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的关键三点

2020-02-10 │ 运动养生的关键三点 元宵节饮食养生

元宵节的最佳拍档?简单三点,教你辨别真假荒野冬片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如何进行日常养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最佳拍档?简单三点,教你辨别真假荒野冬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一年一度“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的元宵佳节,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小正月”等,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亘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也演变出一系列的民俗习惯,来庆贺这一佳节,驱散冬季余留的沉闷与阴郁。

往年的元宵节里,猜灯谜、耍花龙、逛花灯、走百病、吃元宵、放烟花,样样少不得。这时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放完鞭炮吃过晚饭后,有的三五成群的上街见桥便过,认为这样能驱百病,有的聚在花灯下赏玩花灯,此番景象正所谓:“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今年元宵节情况有异,特殊时期,特殊处理,为了防止人群聚集,也就少了许多户外乐趣,但好在家人还在身旁、亲朋依然无恙,节日依旧是节日,宅在家中的我们还可以吃些饭菜,吃些汤圆,喝些茶,祈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流疫消散,百病不侵。

圆圆滚滚的汤圆口味多样,黑芝麻、花生、水果,什么馅料都有,煮出来的汤圆一个个白白胖胖、软软糯糯、甜甜蜜蜜。元宵好吃,但不免甜腻,需要一杯茶来解腻、助消化,元宵配茶也是由来已久,与元宵节最搭的茶品应属野韵十足的荒野冬片!

荒野冬片

荒野冬天,冬天荒野茶树上的大叶片,荒野冬片有三大特点:采自冬季、采自荒野茶树、采的是荒野茶树上的大叶片,三大特点合为一物,才是“荒野冬片”。荒野冬片贵在一个“荒野”二字,不是荒野茶树上采下的冬片,被称为“台地冬片”。

台地冬片,就是拿台地茶的大叶片制作而成的茶,台地茶的大叶片,叶片宽大,也有虫洞,压制成茶饼之后,从外观上而言与荒野冬片很是相似。按常理而言,荒野茶树较少,荒野冬片的数量也是稀少,但如今市面上的荒野冬片却层出不穷,多半是台地冬片使了障眼法。

购买荒野冬片需多上心,认真辨别!

荒野冬片购买要点一:看外形

荒野冬片与台地冬片两者有相似的外观,叶片都是圆润宽大的,与普通白茶茶叶娇小的样子有倒是有很大的区别,冬片的叶片宽大的像是树叶子一般。荒野冬片与台地冬片二者也有差别,前者就如温室里的花朵,有人定期的修剪,定期维护,而后者就如悬崖上的孤松,无人照顾,自然而然的在天地间生长。

这样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也就使得台地茶树枝繁叶茂,荒野茶树就显得稀稀落落。也正因如此,荒野冬片的数量稀少,台地冬片的产量巨大。温室内生长而来的冬片也有自己的优势,在肥沃的土壤上长来,并被细心照料的茶树的内质物丰富,汤感也是清甜鲜爽的。

这样的长来的冬片虽也是有自己的风味,但比之荒野茶就少了一份“野劲”、少了一些层次感在其中,荒野冬片野生野长在野地里,独自与自然战斗,与野草争夺养分,对于争取来的每一分养分都格外的珍惜,将它们集中的存储在为数不多的叶片内,酝酿着醇厚的汤感。

正是荒野冬片与自然奋力的战斗,为荒野冬片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外观。对于台地茶与荒野茶的辨别,我们只需将二者放在一起对比下厚度,再用手捏捏,试试二者的硬度,就能将它们两个区分开来。

荒野冬片相较于台地冬片而言,蜡质层更加的厚实,故而荒野冬片的叶片就比台地冬片更加的厚一些,也更加的硬实一些,荒野冬片的生长期更加的长,从一颗无意之中落下的种子,经历过发芽、抽枝、茁壮成长,一直到长成一棵能够采摘的荒野茶,它度过了太长时间,积累了大量胶质。

而台地茶的生长是从茶苗开始,比之就短了不少生长的时间,而且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也为了方便人工采摘,台地茶树在长到一定的时限就会修剪枝芽,将长枝剪去,让茶树重新生长,所以台地冬片的叶片更加的“嫩”“绿”,没有沧桑之感。

荒野冬片购买要点二:看季节

细心观察的茶友们会发现,在包茶饼的饼纸上会有一张贴纸,上面会显示两个日期,一个是茶叶采摘的日期,一个是压制成饼的日期,这两个日期都至关重要。它在一定时候能够帮助我们来探寻这款茶饼的信息,辨别茶叶的真伪。

