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对冬天运动出汗的说法

2019-11-06 │ 中医养生对冬天运动出汗的说法 老人怎么养生走路快

中医 出汗别迎风走路别含胸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医 出汗别迎风走路别含胸》,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出汗后迎风、含胸走路都是一种不良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出汗后迎风容易伤风感冒,含胸走路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对这些行为的介绍。

出汗别迎风,走路别含胸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叫许褚,他当时是魏国的一员猛将,人高马大,勇力过人。这个人曾跟与马超较量了一番。当时在较量中许褚战得兴起,竟然回营脱了盔甲,赤身裸体来战,这便是著名的 许褚裸衣战马超 。传说他最后死于风寒,于是有人便想,或许正是他这种不顾流汗、迎风战斗的习惯使他染上风寒。

由这个故事我们想到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健康养生俗语 出汗别迎风,走路别含胸 :

出汗时为什么不能迎风呢?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出汗后迎风容易伤风感冒。有些人平时不注意,在锻炼出一身汗时,为了凉爽常常站在有风的地方休息,或者直接对着电风扇、空调猛吹,这样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

这是因为,人在出汗时,皮肤毛孔基本都处于扩张状态,此时如果迎风吹风,会造成毛孔急速收缩。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的寒邪之气很容易乘虚而人,而寒气随着经络在人体中运行,会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感冒等。所以说 出汗别迎风 。

一般来说,在锻炼出汗后,千万不要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该及时把汗擦干,并换掉带汗的衣装,最好戴上帽子,以防止身体热量过度散失。

走路含胸同样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习惯

从医学角度来说,走路姿势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总是低头含胸会影响大脑气血的循环,还会增加脊柱的压力,导致脊柱损伤、颈椎病等肩背部疾病的发生。

与此相反的是,挺胸抬头走路可以促进人体健康。医学专家普遍认为,保持抬头挺胸姿势,可以减缓腰颈椎病变,还可以使肺活量增加10%~30%,从而提升血液的含氧量,使更多的氧气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减轻疲劳程度,加速体力恢复。

此外,挺胸抬头还可减轻背部压力,可有效预防背痛、防治佝偻病;还能能够塑造人的形体美,让人充满自信,精神焕发。

总之,为了健康,出汗之后要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风着凉;走路时要挺胸抬头,昂首阔步。

纠正不良的走姿


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对着大镜子检查自己的姿势(照镜子时人会不禁地挺胸抬头),也可模仿走路的动作,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倾。

在真正走路时,要注意双眼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脚在后蹬时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出汗别迎风,走路别含胸,上面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这两种行为的正确做法,为了我们的健康,出汗后要注意保暖,走路是要抬头挺胸。

ys630.COm精选阅读

灰指甲别慌张 中医来帮忙


导读:灰指甲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灰指甲就是灰色的指甲。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人并不承认自己得了灰指甲。治疗灰指甲中医有什么方法呢?

灰指甲别慌张 中医来帮忙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句广告词被许多人所熟知。灰指甲就是甲癣,临床医生把它叫做甲真菌病,中医称鹅爪风。

研究发现,个人卫生习惯与灰指甲的发生直接有关。爱与他人换鞋穿,或洗脚不及时的人易患病:在公共浴室泡澡和在卫生条件差的泳池里游泳的人易患此病;饲养猫、狗等宠物者,被宠物身上的癣菌感染后易患病;患有某些慢性病症,如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者发病率偏高,症状也偏重。

灰指甲是由一大类称为病原真菌的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手脚指(趾)甲皆可患病,主要表现为指(趾)甲的颜色和形态异常。患病的早期,一般从1~2 个指(趾) 甲开始发病,指(趾)甲表面失去光泽,变得混浊,进而变脆、易破碎,又逐渐开始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迅速用药物加以控制则收效颇佳,可避免灰指甲向其他健康手指、脚趾传染,并最终导致指(趾)甲发灰、发黑、萎缩、钩甲、脱落等的发生。

下面介绍几个治疗早期灰指甲的验方,供参考使用。

鸦胆子外抹

鸦胆子仁(去壳取仁,捣碎) 10 克,加水600 毫升煎煮20 分钟,取汁装瓶备用。每次用药前先将病甲用温盐水浸泡10分钟,使其发软,然后蘸药汁涂抹于病甲上,自然风干后,用清水洗干净手,每日2~3 次。鸦胆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鸦胆子所含的鸦胆子油具有杀灭真菌的作用,故对治疗灰指甲有效。应注意,由于鸦胆子有小毒,所以勿将药汁触及眼、口、鼻等部位。

蒜醋液涂搽

紫皮独头大蒜30 克,去皮捣成蒜泥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加入优质白醋50 毫升.混匀涂搽患甲,每日涂搽3~5 次,药用完后可继续按比例配制。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杀虫作用。白醋含有柠檬酸、食用醋酸、苯甲酸钠,它们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两物混合对杀灭真菌有较强的功效。

