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复方益母膏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复方益母膏。

【处方】益母草400g,泽兰100g,寄生100g。

【制法】将上述药材先行粉碎,加五倍量的水,煮沸浸渍1小时,滤过,滤渣再加水浸没,煮沸30分钟,滤过。收集二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成膏状,调整重量为300g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用法用量】每次1汤匙,口服,1日3次。

【摘录】《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处方】益母草10kg,寄生1kg,风仙花全草2株,五味子150g,泽兰1kg。

【制法】将上述药材先行粉碎,加五倍量的水,煮沸浸渍1小时,滤过,滤渣再加水浸没,煮沸30分钟,滤过。收集二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成膏状,调整重量为300g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安神利尿。主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汤匙,1日2次。

【摘录】《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复方益母膏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Ys630.com相关知识

复方益母胶囊的作用


复发益母草胶囊这种中成药相信很多人都不是那么陌生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月经期间经常会出现腹部疼痛,或者是偶尔有血块产生的患者都需要去喝这种中成药的,这样的话才可以使得自己所产生的一些病情逐渐好转的,有活血化瘀和止痛的功效,防止女性朋友们在来月经的期间再次发生痛经的。

活血行气,化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证所致的痛经。症见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不畅,血色紫暗成块,乳房胀痛,腰部酸痛。

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用于瘀血所至月经过多、过少及经期延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恶露不绝。

药效学实验结果提示:本品对在体和离体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使子宫收缩频率加快,强度增加,肌张力上升;能减少催产素诱发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能缩短小鼠出血及凝血时间;对小鼠耳廓微循环有改善作用。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单一或有分枝,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

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

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上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约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益母蒿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蒿又叫益母草,益母艾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除了生活在中国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均会有自然的分布,而且是非常容易自然生长的,其中的营养成分非常高,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很多人的身体在需要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建议随便乱用的,益母蒿比较适合给很多患有月经不调,以及气血虚弱的人们使用。

益母草别名益母艾、陀落艾、坤草、鸡母草、益母蒿、贞蔚、茺蔚、野麻、九塔花、山麻、红花艾。在亚洲、非洲、美洲均有自然分布。我国各省区均有出产。

益母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60~100厘米。茎方形,有倒生白毛。根出叶近圆形,叶缘5~9浅裂,有长柄;中部叶掌状3深裂,侧裂片有1~2小裂;花序上的叶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牙齿,最小裂片宽3mm以上。

轮伞花序腋生,有花8~15,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针形,短于萼筒,有细毛;花萼钟形,外有毛,5齿裂,前2齿靠合;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2唇形,冠筒内有毛环,上唇外面有毛,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花期7~8月,果实为小坚果,褐色或灰褐色,略呈三角形。果期8~9月。春季采摘嫩茎叶,食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时割取地上部分,花可鲜食,其余部分晒干,或切段晒干,药用。

【营养与功能成分】

每100克益母草嫩茎叶中含蛋白质5.8克,脂肪1.1克,粗纤维2.5克,含胡萝卜素18毫克,维生素B.025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维生素C28.S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全草含生物碱,益母草碱是胍的衍生物,含量约0.01%~0.04%,并含水苏碱、益母草宁、精氨酸、芸香苷、豆甾醇。益母草种子(茺蔚子)含生物碱茺蔚宁及油脂(约37010)。油脂中主要成分为油酸及亚麻酸,另有维生素A样物质。

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益母丸这种方剂。

【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知母30克(洗,焙)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处方】益母草500克 川芎30克 赤芍30克 归身30克 木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症瘕,久不受孕,产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益母草(并子)500克 大生地(酒洗)90克 当归(酒洗)90克 白芍(酒洗,炒)90克 乌贼骨(去粗壳,炒)120克 泽兰叶(酒洗)120克 香附(酒、醋、山栀水、童便浸制四次)120克

【制法】上药先将益母草熬为膏,再将余药共为末,加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理气调经。治妇女瘀滞腹胀,或小腹隐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妇科杂证》

通过以上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益母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益母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最重要的是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加味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益母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加味益母丸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加味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8两,川芎2两,白芍2两,当归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下。

