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运动养生的认识

2019-10-12 │ 对中医运动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康复的认识

中医对肺的认识是怎样的?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中医对肺的认识是怎样的?》,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1)肺的部位和形态

①肺的部位:肺位于胸腔,上连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器官,在人体脏腑之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九针论》)、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篇》)。心肺独居膈上(《难经十二难》)。喉下为肺,两叶白莹 ,谓之华盖,以复诸脏(《医贯》)。指出了肺在人体中的位置。

②肺的形态:肺为白色分叶状,质地疏松,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难经四十二难》)。肺得水而浮,肺熟而复沉(《难经十三难》),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医宗必读》)。这里的虚如蜂窠,得水而浮,就是说肺脏本身是质地疏松的含气的器官。至于重量问题,《难经》记载心肺重量之间的比例与现代解剖学讲的心和肺之间的比例,也十分相似,说明古人对肺确有较深刻的了解。

(2)肺的生理和病理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相傅,傅同辅,有辅佐、协助的意思,是和心为君主之官的君主相对而言的,意即肺对心脏有协助作用。所谓治节,就是 治理、调节。就是说,人体的各种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均属于肺的职能范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经脉别论》)。四脏,是指肺以外其余器官;权衡,就是调节作用,说明了肺与全身器官的关系。因此,肺是一个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代偿作用的重要器官 ,所以说: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扩展阅读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但主观疲倦感并不一定是机体疲劳,有时无疲倦感觉,而机体却已进入疲劳状态。

疲劳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个别器官疲劳,常发生在仅需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的紧张作业,如打键盘等。

②全身性疲劳,繁重体力劳动所致,常有特殊的感觉与行为,如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疲乏和嗜睡等。

③智力性疲劳,持续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引起,其特点为头昏脑胀、全身无力、嗜睡或失眠、易激动、肌肉松弛。

④技术性疲劳,多见于脑体并重,且神经精神相当紧张的作业,如驾驶。疲劳还可以分为精神疲劳和神经疲劳,也可分为肌肉的、代谢的、情感的、环绕的疲劳以及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还有所谓心脏疲劳、视疲劳等。

中医学很早以前就非常重视人身体的疲劳现象,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称谓。如:疲乏、无力、倦怠、脱力、解亦、五劳、七绝等等。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疲劳可以表现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软、精神不振、视力疲劳、阳痿早泄、反应迟钝等等,疲劳既可出现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现的某一个症状。因此,长久的疲劳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种疾患的一种情况,换言之,疲劳可能蕴藏着某种疾患。

疲劳如长期得不到完全恢复,如频繁的过度紧张训练、不适当的提高训练要求和劳逸安排不当等,使大脑皮层机能受到破坏,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发生异常变化,从而使疲劳转入过度疲劳,即从心理状态转入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训练成绩下降、食欲不良、体重减轻、困倦而失眠、头昏脑胀,久之则可引起神经衰弱、安静时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脏扩大、病理杂音等。

中医认为,疲劳现象的出现,与五脏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如四肢无力多与脾胃有关,腰酸腿软多与肾脏有关,气力不足多与肺脏有关,头脑不清多与心脏有关,不耐疲劳多与肝脏有关。同时,中医又认为,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全赖于元气,元气禀赋于先天而滋养于后天,是人体能量的源泉,与不同的脏器结合就产生不同的功用,所以元气虚弱,就会使人体的各个功能处于低迷抑制状态,也就构成了产生疲劳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人之初元气来自于父母之精,既生以后,主要来自于饮食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同时还要借助自然界的清气(氧气),而水谷精微的化生主要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在这里,脾胃功能包括消化、吸收、转输、提供造血原料、参与水液代谢等多方面,因此,古人把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壮则元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耳聪目明,精力旺盛,防病抗病能力提高,抗疲劳能力增强。

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形神合一,合理组织训练和劳动也是预防过度疲劳的重要因素,注意劳逸结合,恰当安排工间暂歇和工间休息。其他措施如改善训练或劳动环境卫生,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宣传训练、劳动、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加强医学监督,改善伙食,搞好卫生保障。

