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养生汤

2021-06-10 │ 纯阳养生汤 太极养生掌

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运动养生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醒醐灌顶

两宫相对起太极,松腕坠肘足右移。

翻转双掌轻前插,醍醐灌顶混三气。

起式:自然站立,微蹲向右开步与肩齐,双手掌心、两肘对在身前,渐渐抬起与胸同高,吸气,掌心向上稍前插,十指相对旋掌停按至小腹处,以肘带掌贴身两边抹开,呼气。碾掌,翻掌指尖朝上,两边向上抱起,前望右手再望左手,吸气。两掌抬至头顶,十指相对,灌顶停压,眼望前方一米处,呼气。(图1-9)

二、河洛冷鸭

十指相对平托起,胸上双分转肩吸。

虎口向肋过血仓,右转左旋碾掌屈。

接上式,手掌压至小腹处,十指相对向前翻手挖抱,掌心向上托起至锁骨,吸气。收肘平转掌成托掌,拇指示于锁骨,呼气。抬肘,拇指从耳后绕耳一圈,在耳根后稍按压,再沿肩胛骨向停插于腋停,吸气。虎口沿身体两侧停捋至腰侧,呼气,向右拧腰,同时两掌连续停按至胯侧,身与足成十字,吸气。身再向左转,双掌外碾,呼气。(图10-17)

三、抚球夜行

撩袍夜行摸观门,旋球错手抚挂起。

不平切记勾足关,黄鹤亮翅拧腰力。

接上式,两腕放松,两手以肘为中心从左向右划弧至右胸,同时拿右膝,足随手向右不平摆莲后落于震位,呼气。右手连续划圆抱球至两手交叉,吸气。右手斜上拉起,左手停捋,成右金鸡独立,再吸。向左稍转身,呼气。(图1821)

四、云长烫刀

落足盖掌左伸按,左盖右插掌斜去。

拿膝勾裆掌根踏,气成丹田力待发。

接上式,左足前踩震位,右手停盖至左肋,左手掌心向上穿过右手前插再转腕翻掌稍停压。左手停盖至右肋,右手翻掌,掌心向上前插,左小臂转翻腕斜立掌,成左金鸡独立。(图22、23)

五、紫燕穿林

横踩拧腰扫截穿,缠丝颇腿截腕打。

扑步穿插关起盖,进步穿掌弓或马。

接上式,右足前踩震位外摆,两臂向外膨圆,左转腰。双手翻掌,掌心向上,右掌螺旋上穿转掌收指拿腕成勾手凤眼,左掌立掌护胸。右掌上穿时左足缠丝腿拿膝。左足停插巽位,右扑步左掌前穿。左掌翻掌停盖抹到右腹停,复心左移成左弓。上右足成右弓,右掌斜立掌前插立掌。(图24~28)

六、仙姑坐莲

原地左旋仰双掌,穿手双俯起莲花。

劳宫相对合分别,胸前抱圆右手踏。

接上式,左掌前插于右臂停,再交叉莲花手旋转,扣右足摆左足,身体跟随莲花手左转至坤位。双手转到身前手心向上往两侧内平旋,两腕相对。两肘膨开以腕带手翻掌,掌心向停抹开,再合再抹。同时收右足成息步停蹲。(图29-32)

七、借花献佛

息步搂捧渐渐起,骑龙滚臂左手横。

上步右缠起右肘,身坐左足肘过头。

接上式,稍起身,双手向前挖抱,左掌掌心向上在前向停向后拉,右足踩兑位,右掌从后由上向前滚出。右掌向左稍回,双手同时发力,左掌翻掌向停压于右肋,右小臂回勾立掌于耳际,拇指示于右肩锁骨,抬肘小臂与手平直。同时,右足前迈半步,复心后移成骑龙步。(图33-36)

八、真武显圣

收足化肘龟背撞,左绕右缠蛇吐信。

连环掏手靠身起,鸦雀含档手捂腮。

接上式,右手不动以肘划圆至左胸时,两手同时向两胯拨开,腰随肘向左转,收肩拱背,两手停拨时收右足成丁步。(图37-39)

接上式,右足踩兑位,右掌大臂不动,小臂顺时针划圆,身体左转稍向前倾,掌心向上从腋停向后插出,掌随肩转,身随手向右转,左小臂在右掌后插完毕转掌的同时,亦划圆转肩停插左胯,身体右旋,复心在前。右掌在左掌后插时,立掌从上向后拉回,左掌插完从停立掌向前回滚,复心后移,两手掌心相对,上停划圆两次。左掌压于右肋,右小臂回勾,拇指示于右锁骨,不抬肘,收右足成丁步。(图4042)

九、白虎扑食

右踩左旋搅连环,套手十字短马翻。

双棚坎离穿云手,白虎扑食跟步按。

接上式,以肘从右到左划圆,左掌翻掌插于右曲臂上,两臂交叉,掌心向上。身向左转,右足向右后乾位退步,右手翻掌后拉,向右划平圆,左手向左平抹,左足再向乾位插出。向左连续转身面向乾位时,双手在胸前里合手腕交叉,右手上,左手停。右足收于左足边成丁步,双手两腕相贴从外向里转一圈,右手里,左手外,十字交叉。右足向乾位上踏一步,左足跟半步成短马步,双掌外鱼际向前猛推。左足向坤位迈一步,右足跟上成丁步,双手两边抹开划小圆后两臂相靠,十指向上,朝上举起。右足再向乾位跨一步,左足跟半步,双掌转掌停按与肩同高。

十、膏龙探爪

左闪左格右转身,撞肘甩掌手双横。

息步探掌烫穿按,扶肩跪马剪排石。

接上式,左足踩兑位,左掌掌心向里,肘由上往停,右掌掌心向上穿左肘,右足向坤位撤步,身往右转,双臂在胸前横叠,掌心向停,身体转到离位时,双肘向后撞。双手由腰带动同时在身前从左经前向右平磨一圈半,再向右横扫。(图53-59)

身向左转朝向震位,左掌从停托起与肩同高,翻小臂停按,左足随之踩震位外摆,右掌收于腰部,在左掌停按的同时,手心向上前插斜立掌,同时停.蹲成息步。(图60-62)

起身,左掌前动,以肘为中心向左停盖,右掌以肘为圆心停盖,向右划圆,左手掌心向外盖到左胯时,翻掌连续划圆再盖到左胯时变鹰爪外拨,右掌盖到右肩处抬肘,身向右拧,左肩停压,成麒麒步。(图63、64)

十一、灵猫捕鼠

转身横肘复压停,烫手十字阴阳抓。

跟步推山夹肩肘,发功吐声攻胸停。

接上式,左足碾,右足靠,向右转身,右肘横撞。身连续向右转至震位,沉右肘,左掌掌心向里与右掌小鱼际相对举起。左足向艮位跨一步,双手转腕,掌心向外成猫爪,右足跟上震足停蹲,震足时双手由上向停抓停。(图6568)

双掌向两边划一小圆收于腰边,右足向巽位迈一步,左足跟半步成短马步,双掌掌跟相对向前推出。(图6971)

十二、金鲤跃龙门

斜跨偷步横腕打,左掌右勾互变化。

上停左右省来势,斜飞展抖发弓马。

接上式,左足向坎位迈一步,右足向坎位偷步,左手成风眼以腕带手向左撞,右手跟着向左抹,右手心与左手指垂直。左足再向坎位迈一步,右手成风眼以腕带手向右撞,左手跟着向右抹。右足向坎位偷步。(图72-75)

右足向离位迈一步,右手风眼向上拉,左掌停按。左足向离位偷步,左手凤眼向上拉,右掌停按。

左足踩巽位,右掌盖,左掌托。向左揉球,右足踩巽位,左足偷步,揉球至右掌在停托时,向左停插后,右足再踩巽位时,成右开马步,右掌拉到右上绷掌,左手抹到左胯边。(图76-78)

十三、倒步穿莲

倒步左抹右穿掌,右抹左穿过命门。

抹须齐眉抹至腋,后穿斜插贴侧臀。

接上式,左足退离位,身向左转,右足跟上成丁步,右掌掌心朝里,向左带再抹过脸部,左掌掌心朝外,沿后腰向右胯插后再向左搂回,向左拧腰。

右足横踩坎位,左掌掌心朝里向右带,抹过脸部,右掌从停颏沿身体经后腰向左胯插再向右搂回,向右拧腰。再做一次右抹脸。(图79-85)

