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药汤

2019-10-15 │ 养生中药汤 中药养生

12款降火中药汤膳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款降火中药汤膳”,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白鲫煲枸杞头汤

材料:白鲫鱼一条,生姜、食用油、枸杞头、陈皮、盐、味精少许。

做法:

1. 洗净宰好的白鲫,刮去腹内黑膜,沥干水分;

2. 热锅,用一小块拍裂的姜擦一遍锅,放两汤匙油,下白鲫两面煎至微黄;

3. 枸杞头洗净;陈皮用水泡软后刮去白瓤;

4. 将8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清热降火,清肺补虚。

枸杞头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干枸杞头50克、鸡骨草50克、粉葛200克、云苓20克、蜜枣2个、猪骨500克、姜2片,盐少许。

做法:

1. 将干枸杞头、鸡骨草、云苓和蜜枣洗净,粉葛去皮切块,猪骨洗洗净切成块,汆水捞起;

2. 烧开水,放入全部材料;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

4. 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清热祛湿。

冬瓜绿豆排骨汤

材料:排骨、冬瓜、若干,绿豆、盐、黄酒、生姜少许。

做法:

1、冬瓜切块洗净,生姜切片备用;

2、排骨洗净,加入生姜片加水大火煮开,去掉血沫子;

3、水开后加入少量黄酒、适量绿豆,小火慢煲两小时;

4、两小时后加入冬瓜,煲两小时;

5、放入少许盐,十分钟后关火即可。

功效:清热解读消暑利尿。

绿豆南瓜汤

材料:绿豆、老南瓜若干,盐适量。

做法:

1. 前一天晚上把绿豆用食量食盐腌制;

2. 将绿豆洗净;老南瓜去皮切成方块;

3. 烧水开后,下绿豆,煮2分钟后加入少许凉水;

4. 煮开后,放入南瓜块,煮至绿豆烂;

5.放入食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利尿、解毒。

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豆、黑大豆各10克,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三豆加入清水稍加浸泡;

2. 把三豆放入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

3. 加入适量食盐,待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三丝消暑汤

材料:冬瓜干、竹芋干、葛干各120克,猪瘦肉400克,鸡爪6-8只,生姜2-3片,盐、油少许。

做法:

1. 把冬瓜干、竹芋干、葛干洗净,浸泡至软后切为条块状;

2. 猪瘦肉洗净,切块,鸡爪洗净,去皮、甲;

3. 将瘦猪肉、鸡爪与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个小时;

4. 加入适量盐油即可。

功效:清热解表,消暑利水,又清热下火。

老冬瓜荷叶解暑汤

材料:新鲜荷叶2块,老冬瓜500克,炒扁豆、苡仁、赤小豆、猪苓、泽泻、土茯苓、木棉花各12克,灯芯花5扎,食盐少量。

做法:

1. 老冬瓜洗净,连皮、仁切成块,其他材料洗净备用;

2. 把材料全放入煲内加足量清水,大火煲沸改用小火煲3小时;

3. 加入食盐适量即可服用。

功效:消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老冬瓜鲜荷叶绿豆汤

材料:老冬瓜1000克、鲜荷叶1/4块、绿豆1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绿豆、陈皮用清水浸泡,老冬瓜洗净切厚块,生姜切丝,荷叶洗净;

2. 把1中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

3. 加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功效:消暑解毒、清热生津。

冬瓜鲩鱼汤

材料:冬瓜一斤,鲩鱼半斤左右,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生油、鸡粉、食盐适量。

做法:

1. 鲩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冬瓜去皮、瓤,切成块;

2. 起锅,加油烧热,放鱼稍煎;

3. 加入料酒、冬瓜、姜、清水,煮至鱼熟烂入味;

4. 加精盐、葱、鸡粉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祛风、除热。

冬瓜海带薏米汤

汤料:冬瓜1斤,猪骨1.5斤,海带适量,薏米适量,蜜枣四颗,食盐少许。

做法:

1、 用水将海带浸泡;冬瓜洗净切块,薏米洗净待用;

2、 猪骨洗净切块,在开水中过一遍去掉骚味;

3、 煮开水,放入全部食材,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小时;

4、 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减肥瘦身。

八宝苦瓜炖汤

材料:炒扁豆、薏米、莲子、芡实、云苓各15克、火腿30克、猪瘦肉150克、腊鸭肾1个、苦瓜400克、生姜3片(4人量)、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炒扁豆、薏米、莲子、芡实、云苓用水浸泡,其他材料洗净并切块;

2. 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隔水炖2个半小时;

3. 加入食盐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祛暑清热、益气滋阴。

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瘦猪肉100克,食盐少许。

做法:

1.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块,瘦猪肉洗净切片;

2. 将苦瓜、瘦猪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瘦肉熟;

3. 加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明目去毒,适宜于暑热烦渴、暑疖、热痱过多、眼结膜炎等症。

yS630.Com相关推荐

怎么用败火中药


平时我们感到自己上火时,都会服用一些能败火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中医将这些败火药称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主治因火热内盛而致的口燥咽干、唇舌生疮、便秘、尿赤等症状。败火药多是由牛黄、黄芩、黄连、黄柏等性寒味苦的中药组成,有较强的泻火清热功能。凡属心肺之火、胃肠之热,都是败火药的适应症。

由于发生内热的脏腑和部位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同,因此我们在服用败火药时,也应有所区别。那么,怎样对症服用败火药呢?

1、因外感未解而化热,内郁肺经所引起的咳嗽声重、痰液黄稠等症状,可选用中成药清肺抑火丸等。

2、烦热胸闷、口舌生疮,属心火炽盛之症,可选用中成药凉膈散等。

3、因饮食不节,热郁于胃所致的舌苔黄、口臭咽痛等症,可选服中成药清胃黄连片等。

4、耳鸣目赤、齿痛腮肿,是上焦火热的表现,可服用中成药牛黄上清丸或黄连上清片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感冒时总爱加服一些败火药,觉得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败火药苦寒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秋季如何选择去火中药


秋季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养生专家提醒,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

如果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旺盛者,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者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清火中药材


有很多人如果生活中不注意习惯或者饮食吃的非常辛辣,很容易造成上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吃药解决,但是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的疗效比较缓慢,而且效果也比较一般,可以选择中药材来缓解病情,中药材分为很多种,其中去火中药材有石膏、栀子、芦根等,这些都可以很有效的清火。

(一)石膏 (十分重要)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主治病证】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二)知母(十分重要)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

(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三)天花粉(十分重要)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四)栀子(十分重要)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五)夏枯草(十分重要)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

(六)芦根(重要)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

(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七)竹叶(重要)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春季常用的清热去火中药


本文导读:春季祛火,春季如何祛火呢?祛火吃什么呢?祛火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春季常用的清热去火中药。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的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服用去火中药注意时间


秋季相对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专家提醒,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

如果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旺盛者,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者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中药汤剂怎么保存


在一些患者吃中药的时候,为了方便就会选择去专门熬制中药的店里,这样熬制出来的中药一般都是真空包装的,但是它的存放周期也是比较短,所以必须放在冰箱里保存,但若是对于一些住校生来说,没有冰箱就只能够自己选择别的地方保存,那么中药汤剂怎么储存比较好呢?

目前代煎的中药汤剂最常见的包装是真空密封包装,但各家医院和药店在包装上提示的液体保存时间不尽相同,曾经研究发现:将相同的汤剂在不同的温度下存放,温度越高,药业变质的越快。在室温25℃以上,汤剂保存不超过两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很大,若药剂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高,则变质更快。综上所述,最佳的保存温度和时间如下:

保存温度:为了安全和保证疗效,密封真空包装的汤剂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范围内保存(如果有附片颗粒则不建议放冰箱,若放置,必须在取出后在火上加热煮沸才可服用);

保存时间:在上述温度下保存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若煎煮的汤药里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

