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应注重八养

2019-10-30 │ 春季养生应注重八养 春季养生易养阳

春季养生注重八养:清补养阳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有没有更好的四季养生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春季养生注重八养:清补养阳”,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季天气多变,养生要掌握好方法。春季中医养生注重八“养”,分别为“阴、阳、气、脑、脾、胃、肾、热”。

养阳: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是指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阴: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食物以增加疗效。

养气: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中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养脾:“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养胃: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养肾:春天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养热: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供给。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相关推荐

春季养生教你养阳养阴养肾


春季养生,中医认为需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把握好养生时机,预防早衰和疾病缠身。春季由于多变的气候特点,很容易诱发一系列的疾病。为此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10大法则,让你防病更健康。

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养脾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

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防病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强,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柑橘、柠檬等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解“困”

如能在饮食上注意调理,也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解除“春困”,因钾有助于维持细胞水分,钾缺乏时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都富含钾。

春季养生保健12条健康法则

1、不要吃掉在地上的食物

在地上的食物也许会有很多细菌,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但是如果掉在地上的食物时间长了就不要吃了,因为也许会有小虫子爬进去。掉地上一夜的也不要吃。

2、离感冒的人远点

除非你有肺部疾病或哮喘,和感冒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大碍的。但记住和感冒的人接触后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因为感冒细菌会通过接触传染。

3、每晚保持八小时的睡眠

很多人都保持每晚八小时的睡眠,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数据显示七小时的睡眠也更加长寿。只要保持第二天精力充沛就可以了。

4、每天吃吃五份果蔬

没有研究表明这个分量是最完美的,研究只是显示多吃果蔬有利于健康,但并不要拘泥于份数。

5、不锻炼到精疲力竭,就没有收获

也许你根本不需要锻炼到精疲力竭,例如,每小时4英里的散步可以燃烧400卡路里的热量,10分钟每英里的跑步坚持30分钟也会燃烧同样的热量。有规律的适度锻炼就可以了。

6、给奶瓶和奶嘴消毒

如果水源是不干净的,如井水才需要消毒。

7、年龄大的孩子应该每年都检查血液

没有证据表明每年的检查可以检测出疾病,除非有健康问题,否则年龄大于7岁的小孩只需要每两年或三年检查一次来观察成长状况和更新防疫注射。

8、旅行的时候也要保持平时的美容习惯

旅行的时候也许不用那么麻烦,使用洗发水、洗面奶和沐浴乳简装就可以了。或使用润肤乳和眼霜的试用品。

9、从不放弃锻炼

保持体力充沛是有好处的,但是偶尔多多休息也会使机体更加健康。如果病了或受伤了就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10、每天都吃的很健康

偶尔吃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也无大碍的,但是不要吃太多次,一次不要吃太多。

11、除非想有块状肌肉,否则女士不该举重

女士没有那么多的睾丸素和其他雄性激素形成块状肌肉。轻度举重只会使肌肉坚实但并不会成为块状。而且举重有利于女士的骨质健康,防止骨质疏松症。

12、每天喝八杯水

保持不缺水的状态很好,但是不仅仅只有水才可以,其他的含水的食物如西瓜、生菜和汤也同样可以。

春季如何养阳


俗话说的好春天养生,秋天养收,夏天养长,冬天养藏,四季养生依据不同的气候,因此也不一样,当春天的时候要怎么养生呢,天然养生专家介绍春季养生要养阳,可以通过饮食去调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怎么饮食调养升阳气。

中医养生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一定要去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百病不侵。如果逆反自然就是自寻死路了,春季是万象更新和万物复苏的季节,生物都开始焕发光彩。人的阳气也开始生发,阴气开始渐收。这时候要讲阳气舒发出来就要养阳了。

怎么饮食调养升阳气?春天阴消阳长,因此养生的时候要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其中,时令蔬菜,这有利于提升阳气、不会伤阴,比如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山药、大枣、红糖、小米、茯苓、莲子、薏仁等等,食用后都能够调养扬起。春季的饮食上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要是有喉咙疼痛上火迹象可以喝金银花茶。同时,初春饮食上不宜大补,应以助阳为主,可多吃些生姜、韭菜等。

