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婴幼儿养生

2019-10-20 │ 夏季婴幼儿养生 婴幼儿冬季养生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概述】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一般临床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做X线透视、胸片检查,或咽试子、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其它病原学检查包括抗原和抗体检测。白细胞明显升高和粒细胞增多、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时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属病毒性肺炎。

【治疗措施】

本文所述为一般肺炎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措施。从整体出发,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及液体人量,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轻症支气管肺炎给以适当治疗后多迅速痊愈,可在门诊或家庭治疗。用中药宣肺清热化痰法或抗生素治疗,常在1~2周内即告痊愈。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可用青霉素。危重患儿应重视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及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严重的并发症(气胸、脓气胸),及时给以适当处理。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1)护理:环境要安静、整洁。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要保证患儿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湿度(20℃左右)、湿度(相对湿度以60%为宜)。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给镇静药如氯丙嗪合剂、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等。但不可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2)饮食:应维持足够的入量,给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应同时补充钙时。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2.抗生素疗法 细菌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相应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先用青霉素治疗,每日4次,每次20~40万单位〔5u(kgd)〕肌注,直至体温政党后5~7日止。对危重患儿还可增加剂量2~3倍,或改用静脉滴入。不见效时,可改用其他抗生素,通常按照临床的病原体诊断或咽拭培养的阳性病菌选用恰当抗生素。如同时有败血症,应及时取血作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用药物。对原因不明的病例,可先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目前,抗生素,尤其头孢菌素类药物发展很快,应根据病情、细菌敏感情况、病人的经济状况合理选用。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采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新生儿时期应多考虑B族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前者首选青霉素类,后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治疗。

抗生素应使用到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停药过早不能完全控制感染;不可滥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致病菌耐药和真菌感染。

对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或在对磺胺药尚未发生耐药现象的地区,仍可使用磺胺药,常用有SIZ、SMZ。抗菌增效剂(TMp)能增加磺胺及抗生素的疗效,常与之合并应用(如SMZco)。

3.抗病毒疗法 广义的抗生素疗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临床考虑病毒性肺炎,可试用三氮唑核苷,以20mg/ml浓度20~30ml雾化吸入,1日3次。

4.中医疗法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风温犯肺、肺热咳喘等证。小儿肺炎发病急、变化快,邪热容易由卫、气迅速转入营、血,进而引起心、肝两经证候,故按临床表现分为轻、重两大类型施治,并注意合并症及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1)普通型肺炎(邪在卫、气)的证治:患儿表现高热、有汗或无汗(一般早期少汗,邪达气分时则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以宣肺清热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仁g,生石膏9g,甘草2g,银花9g,连翘9g,寒水石9g,苏子6g,黛蛤散9g。

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发热无汗加鲜芦极15~30g;②发热有汗加黄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黄6g,莱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15~30g。

(2)重型肺炎(气、血两燔或热入营血)的证治:

1)气(营)血两燔:高热持续,咳嗽喘憋,躁扰不安,痰声漉漉,精神医院靡,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宣肺热,平喘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和玉女煎(系《温病系辨》的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g,生石膏18g,鲜芦茅根各15g,黄芩6g,青黛3g,生地9g,天竺黄9g,银花9g,连翘9g。

2)热入营血: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喘憋加重,气促鼻扇明显,呼吸极度困难,痰壅喉头,胸腹胀满,烦躁不安;或口周发绀,口唇焦裂,舌质红绛,苔黄厚或垢腻,脉弦数或滑数。若出现脉细数无力,应注意出现气阳衰竭。治以清营解毒,平喘化痰法常用清营汤加减。

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9g,生地12g,黄芩9g,元参15g,天竺黄9g,赤芍9g,郁金黄芩9g,另加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服2~3次。

以上重症肺炎两型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高热惊厥加钩藤12g,生石决明15g。②高热持续加紫雪丹:每次0.3~0.6g冲服,每日服2~3次。③痰多加竹沥汁每次5~10ml兑肥,每日服2~3次。④神昏加莲心3g,菖蒲6g。

(3)并发症的证治:重型肺炎容易出现正不胜邪、气阳衰竭的证候,此时宜中西医配合治疗,临床常见并发症如下:

1)邪盛正衰:毒热内陷(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面色晦暗,壮热持续,神昏惊厥,颈强咳喘,纳呆便溏,舌质红绛,舌苔黄而干,脉细数或弦数,治以扶正祛邪,开窃逐痰。常用三甲复脉汤加减。

处方举例:生牡蛎12g,生龟板12g,生鳖甲12g,丹皮9g,银花12g,连翘9g,莲心3g,菖蒲3g,郁金6g,另: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服2~3次。

随证可选加下列药物:①抽搐加钩藤12g、生石决明15g。②痰盛加天竺黄9g或竹沥水5~10ml,每日服2~3次。

2)正气衰竭,普涎壅盛(呼吸衰竭):主要表现壮热筹稽留,面灰肢冷,呼吸困难,或气短汗鑫,神昏烦躁,咳重痰稠粘。舌质淡,苔少而干,脉细数无力。治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痰。常用生脉散加减。

处方举例: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9g,百合12g,川贝9g,杏g,银花9g,连翘9g,郁金6g。

随证可选加下列药物:①腹胀加厚朴6g。②心阳欲脱,四肢厥冷加附子3~6g,或用人参6g、附子3g浓煎200ml兑服或鼻饲。

(4)肺炎恢复期的证治:病邪虽减,气阴耗伤,余邪未尽,仍有低热,咳嗽痰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阴伤较重者,则舌质嫩红,舌苔少而欠津。治以养阴清热,常用沙渗麦门冬汤加减。若余热未尽而咳喘孝者,治以清肺泻余热,止咳平喘。可用泻白散加减。

处方举例之一:沙渗9g,麦冬9g,玉竹9g,川贝9g,地骨皮9g,茯苓9g,枇杷叶9g。

处方举例之二:地骨皮9g,桑皮9g,甘草3g,枇杷叶9g,紫苑9g,黛蛤散9g,鲜芦根15g,生谷麦芽各9g。

随证加选加下列药物:①低热加银柴胡9g,白薇9g,生地9g。②咳重加白前9g,百合9g。③痰多加天竺黄6g,若稀白痰多加化橘红6g,半夏6g,生苡仁9g。

5.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或注射安痛定,安乃近等退热,对高热严重的病例可用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肌注。

(2)止咳平喘的治疗:应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如吐根糖浆),痰多时可吸痰。最好提高室内相对湿度65%左右,同时多给患儿饮水。咳喘重时可肌注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冬眠Ⅱ号),每次量为0.5~1mg/kg,必要时每4~6小时1次,轻者可口服。一般门诊病人多单用异丙嗪,如仍不见效。可试用654-2液每次3~10mg,或0.3~1mg/kg肌注,每日2次。氢化可的松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大量治疗对暴喘型肺炎或以喘憋为主的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可静点氢化可的松每次5mg/kg,每6~8小时1次,连用2~4次。0.5%麻黄素滴鼻可减轻鼻粘膜肿胀。麻黄素口服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每次 0.5~1mg/kg。对婴幼儿常用的祛痰上咳药处方举例如下:

处方举例之一:远志酊2.5ml,碘化钾3g,氨制八角茴香醑2.5ml,糖精钠0.04g,5%尼泊金乙酯0.4ml,加水到100ml。每岁1ml(用于一般轻咳)。

处方举例之二:麻黄素0.5g,氯化铵7.5g,加水到100ml。每岁1ml(用于喘咳,注意勿过量,4岁以上不再加量。心跳快或烦躁甚者忌用)。

处方举例之三:10%氯化铵溶液。每岁1ml。

(3)输氧:病情较重者需要输氧。一般幼儿可用鼻管,婴幼儿每分钟氧气流量约0.5~1L。重症可用面罩给氧,每分钟氧流量约2~4L左右。对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困难、发绀严重的患儿,可用氧氧帐或雾化吸入法。

(4)心力衰竭的治疗:患严重肺炎的婴幼儿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肺炎患儿,往往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心率加速(达每分钟140~160次)、烦躁不安、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浮肿、面色苍白发灰,甚至心脏扩大及有奔马律。心力衰竭给氧、祛痰、止咳、镇静等一般处理外,应早用强心药物。危急者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时可先用饱和量的2/3,必要时2~4小时后重复使用首剂的半量。西地兰(毛花丙甙)首剂用饱和量(30~40g/kg)的1/2,隔4~6小时后用1/4量,共2次达到洋地黄化。注射钙剂后,宜6~8小时后方可给洋地黄类药物。

(5)腹胀的治疗:可先用稀释肥皂水(约2%)灌肠后留导管排气;不见效时可用新斯的明,每次0.03~0.04mg/kg肌注,较大儿童可按每稍0.05~0.1mg计算。对过度腹胀者,可用胃肠减压法抽出胃肠内容物及气体,也可用酚妥拉明加5%葡萄糖称释后静脉注射,时有良效。也可用怱白捣烂后敷贴脐部并作针刺及腹部按摩。对低血钾所致的腹胀,可服10%氯化钾溶液,约每剂0.5ml/kg,每日3~4次。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在积极治疗肺炎、纠正缺氧、酸中毒、改善微循环、注意补充液量〔70~90ml/(kgd)为宜〕的同时,可应用潘生丁(10mg6小时1次肌注)或肝素(每次50U/kg,每4~6小时1次静脉应用),亦可用复方丹参、川芎、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6.液体疗法 一般肺炎患儿可经口保持液体入量,不需输液。对不能进食者,可进行静滴输液。总液量以60~80ml/(kgd)为宜,婴幼儿用量可偏大,较大儿童则应相对偏小。对高热及喘重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由于不显性失水过多,总液量可偏高。急性期患儿易发生钠潴留,故钠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合并腹泻者,不应超过3mmol (相当于生理盐水20ml)/(kgd),静脉滴液可以10%葡萄糖与生理盐水配制成4∶1或5∶1的混合液。静滴速度不可太快,应控制在5ml(kgh)以下。输液时间不可太长,以免影响休息和变换体位,能口服时应即停止输液。热量的供给应争取达到210~250J/(kgd)以上。严重患儿可考虑输血浆或全血,以增强抵抗力,一般每次20~50ml,必要时每日或隔日一次,连输2~3次。

有明显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可1/2~1/3等渗的含钠液足累积丢失量,然后用上述液体维持生理需要。

有时,病程较长的严重病患儿或在大量输液时可出现低钙血症,有手足搐搦或惊厥,应由静脉缓慢输入10%葡萄糖酸钙10~20ml。有时可发低钠血症,如血钠降至125mmol/L(125mEq/L)以下,应在限制液量的同时,注射高渗盐水(3%盐水6~12ml/kg,可使血钠提高5~10mmol/L(5~10mEq/L)。血钾一般不低,血钾低者应适当供给钾盐。

7.激素治疗 一般肺炎不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的细菌性肺炎,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在下列情况下可加用激素:①中毒症状严重,如出现休克、中毒性脑病、超高热(体温在40℃以上持续不退)等。②支气管痉挛明显,或分泌物多。③早期胸腔积液,为了防止胸膜粘连也可局部应用。以短期治疗不超过3~5天为宜。一般静脉滴氢化可的松5~10ml/(kgd)或口服强的松1~2mg/(kgd)。用激素超过5~7天者,停药时宜逐渐减量。

病毒性肺炎一般不用激素,毛细支气管炎喘憋严重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

8.物理疗法 对于罗音经久不消的患儿宜用光疗、电疗对迁延性患儿还可用背皮肤受或芥末湿布敷胸背,或拔火罐。使胸背皮肤受到刺激后充血,从而消减肺部淤血,并能促进肺部渗出物的吸收和罗音的消失。敷芥末泥比较湿和,可用于1岁以下小儿;拔火罐的作用较强,只可用于较大儿童。病危或心力衰竭时,禁忌用这些刺激疗法。

9.并发症的治疗 肺炎常见的并发症为腹泻、呕吐、腹胀及肺气肿。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及脑膜炎等。其治疗方法详见论述这些病的专节。

【病因学】

发达国家的小儿肺炎以病毒病原为主,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为主。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

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细菌毒力与细菌的结构有关,有荚膜细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毒力较大。同一种细菌按荚膜成分不同的而分类若干血清型。不同型细菌的荚膜不同,毒力也不同。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毒力最大,是小儿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荚膜多糖为核糖磷酸。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无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为不定型,毒力小,一般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但不多见,而其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国外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指表皮葡萄球菌)近几年来国内分离较多,但因其为条件致病菌,培养过程中易污染,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确为肺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也可继发于其它重病的过程中,肺为杆菌肺炎及绿脓杆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

间质性支气管肺火大多数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等。间质性支气管肌炎也可由于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链球菌中某些型别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

【病理改变】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形态为一般性和间质性两大类。

1.一般支气管肺炎 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仅粘膜发炎。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水肿及炎性渗出,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病菌。病变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周围邻近肺组织蔓延,呈小点片状的灶性炎症,而间质病变多不显著。有时小病灶融合起来成为较在范围的支气管肺炎,但其病理变化不如大叶肺炎那样均匀致密。后期在肺泡内巨噬细胞增多,大量吞噬细菌和细胞碎屑,可致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溶解吸收、炎症消散、肺泡重新充气。

2.间质性肺炎 主要病变表现为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的发炎、水肿与炎性细胞浸润,呈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及肺间质炎的改变。蔓延范围较广,当细支气管壁上细胞坏死,管腔可被粘液、纤维素及破碎细胞堵塞,发生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病毒性肺炎主要为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侵犯到肺泡,致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晚期少数病例发生慢性间质纤维化,可见于腺病毒肺炎。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

