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起居养生

2019-10-28 │ 冬季起居养生 冬季起居养生注意事项

冬季起居坐卧要防脑后风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积极而有效的养生保健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冬季起居坐卧要防脑后风”,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说。自此以后,那人就不再头痛了,据说“神仙难挡脑后风”就是由此而来。人的脑后之所以有“神仙都怕”的“软肋”,是因为脑后有着两大重要穴位:风府和风池。

起居坐卧要防“脑后风”

《素问·风论》谓:“风者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也”,古人认为风无形而性动,如双刃剑。和风细雨之风于人有益,狂风暴雨之风祸害万物,这种非常之风就是百病之长。以后的中国历代养生文献也有不少相似的说法,如“避风如避箭”,是谓风邪无孔不入,足见其伤人之甚。

日常养生要注意避风邪,《唐宋卫生歌》中有两句话很实用:“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着体成灾咎。”

自古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说。话说上古有人苦患头痛,彭祖(传说他一生经历夏朝至殷末,活了八百余岁)发现他睡觉的地方有个洞正对着脑后,便叫他用东西塞住。自此以后,那人就不再头痛了,据说“神仙难挡脑后风”就是由此而来。

工作疲劳 按按风府穴、风池穴

人的脑后之所以有“神仙都怕”的“软肋”,是因为脑后有着两大重要穴位:风府和风池。

风府穴在脑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是头部最薄弱的受邪之地。风邪从风府而入,最易伤到人体内的阳气,轻则易出现头痛、恶寒、咽喉肿痛、颈脖僵直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偏枯”(中风后半身不遂)。

在风府外侧两寸许,各有一处凹陷,这两个穴位就是风池。风邪从风池袭人,往往会令人口苦、目眩(邪在半表半里),同样易出现感冒等多种伤风病症。因此,自古有“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之说,足见这两穴在治伤寒百病中的重要性。

冬季,南方风寒乍起,要注意避之。除了坐卧时不宜受外风直吹之外,其实也可适当按压穴位来积极预防。在看书或用电脑太久感到疲劳时,不防将两手的大拇指搭到脑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用力上下推压,直至该处稍有酸胀温热。这时,就可以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相关阅读

坐、立、卧、行皆养生


导读: 养生无定则,只要留意,就连平时的坐、立、卧、行、看(视),都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养生学问。

以坐养神适当地静坐休息,能促使人心平气和、精神爽快、大便通畅,有防病、延年的作用。坐姿可根据老年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如端坐、靠坐、盘坐等,但每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为宜。入座时,动作要轻、平稳,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跷二郎腿。坐一段时间后应起来走动一下,使被牵拉的肌肉和韧带得以放松。注意千万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站起。

以立养骨适当地站立,可使骨骼肌产生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振奋精神。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重心不宜偏向某一侧。

以卧养气一般以向右侧卧、双腿微屈为佳。因为这种姿势,可使全身自然放松,心脏不受压迫,有利于心脏排血,对食物的消化、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都有益处。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注意卫生,经常翻身,以防发生褥疮。此外,老年人的床不宜太软,以硬板床加较软而厚的褥垫为宜。

以行养筋不拘形式地从容步行,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行走的速度应当越慢,持续的时间应当越短,但应坚持每天走动走动。步行时身体应挺直,上肢自然摆动,步伐均匀有力。若行走困难者,可借助手杖。

以视养血看些有益的书刊、电视节目以及观赏山水风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气血运行畅通,这就是以视养血的道理。不过久视则伤血,故必须掌握分寸。

随意坐卧会偷偷伤害骨关节


关节健康不仅能让我们运动自如,甚至与我们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骨关节位置发生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造成相应的功能性的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经临床研究证实,70多种病症的发病均与骨关节应力异常有关,其形成绝大部分是人们忽视对骨关节的呵护。

伤骨,随时发生

伤骨行为一:随意坐卧

如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看书,会导致胸椎、颈椎错位,长此以往除了会引起胸椎、颈椎相关疾病外,还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胸闷气短等问题。喜欢跷二郎腿,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产生腹胀、腹痛,进而引发女性的妇科疾病或男性的阳痿、早泄等疾病。

养骨妙招:戒掉躺着看电视看书的毛病,坐姿尽量向后微倾,把背挺直。仰的坐姿对骨头更有益处。如果觉得正襟危坐实在别扭,就放心地听从身体的意愿,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地坐着。

伤骨行为二:运动损伤

我们经常听的“网球肘”就是在进行乒乓球、网球等运动时大强度使用肘关节造成肘关节错位,导致疾病产生。不仅如此,就连进行我们看上去缓和、绅士的高尔夫运动,由于其一侧击球的运动姿势,以及人们不重视运动前准备活动,通常会造成胸椎和腰椎的关节错位,导致背痛、腰痛等症状产生。

