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并且我们每天都好像忙个不停,身体特别疲惫,但是又很难将生活节奏变得缓慢,这个时候,身体很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于是养生保健就成了很热门的话题。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身体出现了不同问题,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说身体经常疲惫的人,要注意通过适当的休息来保健,再比如说视力不好的人,要通过适当的眼部调理来保健。下面就来介绍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
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捏鼻: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现在快到年底了,于是工作就特别忙,有的人每天甚至上班十多个小时,每天都面对电脑,时间长了过后就容易出现腰部或者脊柱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想要保健身体,就应该注意适当的活动,比如忙里偷闲,腾出空余的时间适当的扭一扭腰,伸展一下胳膊腿,这样同样能起到保健作用。
下面介绍了几种秋季养生的保健之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咀嚼鼓漱:
每天晨起和临睡前,有如咀嚼口香糖一样(张大口)作上下颚运动100次。然后闭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反复36回。咀嚼时,颚部肌肉会将滞留在左侧头部的血液向下牵引,送回心脏,促进血液回圈,抵御秋季凉气。
2、压揉承浆穴:
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即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时,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老人面色红润。本法简捷实用,作为长期保健可以不受时间、场所的影响,随时应用。
3、秋季促进代谢敲法:
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秋燥易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专家介绍一种敲法。眼睛的正下方颊贵处,是大肠经络贯通处,只要有规律地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颧骨四周,就可使肠功能恢复正常。方法:并拢食、中、无名指,以指肚有节律的轻敲。早餐后10~15分钟,是大肠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此时,作几分钟的秋季敲法,可立刻产生便意。便通则肺亦强,整个精神状态也会明显改善。
4、嘻字功:
呼吸锻炼为古代呼吸锻炼的呼气法之一,有去肺家一切积气,出肺中之浊气的健肺功能。方法是在空气清新处站立片刻,尽量吸入新鲜空气,稍顿一下,然后口中发出嘻(xi)音,渐渐呼出浊气,反复36次。嘻字音可以清肺。对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女性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女性朋友要懂得照顾自己。要懂得养生保健。那女性朋友都有哪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呢?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1、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空气渐寒,最有利于机体吐故纳新充养脏腑。多运动锻炼,是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使疾病减少发生。
2、风和日丽、最宜出游
女性要注意精神调摄,特别要注意制怒,做到疏泄条达。风和日丽的天气,外出游山戏水,最有利于陶冶情操,使心胸开阔,气血舒畅,精神旺盛。
3、着装适宜、注意保暖
天气寒冷,所以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衣服。否则极易感受风寒,引发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生。
4、早睡早起,不可恋床
女性应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这样可使精力更加充沛,减少困倦,还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 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老年人来讲,久卧最易伤气,不但会造成新陈代谢功能下降,致气血运行不畅,身体亏损虚弱,筋脉僵硬不舒,还容易加速脑血栓的形成。
5、节制房事、不可过度
秋冬阳气上升,人的性欲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因此,切忌因精神兴奋而房事过度,特别是饮酒之后、刚刚洗浴后不可马上进行房事,否则会耗气伤精不利身心健康。甚至会诱发心梗、中风等疾病。
6、调节饮食、避免助火
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富营养、清淡可口、甘甜少酸。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可过饮,酒宜少喝,生冷与年糕等粘滞食品不可多食,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和煎炸熏烤等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火引发疖子、痤疮等发生。
每晚睡前坚持锻炼,就能起到疏通经脉、升阳补肾、活血化瘀、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第2节,手指刺激
若是天天搭乘公交车上下班,在车上可以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也可以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勾,反复牵拉;或利用伞柄按摩食指。食指是人体经络大肠经的通路,食指尖端是商阳穴。刺激该穴位,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而且这个方法不受场合、时间的限制,很便于实施。
第3节,鱼际环推
仰卧,用右手大鱼际自阴毛处沿阴囊左侧,斜着推至会阴部,再从阴囊右侧推回。天天推2030次,时不时拨动阴囊和阴茎,感觉到阴茎有兴奋勃起最佳。
第4节,深搓强肾穴
站立,用双手掌根反复搓摩背部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约1分钟,再反复搓摩尾骨两侧,约2分钟。搓摩的力量可以大一些,以局部皮肤微红、有温热感为佳。
第5节,双掌推腹
仰卧,两手重叠先沿上腹中线向下推摩至下腹部,重复做20次。再分别从两侧的肋弓下缘,向下推摩至大腿根部,重复做20次。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并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按摩23分钟后,再按逆时针方向,用同样的方法按摩腹部23分钟。
需要强调的是,练习性保健操时,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按摩时要平心静气,身心都放松。用力要恰当,因为气力太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又易产生疲劳感且易损伤皮肤。推拿讲究循序渐进,次数要由少到多,力度可以慢慢加大。除此以外,要持之以恒,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由于推拿后会微微出汗,所以要注意避风,以防感冒。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做保健推拿。
