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喝红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2021-10-01 │ 女人喝红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祛湿养生方法红豆薏米

秋天多喝红豆汤祛湿养护肠胃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四季养生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秋天多喝红豆汤祛湿养护肠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季万物肃杀空气干燥很多朋友在秋天的时候免疫力下降,身体不好所以说秋季还是应该进行食疗比较好,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一种养护肠胃并且祛湿效果非常好的食物:红豆,红豆在生活中常见并且营养丰富做法也是多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红豆汤对于秋天的养生效果!

红豆鱼汤养心补充蛋白质,食用红豆和鲮鱼或鲤鱼一起煲汤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也是治疗脚气、腹水、体虚困倦的食疗良方,中医大家李时珍曾经说过红豆是“心之谷”就是说的红豆养心的好效果,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红豆中大量的钾元素正是养心的关键,此外鱼产品中蛋白质丰富对于提高免疫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秋季预防疾病可以多喝一点红豆鱼汤!

红豆小米粥:脾胃消化能力相对较强,吸收较好。所以,身体较虚弱的人冬天应加紧进补,做好来年的营养储备,来年才会精力好、力气壮,而且不会生病。红豆跟小米都是容易消化谷物并且营养丰富非常适合秋天吃,对于身体虚弱的朋友来说红豆小米粥也是一种大补的食物!

红豆紫米粥祛湿排毒改善肠道健康:将红豆、紫米各20克洗净浸过夜,将浸泡的水倒掉加入新水煮熟,再以小火煮至熟透即可,红豆消水肿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此外由于在红豆还富含大量的粗纤维,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所以三高人群可以多吃一点红豆!

秋天是适合喝汤的因为天气干燥并且阴冷。多喝一点汤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尤其是红豆汤对于人们的心血管改善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为您推荐的集中红豆汤的做法大家都可以去尝试一下。红豆适合男女老少吃非常建议您秋季做给家人朋友吃可以起到补血养胃的好效果也不会担心有什么副作用哦!

相关知识

2020春季喝什么汤祛湿


导读:2020春季喝什么汤祛湿?进入2020春季,万物复苏,湿气增重,你知道春天该怎么祛湿气吗?饮食调理是关键,Ok告诉你2020春季喝什么汤祛湿。

2020春季喝什么汤祛湿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

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

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

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

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白扁豆龙骨汤

食材:猪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枣干8颗,莲子10粒,葱、姜适量,水、食盐适量

做法:

1.白扁豆、莲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红枣洗净备用,生姜切片,葱洗净后切葱节备用;

2.猪骨洗净后冷水下锅,水沸后,捞出猪骨洗去浮沫,将血水倒掉;

3.将焯过的龙骨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莲子和红枣,放入葱和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出锅前调入少量食盐调味即可盛出食用。

作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人药,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

赤小豆鲫鱼汤

食材:鲫鱼1条,赤小豆150克,生姜1块,大蒜2瓣,香菜1根,食盐、黑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适量

做法:

1.赤小豆洗净,提前一晚浸泡,鲫鱼宰杀洗净后在鱼身上抹上少许食盐和料酒腌渍,生姜切片备用;

2.开小火,平底锅放少许植物油,撒上盐和姜片烹香(撒上少许盐不会粘破鱼皮),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期间加入蒜瓣一同煎香;

3.煎鱼的同时,把赤小豆放入砂锅,大火烧开,把煎好的鲫鱼放入烧滚的赤小豆水中,继续开大火煮沸;

4.转小火,小火慢煲40分钟以上(炖煮期间不要翻动鲫鱼,鱼肉细嫩很容易散碎),撒入黑胡椒粉,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撒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盛出,在鱼身上放上香菜装饰即可食用。

作用:鲫鱼搭配赤小豆炖煮汤品,能够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更有助于排出体内积存的湿邪,预防湿邪带来的脾胃运化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2020春季祛湿的好食物

1、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及风湿人士。建议读者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

2、黑豆

黑豆性味甘平,能补肾益阴,健脾祛湿。适合脾虚、浮肿人士。建议读者可用黑豆煲汤或煲水代茶。

3、冬瓜

冬瓜性味甘、淡、凉,能利水消肿,消热解毒。适用于口干、水肿、小便不利等人士。建议读者食用时以连皮冬瓜加具有补脾健胃及利水消肿的鲤鱼同煮。

4、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肿。适用于有肥胖性水肿、脚气、腹胀腹泻等症人士。建议读者可用赤小豆、桑白皮,水煎煮约20分钟,饮汤食豆或煲汤时加入赤小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2020春季祛湿汤,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请关注Ok。