养骨妙招:1、在选择运动器械时,应该咨询教练,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承受力选择运动器械。2、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工作。

伤骨行为三:女性常见

分娩对女性骨盆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骨盆变形不仅影响女性身材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耻骨或骶髂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进而引发腹痛、腰痛、月经不调、尾骨疼痛、大腿酸痛等。由于现在人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不足,经常被当成妇科病治疗,却久治不愈。性生活也容易导致女性耻骨或骶髂关节错位。

养骨妙招:1、少穿高跟鞋。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2、别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时,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3、床垫软硬适度。太软的床使睡眠时身体下坠,太硬的床对人体较重的骨盆部位产生压迫,都会引起骨盆歪斜。4、不要把纠偏重任交给紧身衣。紧身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骨盆变形,但经常穿紧身衣会因为下半身捆绑过紧而易发生妇科炎症。

伤骨行为四:不当保健

有的足疗中心,足疗师会用火罐在人的脚下拔罐、走罐,这种做法副作用明显。在火罐较大负压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跖趾关节错位,导致脚心或大脚趾疼痛,这些症状有些时候会被怀疑是痛风,进行系列医学检验也无法查明原因。还有的患有严重胸椎、腰椎疾病的患者,起初只是有一些胸椎、腰椎的不适,听说有“撞树”保健脊柱的方法,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带来的却是更为严重的胸椎、腰椎疾病。

养骨妙招:养生保健行为不能盲目跟风,应听从医生或专家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

伤骨行为五:外伤遗患

在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有崴脚的经历,如果不及时将错位的踝关节复位,就会形成慢性疼痛,数年不愈,有的人其错位部位会压迫经筋,影响胃经、胆经、肾经的正常运行,导致相关内科疾病产生。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如足球、篮球等运动中,意外冲撞受伤后,若没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骨盆移位致右髋关节下移、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右膝关节的胫骨前移。

养骨妙招:骨骼一旦受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耽误康复的时机。

伤骨行为六:随意坐卧缺乏运动

现代人多为久坐办公、学习,过度依赖办公、生活等自动设施,缺少运动,久之,骨骼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得不到锻炼,对身体的支撑保护能力减弱,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造成骨关节扭伤、错位等意外伤病。

养骨妙招:适量进行一些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同时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从而增强体魄,强化骨骼和肌肉。

谷雨节后要防“三风”


导读:4月20日,谷雨节,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不仅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湿度增大,而

4月20日,谷雨节,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不仅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湿度增大,而且风大又多。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长,谷雨节气后防湿的同时还应防风疏风,避免风邪引发各类疾病,尤其儿童更要注意。

妖风易伤肺

4月4日~9日,记者走访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等几家医院均发现,近段时间儿童感冒发烧人数增多。

中医认为,风易伤肺,湿易伤脾。外风侵袭机表,肺先受之。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王银山表示,肺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小孩发育不全,免疫力较低,加上娇嫩的肺叶不耐寒热,因此在忽冷忽热的节气里易受影响,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伤风感冒的症状。

一防贼风

贼风无处不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内科主治医师梁尧表示,贼风,就是从人体后背侵入使人受风寒致病的风。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人活动后易出汗,皮肤腠理疏松,毛孔放大,风邪极易侵入体内。体质虚弱的人更易后背着凉。

梁尧提醒,人体背面的阳气不如正面充足,睡觉时不宜背对门窗、风扇、空调上,厕所时不宜蹲太久,以防贼风入侵。小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二防过堂风

王银山说,过堂风在门窗相对的房间、建筑物间隙以及走廊出现得比较多。过堂风快速猛烈,最易使人致病,因此不宜在过堂风中久留,更不能在此处睡眠,儿童尤其注意。

三防内风

何为内风?王银山解释,内风有肝风内动、血燥生风以及兼杂为病等表现。平时肾阴亏的人,生气暴怒、情绪不稳定,易受风热;特别是老年人常伴有肢体异常,如眼皮跳动、肢体抽搐等,就是肝风内动表现。血燥生风则是人体血脉不润,风气生发,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兼杂为病则为风邪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风邪与湿邪一起,侵犯脾土,常出现脾胃受损症状,还易引起风湿类关节炎。风还可与体内痰合成,引起风痰上犯,堵住经脉,易致中风。

如何防好内风?王银山说,内风主要由阴亏血虚引起,需要养阴润脉,活血通脉。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还需调和心情。此外,每天晚上泡泡脚,能疏泄肝气。