前面提到,荒野冬片,是指冬天采摘的叶片,自然它的生产日期应为冬季,所以如果一款冬片上标注的采摘日期是春季或是秋季,那它就不是正宗的荒野冬片了。

荒野冬片的制饼日期也要注意,一般不会是春季,春季时春茶生长的时节,头春茶的价值不言而喻,茶农茶厂都会在这个时间段抢收春茶,很少有茶厂利用这么宝贵的时间去压制价格较低的冬片。

荒野冬片购买要点三:看年份

最后一点是看荒野冬片的压制时间,这个时间不是看季节,而是看年份。对于银针和等级高的牡丹,不论是多老的茶,茶农都是不舍得拿来压制成茶饼的,这些珍贵的茶叶,数量较少,价格高昂,应该去品味其本真的滋味,压饼经历过的步骤,反而会破坏其中的风味。

而等级低的牡丹与寿眉往往会将它们压制成茶饼,因为等级低的牡丹与寿眉的产量大、数量多,散茶状态会占据仓储空间,压制成饼更有利于存储,而且对于寿眉这种叶宽梗长、蜡质层深厚的茶叶而言,压饼反而会带来一些奇迹与深层的韵味。

荒野冬片更是如此,但也是因为荒野冬片的叶片过于宽、蜡质层过于厚实、梗过于硬实,所以茶饼的压制难度较大,头年的冬片很难压制,要让冬片转化一年之后,叶片有了松动之后,冬片压饼的过程就会轻松的多,故而,荒野冬片的压饼日期,一般不是当年的,而是隔年的。

一碗元宵,一杯野茶。

点一盏心灯,愿人间安康,山河无恙!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相关知识

春节待客不尴尬,学会这三招,教你煮出惊艳全场的老白茶


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诗债未还心不清,泥炉最解此中情。

泉来仙涧流无阻,水沸铜壶听有声。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欢辞旧年,笑迎新岁,是华夏五千年的礼俗。

国人对春节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年关将至,大街小巷已是红灯笼、中国结高高挂起;家家户户的门口,张灯结彩,把新桃换旧符;远在天南地北的游子们,千里跋涉,跨越山海大河,只为一刻的团圆。

距离春节的到来仅仅半月,已有不少的游子带着阖家团圆的期盼赴上“春运大潮”,也正是有这一份期盼,才更坚定不期而约回家团聚的步伐!阖家团圆之际,对他们而言,与亲友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年味。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在我国这是最为重要、隆重、热闹的传统佳节。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长辈为晚辈发“压岁钱”,年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拜年礼,把平时因为忙于工作而疏远了的亲情重新织补起来。

这几天,已有不少茶友来找我咨询如何搭配茶礼给亲朋好友送年货了,其实送茶礼不难无非是花点心思选购好茶,花点钱购买,而比买茶更重要的是要会泡茶。春节时期,天冷气清,长辈晚辈们欢聚一堂,以茶待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老人与小孩多的寒冬,以一壶热腾腾的老白茶来待客,最是合适不过的了,那么该如何在即将来临的春节煮一壶惊艳全场的老白茶呢?

最直白的表达方式:老白茶泡着喝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圆润周正的白瓷盖碗是老白茶展现天然纯正,醇厚温润茶性的最好舞台,这两者的搭配,可谓是天作之合。

老白茶,经自然仓储至少三年以上,岁月赋予它更浓郁的陈香、甜蜜的枣香、温暖的药香等,茶汤趋于稠滑、醇厚、温润,而这些风味的展现还仰仗与白瓷盖碗不夺香,不吸味的特性,每一泡都最大程度保留白茶的本真之味。

以5克老白茶搭配110ml白瓷盖碗,沸水注之,茶香氤氲,飘然而出附着在杯盖上,淡雅舒心,汤感稠滑好似米浆,细啜一口,口感温润绵柔,醇甜生津,唇齿留香。

白瓷盖碗冲泡白茶,不喧宾夺主,能够让老白茶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特色。今年春节为亲朋好友送茶礼时,不妨也为他们演示一遍正确的盖碗冲泡法,简单易学,尤能衬出茶之本色。

满足全家人的养生茶:老白茶煮着喝

通常,能够用于煮的老白茶都需要储存一定的年份,如老寿眉一般需要存放五年及以上;白牡丹需要存放七年及以上;而白毫银针一般需要收藏到十年以上。只有达到一定年份的老白茶,才具有“老相”,才能煮出别样的风味!

