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养生功法

2022-03-24 │ 健身养生功法 中医易筋经养生

易筋经侧身功法的养生健身效果研究实践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养生常识呢?下面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易筋经侧身功法的养生健身效果研究实践”,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初练习易筋洗髓经的时候,没太在意这个易筋经侧身功法,觉得超级简单,但是,经过近两年的研习,改变了看法。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练习这个功法的一个动作治好了肩周炎。

其实,那个时候练习的还是“不得法”,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细节精髓,就是照图比划,

等研究多了,体验多了,发现,简单中有许多奥妙,

比如,开弓打蛋势,不是简单地左推右拉就完了,那样效果太差,

而是结合上一个动作的起步,做胳膊扭旋转的动作,然后再推出去,另外一只手则利用前面的拔马刀动作,配合做缠头裹脑,

结果就是,发挥了“易筋”就是抻筋拔骨的原理,让左右双臂和双肩的经脉都得到疏通!

关键是,还能让五脏得到锻炼!

真是,正身功法聚气入丹田,侧身功法导气如五脏啊!一收一放,阴阳之道。

果然,练了一段时间,彻底疏通弄了我的左肩,我曾经写过左肩很冷右肩很热,

因为左肩气血不通,怕冷怕风怕寒,并直接影响心经和心包经,还有大肠经,总觉得容易发脾气,肚子容易灌风的感觉。

终于疏通了,一股热流可以从腿部经腰部到达肩部了,现在马上就要过肘部,一侧已经到手掌,另一侧很快就该到达手背,那就彻底解决了。

再也不怕空调风了。

同时,自己原来总是在阴天下雨时,就心情不好的毛病也没了,

原来气血不同都影响到我的情绪了,

好!

编辑推荐

道家秘传养生功法,104岁道长亲自演示,练习当天就能感到效果


老阳按:在上一篇文章之中介绍了张至顺道长,想必大家对于张道长的健身功法很感兴趣,在此,老阳一并为大家介绍了,也希望大家能够锻炼有一个好的身体。

道长简介

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师傅仙姓刘上明下苍,曾清修于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尽得其师王圆吉道长真传。张至顺道长自皈依道教以来,一边勤读经书参悟大道,一边修习本门单传的金刚、长寿功。

张至顺道长演示八部金刚功图解

预备式

万丈高楼之奠基石,预备式对整部练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预备式包括形态和意念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1.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心静自然。

2.左脚向左拉开,与肩同宽。两手五指并拢,稍用力(内劲),伸直。两臂伸直,两手向体侧略转,掌心向后稍斜。气机开始发动。

3.两手由体侧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对肋。两手继续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脐上,一手在脐下,两手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指向处)处在一条直线,上下相对。气归中宫(心与肾中间处)。

第一部 双手插顶利三焦

功理: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从部位和有关脏腑来说,上焦是指胸隔(胃上端,针灸穴位指鸠尾穴)以上部位,包括头、咽喉、上肢、心、肺等;中焦是指胸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包括肝、胆、脾、胃等内脏;下焦是指脐以下,包括腹部、腰部、膝部、下肢、肾、大肠、小肠、膀胱等(病理生理的角度而言,有时下焦还包括肝、胆)。

人的元气发源于肾,借三焦的通道敷布全身,推动各脏腑组织的活动。上焦为雾,中焦如汇,下焦如渎。三焦有宣通气血津液,腐熟水谷、通调水道之功能。

手少阳三焦经脉起于无名指端之“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角一分处)交于足少阳胆经(丝竹空)后,与心包经相络。手腕和手指手三阴、手三阳的发源处和归宿。本部功法使全身用内劲,反掌从头顶直插云霄,牵动了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达到利三焦,就使头、五脏六腑、四肢的阴阳表里作了一次整体调整,为后面几部功打下基础。

1.五指并拢,两手向下伸尽。

2.然后,直臂向身体两侧渐举至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生”字,以助气上升。两手五指并拢,以腕为轴,用内劲向上成立掌,掌心向外。

3.然后,曲肘,两手仰掌,向头顶百会穴(前后头发中点联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会点)处相靠,中指尖相接,置于百会穴上方约两指宽外,稍停。默念“长”字,再助气长。两手背直掌相靠,指尖向天,两臂用力,猛向天空插至直立;稍停。默念“化”字。

4.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体侧渐降至于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收”字。以手腕为轴,两臂向下构成垂掌掌心向内。

