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了怎么办

2021-06-09 │ 落枕了怎么办 落枕脖子痛怎么缓解

一觉醒来落枕了 应该怎么缓解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一觉醒来落枕了 应该怎么缓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以肌肉损伤、小关节紊乱多见,睡姿不良或者枕头高低软硬不合适,使得颈部某些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痉挛状态,进而引起血液运动不畅。同时当颈部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时突然转动,容易引起颈部小关节位置紊乱,引起疼痛。颈部遭受风寒侵袭也容易导致肌肉痉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重点 :首先得与其他颈部疾病相鉴别,明确治疗后才能进行治疗。

注意:肌肉痉挛合并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落枕,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关节复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疼痛。

1、冰敷与热敷

冰敷:8-72小时内进行冰敷,以舒适体位下用冰袋放置在疼痛处,每次10-15分钟,2小时敷一次。

热敷:72小时之后开始使用热敷,将热毛巾放在脖子上,一次约20分钟,连续做三次。

注意:无论是冰敷或热敷,均避免在睡眠时使用,避免引起皮肤损伤。

2、自我牵拉和按摩

肩胛提肌的自我牵拉和斜方肌的自我牵拉

以右侧落枕为例,先在仰卧位下进行,先将头转向左侧,左手放在右脑上,不需用力,利用手的重量向下压住即可,停留6-10秒后放松,重复6-8次,每日6-10次,逐渐过渡到坐位。

以右侧落枕为例,头靠近左侧肩,鼻子对准左侧膝,左手放在左手放在右耳上,不需用力,利用手的重量向下压住即可,停留6-10秒后放松,重复6-8次,每日6-10次,逐渐过渡到坐位。

3、颈部各方向自主运动

由于害怕疼痛而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去痛的头部姿势下,这反而不利于症状的恢复。可在床上,仰卧体位下自主进行头部各方向缓慢的移动,逐渐过渡到坐位下进行,包括低头-头后仰,左右旋转,交替耳朵靠近肩部,交替缩下巴。

ps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自主牵拉肌群这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轻炎症。

4、合理使用颈托

颈托可缓解落枕引起的不适,但长时间使用颈托反而会导致颈部肌群功能更弱。

合适的枕头,一要能提供适当的支撑,软硬适中,二要有适当的高度,仰卧位额头与下巴同高,侧卧时脖子与床面的高度即是合适的高度。

正确的坐姿应:肩膀平整,勿耸肩,头直视前方,下巴勿前伸(可先将最大限度缩下巴,再轻轻放松)

每坐半個小時,应起身活動,做做颈肩运动。

日常坚持颈肩部运动训练,天气炎热时避免冷气直接吹向颈部,避免再受风寒。

yS630.Com相关推荐

一觉醒来足弓内侧处疼


脚足上的疾病,大家少有关注。但如果你睡了一觉起来,突然发现足弓内侧处疼,这会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不要慌张。大多数时候很有可能是你运动时拉伤,而未及时发现,然而其实也有其他情况会导致这一状况的发生。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可能的原因及对应的策略。

1、足底筋膜炎可能性大,这可能与夜间受凉刺激或者劳累有关系,这些可以引起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症状。

对应策略:可以用热水浸泡,另外可以热敷按摩,烤灯照射,多抬高患肢,另外避免长时间久站和行走,好好休息,同时可以服用活血化瘀和对症止疼药物,比如三七胶囊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对于促进改善恢复有帮助。

2、局部肌肉、韧带损伤

对应策略:(1)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不是说足部运动就是功能锻炼,需要前往正规的康复医院,功能锻炼是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有疗效评价及计划调整,这样才会有效。