为什么说春节待客适合煮茶呢?有两个原因:

其一,老白茶在漫长的岁月中陈化的愈加纯粹致简,内质丰厚,煮茶能够将它的色、香、味、质发挥的淋漓尽致,老白茶茶性温和,煮茶能使茶叶中内含的茶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果胶类物质等,最大程度得到激发,使得茶汤更加稠滑甜柔,营养价值更高,养生功效能够最大化被呈现。另外其老少皆宜,可满足全家人的喝茶需求。

其二,中国人爱热闹,春节一到,亲朋友好们必不可少的就是频繁串门,一来便是十多口人,单纯的盖碗泡茶,一泡也仅够四、五人享用,着实是供不应求,但煮茶不同,通常煮一壶茶有400ml左右,且煮茶速度快,茶汤凉得又慢,煮上一壶,便可让全家人都享用到。

要煮出惊艳的老白茶,首要选对茶

福鼎白茶以品种(采摘标准)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以年份来区分可分为:新白茶与老白茶两种。新老白茶是对白茶年份的统称,也就是说只要是存放三年及以上的白茶都可称为老白茶,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春节期间煮茶待客,该选择什么样的老白茶呢?

不管是送礼还是待客,我都推荐老寿眉饼。过年送老茶饼,以三层包装法妥善包装好,再放进“鼠”年礼盒中,既保证里子的同时,又不失面子。若是煮茶待客,亦可选择老寿眉饼:

1.寿眉饼,陈化出枣香、药香的概率大;

2.寿眉饼,内质丰厚,耐泡耐煮;

3.寿眉饼,口感醇厚,回甘甚佳,煮饮也不会苦涩。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老白茶都有枣香、药香的,想要形成这两种香气不是一件易事,它对茶原料品质,制作工艺,后期储存的要求都十分的高。只有满足这三大条件的白茶,再经过岁月精细雕琢,才会出现这老白茶标志的香气。品质好的寿眉,外形粗梗大叶,内含丰富的果胶物质,在经过压饼包揉环节时,梗叶中的细胞内液破裂,汁液外露在叶枝上,这让寿眉茶饼在后期陈化上更具优势,更容易陈化出枣香。因此,正确选择煮茶原料,是关键步骤!

要煮出惊艳的老白茶,三个小窍门记好了

要煮出甜糯醇厚的老白茶,以下三个小窍门你一定要掌握好:第一,茶水比例;第二,投茶顺序;第三,煮茶时长。在老白茶品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只要掌握好这三点,想要煮出惊艳全场的老白茶,根本就不在话下。

茶水比例

在茶水比例上,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投茶量,二是注水量。若是干茶直接开始煮,只需投茶2—3克,搭配400ml的水煮茶即可,这是因为干茶内质厚实,在煮茶状态下的茶叶内质会快速析出,如果投茶量过多,茶汤内质过于饱和,反而会导致汤水过于浓稠,而出现滋味苦涩的状况。

若是经过白瓷盖碗冲泡几道后的叶底,因为其内质在前期已经经过释放,所以投茶量需要控制在5克左右,再经过沸煮,使其深层次物质再次得以激发。

投茶顺序

不管是干茶直接开始煮还是煮叶底,其投茶顺序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在水煮沸后再进行投茶动作,再经过观察茶汤色泽,掌握煮茶的火候。若是冷水煮茶,煮的时间长,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便长,这期间对于茶内质的析出是无法控制,稍不留神,茶汤煮出来可能就会过于浓重。

煮茶时长

《茶经》云:“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又道“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由此可见,煮茶时对时间的控制,尤为重要!

煮茶,可不想炖中药一般,大火熬煮,又转小火煨上半个多小时的,这样煮出来的茶,茶汤可不就是浓稠,滋味苦涩,若是给亲朋好友喝上两口,怕是之后都不敢来串门了。

对于煮茶经验不足的朋友,我这还有一条小妙计:等水烧开时关火,投入干茶2-3克,利用水的余温微煮,大概30秒到一分钟便可出汤了,若是煮茶底的话,在水沸腾时投茶,煮得时间要长些,可看汤色来决定关火时间。

春节送礼,送老白茶既健康又实惠,不管是送茶礼,还是收到茶礼,煮茶的方法都要提前掌握好,以备不时之需~

温煮老茶,敬颂新年,满饮一杯,万事胜意!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每天都喝一点小酒,对肝脏的威胁还会很大吗?