5.然后,两臂向下搂抱至腹部,两手分开分别贴于脐部,稍停,默念“藏”字。

笫二部 手足前后固肾腰

功理:

肾为先天之水,也是五脏六腑之本。主水,藏精,主纳气,生命门之火(人身元阴、元阳之气的所在),主骨生髓,同于脑。肾是主宰人体生殖、生长、发育及维护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是人体生命得以继续呈现的能源动力,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神体共融而长存的物质基础。本部功法通过“手足前后”、弯腰、屈膝、按摩肾腰的习练以调理肾经、膀胱经,达到强肾壮腰之目的。

1.两手合掌(空心掌)置于胸前。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腿直身正。两手合掌向前冲出,直臂与肩同高,目视前方。

2.两手翻掌,背靠背紧贴。两手分开向两侧平展,掌心向后,两臂成一字形,稍停。

3.前腿屈膝成左前弓步,身体前倾(但不要弯腰勾头),目视前方;同时,两手直臂向后搂抱至尾椎部,合掌,稍停。

4.合掌用力尽量往腰部上提。合掌分开,掌心向内,置于脊椎两侧徐徐下推至两臂伸直。

5.两手由两侧分别斜向上提,掌心渐转向前,至两臂直平一字形与肩同高;同时,前腿也渐蹬直,稍停。

6.两手直臂向前搂抱,合掌,臂与肩平,稍停。

7.两手合掌收回胸前,左腿收回,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稍停后,换右腿向右前方迈出一步,成右弓步,动作同前。

第三部 调理脾肤需单举

功理: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有“脾乃气血升化之源”之说。脾胃互相表里。胃是“水谷之海”,主受纳,主腐熟水谷,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作用。

脾恶湿喜燥,胃恶燥喜湿;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协调平衡。根据此原理,本功法采取两臂上下举按的动作,使阴降阳升,不断调理脾胃气之中和。又脾有大络穴,在人体腋窝下六寸,走向皮里肤外。本功法的双臂举按开合,能疏通大络穴,调理脾肤,消除风寒湿燥、血凝等疾病。

1.两掌变拳(前四指尽量内屈,拇指顶前四指指甲),两拳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脐上。

2.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双拳移至左腰外侧。左拳变立掌,掌心向前;右掌变阴平掌,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贴于左掌根。

3.两掌同时动作:左掌经耳旁用力向上直举,变阳平掌,指尖向后;右掌从左腹外用力往下直按,指尖向左。同时,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头身正直向前,稍停。

4.两手小臂同时内旋,左掌变立掌,掌心向右,指尖向天;右掌变垂掌,掌心向左,指尖向地,握拳。左拳下拉,右拳上提,相对于左乳下;同时,左脚蹬直.

5.双拳移至腹部。双拳移至右腰外侧……动作与前同,但方向相反。

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

功理:

这里讲的“左肝右肺”,是指二脏器在五行八卦中所处的卦位。即肝属木,位于左边震卦位。不是指肝肺在人体脏腑中所处的实际位置。

肝主藏血,主魂,主谋略。胆为其表,肝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肝藏血并对全身血量分布起调节作用。《黄帝内经•素问》说:“人身之精华,皆上注于空窍。”又说:“魂昼寓于目,寓目而视;夜寓于肝,舍肝而梦。”《素问•五脏生成论》说:“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通调水道。大肠为其表,肺是气体交换场所,人体通过肺吸收自然界清风,呼出体内浊气,不断吐故纳新。

《内经》说:“肝为脾之主,肺为肝之主。”肝藏血、肺司气。血随气行,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有“神为气血之性”一说。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

根据以上中医理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本部功法采取双臂旋转左右升降,以调理肝、肺气的平衡和顺;同时,通过“如射雕”的动作,两目神光瞄准掌中的劳宫穴,意想箭从劳宫,穿射远方之雕。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就能舒肝明目,展肺利表,促进全身气血畅通。

1.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双拳变掌,掌心相对。

2.两臂平行向左伸直,与肩同高。双拳变掌,掌心相对,不停地向上、向右、向下旋转两圈。

3.在腹前下方稍停,两掌变拳相对上提到脐部,右拳变立掌于胸前,掌心向左。

4.绕右乳下半圈向右下经右膝弧形向右前上方推出,成侧掌,掌心向外,与肩同高,如开弓状;同时,左腿屈膝成左后弓步,上身重心落在腿上。然后,左拳上提到右腋,拳心向内。