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的认识


包括全面的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支气管扩张,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经验等,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用药规律等。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因慢性炎症损害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变形的一种病症。以慢性咳嗽、咳吐脓痰和间断反复咯血为主要临床表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结核。现代西医学除采用控制感染和清除痰液外,尚乏根治之法。
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中,可归属干肺痿、劳嗽等范畴。肺痿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诸病源候论》对肺痿的成因、转归作了探讨。唐代孙思邈将肺痿分为热在上焦及肺中虚冷两类。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诸气门》所述用帝痿或咳沫,或咳血,与支气管扩张症颇为相似。明代戴原礼在《证治要诀》中亦有介绍:劳嗽,所嗽之痰,或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也比较符含本病症的表现。清代医家,重点探索了辨治之法,如张璐将肺痿的治疗要点归结为: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痰,补真气。而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强调:治宜养血润肺,养气清金。总之,古代医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现代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最早应用的是针灸,见于1956年。60年代初出现多篇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的还积累了一定的样本数。用白芨等治疗亦取得较好效果。但自此以后直至70年代中,这方面的文章所见不多。从80年代开始,有关临床报道迅速增加。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应用辨证分型、专、方专药及针灸等疗法进行了大置的治疗观察;二是将不少传统方剂,诸如凉膈散、旋复代赭汤、龙胆泻肝汤等等,引进本病症的治疗,使疗效有所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对本病症的中医治疗规律有较深入的认识。如通过对固定处方、辨证施治及中西医结含三法治疗的对照观察,结果发现以固定处方疗效最好。从目前临床来看,确有以专方治疗为主的趋势。也有主张在发作期辨证施治,缓解期用专方治疗。
从总体情况看,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总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但临床痊愈率仍较低,而有关机理的研究,做得很少,主要还是从传统中医学理论进行探讨。均有待于今后加强。
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40余年的实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本病症的病因主要与体质因素、外邪侵袭及嗜好烟酒等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
火热 因怒气伤肝,郁久化热;或因平素嗜好吸烟,肺有痰热;或外邪犯肺化热;或饮酒过度,胃中积热,上熏于肺。热甚生火,灼伤肺络,而致出血。
痰湿 寒邪犯肺,积寒生湿,聚湿成痰,痰湿阻肺,痰出咳减,旧痰虽一时排出,但湿邪未除,新痰复生。痰浊恋肺,郁而化热,痰热内壅,化毒成脓,脓痰蓄肺,咯出不利,日久积少成多,故时有脓痰排出。
阴虚 素体阴虚,或病程日久,热灼阴伤,以致肺燥津枯,燥热日益耗阴,其阴难复,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而出血。肺阴虚亦可涉及脾、肾诸脏,而使之亦现虚损证候。
上述病理因素,可互相转化、影响,以致症情复杂难治。
支气管扩张各地分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型。
肝火犯肺 咳嗽阵作,胸闷胁痛,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痰热伤怖 发热胸痛,咳嗽多痰,色黄粘稠,痰中夹血,或咯血,牙龈肿痛,口臭便秘。舌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阴虚火旺 颧红盗汗,干咳少痰,咯纯血鲜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或兼心悸遗精等。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另外尚有燥火伤肺、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瘀血阻滞等分型,但有关资料不多。上述3型的构成比例问题,各地报道不一,有认为阴虚火旺型多见,有的则统计以痰热伤肺为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目前尚未统一,多数医疗单位采用以下标准:
临床痊愈:咳嗽咳痰、咯血完全停止,呼吸道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可坚持工作。
显效:咳嗽及痰量明显减少,咯血停止,肺部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部x线检查炎性阴影显著吸收。
有效:咳嗽、咳痰好转,大量咯血停止,但痰中仍带血丝或血块,呼吸道症状、体征减轻。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未见改善。
(1)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处方:龙胆草10克,制大黄12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旱莲草10克,仙鹤草15克,白芨10克,黛蛤散12克。
加减:咯痰不爽加冬花、瓜蒌皮;气逆加金沸梗、苏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法观察64例,具体标明疗效的44例中,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
常用成方:泻青丸、清金汤等。
(2)痰热伤肺
治法:清泄肺胃,涤热化痰。
处方:桑白皮12克,黄芩10克,黄柏、知母各12克,栀子12克,杏仁10克,瓜蒌1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12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炒侧柏叶10克,白茅根15克,仙鹤草15克,生大黄(后下)9克。
加减:风热重加荆芥、薄荷;痰热重加竹沥、海浮石、法半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63例,其中45例具体标明疗效,临床痊愈及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
常用成方:清胃散、银翘栀芩汤等。


(3)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润燥,清热止血。
处方:百合10克,麦冬12克,北沙参12克,生地黄15克,丹皮10克,川贝10克,白茅根15克,枇杷叶10克,地骨皮10克,旱莲草15克,炒侧柏叶10克。
加减:偏肾阴虚加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偏肺阴虚加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气阴两虚加生脉散合清金汤。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64例,标明具体疗效52例,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
常用成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等。
(1)支扩成方
组成:参三七、蒲黄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贝母、橘白、橘络、阿胶(烊)、党参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百合、生白术、牡蛎各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 用法:将上药碾末,贝壳类如牡蛎等采用浸膏入药,制成散剂或片剂(每片含生药0.33克)。散剂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剂,咯血时,每次15片,每日3次;未咯血时10~15片,每日1~2次。1个月为一疗程。发病前或发病时均可服用。
疗效:共观察84例(其中54例为疑似支气管扩张症)。止血效果:显效5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2%;止咳效果(共76例):显效15例,有效32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61.8%;化痰效果(共74例):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52.7%。表明本方以止血效果最佳。
(2)支扩系列片
组成:由4种片剂组成。①百合片:百合60克,白芨120克,蛤粉60克,百部30克;②半夏片:生半夏75克(姜汁浸),百合60克,蛤粉60克,南天竹60克,百部60克,白芨135克;③小蓟片:白芨90克,阿胶1Z0克,蛤粉60克,蒲黄60克,参三七60克,用小蓟草90克取汁拌入;④止血片:煅花蕊石90克,血余炭90克,人中白30克,蒲黄炭60克。
用法:将上药按处方比例共研细末,加适量赋型剂制成0.3克重的片剂。百合片适于一般支气管扩张症;半夏片适用于咳嗽剧烈、痰多腥臭者;小蓟片及止血片都适用于止血,前者疗效较佳,但价格较贵。后三种药片可据症配百舍片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5片。
疗效:共观察60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以疗程在1~2年内效果为佳。
(3)泻白化血汤
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血余炭10克,三七3克(吞服)。
加减:发热咽痛去地骨皮9加桑叶、菊花、牛蒡子各10克;兼燥火加沙参、麦冬、天花粉备15克;痰热加鱼腥草15~30克,贝母10克,黄芩10克;咯血大发作加炙黄芪寸太子参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53例,51例症状消失,服药最少5剂,最多18剂,随访1~2年,效果满意。
(4)凉膈散
组成:大黄、芒硝、甘草、薄荷、淡竹叶各6克,连翘、栀子、黄芩各9克,蜂蜜18克(兑入)。
加减:咯血重加茜草根、白茅根、白芨;胸胀痛加枳壳、瓜蒌皮;痰多加橘红、半夏、胆南星、鱼腥草;阴虚去大黄、芒硝,加生地、沙参、麦冬、丹皮等。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后兑匀,分2次温服。
疗效:共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30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93.3%。
(5)加味补络补营汤
组成: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广三七粉3克(冲服),生赭石15克,乌梅15克,知母15克,鱼腥草30克。
用法:本方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咯血100毫升以下者,每日1剂,分3次服;咯血100毫升以上者,每日2剂,分4次服。
疗效:本方出自张锡纯之《衷中参西录》,共治13例,咯血症状消失12例,其中最少服15剂,最多服40剂。随访1~2年,效果满意。
(6)益气化瘀膏
组成:党参、麦冬、生地、百合、陈皮、诃子、海蛤壳各100克,半夏、茜草、丹参各60克,桃仁、五味子各30克,枸杞80克,煅花蕊石120克,川贝粉50克,三七粉25克,青黛30克,阿胶150克,竹沥60毫升,冰糖500克,蜂蜜500克。
用法:将前14味药加水煎2小时取头汁,然后再加水煎30分钟,取二汁,把头、二汁混合并浓缩至25oo毫升加入川贝粉、三七粉、青.黛、阿胶和竹沥,再煎30分钟,最后加冰糖和蜂蜜收膏约3000毫升。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3次。
疗效:共治10例,服用本药2~3料后临床症状均消失。9例经随访,未复发。本方主要用于病情缓解之后,发作期以辨证施治为主。
(7)五白雾剂
组成:白芨30克,五倍子5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至200毫升,煎煮至50毫升左右倾出,再加水100毫升煎煮,过滤后将两次滤液混合煎煮至20毫升,再过滤后,即倾人雾化吸人器之盛药杯内雾化吸人。
疗效:本方用于支气管扩张及其他肺部疾患所造成的咯血,共治疗44例(包括1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人),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9%。
潘澄濂医案
陈,女,32岁。1959年2月初诊。患者于1956年开始咳嗽时轻时剧,缠绵不断至1957年春发现咯血,每月发作3~4次,持续2~3天,精神萎顿,稍劳即觉胸胁腰背酸痛。经医院三次支气管碘油造影摄片,确诊为两侧性支气管梦张,不适宜手术切除。现在症状为;患者久咳不己,咯血频发,但不发热,形瘦气短,舌质边尖红,苔黄腻,脉象细弱。即投以百合固金汤合补肺阿胶汤加减之剂。连服2月后咳嗽减轻,咯血周期延长,血量亦见减少。同年11月改服敛肺止血膏。