每天饮酒肯定是威胁肝脏健康的。这应该有不少朋友会反驳说“适当饮酒应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吧?”,比如我亲戚里就有每天都要喝红酒的,认为红酒能软化血管,能活血化瘀等等,不过这每天都喝酒,实际上对肝脏并不友好。

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由肝脏来处理,只有5%左右是肠道帮助吸收,所以无论饮酒多少对肝脏都会带来负担,何况是天天都要喝酒的朋友。酒精会先被脱氢分解成“乙醛”,而乙醛是有毒成分,在身体停留时间较久的话可能会损伤脏器,必须尽快代谢,乙醛再次脱氢能生成乙酸,随着尿液排出,这才可以让肝脏松一口气。肝脏作为最大的解毒器官,必须把酒精当做是“VIP”优先处理,在处理乙醛的过程中可能耗费肝脏很多资源,大量酗酒可能让肝脏缺氧、细胞损伤;肝脏可能搁置手头的脂肪运输工作,且蛋白质载体被大量合成脱氢酶,无法让脂肪有效运输,久而久之,更多的脂肪就可能堆积在肝脏,哪怕是每天只喝一点酒,也可能堆积小部分脂肪,日积月累,也是有可能诱发脂肪肝的。所以,即便每天少喝酒,频繁饮酒,也可能在多年后的体检,检查出轻重不一的脂肪肝。


总之,并不推荐养成每天都喝酒的习惯,但也并不让大家一定要戒酒,偶尔的小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2018年,美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中提到“饮酒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阙值”,也就是说,没有适当喝酒有利健康的说法,但凡是喝了酒,那么它给人体带来的弊端一定是大于益处的。酒精对人体的效果比较复杂,按照研究人员的话来说,虽然酒精的确对人体有一些好处,不过它的弊端可以大大盖过它的好处。比如,说起大家经常提的“活血化瘀”,一定量的酒精的确能够促进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液流动,我们短时间内会有温暖、做事积极的效果,不过相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这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另一方面酒精又会增加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还可能对DNA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酒精有略微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但与此同时,酒精可大幅提高心力衰竭、心梗、脑梗的发病几率。总之,一物还一物,总体来看,还是少喝酒对人体更有利。


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少了酒,酒是中国一项久远的文化,而且在宴席、酒席大型餐桌上,酒可是少不了的,要让人完全不喝酒,估计也不太可能。不过一定要给自己控量饮酒,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把自己灌醉,给肝脏一点健康的生活空间。

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25g换做酒的话大概是500ml一罐啤酒,400ml一杯红酒,二两白酒,但这并不是说每天喝这么多的话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只是如果要喝酒,那么每日限定的饮酒量。总之大家可不要每日频繁饮酒,偶尔小酌,给肝脏一些修整时间吧。

为什么要“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不过据大家对萝卜和生姜的了解来看,萝卜味淡清凉,应该属于是清热解毒凉血一类的食物,为何非要放在本来就严寒的冬天吃?这生姜吃了就生热发汗,味道辛重辣口,夏季本来就热,怎么还说夏天吃了更好?是不是两个东西搞反了啊?并没有弄反,所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原因何在。

这主要是传统医学概念,不过如果仔细品味这其中道理,其实也颇有深意。

先说说夏天为什么要吃生姜?夏季炎热,生姜味辛,能够发汗解表,汗水出来之后,其实我们反而会觉得更凉快一些,但这发汗的方式自然,不像我们吹风扇、吹空调、吃冷饮那样通过硬生生的降温来达到凉爽的效果,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但相比之下,吹风扇、吹空调这样的做法,反而会持续不断地在体表堆积“寒气”,若一直延续到秋冬,天气一凉这些寒气立刻乘虚而入,让我们生病感冒,久咳不止。

所以这时候生姜又派上用场了,它辛、温的特性能够暖脾暖胃,驱寒除湿,通过发汗解表和暖身,体表的寒气被除去,秋冬季节我们就没那么容易受凉。夏季常吃冷饮也容易凉了脾胃,生姜也正好能够中和调节,让我们身体保持平稳,更有利健康。其实夏季出汗是自然科学的,打破这一自然平衡,汗水难出,反倒让湿气久存体内,容易生湿,吃点生姜发汗有利排湿,也对身体较好。

那么冬季又为何吃萝卜?

