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保健及养生

2019-10-12 │ 针灸保健及养生 饮食养生与保健美容

针灸保健 未得长生亦保寿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针灸保健 未得长生亦保寿”,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外治疗法,其产生早于方药。灸法可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以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减轻老化的预防养生作用。

灸法可以养生保健

灸法是养生保健的有效疗法。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逆灸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日本民间普遍运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即十八岁时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岁灸三阴交,旨在增强生殖能力;四十岁灸足三里,以促进脾胃功能、预防疾病;至老年多灸足三里和曲池以防止视力衰退,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灸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在日本民间提倡婴儿期灸身柱,即婴儿出生后不久,用小麦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壮左右,连续灸三日至十数日不等,可以促进健康发育。

灸法养生保健的前景广阔

治未病是让人不生病,如今,医学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在机体尚处在未病状态时及时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疗效好、痛苦小,而且费用低。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艾灸穴位:阿是穴、三阴交穴。

位置:腹部压痛明显处、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1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分钟~30分钟,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

作用:灸局部疼痛处的阿是穴,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消散,通则不痛;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又因三阴经走少腹,故灸三阴交穴也可直达病所。

ys630.COm精选阅读

保寿散的功效与作用


保寿散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方剂,它是以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来看一看保寿散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白茯苓1两,新罗参1两,川雄黄1两,牙消1两,甘草(炙)1两,片脑少许,麝香少许,牛黄少许(无亦得)。

【制法】上为细末,入锡合内收之。

【功能主治】婴孩惊热、潮热、风热、虚热,头额温壮,白日夜间多啼,伤湿鼻流清涕,喉咽时时有清涕,夜多睡卧不稳,或手足口舌生小热毒疮,或因吃着、喜怒、乳食,胸膈不快,时复吐呕乳,忽因人物所惊,日夜间手足心热,痰壅咳嗽,兼患天吊急惊风。

【用法用量】1岁儿半钱,2-3岁儿1钱,并薄荷汤调下;金银薄荷汤尤好。

【摘录】《婴童百问》卷十

【处方】雄黄(研细,水飞)1分,茯苓(去黑皮)1分,人参(去芦)1分,朱砂半两(研飞),牙消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偏搐。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热水调下,1岁用1字,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对保寿散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针灸保健方法


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

- 其他经脉

(1)手太阴肺经上的保健穴。

中府;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本穴功能宣肺理气、清泄心肺之热、平喘止咳,对增强肺脏功能有一定保健作用。针刺时向外斜刺或平刺、深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本穴能宣肺理气、利咽宽胸、通经活络,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邪、半身不遂、牙痛、咳嗽、气喘。针刺时向上斜刺0.3~0.5寸。

少商: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本穴能清热、利咽、开窍,是急救穴之一,对发热、昏迷、休克、咽喉肿痛、癫狂、鼻衄有较好防治作用。针刺时应浅刺0.1寸,或浅刺出血。

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本穴能清肺利咽、通畅经络,故可防治肺部、咽喉疾病,又能防治无脉症。针刺时要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2)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保健穴。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本穴是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时常按摩或针刺,可长寿。其功能醒脑开窍、疏风清热、镇痛通络。可防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疖、无汗、自汗、盗汗、经闭、滞产、昏迷、癫痫、痹症。直刺0.5~1寸。

曲池:位于肘外辅骨,曲肘,肘横纹尽头便是此穴。本穴功能清热利湿、裕风解表、调和营卫,对上肢不遂、高血压、咽喉肿痛有较好疗效。实验表明,此穴具有调整血压。固齿、防止老人视力衰退的功效。可直刺1~1.5寸。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本穴功能清热散风、通鼻窍。对鼻塞、鼻衄、口喎、胆道蛔虫有较好防治作用。可斜刺或平刺0.3~0.5寸。

(3)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穴。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特别在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十日灸足三里,寿可至200余岁。”日本满平先生一家5口人,均活百岁以上,自认为其原因系祖传“三里灸”所致。针刺本穴对胃痛、腹胀、呕吐、泻泄、便秘、高血压、神经衰弱,以及下肢痿痹症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1~2寸。

地仓:在口角外侧旁开0.4寸。本穴能疏风通络,可防治口咽、流涎、眼睑瞤动,能斜刺或平刺0.5~0.8寸。

(4)足太阴脾经上的保健穴。

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此穴对增强腹腔诸脏器,特别是生殖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能防治肠鸣腹胀、泄泻、不调、带下、阳痿遗精、遗尿、失眠、疝气、不孕等。可直刺1~1.5寸,针刺得气时,即出针;体弱者,可留针5~1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血海: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本穴调和气血、祛风胜湿,可防治不调、崩漏、经闭、湿疹、膝失节痛。能直刺0.5~1寸。

(5)手少阴心经上的保健穴。

神门: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本穴能养心安神,可防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癫狂。能直刺0.3~0.4寸。