食疗上,可吃天麻炖猪脑、枸杞子炖蛋以及猪肝等。但是其中枸杞子炖蛋不宜脾虚泄泻者多食。

天麻炖猪脑

用料:猪脑一个,天麻10~15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天麻洗净,与天麻同炖,一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补脑益髓,平肝息风,适用于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眩晕、耳鸣及小儿惊风等。

枸杞子炖蛋

用料:枸杞子15克,鸡蛋1~2个。

做法: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加入枸杞子,放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适用于阴血不足等。

禁忌:脾虚泄泻者少食。

随意坐卧缺乏运动伤害骨关节


导读:关节健康不仅能让我们运动自如,甚至与我们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骨关节位置发生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造成相应的功能性的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经临床研究证实,70多种病症的发病均与骨关节应力异常有关,其形成绝大部分是人们忽视对骨关节的呵护。

伤骨,随时发生

伤骨行为一:随意坐卧

如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看书,会导致胸椎、颈椎错位,长此以往除了会引起胸椎、颈椎相关疾病外,还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胸闷气短等问题。喜欢跷二郎腿,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产生腹胀、腹痛,进而引发女性的妇科疾病或男性的阳痿、早泄等疾病。

养骨妙招:戒掉躺着看电视看书的毛病,坐姿尽量向后微倾,把背挺直。仰的坐姿对骨头更有益处。如果觉得正襟危坐实在别扭,就放心地听从身体的意愿,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地坐着。

伤骨行为二:运动损伤

我们经常听的“网球肘”就是在进行乒乓球、网球等运动时大强度使用肘关节造成肘关节错位,导致疾病产生。不仅如此,就连进行我们看上去缓和、绅士的高尔夫运动,由于其一侧击球的运动姿势,以及人们不重视运动前准备活动,通常会造成胸椎和腰椎的关节错位,导致背痛、腰痛等症状产生。

养骨妙招:1、在选择运动器械时,应该咨询教练,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承受力选择运动器械。2、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工作。

伤骨行为三:女性常见

分娩对女性骨盆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骨盆变形不仅影响女性身材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耻骨或骶髂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进而引发腹痛、腰痛、月经不调、尾骨疼痛、大腿酸痛等。由于现在人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不足,经常被当成妇科病治疗,却久治不愈。性生活也容易导致女性耻骨或骶髂关节错位。

养骨妙招:1、少穿高跟鞋。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2、别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时,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3、床垫软硬适度。太软的床使睡眠时身体下坠,太硬的床对人体较重的骨盆部位产生压迫,都会引起骨盆歪斜。4、不要把纠偏重任交给紧身衣。紧身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骨盆变形,但经常穿紧身衣会因为下半身捆绑过紧而易发生妇科炎症。

伤骨行为四:不当保健

有的足疗中心,足疗师会用火罐在人的脚下拔罐、走罐,这种做法副作用明显。在火罐较大负压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跖趾关节错位,导致脚心或大脚趾疼痛,这些症状有些时候会被怀疑是痛风,进行系列医学检验也无法查明原因。还有的患有严重胸椎、腰椎疾病的患者,起初只是有一些胸椎、腰椎的不适,听说有“撞树”保健脊柱的方法,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带来的却是更为严重的胸椎、腰椎疾病。

养骨妙招:养生保健行为不能盲目跟风,应听从医生或专家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

伤骨行为五:外伤遗患

在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有崴脚的经历,如果不及时将错位的踝关节复位,就会形成慢性疼痛,数年不愈,有的人其错位部位会压迫经筋,影响胃经、胆经、肾经的正常运行,导致相关内科疾病产生。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如足球、篮球等运动中,意外冲撞受伤后,若没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骨盆移位致右髋关节下移、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右膝关节的胫骨前移。

养骨妙招:骨骼一旦受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耽误康复的时机。

伤骨行为六:随意坐卧缺乏运动

现代人多为久坐办公、学习,过度依赖办公、生活等自动设施,缺少运动,久之,骨骼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得不到锻炼,对身体的支撑保护能力减弱,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造成骨关节扭伤、错位等意外伤病。

养骨妙招:适量进行一些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同时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从而增强体魄,强化骨骼和肌肉。

伤骨行为七:生活无度

暴饮暴食、昼夜颠倒、纵欲狂欢、穿着单薄等等,这样都会耗损精气,直接或间接损伤我们的骨关节。人体精气受损,正气不足,阳气不能生发,使气血运行不畅,这时,很多人会感受到颈、肩部肌肉僵硬不适,此时颈椎受到周围肌肉和韧带的保护性减弱,反而会受到过度牵拉、挤压,长期便会引起颈椎疾病。

养骨妙招:养成规律有节制的良好生活习惯,爱惜自己的身体。

自然因素

在生活中,自然因素也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又一重要因素,如风寒、湿气等自然因素侵袭机体,都会导致脊柱周围对应的肌肉紧张度增高,牵拉脊柱而使骨关节发生异常变化。