萝卜的确是素清一身的食物,在我们的印象中它就是清淡刮油,减肥必备的食物。冬季我们因为怕冷,身体发热能量消耗增加容易饥饿,人们也更愿意多吃一些“贴膘”的食物来暖身,比如热粥、羊肉汤、火锅、麻辣烫等等,这些食物油脂多,热量高,时常食用易生胃热,让肠胃不消化,感觉油腻胃口难开,这时候萝卜可就大显身手了,萝卜清凉消积食胃热,化解油腻,在冬季可是肠胃的守护神啊,时不时冬季吃点萝卜其实能让肠胃保持更好的状态,身体也会更舒适。冬季怕冷,门窗经常紧闭,屋内空气不流动,灼气易生,吃萝卜有助通气顺畅,帮助排出浊气,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所以其实我们应该“反其道而为之”,因为夏季怕热,我们通过各种让身体“受凉”的方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反倒害了身体,而冬季怕冷,我们又通过各种让身体“堆热”的方式来保暖,也对身体不利,萝卜和生姜刚好有助调节这些不利状况,让我们的身体寒热稳定,这才能达到平衡状态,不易生病。当然,这也是传统医学所提供的理论,营养界中并不存在这样的说法,而应当遵循的是食物多样化搭配,但从中还是应当注意,夏季空调不要开太低,汗出多的时候毛孔张开,反倒更容易受凉;冬季不要总闷在屋里,多外出锻炼来保持温暖,不要过多吃油腻食物,蔬菜、肉类、粗谷物搭配着来吃。

红薯是“抗癌”食物吗?怎么吃红薯是最佳方式?


红薯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食物,不过要想红薯来“抗癌”,那还是别指望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食物有明确的抗癌效果,大部分所谓的抗癌效果都是在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的基础上,而且都还是初步试验,在临床上没有明确抗癌效果的食物,如果真有所谓的抗癌食物,那人类就不会死于这么多癌症了。有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的糖脂、储藏蛋白对部分动物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临床实验少,物明确依据,另外,从食物中的提取成分和常规摄入食物并不等同,不能得出红薯就能抗癌的结论。

不过,红薯的营养价值还是不错的,而且膳食纤维十分丰富,日常适当食用,对我们也有不错的功效,100g红薯能提供130mg钾元素、23mg钙元素、39mg磷元素,12mg镁元素,红薯中还含有不少铁元素,另有一定量的锰、锌、铜、硒等元素,矿物质种类丰富。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族,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红薯中含有一定的粗蛋白、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较低,一般来说,作为主食来吃是最好的选择,红薯可代替“细粮”(也就是日常加工程度较高的,我们常常吃的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食物),因为薯类食物基本从地里拔起来洗洗就能烹饪了,自然比那些经过细加工的水稻、小麦粉,保留了更多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

用红薯代替主食有助提高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摄入,膳食纤维能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从而有助稳定餐后血糖,虽然红薯中含糖量也不低,升糖指数偏高,但总体来说比起细粮来,对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还是要友好不少的。

红薯最好的吃法就是蒸、煮,干烤也行,这样充分保留红薯的营养成分,而且也十分清淡,但不推荐的是油炸红薯(或其他薯类食物,比如薯条薯片),这样不但破坏薯类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或其他营养成分,还让薯类食物高含油,油炸过程中还可能生成有害成分,是最不推荐的吃法,还有拔丝红薯、蜜饯红薯干、或者普通的地瓜干,拔丝红薯含糖量较高,本来就含糖量较高的红薯不太适合这样的吃法;红薯干水分浓缩,体积减小,容易多吃,吃多了必然摄入更多糖分。

虽然红薯的营养价值不错,又有不错的饱腹感,但也不推荐多吃,红薯尽量作为主食食用,如果完全代替主食,推荐吃一个半红薯,如果搭配其他主食,可以吃1~2碰粗谷物,加上一拳大小的红薯,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减少主食摄入,推荐1~2捧粗谷物,加上半个拳头的红薯。

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好?必须在11点之前吗?


的确很多资料推荐晚上11点前睡觉是最科学的养生方法,不过实话说来我们的睡觉时间并不用如此刻板,我们要遵循的不是一定要在几点睡下去,而是要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

流行病学的大数据都表示出大部分成年人的最适睡眠时间是7~8小时(极少数人需求5~6小时足够,另一部分少数人群则必须睡10小时才能清醒,因人而异),低于这个时间或超过这个时间可能都对人体并不是最有利的,所以,11点前睡觉,其实也是遵循了这个要求。

为什么这么多资料强调11点前睡觉?