5.如拉弦般平拉至左腋(拳、肩同高),稍停。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看右手劳宫穴,意想箭从劳宫穿射远方之雕。猛翻。

6.攥拳,往回收。接着右弓射雕,动作同前,单方向相反。

第五部 回头望足去心疾

功理:

《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主神明,主血脉,其表为小肠。“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含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可见心在人体中的极端重要地位。

心有疾患,也最难治。所以,在三焦和四脏得到锻炼之后,才能锻炼这个最重要又最难治之“君主”。

心、气、神互为一体。心疾大凡来自思欲太过,此谓“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祛心疾的功法,是用神光“回头望足”。神光兼有精神和能量两种状态的性质。今使两目回头反观,就可以置心一处,去掉杂念,达到心静神宁;而且,当两目反观,用意回摄,扫视后身与足肾穴,使肾水上升乾鼎,心肾相交,滋养身心,调节心身阴阳平衡,心疾随之逐渐消失。

1、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双拳提至左肋部。

2、左拳变仰掌,向上提至左腋,右拳变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

3、左掌指尖渐向下,向左后右脚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后插的同时,右掌下推,沿左脚向左前上方作半圆形推举(比头高一些);也是同时身体向左转,向前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两手成一斜直线;同时转头向后,眼光从左肩微视右脚跟。

4、两手小臂旋转,握拳。

5、收回至左腰,两拳相对,拳心向上;同时,左腿蹬直。双拳移至腹前,身体转回原位。

第六部 五劳七伤向后瞧

功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劳”、“七伤”发生。劳、指过度疲劳。不管是视、卧、坐、立、行;或心、志、思、忧、疲;或肝、心、脾、肺、肾各样过劳。都称为“五劳”。“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是为“七伤“。

通过前面几部功法部功法,三焦、五脏、手足、头身都已锻炼,功能增强了,恐防还有一些“五劳”、“七伤”潜疾,就用“向后瞧”的方法,以神光把它一一扫除。

吕祖的《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说:“人之精华,上注于目。”“眼之所至,心亦正至焉;心之所至,气亦至焉。”眼光所到之处,心意也就跟着到了;心意所到之处,气也就跟着到了。“且扫满天云”,五劳七伤就如满天云雾。被神光所产生的一股暖气,渐渐地驱散了;同时,当头部左右转动,慢慢、轻松地转向后瞧时就会无意地使颈椎、胸椎、腰椎气底椎等部位得到运动,原来有些变形、错位的得到复原,沿脊椎的各脏腑相对应的穴位,也在进行光、气梳理,起到治理疾病的效果。

1、双拳变掌,掌心向内,五指伸开,中指相对,左右手同时向左右横向拉开至劳宫穴在身躯边为止,稍停。

2、然后,左右手同时向脐部合拢,双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与拇指、小指与小指尖相按。

3、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线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线上三分之一处)稍停。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线直下按至臂直,两臂紧贴身体,稍停。

4、全身放松,眼帘微垂,注视鼻尖,意想两目为日月,为探照灯,向身体微微内照。

5、接着,头向左慢慢转动,内视,至左肩,稍停,继续向后转,目光随头转动,慢慢地巡视,内视左半身和脊椎。

6、头慢慢回转至胸前,内视。头在慢慢向右转动,内视,至肩部,稍停。再继续后转,内视右半身和脊椎骨。

7、内视身驱及体内五脏六腑时,对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时间。结束时,头部转回到胸前中线,稍停后,慢慢睁开两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脐部,转掌使掌心向内,气归下丹田。两手分开,握拳,掌心向上,相对于脐部。

笫七部 凤凰展翅周身力

功理:

以双臂旋转和以腰的弯曲带动人体,在向左、向右弯曲的过程中,使四肢和全身骨骼、经络、肌肉作有节奏的张弛运动。促使全身气血畅通和四肢舒展,大大增进肌体的活力。

1、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

2、双拳变掌,掌心相对。两臂平行向左伸直,与肩同高,不停地向上、向右、向下划圈。用同样的方法再划两圈。

3、当划第三圈,双手到头顶时,往右后左方向劈去。

4、身体身右,以腰带动左手,弯腰,手指点右脚尖。

5、身体身右,以腰带动左手,弯腰,手指点右脚尖。直腰,左手举回头上,再弯腰,以左手指点右脚尖。如此上下连点三次。

6、左右展翅合为一次,重复多次。结束本部功时,两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转一圈至小腹,两掌变拳,拳心向上,相对置于脐部,收回左脚。

