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运动养生

2019-10-12 │ 痛经运动养生 冬季养生原盅炖汤

针刺解除原发痛经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针刺解除原发痛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脐针疗法:把脐看做表盘,以脐蕊为中心,12点为上方,6点为下方,9点为患者右侧(即肝侧),3点为患者左侧。行针顺序:一看、二摸、三揉、四扎。治疗顺序:先取6点位、再取12点位,两针针柄相连并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心肾相交,打通任脉。根据病情加1点半或3点位,留针30分钟。采用一次性1寸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相应的脐壁横刺,进针深度0.1~0.5寸。

董氏奇穴:用左门金右火主,或是左火主右门金。火主在第一趾缝和第二趾缝下1.5寸,门金在第二与第三趾缝下1寸。此种刺法见效最快,针入痛止,但患者痛感强烈。

腕踝针疗法:针刺取下。根据患者状况针具可采用16、18、20号静脉留置针,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度角刺入,针沿皮下推进,要求无酸麻胀痛的感觉,进针深度在25~30毫米之间,进针完毕后,拔出针芯,然后用纸胶带固定针座,留针24小时。进针时要用力适中,透皮速度要快,略达肌层即可,然后仔细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确保针尖在浅筋膜层后放倒针身,沿皮下向前推进,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感觉空松软滑易进,患者无酸麻胀痛感。留针期间勿弄湿针刺局部,防止感染。此种刺法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带针期间学习、工作、生活不受影响。

yS630.COm

扩展阅读

针刺疗耳聋


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外窍,可因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侵袭胆经,阻滞经气致耳窍闭塞不通而听力剧降;亦可因情志过极致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循肝胆经脉上窜耳窍发为耳聋;或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而使听觉减退;或因过劳、久病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导致耳聋。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一节中主要篇幅具体介绍的就是耳聋的取穴之法。选取患部耳门、听会、听宫为主穴。以猝然耳聋、听力迅速下降、鼻塞头痛、恶寒发热、耳内疼痛伴有耳内发胀阻塞感为主证者,加取关冲、足窍阴。由于耳聋经久不愈,兼有头晕目眩,蝉样耳鸣不断,面色少华,神疲气怯,腰膝酸痛,遇劳则甚者加取太溪、照海、足三里、关元。

令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碘酒常规消毒,取毫针沿骨缝刺耳门、听会、听宫各1.5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为佳;毫针直刺太溪、沿骨缝直刺照海各0.8寸,施以捻转补法;毫针直刺足三里、关元(在排尿后)各1.5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诸穴针刺后均连续施术各约1分钟。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针刺关冲、足窍阴二穴时,术者先用手指按压揉搓致局部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准确快速点刺之,然后边用手指向外挤边用75%酒精棉球搽试针眼处,每穴处挤出鲜血约30余滴。双手交替隔日施术一次,5次后改为一周两次。施术后针刺部位当日禁止湿水。方中耳门、听会、听宫均循行于耳周围部,针刺之可以直接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以开耳关闭阻。



在《针灸逢源》中有:新聋多热,取少阳久聋多虚,补足少阳耳门,听宫,后溪,听会的论述。太溪穴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之意,为足少阴肾经腧(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与阴桥脉交会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中医学认为少阳为一阳初生之气,源出于肾。取太溪、照海不但可清热生气,还有治病求源之效。关冲属手少阳三焦经,是该经的井(金)穴,又是五腧穴之一。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之功效。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也是该经井(金)穴。具有平肝息风、聪耳明目、泄热、利胁、通窍的功能。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来说,中医学有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在关元穴处施术能培补元气、行气活血、补益阳气、导赤通淋。肾中精气充盛则身体强壮,聪敏而慧。足三里和关元配用共同达到阴得阳以生,阳得阴以长,既充养先天,又培补后天的最佳功效。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


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多见,生长缓慢。开始时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迁延日久运动时可稍有不适。临床上用穿刺细胞学检查即可确诊。