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

2.呼吸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早期就很明显。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使呼吸和脉搏的比例自1∶4上升为1∶2左右。常见呼吸困难,严重者呼气时有呻吟声,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周功批甲青紫。有些患儿头向后仰,以使呼吸通畅。若患儿被动地向前屈颈时,抵抗很明显。这种现象应和颈肌强直区别。

胸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以后可听到中、粗湿罗音,有轻微的叩诊浊音。数天后,可闻细湿罗音或捻发音。病灶融事扩大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并有叩诊浊音。如果发现一侧肺有叩诊实音或/和呼吸音消失,则应考虑有无合并胸腔积液或脓胸。

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特别强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指:幼婴2月龄,呼吸60次;2~12月以下龄,呼吸50次;1~5岁以下,呼吸40次。重症肺炎指征为激惹或嗜睡、拒食、下胸壁凹陷和紫绀。这为基层医务人员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简单可行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3.其它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较多见于重症患者。

(1)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患肺炎时,常伴发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呕吐常发生在强烈的咳嗽之后。腹胀严重时致膈肌上升,压迫胸部,更加重呼吸困难。有时下叶肺炎可引起急性腹痛,应与腹部外科痢疾鉴别。

(2)循环系统症状:较重肺炎患儿可出现脉搏加速,每分钟160~200次/分或以上,与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不相称,肝脏显著增大或在短时间内加大,面色苍白,唇发绀,或颜面、四肢浮肿,尿少,则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有时四肢发凉、口周灰白、脉搏微弱,则为末梢循环衰竭。

(3)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替出现。幼婴易发生惊厥,多由于高热或缺钙所致。如惊厥之同时有明显嗜睡或烦躁,和持续性昏迷,甚至发生强直性肌痉挛、偏瘫或其它脑征,则可能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膜脑炎、中毒性或缺氧性脑病。

4.X线病毒 以支气管肺炎为例叙述X线表现。病因不同,在X线上所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

(1)病灶的形态:支气管肺炎主要是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多沿支气管蔓延而侵犯小叶、肺段或大叶。X线征象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下野、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常见于婴幼儿。小斑片病灶可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大片状浸润影,甚至可类似节段或大叶肺炎的形态。若病变中出现较多的小圆形病灶时,就应考虑可能有化脓性感染存在。

(2)肺不张和肺气肿征:由于支气管内分泌物和肺炎的渗出物阻塞,可产生肺不张或肺气肿。在小儿肺炎中肺气肿是早期常见征象之一,在病程中出现泡性肺气肿及纵隔气肿的机会也比成人多见。

(3)肺间质X线征:婴儿的肺间质组织发育好,患支气管肺炎时,可出现肺间质X线征象。常见两肺中内带纹理增多、模糊或出现条状阴影,甚至聚集而成网形。这些间质的改变与两肺下野的肺过度充气而呈现明亮的肺气肿区域鲜明的对比。流感病毒肺炎、麻疹病毒肺炎、百日咳杆菌肺炎所引起的肺间质炎性的反应都可有这些X线征象。

(4)肺门X线征:肺门周围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不肿大或仅呈观肺门阴影增深,甚至肺门周围浸润。

(5)胸膜的X线征:胸膜改变较少。有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的现象。

尽管各种不同病因的支气管肺炎在X线表现上有共同点,但又不相同。因此,必须掌握好各种肺炎的X线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5.一般病程 经过治疗后,轻型病例(一般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大多在1~2周内痊愈。重型病例(大多属于体质较弱的婴儿,合并佝偻病或各种先天性疾病者)则病程往往迁延,胸部体征消失较慢,且易复发。有并发症时病程可延长。

【并发症】

早期正确治疗者并发症很少见。支气管肺炎最多见的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肺不张,随肺炎的治愈而逐渐消失。长期肺不张或反复发作的肺炎,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或肺原性心脏病。细菌性肺炎就注意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及败血症等,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有些肺淡还可并发中毒性脑病。少数严重肺炎患儿还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胃肠出血或黄疸。有些肺炎患儿迅速发展成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有些严重肺炎患儿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尤须注意并发低钠血症、混合性酸中毒和乳酸酸中毒。

【辅助检查】

1.血象 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可达(15~30)109L,偶可高达50109L。粒性白细胞达0.60~0.90。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数多数低下或政治家。

2.细菌检查 要作出准确反映肺部病变的细菌病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肺穿刺细菌学检查最可靠而被认为是黄金标准,但很难被医师及患儿接受。咽培养结果一般不能反映下呼吸道病情。痰培养,尤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作培养较为可靠,但也可能污染。细菌性肺炎菌血症只是一过性的,加之国内严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和培养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血培养最多只有10%的阳性结果。抗体检测只是回顾性的,且有个体差异。细菌抗原检测用于小儿肺炎病原学诊断近年来发展较快,作为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血和尿抗原阳性虽然不能肯定地说病原菌成分一定来自肺部,但毕竟表示体内有相应细菌感染。

3.其它病原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以病毒分离最为可靠、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但需时间长、操作繁琐,需一定技术和设备条件。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有诊断意义。RSV感染可采用中和试验和酶联吸附试验(ELISA);腺病毒感染一般采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ELISA等方法诊断,目前较多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较为简单;流感病毒感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时可用中和试验。凡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病毒的特异性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免疫荧光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电镜技术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推广;免疫酶技术常用ELISA、酶联荧光技校放免疫酶染色法等。此外还有用同位素标记抗体的放射免疫法。近几年有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DNA达到早期快速诊断。支原体病学诊断中冷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的,只可作为参考;特异性诊断方法为支原体培养和血清抗体测定和pCR检测。

4.血气分析、血乳酸盐和服离子间隙(AG)测定。对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可以依此了解缺氧与否和严重程度、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鉴别诊断】

关于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可参阅表24-12。

表24-12 主要急性肺炎临床鉴别要点

注:①细菌性肺炎的发热日数可受治疗影响。

②流感病毒肺炎临床所见腺病毒肺炎,但较轻。

③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常利用冷凝集试验阳性和血清抗体检测。

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预防】

为预防肺炎,应着重注意下列措施。

1.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 婴儿时期应注意营养,及时增添副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从小锻炼体格,室内要开窗通风,经常在户外活动或在户外睡眠,使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2.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对婴幼儿应心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尤以弱小婴儿受染后易发展成肺炎。注意防治容易并发严重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腺病毒及麻诊等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更要注意。

3.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染他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原的患儿尽量隔离。恢复期及新入院患儿也应尽量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患儿时,应注意消毒隔离操作。近年来有用苍术、艾叶等中药香薰烟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报道,此法可用来预防交叉感染。