十四、哪咤闹海

旋身缠头裹脑云,莲手旋插停探海。

上手内缠捂肩头,停手托缠反托天。

跪马转腰盘云起,上掏停插直究竟。十字摆莲抽手插,手起白虎骑龙戏。

接上式,右手抹须完毕后,由右腋停向后插出,右足同时后插震位。身向右转,左足前踩震位,左手经胸前从右臂停向前插出,同时右手回收于右肩,掌心向外。

左手翻掌,掌心向上在头顶云手,右肘后拉,左手云手时,小臂横向拉开,同时身向右转,右足后插。左足碾,右足摆,右手掌心向停从后脑向左向前抹过,身体连续右转至离位。双手一起向右平扫,起左足跟成拗步。

右手以肘为中心,从上往左,再从右腋停穿出,反掌掌心向上,左足横迈震位。右足靠,身向右转至坎位,左掌从右臂停向前插出,右掌拉回右肩处。(图86-93)

左手盖,右手横向打开,左掌插于右手停,右手背朝左回与左手合,左手翻掌成莲花手,从右旋转到左停再旋转到右停,此时右掌在外,连续向中间转掌。向左拧腰,成左弓步,右掌停,左掌上同时插出。(图94100)

左掌心朝停插到右腋再向左划开,右掌划小圆握拳收于腰旁,同时起右足摆莲仍成左弓步,左掌勾指于后上,右掌心朝左插停。(图101104)

左掌以肘为中心,前盖后向停向左划圆,右掌以肘为中心前盖后向停向右划圆。左掌圆划至右胸处,立掌于右肩旁,右掌划圆一圈后向后上翻立,指尖向上。身向左转,面向兑位跪右膝。(图105-108)

右手向左划过头顶一圈,左手掌心向上随之从右向左划平弧至兑位,身随右手从左向后旋。右手收至右腋,起身右足震于左足边,右掌指尖向停插停,左掌护于右胸。右足上前一步成骑龙步,右手变虎爪挑起,左手虎爪按于右肘。(图109115)

十五、掀帘推窗

揉球内滚托旋翻,后手共蹬应伸按。

蹬腿过腰拗步落,短马紧跟如登山。

接上式,左足外摆坤位,左手由前向里滚圈,右手跟上,一上一停转折三圈,第二圈时右足上前踩兑位,第三圈完时,左手前,右手后,双手抱起,左手与肩同高,右手高于头,同时左足勾足不平抬起。左足蹬高,双手外绷,伺时发力。左足落坤位成左弓,左手肘不落,滚肩转肘划弧架起,右手斜立掌前推。反方向向右边再做一次,右手由前向停向后滚圈,右足踏乾位。(图116-122)

十六、霸王卸甲

莲花手起转身抖,两劳相对发双肘。

撩帘进帐侧身手,双手后拍足前勾。

接上式,左足踏坤位成左弓,左手架起,右掌前插。头钻过左手,双手一起向右停拨拍,立起,右足前蹬踢。(图123-124)

十七、纯阳抛袖

右落拗步甩右袖,横退左足甩左袖。

右退左跟合双手,沉马一甩攻眼喉。

接上式,右足踩兑位外摆,身向右转至坎位,左足踩兑位成高马步,左手掌心向上收于腹部,右手掌心向上由右向前划平弧,到前方时,旋腕翻掌掌心向停连续向身前划圆并连续转腕成掌心向上托于腰前。右手转毕左手转,同时右足向兑位偷步成拗步,身向右转到离位。(图125-136)

左手掌心向上转至腰前时,右手也同时掌心向上,双手向两边旋转小圆翻掌掌心向停抹,双足跟踮起震足,由腰发力双手一起向前甩抖。

以腰带动双手,以肘为中心,同时逆时针由左到右用小臂划圆,第二个圆时身向右转,右足踩摆,第三个圆时左足踩兑位,身体连续右转至坎位连续再划第四圆,第四圆时加速,然后身向左转成左弓步踮足跟,双手两边同时甩抖并震足,臂与肩齐,与足成十字。(图137140)

身向右转,双手拍腿。右足撤步,右手在前,左手由两边从上往停甩袖,与胸同高。身向右转向巽位,左手从上停拍右手再以肘为中心甩立圆,掌心朝上,向前甩袖。左足退兑位,身向左转艮位,右手从上停拍左手,再以肘为中心甩立圆,掌心朝上,向前甩袖。(图141149)

十八、狮子揉球

狮子揉球十字抱,坐马观书横钩手。

双手顺时抛袖圆,再揉双分扇掌行。

接上式,左足坎位外摆,右足踩兑位,身左转离位,左手停插托,右手盖转揉球,右上左停边揉边逆时针转三圈。马步,左掌按停,右手变鹰爪抽至右肩再停插按。

双手再反揉球,从左上向右顺时针转三圈,马步。左掌按停,右掌接着按停。(图150156)

收式:双手托天

接上式,立起,双手两边打开上托灌顶,停压至胸腹后,向两侧腰后插出再转臂回搂,到胸前手掌心朝停停按,至腹部时十指相对挖抱托起,至胸高时,两掌平托分开向两侧插出,平划前合,转腕翻掌停按至腹部,手腕带手前送后拉再前送,两手分开垂于裤缝,同时微蹲并右足收势。(图155171)。

yS630.Com相关推荐

太极养生: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养生 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招式详解


十三式太极拳,是融武术、气功于一体的仿生功法,如蛇缠雀跃、虎扑尾扫、金鸡抖翎、扳枝摘桃、猫蹿马奔、熊蹲龙变,以及易筋、易骨、易力,练精、练气、练神等等,每一段功法都包涵着健身和技击的作用。练习十三式太极拳,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抗暴自卫,体用兼备,一石二鸟。停面就一起来学学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招式。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

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揉。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

尾能护头头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头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

前蹿后跃无休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休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

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来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来处起神风。

周身布满英雄气,洗心革面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闲逛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闲逛运蹉磨。

拿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拿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闲逛聚精丹

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

海底炼得精气满,一轮亮月照天地。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亮月照天地。

八、金蟾看月炼气丹

金蟾看月爱光亮,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看月爱光亮,(气)息相通倍有情。

气候圆时吞入腹,亮珠一粒落黄庭。(亮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

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十、彩凤朝阳展翅丹

彩凤出山展翅飞,朝阳顶上起光辉。彩凤出山展翅飞,朝阳顶上起光辉。

冲天遮日如灵主,动静随和莫背违。(中天晒日如禽主),动静随和莫背违。

十一、雉鸡司晨拿钥丹

雉鸡司晨背向前,腿似拿炉独立坚。雉鸡司晨背向前,腿似拿炉独立坚。

随意觅食能自得,牵毫难脱定中观。随意觅食能自得,(纤)毫难脱定中观。

十二、狸描捕鼠形姿丹

狸猫捕鼠伏身看,栽倒神态出自然。狸猫捕鼠伏身看,(机)倒神(晓)出自然。

拿随蹲耸形神妙,循环闪转软如棉。(扣现蹲纵)形神妙,循环闪转软如绵。

十三、野马分鬃逐鹿丹

野马分鬃鹿突形,流星赶月快如风。野马分鬃鹿突形,流星赶月快如风。

铜墙铁壁难遮挡,一拥身躯入太空。铜墙铁壁难遮挡,一拥身躯入太空。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13式动作要领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强身健体的武当气功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南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的气功也非常奇妙,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武当号功吧!

强身健体功 武当养生气功第一步功法

强身健体功是武当养生气功的第一步功法,也是武当气功的入门功法。该功法简单方便,一学就会,一练就见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可以一个人练,也可以和别人一起练,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练,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全套练、多练,时间紧促可以拣一部分练,或者单练一节。只要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和穆的气氛中,把身、心、息结合起来,认真锻炼,就能把气功练好,增进身体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聪慧的聪明和很好的工作能力,强身健体功是增进健康的好功法,今介绍如下。

预备功

一、静立凝神:静立,就是自然站立,要求头正身直,两手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分开(平立或小八字),口轻闭,舌放平,两目平视,凝神注视前方一个目标,排除杂念,集中思想,一心想到我现在开始练功了.