参椒液浸泡

米醋150 毫升,加苦参15 克、花椒10 克,浸泡1 周后即可使用。用时取适量倒入玻璃瓶中,把患指伸进去浸泡,每次浸泡20 分钟,每日2次,坚持7~10 日。花椒性温,昧辛,有小毒,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苦参性寒,味苦,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以杀灭真菌。

艾叶水外洗

艾叶10克,加水300 毫升,煎煮15 分钟,取药汁倒入小盆中,等待药汁温度降到40℃ 时,用无菌纱布蘸药汁洗患指(趾),每次15~20 分钟,每日1 次。洗后病甲无须清洗,可照常进行日常活动。艾叶昧苦、辛,性温,具有燥湿、杀虫、辟秽的功效,用于治疗灰指甲效果不错。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艾叶有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作用。

花粉过敏按仨穴

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出门踏青郊游时万一遭遇过敏,又没带脱敏药怎么办呢?可按摩仨穴位救急。

巨阙穴 巨阙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因任脉上、下二部皆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为来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湿热水气,此气因其热,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因此,按摩此穴对咳逆上气、惊悸、呕吐等不适有缓解作用。

如果把人体的胸骨比成一把倒悬的宝剑,巨阙穴就在剑的尖端,胸骨剑突大凹陷的下面。按摩方法是,上身前屈,两手中指叠放按压穴位3分钟,连续5次。

中府穴 中指中焦,府是聚的意思。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按摩此穴可治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还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中府位于前胸上方,锁骨外端凹陷下一拇指处(肺经)。挺胸,两手中指同时分别按压左右穴位,两肘部向前用力推压3分钟,反复5次。

膏肓穴 人们常会用到一个词病入膏肓,但多不知膏肓其实是人体一个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膀胱经)。右手4个手指反向背部按压对侧的膏肓穴,左手支撑右肘部,上身向内侧扭转,按压5次,每次3分钟,然后左右交换按压。若体位用力不便,可由他人帮忙。

上火别乱喝凉茶


【导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就算是喝凉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用方,否则,喝了不但可能没效,还会产生副作用。我们知道,怕上火喝凉茶。喝凉茶具有清热去火等祛病养生疗效,但是专家表示,上火别乱喝凉茶,凉茶也是一种药,喝多了,喝错了,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下面小编为介绍上火别乱喝凉茶。

上火别乱喝凉茶

禁忌一:不宜喝苦寒的凉茶

中医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强入冷水则伤肾,喝苦寒的凉茶对肺和肾不太好。尤其是小孩更加重注。小孩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本来就脾胃虚弱,受不得寒凉。要是喝一般大人常喝的凉茶,比如凉茶铺那些,未免太过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了运化不好,就容易湿滞上火。若是婴幼儿时期就常喝五花茶、黄连水、腊梅花等凉性过重的凉茶,对体质还可能造成终生影响,今后再想调理也难了。

禁忌二:不宜长时间喝凉茶

凉茶毕竟有中药成分,就算是药性偏平性,喝多了也伤脾胃,更别说经年累月地喝,破坏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身体免疫力弱了,发生呼吸道感染、肠胃病、过敏等疾病的几率也会升高。因此,凉茶不宜长时间喝。

上火别乱喝凉茶

禁忌三:不宜用凉茶来治病

喉咙痛、口臭、眼屎多、便秘等这些都是上火的症状,喝点凉茶就好了。但有时却未必如此,呼吸道感染也会喉咙痛,便秘可能是胃动力不足,烂牙通常伴随口臭。若是一味喝凉茶对付,以为凉茶也能治病,没准就耽误了病情。

禁忌四:不宜人人用一方

一煲凉茶老少都喝,一个方子好多人用,按西医的理论再正常不过,在中医看来却极不妥当。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就算是喝凉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用方,否则,喝了不但可能没效,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人们要根据身身体质及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凉茶。

涂抹药膏别贪多


导读:一支药膏四五天就用完了,这包装也太小了。过了60岁,王奶奶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干裂、瘙痒、脱屑,只好求助于尿素软膏之类的外用药。皮肤的灾情减轻了很多,可由于王奶奶每次都涂抹厚厚的一层药膏,每年都得用上十多支。

秋冬季节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有些人习惯用碱性较大的洗涤用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膜,使得很多人深受皮肤干裂、瘙痒的困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赵俊英向记者介绍,一些外用药有助于皮肤保持水分,但使用时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同时也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必要的浪费。

首先,涂药不能贪多。针对有些人多涂抹些药膏,见效快的想法。赵俊英指出,皮肤病外用药常会把药物主要成分混合在凡士林、羊毛脂等基质里,使皮肤缓缓地吸收药物。如果患处皮肤透入性正常,药膏涂抹太多并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

而如果表皮有损伤或患有湿疹等疾病时,又会明显增加药物的吸收,不利于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控制。有研究显示,湿疹皮肤的透入性比正常皮肤大810倍。尤其是用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乳膏时,过多的激素进入人体,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其次,涂药应做足功夫。通常的做法是,涂抹药膏前,先用温水把双手和患处洗净,等皮肤半干后,再将药膏轻轻地均匀抹在患处,使药膏在患处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膜,并轻轻按摩12分钟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最后,涂抹外用药的频率不用太高。赵俊英说,皮肤外用乳膏通常每天涂抹两次即能够保持一天的药效,不必增加用药频率。