调养升阳气的饮食推荐: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韭菜可以壮阳,具有“止泄精,归肾壮阳,暖腰膝”的作用,初春二月的韭菜是最好的,而且韭菜温而益人,在晚上吃滋阴补阳,天然养生专家介绍韭菜还有对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有较好的功效。还能够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去除夜间烦躁。


怎么饮食调养升阳气?天然养生专家详细的为您介绍了,相信您了解了怎么饮食调养升阳,专家说要多吃一些温补的新鲜蔬菜、水果,此外,春季养阳还要注意保暖、注意睡眠、注意心情等等,这样全方面的齐下才有利于调养身体。


春季养生调理好饮食 注意养肝养阳


春季现在已经到了,在春季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吃到的食物是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饮食都是可以选择吃到的,这样对我们健康也会有好处的,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健康,那么具体春季的时候我们吃什么比较好,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一起看看具体怎么吃比较好。

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春季的时候我们是很适合去养肝的,这也是春季养生最关键的时候。在这时候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而且由于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所以在春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注意保护好肝脏的健康才行。而且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

饮食要养阳

由于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这对我们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春天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选择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这样才可以让我们人体中的阳气更充实,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所以在春季的饮食上也需要注意补充阳气才行。同时春天的时候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这是非常关键的。

春季养生需要我们注意饮食才行,在平时首先我们应该选择多吃些养肝的食物,这样对我们健康养生会有好处,也是春季养生的一个基础,同时在平时还应该注意养阳才行,补充足够的阳气也是春季养生很关键的,大家需要重视才行。


春季养生需要养阳多晒太阳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春季,在春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由于这时候的天气变得比较温暖,所以在平时就要注意方法养生才行,春季的时候虽然人体会感觉比较舒适,但是也会由于春季的时候天气变化大,容易导致我们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那么春季如何养生,一起看看吧。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由于这时候的天气无常,气温变化大,很多人容易患上感冒。而且俗语说的好,二月休将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甚至是吃了端午粽,再将棉衣送,所以春日不管多暖,一定要注意春捂,这是我们春季养生要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产生的。同时除了春捂,对付春寒的好方法还有晒背。因为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强调御寒的重要部位就是背,避风晒背不仅能暖背通阳,还能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春季的时候注意补充阳气,这是春季健康非常关键的。

春季的时候我们想要补充阳气,那么就推荐大家去选择晒背的养生方法,而在晒背的时候,最好方式是穿着背心,一边运动一边晒太阳,最好在上午9时之前晒背,晒背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在晒太阳时,还可以摘掉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效果更好,这样对我们春季健康有好处,是可以有效补充阳气的,对于我们健康养生也是有好处的。

春季的时候养生我们要注意的情况比较多,上面介绍的方法效果就很不错,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补充阳气,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产生,在春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注意到这些细节,那么自然对健康也会有好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生 春季进补宜用中药


 春季养生 春季进补宜用中药

春季宜补益正气,以药养肝,清热生津。据此,可选用下列药物。

1.补肾养肝、滋阴助阳药:菟丝子、肉苁蓉、何首乌、山茱萸、女贞子、白芍、枸杞子。

2.补肺健脾、除湿药:党参、黄芪、黄精、防风、白术、薏苡仁。

3.清热生津药:板蓝根、枇杷叶、竹茹、栀子、芦根、石斛、玄参、麦冬、玉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为四时调摄的宗旨,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气的升降出入)、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点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正因为此句话非常重要,一些著名医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里说:“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阳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此句的意思是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不要做损害体内阳气的事;而在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

而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却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此句的解释亦很有道理,如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夏天有阳虚内寒之洞泄,而冬天不乏阴虚内热之盗汗。因为阳虚于内,故要养阳;因为阴虚于内,故要养阴,只有这样才能“从其根”。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