秋天喝红豆粥的好处


1、有排湿祛毒的功效

经过潮湿的2020夏季,人体内积聚大量的湿气,2020秋季天干物燥,湿气无法完全排出,导致出现水泡、湿疹、脱皮瘙痒等皮肤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饮食胃口、人体情绪等等。2020秋季适量吃一些红豆,把体内的湿气排出,还一个舒适轻松的身体给大家,加快大家适应金秋的节气的速度。

2、有养胃护脾的功效

2020秋季较为干燥,气温比较宜人,人们常常会有秋困的现象,随之胃口低下、食欲不振。红豆性温和、味甘甜,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养胃护脾的功效,肠胃功能低下者、身体虚弱者一定要多吃红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有养血养心的功效

2020秋季干燥,人们胃口低下,饮食常常没有规律,吃一顿没一顿的,自然而然地,人们血气不足,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等等。红豆素来有补血造气的功效,大家不妨多吃一些红豆粥、红豆饮品、红豆芽等食物,切记红豆要连皮吃下。

4、可利尿去肿

红豆外皮含有丰富的皂角苷,祛湿利尿的功效非常明显,对缓解肾脏功能衰退引起的手脚、面部水肿有极佳的效果。2020秋季的孕妇常常会有水肿的烦恼,大家不妨试试多吃一些红豆,缓解水肿带来的不适感;另外,小编提醒女性朋友吃红豆时,可适量添加些红糖,起到温补滋养、补血养气的功效。

2020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1、苹果

被称为大夫第一药有句话说得好: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而中医也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等功效。其实,早在古埃及,人们就不只把苹果当成一种食品,更把它当做一种药材。加拿大人的研究表明,在试管中苹果汁有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较多苹果的人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机会要低得多。所以,有的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

2、香蕉

被称为快乐水果智慧之果香蕉是着名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欧洲人因为它能解除忧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因为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够减轻压力,解除忧愁,同时,香蕉还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多种纤维素。因此,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最符合营养标准又能让人脸上增添笑容的水果是香蕉!

3、樱桃

有鲜果第一枝的称号,之所以得此美名,是因为它成熟季节之早,在百果中占了首位。在樱桃上市后,其他水果才接踵而至。另外,樱桃不仅仅因为其艳丽、可人的外表才得到大家的喜爱,它所含的营养也非常丰富:既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铁的含量,每100克高达6~8毫克,比苹果、橘子、梨高20~30倍,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橘子、葡萄高4~5倍!

4、草莓

秀外慧中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草莓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效成分,每100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60毫克,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以及铁、钾、锌、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

2020秋季不宜吃的食物

1、 生姜

秋天天气干燥,人体很容易上火,极易伤肺。而生姜性温味辛,在烹饪的时候,会蒸发了很多水分,因此,秋天吃多了生姜最易伤肺上火,从而出现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应,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所以,秋天应该少吃生姜。但是,生姜作为厨房配料,完全不吃是不可能的,而且,适当吃些生姜还能有效缓解体寒。所以,如果你的体寒的人群,可以适当吃点生姜,但也不宜吃太多。

2、烧烤

烧烤不仅香,多种调味料在食物上口感也特别的好。秋天虽然天气没有夏天热,但还是属于易上火的季节。而烧烤正是比较燥热的食物,再加上烧烤上的各种调理也都是热性的,食用时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过程,吃了之后很容易会消耗了人体津液,从而导致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状。

3、冷饮

由于2020秋季天气干燥,人有的时候心情会莫名的烦躁,容易动怒,当脾气暴躁的时候,很想吃一根冰棍或是喝点冰镇饮品来给自己灭火,但是,2020秋季吃冷饮的危害是很大的,2020秋季本来昼夜温差大,温度较低,人体免疫系统容易遭到侵袭。这时候如果吃很多冷饮,会使得胃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作用,影响胃的正常消化。