组成:潞党参90克,百合120克,生地黄120克,诃子肉90克,黛蛤散120克,花蕊石120克,旋复花90克,竹沥、半夏各60克,灸兜铃60克,麦冬90克五味子30克,巴戟肉90克,陈皮45克,炙甘草45克。将上药浓煎2次,取汁加阿胶150克,三七粉,川贝粉45克,冰糖250克收膏。早晚2次,每次2汤匙,开水化服,每一料可服1月。一个疗程后,咳嗽、咯血基本控制,于1960年2月,经x线摄片检查,较前见有好转。续服一疗程停药,随访4年,咳嗽、咯血基本控制,体重增加。
按:支气管扩张乃久咳不止,肺气不敛,伤及血络,致气血受伤,阴精内耗,遵《黄帝内经》散者收之,损者益之的治则及景岳咳嗽咯唾等血,无不有关肾之说,故以化痰敛肺、止血益肾为法则。先以百合固金汤补肺阿胶汤遏其势,复以敛肺止血膏善其后。后方是在前方基础上加丹溪咳血方等化裁而成。具体治疗时应做到暴病不可荏苒,沉疴不可速瘳的方法。并须据症加减,如脾胃虚弱加白术、淮山药;痰中带血加茜草、藕节;气急去花蕊石,加海浮石等。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急性炎症,可暂停服用。饮酒、劳累及情绪激动均能影响疗效,应加以注意。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包括全面的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经验等,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等。 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呈典型呼吸性困难伴哮鸣音为临床特征的常见慢性病。本病多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体内多种因子激发下发病。但其确切病因,迄今还未完全弄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的方法和药物。
在中医学中,本病归属于哮喘或哮病。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记载,如《素问 通评虚实论》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描述了小儿哮鸣的病因与症候。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述了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发病特点,所制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等,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唐宋时期,无论对本病的临床症候及方药治疗都有进一步的认识。至金元时期,自《丹溪心法》一书开始,将哮喘独立成篇,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观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代戴原礼就本病病因,明确提出宿根之说。清代对哮病的认识有更大进展,在病因上,李用粹将其概括为:内有壅塞只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在辨证论上,《医宗金鉴》将其分为寒、热、虚、实四类。在治疗上,不少医家根据自己临床实践,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现代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资料,首见于1954年。50年代中后期在发掘继承古方(主要是含砒方药)和民间验方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展了有益的探讨。60年代,本病治疗进一部引起中医界的注意,报道病例的样本数显著增加,往往多达百例以上。对本病的辨证,特别是舌苔和脉象研究上,有较大进展。应用气功治疗哮喘,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从疗效到机理都作了较为客观的观察。另外,以体针为主的各种穴位刺激法也被应用于本病的治疗。本病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是在70年代末期之后,一方面是,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直至疗效评价的认识渐趋一致;另一方面,针对本病症情复杂,容易复发的特点,治疗方法则日趋多样,专方治疗和针灸疗法,已成为当前防治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在治疗效果上,已越来越显示出中医药的优势,据对公开报道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有效率在85%~90%左右。
中医防治哮喘的机理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曾观察施行气功治疗患者的尿17一酮类固醇含量的变化,认为其疗效的产生可能与增加肾上腺皮质的血流有关。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了内分泌学、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发现应用补肾法,能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提高受外源性激素抑制的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由此而获得哮喘的远期疗效。另外,通过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和临床所见的瘀血证表现,与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有关。
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根除本病的治法和方药,仍是中医药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于哮喘的病因病机,历代有主肺、主肾、主瘀、主痰、宿根、七情、饮食等多种观点。通过现代大量调查观察,下般认为分内外二因。外因与气候、饮食、环境有关,其中主要是寒温失调,本病诱发与季节关系密切;饮食以偏食甜、酸、咸多见;而环境亦是重要诱发囚素,如烟尘、花粉、油漆等,以香烟味为最。内因与体质、遗传及情志有关。临床发现,虚胖、面色咣白、肉松、手足热、发育较差或有奶癣症的痰蕴状态的小儿,易罹患本病。其病机则可归纳如下:
疫 唾喘病机多责之为痰。痰的产生为内外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外感风寒失于表散,凝而成寒痰,或过食甘肥酒浆,内酿痰热,上干于肺,敛聚成热痰。长期吸烟,薰灼肺道,或愤怒忧思,气机郁滞,均能生痰。而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脏腑功能失调,更可变生痰浊。痰伏于内,胶结不去,而成宿根,一经新邪诱发,引动伏痰,痰郁阻管,气道失利,痰随息动,从而导致哮鸣气喘等症。
虚 病程迁延,痰浊久留,正气逐渐虚弱;或因年老体弱,脏精为之衰减,均可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本病早期或在青少年中多病位在肺,实症为主;至后期或老年,则渐由实转虚,由肺及肾。
近年来,尚发现哮喘发病与瘀亦有关,痰饮内伏,多与气郁、血瘀互为因果,本病羁留日久,气郁痰滞,络道不畅,血行被阻,可出现瘀痰胶结不解。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对支气管哮喘的分型已渐趋统一。具体分型如下:
1.发作期
