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归来的寿星陈椿虽然已有110岁的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满面红润。他对颇有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唱京剧。老人认为京剧不仅可以调剂他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在唱京剧时,要气沉丹田,这样可以加速吐故纳新,有强身健体之效,而且京剧结构严谨,韵律考究,通过学唱京剧还可以加强记忆力和背诵能力。YS630.com
用自制的中草药来预防疾病,是四川省内江市113岁的老寿星曾明亮的长寿 绝招 。老人家年逾花甲后,就常到城郊山上去采集黄桷树根、兔耳枫、左转藤等预防风湿的中草药来煎水洗澡、洗脚。她还自制药茶,常年饮用。春夏季喝沙参、麦冬、人参片茶 秋冬季喝银杏叶茶,并在药茶中放少许冰糖。
四川省秀山土家族105岁的民间医生王忠义的养生 绝招 可谓独特。100多年来,他每天黎明即起,在床上打坐,练内气功,并将满口的 玉浆 (即口中的唾液)一口一口慢慢地咽下,然后方进早餐。年逾百岁后,他仍耳聪目明,头脑敏捷,身体犹如壮年。古医书曾云 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之,能润五脏,悦肌肤,使人长生不老。
扩展阅读
本文导读:现在长寿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长寿的老人平时都是吃什么呢?长寿老人的饮食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百岁老人的饮食。
在湖北钟祥,百岁老人们大多坚持一日三餐,他们普遍喜食山野食品,如香菇、木耳、葛粉等。野生葛粉富含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效。钟祥的 长寿三绝 是蟠龙菜、香干子、葛粉。
巴马人在食谱中少不了 长寿汤 火麻汤。火麻是珍贵的油料作物,生长在山区浓雾环绕的土地上。火麻仁是目前所有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
经常食用这种特殊油脂,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达到延缓衰老和润肠通便的目的。
红薯叶、火麻汤、玉米粥 巴马人以素食为主,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他们的主食以玉米粥辅以白薯和各类蔬菜、豆类,增强了食物营养的互补作用。
巴马百岁老人进入老年后,他们的饮食有节制,日食两餐至三餐,从不暴饮暴食。
江苏如皋人的日常饮食是两稀一干:早晚稀饭,中午干饭。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都是早晚吃粥,中午吃干饭。吃粥减少了热量摄入,可防止肥胖发生,也减少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病概率。
另外,如皋百岁老人吃粥的主要用料是粳米、玉米面等,按中医观点,它们具有健脾养胃的特殊功效。大多数老人吃菜荤素兼有,以素为主。78%的百岁老人以喝白开水为主,喝浓茶的仅占7%;89%的百岁老人吃饭不挑食。
如皋盛产萝卜及萝卜制品,而这些东西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常吃不但可以均衡营养,还可以带走身体中的有害物质,是养生佳品。如皋丰富的豆制品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来源。如皋特产的黄酒更是许多百岁老人必备的饮品,其中含有蛋白质、酶、微量元素,对身体很有好处。
喜泡脚早晚都要来一次
今天天气好,我泡完脚就到步行街去转转。昨日上午,家住杨家坪正街9号的102岁老人张国成,吃完早饭就习惯性地打开电动按摩脚盆。待水烧热后,老人就开始泡脚。
我每天早晚要泡一次脚,春夏一般泡半个小时左右,秋冬要泡一个小时。老人泡脚的习惯保持了数十年。以前没有按摩脚盆,老人自己烧热水泡。这个习惯源于老人年轻时当码头搬运工,因为搬运一天的东西双脚酸痛发胀,泡泡热水脚,疲劳就要小多了。每天早上出门前泡下脚,感觉精神好些,干活时也有劲些。
老人说,年纪大了以后,双脚就容易冰冷,尤其是冬天,如果哪一天没泡脚,浑身就暖和不起来,老年人泡泡脚,容易促进血液循环。
爱劳动坚持天天做家务
如果说泡脚是老人养生之道的话,那么爱劳动,则是老人一辈子健体的好习惯。
年轻时当搬运工,退休后老人也不闲着,帮别人扫大街、替学校维护治安等。岁数大了,家人不让老人外出做事,老人就抢做家务活。
每天吃完早饭,老人雷打不动地扫地、抹桌子、擦窗户。客厅、厨房和三间卧室,他都要认认真真地扫一遍,卫生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女婿王富荣说,老人勤劳了一辈子,想阻止他做事还会被老人责怪。至今,老人的内衣内裤都是自己洗,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老是不动,骨头都会生锈的。
收拾完家务活后,老人就要外出溜达。逛逛步行街、找找老人摆摆龙门阵。天气好时,他就会出去转转。女儿说,家人都鼓励老人多外出走动,慢慢走慢慢逛,既能锻炼身体,还可以保持心情愉快。
乐资讯听坏十余台收音机