1、如果是用普通器皿来盛放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也不能超过3天;

2、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中药汤剂有哪些


中药汤剂有哪些

1、中药汤剂有哪些

1.1、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9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壳9g、桔梗9g、茯苓9g、甘草3g。功效,发汗散寒,祛风除湿。主治,外感风寒挟湿。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或胸膈痞闷,舌苔白,脉浮。

1.2、小青龙汤,组成,麻黄9g、芍药9g、细辛6g、干姜6g、甘草6g、桂枝9g、半夏 9g、五味子6g。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2、中药汤剂的简介

中药汤剂为液体复合分散体系,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目前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中药汤剂之所以数千年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同时制法简便,以水为溶剂,价廉易得,起效又较为迅速,但也存在着味苦量大,必须临时制备等缺点。

3、中药汤剂的正确服药方式

中药汤剂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正确服用中药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

煎中药的常识有哪些

1、煎药前的浸泡,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2、煎药用具的选择,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3、煎药用水的选择,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中药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1、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充当酶的辅基,参与多种代谢过程。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缺乏时,会罹患多种疾病而致衰老,所以,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中草药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杜仲、何首乌、人参、五味子、山药等含锌较多,黄芪、人乳含硒多,鹿茸、地黄、细辛、当归等含铁多,白术、泽泻、肉桂含锰多,蜂蜜中含有47种微量元素。

2、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免疫功能衰退时,容易发生各种疾病。香菇、百合、黄精、枸杞子等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淫羊藿、党参、穿山甲、冬虫夏草等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地黄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能力。

冬季感冒的防治 六款中药汤快速治愈感冒


冬季天气寒冷,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一些抵抗力差的朋友们很容易患上感冒,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一旦患上感冒,还不容易好。吃西药又怕有副作用,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治疗感冒既没有副作用,好得又快呢?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几款中药汤品治疗感冒最有效。

1、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2、小柴胡汤

柴胡15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

3、桑菊薄荷饮

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4、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5、大青龙汤

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出汗,此方主要针对发烧,咳嗽吐浊痰,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

6.小青龙汤

麻黄10克,白芍10克,干姜5克,细辛5克,桂枝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每付药加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针对发烧,咳嗽吐清白痰,喉咙时常觉得痒痒。

寻医问药网温馨提示:上述的6款治疗感冒的方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感冒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上述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加减服用。

三款美味丰胸汤膳


乳房的大或小,尖挺浑圆或松弛下垂,虽然取决于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通过进食某些食物来使乳房保持最佳形状,延缓乳房的松弛。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饮食来丰胸也是可行的,同时也是有效的丰胸方法之一。

1.简单丰胸——对虾通草丝瓜汤

原料:对虾2只,丝瓜络10克,通草6克,葱段、姜丝、精盐、香油各少许。

性状:

对虾:据分析,每100克对虾肉含蛋白质20.6克,却只含脂肪0.7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属于未到鲜美且营养价值很高的高档水产品。中医理论认为,对虾性温,味甘、咸,有补肾壮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强身延寿等作用,对神经衰弱、脾胃虚弱、肾虚阳痿、疮口不愈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丝瓜络:中医理论认为,丝瓜络性平,味甘,无毒,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之功效,主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腹痛、腰痛、睾丸肿痛等病状。

制作方法:

(1) 将对虾洗净,剔除虾筋;

(2) 将通草和丝瓜络清洗干净;

(3) 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旺火烧开后下入对虾、通草和丝瓜络,煎煮片刻后下入葱段、姜丝和精盐,改用中火煎煮至对虾将熟,放入少许香油,再次烧开后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汤将拥有调节乳房气血和通乳、开胃、化痰的作用,经常食用对于丰胸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2.养血丰胸——石头鱼豆腐汤

原料:石头鱼500克,豆腐200克,生菜100克,生姜3片,精盐、胡椒粉、色拉油、绍酒各适量。

性状:

石头鱼:学名虎鱼,是一种毒鱼,身体厚圆且有很多瘤状突起,身体呈土黄色或橘黄色,眼睛长在背部,特别小,眼下方有一深凹。石头鱼的毒腺在背鳍基部,如果人们不小心被鱼鳍刺伤,毒素会迅速侵入人体,造成肿痛或痉挛、昏迷等症状。石头鱼虽然有毒,但是肉质却很鲜嫩,而且还没有细刺,营养价值很高,并有生津、润肺、美容、养颜等功效。

制作方法:

(1) 石头鱼去皮和内脏,清洗干净后控水;

(2) 豆腐用水冲洗后切成小条,备用;

(3) 锅中倒入适量色拉油,中火烧至五成熟后放入石头鱼,两面煎透后放入生姜片、豆腐条、绍酒、精盐和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炖至汤为白色时放入生菜和胡椒粉,稍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喝汤吃肉,每日两次,每次150毫升。

功效:此汤菜有补益脑髓、祛风定脑、养血丰胸等功效,非常适合肾阴不足、阴血亏虚所致的乳房发育不良、扁平不丰或产后少乳者食用。

注意:石头鱼有毒,处理的时候最好找专业人士进行处理,或者购买已经处理好的石头鱼进行烹制。

3.养颜丰胸——银耳炖木瓜

原料:木瓜1个,银耳25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冰糖适量。

性状:

杏:杏有南杏和北杏之分,以秦岭、淮河为界线,以南的称为南杏,又称甜杏,以北的称北杏,又叫苦杏。两种杏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C、儿茶素等成分。中医理论认为,南杏性微温,味苦、辛,有补肺润燥、止咳喘等功效;北杏性微温,味甘、辛,有宣降肺气、止咳去喘之功效。

制作方法:

(1) 银耳放到清水中,充分泡发后取出控水;

(2) 木瓜洗净,沥净水分后去皮和籽,切成小块;

(3) 南杏和北杏洗净去皮,与木瓜块和银耳一同放到炖盅内,加入适量的冰糖和开水,盖上炖盅盖,将炖盅放到锅中,隔水用旺火蒸至木瓜熟烂入味,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汤具有养阴润肺、滋润养颜的功效,经常食用可让脸色变得红润而有光泽。

海马中药汤的功效作用


广东人喜欢煲汤是大家公认的,海马中药汤就是一种广东菜,非常有名的一种药膳,主要做法是海马洗干净后,放入水中,然后把核桃拨出仁,洗干净浸泡好加入,把瘦肉洗干净大块切进入,然后放入一片生姜片,也可以放入几颗大枣,开大火煮沸,转小火慢慢熬制越2个小时左右,出锅前加入适量食盐即可,海马中药汤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

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全体。产于广东、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夏、秋捕捞,洗净,或除去内脏、皮膜,晒干。多捣碎或研末用。

[性能]味甘、咸,性温。能补肾壮阳,活血散瘀。

[参考]刺海马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

线纹海马能延长雌性小鼠的交尾期,对去势小鼠也可出现交尾期,并能使子宫、卵巢重量增加;海马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用途]用于肾虚阳痿、精少,宫寒不孕,腰膝酸软,尿频;肾气虚,喘息短气;跌打损伤,血瘀作痛。

[用法]一日3~5g,每次1~1.5g。温水送服,浸酒,入菜肴。

[附方]

1、人参海马粉:人参、海马、小茴香各等分。其研细末,加盐少许。每次1g,温水送下,或用熟肉点食。

本方以人参、海马补元气、壮肾阳,小茴香温肾助阳。用于肾阳虚、元气不足,阳痿腰酸,少气乏力。

2、海马苁蓉鸡:海马1对,肉苁蓉30g,菟丝子15g,仔公鸡1只。仔鸡去肠杂,洗净,切块,加水与海马一同煨炖;苁蓉、菟丝子水煎取浓汁,待鸡烂熟时加入,用生姜、胡椒、盐等调味。