腱鞘囊肿属中医学的筋结、筋瘤、聚筋、筋痹 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多因过度劳累,外伤筋脉,以致痰凝筋脉,或长久站立、扭伤等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失畅,阻止筋脉络道而成。

针刺治疗时先将阿是穴(囊肿部)常规消毒,视囊肿大小选择长短适宜的粗一点的毫针,针身与局部正常皮肤呈30度角分别于囊肿周围的12点、3点、6点、9点位进针,针尖向囊肿中心刺(四针形成十字状)。注意应掌握毫针必须刺破囊肿之囊壁,深度以不超过囊肿下层之囊膜为度。进针后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直至针刺处有酸、麻、胀等针感后留针10分钟。起针时摇大针眼并采用快速将针取出不按压针眼的方法,令囊肿内的胶性黏液(呈透明糊状物)随之从针孔中向外流出,如果囊肿内的胶性黏液排出不畅,术者可用双手拇、食指用力掐挤囊肿务使黏液尽量排净,然后将消毒后的硬币紧贴放于囊肿壁上再用绷带扎紧(不可太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嘱患者针刺处勿沾水及不可过度用力,三天后取下绷带及硬币。若遇液体充满变硬时不必强加挤压,如法针刺2~5次即可使囊肿变软,继而囊肿即可逐渐缩小消失。一般1~3次即可治愈。治愈后如有复发,用同样方法治疗仍然有效。

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针灸学中称为围刺法,多针围刺在囊肿病变局部,用以加强经脉间的横向联系,沟通局部各经脉、络脉、浮络、孙络和皮部间的联系,使局部气血旺盛,经气充盈,达到扶正祛邪、消痹止痛、软坚散结、滑利关节的目的。促使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改善局部代谢和营养,使炎症吸收,肿胀消退,疼痛缓解,从而达到治愈腱鞘囊肿的目的。针刺治疗腱鞘囊肿具有见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无瘢痕的优点。需要强调的是,针刺治疗腱鞘囊肿有着较好效果,但在施术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清毒,防止感染,还应嘱咐患者注意休息。患过这种病的人不论在康复治疗中还是康复后一定要避免过量的手工劳动,防止再度复发。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部的一种非炎症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本病多发于20-45岁女性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中属“乳癖”(又名“乳粟”,“奶癖”)范畴。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i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而成癖。宋《妇人大全良方》“妇人久郁,乳内结核如杏,二月不消……”。明·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合,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趋年轻化,但仍以生育后女性居多,且多伴有不调。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刺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因此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在选穴上,膻中、屋翳属患部取穴,合谷及足三里为调理气血之要穴,诸穴同用可达到疏通气机,调理气血之功,气血通则肿消结散,经调痛止。 由此可见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方法可行。

针刺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为30%~50%。因其发病缓慢,常被人们忽视,故有人称之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但它的发展后果严重,轻者周身疼痛,重者会造成关节变形,甚至发生骨折。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纳入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

为阐明针刺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雌激素含量及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人员将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对其他组大鼠进行摘卵巢手术制造骨质疏松模型。针刺组采用30号针刺入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连接电针,刺激频率为1~3Hz,波形为疏密波,波宽1ms,强度0.7~1.0mA,每日一次,每次电针持续20分钟;西药组灌服浓度为5%的尼尔雌醇,每只灌服5mL/周,其他时间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同时灌服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摘眼球取血,取左侧股骨。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含量。

结果显示,正常组、针刺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显著增高(p0.01),血清雌二醇显著增高(p0.05),体重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西药组、针刺组之间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据西京医院中医科王长海副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的重要表现是骨量降低,骨量是评价骨丢失程度和药物防治效果的关键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骨密度比同性别年轻成人的平均值低至少2.5个标准差。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密度每减少1个标准差其骨折危险性就增加2.6倍。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组,说明摘除卵巢后骨密度降低,明显增加了骨折的危险性,经针刺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降低了骨折的危险性。同时也证实了针刺疗法提高骨密度的作用和西药相近。