【预后】

预后取决于患儿年龄,肺部炎症能否及时控制,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强弱及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患儿机体免疫状况,有无严重并发症等。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时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炎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合并症也显著减少。但弱小婴儿患肺炎后因抵抗力低、病理范围较广泛、病程容易迁延、尤应重视。年龄越小,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以新生儿和低体重儿为然。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麻疹、百日咳或长期的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肺炎并发脓气胸、气道梗阻、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时,也使预后来重。从病原菌方面考虑,葡萄球菌肺炎易发生并发症,病程常迁延;流感杆菌及肺炎杆菌所致的肺炎也比较严重。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74~1979年的观察,认为凡血气分析pH7.25、paCO270mmHg及严重低氧血症(吸入40%以上氧浓度时,paO50mmHg)及/或有高乳酸盐血症(血乳酸盐测值正常值 2个标准差)者病死率较高。

yS630.Com相关推荐

婴幼儿支气管炎不容忽视


婴幼儿支气管炎不容忽视,前期及时的治理并无大碍,后期引起的并发症难以根治。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了支气管而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特别是一些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更加需要注意预防婴幼儿支气管炎。

常见的婴幼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表现:

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在胸部可听到干、湿罗音,以中等不泡音为主,偶可限于一侧。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再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感染。

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儿中,不但易患支气管炎,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

婴幼儿支气管炎常见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支气管炎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中医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关于休息、饮食室内温度、湿度的调整等,详见上呼吸道感染。婴儿须经常调换卧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因咳嗽频繁妨碍休息时,可给镇咳药,但应避免给药过量以致抑制分泌物的咳出。当急性支气管炎发生痉挛而致呼吸困难时,轻者参考以下中医疗法实热喘处理,重者参考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处理。

2、中医疗法

本病中医称为外感咳嗽,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临床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实热喘。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可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1)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

处方举例: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复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

(3)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顺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可随症选加其它药物1~2味:①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15g。②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③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④喘重时选加郁金6g,银杏9g或生赭石15g。⑤痰多时加葶苈子9g,蒌仁9g。

3、其它治疗

有时需用适量的吐根糖浆,婴幼儿每次2~15滴,年长儿每次1~2ml,每日4~6次,可使痰液易于咳出。10%氯化铵溶液也有同样作用,其剂量为每次0.1~0.2ml/kg。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适当抗菌药物。此外对迁延性支气管炎可加用超短波或紫外线照射 。

婴幼儿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方法: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应遵医嘱给患儿按时间用药并做好家庭护理:

一、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爱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

二、多喂水:小儿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三、营养充分: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四、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五、退热: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六、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家庭按摩预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

按摩手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

(2)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

(3)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头痛、鼻塞加揉膊阳池50次。

(2)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及两侧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生活调理

(1)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本法对轻症患儿有一定疗效。

(2)对重症肺炎患儿必须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出现危险。

(3)患儿所住房间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婴幼儿支气管炎的并发症:

临床中,常常碰到一些家长带小孩就诊,若诊断为小儿支气管炎时,就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也不治疗,仅自购止咳药给小儿服用,这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小儿较成人机体免疫力弱,而且小儿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柔弱纤细且富有血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故容易发生感染,也易发生呼吸道狭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百日咳、伤寒等,若不及时彻底治愈,极易引起小儿支气管炎。若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就容易引起下列疾患:

1.支气管肺炎:患儿可出现高热、缺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出现肺不张、肺气肿、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2.支气管扩张:当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不当时,可转变为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炎症,破坏支气管壁使支气管壁变形扩张,管壁组织被破坏,使支气管丧失原有的自然防御能力,也降低了咳嗽效率和排痰功能,为进一步感染提供了条件。时间久了,恶性循环进一步扩大,病情加重,难以治愈。患儿可出现长时间的间断性发热,咯大量脓痰或咯血。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如果小儿支气管炎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就会转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再进一步就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患儿可反复发病,长期间断咳嗽、咯痰、喘息,出现劳力性气短、心慌、紫绀、水肿,久治不愈。

所以说,婴幼儿支气管炎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发现婴幼儿有类似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到医院就诊。

婴幼儿腹泻 如何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由于肠胃功能不够完善,同时免疫力较低,所以比较容易生病,常见的有发烧、咳嗽和腹泻等等病症。那么婴幼儿腹泻的病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婴幼儿腹泻呢?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婴幼儿腹泻的病因

1.体质因素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

(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

2.感染因素

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

(1)消化道内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

(2)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引起。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过敏。

(4)药物影响。

(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婴幼儿腹泻的并发症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偶有并发心肌炎。

2.鹅口疮: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及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黄疸后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及时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数可治愈。

4.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

5.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结语: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婴幼儿腹泻的相关知识,大家对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因都了解了吗?了解了病因可以更好的去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父母来说要多注意一下。

婴幼儿辅食 婴幼儿饮食小常识


妈妈们对幼儿的饮食都十分的小心,此时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且孩子的肠道较为敏感脆弱,所以我们建议,给婴幼儿的一些辅食必须要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开始,要是给孩子选择一些米粉的话,将其当做第一口辅食,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最好选择单一成分的米粉才是。

之所以要到6个月后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是因为6个月前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早地添加辅食易患消化不良,而母乳充足的宝宝过早地添加辅食会造成早期的肥胖。另外,很多6个月宝宝已经开始萌出乳牙,这个阶段是小儿味觉发育和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在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效果最好。不过,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并非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母乳或配方奶粉了。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但是,奶中的有些营养元素在辅食里是没有的,一岁以内,宝宝的主食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后是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而婴儿在生长阶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质,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质不但质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替乳类喂养,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

除了上面一些介绍之外,婴幼儿饮食上,我们除了适应了正常的饮食之外,其实还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一些煮菜水,还有就是一些菜泥,或者是果汁、果泥、鱼泥,虾泥等等食物,就可以逐步给孩子进行添加了。

婴幼儿食谱 婴幼儿饮食小常识


妈妈们对幼儿的饮食都十分的小心,此时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且孩子的肠道较为敏感脆弱,所以我们建议,给婴幼儿的一些辅食必须要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开始,要是给孩子选择一些米粉的话,将其当做第一口辅食,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最好选择单一成分的米粉才是。

之所以要到6个月后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是因为6个月前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早地添加辅食易患消化不良,而母乳充足的宝宝过早地添加辅食会造成早期的肥胖。另外,很多6个月宝宝已经开始萌出乳牙,这个阶段是小儿味觉发育和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在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效果最好。不过,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并非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母乳或配方奶粉了。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但是,奶中的有些营养元素在辅食里是没有的,一岁以内,宝宝的主食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后是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而婴儿在生长阶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质,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质不但质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替乳类喂养,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

除了上面一些介绍之外,婴幼儿饮食上,我们除了适应了正常的饮食之外,其实还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一些煮菜水,还有就是一些菜泥,或者是果汁、果泥、鱼泥、虾泥等等食物,就可以逐步给孩子进行添加了。