寒哮 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滑紧。
热哮 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胁胀闷,咳呛阵作,痰黄稠厚,咯吐不利,汗出,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缓解期
肺虚 畏寒自汗,气短声低,极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肾虚 平时气短,动则喘促,腰酸肢软,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在分型上尚有脾虚、肺肾虚、脾肾虚等分法,但据所及文献,临床报道颇少,故从略。
⑴近期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
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有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
无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
⑵远期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不需任何药物,保持无症状一年以上。
显效:偶用平喘药物而缓解喘息。
无效:症状无改善。
(1)发作期
①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处方:射干10克,蜜炙麻黄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15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细辛6~9克,甘草9~15克。
加减:寒痰粘稠加旋复花9克(包煎),白芥子9克,莱菔子30克,苏子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或类似上方治疗94例,结果临床控制45例,显效35例,有效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8.3%。
常用成方:小青龙汤、三拗汤、射干麻黄汤等。
②热哮
治法:宣肺清热,涤痰止哮。
处方:麻黄15克,杏仁15克,石膏50克,甘草15克。
加减:痰多加川贝、桔梗、陈皮;咳嗽重加前胡、金沸草、白前;喘重加地龙、桑白皮、旋复花(包煎);发热重加大石膏量,另加黄芩、知母、双花;喘息缓解期加冬花、紫莞、五味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或类似上方治疗261例,临床控38例,显效140例,有效7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5.8%。一般而言,热哮的临床控制显效率不如寒哮。
常用成方:白果定喘汤、猴枣散及越婢加半夏汤等。
(2)缓解期
①肺虚
治法:养阴益气,补肺止哮。
处方:太子参9克,麦冬9克,五昧子5克,陈皮5克,苏子9克,地龙9克,乌梅5克,磁石30克,紫河车6克,补骨脂9克,桃仁9克。
加减:偏气虚加黄芪;偏阴虚加生地、沙参、冬虫夏草;阳虚加附子、肉桂;血瘀加丹参、川芎;痰盛热瓜蒌仁,兼睥虚加六君子汤。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80例,临床控制43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
常用成方:百舍固金汤等。
②肾虚
治法:补肾纳气,温阳平喘。
处方:熟地、丹皮、泽泻、补骨脂备10克,茯苓、五味子各12克,山药20克,出茱萸15克,胡桃肉15克。
加减:偏肾阳虚加附子、肉桂、蛤蚧;偏肾阴虚加女贞子、石斛;咳嗽痰多加杏仁、苏子、半夏;食欲不振加神曲、山楂。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热服。
疗效:用上方治疗38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另外,用温阳片(主要成分为附子、生熟地、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等)内服(每次5片,每日3次)共观察82例,结果临床控制8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9%,对肾虚型有较好的效果,并发现有预防发作的作用。实验研究也证实温阳片可调节这类病人内分泌失衡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都气丸、人参蛤蚧散、蛤蚧定喘丸等。
(1)石英冲剂
组成:蚤休15克,旋复梗15克,麻黄9克,紫、白石英各3克,皂荚3克,生甘草6克。
用法:将上药浓煎成浸膏后和人珍珠层粉3克,制成冲剂,分为4包,每包含生药20克。每日2~3次,每次1包,开水冲服。哮喘发作时,半夜加服1包。连服2周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哮喘118例(支气管哮喘4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75例),结果临床控制5例,显效33例,好转7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4%。
(2)麻杏店甘茶汤
组成:蜜炙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细辛2克,茶叶6克,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4克,桑白皮15克,白果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64例,结果临床控制6例,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5%。
(3)龙胆截喘汤
组成:地龙20克,胆南星15克,北杏仁15克,瓜蒌10克,枇杷叶12克,桔梗15克,川贝12克,防风15克,甘草8克。
加减:寒痰加款冬花12克,细辛10克;热痰加连翘15克,制南星15克;喘重加葶苈子15克,苏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96例,其远期疗效如下:临床治愈28例,显效38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
(4)治哮灵片
组成:地龙5克,麻黄2.5克,苏子7.5克,射干2克,侧柏叶2克,黄芩2克,白藓皮1克,刘寄奴1克,甘草1克,苦参1克,细辛1克,川贝母2克,僵蚕⒈5克,桔红1克,冰片0.05克。
用法:经科学方法,将上药浓缩制成糖衣片100片,每片0.1克(内含生蕴相当子0。25~4汁,4~6岁每次4~6片,6~12岁每次6~8片,12岁以上8~10片。丑0个月为一疗翟
疗效:共治疗523例,临床控制294例,显效122例,有效65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为92.4%。本方主要适用于小儿哮喘。动物实验证实治哮灵片有明显的止哮平喘作用,且安全无毒。
(5)金水六君片
组成: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熟地10克,当归5克,胡桃肉20克。
用法:按上述比例配方,研成细末,加赋型剂压片,每片含生药0.3克。服用方法,10岁以内,按年龄每岁每次服1片;10岁以上每次服10片,均每日3次,开水吞服。或研碎用白糖开水冲服。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个疗程。在服药期间及服药后半年内禁食鸡、鸭、鹅、鱼、虾等。
疗效:共治疗138例,其远期疗效,临床治愈45例,显效45例,有效8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9.1%。
(6)失哮散


