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019-10-11 │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教您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养脑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开有关养生常识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医养生保健教您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养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人体精髓和神经高度会聚之处,是生命要害之所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受到脑的控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养脑健脑的方法,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具体方法如下:

1、增强脑力活动

古代人一直都提倡多学习增强记忆的能力,学的东西多了可以增强记忆的能力,同时记得东西多了学到的东西就又多了,两者之前是可以相互形成的。多动脑子确实合一防止疾病的方式还有延长寿命的作用,例如可以防止俗称的“老年痴呆”,延长寿命的最佳方法是在青年时期多增强脑力活动。

2、调节大脑状态

清晨到户外散步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充分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与肌肉。在大脑疲劳时,听一下音乐,或观赏一下绿草红花、蓝天白云,也有利于松弛紧张的大脑,做到劳逸结合。

3、节欲健脑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头晕耳鸣,目无所视。”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延缓大脑衰老;反之,性生活过度,则伤精耗神,未老先衰,头脑昏沉,智力减退,精神委靡,百病丛生。

4、食补健脑

专家指出,各种脂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都是大脑日常必需的食粮。比较好的补脑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小米、大枣、南瓜子、蜂蜜、海藻类、鱼类、母乳等。

5、多动手指

俗话说“心灵手巧”,是有一定道理的。医学研究证明,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有良好的健脑作用。

6、按摩头顶

多做头部按摩,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衰老。十指从发际到发根,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摩,先顺时针后逆时针。上述按摩,各进行18-36次,早晚各1次。长年坚持,可收到提高智力、养神健脑的效果,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更有益处。

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上班人员,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有很好的释放出来,在一定程度是是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了一些压力的。所以,心态是最重要的,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是自己身心太过于疲惫,身体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编辑推荐

中医养生白领日常中医按摩保健法


“经络”一词不知道在什么开始风靡,通过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使各经经脉相通,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中医方法养生12法

1、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2、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3、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4、扣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者常扣齿则健齿,齿健则福。每日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5、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6、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7、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8、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9、腹部穴位按摩法

腹为任脉经过之处,每日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脐部(神厥穴),上下左右顺时针方向按揉60次,然后再以同样手法逆时针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10、腰部按摩法

“腰者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每日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则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11、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为人体“大树之根”,按摩骶尾部八骨穴和长强穴,每日早晚各60次,有治疗腰骶痛、改善性功能之疗效。

12、下肢部按摩法

下肢部位为“足三阴足三阳”之脉的要道。每日早晚拍打由下(三阴交穴—悬中穴)向上(足三里—阴陵泉)和股下段(梁丘穴—血海穴)至股上段(风市、环跳穴),如此反复拍打60次,对活血理气、舒筋通络、调理脾胃效果尤佳。晚睡前温水泡脚30分钟(冬季水温42~45℃),两足稍晾干后反复搓推足心(涌泉穴)60次,涌泉穴为肾经之源,对温肾补肾健脑、改善血液循环有效。

中医养生保健小知识


时过境迁,由于人们饮食习俗的转变,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中医小常识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的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药,属于““寒凉”型的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的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中医养生介绍

中医养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拥有健康,延年益寿。《道德经》上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疾病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体力劳动者的饮食搭配

体力劳动者每天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这些元素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体内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身体摄入的食物,因此要有充足的谷类食物和适量的植物油以外还要大量的食用较多的米饭,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为身体提供更多的热量。此外还需要注重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是劳动者最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食用鱼类、鸡肉、豆类、鸡蛋,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是比较丰富的。

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适量的吃用大豆及豆制品,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是肉类的两倍或者以上,并且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大豆中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比较齐全,尤其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成分要比其他的作物多得多,因此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以外,大豆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可以有效的预防因为胆固醇升高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

在炎炎夏日在外劳动的时候,应该注意给身体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必要的时候可以喝一些淡盐水,这样可以减慢身体汗水的挥发,有可以冲淡胃液的产生而降低食欲。

同时还要按时就餐,定时定量,以免饱一餐饿一餐,避免过饱或者过饿的进行劳动,这样会对胃部增加负担从而引发胃病的发生,体力劳动者应该更加注重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养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记牢这个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其实养生很简单!

