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常识知

2019-10-12 │ 养生小常识知 十种常用养生保健中药

煎服中药常识:十绝话你知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煎服中药常识:十绝话你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或疗效大打折扣。

为此,以下就如何服用与煎煮中药材提出十个点注意,仅供大家参考:

注意药材冲洗大多数中药材都有灰尘和杂物,为此在煎煮前宜先用水快速冲洗,以除去灰尘杂物。如药材中有花、叶、果及肉类药材的,需要将其淘洗。

注意煎煮前浸泡清洗后可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以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而种子、果实为主的药材可浸泡时间长些;夏天气温高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注意煎煮容器的选用首选用砂锅、砂罐来煎煮中药,其次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铅等金属容器。

注意煎煮的用水量煎煮药材时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的如何首乌、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蒲公英、藿香加水量只须淹没药材即可。

注意煎煮火力与时间一般药物未沸前用大火煎煮,沸后用小火使药物保持微沸。如果是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等及芳香性药物如藿香、佩兰等,一般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10~15分钟。如果是骨角类药如龙骨、贝壳类如牡蛎及补益药人参、白术等,一般用文火久煎。

注意煎煮的先后次序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但有时需要特殊处理;如标有先煎的药材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药、贝壳类药物则应先放入锅中煎约30分种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标有后下的药物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得差不多时投入,只需煎沸几分钟即可;标有包煎的药材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注意服用方法如果药方中有人参时,应当将其另外单独煎煮,再同服,以免造成浪费;阿胶之类的含胶质类的药材另加清水熬融,再与其他药汁兑服;如方中标有冲服的,可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即可。

注意服用技巧为了避免浪费,一剂中药建议您可煎煮2~3次,一日三次服用。如果有恶心、呕吐时应少量频服,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致药入即吐。

注意服用时间于饭前或饭后服1小时服用汤药,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药效的发挥。煎好的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但如果是寒症时宜热服,热症时应凉服。

注意忌口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辛热、油辣、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中药材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很重要,如有更多疑问,应向您的医生或中药师询问。

Ys630.com相关知识

怎样服中药煎剂?


良药苦口,中药煎剂虽然是治疗疾病的良方,但中药煎剂那种令病人不堪回味的苦、涩、腥、辣、咸、麻等味道实再难以下咽。特别是一些长期服中药煎的慢性病人则更是苦难咽。因此服汤药时,有些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敢下咽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煎好中药后可停一会儿,先憋住一口气,试喝一口,不吐时再将药液全部喝下。或者先喝点生姜汁,然后再服汤药。喝药时除闭往呼吸外,还要做到鼻不闻药气,口不尝药味,一气喝完后再用开水或糖水漱口,也可及时嚼口香糖或山楂片。

中药煎剂是用水煎成的药汁,分头煎、二煎和三煎。为了使药物能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时间浓度,可将三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分二次早晚喝下。以保证药物对疾病均衡的治疗效果。每次煎出的药量不宜过多或过少,以200毫升左右为宜,如果是发热病人服用清热药或生津止渴药,药汁可多煎一些。

一般服滋补或健胃的中药应在饭前服,对胃有刺激的中药或驱风、祛湿、止痛、消炎解毒等中药宜饭后服。镇静安眠药和药酒宜在睡前服。攻下、驱虫、散结药宜空腹服;急性病可不分时间及时服;某些特殊如鸡鸣散应在早晨3~4点钟服用。

中药一般都宜温服。如解表药温服可助其发汗解表。滋补药有助于温补。但也有些药宜凉服,如治疗热病及解暑的甘草滑石汤清暑益气汤等,以及止吐药都需凉服。中医认为治热以寒凉而行之,治热以寒凉而行之,治寒以热温而使之就是古人治病的法则。

煎中药三常识


煎药的正确程序

先把药物放入锅里,然后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锅放在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这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为什么某些饮片在煎煮时要后下

芳香类药物,含有容易挥发的成分,煎时间长了损失药效,所以要等其他药煎好之前5分钟放入锅内,后下药一般由药房包好并注有后下字样。

含有芳香性及挥发油的药材,如:桂枝、薄荷、佩兰、白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皆属轻清发散药,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例如薄荷若煮的时间太长,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将减少,直接影响功效。

有些饮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这类药如果久煎,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如大黄煎久了,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就会被破坏,而降低了泻下的功效,而钩藤如果煎煮的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其降血压的作用明显降低。

中药煎服方法有哪些


 在我国的传统医疗方法中,中药治疗方法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在很多宫廷剧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病了就需要中药煎服,但是中药煎服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中药煎服方法。