通里:在神门穴上一寸处。本穴安神宁心、通窍活络,对心痛、心悸怔仲、咽喉肿痛、暴暗、舌强不语、失眠、腕臂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0.8寸。

(6)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保健穴。

后溪: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本穴宁心安神、舒筋活络、散风清热,能防治急性腰扭伤、落枕、头项强痛、耳痛、咽喉肿痛、牙痛、癫狂等症。可直刺0.5~1寸。

听宫:在耳屏前、下颌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此穴宁神志、宣通耳窍,故对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痛、癫狂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针刺时宜张口,直刺1~1.5寸。

(7)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

至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能清头目、通血脉、理气机,对头痛目眩、鼻塞、胎位不正有防治作用。能浅刺0.1 寸,但孕妇禁针。 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能健脾利湿。通利三焦,可防治水肿、腰背湿痛、水谷不化、泻泄、肠胀。针刺可直刺0.5~1寸。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补肾益精、壮腰利湿作用,对阳痿、遗精、不调、耳鸣耳聋、水肿、腰痛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本穴和胃理气、化湿消滞、是增强后天之本--胃气的保健穴,对胃痛纳少、腹胀肠呜、呕吐、脾胃虚弱疗效较好。可斜刺0.5~0.8寸。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的保健穴,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能防治肢体乏力、背痛、腹胀腹泻等症。宜斜刺0.5~0.8寸。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下旁开1.5寸处。是肝的保健穴,能舒肝利胆、养血明目。可斜刺0.5~0.8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宁心安神、宽胸止痛,是心的常用保健穴,对心痛、心烦、惊悸、健忘、胸闷、梦遗、盗汗、癫狂有较好防治作用。不宜深刺,可斜刺,直刺0.5~0.8寸。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肺的保健穴。可宣肺、平喘、理气,对肺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有防治作用。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8)足少阴肾经上的保健穴。

涌泉: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蜷足时凹陷中。本穴能宁神、开窍、清热,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对头痛、头昏、中风昏迷、休克、小儿惊风、小便不利、大便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能壮腰健骨、益肾,是较常用的保健穴。可防治腰痛、不调、阳痿、遗精、失眠、小便频数等症。针刺宜直刺0.5~1寸。

(9)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保健穴。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本穴宽胸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对心痛、失眠、胸闷、心悸诸多心经病症皆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中冲:在中指尖端的中央,是常用的急救穴之一。能清心开窍。退热苏厥,对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心胸烦闷、热病中暑、小儿惊厥有一定的效果。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

(10)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保健穴。

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本穴能舒筋、通络、解热,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对肩臂痛、腕痛、扁桃体炎防治效果较好。宜直刺0.3~0.5寸。

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本穴能理气解郁,疏通腑气,通经络,能较好的防治便秘、胁肋痛、耳鸣耳聋。宜直刺0.8~1寸。

(11)足少阳胆经上的保健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是较好的保健穴之一。功能聪耳明目、醒脑开窍、疏风解热,对神经衰弱、落枕、目赤痛、中风、耳鸣等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针刺时宜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1寸。

环跳: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2/3交界处。有较强的通经活络作用,对腰胯腿痛。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诸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直刺2~3寸。

(12)足厥阴肝经上的保健穴。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能疏肝理气。镇惊熄风、通络活血,对头痛、目眩、高血压、胸满胁痛有防治作用。宜直刺0.5~1寸。

章门:在第十一肋端。本穴既可健脾、胃,又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凡腹胀、胃脘痛、胁痛、呕吐均可刺之。可直刺0.8~1寸。 

(13)其他经脉上的保健穴。

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可防治腹痛、不调、不孕、带下、遗精诸症。宜直刺1~2寸,但孕妇禁针。

气海:位于脐下1.5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升阳补气、补虚固本,对不调、中风脱症、崩漏、带下、脱肛有一定防治作用。宜斜刺0.5寸,得气后,即出针。最好与足三里穴配合施针,每周1~2次,具有强壮作用。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功能大补肾阳之气,固精壮阳。能防治腰痛、阳痿、痛经、神经衰弱、头痛。可向上斜刺0.5~ 1寸。

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作用,可防治胃痛、痢疾、呕吐、呃逆诸症。宜直刺1~2寸。

百会: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能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对头痛、目眩、中风不语、脱肛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宜平刺0.5~0.8寸。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本穴清神志、利咽喉,是四肢部保健奇穴,对昏迷、中暑、热病、指端麻木、咽喉肿痛、晕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运用针刺保健,除了掌握用针、选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刺法原则。

刺法的原则

关于配穴: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若欲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应;如果想要调整整体机能者,可选一组穴位,以增强其效果。在具体运用中,可酌情而定。

关于施针:用针刺保健,养生益寿,用针宜和缓,刺激强度也要适中,一般不宜过大。留针时间不要太久,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异。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小儿,进针更不宜过深,但形盛体胖之人,则要酌情适当深刺。

关于禁忌: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凡有自发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刺,过于疲劳、饥饿、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3个月以内者,下腹部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禁针。此外,凡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针灸的保肾进补方案


秋冬季膏方进补即将来临,中医针灸专家提出独特见解针灸也能进补

正值深秋又将逢立冬节气,进补话题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病没病的都期盼着来年春天能打上老虎。饕餮们自然可以买些食品、药品大补特补,既解嘴馋又补体虚。对吃不那么热衷的或者已经厌倦了每天小药丸和小杯盏的人,眼下可多了一项新选择针灸进补。

针灸治病或减肥,早已司空见惯。针灸进补,是不是新概念?

