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运动出汗好吗

2019-10-10 │ 冬季养生运动出汗好吗 夏季养生出汗

异常的流汗——局部出汗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关于养生保健,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异常的流汗——局部出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额汗

仅头额部出汗而别处无汗者,称为额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于病态。重症病人如果突然额汗不止,预示着病情恶化。有些动脉病或胸腔囊肿患者,因瘤或囊肿刺激交感神经,甚至会突然出现一侧额头出汗,应多留意。

鼻汗

仅鼻头出汗,称为鼻汗。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工作劳累时,鼻头出汗,多见于中焦脾气虚乏病人。若汗出如珠,若汗液冰凉者,则为体内阳气亏虚、阴气凝集,导致心脾痛极之证。

胸汗

胸汗是指胸前及心窝部位局部多汗,其他部位汗少或无汗的现象。多因思虑过度,饥饱劳役,损伤心脾之气,致胸阳振,津液走泄引起,常有心悸、气短、便溏等症。可见于心肺功能异常病人。

中医认为,胸汗多半是心气虛或心阴虚,伤及心脾,以后心不生血,脾不统血:治疗宜补养心脾,可用天王补心丹或归脾汤来改善症状。

手足汗

手足常有汗出,冬夏无间,多因脾胃虚热、体质亏损所致。严重患者不论寒暑,手足均会出汗。有些人在精神紧张、压力太人、情绪兴奋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便会手脚大量出汗。手足多汗可用明矾15克,鲜白萝卜1片(切片),加水2500毫升,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浸洗手足30分钟,每日洗两次,数日即有良效。

偏汗(半身出汗)

半侧身体出汗,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统称偏汗。《黄帝内经》曰“偏沮”。其产生原因有二:一是营卫不和,气血不同所致,常见脸色苍白,倦怠无力等;二是风动经络,痰与风搏所致,常见眩晕、手足抽动等症,此为中风的先兆,不可轻视。

ys630.coM延伸阅读

异常的流汗是病 不容忽视



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气温炎热等因素,即使保持平静也会流汗的状况。自汗是许多重症患者在恢复中的一种表现,病人由于体质虚弱,内分泌功能紊乱,汗腺系统功能不全,以致胆碱脂酶活性降低,乙醯胆碱积聚,因此即使在身心安静情况下也经常大量出汗。

中医认为自汗由营卫不和、气虚和阳虚三种原因所致。若平时常有汗出,而无其他症状者,属于营卫不和;若自汗不耐风寒,伴有心悸、气短者,属气虚,多见于心肺气虚;若自汗形寒肢冷,食量少且便溏,属阳虚,多见于心脾肾阳气不足,可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用黑豆100克、红枣20枚、黄芪50克,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即可治疗气虚自汗。

盗汗

盗汗是指入夜熟睡后无感觉的出汗,醒后往往汗止,触摸皮肤稍有冰凉的湿润感。出现盗汗,首先要排除生理性的夜汗,例如发烧、房间太热及睡前饮水过多等情形,这些情况不必担心,除此之外,盗汗多由生病而起。

按中医的看法,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虚热内迫、津液外泄所致,尤其是肺结核患者,因交感神经长期受到结核杆菌毒素的作用,过度兴奋会导致盗汗,临床还伴有咳嗽、胸痛、发烧、略血、乏力、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症。

此外,如胸膜炎、白血病、慢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各类慢性感染及自主神经失调症,也会出现盗汗的现象。然而若因失血、体虛、手术后和暂时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汗腺失常,导致的盗汗,则不算是疾病。盗汗的治疗可用浮小麦50克、大枣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即可收效。

冷汗

平常我们所出的汗都属于热汗,这是由于体温高升,血流增快的缘故。

当人的情绪受到刺激或精神过度紧张,使血管收缩,就会出现“冷汗”。所以我们也会因某事过度惊吓,而捏了一把冷汗,这时,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跳动细弱且加快。在疾病方面,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及垂危病人发生休克等情形。

中医认为,若在病重时见到冷汗,汗黏如油者,是生命危险的信号。

异常出汗是疾病信号


导读:人在高温、紧张等情况下会出汗,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促进代谢,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但异常的出汗,却是疾病信号!