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我们的研究表明,模型组血清雌二醇低于正常组,经针刺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明显高于模型组,说明针刺不仅能够降低过高的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而且能增加过低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即针刺对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还证实,针刺可明显降低大鼠体重,这为绝经后肥胖的针灸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针刺放血迅速退热


两岁4个月的女孩张友霞,于日前因患重症手足口病,住我院ICU十余天,生命体征平稳后转感染科3天时,申请针灸理疗科会诊。

孩子家长哭诉说:我的孩子原本爱跳爱唱的,患了这病后,一直神志不清,喊名字无反应,持续发热13天多了,体温38℃~39℃,不吃东西,一喂食就吐。全身一直无汗出,皮肤很干燥、很烫手,还腹胀、尿黄少,大便秘结3~5天一次,总是烦躁哭闹,整晚不能入睡。我小孩这个样子,还能治好吗?

我们一边安慰家长,一边仔细检查患儿。发现孩子口唇、面部红赤,舌往外伸展,舌尖红,口腔及口周疱疹,呼叫无回应,双眼睁大,无追视,有时眼珠望着天花板来回打转。四肢软弱无力,肌力0级。针对病情,我们决定采取针刺放血疗法。首先进行肢体针刺疗法,采取下肢针刺足三里穴,补法烧山火(先浅后深,一进三退,重按轻提,行九阳数),10分钟后患儿汗出,再在上肢针刺曲池穴,施泻法透天凉(先浅后深,一进三退,轻按重提,行六阴数)。然后进行放血疗法,在双侧大拇指少商穴各点刺后挤出血约1毫升左右。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体温基本降至正常,神志转清,面色好转回病房后立刻解大便。治疗1周后,患儿舌尖不再往外伸,四肢能活动,会主动侧翻身,治疗两周后,患儿会说话,可以独坐。

手足口病在中医认为是由于外感时行邪毒所致,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水上之源;脾主四肢肌肉,司运化,开窍于口,为水谷之海。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内犯于肺,下侵于脾,肺脾受损,水湿内停,而又在暑湿热的夏季,与时行邪毒相搏,蕴蒸于外故发生本病。



小儿即病传变的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该患者身热持续13日,不思饮食(纳差),四肢无力,表明脾胃已受损。脾胃虚弱兼有实证如面赤、尿黄少、便结、烦躁不安等,是由于因虚致实的真虚假实或虚实夹杂,主要是因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所以我们首先在足三里施行补法烧山火,补益脾胃,待正气充足再施行泻法透天凉及少商点刺出血,祛邪外出,促进身体康复。

临床上,我们对一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药物治疗无效时,采取该疗法均取得满意效果。

眼睛偶尔会有针刺痛


很多人在眨眼睛或闭眼睛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感觉到眼睛会有针刺一样的症状,其实这种现象是常见的角膜炎,角膜炎症在发病的过程当中,会导致一些细菌体感染,感觉眼睛里有异物,总是会很痛,而且眨眼睛的时候干涩,没有滋润的感觉。

角膜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可能很多人对角膜炎不是很了解。

角膜炎即俗称“黑眼珠发炎”,是指角膜组织发生炎症的总称,其典型症状有眼睛灼热、刺痛、雾视、易流泪,有异物感并且怕光等。

角膜位于眼球最前端,透明无血管,具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除了具有保护眼内容物的作用外,也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膜因为没有血管,所以抗体产生的少,白血球等抗炎细胞不易进入角膜,所以一旦有异物侵入容易产生感染。

角膜炎的常见病因

角膜炎的发生有外因和内因。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同时合并感染,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时,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溃疡,如角膜发生外伤,细菌和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炎症。而内因则是全身性的疾病,如风湿、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眼病等影响或导致角膜病变。

如何预防角膜炎

1.

注意眼睛的卫生和清洁,眼部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累及角膜;

2.

保护好眼睛,防止外伤性角膜炎,避免异物擦碰、扎伤角膜;

3.