伤骨行为八:过度劳损

过度使用关节造成的关节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鼠标手”。现在人们过度依赖于电脑办公、学习、生活、娱乐,却又不知适时使腕关节放松、休息,就会造成腕关节和桡尺关节错位,导致腕关节疼痛、无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鼠标手”症状的出现。

养骨妙招:1、伸出双臂,与肩水平,然后将左右手交叉紧扣,紧握十指。吸气,双臂向上伸展,维持15秒至20秒。功效是能增强手腕的灵活,伸展上背及上胸,减少肩膊酸痛。2、多使用快捷键;左右手替换使用鼠标;笔记本和台式机换着用都是权宜之计。

养骨妙招:穿着保暖是保护骨头的有效途径之一。

养骨,马上行动

1、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地心引力是对骨骼影响最大的自然力量,如何顺应地心引力、维持骨骼平衡也就成为“养骨”的首要任务。“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从物理力学上来讲是最能抵抗地心引力,最能维护骨骼健康的。

2、定期进行骨关节的检查和保健。通过定期正骨、整脊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纠正小关节紊乱,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淤,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并有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3、按摩一方面能够促进骨骼吸收更多新鲜的血液、养分;另一方面还能够放松肌肉,缓解因为僵硬肌肉的牵拉而导致骨骼失衡,促进健康。

4、适当站立,可使骨骼肌产生短促迅速的缩张运动,能激发躯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应地疏通经络,达到养骨的目的。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要戒久立,久站不动,躯体重量全由下肢承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液上行回流不畅,不仅使脚软、足麻、足背踝部浮肿,且易引起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病。

5、安全的整脊应该几乎不会痛,只有少部分人在接受矫治的3~7天内会有酸痛现象,这是因为经过调整之后,原先在错误姿势下一直没机会用力的肌肉,现在开始要出力来维持正确姿势,所以容易疲劳与酸痛,待正确的平衡重新建立之后便筋松骨正、周身轻松了。

寒冷冬季 防燥要内外兼修


“大雪”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为了抵御严寒,北方地区进行集中供暖,南方地区不少居民使用空调,这样使得室内更加干燥,很多人因此出现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喉干痛、尿少便秘等情况。因此,冬季防燥是必不可少的,防燥要做到内外兼修,效果才好。

干燥的冬季,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及时补足水分是防燥的关键。补水,一是要足量喝水,二是通过合理安排饮食来补。

1.水补

要特别注意科学饮水,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喝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一夜的睡眠会丢失不少水分,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早餐前可以来杯蜂蜜水,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上班时间,茶水是不错的选择,绿茶、红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心情舒畅,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在床头放一个保温杯,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补充水分。

2.食补

水分的第二个来源就是食物。蔬菜水果中含有70-80%以上的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最好能做到顿顿蔬菜、天天水果。

除了蔬菜水果,粥、汤也是“食”补的良好途径。大米、小米粥、杂粮粥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银耳莲子汤、排骨莲藕汤等煲汤都可以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食”补时要注意清淡少盐,避免辛辣等重口味。

冬季防燥,除了通过合理膳食进行调理外,还需要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干燥,只有通过内外兼修,才能更好地预防冬季干燥带来的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1.加湿

冬天里室内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保持暖气低流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室内进行人工加湿,例如在室内安置水盆、湿毛巾或者往地面洒水等,还可以用加湿器加湿,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2.保湿

使用具有保湿作用的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冬季洗澡次数不宜过多,北方每周1-2次为宜,南方每周4-5次为宜。洗澡后可擦些护肤油,以保持皮肤湿润。在高铁、飞机上旅行时,可以使用喷雾型的增湿品护肤。

冬季防寒,重点要防“胃寒


冬季防寒,重点要防胃寒

冬天马上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在外面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感到阵阵的寒意。人们这时要处处注意防寒保暖了,防寒最主要的是防胃寒。据临床统计,秋冬两季胃病发病率几乎占到全年的50%以上。中医认为,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总有许多人感到胃部不适,稍微降点温就会出现反胃、唾液变多等症状。那么胃寒应该如何调理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缓解胃脘冷痛方法。

寒凉季节健康养胃要注意的细节:

第一,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也不吃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

更忌暴饮暴食,

戒烟禁酒。

第二,饮食定时定量

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第三,注意营养平衡

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第四,饮食宜软、温、暖、素、鲜

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冬季暖胃秘方:

1、对付胃寒:胡椒入菜

对这种体质的人,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专家建议他们做菜,煮汤煮粥时,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陈皮。这几样食物性平辛温,正能怯寒邪,保胃气。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冬季,对于脾胃阳虚的人,一年四季的饮食都可以坚持。

