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技巧

2021-08-06 │ 中药养生技巧 春季养生的三大运动

煎药的技巧 煎煮中药的三大常识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煎药的技巧 煎煮中药的三大常识”,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中药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治愈疾病,对于调理身体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煎煮中药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情。如何煎煮也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小编给大家讲讲煎药的技巧有哪些、中药喝不完怎么保存以及中药服用的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煎药的技巧

1、药罐一定要洗净

煎煮中药时,药汁因水分蒸发而浓缩,药罐底部及周围常积有一层药垢。如果药罐中煎煮的药物经常变更,而不及时将积存的药垢擦去,投放新的药物煎煮时,药垢就会溶解,干扰、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特别是如果曾经煎煮过毒性强烈的药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药,还可能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药后不及时擦洗干净,药罐底部的药垢越积越厚,在重新煎药时容易煎焦,丧失药效。

2、是否加盖随药应变

一般来说,为了使中药煎透,好是盖着煎。特别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比如薄荷、藿香、紫苏叶等,而且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枸杞之类,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释出。

有些中草药重量轻、体积大,如金钱草、夏枯草、白通草、丝瓜络、包谷须等,则不宜加盖煎煮,否则往往溢出罐外。可开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

3、要“煎透”、“榨干”

“煎透”,就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出,这是煎药的基本要求。质地坚韧、一时难以释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只有通过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药汁浓厚,充分发挥药效。质地疏松及性味轻薄芳香的药物,不需煎煮太长的时间;但质轻体大的草药,则应经常搅拌,才便于将药煎透。

中药喝不完怎么保存

1、煎中药太多喝不完可以放冰箱

为了使药材充分利用,人们通常习惯在头煎后,将药渣保存到晚上甚至是次日,药渣翻煎后服用。“夏天药渣翻煎要记住,别保存药渣,而要保存药液。”钟燕珠说,一服药通常一天煎两次,夏天在煎药时应在头煎后,立刻加温水煎第二次,以防药渣变质。

由于头煎药和二煎药浓度不同,为保证药力持续,应将两者混合后再均分成两碗,将一碗放凉后,倒入保温瓶,在室温下保存,饮用时无需加热。但对于感冒、腹痛等急症来说,为了使药物迅速起效,做法则是先喝头煎药,再翻煎药渣,然后保存二煎药。

如果因两次服药时间间隔较久,可将药液盛入密闭的小容器,放进冰箱冷藏箱保存,到晚上再喝。保存容器可用玻璃、瓷或者不锈钢制品,不宜用塑料、铁、铝制品。“药液当天煎当天喝,不要放过夜。”

此外,从冰箱拿出来的药液,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服用,以免引发肠胃不适。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而非用微波炉加热。从医院取回的代煎药如果是在室温保存,服用时放进70℃~80℃的热水隔袋加热即可,有条件好放入蒸锅隔水蒸。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药煎煮常识是什么


 

中药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在这方面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哪种中药对应的哪种疾病,这样是不对的,而且会导致人们服用药物错误而带来很多不好的后果,了解和掌握中药煎煮常识对人们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人们必须学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煎煮常识。

煎煮器具

煎药最好的器具是砂锅。砂锅属于陶器,陶器具有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并有保暖的特点,是煎煮中药的最佳选择。若无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和铝锅代替。但切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这是因为铁、铜、锡本身也是中药类,用之恐与病情不合;二是这些金属元素易和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如铁锅煎药,往往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非但不能疗疾,甚至可产生毒性,危害生命。

煎前浸润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这是因为草木药干燥时,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进一步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煎前浸泡时间以 3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浸泡时间60分钟。夏天气温高,可以浸泡时间短些;反之冬天可以长些。浸泡用水,以常温或温水 (25℃~50℃)为宜,切忌用沸水。

中药煎煮之前一般不需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方法。

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以上详细的介绍了中药煎煮常识,我们可以看出煎煮中药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导致许许多多的错误,从而也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中药药材,这样是比较糟糕的后果。

煎药常识:不苦中药的秘诀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

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②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③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2702

本篇

煎煮中药的基本常识,以后用的到!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八、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为了操作方便,常不盖锅盖。为此,中医师提醒患者,煎中药时莫忘盖锅盖。

经研究,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九、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又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十、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中药煎煮常识 煎中药前要了解这些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疾病方法,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所需的中药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要经历的事确实不尽相同的,那就是煎药。中药的煎煮是非常有讲究的,小编给大家讲讲煎药都需要注意什么事情。

中药煎煮常识

煎煮中药可以用矿泉水吗

有人说,为了让中药煎煮出来更加有营养,所以倒入了矿泉水,那么矿泉水适合可以用来煎煮中药呢?专家表示,煎中药的时候好不要用矿泉水,这是因为矿泉水里含有的矿物质是比较多的,这些物质有很大的可能会与中药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建议:煎中药的时候直接采用自来水、蒸馏水或者井水即可。

煎中药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

从药店购买回的中药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朋友。中医说,其实中药是不宜清洗的,因为在清洗的过程中,流动的水会将中药的药性溶出,会直接影响药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虽然不宜清洗,但是大多数中药在煎煮之前是要先浸泡半小时左右的,这是因为浸泡可以让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发挥出来,具体的做法要根据不同的药材进行,煎煮前好先咨询医师。