第八部 两足顿顿饮嗜消

功理:

这里的“饮”指吃喝所引起的疾病。“嗜”指一些不正常的爱好和陋习,如烟瘾、酒瘾等。

全身自然松立,两脚紧靠,两臂下垂紧靠身,手三阴、手三阳已绷直,全身用内劲绷紧,将两脚后跟绷直提起,(即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绷紧)将身体举起又放下,作有节奏的上下起落运动,使全身上下的经络、骨骼、关节进行张弛调整,作到松筋疏骨,对消除饮食阻滞及不良嗜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与第六部功《五劳七伤向后瞧》“夹臂定神”的动作相同。

2、两脚并拢,两脚跟慢慢抬起,然后,轻轻下振,共五次。头两次提起较高,速度较慢,相隔较久;后三次提起较低,速度较快,相隔较短。其旋律是“1-2-3,4,5”。

3、提振五次为一节,至少做五节。最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脐部。

收功式

有起势必有收式,不收功则散开元气不能归聚,所以,一定要收功。

方法是:

1、两手分开,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于脐上。两手上提至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上窝正中),稍停。

2、舌顶上腭,随掌上提时,意想气从“气海”(脐下一寸半处)沿胸而上,经舌上“印堂”(两眉头联线中点)到“百会”,过后脑,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这这样可以开发智慧。

3、两手分开向左右变垂掌(掌心向内)置于乳房外侧同时,意想气从玉枕沿颈椎向左、右肩分流。

4、两手继续向下沿两肋至大腿两侧。随手下落时,意想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气如淋浴一般,直至涌泉穴。(脚底正中凹陷处)当脚有气感时,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松,再安静、自然站立片刻,即为收功完毕。

后记:对于道家文化,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欢迎和老阳交流。

研究证明这种菌抗癌养生不生病


菌有好也有坏,今天所讲的这种菌,可以被古代帝王称之为长生不老药,那这种菌是什么呢?如果食用菌来抗癌养生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那么为什么桦褐孔菌有如此药效呢?

因为长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表明,使用桦褐孔菌无任何毒副作用,起到的药效分为以下几种:

治疗糖尿病。

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这些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丙二酸水平,同时修复已损伤的胰腺组织。

而且,它还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抗氧化活性、预防脂质过氧化,抗氧自由基损伤、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肝、肾组织的损伤病变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这种药理作用的多效性,特别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由于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多系统器官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证明这种菌抗癌养生不生病

抗癌作用。

桦褐孔菌拥有极高的SOD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乳房癌、唇癌、胃癌、耳下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并能配合恶性肿瘤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并缓解癌症患者的特有疼痛。

抗衰老。

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毒素、调节荷尔蒙正常分泌、提高内源性雌激素分泌、改善睡眠、润肠通便、分解脂肪、降低胆固醇储量、缓解焦虑、抑郁的功效,所以具有延缓衰老、还原肌肤保湿、肤色和弹性的美容功效。

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

也就是可预防感冒。桦褐孔菌中含有的多糖类、三萜类物质等能有效活化免疫系统,抑制病毒的增殖。最新研究证实,桦褐孔菌还存在某种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强化细胞壁的作用,从而阻碍病毒释放酵素,阻止病毒在细胞壁的附着,抑制了其繁殖与复制,因而对流行性感冒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防止高血压。

据报道桦褐孔菌不仅是一种补药,而且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桦褐孔菌可使大动脉血压、小动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显著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对组织和脏器起到保护作用,对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益。桦褐孔菌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调节血脂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增强脑细胞的活性,改善记忆、防止血栓,防止血管硬化和中风。

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桦褐孔菌还对C型、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肾炎,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顽固性皮肤病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养生要付诸实践,这5个方法再好,如果不做就是“零”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长时间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再加上缺乏一定的锻炼,就会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人们已经懂得养生,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

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1、快跑五分钟

快跑五分钟和慢跑45分钟相媲美的,只要每周有三次的五分钟快跑,就会提高代谢基础率,提高了心肺功能,保持心脏处于健康状态。快跑属于无氧运动,能够增强人们的反应力以及爆发力,可以维持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减少了跌倒的风险。但是老年人快跑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让身体过度疲劳,同时也可以多练习一下俯卧撑,加强腰部背部以及四肢的力量。

