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2019-10-13 │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中医运动养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鼻炎是鼻腔的炎症表现,这临床上常见疾病,鼻炎是比较顽固的,而且容易复发,鼻炎类型很多,除了常规治疗控制,中医治疗鼻炎效果也非常好。中医治疗鼻炎方法多样,副作用也小,可以尝试。

1.治鼻炎引起的鼻塞不通:取辛夷、川芎各30克,细辛20克,木通15克,共为细末,每日取少许裹于纱布条内,塞入鼻中,湿则易之。

2.辛夷50克,研碎后用酒精浸泡3天过滤,取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黏稠状浸膏,以20克无水羊毛脂混合调匀,再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使用时做成12×3厘米的油纱条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大,纱布条不易填入时,可先用1%麻黄素液滴鼻后再填入。纱布条一端应露在鼻孔之外,并用软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内。2~3小时后取出,每日填塞1次,10次为1疗程。用后能使鼻腔通气良好,头痛消失,分泌物减少,鼻甲不再肥大;

3.将苍耳子12g,辛夷花15g,蜂房10g,细辛3g,蝉衣5g,白芷12g,防风12g,升麻6g,甘草5g ,加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党参15g,白术2g等药材混合研磨的纯中药鹊后通鼻膏,每日2次。

4.辛夷15克,苍耳子7.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用淡茶水食后调服。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鼻炎,有哪些方法?


鼻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在发作时还是很痛苦的,特别是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头疼的症状,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治疗鼻炎可以选择一些中医偏方,疗效很好。

1、大蒜治鼻炎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时好时患。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编者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2、盐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我患鼻炎多年,久治不愈,已丧失治愈的信心。去年偶得一方: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我坚持早晚各洗鼻一次,一个多月后,鼻腔畅通,嗅觉灵敏,多年的鼻炎治好了。

3、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一同事被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她自创一法治疗效果显著。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她坚持自己治疗两个多月,鼻腔已不痛痒,无结疝样分泌物,嗅觉也基本恢复正常。

4、冷水治鼻炎

1975年我得了鼻窦炎,很严重。两天一瓶滴鼻净还不够,只要停药,鼻孔立刻不通气。长时间治不好。这时一位张大夫说了一个偏方:洗脸不用热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我用这个冷水疗法10天,鼻窦炎好了。这20多年,我用冷水疗法从未间断,鼻窦炎至今也没有再犯。

5、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我是位副鼻窦炎患者,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后偶得一方,取得较好疗效。方法是: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鼻炎中医治疗方剂


鼻炎中医治疗方剂

1、鼻炎中医治疗方剂

1.1、方剂1:其中的有效成分是葱须、蔓荆子、薄荷等三种。制用法:把这些药物同时加水煎好内服,连续服用可有效治疗鼻渊。

1.2、方剂2:要使用的药物主要为鱼腥草、麻黄、杏仁等三种。使用时,要把这些药物加水煎好,取汁内服,每天使用一副药即可。可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鼻炎。

1.3、方剂3:组方药物主要为苍耳子、藁本、薄荷、白芷、麦冬、葛根、黄芩。鼻炎患者要把这些药物去合适的剂量水煎服。

1.4、方剂4:这也是一种水煎剂,可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属风火证的患者,首先患者要准备好薄荷(后下)、牛蒡子、辛夷、荷叶、石菖蒲、桔梗、连翘、细辛、元参等药物。使用方法是每天一副,水煎后取出药汁内服。

1.5、方剂5:这种方剂的成分包括了连翘、诃子肉、麻黄、细辛、南沙参、桔梗、荆芥、辛夷、银花。患者把这些药物同时加水煎好内服即可,此方适合慢性鼻炎辩证属于风寒证的患者服用。

2、诱发鼻炎的原因

2.1、人体免疫力差,内伤外感,外界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由于本身功能失调,则会产生鼻涕、鼻塞的情况。

2.2、感冒引起肺部发热,肺开窍于鼻,首先影响到鼻部,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头痛,头晕等。