煎中药到底要煎多久

煎煮中药的时长到底需要多久呢?有人认为,煎中药的时间越长,越能发挥出中药的药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医认为,不同的处方煎煮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有一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的煎煮,有些则反而。

建议:在煎煮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哪些药材要先下、哪些药材后下,这些问题都要了解清楚,避免因为错误的煎煮方法影响了药效。

煎中药是否一定要加盖

有很多人为了操作方便,在煎中药的时候往往不加盖,中医提醒,煎中药一定要把药壶的盖子盖上。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药需要在加盖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好的药效,若是不加盖,有些药性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在空气里,此时人们再喝煎好的中药,其实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煎中药选择什么器皿好

现代家庭中很少见到砂锅、瓦罐这类器皿了,于是有人在煎中药时选择了铁锅或者铜锅,但是你知道吗?铁跟铜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煎好的中药里含有毒副作用。

建议:煎中药一定要选择砂锅或者瓦罐,再不济也要买一个不锈钢锅来煎中药,避免使用还有铁、铜等元素的器皿。

煎煮中药分类

1、煮剂

是用一般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煮剂浓度适中,具有吸

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煎煮注意这些细节


中药是很多人生病的时候,都需要用到的一种药物,和西药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需要用水煎,一个可以直接服用。但是中药怎么煎才好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中药怎么煎煮、中药什么时候喝好以及吃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中药怎么煎煮

煎煮中药可以用矿泉水吗

有人说,为了让中药煎煮出来更加有营养,所以倒入了矿泉水,那么矿泉水适合可以用来煎煮中药呢?专家表示,煎中药的时候好不要用矿泉水,这是因为矿泉水里含有的矿物质是比较多的,这些物质有很大的可能会与中药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煮中药的时候,好是不要用矿泉水,使用自来水或者是蒸馏水好,也可以使用井水。

煎中药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

从药店购买回的中药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朋友。中医表示,其实中药是不宜清洗的,因为在清洗的过程中,流动的水会将中药的药性溶出,这会直接影响药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虽然不宜清洗,但是大多数中药在煎煮之前是要先浸泡半小时左右的,这是因为浸泡可以让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发挥出来,具体的做法要根据不同的药材进行,煎煮前好先咨询医师。

煎中药到底要煎多久

煎煮中药的时长到底需要多久呢?有人认为,煎中药的时间越长,越能将中药的药性发挥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医认为,不同的处方煎煮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有一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的煎煮,有些则反而。

建议:在煎煮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哪些药材要先下、哪些药材后下,这些问题都要了解清楚,避免因为错误的煎煮方法影响了药效。

煎中药是否一定要加盖

有很多人为了操作方便,在煎中药的时候往往不加盖,中医提醒,煎中药一定要把药壶的盖子盖上。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药需要在加盖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好的药效,若是不加盖,有些药性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在空气里,此时人们再喝煎好的中药,其实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中药在煎煮的过程中,要是不加盖的话,药效就会随着水蒸气散发掉,这样的中药,再喝也是药效减半了。

煎中药选择什么器皿好

现代家庭中很少见到砂锅、瓦罐这类器皿了,于是有人在煎中药时选择了铁锅或者铜锅,但是你知道吗?铁跟铜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煎好的中药里含有毒副作用。

建议:煎中药一定要选择砂锅或者瓦罐,再不济也要买一个不锈钢锅来煎中药,避免使用还有铁、铜等元素的器皿。

中药什么时候喝好

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怎么煎煮

1、中药怎么煎煮

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2、中药的服用方法

2.1、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如平和补益药物。

2.2.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2.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2.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2.5、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3、中药的分类

3.1、按药用部位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对中药商品的鉴定、经营管理和贸易,一般归纳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

3.2、按药材基源自然属性或分类系统分类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对药材的品种鉴定,也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去开发和研制新药。如《神农本草经集注》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等7类。《本草纲目》则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16部,以部为纲,部下又分60类。

3.3、按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用药。如分为辛味药、酸味药,或寒性药、热性药,或解表药、清热药等等。或按中药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

3.4、按药材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动、植物药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蛋白质类等等。矿物药可按所含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种类来分类。

补益中药的养生保健功效

1、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如灵芝属补益药,能增加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加强巨噬细胞的活力;黄芪能够增加人体内外周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人参、甘草等能使人体内外周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党参、白术等能使人体内巨噬细胞的活力加强。这些都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效抵御疾病的入侵。

2、抵抗自由基对身体的毒害

如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肉苁蓉、女贞子等中药,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存在的一些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自由基,从而延缓人体的老化,并降低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3、延缓人体衰老

比如人参、黄芪、枸杞、何首乌等中药,能使人体细胞的寿命延长,从而延缓衰老的发生。

4、加强人体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有些补益中药,如人参,不仅能促进胰岛紊的分泌,提高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还能增加人脑下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冬虫夏草能够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温补肾阳的中药能够有效提高肾上腺皮质的兴奋性。

中药的服药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