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转秋季节养生

2019-11-02 │ 夏转秋季节养生 夏秋养生饮食

夏秋保健良药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夏秋保健良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藿香正气一方由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厚朴、桔梗、甘草十一味药物组成。方中藿香辛温,功能理气和中辟秽,外散表邪,内去秽浊,兼治表里,是方中主药。此方具有芳香辟秽、表里双解、散寒除湿、扶正祛邪、升清降浊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胸膈痞满、呕吐泄泻等症。

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丸剂外,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和藿香正气滴丸等剂型。
藿香正气系列药物可用于治疗以下多种疾病。

中暑酷暑盛夏人极易发生中暑,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甚至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此时除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之处并给予物理降温外,可同时服用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最好选正气水、滴丸或软胶囊等起效较快的剂型,以消暑除湿、和中安胃。

胃肠型感冒在盛夏季节,若疏于防护,最易感受暑湿风寒之邪,引发胃肠型感冒,出现恶寒发热、身重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此时选择有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作用的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恰可切中病机,疗效确切。

急性肠胃炎因饮食不节或不慎感受寒湿之邪,则最易引发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胃炎。藿香正气系列药物有芳香化湿、健脾止泻、和胃止呕等作用,疗效显著。
功能性消化不良夏季,有些人常出现上腹不适,或吃一点东西就感到脘腹饱胀,或伴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异常,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藿香正气滴丸等系列药物,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减缓的状态,对脘腹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治疗功效。

水土不服夏季外出旅游或探亲,一些人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藿香正气系列有芳香化浊、健脾除湿、和胃止呕等功效,对消除上述症状功效显著。

空调病久处空调房间,若再防护不当,使肠胃受寒湿侵袭,或不知节制饮食,进食油腻过多,则最易使脾胃受伤,引发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藿香正气系列药物能双解表里、化湿和中,恰可切中病机,疗效确切。

晕车晕船晕车晕船常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在乘坐车船前用药棉蘸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外盖纱布固定,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水等(儿童酌减),能有效预防晕车晕船。

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用3~5天。

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和其他患处即可。治疗期间要穿透气性能好的鞋子,并要注意保持足部干燥。

相关知识

夏秋交替 养生重在养收


进入秋季后,阳消阴长。在中医看来,养生应当注意“养收”原则,避免元气外泄。早起有利于阳气舒展,而早睡则有利于收敛阴精,因此秋天应当早睡早起,饮食上要少吃辣椒、茴香等发散性食品。

据专家介绍,进入秋季后,人体的阳气渐收,阴气渐增,天气又干燥,要避免燥邪对身体的侵害,防止燥咳疾病的出现。由于暑热潜伏体内,所以不要过多过早的增加衣服,以免内热不得宣散,且秋季不宜发汗和催吐,这样会消耗津液使脏腑不安。秋季肺气旺,饮食应当减少辛味食品以防助长肺气,宜适当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气得到补养,避免肺旺而伤肝。

中医将“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气”,时令不同感受的邪气也会有所不同,秋季主燥,正气不足的人很容易受“燥”气侵袭,而出现眼干、鼻干、口干、便秘等一系列以干燥为特征的疾病。造成这些症状的最根本原因是夏季流汗多,而秋季干燥的气候又加速了水分的蒸发。

为了预防“秋燥”侵袭,秋季人们更应该注意多喝水,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宜食润肺食物如梨水、梨膏、鲜荸荠、麦冬、藕等润肺,或多吃点香蕉、柿子、菠菜、松子、鲜杏仁、花生、南瓜子、银耳、木耳、银鱼、蘑菇、芝麻以润燥。

此外,您还可选择中成药调理身体。同仁堂生产的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生脉饮党参方中的党参性质平和,不燥不腻,长期服用,不至助火碍气。对于轻证、慢性疾病及高血压患者用之较宜;重症、急症、血压低则用人参方为宜。