二、调息松体:自然呼吸,按自己原来的习惯呼吸,胸呼吸、腹呼吸、顺呼吸、逆呼吸等任何一种都行;全身放松,意念随着呼吸,使呼吸达到缓慢、深长、细匀,心情要平静。静立3--5分钟。

三、搓手檫面:两手相搓36次,然后檫面抹眼9次。

强身健体功正功

一、蛟龙入海:

1,姿势:立势,松腰,松垮,松膝,手下垂,双目前视。

2,动作:两手向前平起,手心相对,意在拇食二手指,吸气。手与肩平起,沉肘,两掌收到肩前,转腕,手指向下,沿胸前下插,意在指尖,呼气。同时曲膝下沉,手到膝前时,起立还原。共做32次。

3,作用:调息行气,活络舒经。对头昏、胸闷、消化不良、肠胃功能不调、体倦乏力等慢性病,都有调理、改善之功效。如单练此功,可以多做,不计次数。

二、紫燕高飞:

1,姿势:立势,两手左右平起,指尖向下,腕放松勿用力,高与肩平。

2,动作:两手向肩部内收,轻轻吸气,手腕轻柔略高于肩,手指向上。手心向外呈弧形外推,同时屈膝下沉,手臂伸平后,起立还原,共做32次。

3,作用:伸展肺气,调整肝胆功能,有熊经鸟伸之义。对肩、肘、腕、指都有活利的作用。

三、抱虎推山:

1,姿势:立势,手下垂,目前视。

2,动作:上身略前倾,双手在小腹前相合,如抱一只小老虎,吸气上提,至胸前,转腕,向前平推,呼气。同时屈膝下沉,两臂伸平时,放下还原。做32次。

3,作用:有疏导任督,调理心肾,壮阳滋阴之效。

四、龙虎相交:

1,姿势;立势,手臂抱圆,掌心相对,高与胸齐。

2,动作:前臂为轴,两手向左右拉开,吸气,手腕放松,掌距略宽于胸。然后两手相合,呼气。同时屈膝下沉,掌心靠近时,起立还原。共做32次。

3,作用:怀抱太极,和合阴阳,金木相交,清肃肺火,有宽胸理气,健脾运化之功能。

五、大鹏展翅:

1,姿势:左式:左脚向前,成左弓步,右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左手后伸,手心向下;两手前后平衡,如鹏鸟高飞之势,右式相同,方向相反。

2,动作:两目始终注视右手。右手向上抬起,吸气。右手继续向上旋举,左手相对下落活动,右手过头顶时,身体随手向后转腰,手心向后,呼气。继续划弧前推,左手相对向后划圆,两手前后伸平,身体转正。如上,共做16次。换右式,亦共做16次。

3,作用:加强颈、肩、臂、腕、腰、胯、腿等关节活动,以气带功,对肩周炎、颈臂手指酸麻、腰腿疼痛、活动不利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六、气贯长虹:

1,姿势:立势,两手自然下垂,目前视。

2,动作:屈膝下蹲,两手在膝前捧气,向上伸举,同时足跟上提,吸气。至头顶时,两手分开,手心向外,由两侧向下,足跟同时下落,手心轻击大腿外侧,共做32次。

3,作用:展臂伸腿,深吸长呼,引水上天河,划弧如长虹,击腿震踵,清脑怡神,伸展肢体,流畅气血,全身舒泰,可治百病,并有减肥作用。

武当自然外气功

武当自然外气功,民间又称南功,由聚气功、进气功、运气功三部功法组成,是一种习练外气的武当内功。武当自然外气功功法简单,易学易练,经常练习可以使体内气血通畅,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一、聚气功:马步站桩聚气法

全身放松站立,自然呼吸,两脚开立如肩同宽。沉肩垂肘,曲肘抬臂,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同时曲膝下蹲,站立角度(小腿与大腿)30至90。掌心朝下,十指松直,指与指之间略分开,间距3毫米。全身放松,目视前方。聚气功的功法对入静程度要求不高,也可以说是不加要求,可以边练功边看电视、听音乐或轻声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练功,只要保持姿势正确即可。

马步站桩的姿势练习聚气功,在开始时一次只练10分钟左右,以后慢慢延长时间,以身体热汗欲出为度。只要按法摆好架势,就能以形引气,激活经络,使体内真气运行,气通血行,血行气盛,练功不一会就会使浑身上下气血涌动,直达四肢末梢微循环系统,关节百骸豁然贯穿,这时会真正体验到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的内涵。当人的体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久治未愈的颈椎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病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聚气功马步下蹲的姿势,会阴、尾闾部位放松,促进和增强了督、任二脉的循环功能,很自然地打通了小周天,正是有意练功,无意功成.

4、练功时间:早晚各练20分钟。随时随地可练。7天之后每次练功不得少于30分钟,功时越长功力越大。牢记:多一分酸、疼、累、苦就多一分气。苦中求乐,梅花香自苦寒来!

5、收功:用鼻轻轻地渐渐地吸足气,慢慢竖立,手自然下垂, 并同时将气渐渐从口中吐出。切记吸气勿猛,呼气纳匀长。尔后作深呼吸几次,散一下步即功毕。

二、进气功,掌心开合进气法

进气功,接上式马步站桩,掌心朝下转腕至掌心相对,渐渐地合拢,即两掌相合,掌心相对,间距1厘米不接触。约3分钟以后渐渐地拉开至1米。3分钟后又渐渐地相合,仍间距1厘米,不相接触如此反复习练20分钟后即可按上面的方法收功。

三、运气功,指掌自然发气法

运气功,接上式马步站桩,练掌心开合3次。待指掌得气之后,改掌心相对为十指指尖相对,掌心朝胸部,如抱物状。中指可接触,3分钟后同样轻轻地渐渐地拉开至约1米。3分钟后又相合10指尖相对,中指可接触,如此反复练习。

假如指掌开合觉得指掌有麻、热、胀、跳动,似有磁力吸引力等感觉时,即可发放外气了!此时,气为我用,为所欲为,妙趣横生,乐在其中。发放外气时,意在掌心或者手指,即有气外放!

该功法习练到指掌能发放外气之后,用眼仔细观察气从指尖出来的颜色。假如观察不出来,就不能用外气治病。假如能看到气象白雾或白烟式的线状物从指尖出来者,即可用外气为人诊病查病推断疾病了。

如自己或别人头疼,可用食指对准太阳穴点,转折,或双掌心对准双太阳穴开合,患者太阳穴即会有一种舒适的得气感觉,头疼顿减或立止!运气功呼吸、意念、收功法均同上。

功效:一般练功满一小时,汗流浃背。功满10小时,膝关节酸,手发胀,脸发红。练功满60个小时,会身络基本畅通,气可随意自然运至指掌。少数体健经络敏感者,练功满30个功时即能指掌发气。一般人练功满60-200功时都可以打通大小周天,进入24小时真气周流不息的境地。

练习武当自然外气功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要姿势正确,达到一定的功时,坚持习练数月,功德双修。

2、不要与其它功法同练,以免影响功效。

3、平常保持良好的心境,练功采用良性意念法。千万不要意守身体的某个穴位。

4、过饥、过饱、疲惫、性生活后暂停练功。

5、练功后可用于毛巾擦汗,切忌冷饮冷浴。

先练第一步,一段时间后练完第一再练第二,最后全部练,很辛劳的功法,有恒心能忍受的痛苦的人才能练成。时间一般每次30分钟以上2小时以下,一天最好二次。

本功取自张三丰所传功法之精华,并吸取了陶弘景的练功法及武当山道总徐本善等人的练功经验,熔汇一炉整理而出。

一、下插功

身体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二目平视,然后提肛吸气,由背部上行至督脉之大椎穴,接着向两侧分开至极泉穴,再下手三阴经至劳宫穴,斯期内气灌满五指,两指再向下插。具体动作是,两手弧形起至肩,两大拇指向上翘,开天目穴受气,再向下插,气贯至涌泉穴,上提时意想大拇指,下插时意想小指。如此上下提插二十次或更多。此功对心血管病及肠胃痛均有良效。

二、左右插功

身体姿势向前,两臂左右平举,先提高过头,向上弧形提起双臂,再平肩向两侧平插。提臂时意守手背外劳宫穴,平插时意守手心劳宫穴,如此反复平插二十次或更多次。此功对肝病效果较好。

三、前推功

站式同前,两臂向前平举,并弧形上提,然后平肩向前推按。回提时意守手背外劳宫穴,前推时意守手心劳宫穴,如此反复平推二十次或更多。前推时意注根节肩,中节肘,梢节手.此功对心血管病效果较好。

四、开合功

站式同前,两掌五指指尖相对,两肘弯曲,然后向两侧平拉,拉至两乳根穴位处,然后合掌。拉时意守中指,合掌时意守手心劳宫穴,如此开合练习二十次或更多。此功对气喘病有良效。