2、冥想五分钟

经过研究发现冥想五分钟就相当于深睡眠状态一个小时,在冥想时只关注于呼吸质量,让人民精神更加集中提高了大脑的连贯性,增强了记忆力,消除了不必要的压力以及恐惧。只要保持几分钟的冥想,就能够让心情和大脑得到一定的放松,解除了疲惫以及焦虑感,让人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精神变得更加饱满。

3、午睡十分钟

午睡十分钟相当于熟睡了两个小时,只要每天午睡30分钟,就能够让身体中的激素分泌处于平衡状态,减少了患上冠心病的发生。上班族可以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午休能够有效的提高大脑反应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吃完午饭之后不能立马趴着睡觉,不然会导致疲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

4、大笑20分钟

情绪对于身体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大笑时堪比半个小时的慢跑。笑属于一种愉悦心情的表达,能够释放一些负能量,同时也能够自我调节,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幽默的相声或者小品。当遇见不愉快事情时,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应对,缓解了人际之间的关系。

5、每天喝一杯茶

喜欢喝茶的人死亡率会降低30%以上,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以延缓衰老,同时也可以抗老化。茶叶可以抗击辐射,防治癌细胞的生长,降低血压,抗氧化,降低血脂以及血糖。女性适合喝绿茶,绿茶抗氧化好,但是太多的茶多酚会刺激胃部,胃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患者尽量少喝绿茶,可以选择红茶来代替,在茶叶里面含有咖啡因,不适合于神经衰弱以及睡眠不稳的人群,睡觉前尽量不要空腹喝茶。小编建议吃完饭一个小时之后喝茶是最好的,可以在杯子里面放入三克绿茶,每克绿茶使用50毫升水来冲泡。

温馨提示

以上就是中医养生的一些小秘诀,要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运动项目,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不能让身体过度的肥胖。

桩功三步功法解密


桩功三步功法解密

身心性 8月9日

一如武器派生于原始的生产工具,拳学桩功派生于古代的养生术。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养生的内容,在汉墓中已出土养生功的功法。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录了两种颇具可操作性的养生术,一种是《天竺国按摩法》,一种是《老子按摩法》。后人将两种按摩术“中西合璧”,创编成了《易筋洗经》,从此奠定了拳学桩功的丰碑的基石。世传曰《易筋经》盛唐即有之,实非空穴来风。

目前拳学桩功屈指难数,百脉同流,皆莫外《易筋洗髓经》,功架或不相类,而功理功法则一。桩功千变万化,不外乎动静两种。其动功不外乎平立斜三种圆运动及离心向心式直线运动,其静功不外乎中庸平和的“松”和层层加力的“紧”。而这动静两大类功法,均早已存在于《易筋洗髓经》中。近代种种“发明创造”,均没能逃出《易筋洗髓经》的路子和框框。

桩功由功架和功法两项内容构成。功架就是桩功的姿态,亦即桩架。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任何一种功架均有其一定的指征和功效,相应也均有其缺陷和弊端。虽然出于一定的目的选择特定的桩架有助于提高某种功效,但神化某种桩功把它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则无异胶柱校瑟。或曰桩架必须按某种规范始克功效,偏差毫厘即大相径庭,不唯无功,而且伤生,危言耸听,此亦不经之谈。桩架只要大形不错,体态自然舒适得力即可,小节尽可不拘。

拳学桩功分三步修证,即松桩、紧桩、动桩,三步功法环环相套,但一步有一步的偏重。松桩求证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所以也叫医学桩。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功态,静态守恒即可。松桩坚持久之,自然血脉奋张、体力充盈、精神焕然。待通体热透直达指梢并且持续不退之后,即可由松桩转入紧桩.舒展者,自然开张之谓;蓬松者,优质海绵之态。紧桩求证的是预应力。预应力又叫不定向支持力,或称为六面力。具备预应力的桩架便具有“拆之不散、撞之不开、推拉不动”的匀整的间架结构,整个身体形成弓态。即习惯上所说的“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状态。紧桩属于拳学桩。紧桩的修证方式是用力,力的主体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由于支点和中心点的不同,桩功的“紧”也就有“伸紧、拉紧、原位紧”三种基本功法,而任何一种紧,都有“紧张守恒”和“层层加力”两种方式。五种紧法要在桩架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练习。