避免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小孩子,由于其好动的特性,手上总是很脏,会把一些病菌带进眼里,引起眼睛发炎。

4.

饮食上多吃豆类、瘦肉、蛋类等高蛋白的食品,不要吃油炸、辛辣和含糖量高的食品;

5.

健康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节制饮食,避免熬夜。

针刺疗法怎么做


针刺疗法怎么做

1、针刺疗法怎么做

针刺疗法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轻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者,头面部及虚症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中刺激: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适于治疗一般常见病。

重刺激: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略慢进行叩刺,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1次,以10~20次为一疗程。

2、针刺疗法的方向选择和控制

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

针刺方向虽与针刺角度相关,如头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用横刺,胸部正中线腧穴多用平刺,侧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进计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为准,而针刺方向则是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仅以颊车穴为例,若用作治疗颔病、颊痛、口噤不开等症时,针尖朝向颞部斜刺,使针感放射至整个颊部;当治疗面瘫、口眼歪斜时,针尖向口吻横刺;而治疗痄腮时,针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疗牙痛时则用直刺。

3、关于针灸留针时间的认识误区

现在针灸都需要留针半小时,甚至有留针时间更长的,不防看看古代的针灸着作,《针灸甲乙经》对每个穴位留针时间的记载均是留几呼(一般为1--10个呼吸不等),再看后世的针灸书,对穴位留针均记载为留几呼,几呼便是几个呼吸,十个呼吸最多也就大半分钟,因此针灸在古代是不留针。虽然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泻手法中对补法虽要求“静以久留”但同时也要求“持针勿置”(置即放置),即要求医者在针灸过程中要求手不能放下针,半个小时不放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古代针灸中久留最多也就一分钟。

针刺意外的处理

1、晕针:多是由于患者一时紧张、体虚、大泻、大失血后,或体位不适,手法过重所引起,应立刻停止针刺,将已刺入之针全部取出,并让患者采用平卧位,头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给温糖水或热茶,饮后即可恢复,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滞针:就是医者感觉针下涩滞,出现捻转?提插及出针困难等现象,不要强行捻转提插,可延长留针时间,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和肌肉紧张,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3、断针:如因针具质量较差,或其它原因导致断针,应嘱咐患者勿动,若尚有一端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夹住将其取出?若与皮肤相平或稍陷体内者,可用一手拇食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出再用镊子取出?若断端完全陷入肌肉层时,应在医院X线下定位后,行外科手术取出?

4、针下血肿:小块可不必处理,待其自行消褪,较重者,可冷敷止血后再热敷,配合局部轻揉,以促进瘀血消散。

针刺疗法的作用

1、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针刺治疗中暑证


中暑之病因病机多因机体正气虚弱,复于盛夏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使之乘虚而入,邪热郁蒸,不得外泄,致正气进一步内耗,清窍被蒙,经气厥逆,而呈壮热神昏甚至热极动风之象。若病情发展,气耗阴竭,则可发生虚脱等危急情况。

针灸治疗中暑的记载,多见于明清的一些针灸书籍,以《针灸大成》、《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逢源》、《神灸经纶》等为多。

据病情进退,可辨为轻重二型。轻证中暑:症见头昏头痛、胸闷呕恶、高热汗闭、烦躁不安、脉洪数、舌苔黄腻。重证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为暑热蒙心,尚见神昏喘促、转筋抽搐;如属气阴两伤,则现面色苍白、汗出气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脉象虚细、质淡白等证候。治疗也可按以上两型分而治之。

(一)轻证中暑

1.治则:清泄暑热。

2.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

3.方义: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4.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暑热蒙心

1.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2.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3.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4.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气阴两脱

1.治则:补气滋阴。

2.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3.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4.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此型病情危重,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针刺的角度 方向 深度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腧穴看作是一个小点,而应有一个立体的腧穴概念。临床上针刺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关的。临证时所取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主要根据施术部位、治疗需要、患者体质体形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一.针刺的角度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点而定。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类。

1.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2.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