夏季“湿病”多 祛湿有招法



雨一直下,虽然在室内,你却好像感到身体在渐渐变化夏季雨水多,不仅使心情变得潮湿,也让身体开始潮湿起来,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隐患。医学专家建议,对付湿病,祛湿是关键,在此,笔者为你支出八招祛湿大法。
袪湿大法第1招
喝薏仁红豆汤利湿
祛湿效果:
牛老伯是位养牛达人,他认为夏季是个特别需要注意养牛的季节。因此,每到夏季潮湿、闷热的时节,他都会在家准备红豆、薏仁等给自己和家人熬粥,每周吃四五次,坚持了好几年,他们从未被湿气困扰过。
讲到养牛,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各种食疗方法,祛湿当然要吃对食物了。除了少吃油腻、甜腻的食物,还要慎食瓜果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消化不良,胃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夏天要多吃点利湿的食物,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茶、海蜇等。笔者特别推荐薏仁红豆汤,取薏f- 30克,红豆30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熬粥,每日食用一次。
此外,如果能吃点辛辣的食物发汗,也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俗语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是辛辣之品,淋雨感冒后可以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风寒感冒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饮食中还要主动补水,尽量少饮酒,因为酒能助湿。补水也可以花样翻新的,比如早餐喝豆浆,午餐喝汤,晚餐喝粥,白天喝茶,睡前喝牛奶,等。
袪湿大法第2招
服药膳调体质
祛湿效果:
潮湿的天气里,我就用中药调理身体,现在每天神清气爽的。30多岁的陈先牛提着好几付中药,乐滋滋地在办公室里说道。身材微胖的陈先牛年纪不大,但身体问题挺多,中医生说他身体亚健康,属于痰湿体质,碰到潮湿闷热的天气会比较难受,于是帮他开了几付中药。陈先牛喝后,感觉精神与体质都得到了改善。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趋下,易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当出现脾虚湿困时,应健脾祛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祛湿最便捷的方法是服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就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也可以用点药茶,但是效果因人而异,必须针对自己的体质服用。痰湿体质的人常用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湿热体质的人宜常用藿香、茵陈、泽泻、茯苓、石膏等。以下两款茯苓药膳,也可以尝试。
健脾化湿茯苓粥取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入锅,加入适量水烧沸,转用文火熬至熟烂,加入盐、牛姜粒若干,搅匀即可,每天早晚分服。坚持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的功效。
清热祛湿茯苓汤 茯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放入煲内,水开后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有祛湿、清热毒的作用。
袪湿大法第3招
活动出汗能排湿
祛湿效果:
每天早起上班,对于风儿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最近更是感觉整天都昏沉沉的,提不起半点精神,双休日干脆就窝在床上。可即使这样,她还是感到身体疲软无力。你这懒人,该动一动了。有朋友劝她。她反驳:运动?运动也要有力气呀,我根本跑不动。
风儿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体内湿气重的人,常会感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不爱运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久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而动一动反而让人精神大振。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应尝试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有点喘、少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加快水分代谢。

秋天多喝蜜、少吃姜


营养学家提出,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因为,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水份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替我们提供了一条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号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我们人类的贵重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现代医学也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秋燥时节,一方面要多喝盐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不受秋燥的伤害,当秋天来临之际,我们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拒食生姜",以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以保自家身体健康!

高温多雨疾病多 试试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


导读:2020夏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想要身体好,就要注意降温祛湿。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是个好选择,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的做法,帮你远离2020夏季疾病。

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

2020夏季是湿热多雨季节,湿气通于脾,饮食养生就应该清热祛湿健脾淡补为宜,所以要多喝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养生汤的做法。

1、荠菜茅根脊骨汤

材料:荠菜(鲜品)60克,白茅根(鲜品)30克,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荠菜、白茅根洗净,切段。猪脊骨洗净,与荠菜、白茅根、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暑,适合2020夏季养生保健食用。

2、山楂扁豆金银胗汤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开胃消滞。扁豆甘平、性温,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与山楂同用,共凑健脾祛湿、消食开胃之效。

3、生熟薏米白果猪肚汤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个,腐竹皮1张,猪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净;腐竹皮浸开;猪肚洗净、翻转,用盐或生粉搓洗数遍,再冲净;适量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止泻、清热利湿、醒胃。

4、黄芪补气健脾汤

材料:黄芪25克,党参20克,薏米仁20克,乌鸡5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将乌鸡、猪瘦肉焯水后备用,其他材料分别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放盐即可。

功效:黄芪其性温味甘,能益气固表;党参能养血生津,主治脾肺虚弱;而薏米仁性凉味甘,能健脾、清热祛湿。此汤能补中气而又理脾胃,适合春夏之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食。

5、薏仁猪脚汤

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

做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

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2020夏季清热祛湿汤的五种做法,你不要错过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