五、左右轮臂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站在一条线上,距离一脚之远,然后右臂向前伸出,高度与肩平呈仰掌式,左手在后与肩平呈俯掌,意注小指,呈右弓步。然后,右臂上起轮旋,轮旋时弧形至头再向后转前;至头时意注大拇指,大拇指贴于头侧。右臂轮至身后呈成坐步型,右脚尖翘起,左腿呈弓步,左臂前伸。如此轮转二十次,左右互换练习。此功对肩、腰疼痛有用。

六、搓掌功

马裆站立,两掌心相对,用力捻转,再向后沿两肋弧形旋转至面前,如此捻转搓掌二十次或更多,可增强内功。

七、左右托天功

两脚站式同前,然后两臂向两侧斜起,小手指向上领起至45度,两手掌平起,意注食指根的同时,中指向两侧前伸。两臂起过肩时意想两虎口;举过头时,两掌右上左下相叠,顺时针方向在百会穴旋转一圈。然后,两掌由身体两侧的肝胆部位落下,使气归入涌泉穴。此功为贯气法,如此练习一二十次。此功对高血压及神经衰弱有较好效果。

八、疏督任

站式同上,两手小指由后面向上翘起,意念督脉至大椎穴,穿过颈部至喉下降。小手指上起至45度,意守食指的同时,中指向两侧前伸,继续上起至头顶,然后重叠双掌,左手下右手上,在百会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圈,两掌再由任脉下摩至丹田(即把气运至丹田)。如此练十次。此功能疏通任督二脉。

九、左右转腰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虚灵顶颈,舌抵上腭,下颏微收,目光平视,两手掌伸向前方,两手背相叠,向左右转腰。向左转腰时左掌在上呈仰掌,右手在下呈俯掌,意守虎口,左掌从右掌上向左转折,旋至身后,手背对准命门穴,右手弧旋向上,手背对准天庭的同时,腰向左转折。右式与此相反行之。左右转折一二十次后收功。此功对腰痛有良效。

十、洗髓功

马步站立,两手掌抱于丹田部时,先吸一口气(叩齿),然后咽至丹田,右掌再向前推出(此为收气)。等手掌推至正前方时,然后向右转弧形向下抱(此为抱气);转至丹田部位时沿冲脉向上引气;至喉部时再向任脉下摩至丹田降气(此时吐气);定势时仍为马裆,右掌落在左掌内,再做左掌式。如此反复做十次。此功对疏通任脉有用。

十一、行步晃海功

马步站立,大指对准两腿风市穴,用意左右摇摆,左掌下按时意在劳宫穴的同时,目视右肩一线,向右晃时则相反,晃动三次,向左再动一步,共移三次,或超过十次为一功。可增强内功。

十二、行步插功

左脚在前(虚步),右脚在后,膝弯曲呈三体步型,两手掌伸向前下方,上右步,两掌由前方提至胸部,再由胸部向下插,插时以弧形上下旋转提插的同时,随插随进步,意守十宣穴,再化为行步插功,连续练习二十次。

十三、坐式晃海功

此功练时端坐凳上,上身正派,虚灵顶劲,两腿下垂,两手放于两膝盖上,下身不动,上身用腰先由左向右转折,转时意守带脉。向右转折一二十次,再由右向左转折一二十次。

十四、左右仆腿功

左脚仆步,右腿下蹲弓步,仆下时两手掌按于右膝上之梁丘穴,尽力下仆左腿,左腿仆后再仆右腿,蹲左腿。换仆时,两臂由左向右弧形转至左腿膝部。如此反复练习一二十次。

十五、开合掌功

马步站立,两手掌相对合拢,意念有气在两掌劳宫穴,然后拉开,一开一合。如此反复练习二三十次,长功很快。

十六、对掌功

两人面对面马步站立,手掌相对,然后用意识拉开,各自收至胸前,再向前推合,如此一拉一推,意守劳宫穴。如此练习二三十次,长功很快。

亲,现在您是不是对武当气功有所了解了?假如您喜欢的话,不妨去试一试!

气功按摩十八法


气功按摩十八法属导引派医疗功法。竖推肩井。按摩上肢。按摩停肢。

气功按摩十八法属导引派医疗功法由严伯正编写,发表于1987年。主要通过调身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使经络畅通,功能复原,人体各器卒相互和谐,机能趋于正常,以达治愈疾病,健身长寿的目的。

本功法分准备功;揉发梳头;双喊天鼓;旋指捣耳;运目养神;刮眼亮目;捋鼻防感;浴面生华;叩齿固肾;搅海吞津;竖推肩井;横摩胸肋;正反揉腹;背搓腰际;敲打命门;按摩上肢;按摩停肢;按摩涌泉;全身拍打和收功等。其具体操作方法为:

①准备功:两手置于小腹,两手臂微屈,手心向上,手指尖相对,从头至脚依次放松后意念集中于停丹田。自然唤吸,逐步达来轻、软、匀。

②竖推肩井功:用两掌心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围,同时腰部随上肢的摆动而自由转折。对治疗肩背痛、落枕、举臂困难、甲亢等均有定疗效。

③敲打命门功:双手握拳,通过自由转腰时用左右拳轮换敲打前后命门。拥有强腰壮肾,抵消化细碎疾病亦有必定疗效。

④全身拍打功: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背部、肩部、头部、上肢、停肢作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拥有舒筋活络,祛风湿,强筋健骨之功。

太极拳养生 武当太极拳九式招式详解


练习太极拳有助我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是很中老年人都喜欢的健身运动,武当太极九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招式,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停详解武当太极拳九式吧。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揉。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尾能护头目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目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前蹿后跃无休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休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求,雄威来处起神风。周身布满英雄气,洗心革面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闲逛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闲逛运蹉磨。拿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拿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闲逛聚精丹

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底炼得精气满,一轮亮月照天地。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亮月照天地。

八、金蟾看月炼气丹

金蟾看月爱光亮,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看月爱光亮,(气)息相通倍有情。气候圆时吞入腹,亮珠一粒落黄庭。(亮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


太极拳的手法多种多样,而太极拳的起源更是众说纷纷,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大家可以根据说明以及动作要领学习下。

第一式:预备式

姿势:面南竖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派,项松竖,头顶虚灵,仿佛上顶有线悬梁之意;下颔微收,齿轻合,唇轻闭,内舌轻触上腭;两臂坠肘下垂,沉肩松胸,气含小腹,肘不贴肋,手心向里,中指肚轻贴腿侧(裤缝);松胯,两膝微弯,分脚,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十趾随意动而抓地;呼吸顺遂平畅,意守丹田。

要点:头顶悬意不可缺,长腰松胯,护肋,胸间不凹不凸背要圆,十趾抓地空涌泉穴。

说明:

1、此预备式乃无极式,其基本要领均体现太极拳贯串始终的各项要求,故在行拳过程中均应一贯持守这些法则;

2、此无极式暂未分阴阳虚实,但重在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虽静犹动,势如张弓待发之动意,守我之静,待人之动;

3、思想集中而虚静无物,神气抱一而达无形无象之感,然意存丹田而待动,保持一种平和静气,安祥随和,全神贯注而内敛一种神气之韵。

动作:双手托天

气沉丹田

1.双手捧天

两臂分别从两侧,意动、手动、腕、肘整体一起向上缓慢抬起,沿斜前方起手(与身体成180度) 起手与肩平,沉肩坠肘,撘腕,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捧天之精华之气,又转腕向内,手向上抬至头顶百会穴。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手臂从裤缝侧上行时,捧天之精华之气,当到达头顶时,又转腕向内,掌心遂变朝下,十指相对,意念天地之精灵汇聚百会穴。

2.气沉丹田

接上动作(在十指相对掌心朝下时),沿体前前臂以抱球状下行,做不明显呼气,意念百会真气下行人中穴,达鹊桥,沿任脉、经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神阙,聚回丹田。双手亦同达下腹,后分别沿带脉斜下胯边,回至无极式。

要点:

1、这是一个深呼吸过程,意念周天循环,呼吸要彻底,手意牵引要协调,吸尽天地灵气,真气存聚丹田。

2、这也是开始进入功态的一个起势,保持全身放松,心情平和愉快动作慢,匀称一致,呼吸在自然之原则下,由师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而掌握方式。