组成:干地龙15克,炙水蛭10克,蜈蚣10克,蟾酥150克,炙皂荚15克,麻黄6克。
加减:偏寒者加五灵脂;偏热者加重地龙;便秘加生大黄;痰不盛炙皂荚减量。
用法:诸药干燥后研末,装人胶囊内。体格强壮者每服6克,体弱者每服3克,每日3次,以参须煎汤送服。
疗效:本方主要适用于痰聚血瘀之哮喘患者。共治疗49例,临床控制及显效4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
(7)麻黄雾化剂
组成:分为两组药物:①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苏子5克,桔红5克,甘草10克;②麻黄5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双花20克。
用法:将上述每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反复过滤和浓缩,取液 50毫升,装瓶封口备用。前者用于寒哮,后者用于热哮。以超声雾化液进行口腔雾化吸入,每次雾化吸人时间为40分钟,每日1~2次。
疗效:共治疗60例。其中寒哮26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热哮34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王正公医案
曹,男,13岁。哮喘史8年。近因受寒哮喘发作3天。咳喘气急,不能平卧,苔薄白,脉浮紧数。风寒外束,痰阻肺络。先拟辛温达邪,宣肺祛痰。
处方:麻黄5克,杏仁9克,生甘草4克,荆芥9克,苏子9克,桂枝5克,紫菀9克,百部9克,白前9克,僵蚕9克,蝉衣3克。5剂后,哮喘即平,苔白已化。原方去麻黄、苏子、桂枝,加牛蒡子9克,前胡6克,南沙参9克。连服3周,哮喘未发。复除荆芥,加党参、当归以益气养血,调摄本元,改用丸剂常服,哮喘多年未发。
按:王老认为,哮喘的成因多数由于幼年时期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时宣透,或过早服用寒凉润肺止咳剂,使邪留肺系,肺失清肃,以致咳嗽迁延不愈,日久反复,肺气受伤,邪伏于肺,渐成宿根,一遇气候骤变,或其他因素刺激,极易感受外邪,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哮喘发作期的治疗要辨别感受外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以透邪为主,佐以祛痰解痉。急性发作初期,以风寒束肺,肺气失宣症状多见,应辛温宣透,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为基本方。三拗汤中麻黄辛温宣肺,止嗽散中荆芥解表祛风,是审因求本之治。但需注意青少年患者往往一经宣肺达邪,风寒见证易转风热,此时应除麻黄或减其量,而加人牛蒡子、前胡、桑白皮等清肺透邪之品。无论风寒、风热或痰热、痰湿,都宜加虫类药物如僵蚕、蝉衣,以疏风解痉,化痰散结。此时,在宣透中加一味沙参,以益肺气不恋邪。至缓解期,治法虽以养血益气、扶正培本为主,但仍须参用数味宣透之品,以清透余邪。