保护眼睛的方法中医9种秘方养脑明目


繁重的工作让我们的眼睛疲惫不堪,有些人喜欢熬夜看电影、电视,甚至躺着床上看小说,这对眼睛伤害非常的大,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眼睛呢?今天小编带来的保护眼睛的中医秘方,大家可以试一试,相信你的眼睛会变得闪亮动人。

1、养脑明目

每天坚持早晚各做一遍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经常做不仅能养脑明目,还能缓解白内障和其他眼病者的症状。

2、熏蒸调目

历代养生家都重视眼睛的保养,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就有一个清目养阴洗眼方:甘菊9g、霜桑叶9g、薄荷3g、羚羊角4.5g、生地9g和夏枯草9g。将此方水煎后,先熏后洗,有疏风清肝、养阴明目的作用。

3、药枕健目

在《外科寿世方》中记录了可以健目的药枕,其中包含了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和菊花。

4、茶饮清目

枸杞子茶:枸杞子养肝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维生素B1、B2、C及钙、铁等,是养眼佳品。

菊花茶:富含维生素A,能养护眼睛,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5、踏青极目

中医认为春天阳气生发,《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春天来得有点晚,却并不妨碍踏青养目,吸收天地生发之气。我们都知道看绿植对缓解眼部疲劳大有好处,中医认为:肝对应的颜色是青色,青色对肝有调养作用,所以看绿色能调养肝。春天又对应肝,因此春天看绿色对养肝最为有利。而肝开窍于目,调肝就能养目。所以在明媚的春天,约上三五好友,迎春踏青,既能赏景,又能养眼,不亦乐乎!

6、心静目明

肝开窍于目,调养好肝自然能让眼睛明亮。而肝主情志,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肝的功能。中医有句话叫“暴怒伤肝”,恼怒发脾气可致肝气上逆而见头胀头痛、目眩发黑、呼吸不畅、胸胁胀痛、烦躁失眠。也就是说只要是巨大的情绪波动都会伤肝,进而影响眼睛。所以保持心情舒畅,是最有有效的明目方法。

7、摩手熨目

“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这套伴随着舒缓音乐的眼保健操,连同喊节拍的清脆童音,已经成为几代人的记忆。马上重拾眼保健操吧,在回忆中保护疲累的双眼。除了眼保健操,还可以试一试古人按摩眼睛的方法——熨目。《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说:“摩手熨目”,其作法是:以双手掌面摩擦至热,在睁眼时,两手掌分别按在双眼上,使其热气煦熨两目珠,稍冷再摩再熨,如此反复3-5遍,每天可做数次,有温通阳气,明目提神的作用。

8、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指的是肝和胆同属一个系统,对胆的调理有助于肝的健康。调理胆可以拍打胆经:从大腿外侧根部开始,自上而下慢慢敲打至膝盖处,再反向敲打回大腿根部。每天一两次,每次敲打2-3分钟。敲打时可以用拳头,要稍用些力量,以自己感觉力度足够且不会造成伤害为宜(注意: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

9、足浴惜目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这个穴位,不宜过于酸胀,3分钟即可。其次是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即可,感觉以中等强烈的酸胀为宜。

中医体质如何养生


每个人的体质在生活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偏寒,有的人偏冷,这个都是不一样的,而中医的治疗,是根据体质来进行治疗的,所以说呢,分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是很重要的,对于养生来说,不同体质吃不同的养生材料,那么中医体质是如何区分的呢?