(2)局部理疗,常见的光,波理疗可以先试试,另外还可以尝试离子导入等新型的理疗方法。

(3)中医药治疗,传统中医在这方面还是有其独特疗效的,但注意要选择真正的名中医,好中医,内服,外洗,熏蒸等。

3、跟骨骨刺

对应策略:缓解疼痛。激素和局麻药混合后可直接注射在疼痛部位。用垫将足弓抬高或穿矫形鞋可稳定跟骨、减轻筋膜的牵拉和缓解疼痛。大多数痛性跟骨骨刺无需手术。只有当持续性疼痛影响行走时,才需手术切除骨刺。但是,手术效果无法预测。有些病人在术后疼痛仍持续存在。

4、跟腱炎

对应策略:1.自救方法

(1)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2)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

(3)运动时穿合适的鞋子。选择适合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地面和运动的条件的鞋子。

(4)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在日常运动中逐渐增加登山、爬楼梯项目。如果需要,可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

2.使用支撑垫

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还可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如果病情严重,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利跟腱修复。

3.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能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如治疗没有效果,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4.外用药

选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外敷。

一觉醒来胸口正中间疼


不管是在吃完饭后,还是在睡觉醒来,很多人会无缘无故感觉到胸口疼痛,大家第一反应会想到是心脏的问题,其实造成胸口疼痛的原因,并不一定真的和心脏疾病有关系,其中要考虑可能是因为胸膜炎症,气胸或岔气都是导致胸口疼痛的原因。

一觉醒来胸口正中间疼

是最常见的胸口疼痛的原因,多在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后发作。一般表现为左胸压榨痛、闷痛、隐痛等。常常向后背、左臂内侧、牙齿等处扩散,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不超过30分钟。如果发作后经过休息能缓解,基本上就能诊断了。如果疼痛加重,时间超过半小时,疼痛时大汗淋漓,伴有恶心、呕吐等,就要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耽误。

一、经常性的左胸口疼是怎么回事呢?

1、左胸口疼痛之胸膜炎。

如果胸口疼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说明胸膜有炎症,多见于肺结核或肺肿瘤患者。胸膜痛的病人会手按着一侧胸壁,避免深呼吸,或抑制咳嗽。一段时间后,胸口疼痛可能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另外,如果肺部肿瘤扩散到胸壁或肋骨,会引起持续性、顽固性胸口疼痛,一般拍胸片或胸部CT可以确诊。

2、左胸口疼痛之气胸。

有的青年人搬重物时突然发生了胸口疼痛,X线检查发现是“气胸”,这种自发性气胸多见于青壮年。典型表现为突发胸口疼痛,伴有胸闷、憋气、咳嗽,有时会有气短、窒息感、烦躁不安、紫绀、出汗、休克等。

为什么睡觉醒来胸口疼


睡觉,是我们休息的主要方式,很多的人认为,睡醒了的话,其实身体应该是非常的轻松的,但是有些朋友却不是,每当睡醒的时候,胸口就会出现疼痛。出现这种情况,其实睡眠所导致的积极意义也就不存在了。甚至很多的人还担心自己患有了疾病。那么,为什么睡觉醒来胸口疼

是不是睡觉的时候压着心脏的缘故--并不是。心脏有肺等器官“包裹”着,并且还有胸骨

肋骨的保护,是不会轻易被受压迫的。

而是你睡着时睡姿不注意压迫胸骨而导致的(过一两天就会好)。我也时不时有这样。注意一下睡姿。尽量把床褥弄得舒适些。

大多数人喜欢仰卧,睡姿象一个大字形,这种姿势对血液循环有利,同样符合睡眠卫生。但要注意,仰卧时不要将手放在胸部,否则容易梦魇。

俯卧的人较少,一般不提倡这种睡姿,因为俯卧时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心肺工作量增加,不利于健康。

实际上,人们在整夜的睡眠过程中,不可能固定在一个姿势,到一定时候就自行翻身或改变四肢的位置,以求得舒适的体位。人在睡眠过程中,只要能迅速入睡,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掌握一个卧位就可以了,不必太拘泥。