健康知识:中华传统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对肿瘤认识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早在周朝就认识到恶性肿瘤的一些特点。而癌字的记载首见于宋代的《卫济宝书》;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等引起阴阳失衡、脏腑失调,产生气滞、痰饮、血瘀等,留滞于人体,形成积、瘤(留)、癌(岩)。认识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西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人体基因突变、免疫失衡等导致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恶性肿瘤具有侵蚀、远处转移的特点。

中华传统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大概分三种原因:外因、内因,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内不外因。外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部因素,内因主要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内部的情绪因素。另外还有两者之间的不内不外因,比如饮食、劳倦等。

中医讲究整体论,自身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外界也是一个整体。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自己身体里面的阴阳失衡,就是物质和功能的失衡,会产生一些病理性的产物,比如气滞、血瘀、痰饮,日久就可能产生癌变,古代称积,或者叫岩,也认识到癌症的一些特点,如像岩石一样凹凸不平,而且具有侵蚀性。

中医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认识


包括全面的中医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经验等,中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用药规律等。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近数十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世界各国都明显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978年男性肺癌死亡率占各种癌症之首的共有32国,占第二位的有14国。现代西医学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但疗效未令人满意,五年生存率还不到10%。尤其Ⅲ、Ⅳ期患者中,不宜手术和不耐受放疗、化疗者高达40%。
中医无肺癌之名。但在中医学文献中,类似肺癌症候的记载习少。有人认为,秦汉时代的《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肉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肩髓内消,乃是描写晚期肺癌所出现的疲倦、乏力、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而《难经》所说: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入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其叶肺中积症,应该指肺癌。在中医咳嗽、胸痛、咯血、肺痿、痞癖等症中,显然也包含了一部分肺癌的症状。因此这些病症的治疗经验可供肺癌的证治借鉴。
可能由于本病死亡率较高,现代中医治疗本病起步较晚。50年代曾有过治疗转移性肺癌的个案报道。而对原发性肺癌进行病例数较多的临床观察,则始于70年代末期。以后的发展就较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共发表临床报告80余篇,记录病例4O00余例,其中半数论文为个案报告,中西医结合论文20余篇治疗病例1300余例,单纯用中医治疗的论文20余篇,病例2400余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临床观察表明,中医中药可以弥补西医在癌症晚期无法治疗的不足,或者能增强西医治疗的疗效,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在作临床观察的同时,许多医者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探讨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处方原则、用药规律。有的探讨了中医传统的四诊方法如舌象、面诊等与本病诊断的关系;有的探讨了中医的分型与某些实验室检查之间的关系;有的运用中医中药来改进原有的诊断方法;有的对某些抗癌中药的治疗机理作了大量实验研究;有的探讨了本病中医药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以及气功、食疗等治法。可以认为,各地学者在中医领域内从各个角度对本病进行了艰巨的探索。
当然,本病是一种难治程度很高的疾病。它的病因与治法在许多方面还是未知数,在现代中医面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值得作深入研究。如有的医者发现用中医药治疗后,在病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存活期与生存质量却均见提高。这提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与现代西医学有很大不同。如果能在这方面摸索出一些规律,无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各地的观点,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阴虚内热 素体阴虚,或高年、久病损伤阴津,阴虚生内热;或外邪犯肺,化热伤阴,久之则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积聚于肺脏,形成肺癌。
气阴两虚 素体气阴不足,或高年、久病损伤气阴;或外邪犯肺,耗气伤阴,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停积于肺脏,形成肺癌。
肺脾两虚 外邪犯肺,肺气不和。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生湿。肺脾两虚,湿浊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积聚于肺脏,形成肺癌。
气滞血瘀 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气滞则血脉不和。久病入络,瘀血内生,经隧不利,脉络瘀阻。日积月累,凝滞成积,积于肺脏,即形成肺癌。
此外,尚有湿热瘀毒,肺气虚衰,肺肾两虚,气血两亏等。
目前各地分型并不完全一致,较多的有以下四型:
1.阴虚内热 咳嗽气急,无痰,或少量泡沫痰,粘痰,或黄痰难咯,痰中带血,胸闷,口干不饮,低热,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
2.气阴两虚 咳嗽少痰,痰中带血,口干不欲饮,面色咣白,语言低微,神疲乏力,食少倦怠,恶风自汗。舌淡,苔薄,脉细弱。
3.肺脾两虚 咳嗽痰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胸闷纳呆,面色咣白或浮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4.气滞血瘀 咳嗽无痰少痰,痰中带血,胸胀痛,或刺痛,牵引背部。舌质红,苔薄黄或舌上有瘀斑,脉弦,或细弦。
此外,尚有湿热瘀毒、气血两亏等分型。