一般来说,我们的上班时间是早晨8~9点,所以算上早起洗漱、上厕所、早餐、梳妆整理等时间,在去公司、学校路上耽误的时间,我们至少需要提前一小时左右起床,早晨的7~8点是起床时间,为了满足7~8小时的睡眠要求,加上入睡时间,我们晚上睡下的时间10~12点,那么则中选择11点睡就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即便是知道如此,依然有不少朋友都会有熬夜的习惯,比如一根筋想完成工作,更多的是刷视频、玩游戏、聊天,磨磨蹭蹭下来就过了12点以后,因此很多人群都出现亚健康状态,整体精神不佳、食欲不振、身体也跟着每况愈下。总之,如果跟随现代大部分公司和学校的时间安排,晚上11点前睡觉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我们经常还会提到中医学的那一套,比如早晨7~9点大肠经,这时候排便是最好的,食物消化也最有利,所以最好是这个时间起床,满足睡眠时间的话就需要11点前睡觉;比如11~12点是胆经当令,1~3点肝经当令,如果晚于11点则会影响肝胆的修复,让身体质量下降。我们在老前辈面前就不班门弄斧了,不过这些经验医学也是有依据的,古人的娱乐方式少,劳动和工作更多,晚上很容易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坚持比较好,所以也逐渐有了这样的道理可讲。

更应当遵循的是生物钟规律

不过,现代就不同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太丰富,娱乐项目数不清,加上更多的弹性化工作形式,大家的生活作息时间、生物钟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睡眠时间真的不用如此固定。比如一个每天下午才用去公司上班的员工,他有充裕的时间睡眠,如果他的固定时间是在凌晨1点休息,那他也能在第二天的8~9点起床,满足充足的睡眠时间,长期坚持这个“独特的”生物钟,排便规律,胃肠蠕动也规律,大脑也不会因此而晕沉,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所以,重点在于自己要遵循自己的生物钟,不轻易改动,满足充足睡眠时间,而不在于必须做到什么时间睡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时差的问题。比如突然需要调离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国外和国内可是日月颠倒的状态,但如果我们习惯了在国外的生物钟,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出现不舒适的状态,也并非影响了健康。如果在国外工作,如果来对照国内时间,晚上11点这会儿我还在外面和同事聊工作的问题,凌晨三点回到家还在看电视喝咖啡,难道你说这是不正确的生活作息时间吗?


不推荐黑白颠倒的生物钟

但是,虽然不必遵循刻板的作息模式,还是必须要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绝对不要过于日月颠倒的生物钟。

我们体内有一种感受光暗释放激素的组织叫做“松果体”,也就是释放褪黑素的部位,如果光线充足,日光熠熠,它会抑制分泌,让我们头脑清醒,适合工作学习,如果在光线暗淡,甚至黑暗状态下,它就会大量分泌,让我们产生困意,能更快进入睡眠,这时候头脑会晕晕沉沉,不适合工作学习。

所以,即便是第二天下午去上班也没问题的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有大量时间来睡眠就熬到晚上三四点才睡,不要耽误早晨的大好时光和清新空气,它们绝对是更利于工作的时间段。当然,一些特殊工作的人群,比如需要通宵夜班,那么在室内多开一些日光灯,灯光不要昏暗,规律自己的生物钟,不要变化太大,我们也可以做到头脑清醒,不影响健康。

苹果到底应不应该削皮吃?什么时候吃苹果最佳?


个人推荐吃苹果还是应当削皮的,主要原因就是苹果皮中的确是残留不少农残,为了以防万一的我们最好还是削皮吃,削皮除了耽误几分钟之外也啥都不耽误。估计很多朋友吃苹果都会带着苹果皮一起吃,苹果皮比较薄,吃下去也不影响口感,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水果刀或者懒得削水果的时候,苹果皮就连着一同吃下去了。

其实苹果皮还含有不少有益成分,例如黄酮类、多酚类物质,学者们计算过苹果皮和苹果肉中黄酮的含量,发现果肉中含有15~605mg/kg,而果皮中黄酮的含量竟然高达800~2000mg/kg,黄酮类、多酚类成分有抗氧化效果,能抵抗自由基,延缓衰老,有微弱抵抗炎症的效果。苹果中约有40~50%的膳食纤维基本都在苹果皮中,不吃苹果皮的话,我们相当于少吃了3g左右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改善便秘、有助平稳肠道微生物菌群健康,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来说还能延缓食物消化速度,帮助平稳血糖,所以如此看来,苹果皮倒是一种不错的成分。

