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心脾肺肾五脏养生知识

2019-11-06 │ 肝心脾肺肾五脏养生知识 五脏与季节养生

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本文导读:七情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影响着脏腑气血功能,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那么,七情指哪七情?五脏是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具体介绍。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

五脏是什么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通藏。五脏具有 藏 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为其共性,故又名五神脏。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广泛联系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五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脏在生理功能上各有专司,病证上也互不相同,其间的依存、制约、协调平衡关系,以及脏与脏,脏与腑,乃至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用阴阳、五行理论及藏象学说来阐释。

中医这样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主要临床表现:

喜伤: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甚至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

怒伤:见头晕或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胸闷,两胁胀痛,急躁易怒。有的可见呃逆,呕吐,腹胀,泄泻,甚则神昏暴厥。

思伤:头晕目眩,怔忡,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失眠多梦。

忧伤: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悲伤:面色惨淡,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

恐伤:少腹胀满,遗精滑精,二便失禁,或惊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捕之。

惊伤:则情绪不宁,甚则情志错乱,语言举正异常。

七情与五脏

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

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

脾主思, 思 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

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汽车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


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我给他看病,他说 大夫啊,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见了你就特别想哭。 我说 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

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里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曹操身边那人给吓死了,我想,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其实我们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你看那王熙凤,她为什么得病?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她对谁都那儿算计着呢,最后老天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你看那周瑜,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衡了,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了,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扩展阅读

怒伤肝思伤脾 中医五志养生方


本文导读:“怒伤肝”“思伤脾”,相信这些词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这些吃到底都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的介绍。


怒、喜、思、忧、恐 是中医讲的五志,这五志与我们的内脏健康有密切关联,我们通常所说的 怒伤肝 思伤脾 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对五志与五脏健康的介绍。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 七情 。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 原道训》曰: 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

中医认为: 思则气结 ,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

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地。老百姓常说的 吓死人 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故而易引起疾病。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面中医为大家介绍了五志与五脏的健康知识,看完文章之后你是否有收获呢。

七情和五脏间的内在联系


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淫或六邪,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同志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你就找个没人儿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了你马上会觉得舒服。

我们再看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当你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特别烦恼,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帮你调一调,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当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那儿检查,西医说你没有病。比如说我们有的人生气以后,觉得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胀,你到医院去检查,西医说你没事,你指标全正常。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你吃一点平肝降逆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就好了。

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

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

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

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汽车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

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我给他看病,他说:大夫啊,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见了你就特别想哭。我说: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

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里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曹操身边那人给吓死了,我想,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

所以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其实我们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你看那王熙凤,她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对谁都那儿算计着呢,最后老天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你看那周瑜,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衡了,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了,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怒气最伤肝 神志安宁养五脏


导读:中医有说法怒伤肝、思伤脾胃、恐伤肾。人在遇到一些事情使自己的情绪发生很大的变化的时候,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如何避免这样的伤害呢?

怒气最伤肝 神志安宁养五脏

宠辱不惊 肝木自宁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高兴的事与不高兴的事,被人赞扬的事或被人批评的事;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好听的话与不好听的话。被人宠着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否则会忘乎所以;被人贬低的时候,不要太丧气,否则会没有了志气。特别是不可怒发冲冠,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厉害。怒气伤肝,怒会耗散肝血,助发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甚至中风恶疾。如果能宠辱不惊,肝气就会舒条有序,神志就可安宁无恙。

动静以敬 心火自定

动以养形,静以养心。但养形与养心是互惠的,只有形体康健,心情才能舒畅;而心情舒畅,亦有利于形体的健美。喜静则静,喜动则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动静结合,身心才能自如。如果动静失于常态,或者形体劳累,就会伤及心血;而劳心过度,血脉不能通畅,形体也会感到疲乏。所以说,血脉的流通,要有动以养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静以养心。动静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饮食有节 脾土安和

《黄帝内经》上说道,食饮有节是非常重要的长寿因素。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太饱则伤肺,太饥则伤气,太酸则伤筋,太咸则伤骨,太甜则伤血。特别是暴饮暴食,烟酒无度,就必然伤及脾胃,脾胃伤了,气血津液自然会减少许多,何谈健康!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大小肠)安康,节制饮食是第一要素。

