发白。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补充盐分和水分,避免身体缺水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在日常调节内环境可以很好的中暑的症状发生,下述的偏方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预防中暑。

偏方一: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

偏方二:

干姜陈皮茶,取干姜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一同放入锅中煎煮,煮好后去渣灌服即可,主要是治疗中暑晕倒的。

偏方三:

百合蜂蜜膏,取蜂蜜150克,百合100克(要说的是取干百合)。将百合与蜂蜜一同放入碗内,蒸1小时,之后趁热调匀。冷却后装瓶备用即可,中暑时适量服用就可以了。

通过稳定我们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很好的预防中暑,人们在酷热的太阳底下应该及时的补充水分,特别是身体出了汗需要补充盐分,不然很容易造成水平衡失调。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偏方来预防和缓解日常出现的中暑症状。

治疗中暑的偏方


夏季已经到了,在这样的时节当中,有一些人会出现中暑的症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暑偏方、中暑的症状、中暑的原因。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会对自己有好处。

中暑的原因

1、气候和环境的原因,夏天的7、 8、 9 月,我地区的气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针对中暑的原因,中暑的预防是关键。

3、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中暑偏方

1、滑石、大黄、甘草各等量。研末。每次用20克,日服3次。

2、西瓜汁100毫升,陈醋10毫升。水煎服。

3、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以蚕豆煮熟为度,饮汁食豆。

4、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加水淹没药物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的症状,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的症状,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你出现中暑,那么不妨试一试小编教给大家的方法,对于治疗中暑来说效果显著。而且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晒,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帮助你们保养身体。

产褥中暑的症状


养生导读: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

病因:其主要原因是某些产妇受旧风俗习惯影响,在炎热暑天深居室内,紧闭门窗,身穿厚衣,扎袖口和裤口,恐怕受风,因而致使散热受到严重障碍而引起产褥中暑。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有引起本病的原因及诱因病史。

(2)前驱症状可有发病急骤,常有口渴多汗、恶心头晕、头痛、胸闷及心慌、乏力等症状。

(3)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可有体温上升、脉搏呼吸增快、面色潮红、出汗停止、皮肤干热、痱子布满全身或出汗而体温下降。

(4)重度中暑时,体温继续升高,可达42℃或以上,可出现昏迷,谵妄、抽搐、呕吐、腹泻、呼吸急促、脉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和膝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危急症候。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90例,痊愈(多汗、汗出冒介、大便坚、呕吐不能食等主症消失,口渴、便闷、心悸、不寐、食少改变)86例,好转(主症明显改善)4例。

预防中暑的妙招


预防中暑的妙招

1、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2、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3、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4、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5、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6、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7、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8、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9、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11、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12、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1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炎热夏季宝宝极易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的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炎热的夏季宝宝极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温防暑是非常关键的。

中暑的病因

高温可以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在烈日下曝盼或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经阴凉处短暂休息,补充水和盐后,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在气温骤升及温度亦高时,中暑极易发生,尤以产妇、老年人、体弱或慢性病患者多见。除有中暑先兆的表现外,尚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上)、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血压开始下降、脉转细速等表现,而在数小时内能恢复者为轻症中署。除上述症状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为重症中暑。

小孩中暑的症状


小孩中暑的症状

1、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

2、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

3、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中暑的病因

1、高温可以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在烈日下曝盼或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经阴凉处短暂休息,补充水和盐后,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

2、在气温骤升及温度亦高时,中暑极易发生,尤以产妇、老年人、体弱或慢性病患者多见。除有中暑先兆的表现外,尚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上)、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血压开始下降、脉转细速等表现,而在数小时内能恢复者为轻症中署。除上述症状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为重症中暑。

预防中暑的方法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的治疗方法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孩子中暑了,应立即脱离高温的环境,将他们转移至走廊、树荫下、空调房等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不过要注意的是,降温方式要温和,避免骤降。如不应将中暑的孩子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而是给孩子吹风扇,或者温度还适宜的空调间内。

2、物理降温

孩子中暑了,让他们别再打闹或到处乱跑,而是让他们平躺仰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立即解开他们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同时,家长给孩子做物理降温,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给他们降温,也可以通过冷帕子敷孩子的额头给他们降温。

3、药物祛暑

孩子中暑了,家长可以给他们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还可以在他们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但是家长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者抗生素等药物。

4、刮痧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孩子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属针具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不过,家长不懂刮痧疗法,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5、饮食调理

孩子中暑了,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长应让他们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如果不是很严重,或者已经基本恢复时,家长给可以他们煮些绿豆粥、冬瓜汤等食物,或者给他们喝一些鲜果汁、吃些西瓜等水果,但是不要给孩子吃油腻的食物。

6、及时送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中暑症状严重,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预防中暑的口诀


预防中暑的口诀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家中未安装空调,则可以借助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使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90华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6、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7、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8、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9、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10、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夏天预防中暑的方法

1、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2、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3、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4、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5、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6、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7、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8、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9、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治疗中暑的原则

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

2、重量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秦。

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4、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

中暑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炎热的夏季宝宝极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温防暑是非常关键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