且凉是他们的大忌。吃冷食,身体受寒都特别容易引发腹泻。

2、对付反胃:口含生姜

中医有云:生姜为呕家圣药.专家介绍,生姜是对付反胃、呕吐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你反胃想呕吐,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缓解呕吐症状。

3、冬季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喝热粥。

粥的主要原料多为粳米、小米或糯米,它们不但含有丰富养分。且分析食物特性:大米、小米、薏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的功效,因而,冬日食大米粥非常有益。

暖胃食品,可以达到养胃暖胃:

南瓜:滋养肠胃

南瓜性温,味甘。南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能够保护胃部不受刺激。早餐煮粥时放几块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丝汤,简单方便。

胡萝卜:增强脾胃抵抗力

胡萝卜,味甘平,食之补脾健胃。胡萝卜素属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既达到暖胃目的,又吸收了炖肉的香气,味道更好。

甘蓝:修复胃黏膜组织

甘蓝不仅能抵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保持胃部细胞活跃旺盛,降低病变的几率。这道暖胃蔬菜重点推荐给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可以榨汁饮用,做蔬菜沙拉等。

红薯:补中暖胃

《纲目拾遗》记载:补中,暖胃,肥五脏。吃法上可以煮粥,也可以蒸、烤等。但是红薯不推荐给糖尿病患者食用。

3

1、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 100克。

制作:先将高良姜末置粥锅内,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净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温热服食。

功效:本粥能温胃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或感受风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2、白胡椒酿红枣

材料:红枣5个,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将红枣洗净去核,白胡椒略打裂开。然后在每个已去核的红枣内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饭时,放在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温中补脾,暖胃止痛。适用于寒性胃痛。

3、姜汁牛肉饭

材料:鲜嫩牛肉75克,姜汁适量,大米120克,糖、酒适量。

制作:先将嫩牛肉洗净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盐、糖、油腌一下。然后,将大米洗净煮饭,水分将干时,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补温中,散寒醒胃。适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的胃痛患者。

4、肉桂砂仁炖牛月展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月展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注意:湿热胃痛不宜食用本炖品。

5、胡椒羊肉汤

材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

制作:先将羊肉洗净切块,起锅爆香。然后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 注意:阴虚有热者不宜饮用本汤。

6、老姜茶

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所致胃痛。 注意:湿热型胃痛不宜用。

上面介绍的是几种防胃寒胃痛访求,如果,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以免耽误病情的治疗。

坐立卧行视 养生防五劳


人体的阳气经过一冬天的蛰伏,要在春天生发直至旺盛。对于老年人而言,阳气本来就在减少,因此日常尤其要在五个方面劳逸适度,才能保养阳气。

久坐伤肉。

长期坐着,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老人入座时,动作要轻、平稳,入座后姿势要端正,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跷“二郎腿”。坐一段时间后应起来走动一下,使被牵拉的肌肉和韧带得以放松。

久立伤骨。

久站不动,躯体重量全由下肢承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液上行回流不畅,不仅使脚软、足麻,足背踝部浮肿,且易引起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病。老人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下肢均匀受力。

久卧伤气。

睡觉时新陈代谢降低,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气血运行不畅,易造成精神不振。老人的床不宜太软,以硬板床加较软较厚的褥垫为宜,睡眠8小时足矣。

久行伤筋。

不拘形式的大步走,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运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但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管不顾的长途步行,容易发生脚筋扭伤,跌倒或其他心血管意外疾病。

久视伤血。

看书及观赏山水风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这就是“视养血”的道理。不过“久视则伤血”,必须注意掌握分寸。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人到老年,眼睛本已昏花,倘若用眼过度,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伤血耗气,导致眼睛疲劳、目眩、头晕、心悸、失眠。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人,看书、报、杂志或电视的时间以1-2小时为宜。

乘车出游,坐靠窗位防晕车


秋高气爽,又到了外出的好季节。可是,晕车也成了许多人的烦恼事。近日,台湾《康健》网站请相关医学专家给出了摆脱晕车的几个小诀窍。

首先,在视觉上去做调整,尽量维持视觉与听觉双向讯息的平衡。方法是将视线固定在地平线及远方,比如坐车时凝神注视远方的山头,可以感觉自己慢慢在移动,这也是为什么驾驶员或前排座的人很少晕车的原因。相应地,不要让视线跟着周遭景物移动,比如看飞驰而过的车子。因为快速的影像,容易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引发晕车。另外,闭上眼睛休息,关闭视觉的传导刺激,也是避免晕车的方法。