当肢体具备了弓态之后,即可转入动桩的修证。动桩求证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动桩修证的方式是在保持紧桩的功态的基础上实施点的移动、线的伸缩和面的变换。动桩的练习以小幅度、短距离、慢速度进行为宜。动桩练习的目的,是为日后的整体发力做准备。动桩就是模拟用力状态。虽然每一个桩架都可以进行多面用力的动桩练习,但一个功架往往特别适合于某种用力,因此有目的的选练某些功架,往往事半功倍。例如虎扑桩练前后用力,绞翅桩练向上用力,亮翅桩练旋转用力,斜飞桩练侧后用力,就比练其它力好。对于这个问题,各人可以自行决断,是所谓“神而明之,在乎其人。”在拳学桩功的修炼中,紧桩和动桩均有强化训练的方法,诸如尖端抵触实物,手抓重物,臂悬重物,都是强化桩功的良方。

桩功的强化必须在徒手修证有了相当的功底之后进行,并且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若急功近利,则非但难以见功,反有伤身之忧,戒之。以上所述,即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真传一句话,一试便知!桩功功法法则如上,本不需赘述,但为方便初学者理解,现举“纵步提手桩”为例解释如下:“纵步提手桩”是一个通用的大形,轨迹拳学的傻瓜式,太极拳的提手,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倚马问路,少林拳的虎形,拳击的预备式……都是这个大形。提手桩的示范功架是:横步站立,两脚中间间开一拳的距离,一只脚直线前移,在前脚跟与后脚尖距离一脚半长处落定,后脚尖外撇小于90度,重心适中或稍偏后,下沉,腿弯弯屈至120度左右,左右腿相同。身体直立,双手手型任意,同时上提高于肩,大致平颈,然后手臂前伸至肘弯120度止。在此基础上,头端身正,肩松肘垂,腹平背直,筋骨舒展,肌肉蓬松,就这么平心静气地站下去,直至通体热透直达指稍。此即松桩的站法。在松桩的基础上,两脚前后对争,两膀左右对争,脊背上下对争,肩背左右对争,双手与肩背前后对争,切实地用力,形成六面对争。尽管用力对争,桩架始终保持原型,外观并无任何改变,这就是紧桩中典型的“伸紧”。在松桩的基础上,手臂用力后拉,脊背用力对拉,腿脚用力回拉。尽管用力拖拉,功架始终保持原型,这就是紧桩中典型的“拉紧”。在松桩的基础上,“伸紧”之后保持力度而不再伸,“拉紧”之后保持力度而不再拉,此时的桩态就是紧桩中的“原位紧”。

三种紧法最好一种一种单独操练,一种站出功效后,再练另外一种为宜。紧桩如同弓拉弦紧,弦拉弓张,弓弦到位,弓劲自出,此理甚明。此法至简至易,实是弓态修证的不二法门。保持紧桩的功态比划各种用力动作,就是桩功中的“动桩”。例如,纵步提手桩站好,双手前推后拉,推到肘弯120度止,拉到肘弯90度,反复推拉;或者双手上提下按,提至高过眉,接至与乳平,反复提按;或者双手左推右拉右推左拉,或者双腿螺旋提沉上下……如此往返运动,均可以自然呼吸定时控制速度,一般来说,一呼一吸为一呼吸,即呼吸各一次,那么,动桩动作的速度,以一动呼吸各两次为宜。也就是说,动作“来”的过程中正好自然呼吸各两次,动作“去”的过程中也同样自然呼吸各两次,任意反复即可。

桩功的功法层次和修证方法已经全部公开,余下的事就是各人用这些法则去实践自己选定的桩架了。考虑到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因受世俗说教影响而一时转不过弯来,所以不辞咿嗦,再做以下补充:

一、松桩的松是蓬松而不是放松。蓬松是界于紧张和放松之间的临界状态,它的作用一如正负数之间0的作用。蓬松状态比放松略为紧张,但比紧张状态要松得多。至于松紧的程度,与个人的功夫深浅反应敏钝有关,因人而异,实无准确划一的标准。

二、如果对蓬松状态不能理解,那么你就理解为“准备就绪”状态。打个比方说,当你抬起手准备去抓东西,做好了抓的准备而尚未抓出时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鼓起劲尚未用力的状态,就是蓬松状态也就是松桩的桩态。