调息寡言 肺金自券

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发生气管炎、哮喘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先要调和气息,气息调和好了,肺金自然安宁。中医学认为,肺为发声之腑,说话过多,会伤及肺气与肺阴,出现喑哑、咽痛、语怯等病痛。所以说,保护肺腑,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一样重要,两者均不可偏废。

恬淡少欲 肾水自足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肾主精气,主生殖与人的发育。人的性欲,不可过纵,亦不可闭欲,而应当是有情少欲。特别是中年以后,房事生活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人的精气神,精是物质基础,肾精充足了,才能有元气,元气充沛了,才能有神。如果整天沉醉于色情之中,肾精的过度外泄,必然会使脏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低下,物质基础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说恬淡少欲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养生先养神

不患失 每个人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人的一生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于个人的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则对养神十分有益。

寻寄托 《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提出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好办法。有好琴棋者,有好书画者,有好古玩者,有好花木者,各经嗜好寻求,自得其乐。充实的业余生活,精神有了寄托,能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全神延寿。闲暇之时,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那飞瀑流泉、奇峰怪石、绿树修竹、芳草异香、虫吟鸟鸣使人顿感心爽神怡。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的活力,对养神增寿颇为有益。

重养性 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晋代养生家葛洪云:若德行不修,介长年累月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指出:若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人们只要重视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光明磊落,慈悲为怀,不生妒心。与人为善,心理自然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必然和谐,即可内外不为邪所伤而无病。《内经》也提倡恬淡虚无、清心寡欲。是说要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地清纯如镜。要求人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勿让杂念利欲劳心费神。只有做到清心寡欲,没有过多的贪求,才能减少妄求,不为身外之物扰动心神,以此而康泰延年。

中和者寿

中和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精髓,儒、释、道三家都极为推崇。古人说: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平,就是要心境平和、宁静。只有心境平和、宁静,才能达到中和的状态。中,指居中,不偏不倚;和,即和谐、协调、调和。《中庸天命》中认为,心里有喜、怒、哀、乐而不表现出来,就是中;虽然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就是和。所以古人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古人将中和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之法的高度,并且以此为修身延寿的法则。古代养生家认为,在感情上经常保持中和的状态,生活中就能不受情欲之弊的制约,不患得患失,这样,人的精、气、神就能保持从容和缓,人就会长寿。

中医养生之“七情五志”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收到严重干扰。《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药 药物七情


中医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用方的基础。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内容如下: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中医把人的身体分为五型,而五脏表示这五行的平衡,中医分辨人体的特征疾病都是通过五行去查看的,根据五行反馈出的特征,判断是哪种内脏出现问题,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功效,所以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症状时,要进行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判断。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比如怒则伤肝。范进中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于甘,又能呆胃滞脾。

五行的生克关系

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为叙述方便,生者称为母,被生者称为子)。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两者都很重要,不要觉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

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保持事物发展变化的平衡与协调。

五脏之间的关系

(1)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2)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酒醉的探戈伤身伤肝又伤心


又有应酬了吗?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出去应酬喝多了的情况,喝醉了怎么办呢?应该不少人都在研究解酒的方法。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能解酒的水果有哪些?以后大家可以家里多准备些这些水果。

草莓

草莓又名地莓或草果,草莓果肉柔软多汁,没有皮与核,味道甜中带酸而且爽口。草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属于低糖、低热量的浆果。草莓中含有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多种氨基酸及果胶等。

特别是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同类水果,对人的骨骼、肌肤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很好的滋补果品。中医认为草莓味甘酸性凉,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消炎止痛、润肺健脾、补血通经、解毒利尿、助消化、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还具有降血压、抗衰老的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贫血、白血病、脑溢血、痔疮等都有不错的疗效。

梨被人们推崇为“百果之宗”,含大量果糖及丰富的钙、镁、磷、铁、纤维素、粗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及水分。