本方以海马补肾壮阳,苁蓉、菟丝子补肾阳、益阴精,用鸡肉补精血。用于肾虚阳痿、精少,或肝肾虚亏,不孕。

海马童子鸡

原料:童子鸡1只,海马10g,虾仁100g,料酒、盐、味精、葱、姜等各适量。

制法:童子鸡去毛及内脏,将鸡放入蒸钵内,虾仁放在鸡周围,加葱姜,料酒,盐,味精等,上笼蒸熟,吃鸡肉,虾仁,饮汤。

功效:补精益气,温中壮阳。适用于气虚,阳虚,体质虚弱,乏力怕冷,早泄等。

备注:海马性味甘,温,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之功,虾肉补肾壮阳,童子鸡益气补精。三味配伍,不仅肉质细嫩而鲜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温肾壮阳补虚的功效,是肾阳虚,阳痿,早泄,体质虚弱者调补佳品。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l、性激素样作用: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即“海马酒”)既能诱发和延长雌性小鼠的动情期,使子宫和卵巢的重量增加,又能使雄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明显增加,表现为雄激素样作用。

2、抗衰老:海马能增强小鼠耐缺氧性,减少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体在体内的含量。此外,各种海马提取物均有钙通道阻断剂的作用。通过阻断钙内流,达到保护神经元的功效。

3、抗癌活性。

海马煲汤的功效与作用

海马煲汤的主要功效是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祛瘀,但是用海马来煲瘦肉汤,却有清痰化咳的作用。

海马煲汤的做法

1.海马20克(约5钱),瘦肉200克(约5两),蜜枣2粒,陈皮1片,先把海马斩碎;煮滚适量开水后,放入所有材料,再滚后慢火煲约2小时。

2.干海马不用什么处理的,直接加骨头(冬天用老母鸡)、淮山、茨实、莲子、太子参、记得要加麦冬,这样才能补而不燥,海马不用放多,一对就够了,最好是一公一母的。

3.用海马,当归,川芎,红花,天麻,黄芪,党参,枸杞一起煲汤,不但有很好的补气养血的功效不能活血祛风;

4.用海马,当归,川芎,红花,天麻,党参,枸杞,杜仲,枣皮,灸黄芪一起煲汤,具有很的补肾功效。

在民间里有"北人参,南海马"之说,可见海马其养生和药用价值极高。海马性温味甘,可馔汤亦可酒制入药,具有特别的补肾壮阳、调理血气之效。核桃亦有补肾固精、温肺止咳、益气养血、补脑益智、润燥化痰、补肝乌发的作用。合而为汤,共达温肾壮阳之效,因海马配核桃又有补肾纳气平喘之功,故亦能治肾虚气喘。为冬日养生靓汤,亦对腰膝酸冷、神疲乏力、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等有辅助治疗作用。但痰火喘咳、阴虚火旺时暂不宜饮用。

春季如何下火最有效 推荐六款清热去火中药


春天来了,天气干燥,肝火旺盛,很容易引火上身。很多人开始有牙疼,耳朵响的症状。这些就表明你可能上火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常用的清热去火的中药仅供大家参考。

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的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七厘散中药汤剂


七厘散中药汤剂,也是一味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的中药方子。大家应该多多研究这味药,生活中用到它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而七厘散的处方虽然不简单,但是在医生的指示下,也能简单搭配出。另外七厘散的功效在其他方面还有,一起看看!

【方剂名称】

七厘散(《同寿录》卷尾)。

【组成配方】

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方剂制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使用方法】

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方剂歌诀】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砂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方剂摘录】

《同寿录》卷尾。

【各家论述】

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中医方剂学讲义》)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组成

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主治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用法用量

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

摘录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结语:显然,在《救伤秘旨》和《同寿录》中的七厘散是不同的配方。但是药用效果都是差不多的,七厘散的功效在古代医学中还是很有名的。想象古代的战争还是比较多的,伤筋动骨也是难免的事情,大夫们需要这样的药救治伤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