生脉饮处方来源金代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人参方成分是红参、麦冬、五味子;党参方是用党参替代红参。生脉饮主治因温病热伤气阴,表现为倦怠气短懒言,口渴多汗脉微等症状;或因气阴不足,亡津失水,表现为心悸气短,脉微虚汗等症状;或因肺虚久咳,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舌燥,舌红而干,脉虚细等症状。西医诊断为中暑、急性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以及亚健康状态,凡出现气阴两伤之证,均可服用。

医生特别提醒,在服用该药期间,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热邪尚存,表证未解者,咳而尚有表证未解者忌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相关亚健康解决方案:

眼睛常发干发涩(肝经不足,阳气虚)口干舌燥(肾经病)便秘或风吹草动肚子就不舒服(中焦气不足,元气大伤)阴虚便秘,胸烦气燥,常吐黄痰(阴气虚)阳虚便秘,脸上无神采,容易疲惫(阳气虚)糖尿病前兆(脾虚)高血压(肝肾损伤)下午1点至3点总感胸闷心慌气短(小肠经病,心脏病前兆)

夏末秋初养生宜三清


夏季的燥热与烦闷眼看就要过去了,人们终于可以大口呼吸又重新清爽的空气。不过,这个时候也提醒大家,这个交替的季节不仅在生理上要关注我们内在的变化,在心理上也应多加注意,防止秋愁等思绪影响我们的健康。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夏末初秋的几种养生方法。

第一.心理宜清静

夏末秋初,酷暑蒸灼,气压较低,人容易产生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爆脾气,因躁能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第二,饮食宜清淡

炎夏和初秋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用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谈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掖,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还可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传染病。

第三,游乐宜清幽

夏末秋初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凉风会使人心静如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


导读: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夏秋换季天气转凉,腰背疼的患者开始多起来,特别是白领一族,尤受到疼痛困扰。那么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下面教你缓解方法。

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

一般都认为,夏天气温比较高,周身的血脉通畅了,困扰患者的颈肩痛、腰背痛、风湿关节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到了立秋以后,天气转凉,颈肩腰腿痛就会随之复发。

这是因为夏秋之交气候多变,忽冷忽热的刺激会使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缓慢,使椎间盘内压力改变,椎间盘因负荷加大导致退行性病变加速。此外,夏秋之交气候干燥,人体含水量下降,椎间盘中水分丢失更严重,导致椎间盘弹性下降,退行性病变突出。

要缓解腰背疼痛,首先要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尽量使自己的体位保持端正,少跷二郎腿。腰背痛发作后可以考虑理疗、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如消炎止痛药或舒筋活血的中药)。适当进行腰背部功能锻炼,改善腰背部肌肉张力,对于缓解腰背痛也是很有好处的。

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下面小编教你几个缓解的方法。

1、敷热姜汤

盛夏酷暑,在空调房里呆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袭,特别是老人容易引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2、药浴

用丝瓜络、千年健、海风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克,煎熬取二汁,倒入浴盆中,加热水至能够浸没患处为度。水温应该保持在45~50℃左右,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沐擦浴30分钟。这一方法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各个大关节的风湿宿伤疼痛。

3、热水泡脚

德国格罗斯汉斯多夫睡眠障碍治疗医院院长霍尔格海因认为,更年期女性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足部的肌张力,并促使头部的血液向下肢流动,从而放松全身,缓解腰背疼、骨疼,并能促进睡眠。

4、多晒太阳补维D

缺乏维生素D目前被视为慢性疼痛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当你长时间遭受腰背疼、颈椎病、偏头痛、骨质疏松、关节疼等疼痛困扰时,不妨走出家门,多接受阳光的治疗。秋2020冬季晒太阳有两个黄金时间,即上午9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5点,此时紫外线不是很强,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5、多吃葡萄、蓝莓

生活中有些食物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如葡萄中的白藜芦醇(一种存在于水果中的多酚类化学物质),它能对引起组织液增生的生化酶起到限制作用。白藜芦醇对疼痛影响的研究显示,多酚还能缓解引起后背疼痛的软骨损伤。除了葡萄,蓝莓和蔓越橘等浆果中也富含白藜芦醇,平时最好多吃些。