1、平和型: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阴虚型: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3、气虚型: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我们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药食同源,在中医看来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的,所以我们下边病理性体质的时候,所用的饮食内容,往往有一些是属于药,同时也属于食物。针对气虚型的人,可以吃一些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也一些好奇作用的食物尽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中医养生是很细心的,不是说只要是养生的药物都可以吃,是根据你的身体来进行决定的,进行互补的药物进行养生,可以喝养生汤,也可以和养生茶,这个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


肝是人体的将军之官,它能帮人体调节血液,有藏血、防出血的作用。它也是新陈代谢的指挥中心,保证人体血气通畅。而由于很多人生活不注意保护,导致肝脏疾病多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在养肝护肝方面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吧!

中医养生,教你如何养肝护肝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排毒的功能。因此,人们要保护好肝脏,以免肝脏受损。

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肝病,是“最大的隐形杀手”

肝脏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为严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

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发烧、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或者,许多人都会就表面的诊断或推测自己是否得了肝病。专家却解释,一般疲惫、腹胀、肚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运动健将,也不代表安好无恙。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医生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

人衰老不只表现在外部体态容貌上,身体各内脏器官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

1、肝血流量要减少。男过25岁,女过20岁以后,肝脏循环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0.3%-1.5%。60岁时的肝内血流量约比20岁时减少40%-50%。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

2、研究表明,人在60岁后,肝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90岁老年人肝脏的平均重量只有30岁左右青年人肝重的51.8%。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

1、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机率也会升高。如果全身脂肪减少,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甚至明显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数。理想减重方式就是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

2、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3、均衡饮食: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肝脏负责把吃进的食物,转换成身体能量来源。对肝脏来说,把非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饮食能量来源组合应该是55-65%的来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饭、面食),11-15%的来自蛋白质能量(例如肉类、豆类),20-30%的来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饱和脂肪占比85%(例如植物油)。

4、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5、不喝酒不吸烟: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有肝病的人应该完全戒酒。抽烟和罹患肝癌有关。

6、注意睡眠时间: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因此,人们不要熬夜,不要让熬夜伤了肝。

7、不盲目用药:吃进去的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

结合四个方法养生护肝

首先,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其次,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第三,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第四,通过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

最后,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如山楂、决明子、郁金、陈皮、茵陈、白芍、葛花、枳壳、绞股蓝等。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饮片,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饮用,不仅对脂肪肝的恢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应酬多、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也可以喝一些制作好的保健茶,养生健肝茶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肝保健饮品,其中就含有绞股蓝、溪黄草、柴胡、灵芝、枸杞子、猪苓、甘草等中草药成分,具有冲泡方便、口感良好等优点,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嘘”字功教你如何养肝

中医嘘字功发音:“嘘”(XU阴平)读需。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抽,舌的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牙齿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手的鱼际穴压在脐下边沿上,开始呼气并念“嘘”。

中医的嘘字功是养肝的重要方法之一。嘘字功练习方法如下:

1、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中医建议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2、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足趾轻微点地;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3、站定放松,呼吸调顺后,两手缓缓上提(掌心向上),经腰上肩,过头顶后,两手重叠,右手掌覆在左手掌上,掌心向里,轻压在头后,头慢慢转向右侧,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右侧转。转运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

4、“嘘”毕,头慢慢转向左侧,微向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向左侧转,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左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如此左右反复三遍,嘘气六次。此后,两手向两侧移开,缓缓放下,自然下垂,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5、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在叩击过程中,口中生津,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

中医专家建议:嘘字功宜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最好天天坚持。练嘘字功,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可治眼疾、养肝治肝虚、养肝治肝火旺、养肝治肝肿大、养肝治肝硬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

冬季护肝养肝的健康食谱大搜集

肝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病病人应充分注意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每日必须摄入以下四类食物以帮助肝脏康复。