其次,窗边、前座、中间的座位,都是比较平稳,不易产生晕车的地方。

再次,利用颈圈或小枕头固定头部,减少头部的转动,也有助于摆脱晕车的困扰。

最后,特别容易晕车的人,可以根据行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晕车药。长途旅行时可以选择以抗组胺成分(一般用来治疗鼻塞、过敏的药物成分)为主的晕车药,这种药的副作用是让人昏昏欲睡,帮助入眠。如果是需要保持清醒或需要驾驶,可以选择交感神经作用剂加上抗乙酰胆碱类晕车药物,如麻黄素等,可以维持高度警觉性。此外,吃晕车药要避免饮酒,或和其他类似作用的药物(如感冒药中的抗组胺)共服,以免加强副作用。最好的服药时机,是乘坐交通工具前的一小时。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约需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才能产生作用。

坐卧缺乏运动 9大伤骨误区你占哪样


关节健康不仅能让我们运动自如,甚至与我们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骨关节位置发生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造成相应的功能性的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经临床研究证实,70多种病症的发病均与骨关节应力异常有关,其形成绝大部分是人们忽视对骨关节的呵护。

伤骨,随时发生

伤骨行为一:随意坐卧

如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看书,会导致胸椎、颈椎错位,长此以往除了会引起胸椎、颈椎相关疾病外,还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胸闷气短等问题。喜欢跷二郎腿,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产生腹胀、腹痛,进而引发女性的妇科疾病或男性的阳痿、早泄等疾病。

养骨妙招:戒掉躺着看电视看书的毛病,坐姿尽量向后微倾,把背挺直。仰的坐姿对骨头更有益处。如果觉得正襟危坐实在别扭,就放心地听从身体的意愿,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地坐着。

伤骨行为二:随意坐卧缺乏运动

现代人多为久坐办公、学习,过度依赖办公、生活等自动设施,缺少运动,久之,骨骼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得不到锻炼,对身体的支撑保护能力减弱,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造成骨关节扭伤、错位等意外伤病。

养骨妙招:适量进行一些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同时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从而增强体魄,强化骨骼和肌肉。

伤骨行为三:运动损伤

我们经常听的网球肘就是在进行乒乓球、网球等运动时大强度使用肘关节造成肘关节错位,导致疾病产生。不仅如此,就连进行我们看上去缓和、绅士的高尔夫运动,由于其一侧击球的运动姿势,以及人们不重视运动前准备活动,通常会造成胸椎和腰椎的关节错位,导致背痛、腰痛等症状产生。

养骨妙招:1、在选择运动器械时,应该咨询教练,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承受力选择运动器械。2、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工作。

伤骨行为四:不当保健

有的足疗中心,足疗师会用火罐在人的脚下拔罐、走罐,这种做法副作用明显。在火罐较大负压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跖趾关节错位,导致脚心或大脚趾疼痛,这些症状有些时候会被怀疑是痛风,进行系列医学检验也无法查明原因。还有的患有严重胸椎、腰椎疾病的患者,起初只是有一些胸椎、腰椎的不适,听说有撞树保健脊柱的方法,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带来的却是更为严重的胸椎、腰椎疾病。

养骨妙招:养生保健行为不能盲目跟风,应听从医生或专家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

伤骨行为五:女性常见

分娩对女性骨盆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骨盆变形不仅影响女性身材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耻骨或骶髂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进而引发腹痛、腰痛、月经不调、尾骨疼痛、大腿酸痛等。由于现在人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不足,经常被当成妇科病治疗,却久治不愈。性生活也容易导致女性耻骨或骶髂关节错位。

养骨妙招:1、少穿高跟鞋。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2、别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时,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3、床垫软硬适度。太软的床使睡眠时身体下坠,太硬的床对人体较重的骨盆部位产生压迫,都会引起骨盆歪斜。4、不要把纠偏重任交给紧身衣。紧身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骨盆变形,但经常穿紧身衣会因为下半身捆绑过紧而易发生妇科炎症。

伤骨行为六:外伤遗患

在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有崴脚的经历,如果不及时将错位的踝关节复位,就会形成慢性疼痛,数年不愈,有的人其错位部位会压迫经筋,影响胃经、胆经、肾经的正常运行,导致相关内科疾病产生。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如足球、篮球等运动中,意外冲撞受伤后,若没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骨盆移位致右髋关节下移、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右膝关节的胫骨前移。

养骨妙招:骨骼一旦受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耽误康复的时机。

伤骨行为七:过度劳损

过度使用关节造成的关节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鼠标手。现在人们过度依赖于电脑办公、学习、生活、娱乐,却又不知适时使腕关节放松、休息,就会造成腕关节和桡尺关节错位,导致腕关节疼痛、无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鼠标手症状的出现。