三、思维活动决定行动,精神状态影响桩态。思想上的警惕状态可以保证松桩的质量,心理上的用力状态可以保证紧桩和动桩的质量。所以,松桩要“意动身随”,紧桩要“意到力到”,必须真实地做出来,而不是停留在思维状态。一如极充足的时间和最强烈的意念都从来没有能使任何一个截瘫患者或重症肌萎缩病人恢复自主运动,更不用说使他们成为运动专家一样,任何没有身体切实参与的思想运动可以肯定都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

四、桩功可以锻炼神经系统,调整生理功能,从而使固有实力充分地转化成功力。但是徒手站桩无助于增加肌肉束的半径,所以徒手站桩只能运化实力,而不能增加实力。生理科学证实,实力的大小与肌肉束的粗细成正比,而实力的大小又与功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当徒手桩功把身体的潜力发掘到极限之后,功力将长期呈现停滞状态,发力技术再优化也打不破僵局,这就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进行桩功的强化训练和其它种种实力训练,实力提高了,功力自然而然会上台阶,米多了粥自然就会稠起来。实践证明:实力训练必不可少;桩功和实力训练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徒手桩功不能替代更不能取代实力训练。

五、桩功和发力息息相关但又分别自成体系。发力必须有良好的桩态做保证,但是不经过发力运动桩架便不具备杀伤力。桩功是造弓张弦,发力是开弓放箭。如果硬说通过站桩一途就可以达到来力不人、去力无阻、有感皆应、一触即发、不思而作、莫知而达、沾衣飞人、伤元夺命、浑身透电、目光制敌……那无异是说把一张好弓挂在树上,射程之内的飞禽走兽全都插翅难逃死得光光一样,谁证其能??可以肯定,站桩训练不能取代发力训练,一如发力训练不能取代得手训练一样。

六、桩功贵在持之以恒,一天半小时天天不断,效果比苦练一天休息九天要好得多。大多数人每天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在一段时间内着重练一种功法,效果比频频换式换力要好得多。

七、桩功的修证最好按松桩、紧桩、动桩的次序进行。紧桩的修证最好按伸紧、拉紧、原位紧的次序进行。动桩的修证最好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次序进行。桩功层层重要,步步不可或缺,无所谓高低之分。没有上一步的基础,下一步就很可能徒具形式,甚至劳而无功。

八、不要迷信桩功!不要轻视桩功!不要用别人的感受约束你自己的行为,不要轻信名人的断言。大多数人都证明行之有效的功法才具有普遍的意义,一两个人神吹的不要盲从!对于别人和自己依法苦修而成效甚微的功法,就要有勇气质疑它的正确与真实!正确的功法使你成功,错误的功法使你失败,你本人就是各种功法的真伪优劣的试金石。你要相信你自己!

此文章来自V:身心性

健身气功六字诀第一式第二式第三式图文教学,养生好功法,收藏了


【练习方法】

动作一:两手松开,掌心向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下方(图9)。

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图10、图10侧);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右掌伸出方向(图11、图11侧)。

动作二: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图12)。

动作三:身体右转90°(图13);同时,左掌由腰间缓缓向右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左掌伸出方向(图14)。

动作四:左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图15)。

如此左右穿掌各3遍。本式共吐“嘘”字音6次。

【动作要点】

(1) “嘘”字吐气法:发音吐气时,嘴角后引,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图16)。

(2) 穿掌时口吐“嘘”字音,收掌时鼻吸气,动作与呼吸应协调一致。

【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六字诀“嘘”字诀与肝相应。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同时,配合两目圆睁,还可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

(2) 掌心向上从腰间向对侧穿出,一左一右,交替练习,外导内行,使肝气升发,气血调和。

(3) 身体的左右旋转,使腰部及腹内的组织器官得到锻炼,不仅能提高中老年人的腰膝及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使人体的带脉(环腰一周,如腰束带,是全身二十部经脉中唯一一条横行的经脉,在人体中具有约束其他经脉的作用) 得到疏通与调节,全身气机得以顺利升降

【练习方法】

动作一:吸气,同时,两掌小指轻贴腰际微上提,指尖朝向斜下方;目视前下方(图17)。

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向前下约45゜方向插出,两臂微屈;目视两掌(图18、图18侧)。

动作二:微微屈肘收臂,两掌小指一侧相靠,掌心向上,成“捧掌”,约与肚脐相平;目视两掌心(图19、图19侧)。

动作三: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同高;目视前下方(图20、图20侧)。

动作四:两肘外展,约与肩同高;同时,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掌背相靠(图21、图21侧)。