一、湿浊内阻型

病人诉口淡、腹胀、浮肿、困乏、舌苔白腻、为湿邪困扰的症状。食物宜清淡,避免过甜、油腻。可选用健脾理湿、开胃的食疗方。

1、白术蒸桂鱼

材料:桂鱼250-500克,白术片15克,生姜葱少许,火腿肉15克,香菇15克,调料等。

方法:旺火蒸15分钟。

2、鲫鱼汤

材料:鲫鱼500克,陈皮10克,砂3克,荜拨10克装入纱布袋内,调料、葱、姜等。

方法:将纱布袋、葱姜放入鱼腹内,葱油将鱼略煎熟,加水煮沸待汤呈乳白色即可,分2-3次食用。

肝病患者常用的保肝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抗脂肪肝的药物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多种。

二、肝肾阴亏型

患者手足心热、盗汗、头昏目涩、腰膝酸软、舌红苔少,宜选用养阴补益肝肾的食疗方。

1、枸杞蒸全鸡

材料:母鸡约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少许。

方法:枸杞子放入鸡腹内加调料后隔水蒸2小时,分2-3次食用。

2、杞子冬麦蛋丁

材料:枸杞子10克,瘦猪肉30克,蛋5个。

方法:肉剁碎、蛋打碎隔水蒸切成粒状。将肉、枸杞子、冬麦、蛋粒一起炒匀即可。

三、肝郁脾虚型

病人诉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肝区胀痛、大便溏薄,宜用疏肝健脾类食疗方。

1、陈皮鸭

材料:鸭一只、陈皮10克、淮山药10克、调料少许。

方法:将鸭煮熟后,加入调料、陈皮丝、淮山药再煮15分钟即可,分2-4次食。

2、梅花粥、玫瑰粥、苡仁红枣粥

方法:将米加水及适量白糖煮成略稠时,加入梅花或玫瑰或苡仁红枣熬成稠时即可食用。

消除脂肪肝的6种食疗方法:

1、首乌肝片

做法:首乌液20ml(制首乌6g,开水20ml),鲜猪肝250g,水发木耳25g,青菜叶少许,醋、食盐、酱油各适量,油炒。

作用:该方补肝肾、益精血,有明目、降血脂、降压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老年体虚便秘。

2、山楂肉片

做法:猪后腿200g,山楂片100g,荸荠30g,鸡蛋清2个,淀粉15g,面粉15g,白糖30g,植物油50g,精盐、味精少许,清汤适量,油炒。

作用:该方滋阴健脾、开胃消食,有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利尿、镇静等作用,可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不良、脂肪肝等患者。

3、芹菜炒香菇

做法:芹菜400g,香菇50g,食盐、醋、干粉、酱油、味精等调料适量。

作用:该方平肝清热、益气和血,有降压、祛脂、保护血管、利尿等作用,可治疗脂肪肝和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作用:该方有补气益胃、化痰理气,有降压、抗癌、降血糖、降血脂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适用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4、芹菜红枣煲汤

做法:芹菜200-400g,红枣50-100g,煲汤分次服用,或单用芹菜100-150g,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适量炖,温服,每天一次,疗程不限。

作用:该方清热解毒、健脾补血养肝,有利尿、健胃、镇静、降压、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用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

5、黄豆白菜

做法:黄豆60g,白菜干45g,煎服。

作用:黄豆中的皂草甙可与人体的脂肪结合,所含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可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的脂肪。白菜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及通便的作用。该方适用于脂肪肝、肝炎、糖尿病。

6、芹菜黄豆汤

鲜芹菜100克,洗净切成片,黄豆20克(先用水泡胀),锅内加水适量黄豆与芹菜同煮熟,吃豆吃菜喝汤,一日一次,连服三个月,效果颇佳。

结语:肝脏的健康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除了饮食做好调理之外,平时也要注意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动不动就生气,要知道怒伤肝哦!

中医保健与养生?有效治疗失眠的方法


每个人肯定都遇到过失眠的情况,本来晚上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但是慢慢长夜睡不着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的特别慢。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治疗失眠的办法呢?中医治失眠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有许多的中药治失眠效果都非常的好。那么今天小编就带你去看看有哪些中医秘方治失眠是安全有效的呢?