各地对疗效标准的掌握尚不统一。多参照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肺癌疗效标准草案及1987年全国抗癌药物会议制定的近期疗效标准,并计算生存期来判断疗效。一般将疗效分为三级。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病灶有所缩小,一般指缩小1/2,连续观察6个月以上。
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病灶稳定连续3个月以上,或病灶缩小维持1个月以上。
无效:症状及客观检查无改善,或稍有改善但1个月内又迅速恶化。
(1)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生地12克,熟地克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生黄芪15克,潞党参15克,漏芦30克,土茯苓30克,鱼腥草30克,升麻30克。
加减:口渴甚加知母、天花粉、制首乌;脾虚甚加茯苓、怀山药、黄精;咳嗽痰盛加蒸百部、射干、佛耳草;热盛痰血加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花蕊石(先煎);气滞血瘀加八月札、延胡、露蜂房。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以本法治疗140例,统计其中77例,近期疗效:显效5例,有效47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67.5%。生存期1年48例,2年22例,3年10例,4年4例,5年3例。统计其中60例,中位生率为14.2个月。
常用成方:月华汤。


(2)阴虚内热
治法:养阴清热。
处方:百合10克,熟地1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南北沙参各15克,桑皮15克,黄芩10克,丑牡丹30克,蚤休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胸痛,舌质紫暗有瘀斑加红花、桃仁、川芎;痰血加蒲黄炭、藕节炭、仙鹤草。胸水加葶苈子、芫花;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均先煎半小时)。低热加银柴胡、地骨皮;高热加生石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用本法共治疗78例,有效5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0.5%。统计其中40例生存期,生存1年23例,中位生存期420天。
常用成方:百合固金汤。
(3)肺脾两虚
治法:益肺温脾。
处方:制附子120克,黄芪、王不留行各30克,桂枝、大枣各己,莪术12克。
加减:发热加石膏、板蓝根、黄芩;咯血加仙鹤草、侧柏炭、三七粉;气急加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另用自制复方三生针(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5~10毫升肌注,1日2次,累计用量800毫升为一疗程,一般用2~3疗程,中间休息1周。
疗效:用本法共治疗85例,有效50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59%。统计其中35例生存期,治后半年生存20例,治后1年生存5例。
常用成方:枇杷叶散、黄芪建中汤。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
处方:三棱15~30克,莪术15~30克,王不留行15~30克,大黄?虫丸12克(包),桃仁12克,丹参15克,海藻30克。
加减:活血化瘀加石见穿、大黄、泽兰、羊蹄根、葵树子、铁树叶、广郁金、蜈蚣;阴虚加南北沙参、天麦冬、天花粉、百合;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阳虚加附子、肉桂、补骨脂;痰湿加生半夏、生南星、米仁、杏仁、瓜蒌、马钱子;内热加肺形草、石豆兰(麦斛)、 七叶一枝花、苦参片、草河车、黛蛤散(包);胸水加龙葵、葶苈子、桑白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
疗效:共治62例,显效4例,有效3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61.3%。统计其中62例生存期,生存1年以上14例,2年以上4例,3年以上2例,1年以上生存率为32.3%。
常用成方:大黄?虫丸。
(1)益肺消积汤
组成: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30克,石见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银花15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
加减:阴虚去黄芪、白术,加南沙参、麦冬、玄参、百合、生地;气虚去北沙参、天冬,加党参、人参、茯苓;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锁阳。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用本法治疗肺腺癌30例、肺鳞癌30例。其中肺鳞癌显效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用市腺癌显效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生存期,肺鳞癌生存半年26例,生存1年20例,生存1年半8例,生存2年4例,生存2年半1例。中位生存期465天。肺腺癌生存1年13例,中位生存期323.5天。
(2)肺四号方
组成:八角金盘10克,干蟾皮12克,黄芪、蛇莓、八月札各30克,半枝莲、鱼腥草、七叶一枝花、丹参各15克
加减:脾虚痰湿加党参、白术、茯苓、法夏、陈皮;阴虚内热加南北沙参、生地、地骨皮、麦冬;气滞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皂刺、赤芍;气阴两虚加党参(或人参)、沙参、麦冬;咳血加阿胶、大小蓟炭、血余炭、藕节,或加服云南白药;胸水酌加石上桕、葶苈子、冬瓜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
疗效:共治疗48例,生存5年5例,生存3年20例,生存2年17例,生存1年6例。
(3)鱼仙汤
组成:鱼腥草、仙鹤草、猫爪草、蚤休、山海螺各30克,天冬30克,葶苈子12克,生半夏15克,浙贝9克。
加减:肺郁痰结,合异功散或六君子汤加减;肺虚痰热,合泻白散或百合固金汤;痰毒瘀滞,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气阴两虚,合生脉散去党参,用西洋参加减;咳嗽气促酌加飞天、螭崂、白果仁、海蛤壳、桔梗、百部、北杏仁、马兜铃;咯血酌加侧柏叶、白芨、诃子、旱莲草;胸痛剧酌加熊胆、田三七、郁金、延胡、七叶莲、枳壳;高热不退酌加羚羊角、生石膏、板蓝根、丹皮。此外,部分患者还并用五虫散(蜈蚣20条,全蝎、干蟾皮各30克,水蛭20克,守宫3O条等烤干碾末分7天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
疗效:共治疗32例,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生存3个月9例,生存6个月8例,生存1年10例,生存2年3例,生存3年2例。
(4)固金抗癌汤
组成:紫河车20克,瓜蒌20克,夏枯草30克,陈皮Z0克,薏苡仁20克,莪术20克,山豆根15克,百合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
疗效:共治33例,显效1例,有效30例,无效2例。
(5)新症煎
组成:生地12克,五味子6克,王不留行12克,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蒲公英30克,石见穿30克,百部9克,徐长卿30克,地骨皮30克,南沙参12克,望江南30克,野菊花30克,淮山药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煅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海带12克,玄参15克,天花粉12克,川贝9克,丹参12克,炙山甲12克,炙鳖甲12克,象贝9克,蜀羊泉3O克,丹皮9克,鱼腥草30 七克,紫地丁30克。