2.3、肾阴虚,肝木得不到肾水的滋养形成肝火旺,功能失调,气不纳肾反而上行,气升痰升,痰饮不能下行随气上升于鼻,所以形成鼻涕不断。

鼻炎出现的本质原因是身体自身抵抗力的问题,而引发鼻炎出现的,是外界的侵袭:过敏原、冷空气或者其他器官病变的影响。所以预防和治疗鼻炎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多锻炼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3.1、打喷嚏

症状表现: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3.2、流清水样鼻涕

症状表现:鼻内流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还会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3、鼻塞

症状表现:出现间歇或持续性鼻塞,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3.4、鼻痒

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

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

1、黄花鱼头汤

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沙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2、辛夷煮鸡蛋

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沙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黄芪粥

治过敏性鼻炎。黄芪400克,百术230克,防风240克,桔梗120克,甘草60克,米20克(一天用),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400毫升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0克磨粉放入锅里,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即可。

鼻炎的中医疗法

1、艾灸

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还有一种方法——艾灸。艾灸是一种温热疗法,主要目的在于散寒,所以特别适合虚寒类型的过敏性鼻炎。一般来说,艾灸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用艾灸疗法灸肺俞、风门、足三里等穴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冷水洗鼻

用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能够清除吸入鼻腔的过敏原和病毒,保持鼻黏膜湿润,对纤毛的正常运动非常有利,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而且没有副作用。准备一碗生理盐水,然后慢慢地吸入鼻腔内,再像擤鼻涕一样将清水带出。一般来说,首次清洗可能会出现呛水情况,建议最好到医院购买专业的鼻腔清理设备。

3、熏洗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

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


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

1、中医治疗鼻炎的偏方

1.1、食疗治鼻炎

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试试。

大蒜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起作用的是独特辛辣味的大蒜素。吃蒜熏醋这招可以试试,反正蒜也好,醋也好,都是健康食品,不会有副作用。

1.2、熏洗治鼻炎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

2、鼻炎有什么表现

主要症状就是鼻塞、流鼻涕还有打喷嚏,并且还伴随有全身乏力、发烧的情况。

初期的时候,这也就是鼻塞一两天的时候,患者畏寒发热,并且出现了食欲不振还有头痛的情况。这个时候的鼻腔还有鼻咽部位比较的干燥,并且伴随有灼热感,这些时候也是经常的打喷嚏。

急性期,也就是鼻塞之后的两到三天,在之前的疾病症状智商有加重的情况,并且体温在三十八摄氏度以上,并且还伴随有高热呕吐、腹泻、昏迷甚至于抽搐的情况。

3、鼻炎的按摩方法

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陷谷穴

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鼻炎的饮食禁忌

1、忌烟。过敏性鼻炎对外界气体的敏感度明显增高,尤其是寒冷利具有刺激性的气体,吸人后会使打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明显加重,故宜忌烟。

2、忌食寒凉生冷食物。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肺、脾、肾三脏服气虚,加以外感风寒侵袭鼻窍所致。而寒凉生冷食物(如生冷瓜果、凉水、凉菜等)最易损伤肺脾阳气,加重虚寒症状。

3、慎食牛奶、鸡蛋、鱼、虾、蟹类食物。有人认为,牛奶、鸡蛋、仿、虾、蟹类食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在患有过敏性疾病时应避免食用。忌食牛肉、含咖啡阅饮料、巧克力,柑橘汁、玉米、乳制品、蛋、燕麦、杜砺、花生,鲑鱼、草莓、香瓜、番茄、小麦等。

如何预防鼻炎发作

1、洗澡或洗发后,尽速擦身体及吹干头发,马上把衣服穿好。这就是鼻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2、冷天早晨出门或骑乘机车、脚踏车,可带上口罩,保持口鼻的温暖湿润,减少干冷空气的刺激。这些鼻炎的预防是比较重要的。

3、起床后可以洗脸的温热毛巾轻摀口鼻呼吸数分钟。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宜用温水。这也属于鼻炎的预防方法。

中医治疗肛裂方法是什么?