当然不是。过去就有说法: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就是说每天用艾条灸足三里穴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当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古人认为这样做相当于每天进补一只老母鸡。

大家都知道老母鸡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产后体虚、头晕、少乳及闭经等。而灸足三里具有和吃鸡类似的作用,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

据临床研究发现,对食道癌患者,针刺足三里,可让其食道蠕动增强,管腔增宽,痉挛解除;针刺胃病患者的足三里,使胃肠功能重新发挥双向调节作用;还发现针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这都充分说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具有保健作用。美丽要从脚开始

那么针灸进补是不是灸一下足三里穴就足矣?也不是。据开展中医进补的上海气功研究所医疗门诊部孙阳医生介绍:针灸进补是根据个人的状况针刺人体不同的穴位达到补肾保肝的作用。

中医认为,很多亚健康状况的产生都是源于肾和肝的运作不良。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说明肾、骨髓、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骨髓与造血有直接关系。骨髓藏于骨,又为肾所主,肾之功能强弱与否,可以影响骨髓生精造血。

中医还认为:肝藏血,以生气血,能储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作为造血原料,说明肝也与造血有关。肝肾运作不良,导致血滞,代谢不畅,从而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而针灸可以疏通人体经络,调整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增加了血液循环,这样无疑就使人体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发展,抗病能力自然增强了,得感冒和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就减少了,达到了进补的目的。

孙医生还介绍说,针灸可以帮助孩子在秋冬季的增高速度不致于下降,继续维持春夏天的平均生长速度。因此针灸进补对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合适。此外,针灸还可以保持成年人性功能不致衰退。当然对于女性,还有保持身材匀称的功效。

亦药亦食马齿苋


马齿苋是田头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种草本植物,江南农村称之为酱板豆草。那铺地斜卧的紫红色茎秆儿上,对生着酱板豆状的肉质叶片,夹杂着淡黄色或白色小花,生机盎然。马齿苋特别耐旱,生命力很强,将它拔起后久晒也不会枯死,因此民间又称之为长寿菜。春夏季节,马齿苋茁壮成长,茎叶最为繁茂,田野里尤其是田埂和路边,很容易采到。

马齿苋是一种有食用价值的野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不但可以供食用,还具有药用价值,良药佳蔬也。

据古籍医书记载,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民间用以治疗肠炎、痢疾等多种疾病。马齿苋可煎汤内服,或将马齿苋捣烂外敷,对治疗疔疮痈疽、无名肿毒,均可获得明显的疗效。据现代药理学验证,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堪称天然抗生素。

马齿苋能护心。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马齿苋具有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的作用。美国科学家发现,地中海某区域的居民,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欧洲其他地区,原来是那里的居民经常食用马齿苋的缘故。喜欢把马齿苋调和在色拉中食用的法国人,心脏病发病率亦较低。科学家对马齿苋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钾盐、黄酮类、强心甙、生物碱等药理成分,可以降低血压,抑制心肌兴奋性和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保护心脏。

英国科学家发现,马齿苋含-3脂肪酸。这是聚合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人体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并加以清除,不致在血管壁上沉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马齿苋能抗衰老。马齿苋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等物质,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常吃马齿苋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此外,马齿苋还有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这个不起眼的野菜,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真令人刮目相看。



链 接

马齿苋怎么吃

马齿苋鲜食、干食均可。民间吃法很多,烹调之前要先除去其根,并洗净。

☆炒着吃。马齿苋可以炒肉丝,炒鸡蛋。

☆凉拌。将马齿苋投入沸水锅中焯3 ~ 5分钟,捞起后切碎,加入精盐、酱油、味精、姜末、蒜泥等调味品,调拌后吃。味道鲜美爽口。

☆做汤。马齿苋与肉丝做汤,出锅前甩上蛋花。

☆做主食。将洗净、切碎的马齿苋与面粉拌和,烙薄饼吃。也可将马齿苋剁碎,与肉末拌成馅,包饺子或做馄饨吃。

针灸养生保健好吗


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而中医养生凭借其副作用小、理疗效果好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而针灸作为中医理疗中优秀的分支,近年来也备受推崇。其实,针灸就是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那么经常用针灸养身保健好吗?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祛痘

    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减肥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治疗疾病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

    针灸治疗的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针灸养生保健的小知识了。如今,针灸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艾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效果都不错,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虽然针灸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理疗方法,但针灸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如出血病患者、孕妇等都要酌情针灸。另外,针灸时还需特别注意针刺部位,以免误伤身体器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