 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

 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10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煎药方法: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

 以上就是对中药的煎服方法,首先要选择的是煎药的设备,通常情况下,不能采用普通的锅来煎熬,需要的是砂锅、瓷器或者是瓦罐。其次要把握好煎药的时间,不同的药材,所需要的煎药时间也不同。

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煎煮小儿中药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冲服等药物的煎服法和基本相同。但煎药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又不同于。

煎药量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下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煎药方法 发散药类,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而补益药类,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喂药时间 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饭前服药容易刺激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服药方法 药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着婴幼儿鼻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以上是给小儿煎喂中药时的几个基本方法,具体到某一方或某一种药物,则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中药煎服时间是什么?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疗法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种疗法,也是中国的国粹,主要都是通过一些中草药而制成的中药,在治疗身体疾病的时候,通过中药的调理,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固本培元,中药煎制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呢!

一、 煎药容器以沙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适合,禁止使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酌情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在煮沸后再煎20分钟;解表、芳香药物不适合久煎,煮沸后15分钟就可以。滋补类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30~35分钟。煎药时要搅拌几次,每贴中药一般煎2次。第2煎中药可以用热水,煮沸后时间比第一次略短。

四、特殊药物煎法:1、 先煎:将该药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2、 后下:在一般药物煎至预定时间时,再加入煎5分钟左右即可。3、炀冲药:用煎好的药汁冲或者另外用热开水搅拌溶解。4、 另吞:不入汤药,等药煎好了一起吃。

五、与西药同一天吃:一般情况下,西药三餐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吃。中药在半上午或者半下午吃,和西药隔开一二小时就可以。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以及服药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

中药汤剂在煎制的时候还是非常需要注意火候的,因为如果煮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煎煮质量好不好还会直接的影响到治病的功效,如果自己煎药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话,也可以直接买煎好了的药回家喝。

煎中药 药渣是服是弃?


煎得的一碗中药汤液,其色棕黑,其状混浊,其味苦涩。放温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状沉淀物。因药材饮片本身具一定颜色,煎后药液呈棕黑色,人们以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对其苦涩味,因为人们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认识基础,即良药苦口利于病,故对药味之苦,并不视为坏事,却大有苦中有乐的心境。对药液的混浊之状,是好是坏,茫然者众。至于碗底出现的泥糊样

沉淀物,到底是加点水搅混眼之,还是干脆弃掉,则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勿小看,直接关系药效。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正确的作法,还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连素属生物碱类化合物,即具碱性,而含生物碱的中药较多,如乌头、附子、麻黄、防己、贝母、苦参等,甘草酸属酸性物质,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亦还有不少,如大黄、乌梅等,当一个处方中,有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又有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这类处方中药物共同煎煮所得药液,在服用时,对碗底所出现的泥糊状物,同样以再服人为宜,另一方面,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能与有机酸尤其大分子有机酸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并且能与鞣质甙类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含鞣质甙类化合物的中药,就更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间所形成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是有效还是无效,但为保险起见,即为了确保药效起见,还是不要将泥糊状物弃掉,尽可能服人为宜。

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不能轻易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办法,其中就有药液过滤。目的就是让沉淀物进入药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为好。

煎中药的常识有哪些?


如今即使在现代社会,我国的传统医学依然广泛运用在百姓的治病和养生中。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以及服药方法的正确与否都是直接影响治病疗效的,然而很多年轻人并不懂得煎制中药,这样服用下去药效大大降低,起不到治病作用。接下来就让小编告诉大家正确煎制中药的必备知识吧。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看完全文,如何才能煎出一副药效极好的中药大家应该知晓了吧。看来中药在煎制时讲究是很多的,因此煎制中药前一定要熟知这些知识才能更有效的治病。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小编建议在看病开药时一定要询问清楚,按照医生叮嘱的去做。

十味常见中药保健常识


中药保健总所周知,但是具体到什么药物起到的作用应该很少人知道吧,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用药物的保健功效!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中药煎煮常识 煎中药前要了解这些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疾病方法,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所需的中药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要经历的事确实不尽相同的,那就是煎药。中药的煎煮是非常有讲究的,小编给大家讲讲煎药都需要注意什么事情。

中药煎煮常识

煎煮中药可以用矿泉水吗

有人说,为了让中药煎煮出来更加有营养,所以倒入了矿泉水,那么矿泉水适合可以用来煎煮中药呢?专家表示,煎中药的时候好不要用矿泉水,这是因为矿泉水里含有的矿物质是比较多的,这些物质有很大的可能会与中药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建议:煎中药的时候直接采用自来水、蒸馏水或者井水即可。