说明:掌经云:先在心,后在身。修道即修心,故首先要心无杂念,开始练此功也须遵循有为地存想内观之法。此运行大周天之功是,先扣脚十趾而提涌泉吸地之灵气,实质一是稳定脚根,二是活动经脉,沿阴跷上行缩阴提肛,过三关到达百会。此时两手劳宫及天门九宫打开吸收天之精华而聚汇百会,再由百会沿任脉下到丹田,此中真气保存,鼓腹蓄气,废秽之气随放松之体散发体外。

这一过程意念可强可弱,不可过僵过执,动作要慢,意念、动作、呼吸三合一,要协调。所以预备式的气概就影响和决定整个行拳的效果,需下功夫练习。

第二式:起式

动作:1、提手上绷 2、虚步下切

1.提手上绷

两臂分别内动,向上搠起,手心由相对变为向下,上棚同时胯膝下坐,成马步,气在丹田,慢慢屈膝成115℃屈膝度根据架式高、中、低而定,通常以中架为例,以下均同中架)。搠至臂与肩平,要意达指梢而微微坐腕,手变勾手。

2.虚步下切

接上动做,重心在左脚,坐胯右脚变虚,脚尖着地,同时右勾手顺左手腕下切,在转移重心到右边,同时左手顺右手完下切至右边,45度角至膝下足三里侧,屈臂沉肘格架在与肩平。

要点:

1.遵循拳经一动无有不动原则,全身首先在放松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地开始柔和运转,轻灵与沉着俱在,变换虚实,注重上下,一动就开始体现阴阳。

2.行拳中腰身、手、腕、肘、胯、膝均活而不僵,活而不乱,松而不懈,刚而不僵,以意引动有规则转折,身体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动作到位,意气也一定到位。

3.一般按呼吸自然原则,多以起时吸, 沉时呼,即上吸下呼,但均不明显用口鼻,行拳保持匀、细,因其动作缓慢而又深长,所以一般开始学拳架动作,不必过分注重呼吸方式。时时注重气沉丹田而意于腰腹,活于胯部。

用法:

因为太极拳因人而动,因敌而变,所以在一个招法中可因对方的用力和攻击方式而采取几种不同的攻防方式,故此,在介绍其用法时,一般只突出一例,其余稍加说明或省略。

太极拳起势在用法上,须符合贵化不贵抗,后发先至的思想,化中有打,打中有化。

双搠撑掌主要是应付对方双风贯耳或双按推掌。对方欲出双拳击打头部,我则坐身,使对方落空,同时出双掌对对方胸前的空处推掌。如果对方双按掌来,我搠撑相接,粘上而随力化走,根据对方变招而再出招还击。多数方式以脚下虚实变换,手法一防一攻而立判胜负。 虚步下切中含有几种变化方式,据敌而用,而用时之势,已不再像虚步下切之定势了。

第三式:退步崩式

动作:1、丁步抱球 2、转身架掌

1.抱球独立

接上式。重心移至右脚,右手与左手由勾手变掌成包球式,脚成丁字步,右45度角。身体保持正中,背直不屈,两掌心相对,右腿微屈。

2.转身崩式

接上动。由腰转带动左腿向后(东北),脚跟先着地,成左弓步;左手随身体由下朝上划弧崩起,掌心朝里,右掌由眼下经胸前向左腋下推出,横掌于丹田处,掌心向下定型时,手、脚、身、步一起到位。

要点:

1.正如介绍武当三丰太极拳特点时说过:此拳步法灵活,仅从开始几动中可以看出步、腿的灵活度,同时要求步、身、手,齐到合一。

2.动作连贯性不可分割、断劲,在定型时,微有内劲到达之意,非单操练时,不得用力或发力。

3.此拳架攻防意义很强,虽练时不专注攻防作用,但要明细其用法。此转身上步、上搠下打之法,动作显明,同时可变作左揽雀尾式的用法,惟方向相反,用法不另叙。

第四式:揽雀尾式

动作:1.回身抽掌

接上式。由腰身带动右手,由横掌前按变内旋成仰掌,往右回分,左手外旋变压掌和外切掌;左脚回扣(即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转30度),身体变成右靠弓进步。

2.虚步拧转

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右肘下沉,右手外翻,带前臂滚旋,右脚变虚;左手由胯下翻掌向左前方到左侧上方,至左侧时,脚下左脚变实,承担重心;左右手掌心相对成抱球式。

3.上步靠掤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着实,右脚急上步于右侧,向斜前方45度出步,身、肩、膝同到;右手由胸前划内旋弧至裆前,左手随按劲沉肘,转回头前掌心朝面。

4.撩肘掤 右手由裆前朝外,由下至上,再由肩、肘、手节节贯穿,划弧上掤至右侧 前方。左手在后,掌心与右手相对。

5.马虚搬

右手向右前方掤至与肩高,膝与肘相合,手尖与脚尖相对时不再往前。接着右手开始由内向外翻掌,左手由外向内翻掌,重心移至左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边捋过,右脚变虚,右掌心向卞,左掌心向上。

6.上步挤

上动不停。左手从左脚后收再向右肘处,掌心朝上捅出;同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左手一起上步,先脚跟落地,承担重心;右手从左手至左肘下抽回,再沉左肘滑滚向左手,掌心向外。

7.落步按

当左右两手交叉会于右膝时,两手随臂转翻掌,并搂过右膝,收回腰问后从腋下推按出去;同时当手搂过膝盖时,右脚提起,蹬脚后落地,肘到脚到手到,成马步双按掌式。

要点:

1、此式分解动作多,较为复杂,也是独特分别于其它拳架的标志。实际运用要注重手、身、脚、意、气、力齐至;

2、此式劲力明显,靠、掤和落步双按是典型的力点(力点是实际用法上的技击发力处),要注重体会;

3、式中连绵性强,不能脱节,要一环套一环,在推手和技击中配合得好,很具威力,但主要不能散、乱;

4、此中步伐变化多而快,步幅大小可根据自己架式变换,虚实一定要分清,

实腿承受重力要沉裆,敛臀,保持腰胯的灵活。

说明:从上一式转身掤掌(有人称黑虎掏心)后,回身时若后手被人拿住,则左手从右手上削砍而出,击打对方腰肋。当对方右边拳击来,我用右前臂接粘,沉肘松肩而翻掌粘拿,同时坐胯转上左步右手。左手乃虚招,能实则打,不实则回护头脸,左手从外用掌砍对方胯,若对方招架,顺右脚上步对方裆中,左手护脸头,右侧身膝顶背靠;若不成出右手从下打上,再不成便掤住对方。

掤住对方后,用前臂或手掌鱼际等感觉粘上后,顺对方之`捋化,左手封对方中节或另一手,同时进步,插裆和套步,顺力将对方按出或推出。

第五式:顺拉单鞭

动作:

1. 接上按式。左手朝上微翻掌,向左随身体带回,右手在距左手尺余,掌心向上,托时之意,随身向左移,重心在左脚,左脚以后跟为轴随手臂向外转,右脚后跟不动,前脚掌回扣,与手臂同向,成丁字步。

当转至左侧丁字步后,右手由仰掌旋臂成向外、向下的抓掌,左掌变托掌,向右以右脚为重心拧带;脚法与前相反,即以右脚跟为轴向右侧随身、手臂移45度,左脚以同样方式回扣45度。

2.左脚收回,随身起立,左手护右肘,右手从斜前方突出;然后右手翻掌勾手,指尖向下,左手由护右腕;重心在右脚,左腿随机提起蹬出。

3.重心仍在右脚,右勾手不动,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

要点:

在左右平带过程中,拧劲等暗劲是要害,要求也很严格。像两掌二方向相对,意为把持手和肘,时时可采撂制住对方,往返之变是根据对方力的变化而变化,折叠过程中的身、腰、脚均要一致变化,体现整体性,才能制敌。即为变化无方之意,根据对方空处、破绽处而击,上架十字手,下出进腿,落步而顺掌到,动作是圆而连贯,有一定的有用价值。

用法:单鞭之用,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每一个动作是一个技击用法的母式,这一母式本身可以发劲击人外,还可演化出多种招式。就是若对方朝我中上部一拳击来,我一手粘拳头、一手托臂肘,运用听劲掌握对方力向,既可采撂拿脉、反骨,也可把架肘靠而放出对方。

2、若对方力大,肯定会抵抗我之力,我则顺其力变成拧捋而击空胁。

3、若对方中胁击不成,则上击咽喉,架肘击裆腿,乘机进步而放发。要害是手脚进肘,身腰要捅跟而上,有一种捅挤之势。

第六式提手上式(或回身提手)

动作:

1.接上式。重心右移,左脚尖回扣,右腿受重力,左脚和左手同动,左手向下、向怀内划弧同时右手带回与左手放至腰间;左脚经右脚边向正前迈定于正前方成丁字步。

2.身体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右手同动,右手由下向上与右脚一起侧身向正前方,随身屈膝坐身,在正前方右手经膝前插掌向右脚尖,随之由腰带胯、带腿随动右手变勾手,与右脚一起随身上提,上达与肩平,成勾提手式。左手立掌于右手肘关节处。

3.重心在左面,腰身带动右胯,腿与手、臂一起下落成高弓步,左手随身化收回腰间,右手随落而按切在裆前,掌心向下,形成弓步切按掌式。

要点:

1、经云: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单鞭之后的左手对来敌之变,就是粘化之法,粘后护面,侧身上法,护身打下,随化随进,其妙法也。

2、提手之式,即右手勾与右脚尖,有一根线带着之意,连呼吸一起同动,落步按封时,呼气。

3、身法要协调,稳固,沉肩松肘,意在腰际,带动全身。

用法:左手对敌之攻势,先粘化,或格粘或化拿,随后护面进身,偷步旋转步法,委身击敌下部,若不中,可随之蹬裆,踢腿,落步按封。主要应付来势汹涌之拳脚,沉气按切。

第七式 :白鹤亮翅

动作:

1.上步搓掌

接上式。右手和右脚同时由右向左再向身前划弧形上步,右脚跟先着地,掌心随动而滚翻向上,左手从胸前经右肘处往下搓推而出,掌心向下,左脚同时上步,脚尖着地,形成右实左虚步。

2.分掌抖翅

重心后沉,气沉丹田,双掌随呼吸拉丝式分开,右手向右上扬至头右侧,与太阳穴同高,左手下至左大腿四周。

要点:

1、上步搓掌式先右手粘擦,左手臂有挤靠之势,然后有搓掌拉丝之意。

2、分掌抖翅首先要有头手向上之气概,由腰意发动,略带抖意展翅,拉丝有展翅舒伸、身肢拔长的感觉。

3、沉气落尘胯身,但上头要有精神提起朝上之意,下体稳重,两臂成弧形,松肩沉肘,身体中正。

说明:

1、如在上式中切掌之后,马上粘上对方手臂,趁对方收回之际,跟上对方缠臂或拿臂(这也是粘),或进裆击擦对方中下部.随即左手身上进靠击。

2、如果对方左手招架,则我左手向上分开,趁机再击。

3、如果对方拿我右手,我则用左手搓拿拧劲之法解之。

第八式 搂膝拗步

动作:

1. 接上动。右手向头前拂面而下,左手向外、向上划弧至头侧,同时身体下沉,重心不变。

说明:这是一个过渡动作,但有用价值颇高。当白鹤亮翅之势时,自己中胸空虚,对方会趁虚而入,我则随急而用手警面而下,俗称猫洗脸,把对方击至我面前的掌脚轻拂过去并粘上之后,随机变出下一招式的击法。

2.腰身慢起,重心不变在右脚;同时手臂弧形同动,左脚虚点地,左手抱于前胸,右手在上呈抱球状。

3.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迈出;左手同时翻掌,拂过右腿膝盖处,置于膝左侧;左脚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移而左脚踏实,承受重力,成左弓步;右手随身体重心前移和腰身左转而手指在前,经右肩前呈弧形推出。

要点:

1、两手的弧形拂划必须随腰身同动,腰、胯的转折要稳,重心要分明和稳固。

2、动作过程中,眼神要看着主要手的中指头肚(和定势后的前手或高手),或透过中指肚的一两米远处。

3、过渡动作也要圆满、柔和、顺畅,不可滞顿,动作中神意要饱满。

4、搂膝之手臂呈弧形,不要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先是五指头朝前,有牵引之意,呈水波或弧形推出,到定势,即与左弓步脚尖相对时,微微坐腕,有神达力吐之意。

5、此势慢动练神意,有用时要快速运用。

说明:趁猫洗脸之势,一手粘搂对方后,另一手推击而出,出手成掌,着人成捶,要注重过程中虚实和换步进裆。

第九式手挥琵琶(怀抱琵琶)

动作:上动不停。重心渐移至左腿,右掌坐腕后随身往前,与左手同时收回护在小腹与裆之前;而右腿随跟而上,至左脚边落地,承受重心;左手由下向后、向上、再向前,即外旋至前,与左脚同时。左脚提起向前距原地一小步落下,脚尖着地,成左虚右实步,两掌掌心相对,目视左掌中指肚。

要点:

1、由搂膝拗步变到手挥琵琶,要自然顺和,随身而上动,有一种上手必进身的气概,即右掌下化后撤带护,是以腰身为轴,腰与跟步同时。

2、左手圆弧之形是由身、肩、臂、肘、手贯穿的,左臂不可直,手要直展。

第十式:小擒拿手

动作:

两手掌心向内,成张口式(两手之间距离约一小臂长);身体左转,重心在左脚;身体左转,同时扣手成擒拿式;两手收回腹间,同时右腿提起,屈右膝提脚伸直撂蹬出。

要点:

1、翻腕变掌是化解和擒拿法,要懂得其用意;

2、连贯配合的转向收掌和出膝蹬腿要气沉丹田,运转灵活,头正、身直、脚稳。

用法:敌拳若击我掌,我掌旋化翻拿后随其力收回,转身上击;若近用右膝,运用长蹬腿,若对方侧脚而来亦一样化打,右腿可破敌膝或击裆、胸。

第十一式要步亮拿

动作:

1.接上式。坐左腿胯,收回右脚,右脚斜插左脚之后,身体慢慢右转下坐成倒插步;两手分别从两边右手向上,左手朝下划弧。

2.虚步下切,身体徐徐慢起,重心转换左腿,两手分别继续内外旋,上下互照。

说明:

1、转腰坐身是回化防守之势,本只有招势之功没有明显攻击之势,但由此势可变化出多种击技法,是典型的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招式,突出武当拳贵化不贵抗的道家哲学思想。

2、这些过渡化,防之势在内气锻炼上,结合身体起伏,腰身转折,对气血锻炼是颇有裨益。

第十二式:披身打虎式

动作:

1.左打虎。上动作略停,腰胯带动左腿,稍伸直后,向左转折45度落地,渐承受重心,变至左弓步;左手随左腿转时,搂拂过左腿面划弧至头前成拳,右手也同转而由上至下弧形击捶,放置丹田,拳眼向内,左拳面朝外,右拳面向内

2、右披身。腰身右后转 (以后跟为轴,左脚内扣);右手向右划弧,渐成右弓步,左手同时下划弧变掌,右肩、手臂靠出。

3.右打虎。腰身继续右转45度,左手与左脚由外向身内划弧,左脚落地于右脚斜步尺许;左手在上平肩,左脚承担重心,右脚提起,向右前方划弧迈出尺许,左右手同时划弧翻掌变拳,成右弓步,右拳在头前,拳面朝外,左拳拂于丹田,拳眼朝内。

说明:

1、行拳要匀和,左右脚落地变换重心时要操纵稳重心,负重腿微屈膝,虚腿落地缓和轻慢,体现轻灵又沉着的特色;

2、两手过渡到打虎式时,弧形要划得圆,不得呆滞;

3、右披身势中变步上势要圆顺自然,手经过膝前要有搂膝之势;

4、圆臂屈肘,沉肩平气。

用法:此式重在下降、中间粘带、击腰上打头,身、手脚要配合,中实之后要打击猛烈,力达拳面。

第十三式.搂膝拗步

动作:

重心在右腿,左脚提起收至右腿处,再向左前方呈45度迈出;左手同时翻掌,拂过右腿膝盖处,置于膝左侧;左脚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移而左脚踏实,承受重力,成左弓步;右手随身体重心前移和腰身左转而手指在前,经右肩前呈弧形推出。

要点:

1、两手的弧形拂划必须随腰身同动,腰、胯的转折要稳,重心要分明和稳固。

2、动作过程中,眼神要看着主要手的中指头肚(和定势后的前手或高手),或透过中指肚的一两米远处。

3、过渡动作也要圆满、柔和、顺畅,不可滞顿,动作中神意要饱满。

4、搂膝之手臂呈弧形,不要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先是五指头朝前,有牵引之意,呈水波或弧形推出,到定势,即与左弓步脚尖相对时,微微坐腕,有神达力吐之意。