婴幼儿腹泻


【概述】

婴幼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除已有固定名称如杆菌痢疾、聝米巴痢疾、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等外,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病毒如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都诊断为小儿肠炎。

【诊断】

注意寻找病因,排出消化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先从病史中了解喂养情况、不洁食物史、疾病接触史、食物和餐饮具消毒情况,以区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其次注意发病季节和地区。我国北方3~7月份的腹泻多由于大肠杆菌引起,而8~12月份的病例多系病毒所致。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输液前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表现分析判断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须详细询问:病前和病期中的喂养情况、喂水量和是否含盐;腹泻和呕吐的日数、每日次数和性质;入院前输液次数、种类和量;小便量、色和入院前最后一次排尿时间。据此,结合体征发现,估计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钙。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不可单纯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补液。以便作出正确判断。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区别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以利诊断。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四季都有发病,但5~7月分最多。多起病较缓,开始轻泻,不发热,很少吐。逐渐发展严重,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有时粘液较多,偶见血丝,有腥臭味。O111、O126、O127、O128肠炎的大便中,可有白色脓液。以O111引起者最重,O55、O86、O26和O44所致者较轻。此种肠为多呈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肠毒性大肠杆菌肠炎泻水样便量多;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因细菌侵入小肠粘膜,可引起溃疡,大便中常带少量脓或血。

2.病毒性肠炎 主由轮状病毒引起。北京地区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最多。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常在38~40℃。腹胀较明显,起病1~2日即开始排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多伴严重口渴及烦躁。脱水多呈轻度或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极少低低渗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在5~7日内自然痊愈。偶见危重病例末期出现紫绀,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或心力衰竭有关,终至不救。

3.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例有逐渐增多趋。平均潜伏期3~5天,如感染量小,潜伏期延长。腹泻前可有发热、腹痛等前驱症状,偶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带血,镜检可见白细胞。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恢复期血清抗体明显升高。

4.耶氏菌肠炎 耶尔森菌可引起小儿急、慢性胃肠炎,国内较少。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及腹部绞痛。约25%患儿便中带血。虽有少数迁延,多数患儿呈自限性,数日后自愈。

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口服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在慢性痢疾基础上继发。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1~5日前出现。腹泻初期大便呈黄绿色,3~4日后多变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体液丢失较大肠杆菌肠炎多,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重,甚至发生休克。大便中常见灰白色片状伪膜(将少量大便放在生理盐水内,可见伪膜漂浮水上),对临床诊断有帮助。大便粘液涂片可见多数脓球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6.真菌性肠炎 多并发于其他感染,如大肠杆菌肠炎久治不愈者。多数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在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有的发绿,泡沫较多,带粘液。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及菌丝。广西曾报道3例毛霉菌肠炎死亡病例,病史6天~3个月,黄绿水便,偶带粘液,镜下有红白细胞。尸检查到肠道血管内及周围大量毛霉菌。

【治疗措施】

1.原则是 ①开始出现腹泻后,给消化道以适当的休息;②控制肠道内外感染;③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④良好的护理。

2.饮食疗法 开始时给消化道以适当休息。轻、中型患儿减食至平时半量左右4~6小时;重型者6~12小时。减食期间液体补充:轻、中型患儿配制初液盐口服。病毒性肠炎由于葡萄糖促进的钠运转障碍,口服葡萄糖液浓度不宜超过2%,钠浓度不超过50mmol/L;重型者应静脉输液。恢复饮食时,人乳喂养儿应减产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从米汤、稀藕粉或稀释的牛乳(或酸奶)开始,奶量和所加蔗糖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步增加。除食欲不振和严重呕吐外,加乳无须顾虑,因腹泻后患儿体内营养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后虽大便次数可增加,但肠道吸收与食入量成正比。禁食过久或热量增加过缓都可导致营养不良。一般应于治疗48小时后给以足够热量,5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3.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盐:1971年以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ORS)所配制的饮料,在世界各地对不同病原和不同年龄的急性腹泻患儿推广应用。我国自1980年以来在各省市广泛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配制1升ORS饮料,需NaCI3.5G,NaHCO32.5g,KCI1.5g,葡萄糖20g。其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I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由于病毒性肠炎患儿多有等渗或高渗性脱水,应将ORS稀释1/3~1/2后口服No含量降至45~60mmol/L、K10~13.3mmol/L、以40~53.4 mmol/L、HCO315~20mmol/L、葡萄糖56~74mmol/L,葡萄糖浓度仍保持促进消化道水、钠的吸收。第一日给ORS量:轻度脱水50~60ml/kg,在4小时内服完;中度脱水70~100ml/kg,在4~6小时内服完。同时应按后述方法补充钾和钙。最近,EC与EpEC是不同的血清型,其致病作用有两个步骤:①先在小肠粘膜细胞上粘附,并在其表面定居、繁殖,这阶段主由细菌的特殊菌毛完成;②第2步产生肠毒素:一各为不耐热毒素(LT),其结构、致病机制和免疫学性质与霍乱霉素相似。已知有A、B两种亚单位,其中B能连接小肠上皮细胞GM、神经节苷脂。亚单位B便于亚单位A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活化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cAMp明显增高,导致肠道水分和氯化物分泌过多,并抑制钠的再吸收,肠液分泌过多,肠蠕动增剧,而泻出大量水样便。另一种为耐热毒素,其活性部分分为STa和STb,后者为肠毒素主要成分,它刺激鸟苷环化酶,使GTB转化为cGMp,细胞内cGMp增高,氯化物吸收减少,引致肠液分泌增多。许多产生ST的菌株也产生LT,常引起较重腹泻。携带肠毒素的质粒也携带定居因子基因,已知有定居因子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有:O78:H11,O6:H16,O159:Hv,O139:H25等。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EIEC是志贺菌样大肠杆菌。主要特点是能侵入大、小肠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使粘膜刷状缘受损,局部发生溃疡甚至出血,所以临床大便表现似痢疾。其侵入性受控于在质粒,消除此质粒细菌即丧失其侵袭力,质粒可转移给无毒力菌株。

(4)空肠弯曲菌肠炎:已发现空肠弯曲菌有LT,使肠cAMp增高。另有细菌毒素,具体发病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2.病毒性 病毒性肠炎发病机理与细菌性者不同,无cAMpT及cGMp增多现象。以轮状病毒肠炎为例;轮状病毒感染后,先侵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由感染处向周围广泛扩展,直到侵及全部小肠。实验免模型表明:感染早期小肠集合淋巴结区严重受累,提示此处为侵入门户,以后小肠绒毛上皮广泛受损,而陷窝上皮无病变,除小肠外,胃及大肠都不受染。小肠表面上皮受损后,陷窝上皮迅速增生,病毒脱落,而陷窝上皮增生迅速,自陷窝向外发展,覆盖小肠腔表面,这些新增生的上皮细胞不能很快分化,因而无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大量肠液积於肠腔,而排出水样大便。Norwalk病毒在小肠也有类似上述的发病过程。