巧治落发
柚子核治落发:
如果头发发黄、斑秃,可用柚子核25克,用开水浸泡24小时后,每天涂拭2-3次,可以加快毛发生长。
生姜治落发:
将生姜切成片,在斑秃的地方反复擦拭,每天坚持2-3次,能刺激毛发的生长。
蜜蛋油使稀发变浓:
如果你的头发变得稀少,可以用1茶匙蜂蜜、1个生鸡蛋黄、1茶匙植物油或蓖麻油,与两茶匙洗发水、适量葱头汁兑在一起搅匀,涂抹在头皮上,戴上塑料薄膜的帽子,不断地用温毛巾热敷帽子上部。过一两个小时之后,再用洗发水洗干净头发。坚持一段时间,头发稀疏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使头发变得光亮
醋蛋:
洗头时,在洗发液中加入少量蛋白洗头,并较轻按摩头皮,会有护发效果。同时,在用加入蛋白的洗发液洗完头后,将蛋黄和少量的醋调匀混合,顺着发丝慢慢涂抹,用毛巾包上1个小时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对于干性和发质较硬的头发,具有使其乌黑发亮的效果。
啤酒:
啤酒涂搽头发,不仅可以保护头发,而且还能促进头发的生长。在使用时,先将头发洗净、擦干,再将整瓶啤酒的1/8,均匀地搽在头发上,再做一些手部按摩使啤酒渗透头发根部。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头发,再用木梳或牛角梳梳顺头发,啤酒中有效的营养成分对防止头发干枯脱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使头发光亮。
发油:
头发洗干净后,将平时所搽发油的1/3加入清水中,将头发完全浸入,多余的水分用干毛巾吸去,会使头发光亮、润滑。
茶水:
用洗发液洗过头发后再用茶水冲洗,可以去除多余的垢腻,使头发乌黑柔软、光泽亮丽。
清除头屑
用食盐加入硼砂少许,放入盆中,再加入适量清水使其溶解后洗头,对于消除头皮发痒,减少头屑有很好效果。
用150毫升的陈醋加入1公斤温水中搅。每天若能坚持1次,不仅能去屑止痒,对于减少头发分叉、防治头发变白也具有一定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于生活保健养生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在养生保健中一般有中药养生,西药养生,还有一些其他的养生方式,其中最受欢迎的也可以算的上中医养生了,因为他对我们的身体不会出现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都有什么?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个良好平衡状态,更别说强身健体了。
3.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估计是每个爱吃的人都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了,但是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五味调和、均匀的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吃的太快太饱,也不要接触太多的寒凉类的食物。
4.进补养生
通过一定的滋补药物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大受欢迎的“祝你幸福”养生酒,这是一种以多种纯中药为原料经过现代技术酿造而成的养生酒,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前列腺及中老年夜尿频多有显著效果。
像这种中医养生药酒,需要的朋友可以每天适当饮用,滋养精气。
5.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中医上通过刺激、按摩、针灸等方法来把各个穴位打通,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内分泌,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6.顺时养生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中医非常讲究每个节气的养生方,老百姓非常习惯每个节气吃不一样的食物,做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的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会遵循万物生长的统一规律
中医是我国医学中的精华,所以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所以除了以上我们介绍的放生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用,所以我们平时在选择养生的方式时不能墨守成规的去选择一种,应该根据自己方式的实际情况,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不当的养生方式很容易导致出现相反的效果,对我们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能让我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但是就一定要多对身体进行保养,其中根据穴位对身体进行按摩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但是一定要长期坚持和掌握好穴位和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一起了解下中华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中华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中华养生保健》:按摩穴位自治耳鸣
下面介绍一套简单易行的耳鸣自我按摩法。
1.梳头抹耳: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廓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为1次,连续梳抹108次。
2.掩耳鸣鼓:两掌搓热,用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共击108次。
3.掌心震耳:两手掌搓热,用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108次。
4.过顶提耳:先右臂弯曲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108次。再换左手提拉右耳,也拉108次。此动作对肩周炎也有防治作用。
5.双手拉耳: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共拉108次。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共搓108次。
6.用食指或大拇指轻柔按揉听会穴5分钟左右。
7.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转载]《中华养生保健》:按摩穴位自治耳鸣
8.将两手掌放于两颊,食指与中指张开成“丫”字形,分别放于耳前耳后,上下摩擦耳根1分钟。在耳前方有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耳下部有翳风穴,耳后有瘛脉穴、颅息穴,在耳尖上有角孙穴等穴位。做这种“丫”字形的耳部摩擦,可同时刺激到此七个穴位。
上面就是对中华养生保健按摩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对身体的按摩一定要掌握好手法和长期进行检查,我们平时也可以多给我们的家人进行按摩,着也是对家人爱的一种变现,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