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肛裂,肛裂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肛裂的主要特点。中医如何治疗肛裂?中医可以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对肛裂进行辩证论治。

(1)内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黯,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等。

2.阴虚津亏证:

证候: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肠。

方药:润肠汤。

3.血热肠燥证:

证候: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色红;腹部胀满,溲黄;舌偏红,脉弦数。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2)外治:

1.陈旧性肛裂:可用七三丹或枯痔散等腐蚀药搽于裂口,2~3天腐脱后,改用生肌白玉膏、生肌散收口。或用5%石炭酸甘油涂擦患处后,再用75%乙醇擦去。

2.早期肛裂:可用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涂于裂口,每天1~2次。每天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也可用苦参汤或花椒食盐水坐浴,有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刺激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中医如何治疗肛裂”的相关介绍,中医对肛裂进行辨证施治,给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发生肛裂,要到正规医院就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便秘,解除括约肌痉挛,以中断恶性循环,促使肛裂的愈合。

脑瘤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出现脑瘤,首先必须要到医院做更加全面的检查,听从医生的一个治疗建议,但同时一些中医治疗方法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当归生地丹参,等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辅助治疗的效果。

1、脑肿瘤偏方

当归12克,生地15克,丹参20克,川芎、桃仁、红花、枳壳、赤芍、牛膝、地龙、穿山甲各10克,钩藤15克,生石决明20克:水蛭3克,莪术、茯神、柏子仁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适用于神经胶质瘤属气滞血瘀型。

2、脑肿瘤偏方九

胆南星、半夏各10克,制附片6克,枳实、竹茹、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猪苓25克,车前子(布包)10克,徐长卿20克,石菖蒲12克,钩藤15克,生石决明20克,牛膝12克,僵蚕10克,全蝎3克,蜈蚣3条,蚤休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燥湿祛痰,开窍止痛,适用于神经胶质瘤属痰湿内阻型。

3、 脑肿瘤偏方十

半夏15克,陈皮l0克,威灵仙30克,云苓、胆南星、枳实、苍术、白术、菖蒲、郁金、竹茹各10克,青礞石15克,瓜萎、猪苓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燥湿化痰,消肿软坚,适用于颅内肿瘤属痰湿内阻型。

胃痛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当我们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生活不仅会受到影响,并且工作和学习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这样我们的疾病才会在短时间内痊愈,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那么胃痛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靠。

寒邪客胃型: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饮食停滞型: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气犯胃型: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应用疏肝理气何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郁热型: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用疏肝泄热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减: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瘀血停滞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则导致血瘀内停,出现胃痛日久,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固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应用养阴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出现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应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以上从各方面介绍了胃痛中医治疗方法,如果你再次出现胃痛的情况,那么就可以采取以上列举出来的方法,这些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少吃快餐以及一些垃圾食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肝病是非常复杂的疾病,也是极不好治疗的疾病,多数肝病经过治疗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受到环境、病菌等影响则会复发,严重时还会演变为更严重的肝病,比如肝硬化,此时再不治疗则会发展为肝癌,患者必须及早发现肝病的症状,再通过有效的方式医治,治疗肝病的中医方法可缓解病情,那么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中医一般将慢性肝病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若干证型。但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虚寒和实热,或者命名为“阳证”和“阴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对虚寒证则需要用补法,用热药;对实热证就应该用用清法,用寒凉药。最常见的热药如: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等;最常见的寒凉药如茵陈、黄连、板蓝根等。患者应该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才不至于被误诊误治,否则常出现“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的情况。现在市场上治疗肝病的中成药大多偏于寒凉,如果服用后出现便溏、胃痛等情况就是误治的后果。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少,一般出现不良反应均由药物使用不当所致,而非来自药物本身。