病理生理

1.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物代谢障碍 因肠道消化功能减低和肠蠕动亢进,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发生障碍。病程中蛋白质的同化减低不多,有的患儿腹泻很重,仍能消化吸收相当量的蛋白质。脂肪的同化和吸收受影响较大,一般患儿脂肪的呼吸为正常的50~70%;严重病例只吸收食入量的20%。恢复期肠蠕动亢时已消失数日至数周后,作脂肪平衡实验,发现脂肪的同化作用用仍低。碳水化物的吸收也受影响。患儿糖耐量试验曲线低平,与碳水化物吸收障碍有一定关系。

2.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导致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丢失,主要是大量肠液的丢失,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脱水:原因:①吐泻使液体丢失量增加。根据北京儿童医院观察:较重病例每天从大使丢失液体约30ml/kg,最多者达81mg/kg,比正常增加10倍以上;②食物和液体入量减少,食欲减退,严重呕吐,几乎等于禁食;③叶泻丢失钠、钾等电解质,使身体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患儿多数发热,呼吸增忆快,酸中毒时呼吸深快,使不感觉水分损失增多,可高达80mg/kgd(正常为30mg/kgd)。有人测量体温每升高1℃,水分丢失增加10~12mg/kgd。

因水和电解质损失比例的不同,脱水的性质可分三种类型:

1)等渗性脱水:国内材料等渗性脱水占婴幼儿腹泻脱水病人的40%~80%。血清钠在正常范围,130~150mmol/L。病程较短、大使中含钠较少者、以及肾功能调解较好者,多呈等渗性脱水。病程较短、营养情况正常的大肠杆菌肠炎,也多呈等渗性脱水。这类脱水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外液丢失,细胞内液丢失不明显。

2)低渗性脱水:占脱水患儿的20~50%。血清钠浓度减低(低钠血症)至130mmol/L以下。腹泻便中含钠较多,如病程稍长的大肠杆菌肠炎患儿大便含钠多在20~75mmol/L,有的更高。在腹泻较重、病程稍长、钠丢失多,尤其是病程中饮水多而摄入含电解质的食物少,易导致抵渗性脱水。在营养不良儿,平时血清钠偏低或正常低限,腹泻后也易发生低渗渗性脱水。此类脱水特点是细胞外液丢失多,一部分排出体外,一部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液增加。所以脱水症状出现早,循环量减少快,易致循环衰竭。

3)高渗性脱水:占脱水患儿的1~12%。血清钠浓度增高(高钠血症),在150mmol/L以上。因丢失水分相对地较钠为多,或摄入盐类较多,而呈高渗。如患儿营养状况好、发病急、发热高、病程短、大使中含钠不高,尤病后进食减少不多者,易发生高渗性脱水。在气候炎热时,因口渴而大量吃奶,或脱水重而肾功能受影响时,有时因滥用含钠液治疗,都可发生高渗性脱水。此类脱水特点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导致部分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致细胞内脱水,而细胞外液减少不重,故临床脱水症状出现较晚,而由於脑细胞脱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酸中毒:脱水时常伴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原因:①从大便丢失大量碱性溶质;②中度以上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肾调节功能减低,远曲小管Na 与H 的交换减少,H 排出减少,体内H 增加;③血液浓缩致循环减慢,因而组织缺氧等,使人体分解过程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有机酸和无机酸等);④饥饿致血糖降低,肝糖原不足以及肝功能减低,而致酮体堆积,肾脏不能及时排出。因此可见酸中毒是代谢性的。患儿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多在10~20mmol/L(22~45vol%),重症可达5~10mmol/L或更低。小婴儿酸中毒常较重,但呼吸代偿功能不好,多无呼吸深长的症状,不易早期发现。较重的低渗性脱水患儿,因细胞外液丢失多,肾调节功能差,酸中毒多较重。

(3)低钾血症:腹泻水样便中钾浓度约20~50mmol/L,因进食少,钾入量少。腹泻时细胞内钾丢失很重要,丢失原因:①酸中毒时细胞外液氢离子和钠离子进入细胞,换出钾离子随小便排出,即使在细胞内缺钾时仍然发生。因此酸中毒时细胞内缺钾,血清钾并不低,甚至因血浓缩而升高;②血清钾降低时细胞内钾离子移至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③当脱水、缺氧等引起细胞障碍时,细胞膜钠泵受影响,钾向细胞内和钠向细胞外的转移都减少。输液前血浓缩、肾功能低下,小便排钾减少,此时血清钾浓度多不低,亦少低钾症状。输液后血浓缩被纠正,血清钾稀释;脱水好转后尿量增多,远曲小管钠、钾离子交换活跃,大量钾始排出。输液供葡萄糖,在合成糖原时一部分钾被固定(每合成1g糖原需钾0.36mmol)。此时输液禁食,钾入量少。

(4)血钙和镁的改变:腹泻较久的患儿,或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在酸中毒纠正后,常因血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手足搐搦症。缺镁症状仅在久泻、营养不良者偶见。儿科研究所曾测定41例患儿的血清镁:入院时正常,输液后不同程度地下降,平均降低0.53~ 0.55mmol/L,脱水重者下降幅度较大。治疗期间未补镁,恢复期五般病例血清镁又回升至正常,但病久及脱水重者回升都少。低镁症状多在低钠、低钾、低钙都纠正后出现。

【病理改变】

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病理改变较轻。大体所见主要是肠管胀气、小肠粘膜充血及卡他性炎症。少数病例在回肠下段和盲遥出现肠壁囊样积气,主要在粘膜下层,个别病例在回肠下段可见1、2个帽针头大小的浅溃疡。有时肠腔内有血样大便,但多不能找到出血部位。镜下除充血、白细胞浸润和偶见小溃疡外,无其他特殊所见。病久者可见营养不良的改变。肝脏脂肪浸润较多见。偶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症常见支气管肺炎和中耳、肾盂等处的化脓灶。

【流行病学】

过去本症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国内外多年研究,加强预防,提高了诊治水平,近年来发病较少,病情也较轻,但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首都儿科研究所1986~1988三年间,在七省一市进行了30万人次的逐月小儿腹泻监测。结果农村5岁以下小儿发病次数平均每年2.01次/人,北京市为0.45次/人。对比第三世界平均每年3.3次/人为低。以7~8月份为高峰2岁以内小儿占3/4。死亡率0.51(第三世界平均6.5)。根据全国各地统计,婴幼儿腹泻约占科总住院人数的12~24%,农村发病高于城市。遇有治疗有及时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肠道外感染等情况,仍有死亡。一般医院病死率已降至1%左右。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因腹泻轻征而异。