不过苹果皮的农残的确是很多的,我们平时觉得草莓的农残应该是较高的,这草莓拿回去是盐水泡了又泡,洗了又洗才敢吃起来,而苹果皮的农残竟然还比草莓要高。顾中一老师曾经提起过美国的环境工作组(EWG),是美国非常有名的民间环保组织,它们每年会公布一份帮当,上面会列举十几种果蔬的农残,该组织会考察美国农业部和食药监局上万份样本统计得出的结果,前几名是:苹果、草莓、葡萄、桃子,农残最少的是:洋葱、甜玉米、菠萝、鳄梨、芦笋、芒果等等,而苹果年年的农残都是第一名。不过大家看了也不要太惊慌了,因为很多朋友估计吃苹果从来都没削过皮,农残的检测量不代表吃了绝对有害,农残的种类不同,对人体的威胁也有区别,不过以防万一,我们最好吃苹果的时候还是削皮。总之,世卫组织给出的建议是:根茎类的果蔬都需要彻底削皮,野菜、水果在烹饪前要用干净水浸透。

一天中啥时候吃苹果倒是没所谓,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时间来选择即可。曾经有一句话是“早上金苹果、下午银苹果、晚上烂苹果”,意思就是说早晨吃苹果最好,而晚上吃苹果是最不好的,其实苹果在一天中什么时候吃都是差不多的,苹果的营养成分又不会跑。唯一有一些区别的就是我们在每日的代谢活跃程度有区别,如早晨我们精力充沛,工作和学习安排比较紧凑,所需求的能量和营养更高,而苹果在早晨吃利用价值更高,苹果中本来含有一定糖分,早晨吃对血糖的影响也更小;而晚上对于一些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上升更快,饭后、晚上对血糖可能是更不利的选择,不过其实影响也不会有我么想象中那么严重。

总之,苹果什么时候吃都行,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不推荐饭后吃水果,餐后本来就是血糖上升较快的阶段,这时候吃什么水果可能对血糖都不利。普通人群不用刻意选择吃苹果时间,喜爱什么时候吃都好。苹果还可以在睡前少量吃一些,一些朋友因工作原因可能会十分劳累,这时候大脑葡萄糖消耗量较大,入睡困难,补充少量糖分,反倒能帮助快速入睡。

白毫银针再好,也会被错误的冲泡法摧残!教你四步学会泡银针


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古人云:“茶贵白”。

白毫银针是白茶之典范,

色白如银,挺直如针,柔嫩如雀舌,

品质高贵,银针飘香时千金不换。

白毫银针——落入人间的珍宝。


白毫银针,开春后第一批采摘的柔嫩茶芽,带着山林原野的自然气息,如初春晨曦般,携一缕缕轻柔阳光洒入人心。白毫银针,清爽的滋味,傲人的毫香,犹如山间清泉般清冽纯净。



白毫银针,生来金贵且娇嫩,颇有黛玉妹妹若风拂柳的姿态。教之道,贵以专。茶的冲泡之道,亦是如此。冲泡方式有误,即使是天之骄子的白毫银针,也是会平淡无奇!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中的最高品级,采于明前,茶树在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能量储备后于开春冒出的首批最具活力的肥壮单芽。其以芽头饱满,挺直如针,通体铺满又细又密的白毫,如银似雪,轻妙灵动而得『白毫银针』之美名,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陆羽于《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这里所指的“白茶山”即如今的福鼎太姥山。另,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推算可得,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每天一泡白毫银针,择器、投茶、注水、出汤、品饮,毫香蜜韵,鲜爽回甘,沁肺怡人,韵高致静。


银针肥壮的芽头上覆盖着又多又密的白毫如糖霜一般,这些白毫含有满满的氨基酸物质。在沸水冲泡的顷刻间便落在茶水中,时而打圈旋转,时而跳跃,如若小精灵一般。茶汤入口落喉,鲜爽清甜,毫香隽永,回甘沁润。长期、定期喝白毫银针具有抗衰老,消炎,抑制敏感等作用,且疏肝理气效果相当的好。



怎样才是白毫银针的正确冲泡方法?