【摘录】《医学正印》卷下

【处方】益母草半斤,当归2两,赤芍2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魂魄,调血气,破血痛,养脉息,调经络。主妇人月水不调,不孕,胎前、难产、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催生,用童便送下;胎前脐腹刺痛,胎动不安,下血不止,米饮或秦艽、当归煎汤送下;胎前产后,脐腹作痛作声,或寒热往来,状如疟疾者,米汤送下;临产并产后,先各用1丸,童便入酒送下;产后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临产一切产难,横生不顺,死胎经日不下,腹中胀满,心闷心痛,炒盐汤送下;产后中风,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入酒送下;产后气喘咳嗽,胸膈不利,恶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肿,两胁疼痛,举动失力者,温酒送下;产后太阳穴痛,呵欠心怔气短,肌体羸瘦,不思饮食,血风身热,手足顽麻,百节疼痛,温米饮送下;产后眼前黑暗,血晕血热,口渴烦闷,如见鬼神,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或薄荷煎汤下,或童便、酒各半送下;产后面垢颜赤,五心烦热,或结血块,脐腹奔痛,时发寒热,有冷汗者,童便入酒或薄荷汤送下;产后恶露结滞,脐腹刺痛,恶物上冲,心胸满闷及产后未经满月,血气不通,咳嗽四肢无力,临睡自汗不止,月水不调,久不治而为骨蒸,或鼻衄口干舌黑,俱童便入酒送下;产后二便不通,烦躁口苦,薄荷汤送下;产后痢疾,米汤送下;产后漏血,枣汤送下;产后赤白带,胶艾汤送下;血崩漏下,糯米汤送下;勒乳痛,或成痈,为末,水调涂乳上,或生捣敷亦好;妇人久无子,温酒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对加味益母丸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加味益母丸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调经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益母丸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调经益母丸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调经益母丸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

【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血和血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气,使之补而不滞;香附、延胡行其气;蒲黄去其瘀;炮姜之温,以助药力,则虚者得补,而滞者可行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处方】益母草8两(砂锅焙干),香附末2两(7制),人参2两,嫩黄耆3两(密水炒),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3两(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两(去皮,蜜水炒),陈皮3两,熟地3两,当归身3两,川芎2两,炒白芍2两,远志2两(去骨,水煮片时),酸枣仁3两(炒透),莲肉2两(去心烫)。

【制法】上为末,用龙眼肉6两,好黄酒制烂,杵羔和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病轻者,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下,或蜜汤下;有痰者,姜汤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炒白芍2两,川芎1两,制香附2两,桃仁1两,延胡索1两,炒蒲黄1两,干姜1两,益母膏8两。

【制法】将熟地捣烂,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7两。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主月经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调经益母丸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保胎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胎益母丸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饮食劳倦所伤,或因外感风寒,或负重闪挫跌仆,或房事相犯,或郁怒伤肝脾,以致胎动者。

【用法用量】每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送下,或蜜汤送下;有痰者,生姜汤送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卷二

上面就是关于保胎益母丸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保胎益母丸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复方桑椹膏的功效与作用


复方桑椹膏,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桑椹清膏125g,山海螺250g,炙甘草31.25g,炒冬术93.75g,炒白芍62.5g,熟地62.5g,麦门冬62.5g,制黄精125g,金樱子肉93.75g,夜交藤62.5g,女贞子93.75g,旱莲草62.5g,桔皮46.875g,红枣31.25g。

【制法】除桑椹清膏外,桔皮等13味酌予切碎,用水煎2~3次,至煎出液基本味尽,煎出液分次过滤合并,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烊化的砂糖(17两)液及桑椹清膏,充分搅拌,再浓缩成绸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调补肝肾。主血虚阴亏,神经衰弱,头目昏晕,腰背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钱,开水冲眼,1日2-3次。

【摘录】《浙江省药品标准》

复方桑椹膏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复方红砒膏的功效与作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复方红砒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红砒4克 轻粉4克 雄黄3克 冰片3克 液体石蜡10~20毫升 凡士林加至100克

【制法】前四味药分别研成细扮,混合均匀。加液体石蜡分散后,再加入凡士林,研磨成均匀细腻的软膏100克即成。

【功能主治】治银屑病。

【用法用量】将药膏涂布患处约铜板厚,上敷凡土林纱布一层,干纱布两层,再用绷带包扎。

【注意】方中红砒、轻粉等大毒之品,只能外用,严禁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复方红砒膏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的功效与作用


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滇鸡血藤膏粉218.75g 川牛膝59.5g 续断53g 红花5g 黑豆12.5g 糯米437.5g 饴糖300g

【性状】为黑色的块状物;气糊香,味涩、微苦而后略甜。

【炮制】上七味,滇鸡血藤膏粉系取滇鸡血藤,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烘干,粉碎,过六号筛,即得;将糯米洗净,蒸熟,烘干,粉碎,过六号筛,备用;川牛膝、续断、红花和黑豆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滇鸡血藤膏粉、上述熟糯米粉及饴糖,充分拌匀,制成块,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将膏研碎,用水、酒各半炖化服,一次6~10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盒装200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通过本文对于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复方牵正膏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复方牵正膏。

【处方】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赤芍、防风、生姜、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

【性状】为浅棕色或浅棕绿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十四味,除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外,其余白附子等十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与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混匀,加入约4倍量重的由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用于风邪中络,口眼歪斜,肌肉麻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贴敷于患侧相关穴位。贴敷前,将相关穴位处用温水洗净或酒精消毒。

【注意】使用过程中如有皮肤过敏,可暂停用药;贴敷期间应防受风寒;开放性创伤忌用。

【规格】(1)4cm×6.5cm(2)6.5cm×10cm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复方牵正膏功效和用法等。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复方牵正膏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