还有一个逗老人开心的法宝,那就是老人的收音机。每天,收音机陪着老人迎接新一天的开始,又伴着他步入梦乡。
收音机就是他的伴儿,已经听坏了十几台收音机了。女儿张新兰介绍,老人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醒了,睁眼的第一件事准是打开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国内国际新闻等,直到6点半左右起床。
别看老人一百多岁了,很多新知识、外界信息,老人清楚得很,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收音机是个好东西,里头啥子都有,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学了很多东西。老人闲暇无事时,就把收音机打开,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地换听着节目。除了收听外,广播中的节目内容,也是老人跟家人交谈的主要话题。
当然,老人也成了家里的天气预报。每次天气有变时,他都会及时提醒家人外出前要记得带伞,或者增减衣服等。
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能盛开百年依然灿烂明媚的鲜花?面对尹桂珍老人,我却忍不住要用貌如鲜花来形容她的。我相信:岁月的沉淀能为女人创造一种全新的。
那天,家住江西省东乡县人民医院宿舍小区的尹桂珍老人听到有人来看她,忙喜笑颜开地从房间走到大门口,并高兴说:“真好,有人来看我。”老人的脸虽布满皱纹但仍白里透红,唇薄红润,目光如水,经过精心修饰的黛眉、整洁的白发,再配上裁剪得体的服饰及生动有趣的谈吐,尹桂珍老人便有了一份超脱。据老人四女儿王树仁介绍,老人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卢龙县,今年已整整100岁。老人早年曾就读于河北省女子中学,担任过民办教师。她一生共育有三女二子,如今全家四代同堂,膝下共有儿、孙、曾孙等共计50人。
尹桂珍老人一生无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生活有序,老人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8点半睡觉,中午还要睡上两个小时的回笼觉,每天都要在小区里散步。老人平常爱静又爱热闹,静时喜欢侍弄花草,想热闹时便去会亲朋好友。老人读过书,有文化,很喜欢读书看报。她最喜欢读《中国中医药报》、《家庭医生》等养生报刊、古典名著《红楼梦》及各种历史故事,还喜欢讲给们听。老人也很关心国家大事,读党报是老人的一个生活习惯。到现在老人还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老人的思想一直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老人不大忌口,鸡、鸭、鱼、肉及各类都愿吃,冷热也不讲究,最喜欢吃的是牛奶、水果与鸡蛋糕,但老人饮食定时定量,每次只吃八成饱,细嚼慢咽,从不暴饮暴食,偏爱淡食,不喜辛辣。
尹桂珍老人爱干净。除了自家打扫干净外,她还经常打扫居民小区的卫生。老人仍坚持每天梳头、化妆,春夏秋三季每两三天洗个澡,冬季则一星期洗个澡。老人一生没得过什么大病,偶尔得了小病,吃点药,一两天也就好了。从前两年开始,听力略有下降,但依然眼明手捷,腿脚灵活。最令人称奇的是,老人记忆力很好,思维敏捷。她谈起生活、人生、社会时总是出口成章,许多名言警句经她融会了自身感受之后,便像陈年佳酿般醇香醉人。
据老人自述和亲人介绍,使老人百岁依然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生活环境好。老人居所环境大都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少污染、少噪声。老人喜欢养花弄草、种菜育树,在家她拥有满园春色,出门便见绿色如茵。
二是生活习惯好。老人出生于贫苦人家。穷人的早当家,她从小就爱劳动,5岁能洗衣,9岁能,一直以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著称,到如今100岁了仍能做菜煮饭,洗衣扫地。
三是为人心态好。老人性格温和,乐观开朗,而且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她时常对儿孙们说:“做人别做亏心事,要正直、守本分,与人为善,多做善事,多帮助人,因为帮助人使人快乐,更使自己快乐。”100年了,老人从未与邻里吵过嘴、红过脸,做为最年长的长辈,老人在邻里中很受尊重。邻里不论年纪大小,辈分长幼都尊称老人为“奶奶”,家里有什么喜庆之事,首先要请的也是尹桂珍老人。
最值得尹桂珍老人欣慰的是,现在生活好了,儿孙们也都长大了。如今在她的大家庭中,已培养出副厅级干部1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15人获得各行业高级职称。老人的儿孙们大多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有的在美国、英国。
由于老人教养有方,儿孙们都很孝顺,争着抢着要老人与他们住在一起,对老人服侍很周到,生活照料得细致入微。每逢节假日,晚辈们还会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望老人,嘘寒问暖,一家人其乐融融。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