二.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针刺方向虽与针刺角度相关,如头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用横刺,胸部正中线腧穴多用平刺,侧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进计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为准,而针刺方向则是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仅以颊车穴为例,若用作治疗颔病、颊痛、口噤不开等症时,针尖朝向颞部斜刺,使针感放射至整个颊部;当治疗面瘫、口眼歪斜时,针尖向口吻横刺;而治疗痄腮时,针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疗牙痛时则用直刺。

三.针刺的深度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浅。掌握针刺的深度,应以既要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时,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医者针法经验和得气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瘦人,浅而疾之;壮士、肥人,深而留之;老年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青壮之龄,血气方刚,可适当深之。



2.体度患者的体质、体形,有肥瘦、强弱之分。《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张志聪亦说: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深浅。可见,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可适当深刺。

3.部位凡头面和胸背部腧穴针刺宜浅,四肢和臀腹部腧穴针刺可适当深刺。

4.经络经络在人体的分布和属性是有深有浅,属阴属阳之不同。古代文献认为经脉较深,刺经可深,络脉较浅,刺络宜浅;阳经属表宜浅刺,阴经属里宜深刺。如《灵枢阴阳清浊》所云: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大凡循行于肘臂、腿膝部位的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于腕踝、指蹠部位的经脉较浅,故刺之应浅。

5.病情《灵枢卫气失常》指出: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灵枢终始》亦说: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说明针刺深浅必须根据病性病机辨证而施。

6.手法《医学人门》云: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难经》指出: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均说明针刺手法中的深浅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当深反浅,则未及于营而反伤于卫;当浅反深,则诛伐太过而损及于荣。

中药解除醉酒不良症状


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可解酒毒。

桑葚: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g捣汁饮用。

葛根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葛根花10g水煎服,可解酒。

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另外,还能消宿食,解酒毒。草果10g煎汤饮服,能解酒。

高良姜:性味辛、热,入脾胃经,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消食醒酒之功。高良姜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菊花: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花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等症。

竹茹: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竹茹10~15g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贴敷+针刺 告别“大象腿”


由于张老汉的中风后遗症主要体现在左腿的行动不便上,所以当他的左腿开始出现肿胀时,家人也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的后遗症。就这样,老人的左腿肿了有四五年。直到今年春节前夕,老人的左腿肿胀越来越严重,几乎是右腿的两倍粗,而且出现了嗜睡等现象,家人才紧急将老人送往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病科。接诊的沈卫平副主任中医师发现老人身体极度消瘦,上身皮包骨头,舟状腹,而下肢呈大象腿,尤以左腿为重,腿部皮肤因为肿胀而发亮。沈主任立即请来肾内科杨光主任会诊,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十分严重,病人的尿素氮、肌苷的含量是正常值的4~5倍。沈卫平副主任中医师采用中药加针灸方法治疗。由于老人痴呆严重,长期不能正常饮食,沈卫平开具了大剂量的滋肾通利的中药煎成汤剂用鼻饲方法给药。同时,选取背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伴以输液治疗。5天之后,老人的肾功能明显改善。

接下来,沈卫平考虑如何解除老人的大象腿问题。首先做了股静脉B超,显示左侧股静脉血栓,血管全部堵塞,右侧股静脉也有血栓。而且病人腿肿已有四五年,说明堵塞时间已经很长,传统的溶栓疗法不能解决问题。沈卫平再次决定用中药加针灸,改善侧支循环来实现血液回流。医护人员用该院特制的活血散中药贴敷在患者腿部有血栓的血管外部以及几个重要的关节处,同时继续进行中药内服加针灸。一周之后,老人的双腿全部消肿。

赵杨介绍,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病科成立近十年来,每年都会接诊数十位中风后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一般用活血散贴敷加针刺治疗都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活血散原来是用于骨伤科的跌打扭伤,有止血舒筋,活血散瘀,理气镇痛的功效。脑血管病科将其用于治疗静脉血栓后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该院内分泌科也将活血散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