煎中药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

从药店购买回的中药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朋友。中医说,其实中药是不宜清洗的,因为在清洗的过程中,流动的水会将中药的药性溶出,会直接影响药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虽然不宜清洗,但是大多数中药在煎煮之前是要先浸泡半小时左右的,这是因为浸泡可以让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发挥出来,具体的做法要根据不同的药材进行,煎煮前好先咨询医师。

煎中药到底要煎多久

煎煮中药的时长到底需要多久呢?有人认为,煎中药的时间越长,越能发挥出中药的药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医认为,不同的处方煎煮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有一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的煎煮,有些则反而。

建议:在煎煮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哪些药材要先下、哪些药材后下,这些问题都要了解清楚,避免因为错误的煎煮方法影响了药效。

煎中药是否一定要加盖

有很多人为了操作方便,在煎中药的时候往往不加盖,中医提醒,煎中药一定要把药壶的盖子盖上。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药需要在加盖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好的药效,若是不加盖,有些药性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在空气里,此时人们再喝煎好的中药,其实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煎中药选择什么器皿好

现代家庭中很少见到砂锅、瓦罐这类器皿了,于是有人在煎中药时选择了铁锅或者铜锅,但是你知道吗?铁跟铜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煎好的中药里含有毒副作用。

建议:煎中药一定要选择砂锅或者瓦罐,再不济也要买一个不锈钢锅来煎中药,避免使用还有铁、铜等元素的器皿。

煎煮中药分类

1、煮剂

是用一般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煮剂浓度适中,具有吸

煎服滋补类中药要注意什么?滋补中药有哪些?


滋补类中药有哪些

1、菊花

治疗作用:菊花有很多品种,如雏菊、杭菊、黄菊、白菊、祁菊等。此为贡菊,顾名思义指过去献给皇上的。贡菊有明目、清热、散风的作用。如果受风寒而引起的头痛,泡些菊花茶即可去头风。

用法:泡茶。

2、枸杞

治疗作用:产于宁夏的银川、中宁、中卫的枸杞子为最好。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气可充、血可补、阳可升、阴可涨、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肾可养、火可降、风湿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补肝肾、明目、安神。对于老年人,枸杞子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用法:泡水、煲汤或每天吃十几粒。

3、党参

治疗作用: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脾胃虚弱者,服用党参有较好的效果。古人对党参有很好的概括: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用法:把党参切成小段,做汤。炖羊肉放党参也很好。整枝党参可以放在瓶子里泡酒。

4、花旗参

治疗作用:花旗参又叫西洋参,它主要产于美国的绿州天脉、加拿大、法国。西洋参与其他参不同,它既有补气的作用,又有滋阴的作用,服用后不会上火。特别针对中年人,每天吃两三片,对身体很有益处。

用法:泡水、炖肉、直接含服。

4、锅盖要盖严

煎药时为使药物煎透,必须盖上锅盖。特别是滋补药品的贵重中药如人参、鹿茸等更应关盖文火煎熬。滋补药应煎2或3次,每次煎成200~300毫升为宜。

5、时间要适宜

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滋补中药的药效成分损失。

6、服用方法有讲究

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二煎混合,晨起空腹服或晚上睡前服用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以免药效成分损失。此外还要注意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避免某些食物对补药成分的影响。

5、当归

治疗作用:主要产于甘肃岷县、陕西秦岭。它分为当归头、尾、全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不流,“全”活血而不走。血虚引起头疼宜用当归头;身体虚弱可用当归身;筋骨疼痛、手脚麻木可用当归尾。

6、三七

治疗作用:这种药材为三至七年采收,所以叫三七。它的外形如狮子头,主要产地在云、贵、川。少量食用三七可以补血,大量可以活血化淤。

用法:食用时把它捣碎,与鸡、肉一起炖,可以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7、黄芪

治疗作用:黄者,色黄;芪者,长也。它是一种古老的中药。产地在内蒙古、山西。黄芪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四大功能。以治疗中气不足,如胃有下坠感,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较好。它还能健脾和胃,所以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用法:泡水喝,泡酒饮用。

8、杜仲

治疗作用:杜仲主要产于四川。功能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别是腰膝酸软无力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泡水、泡酒、炖肉。

9、天麻

治疗作用:主要产于云、贵、川。它的功能为镇静、散风、止痛。如果受了风,出现头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风草。它的治疗效果快,可以直接达到病灶。快似一支箭,所以又名“赤箭”。