养骨妙招:1、伸出双臂,与肩水平,然后将左右手交叉紧扣,紧握十指。吸气,双臂向上伸展,维持15秒至20秒。功效是能增强手腕的灵活,伸展上背及上胸,减少肩膊酸痛。2、多使用快捷键;左右手替换使用鼠标;笔记本和台式机换着用都是权宜之计。

伤骨行为八:生活无度

暴饮暴食、昼夜颠倒、纵欲狂欢、穿着单薄等等,这样都会耗损精气,直接或间接损伤我们的骨关节。人体精气受损,正气不足,阳气不能生发,使气血运行不畅,这时,很多人会感受到颈、肩部肌肉僵硬不适,此时颈椎受到周围肌肉和韧带的保护性减弱,反而会受到过度牵拉、挤压,长期便会引起颈椎疾病。

养骨妙招:养成规律有节制的良好生活习惯,爱惜自己的身体。

自然因素

在生活中,自然因素也是导致骨关节疾病的又一重要因素,如风寒、湿气等自然因素侵袭机体,都会导致脊柱周围对应的肌肉紧张度增高,牵拉脊柱而使骨关节发生异常变化。

养骨妙招:穿着保暖是保护骨头的有效途径之一。

养骨,马上行动

1、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地心引力是对骨骼影响最大的自然力量,如何顺应地心引力、维持骨骼平衡也就成为养骨的首要任务。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从物理力学上来讲是最能抵抗地心引力,最能维护骨骼健康的。

2、定期进行骨关节的检查和保健。通过定期正骨、整脊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纠正小关节紊乱,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淤,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并有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3、按摩一方面能够促进骨骼吸收更多新鲜的血液、养分;另一方面还能够放松肌肉,缓解因为僵硬肌肉的牵拉而导致骨骼失衡,促进健康。

4、适当站立,可使骨骼肌产生短促迅速的缩张运动,能激发躯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应地疏通经络,达到养骨的目的。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要戒久立,久站不动,躯体重量全由下肢承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液上行回流不畅,不仅使脚软、足麻、足背踝部浮肿,且易引起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病。

5、安全的整脊应该几乎不会痛,只有少部分人在接受矫治的3~7天内会有酸痛现象,这是因为经过调整之后,原先在错误姿势下一直没机会用力的肌肉,现在开始要出力来维持正确姿势,所以容易疲劳与酸痛,待正确的平衡重新建立之后便筋松骨正、周身轻松了。

夏季保健常识 注意饮食起居防中毒


夏季容易中暑,所以夏季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多注意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保持夏季安稳度过的哦。那么夏季如何做好保健清热去火呢,其实要注意饮食起居的哦,一起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慎起居

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节饮食

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鲗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在饮食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不要吃过多的上火的食物,可以选择清凉去火的食物,比如说黄瓜啊,西红柿,还有绿豆等等,可以有防上火的作用。

防中毒

盛夏时期,细菌的繁殖速度迅速增加,有70%的食物中毒事件是发生在夏季。这个时候,老人和小孩的肠胃功能相对比较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夏季细菌容易繁殖,食物要注意清洗干净,也要注意防中暑,以免出现一些不适情况,对身体不利。

关于夏季防中暑防火降温的方式方法,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夏季饮食起居是很重要的哦,要注意饮食,适当活动,也要注意防中毒的问题。


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一些经常出现头疼的患者,会到医院进行检查,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诱发的头疼。在检查结果当中,有些人发现检查单上出现了“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这个专业名词。很多的人其实不知道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代表了什么,甚至是以为自己患有了什么疑难杂症。那么,什么是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呢?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后循环缺血、动脉瘤、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你经常头痛跟此是很有关系的。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是willis环的一种常见的变异,是指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完全或绝大部分来自同侧颈内动脉。它的存不仅使颈内动脉的供血范围增大,而且使得前后循环的软脑膜支不能吻合。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颅内动脉瘤,偏头痛及脑白质变性等许多疾病相关。

大脑后动脉:起自基底动脉

皮层支供应枕叶、颞叶底部

深穿支供应脑干、丘脑、海马、膝状体

闭塞时引起枕叶皮层闭塞,可有对侧偏盲(黄斑回避);中央支闭塞可导致丘脑梗塞,表现为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和丘脑性疼痛和锥体外系症状。

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损伤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黄斑视觉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血液供应)。中脑水平大脑后动脉起始处闭塞,可见垂直性凝视麻痹、动眼神经瘫、核件性眼肌麻痹、眼球垂直性歪扭斜视。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可出现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的皮质盲、记忆受损(累及颞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症),幻视和行为综合征。深穿支闭塞:丘脑穿通动脉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男士要少坐凉硬的椅子