中医认为梨味甘酸性凉,有解酒、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用梨解酒的效果很好。醉酒轻者一次食小梨3-5个,或大梨2-3个;醉酒重者可将梨榨汁灌服。

柚子

柚子的营养价值很高,中医认为柚肉甘酸,性寒无毒,具有理气化痰的作用,柚子这种水果的解酒效果也很好。鲜柚肉中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有降血糖的功效,有益于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柚肉还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还可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柚子还有健脾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用鲜柚200克,直接食用果肉或者榨汁兑温开水饮用,可以促进体内酒精分解,起到醒酒的作用。

柿子

柿子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果中圣品”,也是效果很好的一种解酒的水果。中医认为,柿子具有清热润肺止渴的功效,主治火燥、咳嗽、嘴干出血、胃肠热燥、痔疮出血等症状。

柿子还能开胃、消痰、止咳、润心肺、清肠胃。对于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心肌梗死以及中风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样,柿子的解酒功效十分显著。取1个柿子,洗净削皮,饮酒前吃可解酒醉或防止酒醉。酒醉后取鲜柿子去皮食用也可以起到解酒的功效。

食物解酒法

除了上述解酒护肝方法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通过以下食物来进行解酒,远离醉酒后的各种不适症状。

1.绿豆解酒法:取50克绿豆、10克甘草,加适量红糖煎服,可醒酒。如单用绿豆煎汤,亦有一定功效。

2. 芹菜解酒法: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能治酒后胃肠不适等症状。

3.米汤醒酒法: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

4. 蛋清解酒法:醉酒时取1-2只生鸡蛋清服下,可保护胃粘膜,并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5. 牛奶解酒法:醉酒后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6藕沫解酒法:将鲜藕捣烂取汁饮服,对消除醉酒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7. 生姜解酒法: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

8.桔汁解酒法:酒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可吃几个桔子或饮用鲜桔汁即可解酒。

9. 甘蔗汁解酒法: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10.杨桃解酒法:醋渍杨桃1个,加水煎服,可用于醒酒。

11. 杮子解酒法:饮酒醉后,取几只鲜杮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解酒误区

许多解酒方法是被大家所熟知,但是盲目的相信一些解酒方法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常见的如下:

1.浓茶解酒危害大

很多人在醉酒后,觉得喝浓茶能解酒,殊不知,茶叶中所含的茶碱、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加重对醉酒人心脏负担。且“浓茶解酒”的说法不但毫无科学依据,而且是极其有害的。

2.汽水解酒胃遭殃

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在醉酒后又大量喝汽水,会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

3.抠喉催吐能要命

抠喉咙催吐造成腹内压力增强,很容易导致胃出血,对身体造成伤害。

4.酒掺饮料能降低酒精浓度

红酒兑可乐,白酒掺红牛不仅使酒的口感更好,兑饮酒者还希望把酒精浓度降下去。可惜,这样反而会加快酒精的吸收,增加酒后不适症状。

浓茶解酒等于火上浇油酒精进入人体内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当人醉酒时,这种兴奋作用会加剧转变为一种不良刺激。

而茶叶所含的茶碱、咖啡因同样具有兴奋作用,这对醉酒人的心脏来说,等于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心脏负担。酒后喝茶,特别是醉酒后饮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酒精会在尚未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浓茶解酒”的说法不但毫无科学依据,而且是极其有害的。

正确解酒方法

喝水吃盐有助排酒:中医认为,祛湿不利小便,非其’冶也。也就是说,利小便有助于排湿。因此,在喝酒前、喝酒时大量喝水,或在喝酒前先吃一勺食盐,都能起到利尿的作用。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氨基酸护肝解酒饮料:氨基酸里面苏氨酸和蛋氨酸对肝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肝脏中脂肪的累积,分解脂肪,将体内的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去除,促进抗体的产生。生姜解酒: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

小编提醒:喝酒易伤身,饮酒需谨慎,小酌怡情,嗜酒伤身,在健康路生千万别给自己使绊子,伤身伤肝又伤心,最后捞的一身伤,还吃食不讨好,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