5、此势慢动练神意,有用时要快速运用。

用法说明:趁猫洗脸之势,一手粘搂对方后,另一手推击而出,出手成掌,着人成捶,要注重过程中虚实和换步进裆。

第十四式:野马分鬃

动作:

1.右分鬃。左搂膝拗步之后,身体稍右转,左脚以后跟为轴内扣转45~60度,随后左腿承受重心,右手与右脚在腰身带领下。右手划弧,由右下向左上回到身前下部,右脚落于左脚边,虚尖点地;左手在转身同时由下而上划弧,两掌成抱球状;动作不停,腰身带右胯、右脚朝右前方迈出一步,尺半许,右手同时向外,由下至上翻臂划弧,左手与右手相交,由上至下带弧而行,成右弓半马步。

2.左分鬃。坐左胯承受重心,前按左手掌再向左后方分出;右脚变虚,同时脚尖外撇30~45度,后再承受重心,腰微右转,右胯收住,左腿提起,虚点地于右脚侧,右掌内旋、下沉,平肩,左掌随转体由下至上与右掌在胸前交叉后,置身前下部与右掌呈抱球状,随后,左脚渐缓向前偏左迈出,具体幅度随腰身而定,腰身向左转,脚尖与膝盖尖方向一致,与右脚尖基本平行,形成左弓腿,同时,左掌随转体向前由下至上。翻臂转腕划弧形撂出。

3. 右分鬃,与左分鬃相同,方向相反,只须重复。

要点:

1、此式虽在方式幅度上有定位,但没有一定准确的度数,动用时主要与腰胯定位,后膝脚后一致,才能保证身稳平顺;

2、动作中开合有序,上下相随,采撂交错,要做到连贯和顺,圆转平稳;

3、每一手动作均是圆弧型运动,并且伴随着转臂翻腕之内外旋,中间交叉有采意(为合),分开即撂意;

4、后腿的提起和迈步,全凭前腿胯根处微外旋内收,下沉坐实,做到身正、肩平、肘不夹肋和气落腰围,小腹与后腿自觉松净,起步自如,迈步轻灵。

用法:若对方双手向我左前按推,我即用被按之手臂向回一松,随马上对方左右腕粘住,用手拥其腕部,上步抄其身后,用肘腕部贴其腕下向外撂出,挤或靠发出。

第十五式:顺拉单鞭

接上式,左手向右前方按出向左后分,右手随之由仰掌变卧掌经左肘关节向下划弧以右膝前平带,接着左手放至右手腕处经腹前从右膝处隔拔出,同时重心转至右腿,蹬出左腿。

收回左腿向右前方落地承受重心,收回右腿向右侧方上步落地承受重心,收回左脚。

重心仍在右脚,右手由掌变成勾手,左手掌不变护住右手腕;气下沉,左脚、左手由腰带动一起向左前方挥迈而出,变成左弓箭步。

要点:

在左右平带转换过程中,拧劲、靠劲等暗劲、分虚实是要害,要求也很严格。

用法:与第五式相同

第十六式:玉女穿梭

动作:

1、西南角,身体重心在左,左脚往内扣45~60度,腰身随之右转90度;同时右勾手,随转拳变掌,向下划弧经腹前至前右侧,左掌随身右转时,下收划弧至左侧胯边,重心已渐移至右腿成抱球式;随之身体继续右转,左脚上步,左脚经右脚前向西南方向划弧,与地面划90度后落下;左手由下向上划弧掤出,随左脚落定承担重心后,右手同时下沉,从右臂下按推。

2.东南角,身体后坐,重心由左变右,同时左臂下沉,左手由内向下、向外划弧捌出,右手意先左坐腕后右回分,两掌心相对,相距抱球约一尺,随后腰胯回向左腿,重心移左,虚起右脚,左右手揉球翻掌,即由上向下划立圆,由采变撂后,随右脚向右后侧划弧至东南方落定,同时,右掌由下至上掤出,左掌由上至下推按而出。

3.东北角,接上式。身体后坐,腰身微向左转,虚起右 脚,同时收回左右手于腰间;随后提起右脚向左侧90度上步,右手与腰身一起向侧前(东北方向)迈出尺半许,随后落定承重,并以右脚跟为轴,身体右转,左脚随右转上步,在右脚前尺许落定;同时,左掌由下至上划弧掤出,右掌翻掌从肩平处往左臂下划弧推出。

4.西北角,此式与2动作相同;方向不同。

要点:

1、玉女穿梭是打四斜角方向,能典型体现采撂肘靠特色,旋转灵活,角度大,开合和揉搓中神意要充分转折,注重内气潜能;

2、身体保持正派,姿势平稳,动作沉稳活松、轻灵,连贯相随,一挥而就,手脚协调,忌忽高忽低,俯仰断停等;

3.臂腕转折和揉搓(采撂)之时,掤劲不可丢;

4.推按之手直中有曲,弓步方向,回脚内扣,虚实变换都要标准到位。

用法:

玉女穿梭周行四隅,封打四角,连续不断,纤巧灵动,有如织锦穿梭,故称玉女穿梭。因其忽隐忽现,随动而击,将拿人击人和发人之法融贯其中,通常以我之手臂托架或粘或拿对方之手臂,另一手同时向对方肋间进击,即上封下击,步法灵活,身法到位,一击而中。另外此架式全身活动,腰意带动,可使胸背腰脊以及各关节在圆弧运动中得到锻炼,结合内丹之呼吸吐纳,有助腹腔脏腑器官得到运动,有助内功提高。

第十七式:顺拉单鞭

练法、要求、用法同十五式。

第十八式:单鞭下势

1、接单鞭势,腰身右转,右勾手变掌,

2、重心不变,腰身松转,左脚内扣45度,左手拉向右手处贴腕,身下坐成仆步。左手随下势由上而下划弧经右膝而行至左膝,左手下穿至左脚背。

第十九式:上步七星

动作:

重心在左脚,右脚与右手同动。右手自腰间出拳与腰平,左手在右肘下,右脚前踢蹬直,坐身保持平稳,头正,眼看右拳上方|。

要点:

1、身体不要摇晃,上体保持正派,松腰胯,活臂腿,重心在左腿。

2、两臂均呈弧形(无论走行或定势),

3、左腿屈膝独立,须沉肩坠肘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肘与膝合,向前的方向一致,完全体现太极拳整体性及基本要求。

用法:

此式上步七星以防御为主,变着中含有进击和闪化招势。 七星是指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足。这七个部位(这里是外七星),在作用上,利用这些部位配合上步和整体运功,可以顶、打、撞、击、靠、蹬、踢等多种方法,若对方用右掌抓住我左腕,我虽臂略沉化,而身即趋前而起,另一右手架、拥、解、拿,变拳出击其胸,右脚踢彼下部。

第二十式: 退步跨虎

动作:

接上式。重心和左腿不动,转腰带右腿撤回原来地方,右手随身走放在腰间,左手在面前搁挡与眼平,后再内旋向上击出,在太阳穴处,拳眼朝内,右手从胸前按压与丹田处。

用法:此式退中有进,化中有打,若对方双手按来或双封或双抓我手腕,我即撤步旋转解化两臂,以粘随折叠之劲引其落空,左手化开对方拳或腿,右手前上击打对方头部。

第二十一式:双旋摆莲

动作:

1、接上式。腰身右转,重心渐移置右脚,同时,左拳在面前搁挡,右拳收于腰间。

2、当重心移至右脚后,以右脚跟为轴,提起左脚,在腰与胯带领下,左脚由左向右随转内摆,转体共360。转,左腿动作结束后,接着右腿由左向右外摆180 度,脚高在两肩之间,同时两手掌自右向左迎着右脚面拍击,成弧形出去和收架,左手在先,右手在后,拍击脚面时身体由左向右转。

要点:

1、动作l为退步跨虎后变着双摆莲的一个衔接过程,暗含化势,右采左封,需做得松活,也为转体摆腿做准备;

2、左腿起脚前是虚步势,右腿要保持重心稳固,膝屈裆圆,胯松腰活,腰隙间顺势动而内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

3、两肩肘松柔屈臂旋摆,划弧运动,身腰带摆而圆转合体,自然架起弧形,手掌拍击脚面,顺势活泼;

4、整个旋体动作,皆以腰胯为动源:臂领腿促,上下协调,重心分明,身体平衡稳定;

5、右脚摆莲是横劲腰意带动的重要性,要认真体会,主要踢腿时高度不过头。

用法:

若对方双手又进我正中,我两掌分化、托对方来势,以采合劲,撂分力打击对方,若有人从右来,我即旋转两臂连封带打,左脚用旋风势向敌中下另有从前来或右来,两掌顺捋 对方手臂,急起右脚(主要对准对方中肋间)。

第二十二式:弯弓射虎

动作:接上式。左腿渐下蹲,右脚落地于原处,体向左后坐,右臂随着外拉,变拳拉到胸前,左手从右臂上方与右臂相反方向拉,两臂之间拉成弓形即可。

要点:

1、两手趋右摆腿落下,拍击脚面后,随腰身左转而右架左推,要立身中正,动作协调,劲整而手脚齐到;

2、右肘不可上抬,肩部下沉松活:

3、右接前式腿法,动作要连贯,不可有停顿。

用法:

若连击之中对方又一记打来,我遂用右手粘住其腕同时左掌拂其右肘,或提托推发,或肘腋下击,或右架下,打肋部。

第二十三式:单凤朝阳

动作:

向左转身,两手在腰间,右手出拳与太阳穴平,左手在右手肘变掌,重心在右脚,左脚虚点成丁字步。

第二十四式:独立搁挡:

动作:

接以上动作,后退左脚转换重心至左脚,右膝提起,同时右手下搁至右膝外侧左手护住面部。

要点:

1.虚步式上实(拳)下虚,脚要保持松活;

2.身体转折,两手中一化压,一旋出打要协调一致,由腰身带动而行,切忌分散。

用法:若对方出胸一拳,我用一手由上压下,或由里往外拨,然后另一手同上,打对方头部(太阳穴),提膝保护自己。

第二十五:进步搬拦捶式

动作:

1.上动不停。腰向右转靠;右手与左手相搓划圆后成十字相交手,前迈右腿重心转移右腿,左手由里向外画圆冲拳变手臂掤,右手相反由里向外画圆冲拳,然后两手相交与一点成十字手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同时左腿随身体的右转而上步。成左弓步。

要点:

1、此势在进中上步,进中护化而击,重心变换虚实灵活,做到迈步如猫行,速度均匀,呼吸顺畅,上下相合,脚手齐动,身正、步稳。

2、步法和手法要随腰转折,搬拦时不可抬肘,右拳出去呈螺旋式,定式为平拳,虎口转身内,拳自然握实,意达所致,不可强力。

用法:若对手从右侧击我,我用右臂从左下向上俯腕缠粘,变拳击打,或由左向右转腰身带臂粘化,并以翻腕捶来打,对方左手随之击来,我则用左手拂之于切,右拳旋腕化空手击打,并同时进身上步,搬化,拦拂击捶,上步进身同时进行,是颇具威力的太极五捶之一。

第二十六式:如封似闭

动作:

1、接上式,平拳渐变掌,重心稍向后坐,两手心相搓。相反方向拉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抱球式。与肩平。

2、在腰意带动下,抱球式之双掌慢慢合拢转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着旋转手心向前推按而出,两掌成相对竖掌,手不超过左膝。

要点:

1、此为典型暗劲训练式子,开合搓揉的要求要神意,气一致 。

2、注重重心随身子的细微变化,身正松肩坠肘,弧臂要符。

3.这是 欲开先合,欲合先开的有开有合的训练,注重分法、开合、明暗等劲。

4、右拳回收由拳旋缠变掌之势要认真体会。 用法:

如果右手被对方所拿(或粘上对手),左手用搓拧(或采拿)解脱,并封住前胸,守护门户,还可兼做按式劲力。

第二十七式:十字手

动作:

1.侧架十字

接上式。腰身左转,重心渐至左脚,右手随身转之时,向前推过右手,并随左手向上掤。

2.十字分披

上动不停。腰身右转回至马步中裆,十字架手在面前,左右手各自分两前侧划圆弧而下,至膝前,掌心朝上十指相对。

第二十八式:抱虎归山(收式)

动作:

接上式,收回左脚,身体竖立,然后气沉丹田。完成天地合一之结束式。

要点:

1、整套太极拳行架结束时,仍要心平气和,松活自然,节节放松。

2、气归丹田, 头顶是意,中正不偏,两臂两手自然下垂,由动势回归到静势,气息神意渐至收敛。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招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健身运动 十八种养生运动健康常伴你身边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不断的运动,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和让你充满活力,运动有很多种方法,那么有什么既鸡蛋但又实用的方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18种养生运动,只要动动手脚就能让健康陪伴你身边。

每天跳跳绳,跑跑步都是对身体有力的运动,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18种更简单的养生运动,让大家每天都健康快乐,来看看吧!

第1式:发常梳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第2式:目常运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第3式:眼睛微闭,然后用手掌前后的揉动24次,再将手掌从鼻子的两边按摩到前额,其次从两边延伸,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下颚,反复的浴面18次之后,睁开双眼。

第4式:鼻常揉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第5式:齿常叩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第6式:舌常搅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第7式:津常咽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8式:闭紧嘴巴,然后两手捂住耳朵,吧手指放在脑后,用食指压在中指上面,然后滑弹后脑24次,听到咚的响声,就可以防止耳病和提高听力。

第9式:头常抬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第10式:胸常撸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第11式:腹常摩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中央,先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小范围摩腹12次,再大范围摩腹12次。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大范围摩腹12次,再小范围摩腹12次。能防治肝、胆、胃、肠、胰、盆腔诸病。注意:便秘宜顺时针摩腹,腹泻宜逆时针摩腹。

第12式:腰常转将两手掌心轻轻地放在两侧腰部的肾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三次,随后以脊柱为轴,再向左侧和右侧各转腰三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劳损、肾脏病。

第13式:丹常养两目轻闭,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下方小腹部,意念轻轻地集中在小腹部约5分钟。能提高人体的精力、体力、智力、免疫力、活力。

第14式:肛常提吸气时慢慢地收腹提肛,呼气时慢慢地鼓腹松肛,反复做20次。能防治痔疮、尿频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禁。

第15式:肩常摇两手臂由下,向后、向上、向前,再向下摇动做20次。能防治肩周炎、上肢酸痛麻木。

第16式:膝常蹲两膝稍屈、伸直,上下蹲膝反复做20次。能防治膝关节炎,增强下肢肌力。

第17式:腿常跷一侧下肢着地,另一侧下肢伸直上跷,固定在一定高度,约5分钟,两腿交替。能防治下肢肌肉萎缩,增强下肢活动力量。

第18式:跟常颠两脚跟慢慢踮起后用力下颠,反复做7~10次。能防治多种慢性病,提高体力、智力。

以上十八式非常实用,学会了,可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放松,小小的锻炼能换来身体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女性面部保健运动可使面部、颈部的肌肉坚实柔软,不致过早地松弛下垂。

简易面部运动

1)把口微微张开,轻轻地吹,让气涨满两腮。再换一口气吹。

2)转动下巴,象嚼糖一样。

3)把嘴张大,再把最紧闭。这套动作工作10分钟,早晚各做一次。

复杂的面部运动

1)缓和而轻慢地把头自下而上,然后向右边转向下边,再由下而上,然后向左边转向下边。

2)尽量把头倒向后背,然后还原至正直,再倒向后背,如此反复做数次。

3)用大拇指和食指自下向上把两腮的肌肉向两颊提。

4)先把头偏向右肩,然后再偏向左肩。在做的时候把手放在肩上,阻止肩膀随着头偏动。

上述四种动作每种各做20余次。

消除皱纹按摩法

先从颈部开始,然后从下颚至两颊,均宜向上向外;围着嘴部的周围向上而按,轻而徐缓,可使嘴角不易下垂;轻轻按、拍两颊的肌肉,每日数次,使之结实,不易松弛;从鼻翼两侧外展按摩几十次,可使脸部光滑红润;按摩眼部,力度要轻,在眼的周围打圈,眼部的皮肤特别细嫩,宜用肤霜按摩;额部容易出现皱纹,宜用手轻轻向上推动,然后从额部中央想两旁成圈状按摩。长期坚持按摩,面部皮肤就会红润而有光泽,并且可以预防和消除面部皱纹。

结语:简简单单的面部运动,就能有那么多的美容效果,好处多的连小编都心动不已,大家不妨一试,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那么多的面部运动,还希望帮助到一些对这方面有需求的朋友们。

延伸阅读:

健身方法 一天健身运动的最佳时间表健身运动 国际标准舞的四个准则健身运动 游泳的准备工作和技巧练习健身运动 跳绳的起源和练习的技巧健身运动 走路也有养生效果极佳的新方法健身运动 患有不同病症老年人的运动方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