白毫银针真正的芳华如清泉涌流般,源流清冽,让人倾心。只有使用正确的冲泡方式,才能将其真正的魅力舒展开来。若是使用错误的冲泡方式去泡白毫银针,那这一泡好茶就要错付出了!那么,怎样才是白毫银针的正确冲泡方法?我们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具体分析。



第一步,正确的茶具选择。


一套合适的茶具搭配色香味俱全的好茶,才相得益彰。鲁迅先生曾在《喝茶》中记载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冲泡白毫银针,首选茶具,推荐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多见瓷质,是一种上为盖,中为碗,下为托的汉族茶具。其胎质细密,釉厚,容易清理且不挂味,色泽温雅质朴,透气性好,具有“聚香”的作用,能真实的展现一款茶的品质,留下茶叶最纯正的味道。



盖碗冲泡福鼎白茶,便于观察汤色,控制出水时间。在购买盖碗时,要着重注意的是容器的大小,标准的白瓷盖碗容量为110ml,投茶量控制在5克左右为佳。当然,对于茶滋味浓淡喜好不同的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调整投茶量。


白瓷盖碗,纯粹简单,既能衬出茶之本色,又能使茶香与滋味二者兼得,为万千茶器中的上上之选。



好茶配好器,白毫银针为什么不用紫砂壶冲泡?


紫砂壶,受其材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作用。对于白毫银针而言,其清郁淡雅的毫香无疑是它的一大特色,若是用紫砂壶去冲泡,会使其毫香被减弱甚至没有,尤其是新制的银针,因此,这两者的组合注定是是不搭的。


另外,紫砂壶壶嘴小,出水孔较小,不便于快出水,以紫砂壶冲泡出的银针茶汤容易苦涩,难以冲泡出香、甜、润的口感。



第二步,正确的水温选择。


问:白毫银针该用多少度的水温冲泡?

答:最适合冲泡白毫银针的水温在95~100℃之间。

好茶不怕开水烫,这个真理也适用于白毫银针身上。



白毫银针,结构如笋状,是由一层又一层,铺满白毫的小叶壳包裹而成,这也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只有以一定的高温去冲泡,才能让银针的内质加速运动,有条不紊的析出与水相融合,至此白毫银针浓郁的毫香,清冽甜润的滋味才能被更好地诠释。


真正好的白毫一阵,在水温不足的情况下冲泡,内质析出的动力不足,便无法正常溶于茶汤当中,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自然寡淡。



第三步,正确的注水方式。


当你看到有人以70~80℃的水温,以悬壶高冲的注水方式去冲泡白毫银针,就要格外要注意,要么是这茶品质不过关,便以低温+霸道的冲泡方式去掩盖茶的缺点,要么就是不懂茶的人在胡乱冲泡。



悬壶高冲,指的是拉高水壶,让水从高处注入到盖碗中。选壶高冲的注水方式,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茶艺的艺术氛围,沸水直接从高处落下,起起落落,直接冲击在茶叶上,使其翻滚,这种注水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很容易烫伤自己。



悬壶高冲,虽美观,但并不适用于白毫银针的冲泡上。原因有二:其一是高冲法使得沸水直接冲淋在茶芽身上,极易烫伤银针;其二是高冲会放慢注水速度,减慢出水时间,从而影响到茶汤的口感及耐泡程度。


正确的白毫银针注水方式,应当是环壁注水法。即水从盖碗壁开始,由外向内画圈,均匀的将干茶浸润,从而全面释放白毫银针的香味和滋味。



第四,正确的出水时间控制的。


快出水,是冲泡白毫银针的主旋律。我们在茶器的选择上为何首选白瓷盖碗?其中一个原因是:快出水是白瓷盖碗的专利。盖碗的碗口大,开口便于调整,对于需要快出水的白茶是锦上添花。



快出水,即是白毫银针从注水结束的那一刻算起到茶汤从盖碗中沥干,中间的时间应当控制在7-8秒内为宜。白茶中内含营养物质的数量是固定的,快出水能更好的实现物尽其用。


若是出汤时间慢了,白毫银针在盖碗中就会形成坐杯甚至闷泡,茶叶内质(咖啡碱、茶多酚等会引起苦涩滋味的物质)会过量析出,冲泡出的茶汤则会产生苦涩味,另外,茶叶的耐泡度也会受影响。



银针内质丰富,不需长时间泡在水里才得滋味。

白毫银针,本真在于毫香温润,口感清爽鲜甜,自带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想要品味到它的真正芳华滋味,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冲泡它。这样才能最好地呈现出独属于它的至真至纯的汤感和天然质朴的气韵。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