然后,两掌缓缓下插;目视前下方(图22、图22侧),从插掌开始,口吐“呵”字音。

动作五:两掌下插至肚脐前时,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目视前下方(图23)。

动作六:两掌外旋内翻,掌心向上,于腹前成“捧掌”;目视两掌心(图24、图25、图26)。

动作七: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同高;目视前下方(图27、图27侧)。

动作八:两肘外展,约与肩同高;同时,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掌背相靠(图28、图28侧);

然后两掌缓缓下插,目视前下方(图29、图29侧)。从插掌开始,口吐“呵”字音。

重复五至八动作4遍。本式共吐“呵”字音6次。

【动作要点】

(1)六字诀 “呵”字吐气法:发声吐气时,舌体上拱,舌边轻贴上槽牙,气从舌与上腭之间缓缓吐出体外(图30)。

(2) 两掌捧起时鼻吸气;插掌、外拨时呼气,口吐“ 呵”字音。

【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呵”字诀与心相应。口吐“呵”字具有泄出心之浊气、调理心脏功能的作用。

(2) 通过捧掌上升、翻掌下插,外导内行,使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理心肾功能的作用。

(3) 两掌的捧、翻、插、拨,肩、肘、腕、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锻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功能的协调性,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等病症。

【练习方法】

动作一:最后一动两掌向前拨出后(图31),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目视前下方(图32)。

动作二: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至肚脐前约10厘米(图33)。

动作三: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外展开至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两臂成圆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图34、图34侧)。

动作四: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图35)。

重复三至四动作5遍。本式共吐“呼”字音6次。

【动作要点】

(1) 六字诀“呼”字吐气法:发声吐气时,舌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气从喉出后,在口腔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图36)。

(2) 两掌向肚脐方向收拢时吸气,两掌向外展开时口吐“呼”字音。

【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呼”字诀与脾脏相应。口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气、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

(2) 通过两掌与肚脐之间的开合,外导内行,使整个腹腔形成较大幅度的舒缩运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八段锦,易筋经……中国的引导术比瑜伽更养生!国外都流行起来了!


中医导引健身效果与瑜伽相当

中国中医科学院 代金刚

瑜伽源于印度,和导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哲学思想的指导,有传统医学理论的支撑。近几十年来,瑜伽和时尚紧密结合,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中医导引目前也开始在世界上流行,在法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地对中医导引的重视甚至超过中国。

那么,什么是导引呢?“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可见,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保健体操类似。

练习导引术和瑜伽术都有一些相同的要求,导引法强调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的合一;瑜伽也存在体位法、呼吸、冥想三者的紧密联系。

调身的内容可概括为屈、伸、松、紧四个字,调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形正、体松两方面。导引术的调身和瑜伽的体位法都包含仿生动作。

导引术中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编创而成;瑜伽体位法中的蛇式、猫伸展式也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发展来的。其不同点在于导引术的调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整套动作,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峨眉十二庄等;而瑜伽的体位法则以单个动作为主,如举臂式、伸展侧角式、侧边强拉式等。

调息方面,导引术和瑜伽的呼吸方法都可以分成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二者在动作熟练之后,都强调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练习。二者都很重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导引术中体现为三调合一,瑜伽中也是强调了动作的拉伸,同时遵循规定的呼吸方法。其不同之处是,导引术在有一定基础后,侧重于逆腹式呼吸,瑜伽术中未严格区分逆和顺的方法。

关于调心,导引术的调心和瑜伽的冥想都属于心理、精神调节的范畴,二者都很重视通过这样的调节达到内心的安静,排除纷繁的思绪。其不同点在于,瑜伽的冥想较少和体位法同时练习,而导引术在动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调心。

从康复角度看,目前已经有运用导引法进行疾病康复的有益尝试,如将中医导引法用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导引法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由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的肌张力增高。导引有利于精神的调摄,使精神内守,当患者情绪稳定时,更有利于接受训练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总的来说,导引和瑜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在具体的动作上也各有特色,同样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目前的习练人群看,瑜伽练习者以年轻人居多,而导引的爱好者则以老年人为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老年人不能练习瑜伽,年轻人不能习练导引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燕声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易筋经侧身功法的养生健身效果研究实践》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健身养生功法”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