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的养生 老年养生

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体会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不同人群的养生呢?养路上网站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体会》,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特点

情绪、性格变化,智力、记忆力减退等,表现为悲观、苦恼、诉苦、以自我为中心、身体不适、依赖性强、易紧张、焦虑、缺乏信心、多疑、孤独、敏感、性情古怪等一系列问题。

老年病人的疾病特点

病程长、病情复杂除少数病人为急性疾病外,大部分病人尤其是住院观察与治疗的病人多为慢性病,病程均较长,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渐进过程,病程长,一方面使病人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和身体不适,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随着病程的延长,所产生的这种症状与体征也就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原有疾病变得更加复杂。

易合并并发症 由于人体是在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下,由多个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的疾病可能引起多个系统以及全身脏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如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眼病等。

老年人的就诊心态和心理疏导需要

就诊病人因不知自己得了何种疾病,就医心切,加上环境陌生,需要相关检查,因此情绪紧张、焦虑,心理负担加重,这时护士应该主动接待,热情指导,诚挚相助,力求使病人适应变化的环境,让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使病人安心治疗。

对于复诊病人,尤其诊断未明确的病人,其内心焦虑,此时病人期望得到同情、关心、帮助和尊重,同时又希望尽早明确诊断和受到医疗保护,护士对此应尽量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给病人以心理安慰,同时应善于开导,解除患者的顾虑。

对慢性病患者,除叮嘱其坚持药物治疗外,要根据不同对象做好康复指导,并且用案例鼓励病人,增强其对治愈的信心。患者年老体弱,就诊时往往行动不便,护士应以儿女般的心情尊重、关怀老人,当老人走路不便时,应主动上前搀扶,如无陪护人员,应帮助陪送或指明路线,使病人感到温暖如家。

心理疏导主要措施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医护心理学的学习,善于研究不同层次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素质的能力,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热情、温和、细心、耐心、认真周到的态度对待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老年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以热情周到的心态,做到面带微笑、积极主动、亲切自然、精神饱满、巧妙沟通,以愉快、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及家属,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引导患者、服务患者,消除其陌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心理调护:在疾病过程中心理因素具有两面性作用,即具有致病性和防治性作用,其不良情绪与病程以及愈后密切相关,因此,心理调护始终都处于重要地位,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尽快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转归,以及康复病人的经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指导

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给予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安全舒适宁静的环境,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

根据病情给予易消化、吸收、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鼓励病人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适量运动,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习惯,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机体功能及微循环,切忌盲目不科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指导病人坚持正规治疗。老年病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求医问药,凭经验私自乱用药物,易产生严重后果,所以要指导病人勿道听途说、偏听偏信,要到正规医院就医,遵照医嘱正规治疗,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潜在的疾病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指导老年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让老年病人明白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新陈代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必然现象,使老年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正确面对生老病死,更好地享受人生,找到生活的乐趣。

扩展阅读

遗精患者的心理护理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所致。西医可见于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疾患等。有梦而遗往往是清醒滑精的初起阶段,梦遗、滑精是遗精轻重不同的两种证候。需要指出的是,遗精不是月经,所以遗精是没有规律可言的。以前有遗精,现在消失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男性进入中年,几乎就不再发生了。

遗精是青春期后男性常见的生理现象。未婚青年大概每2周遗精1次,属于精满自溢,是正常现象。如果遗精次数很频繁,而且在遗精后感觉精神萎靡、头晕、腰膝酸软等不适的感觉,就属于病理性遗精,需要请医生进行治疗,同时自己也应当进行一些心理调整,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和遗精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治疗遗精的过程当中,心理的调护非常重要。首先出现遗精不要过于担心,中国传统的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不要担心遗精会伤元气,恐惧、焦虑、紧张只会加重你的遗精。如果对性知识了解不多,一定要向父母或医生请教,色情类的书刊和录像并不能教给你性知识,只会使你的病情更糟。另外要规律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丰富一些,多做一些室外活动,体育锻炼能够明显改善你的遗精现象。如果空闲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如打球、下棋等,或者集中精力在学习和工作上。

睡觉的时候要避免仰卧,不穿紧身内裤,戒除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洗澡的时候注意清洁阴茎冠状沟,包皮垢会刺激阴茎,容易造成遗精。如果有前列腺炎、精囊炎、包茎、包皮过长、龟头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老年丧偶的心理调剂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姐刚刚退休,与她共同生活了36年的老伴,竟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老大姐的精神当即崩溃了,她和丈夫恩恩爱爱、感情甚笃,如今人去屋空,使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她原有多种慢性疾病,以前总害怕治不好,现在却企盼病情急剧恶化,好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重新团聚。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据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自责

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

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恢复

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消除悲痛在心灵上造成的阴影,老伴过世后的当务之急,便是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首先,欲使自己尽快地从悲痛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是,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最后,所谓的“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体会》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的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