6、坐姿要正确

除了久坐,使用电脑时过于前倾的坐姿也会增加腰背疼痛的几率。若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发展为慢性腰背痛。特别是前倾接近45度,这一坐姿容易加大脊椎和椎间盘压力,增加严重腰背疼痛的危险。专家建议,电脑一族至少每半小时应起身休息一次,尽量多走动,以利于血液循环。另外,尽量坐椅子边,或者在后背加个腰枕,都利于保持直立坐姿。

7、久坐族喝杜仲茶

杜仲茶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经常久坐,腰酸背痛的人易常喝。若是女性朋友还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与四物汤一起服用。

夏秋换季腰背疼怎么办?还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腰背疼,如按摩委中穴、仰卧时膝盖下放个枕头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夏末秋初养生有十误区


养生导读:夏末秋初养生,你知道怎么做吗?有些人认为春捂秋冻对健康有好处,天冷了也要冻着;还有些女性朋友天冷了还穿露脐装这些都是不好的养生习惯。今天为你盘点夏末秋初养生十误区,可不能让一些看起来有道理的养生误区毁了你的健康。

夏末秋初养生十误区

1、春捂秋冻,冻着就有好处

常说的春捂秋冻中的秋冻是指2020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所以秋冻的目的是锻炼身体的耐寒性。

很多年轻朋友在2020秋季气温骤降时也不及时地添加衣物,认为冻着就有好处的观点是不对的。人体在气温急剧变化时抵抗力会减弱,很容易感染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另外,秋冻不适用于老人、孩子等体质弱的人群。凡事皆有度,穿得太单薄和太厚实都不好。

2、穿露脐装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肚脐是万万不能在天气转凉时受寒的。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因此,不要为了追求性感而冒风险,穿露脐装。这可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的,日后可是麻烦很大的。

由于夏末初秋的天气还是很热,有的人晚上睡觉就还用的夏天的毛巾被或者薄被子。其实这个季节虽然气温没有完全下降,但早晚温差大,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要盖上被子,尤其是肚子。盖上肚脐睡觉以防肚子受凉引发的腹泻与感冒。

3、初秋不防晒

对于防晒,不少人都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夏日已过,不用再执着于日日防晒,其实秋冬的太阳也是不容忽视的,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依然可以伤及皮肤,导致皮肤红肿、脱皮,甚至发生皮肤病!因此,无论男女,无论黑白,都要注意防晒!防晒应是一年四季都不可中断的护肤功课。

由于初秋的天气渐渐转凉,加上皮肤的陈代谢逐渐变得缓慢,如果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极易引起晒伤。因此,初秋时节更应该注意紫外线侵袭皮肤。眼睛和唇部是防晒格外要注意的部位,因为眼睛周围的皮肤很薄,一般的眼霜是达不到防晒效果的,所以在购买时,应选购有润泽和修护作用的眼部防晒品。另外,配戴太阳镜也是眼部防晒的一个好方法。唇部的肌肤较为柔嫩,在强烈紫外线的辐射下很容易失去光泽和产生死皮,因此尽量选用防晒效果的润唇膏来加以保护。

夏末秋初养生的“五防”


养生导读:处暑不远了,一下子就到了夏末秋初,在这换季之时要注意养生保健。你知道夏末秋初如何养生呢?根据夏末秋初的气候特点,这时养生要注意五防:防湿邪、防暑降温、防秋燥、防秋乏、防腹泻!

夏末秋初养生注意五防

一、防湿邪

初秋天气仍热,且雨水多,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主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埋下病根。

入秋之后不宜立即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应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例如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增强身体抵抗力。与肉类相比,一些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润燥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立秋过后终伏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大养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

专家认为,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因为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由于天气炎热,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午睡可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运动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种。夏秋之交,从事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同时,运动时身体微微出汗,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让身体感觉更加轻盈。专家发现,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间相对凉爽时进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种球类、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为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