有些人无论什么季节都特别爱出汗。有的晚上睡着了出汗,也有的白天出汗,更有一些人只在手、足、胸口等特定部位出汗,其他部位却不出汗。中医认为,这是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的异常出汗。根据异常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气味等,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出汗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常汗出不止,中医称为自汗。这类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是气虚的表现。另一种是晚上睡着后出汗,醒来则汗止,中医称为 盗汗。这类人常有手足心热、心烦、面部颧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是阴虚的表现。

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五种。

一为头汗过多。出汗仅限于头部,多见于热证、实证。若出头汗伴随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苔黄,多为实热内郁。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额出汗,则多为虚证。常因极度悲痛,心气大衰,不能摄液所致。 站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燥屎的热证;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炽盛。

三为胸口多汗。这类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心脾虚弱所致。

四为腋下出汗。常表现为汗只出在两腋,为心液外泄之征,由于心阳不足,汗液失固,外泄于心经所循之处。

五为半身出汗。常半身汗出,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常为中风先兆和偏瘫的表现,因寒湿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和,或气血不和所致。若是半身出汗,伴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等,是气血亏虚所致;若是半身出汗,伴有筋脉拘挛、手足屈伸不利、肢体沉重,甚则难以转侧,为寒湿痹阻。

根据出汗气味的不同也可辨别疾病。一般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属热证或湿热证。

另外,出汗颜色的异常也是疾病的表现。一般最常见的是黄汗,常表现为发热,出汗色黄,染衣着色,口干不欲饮,或身体浮肿,是由于湿热熏蒸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渍皮肤所致。多见于黄疸病人,但偶尔也见于无明显黄疸的患者。

出汗异常可预测疾病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有异常的出汗。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声音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选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证。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晚上出汗过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干咽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选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来缓解,也可吃点助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的表现;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可服用通便药;若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胃热的表现,可服清胃热的中药。

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身心。

按气味辨别

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要注意饮食清淡,或用菊花、茵陈等泡水饮,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

各种出汗异常的食疗药膳方详解


出汗异常,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情况,出汗一层是需要得到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对健康来说是有一些隐患存在的,要到医院去接受相关的检查,接受必要的治疗。出汗异常的情况是有很多种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通过一些食疗药膳方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疗效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盗汗:盗汗是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都表现为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在中医来说,这主要是因为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对这种情况要采取滋阴降火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选用上等的当归、生地、熟地各十五克,黄柏、知母各十克,生黄芪、鲜芦根各三十克,水煎服,本方对于盗汗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坚持服用。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选用十克人参、十克麦冬、五克五味子,水煎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 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 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出现手脚多汗的症状时,可以用本方来进行治疗,通常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偏汗:这种出汗的症状也是较为常见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般表现为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绝汗:这种出汗异常的情况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十五克,水煎服,选用本方有一定的止汗作用。

如果出现了上述介绍的这些出汗异常的病症,那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这些食疗药膳方进行服用治疗,一般来说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疗效的,但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那么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这是不能耽误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为自己的健康考虑。


身体异常出汗小心是疾病来袭


在我们运动后,或者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会经常性的出汗,但是你知道哪种出汗是对身体有益,哪种出汗是有害于身体,哪种出汗是预示着身体出现疾病了?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认真了解,6个部位出汗失常预示身体疾病。


1、脑门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脑门经常出很多汗,中医专家认为是肝阳上亢导致的。主张: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缓,少生气,要确保睡眠充足,不然会导致阴虚、肝阳上亢。天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成效。

2、鼻子出汗——肺气短少

鼻子经常性的出汗,主要是肺气短少,应该多补气血。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体现,需要提高免疫力。

主张:每天用双手击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两端,因为这是人体肺经散布的部位,经常性的击打,可起到调度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排泄失调

脖子部位的汗腺散布稀疏,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较多。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身体的内分泌失调有关。

主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你的激素看看。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经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体现,主要是体内的血液循环过慢,氧气运送不顺利造成的。

主张:不要过度焦虑,要尽量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能够减轻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散布着很多的汗腺,所以是非常容易出汗的地方。如果汗液排泄过于旺盛,并且气味很大,可能就是平时饮食的口味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物。

主张:若确诊为汗腺过大,最好去医院做简单的激光治疗。其他方面,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心情沉重、过于激动或者有恐惧感,手心或脚心就会有明显的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湿热、血虚的体现。

主张:每天吃饭之后揉一揉肚子,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其他,要控制食量,防止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说到这里大家就能够明白什么情况下的出汗是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出现疾病了吧,平时我们有汗出现的时候,可能都不是很在意,甚至认为汗是我们身体排除毒素的体现,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平时我们尽量注意自己的身体,疾病就不会找到我们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