三招助你一夜酣睡:

一、睡前泡脚安心神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等重要经络的起止点,而且在脚底上还分布有与各脏腑器官有密切关系的近70个穴位和反应区,用热水泡脚,刺激这些反应区,就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泡脚的同时,如果再辅以按摩涌泉穴(脚底中心距前脚趾约1/3处),则可进一步增强对失眠的疗效。因为涌泉穴也具有引虚火下行、镇静,安神、降血压等作用。

二、穴位按摩保你睡的更香甜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也比以前大。由于作息时间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失眠。有的人是入睡困难,而严重的人就是整夜的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可以帮助你睡眠的好方法!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这样,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按照经络归属,可以用拇指按揉以下穴位:内关,神门,三阴交。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三、自制“安神补脑粥”

取炒酸枣仁(中草药房有售)5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取出酸枣仁不用,在煎煮的酸枣仁水中加入小米200克,百合50克,再加入适量水煮粥,粥煮好后加入红糖25克,睡前1小时服用。

营养分析:小米,又称粟米,性味甘咸,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其功用在于“健脾、和胃、安眠”。现代医学认为:饭后的困倦程度往往与食物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有关。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欲睡的血清素——5-羟色胺,它可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人便产生困倦感觉。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这种物质越多,人就越感到困难。小米中的色氨酸在所有谷物中含量最高,每百克食物含色氨酸量高达202毫克,是其他谷类食物无法比的。另外,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淀粉,进食后能使人产生温饱感,可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提高脑内色氨酸的数量。因此它是安眠的最好食品。百合有清心安神之功效。酸枣仁性味甘,平。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功效。用于治疗烦躁、心慌、失眠效果很好。

一、酸枣仁粥

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二、小米红枣粥

小米60克,大枣6枚去核,蜂蜜30克。小米、大枣煮粥,粥成后调入蜂蜜睡前食用。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不好,睡眠质量就差。小米、红枣能调养脾胃,适合脾胃不合的失眠者。

三、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四、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五、合欢皮

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欢皮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合欢皮1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六、远志

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入肺经、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适合有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肿痛、心神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远志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远志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助眠方法来帮助我们拥有良好的睡眠。

枣仁桂圆粥

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

糖、醋催眠法

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茶婆枕

陈粗茶泡饮后,将茶叶渣晒干,收集约500克,装入枕心(可加入干茉莉花适量),外加枕套,制成枕头。可清心安神治失眠。

沐浴法

每晚临睡前,用35~45℃左右的温水洗澡,淋浴或盆浴均可,时间为15~30分钟,或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亦妙。有条件还可经常洗温泉浴、桑拿、海水浴、药浴等,有益于睡眠。

静卧放松法

对临睡焦虑、难以入眠的人特别有效。方法是自然仰卧,双手重叠轻置肚脐上,呼吸均匀,排除杂念并全身放松。默念“天地悠悠,身心俱松,杂念不起,酣然入梦……”也可采用数息法,以帮助入睡。

足底按摩法

临睡前用双手交互按摩整个脚底5分钟,再分别按压涌泉部位2分钟。

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获得舒适、健康、高质量的睡眠,中医专家从合理饮食、控制情绪、规范作息等角度给出建议,睡眠困难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戒除以往的不良嗜好和习惯,如:戒烟忌酒;定时上床,早睡早起;睡前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饮品;避免饱食、激烈运动或刺激性游乐活动后立即上床;保持卧室通风,不蒙头而睡。同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饮食有节,注意营养。

上面的几个小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另外在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对于治疗失眠效果也是很好的,睡前还可以喝上一杯牛奶,一样有助眠的作用,其实,中医疗法在很多的疾病治疗中均有存在,对于身体上出现许多微恙的人来说,其在采用中医疗法医治的时候,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会有所差异的总之,方法很多,试试看,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中医养生保健教您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养脑》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