但总的说来,侧卧、仰卧的睡姿较好,尤其以右侧卧位为佳。在我国有多尊卧佛,佛祖是右侧卧姿势,可见古人已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卧姿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觉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睡眠的质量,而且关系到腰部的保健和全身的健康。科学合理的卧姿应尽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卧时通常应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以使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这种体位的卧姿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椎间盘后突,降低髂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经的张力。

这种卧姿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其他下腰部疼痛的人最为适合。侧卧位时应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古人说“卧如弓”就是这种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减少腰痛的发生。

睡觉醒来手指弯曲疼痛


睡觉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手指存在着弯曲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一种症状。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影响比较大的疾病,在发病的时候,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甚至会对于患者的行动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1.休息

尤其是当病变处于急性期时,患者应完全休息以减轻疼痛;非急性期时亦不主张患者过分地活动与做剧烈运动。

2.理疗

在恢复期可酌情选择有效的理疗,以求帮助关节活动及改善病变关节的炎性反应,同时也可使其不致过多地丧失功能性。

3.药物

主要有以下数种:

(1)水杨酸盐类药:临床上较为多用,每次剂量0.5~1.0g,4次/d。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目前多选用肠溶性制剂。

(2)金制剂:在前者不能控制症状时,可以用硫羟苹果酸金钠或硫葡萄糖金等金制剂药物肌内注射,第1周10μg,第2周25μg,以后每周可达50μg。用药时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有肝、肾及血液疾病的患者慎用。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活动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MTX)每周1次给药,用量酌情选择,其剂量范围为2.5~15μg。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4.手术治疗

对类风湿病变所致的畸形可在静止期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有以下4类:

(1)滑膜切除术:主要用于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等,可对病变的滑膜进行切除。滑膜切除后应在支具帮助下逐渐恢复关节功能。

(2)关节冲洗+镜下滑膜切除术:在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可以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同时进行反复冲洗,以求更换关节液的成分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3)关节成型术:对负重关节,尤其是足部的跖趾关节,当出现爪状趾畸形影响负重时,可行跖骨头切除术,以期形成新的关节而达到改善负重功能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当其髋或膝关节严重受损,以致无法修复时,可酌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此类情况在高龄患者中多见。

睡觉醒来耳朵有堵塞感


睡觉醒来的时候,如果感到耳朵有堵塞感,这常常会引起听力有所下降,感觉到特别的不舒服,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和平时感冒有关,和平时上火有关,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的原因,这个时候应该到五官科看病,进行检查,平时应该多喝水多休息,另外也有可能是耵聍分泌物过多,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病因

1.耵聍分泌过多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到刺激,使耵聍分泌过多。2.耵聍排出受阻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经常挖耳,可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或耵聍被水浸渍等均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

治疗

1.较小或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2.耵聍钩取出法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栓之间轻轻伸入外耳道深部,注意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栓,逐渐钩出。3.外耳道吸引法如耵聍较硬,不易取出,或耵聍与外耳道嵌顿紧密,取出过程中患者疼痛明显难以配合,可先用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3~5次,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连续3~4日后待其软化,然后于耳鼻喉科专科门诊,用吸引器将软化的耵聍取出。4.外耳道冲洗法采用上述方法取出困难者可用此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软化,用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4~5次,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

预防

1.保持外耳道清洁是防止耵聍栓塞的首要条件。如果有耵聍屑,感觉外耳道发痒,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2.游泳之前最好由医生检查一下,先把耵聍屑取出,以防进水膨胀后形成栓塞。若水进入外耳道后,症状可加重,常有耳痛。所以如果耵聍过多,可经常定期到医院请耳科专科医生帮忙取出,以防出现耵聍栓塞。3.一旦耵聍诱发了炎症,应先积极消炎,并尽快取出栓塞,以防引流不畅,致使炎症向内扩散。耵聍完全堵塞后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耵聍取出后,要注意保持洁净干燥。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