1、黄疸(内湿肝炎):内经曰:诸湿肝满皆独脾土,夫黄疸为病,肌肉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面与肌肤也。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是故有诸中者。必形诸外,其症有五:曰黄汗、黄疸、酒疸、壳疸、女痨疸,虽有五疸之分,总无寒热之异。治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在上宜发汗,湿在下宜利小便,二法并用,使上下分消其湿,则病无有不安者。此症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疗,外感者利水则愈,若内伤之湿者,泻水则气消,发汗则精泄,必健脾行气而后可也。

方用:白术、 茯苓、 薏仁、 茵陈、 黑栀、 陈皮水煎。若欲多服去栀子。

2、胁痛(甲肝):脉双弦者,肝气有馀,两胁作痛。盖人胁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其症自两胁下,痛引小腹,亦当视内外所感之邪而治之。若因暴怒伤肝,悲衰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於胁,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此内因也。若伤寒少阳,耳聋胁痛,风寒所袭而为胁痛者,此外因也。治法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导其滞,则无不愈者乎。治胁痛者,必须先平肝,平肝必须先补肾,肾水足而后肝气有养,不治胁痛,而后胁痛自平也。

方用:白芥子、 山萸、 熟地、 当归、 白芍、 黑栀、 甘草水煎服。

3、肝肾两虚(乙肝):此症於肾水亏不能滋肝,则肝木郁结而不舒,必有两胁胞闷之症,肝称木,木不能生肾中之火,则肾水日寒,必有腰背难於仰俯之症,此病者须肝肾同补,方可治愈也。

方用:白芍、 当归、 山萸、 熟地、 柴胡、 肉桂水煎服。熟地、山萸补肾之圣药,当归、白芍、柴胡、肉桂补肝之品,既云平补,似乎用药不宜有轻重,今补肝之药,多於补肾者何也,盖肾为肝之母,肝又为命门之母,岂有木旺而不生命门之火者哉。

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为大家做了仔细的分析,肝病是按照疾病的类型进行划分的,不同的肝病其中医治疗方式不同,但是患者要知道肝病的早期并不明显,患者要清楚所患的疾病必须定期做肝病的检查测试,不然也是病情严重时才会重视。其治疗会复复化,治疗的进度与效果也会非常慢。

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于国人来说,患有胃病的人是非常多的,可以说十个人里面最少会有两三个有胃病。胃病也是国人的一种通病,原因就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生活节奏都比较快,所以每个人身上的压力都很重,为了工作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只为了能够多赚钱。那么得了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脾气虚损: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瘀血阻络: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热伤胃络: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选三黄泻心汤化裁,药用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提醒各位患有胃病的患者,因为本身就已经有胃病了,千万不要再做任何伤害胃部健康的事情了,在平日应该多学习一下如何保护自己的为不健康。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千万别因为贪嘴而让胃病病情加重,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不小心恐怕会丢掉小命。

中医治疗出汗的方法是什么


出汗多是指人们在睡眠或者是在没有活动的情况下出现的汗液分泌旺盛现象,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现象,是需要进行处理解决的,而这种现象在身体虚弱的人士当中或者是婴幼儿的身体上出现的概率更高,因此,危害性也比较大,一般治疗出汗可以用中医方法,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治疗出汗的方法讲解吧。

在中医里存在汗症这一疾病,一部分特别不容易出汗的人,首先他们的皮肤比较密实,其次说明他们的体内调节系统比常人弱,不出汗或不常出汗就会为肝脏带来更大的负担,排毒能力也较常人更差。

汗液属于人体阴液的一种表现形式,过分耗散就会导致阴虚、血虚,对心脏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动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分、盐分。

静汗则表现为自汗、盗汗等。一些人走两步就会大汗淋漓,这就属于自汗,这类人群可用黄芪进行调养。而盗汗是指入睡后汗出异常,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多发,通常主要是由于阳虚、肝虚,表现为脾胃不好等。这类人群可在平时用糯稻根煮水或六味地黄丸等进行调养。

以上就是对于中医治疗出汗的方法讲解了,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出汗多属于内虚的表现之一,而治疗内需正好是中医的强项,因此,利用中医治疗出汗的方法是比较好的,有类似症状的人士可以试一下这种方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