(1)轻型腹泻:主要是大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科次。大使稀,有时有少量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粘液。每次量不多,常见白色或淡黄色小块,系钙、镁与脂肪酸化合的皂块。偶有小量呕吐或溢乳,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他周身症状。体重不增或稍降。体液丢失在50ml/kg以下,临床脱水症状不时显。预后较好,病程约3~7天。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却常每日3~7次,色黄,常有粘液,有恶臭。大便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使性状和次数不稳定。迁延日久,营养情况越恶化,常继发泌尿道、中耳或其他部位感染。

(2)重型腹泻:可由轻型加重而成。每日大便十数次至40次。开始转为重型时,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呈酸性反应。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随病情加重和摄入食物减少,大便臭味减轻,粪块消失而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色变浅,主要成分是肠液和小量粘液,呈碱性反应。大便量增至每次10~30ml,多者可达50ml。镜下见脂肪滴、游动的细菌、粘液、重症偶见红细胞,白细胞可达每高部视野10个左右。患儿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体重迅速降低,明显消瘦。如不及时补液,脱水、酸中毒逐渐加重。少数重症起急遽,高热达39~40℃,频繁地呕吐、泻水样便,迅速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近十余年来,由於能提早就诊,严重的重型腹泻已明显减少。

2.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 以脱水、酸中毒为主,有时有低钾、低钙症状。

(1)脱水:患儿较快地消瘦、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甚至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粘膜干燥,腹部凹陷,脉细数,血压降低和尿量减少。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①轻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的5%以下。患儿精神稍差,面色略苍白,皮肤稍干但弹性尚好,眼窝稍差,面色略苍白,皮肤稍干但弹性尚好,眼窝稍陷,小便较平时略少;②中度脱水:体液丢失约占体重的5~10%。患儿萎靡、阵阵烦躁,皮肤苍白发灰、干燥、松弛、弹性差,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口周发青,前囟和眼窝明显下陷,唇及粘膜干燥,心音钝,腹部凹,四肢发凉,小便明显减少;③重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的10~15%。患儿萎靡、淡漠,对周围环境无反应,皮肤苍灰,弹性极差,捏起后不易平复。前囟与眼窝深陷,眼不闭,结膜干涩,哭无泪,角膜无光,口唇发绀,粘膜干燥、不清、心率速,血压不易测出。腹深陷。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

估计脱水程度时,应重视眼窝、前囟凹陷程度。低渗性脱水易出现皮肤弹性减低,而营养不良儿平时平时弹性就差,应予注意。

不同脱水类型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低渗性脱水时因细胞外液丢失多,患儿脱水症状出现早且较重,但口渴较轻,而萎靡较重;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外移,细胞外液相对丢失较少。患儿口渴明显、发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偶有惊厥。眼窝、前囟凹陷较轻,手足较温,脉搏可及。

(2)酸中毒:主要是精神萎靡,呼吸深长,呈吧息状。严重者呼吸增快,甚至昏迷。新生儿或小婴儿无或较晚出现呼吸深长,主要表现为嗜睡、苍白、拒食、衰弱等,估计酸中毒时,要注意患儿年龄。

(3)低钾血症:多在水泻1周以上出现明显低钾,原有营养不良者出现较早、较重。一般患儿未输液前较少有低钾症状,输入不含钾液体后,随脱水酸中毒的纠正,逐渐出现低钾症状:精神萎靡、肌张力低、第一心音钝。再重则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如未及时补钾,低钾严重时可出现肌肉麻痹甚至呼吸肌麻痹、肠麻痹、膀胱麻痹,腱反射消失,心率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出现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可危及生命。血甭钾在3.5mmol/L以下多出现低钾症状。

(4)低钙血症: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腹泻日久的患儿,常在轮液后出现烦躁不安、手足搐搦甚至惊厥等低钙症状。检查可见佛斯特氏和腓反射阳性。

(5)低镁血症:少数患儿纠正脱水、酸中毒、补充钙后出现低镁性手足搐搦症。表现为手足震颤、搐搦、哭闹、易受刺激、不能入睡。个别患儿在额部或皮肤皱摺处出现红晕。

【并发症】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偶有并发心肌炎。

2.鹅口疮 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及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 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黄疸后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及时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数可治愈。

4.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 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

5.其他 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鉴别诊断】

1.杆菌痢疾 婴儿痢疾表现多不典型。常无脓血便,临床呈一般腹泻的表现,较难鉴别。应注意流行情况,常能问出接触史。排便前常哭闹,显示里急后重。仔细观察可见患儿大便频繁,但每次量不多,有时可见水样便粪质中混有脓血,镜下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而大肠杆菌肠炎每次便量多,一部分每次可达20ml以上,大便中粘液常见,但极少稠脓,偶有少数白细胞与红细胞,应培养鉴别。

2.婴儿出血性肠炎 起病与大肠杆菌肠炎无异,但治疗后腹泻不止且病情加重,腹胀较重,高热、频繁呕吐,重者吐咖啡样物。大便早期呈水样,潜血试验阴性,以后出现典型的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脱水重,可早期出现休克。中毒症状重者可昏迷、惊厥。

3.生理性腹泻 渗出性体质小儿可生后不久即开始排黄绿色稀便,大便次数多,但不吐,食欲好,体重增加正常。到添加辅食后,大便自然恢复正常。

【预防】

主要方法:①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继奶;②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③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④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⑤夏季炎热时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夏季要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⑥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⑦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或其他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易在病房内广泛传播,必须严重消毒隔离,否则易在儿科病房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以过氧乙酸烟熏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加紫外线照射。腹泻病例的病房最好每月用过氧乙酸烟熏彻底消毒;⑧下地玩耍的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⑨医务人员要努力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以免再犯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对轮状病毒已有疫苗口服的报道,保护率为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

【预后】

取决於病因、营养状况及治疗的迟早。耐药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真菌所致腹泻预后较差。病毒性肠炎预后良好。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儿发生腹泻,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差,预后较差。病情重、治疗较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严重继发感染者预后不良。

婴幼儿食谱 婴幼儿不宜吃过多的鸡蛋


婴幼儿由于其器官、组织功能发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其饮食结构显然应该与成人的饮食不同。在饮食上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是多有不慎就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出现!