冬季皮肤干燥,皮肤问题多发,除了依靠涂抹药膏减轻病情之外,更需要给皮肤以滋润和护理。

别害羞!中医教你通过分泌物辨病


人有很多分泌物,比如说痰涎、呕叶物、带下、鼻涕、耳垢、汀液等等。我们不要小看它们,它们能帮助我们辨别疾病,古人说:“凡病必察其下”,也就是说,医生看病不但要查病人的“五脏”、“六腑”,也必须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古人的经验已得到了现代医学的承认。现在的医生通过化验病人大小便诊断疾病,在医疗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诊察手段。其实,不仅是大小便,人的其他很多分泌物、排泄物,如痰涎、呕叶物、带下、鼻涕、耳垢、汀液、气味等等,都能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只要留心观察它们的变化,就能对自己或别人的健康状况,做到胸中有数。

汗液

汀液是皮肤汀腺分泌的液体,全身汀腺每天可分泌汀液约500~lOOOml。汀中950/以上是水分,小部分含有尿素、尿酸、乳酸、无机盐等,基本成分与尿液相似。汀与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的废物,同时使皮肤表而保持酸性,防止些细菌对人体的

侵袭。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汀也是人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内经》明确指出:“汗为心液”,通过汗可以了解病情,对症下药。现代医学认为,无汀或出汀不正常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一、无汗

此种病人常常感到身体某部位或全身皮肤异常干燥,终年不见汀液,有白色皮屑脱落,秋冬季节可见皮肤干裂现象,无汀症多继发于某些全身疾病或皮肤病(如鱼鳞病、银屑病、硬皮病,还见于维生素缺乏,粘液性水肿),有极少数病人是先天性异常所致,也有因药物(如阿托品等)引起的。

春天别忘防风疹


近日记者从医院获悉:一种春季和冬季多发的传染病风疹病人在医院出现,由于风疹是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一个正常健康人接触了风疹患者后,就有可能被传染上。
前几天9岁的小明身上长出一些粉红色的团团,又痒又热,而且越抓越难受,妈妈带他到医院找儿科医生看,医生说是长风疹了,叫他少外出别传染别人。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风疹是病毒通过呼吸道、鼻和嘴进入人体后,开始在这些地方繁殖,病毒越来越多,进入脖子两侧的淋巴结,然后通过血液的流动,播散到全身的其他部位,引起全身的病毒血症而发病,这一段时间叫潜伏期,一般为14至21天。
发病时,多数人会有38℃左右的发烧,有头痛、身上没劲、嗓子痛等较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般的感冒,这段时间一般1~2天左右,出现皮疹后这些症状不明显了。
皮疹大多数长在脸上及后颈处,这些粉红色斑或斑疹,用手指按压后可褪色,皮疹有时会连续由身体上端到下端,按顺序颈部、躯干、上肢,最后下肢迅速出现,但双手掌及脚底下没有。一般2~4天就好了,好了以后没有痕迹。
需要注意的是,风疹和麻疹、猩红热同是春季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三种传染病有明显的不同,麻疹也是一种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但比风疹重,一般持续高烧39℃以上,3~4天后全身出现紫红色皮疹,有明显的眼红、怕光流泪、分泌物多、咳嗽、流鼻涕症状。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嗓子痛、恶心呕吐等等,扁桃腺肿大、到医院查血就可以鉴别了。


专家提醒说:被诊断为风疹,病人应与健康人隔离,防止传染,一般5天就可以,病人需卧床休息,多喝水,吃稀饭和咸菜等易消化的食物,可服用疏风清热、解毒类药对症治疗。

别小看耳垂上有横纹


人的年龄大了以后,可能在耳垂的后面,从耳朵口向外的地方出现一条横纹。千万别小看这一条小小的皱纹,因为出现这样的一条皱纹,可能是预示着患者出现了动脉硬化,出现了心脏缺血的情况,通过一些科研人员研究表明,和动脉异常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说出现这种现象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别小看耳垂上有横纹

科学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统计表明:耳垂处小小的皱纹同动脉异常是有关联的。耳垂上出现皱纹是已经得病的动脉正在展开的过程的局部表现。耳垂是耳朵上由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没有软骨,是耳朵上唯一肉多的部位。

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朵同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得到的血较少,耳垂为身体末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因而在耳垂上出现了皱纹。美国学者发现,因冠心病死亡者,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皱纹,对有耳垂皱纹者做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中90%患有冠心病。

中医认为

“耳为心之司”,并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在耳穴图谱上,耳垂这个位置是主心的,在这个位置如果有横纹、斜纹等,都认为是有心脏病的可能。当您的耳朵出现了耳垂皱纹时,请及时检查您的心脏。

不过,耳垂皱褶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皮肤表现或者是前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出现耳垂皱褶并非一定就是冠心病。此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即使没有诊断出冠心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冠心病。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