导读:一个忙碌的白领24小时通常是这样度过的810个小时坐在电脑前,2个小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3个小时坐在各种交际场合觥筹交错一天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坐着。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动会影响男性性功能。而且,即便是坐着,座位的温度、软硬程度等,也是有讲究的。

冷热要适中,前列腺对温度十分敏感。

寒冷刺激可使盆底肌肉痉挛,诱发前列腺炎。另一方面,睾丸怕热,当温度高于35摄氏度时,会降低精子质量,进而影响人的生殖功能。因此,男性冬天在户外散步、锻炼时,最好随身带一块坐垫,不要累了就直接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另外,桑拿房、淋浴室这种热地方,男性也最好少去。

软硬要适度。

太硬的板凳会加大盆腔器官受挤压的程度,时间长了会引发盆底肌肉功能异常、前列腺充血,进而导致前列腺炎。因此,常骑自行车的男性要调整好车座的高度,并用坐垫降低车座的硬度,以避免前列腺受压。

太软的沙发则会使男性的整个臀部都陷进去,这也加大了挤压力度;而且阴囊被包围受压,不能正常调节温度,以致睾丸的温度上升,生殖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如果家中沙发太软的话,最好铺上一块稍硬的坐垫。

此外,专家还强调,无论如何,久坐都不好。因此,像出租车司机、办公室一族的男士,最好每隔40分钟就起来活动810分钟。尤其是出租车司机,不仅坐的时间长,座椅温度也被发动机烘得很高,一直坐在车里对前列腺和睾丸都没有好处。因此,司机师傅们可以考虑每拉几个客人,就停下车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关节。

这要引起各位男士们的注意了,本身久坐对前列腺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你的座椅的软硬程度,温度各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检查下你的椅子沙发要不要调节一下?

起居要留心 “藏”头暖足胜吃药


导读:冬天气候寒冷,很容易上火,干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起居也要留心,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疾病哦!

冬季起居保健忌讳

1、冬季忌穿紧鞋

冬季气候寒冷,有些人喜欢把鞋子穿得紧紧的,以为这样更暖和。其实,这种穿鞋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一方面穿紧鞋使袜子和鞋内的棉絮、绒毛等弹性纤维受到挤压,鞋、袜本身的保温性能下降;另一方面把鞋穿得太紧,脚部的皮肤血管受到挤压,影响血液的循环,从而降低了脚部的抗寒能力,容易发生冻疮等疾病。所以,冬季忌穿紧鞋。

2、冬季忌用舌舔唇

冬季气候寒冷,嘴唇容易干燥,因此有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其实,这样做很不好。因为,口腔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以滋润口腔和消化食物。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水分蒸发了,淀粉酶却沾在嘴唇上,因而干燥得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破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所以,冬季忌用舌舔唇。

3、冬季洗澡水温忌太高

冬季洗澡,一般水温在35℃~40℃就可以了。水温过高,会使人晕倒,热水能使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去脂作用也比冷水强。同时,热水还对大脑有抑制作用。所以,冬季洗澡水温忌太高。

4、冬季洗澡时间忌过长

冬季洗澡时间忌过长,一般在20~30分钟内洗完即可。因为,温、热水浴能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还会影响内脏的血液供应,久热可使人虚脱。

5、冬季饱食或空腹忌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间长了,可引起胃肠道疾病;空腹洗澡则易发生低血糖,会使人感到疲劳、头晕、心慌甚至虚脱。所以,冬季饱食或空腹忌洗澡。

6、冬季洗澡打肥皂忌过多

冬季洗澡,每洗一次澡打肥皂忌过多,打一遍肥皂即可。如果打肥皂过多,反而会刺激皮肤,产生瘙痒。

冬令起居保健

冬保三暖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三烫

盥洗烫伤

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被窝烫伤

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饼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皮肤改变。

取暖烫伤

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属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保健三法

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

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为宜。

夏季要防中暑 也要防阴暑


1、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三伏天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这样就可能是中暑了。

老中医提醒: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尽量不要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若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

另外,室温要适宜,不要贪凉快,长期躲在空调房内吹冷风;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衣料的选择上以棉、麻、丝为首选;可随身准备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2、中暑以后怎么办

若发生了中暑情况,要尽快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若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有些人在出汗后喜欢马上用凉水冲澡,还有些人则选择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了。

其实,如果这样不在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阴暑,在临床上,时常碰到这样的病人。一般的人都知道夏天要防中暑,但是对阴暑症却往往认识不足。

阴暑其实也是中暑的一种。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所以,在消暑时别太贪凉,要预防阴暑的发生。

中医讲起来,身体要适四时之法常,让身体顺应炎热的天气,才不会出现过激反应。暑热时节,昼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普遍受到影响。但是,这时节更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有条件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让大脑和肠胃都休息一下。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