鸡蛋是人们常食用的“营养品”,很多家长也喜欢给婴幼儿吃鸡蛋。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表示,婴幼儿不宜过多吃鸡蛋。

专家说,因为婴幼儿消化能力差,如果让他们大量吃鸡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鸡蛋蛋白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在肠道中与生物素结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婴儿维生素缺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半岁前的婴幼儿不宜食用鸡蛋清。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而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婴儿对导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现象,发生湿疹、荨麻疹等。

不能吃未煮熟的鸡蛋。专家说,即使未打破的鸡蛋也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因而煎蛋要煎3分钟,而煮蛋则需7分钟,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性中毒。

宝宝不宜多吃扁豆

扁豆多吃可能会引起滞腹胀,因此扁豆不宜给宝宝多吃。腹胀及患病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

扁豆不熟容易引起中毒,扁豆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方法,由于加工时间短,炒(煮)温度不够,往往不能完全破坏其中的天然毒素。这些毒素食用后可强烈刺激胃肠道,致人中毒。家庭加工扁豆,因锅小、量少,容易烧熟煮透,很少发生中毒。但在餐馆、食堂炒制扁豆时,因锅大、量多,炒时不均匀,不易烧熟煮透,有毒成分不能充分破坏,食后易造成中毒。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餐馆就餐,扁豆,都尽量不给幼儿过多食用。

宝宝不宜多吃豆奶

豆奶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豆奶,品种多,价格适宜,食用方便,因而很受消费者欢迎。据分析,豆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较多的微虽元素镁,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等,的确是一种较好的营养食品。

豆奶中所含的糖、钙质和维生素品种都不多。豆奶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而且豆奶中含铝也比较多,婴儿长期饮豆奶,促使体内铝增多,影响大脑发育,而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磷等矿物质及其它营养成分,有益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不能只用豆奶胃养婴儿,应以牛奶喂养为好,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更不宜只用豆奶喂养,豆奶只可作为补充食品,如因某种原因,一时无牛奶,必须以豆奶喂养时,则需注意适时添加少量鱼肝油,加些糖、钙粉(如葡萄糖酸钙等)、蛋黄、鲜果汁、菜汤等食品,以满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婴幼儿饮食 婴幼儿不宜吃过多的鸡蛋


婴幼儿由于其器官、组织功能发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其饮食结构显然应该与成人的饮食不同。在饮食上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是多有不慎就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出现!

鸡蛋是人们常食用的“营养品”,很多家长也喜欢给婴幼儿吃鸡蛋。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表示,婴幼儿不宜过多吃鸡蛋。

专家说,因为婴幼儿消化能力差,如果让他们大量吃鸡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鸡蛋蛋白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在肠道中与生物素结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婴儿维生素缺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半岁前的婴幼儿不宜食用鸡蛋清。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而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婴儿对导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现象,发生湿疹、荨麻疹等。

不能吃未煮熟的鸡蛋。专家说,即使未打破的鸡蛋也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因而煎蛋要煎3分钟,而煮蛋则需7分钟,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性中毒。

宝宝不宜多吃扁豆

扁豆多吃可能会引起滞腹胀,因此扁豆不宜给宝宝多吃。腹胀及患病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

扁豆不熟容易引起中毒,扁豆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方法,由于加工时间短,炒(煮)温度不够,往往不能完全破坏其中的天然毒素。这些毒素食用后可强烈刺激胃肠道,致人中毒。家庭加工扁豆,因锅小、量少,容易烧熟煮透,很少发生中毒。但在餐馆、食堂炒制扁豆时,因锅大、量多,炒时不均匀,不易烧熟煮透,有毒成分不能充分破坏,食后易造成中毒。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餐馆就餐,扁豆,都尽量不给幼儿过多食用。

宝宝不宜多吃豆奶

豆奶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豆奶,品种多,价格适宜,食用方便,因而很受消费者欢迎。据分析,豆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较多的微虽元素镁,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等,的确是一种较好的营养食品。

豆奶中所含的糖、钙质和维生素品种都不多。豆奶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而且豆奶中含铝也比较多,婴儿长期饮豆奶,促使体内铝增多,影响大脑发育,而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磷等矿物质及其它营养成分,有益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不能只用豆奶胃养婴儿,应以牛奶喂养为好,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更不宜只用豆奶喂养,豆奶只可作为补充食品,如因某种原因,一时无牛奶,必须以豆奶喂养时,则需注意适时添加少量鱼肝油,加些糖、钙粉(如葡萄糖酸钙等)、蛋黄、鲜果汁、菜汤等食品,以满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婴幼儿养生食谱 婴幼儿食物营养指南


婴幼儿的营养是需要各位家长的关注的马虎不得,警惕宝宝食物里的一些营养陷阱。1岁多的宝宝就开始吃膨化食品,几个月的宝宝爱喝100%的纯果汁,越来越多的宝宝喜欢吃甜食或其他口味重的食物。这样到底对健康是否有好处呢?味觉与生俱来,舌头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宝宝在经过五种味觉的接触与训练后,会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

专家指出,经常吃口味重的食物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如果宝宝刚开始接触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则日后偏好这类食物的几率就越高,慢慢就会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宝宝的口味习惯是影响一生的,如果长期摄入重口味的食物就难逃肥胖、龋齿,甚至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魔掌了。

多吃甜食的危害: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诱发糖尿病、促使龋齿发生等。各种甜饮料或果汁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天然果糖亦很高,过多地喝这些饮料后,血糖增高,宝宝的饥饿感下降,引起厌食、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另外,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体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体要恢复正常的弱碱性,就必然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这就严重危害了宝宝骨胳的发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饮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温馨提示:要从宝宝婴幼儿起控制其吃糖量,不能让孩子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做到吃饭前后、睡前不吃甜食,每天进食糖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0.5克。平时多吃一些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类、苹果、动物肝脏、瘦肉之类。多吃咸食的危害有人认为,盐是百味之首,让孩子多吃些咸味菜,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日常进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很多疾病,应该提倡低盐饮食。

首先盐分摄入过多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给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钠”与身体中的液体及血压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摄取高“钠”的饮食后,体内的细胞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造成高血压,盐吃得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大。此外,大量的食盐对宝宝尚未成熟的肾脏来说更是一种负担。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少放盐

★温馨提示: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很多父母喜欢先尝一尝,感觉一下咸淡。但这样做往往是以父母的口味来判断咸淡,很可能出现孩子的食物过咸的情况。因为宝宝对食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当食物中食盐含量为0.25%时,成人可能感觉不到咸,而婴幼儿却完全可以感知到。因此专家建议6个月内的宝宝,饮食以清淡为主,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6个月后,每天给宝宝喂一两次加盐的辅食就可以了。

如何避免口味重的诱惑,让孩子不挑食?孩子刚开始接受辅食时,尽量提供新鲜及未调味的食物,不要让自己的习惯影响宝宝的口味,其实,原味的食物宝宝还是会接受的。避免食用加工品,大多数加工品为了延长保存期限,会使用较多的盐、糖及其他的调味料,单独食用这些加工品时摄取量更多。

当食物本身就具有较重的调味时,应酌量减少调味料的使用。使用具有特殊气味的调味料会增加食物的适口性,许多食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像葱、香菜、八角等,在烹煮食物时可适当加入,以增加食物的香气,改善口感。选用能减少调味料使用的材料,如番茄、凤梨等食物,可提供酸味及甜味,使口味上更具变化。清淡的口味才是最健康的,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