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寒冷的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一个季节,万物都在朝着我们微笑。每个人的脸上也有了灿烂的阳光。人们都爱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给人正能量。过了寒冷的冬季,人们身体各个功能都应该运动起来,这样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其实春季的养生保健的常识不能忽视,你做好了春季养生的准备了吗?
1、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的道理,就是因为春季的时候气温变化比较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所以说这个季节一定不要急于的减衣服,这样会出现很多的呼吸道疾病。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2、彻底大扫除,远离过敏
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在春季到来的时候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屋里的一些细菌全部清除干净。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尘器,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这样的话可以减少细菌侵入人体的几率,减少过敏的情况。
3、抵御春困有妙招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这个时候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红色和黄色绿色的这样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生活节奏要有规律,不要贪睡也不要晚上不睡,做好生活的护理。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饱,否则胃过度膨胀,人容易犯困。
4、多吃甘温之品
春季容难呈现脾胃虚弱病症;应该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可以减少肠胃的不适感觉,在春季应该多补充一些保护肝脏的食物,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食如牛肉、鲫鱼、鲈鱼、黄鳝。
冬去春来,在春季,气温慢慢的回升,但是气温很不稳定。我们不能太急于患上春装,应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出现感冒等疾病。还有春天来了要把自己的房子大扫除一下,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呼吸系统的疾病,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这个春天你会更加的美丽。
炎炎夏季来临,很多人就没有了胃口,而且消化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在进餐前先喝点饮料或汤,能够解除因饮水中枢的兴奋而引起的摄食中枢的抑制,菜汤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进食欲。
夏天不想吃饭,吃了也不容易消化,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等,这都是人体代谢和生理状况对夏天高温环境的应激反应。如果热负荷超过机体调节适应的限度,加之体内热量散少积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就会发生中暑。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饮食,即使外边烈日炎炎,我们同样能过一个健康清凉的夏天。
寒湿伤胃冷饮不要低于10度
冷饮的温度不要低于10C。饮料过热会增加出汗,但太冷又对正在受热的机体是一种强烈的不良刺激。但是许多人喜欢在餐前或餐后大量进食冰冻水果或啤酒等冷饮,不仅影响了正常进餐量,还会损伤胃肠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因为寒湿相加伤胃,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险。
小贴士
冰饮是暑热帮凶冷饮通过肠胃的速度远快于常温食物,往往越喝越渴。冷饮、啤酒等都是披着冰衣的火球,所含的高热量往往成为好身材的克星和暑热的帮凶。
生津补耗汤茶饮料宜热喝
夏天大量的流汗会造成血容量不足,使血压下降,从而增加中暑的危险。
因此汤类、饮料及茶类夏季以多饮为宜。在进餐前先喝点饮料或汤,能够解除因饮水中枢的兴奋而引起的摄食中枢的抑制,菜汤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进食欲。但喝冷饮不宜过多。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小贴士
饮料包括含盐饮料和不含盐饮料,前者如盐开水、盐汽水及盐茶,含盐浓度均以0.1%~0.2%为宜,后者可选用白开水、柠檬酸水,或由酸梅糖浆、陈皮糖浆、山楂糖浆等配成的饮料。后者具有饮用可口、止渴、加速热适应等优点。
夏季到来了,夏季如何养生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了,如今气温升高,人们夏季多贪凉,这是不正确的贪凉会对人带来很多疾病的。所以夏季养生原则最关键的就是忌凉!以下四点供您参考!
1、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2、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3、忌夜卧贪凉: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原来,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
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4、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将身体调理好,会给一年的身体健康奠定个好基础。
春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虽然春季逐步回暖,但冷空气频繁,早晚还是比较寒冷,“倒春寒”随时来袭。
因此,春季人体的状态也与这个季节的气候状况紧密相关,养生也要根据季节来调整。
春季养生 重在养肝
春天来了,你是否经常有口干、牙疼、爱上火等症状,这很有可能是你肝火旺盛带来的症状。
春季人体肝气当令,养生重在养肝,那么,为何春季要注重养肝呢?人们又该如何养肝呢?
■阳气上升 导致肝阴不足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节。天地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卢秉久说,春季是五行中属木,时令属肝。
天气渐渐转暖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在阳气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容易肝阴不足、肝火过旺。而很多曾经患过肝病的人群,如果休息不好会导致肝病复发,常在春季有肝部不适感。
■养肝有助脾胃 气血调理
很多人到了春季,都有爱上火、浑身乏力、没劲的感觉,这都很有可能是肝火旺盛带来的症状。
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卢秉久说,中医理论有肝主疏泄,肝脏对于脾胃消化、调节气血、梳理气机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调节肝火对于春季养生非常重要。
卢秉久说,人们春季防止肝火旺盛,要少食用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维生素较多的蔬菜,例如青椒、大白菜。
肝火旺容易引起人体体内脾胃虚弱,人们可以多食用黄色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南瓜等。
另外,人们也应在春季多做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
春捂过度 不利养生
春天如何保证身体健康,很多人都会说出“春捂秋冻”,人们都会在春天的时候尽量多穿一些衣服,防止感染风寒患病。
早春气候变化很大,天气冷暖不定,人们也会在春季固定多穿一些。不过,“春捂秋冻”并非“限制”。人们要根据自身的身体耐受力来进行增衣减衣。
卢秉久说,如果人们在春季过度春捂,有可能加重夏季阳热肝火,不利于养生。
另外,如果人们穿衣服过多,大量出汗,有可能加重湿疹等症状,或者患上其他疾病。
养足精神 告别“春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春季,很多人都开始犯困了。
广告公司白领李默说:“虽然晚上睡得不算晚,但是白天上班还是经常犯困,看来春困真是难逃,每天感觉浑身乏力、没精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到春天就开始懒洋洋了。
辽宁中国传统养生康复研究院院长刘景春说,春季虽然是阳气刚刚上升的季节,但是天气乍暖还寒,寒冷的天气并没有过去,人体的阴阳平衡容易出现紊乱,阳气未盛,所以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嗜睡等症状。
很多白领都习惯每天睡得很晚,其实,这很不利于春季养生。
刘景春指出,春季阳气刚刚复苏,人们应该好好收藏阳气,不适合过度消耗,最好养足精神、多睡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因此,年轻人也不要晚上过完睡觉,最好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以上。
春季食补 适宜温补
春季养生应该吃些什么,很多人都非常关心。
刘景春指出,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春天饮食应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
如性温的韭菜、葱、蒜、生姜、豆芽、蚕豆、胡萝卜、油菜、菠菜、香菜等。
另外,肉类食品可以选择牛肉、羊肉、狗肉、鸡肉、虾肉等,既能补充人体阳气,又能增强脾胃的功能。
很多人都喜欢吃大枣,认为是滋补身体的营养食品,春季,大枣、山药最宜在此时食用。
当然,人们也不要在这个季节忘记补充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例如鸡蛋、鱼类和豆制品等。
因为春季是流行疾病高发的季节,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