用法:泡水、泡酒、炖肉。

10、鹿茸

治疗作用: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鹿茸,产地为吉林省双阳县,它有温肾壮阳、补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疗阳虚所引起的四肢发凉、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对肾阳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泡水、泡酒、炖肉或直接服用。

煎服滋补类中药要注意什么

1、用具有讲究

煎煮药用具应选陶瓷沙锅、瓦罐或搪瓷器皿,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均属禁忌之列。

2、水火要相宜

水指水量,火即火候。煎滋补中药时将药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药材,头煎水量以浸没药材2厘米为宜,二煎以水浸没药材0.5厘米为宜。一般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再经文火头煎40~60分钟,二煎40分钟左右。

3、辨类煎仔细

煎补药时,如药中含有鳖甲、龙骨、龟甲、虎骨、鹿角等骨质、贝壳类补药,应先打碎煎30—4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同煮;而黄芪、党参、首乌等调理滋补药应用文火煎1小时再复煎一次,以免浪费药材。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在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以免与其他药同煎时黏合煮焦。某些贵重药应另煮,如人参就另切成小片,放人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亦可用水磨汁或磨成细粉后调服。

心脏早衰的蛛丝马迹话你知


心脏为人的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据美国预防杂志网站报道,心脏的年龄是可以识别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医学检查,就能告诉我们心脏是否已提前衰老。

专家为你提示出一些心脏早衰的蛛丝马迹:

1、不良生活方式。如果你有吸烟,缺乏身体锻炼,偏食及口味过重等不良生活习惯,你的心脏年龄恐怕又要比你的实际年龄老了几年。

2、血管内壁钙沉积得多。在血管内壁上,多余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会形成一种软斑块,当这些软斑块破裂时,上面就会出现一些小裂口。这时,身体里的钙就会在裂口处沉积,形成一种瘢痕。它一方面能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另一方面却透露出心血管的年龄。瘢痕越多越厚,心血管年龄就越老。通过CT扫描技术,医生就能清晰地看到瘢痕的情况。

3、高血压、血脂异常。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血清总胆固醇高于6.22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14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04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2.26毫摩尔/升。

4、睡觉时惊醒。晚上睡觉时突然气闷、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有时还可能伴有咳嗽。

5、胸部憋闷、疼痛。

饱餐、受凉、吸烟时会感到胸部憋闷、疼痛;看紧张的电视节目时会心慌、胸闷,需要十多分钟才能平静下来。

6、平躺时呼吸困难。睡觉时,用原来的枕头会感到呼吸困难,必须换成较高的枕头甚至半卧着才觉得呼吸顺畅。

7、人变懒了,耐力差了。近一个月,觉得自己懒洋洋的,做和以前一样的家务劳动更容易累。运动耐力明显比以前差了,比如平常能打30分钟的乒乓球,现在只能坚持一半时间。

8、上三层楼便心慌、气短。较剧烈运动时,如连续上三层楼,感到心跳明显加快,并且出现呼吸急促、心慌或胸闷、胸痛等症状,休息十多分钟才能缓解。

怎么煎中药?必知:砂锅煎药好处多


砂锅煎煮中药的好处

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一般砂锅在关火5到10分钟后,锅内食物还能保持接近沸腾的热度。

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食物味道。适用于小火慢熬。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中医专家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

除此之外,煎煮中药还有哪些要求呢?

煎煮中药的原则

中药的浸泡

因为中药大多为干燥的动植物,其细胞干枯萎缩,用凉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变软,有效成分将更易溶解于水中。一般来说花、叶、茎、全草为主的药浸泡时间约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动物、矿物为主的药浸泡60到90分钟,浸泡水量以高出药面1~2厘米为宜。

中药的煎煮

一般来说每剂药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约浸过2~3厘米即可。在煎药时火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未沸前,火宜大,称为武火,使水尽快沸腾。沸后火宜小,防止溢出煎焦,称为文火,使水分慢慢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药的时间,一般第一次煎应在沸后煎20分钟,第二次或第三次煎应在沸后15分钟。焦糊的药应弃去,尤其是附子、乌头等毒药,煎干服用易引起中毒。

特殊药物的煎煮

凡注明“先煎”者必须单独先煎2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

“后下”者待其药物沸腾后,再分二次放入同煎,沸后再煎10分钟。

注明“冲服”、“泡服”者用煎好的药汁,分二次冲、泡服或遵医嘱。

如果你对煎煮中药不够了解,应要咨询相关的医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