加减:咳嗽痰粘加紫苑、款冬、枇杷叶、淡竹沥;痰中夹血加仙鹤草、白芨、蒲黄、生地榆、紫草根、三七;低热起伏加板蓝根、红藤、败酱草、银花、连翘;胸肋疼痛加全瓜蒌、郁金、川楝子、延胡、赤芍、桃仁;肢节酸楚加寻骨风、炙乳没、防己、桑寄生、怀牛膝、全蝎、地龙、蜈蚣;气虚加太子参、黄芪。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
疗效:共治疗502例,近期有效率97。2%;263例Ⅱ期原发性肺癌,1年生存147例,2年生存66例,3年生存28例,4年生存13例,5年生存9例;157例Ⅲ期原发性肺癌,1年生存104例,2年生存32例,3年生存16例,4年生存5例;82例Ⅳ期原发性肺 癌,1年生存67例,2年生存10例,3年生存5例。
(6)金岩丸合康复汤
组成:①金岩丸:天然牛黄1克,麝香2克,羚羊粉15克,白花蛇50克,全蝎30克,僵蚕30克,壁虎20克,蜈蚣5克,穿山甲15克,琥珀15克,雄黄5克,冰片2克,血竭7克,大黄10克,青黛10克,制马钱子5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蟾酥0.5克,朱砂5克,藏红花10克。上药研细装胶E9②康复汤:沉香6克,桔梗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枸杞15克,熟地12克,白术12克,梦薏苡仁30克,石斛10克,乌梅I0克,当归12克,川贝母10克,桑白皮15克,沙参10克。
加减:发热加石膏、黄芩、丹皮;咯血甚加白芨、白茅根、代赭石;食欲不振加山楂、砂仁、鸡内金;头痛眩晕加钩藤、龙骨、牡蛎、天竺黄;胸水加葶苈子、猪苓、龙葵。
用法:金岩丸每次服5克,每日服2次,服1月间隔1周。康复汤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16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生存期最长38个月,最短8个月,平均23个月。
(7)软坚解毒汤
组成:鱼腥草30克,瓜蒌皮15克,八月札15克,生苡仁30克,石上柏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见穿30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
加减:阴虚痰热加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炙百部、山海螺、葶苈子、干蟾皮、白毛藤;气阴两虚加黄芪、党参、白术、北沙参、天冬、生南星、五味子;脾虚痰湿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石打穿、扁豆、半枝莲、焦山楂、焦六曲、补骨脂;阴阳两虚加仙灵脾、肉苁蓉、锁阳、黄精、天冬、北沙参、山豆根、王不留行、三棱、莪术;咳嗽加前胡、杏仁、象贝、川贝、紫苑、款冬;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碳石;黄痰加桑白皮、黄芩、开金锁、海蛤壳、淡竹沥;痰血加黛蛤散、白芨、藕节炭、血见愁、血余炭、生地榆、花蕊石、芦根、参三七;喘咳加炙苏子、蚕蛹、黑锡丹;胸痛加望江南、徐长卿、延胡索、失笑散、全蝎、蜈蚣;胸水加葶苈子、龙葵、米仁根、猫人参、控涎丹;低热抓银柴胡、地骨皮、青蒿、竹叶;高热加生石膏、寒水石、银花、牛黄。
用法:每日1剂b水煎2次,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310例,显效6例,有效1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49%。生存1年以上134例,1年生存率为43.2%,2年生存率为11.3%,3年生存率为5.16%,4年生存率为1.6%,5年生存率为0.6%。
(8)肺瘤平膏
组成:黄芪、党参、沙参、杏仁、桔梗、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水煎酒提,兑蜜制成膏。
用法:口服,每次15克,每日3次,2个月为上疗程。
疗效:共治疗195例,显效2例,有效166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6.2%。统计28例生存期,生存1年以上15例,2年以上13例。
(9)平消方
组成:仙鹤草18克,枳壳18克,净火硝18觉,白矾18克,郁金18克,千漆6克,五灵脂15克,制马钱子12克。
用法:上药制成片重0.48克片剂。每次服4~8片,1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60例肺癌,显效8例,有效3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
刘嘉湘医案
李,男,47岁。1982年12月偶然扪及右胸壁有蚕豆大硬块。经活检与摄片,诊为右肺腺癌,但化疗一疗程后肿块未见缩小。1983年10月25日来诊。咳嗽少痰,神疲乏力,舌红有齿印,脉细弱。体检:右锁骨上有0.50.5cm淋巴结3枚,质硬,胸部Ⅹ片示右下肺有44cm块影,肿块下缘与右侧横膈间三角阴影,右侧横膈抬高,为肿块与局部胸膜增厚,粘连牵拉表现。诊断:右下肺腺癌,胸膜转移,右胸壁转移,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拟益气荞阴,佐以软坚散结。
处方:黄芪30克,沙参30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杏仁9克,瓜蒌皮15克,石上柏30克,白花蛇舌草3O克,生南星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生牡蛎30克,服药后自觉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胸片复查,右肺肿块缩小,右锁骨上及胸壁硬结消失。以后每隔3个月复查胸片,右肺病灶均无变化,纳寐均佳,无不适感,活动如常人,体重增加2.5公斤,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后有显著提高。出院后一直按原方药治疗至今已近8年,全身情况佳,活动如健康人,恢复全天工作已6年。
按:综观本例脉证乃因劳累过度,耗伤气阴,邪毒乘虚淫肺,肺气受郁,清肃失司,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津液不布,聚湿为痰,痰瘀胶结,久而成肺内胂块,痰毒流于肌表,故胸壁及锁骨上窝出现转移癌结c本方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具有补虚扶正、祛邪除积,标本兼顾的作用,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包括全面的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经验等,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等。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变化。老年人中发病率甚高,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0%~15%。本病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及气候变化等有关,但许多因素迄今还不完全清楚、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防治尚缺乏叫理想的方法。
慢支归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金不及其发咳喘,其脏肺其病喘。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虚实皆可导致咳喘。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篇论述指出病疾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慢支的临床经验。
现代中医对慢支防治的临床研究,早在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应用中草药、针灸疗法防治本病的工作,同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药理研究,并召开了全国性学术会议,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展。80年代对慢支的研究虽然没有像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那样有大量报道,但研究更为深入扎实,辨证分型渐趋规范,处方用药日臻成熟。临床观察中除内服中药外,还对针灸、敷贴等作了大量观察,并提出了各种冬病夏治方法。实验研究除了继续进行药理研究外,还涉及更多的方面。如肺气肿与肺血流图的关系,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肺的微循环,增加肺血流量的作用。又如对慢支虚证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测定,观察到气虚和阳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临床疗效上,据对几千例慢支资料分析、比较、有效率从70%上升至90%以上,显效率从20%上升至50%以上,表明中医药治疗本并的疗效是肯定的。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确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慢支的预防还缺乏有效的方药,临床治愈率有待再进一步提高。 本病的发生与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失调和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此外,起居失调、批叫、烟酒刺激等因素也与本病有密切关系,均可致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现脾失健运、肺失肃降及肾不纳气等病理变化。而其中脾肾阳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分述如下:
外邪侵袭 冬春季节寒冷或气候突然变化,外邪从口鼻而入或侵袭皮毛,内舍于肺,肺气不宜,肃降失调,引起咳嗽。如迁延不愈,久咳伤肺,肺气上逆,卫外不固,反复发作,脾肾收损,逐渐形成慢性咳喘。
痰饮内聚 脾失健运,水湿留阻,痰引内聚,上渍于肺,留滞肺络,阻塞气道,肺有停痰宿饮,易受外邪诱发,致使咳喘反复不愈。
肾虚失纳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病经久,必累及肾,肾气不能摄纳,以致肺气不能归根于肾,故气短而喘,动则尤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衰老,症情日趋严重。
综上所述,本病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衰为本,痰饮、寒邪为标。本虚而标实致成本病。而起居是、劳倦,烟酒为本病之诱发因素,均可导致咳喘的发作或加重。
临床辨证时,首辩外感内伤确定病因,次辩本脏他脏知道病位,再次辩咳嗽、痰饮、哮喘抓住主证,四辩寒热虚实了解病情,最后辩标本缓急。本病具体分型,根据现代各家辨证意见归纳为以下六型:
痰湿恋肺 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满闷,腹胀纳呆,四肢酸困,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
外寒内饮 咳嗽气喘,痰白多泡沫,形寒怕冷,身痛沉重,口淡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苔白滑,脉弦紧。
痰热蕴肺 咳嗽喘促,咽痛,痰黄粘稠,胸满气粗,口渴喜饮,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肺脾气虚 咳嗽多痰,气短,喘息,恶风自汗,纳差体倦,便溏,完谷不化。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无力。
肺肾阴虚 以干咳为主,咯痰量少或干咳无痰,痰粘牵死,不易咯出,口鼻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舌面少津,脉细数。
脾肾阳虚 咳嗽时作,痰涎清稀,喘而气短,动则尤甚,畏寒肢冷,倦怠无力。舌胖大,苔白滑,脉沉细。
慢支由于病程长短不同,症状轻重各异,以上六种证型,为一般常见分型,临床上往往表现为虚实错杂,寒热相兼等复杂症象,故必须根据病情仔细申辩,不可拘泥于此。
临床控制:咳、痰、喘、炎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者。
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力等)有明显改善者。
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者。
无效: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无改善或加重者。
(1)痰湿恋肺
治法:燥湿化痰。
处方:半夏10克,厚朴6克,陈皮6克,茯苓、苏子各10克,苍术、生姜各6克、大枣5枚。
加减:喘者加麻黄、杏仁;纳差者加鸡内金;腹胀甚者加大腹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痰湿恋肺型222例,显效92例,占41.4%,有效109例,占49.1%,无效21例,占9。5%,总有效率90.5%
常用成方:二陈汤合平胃散。
(2)外寒内饮
治法: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麻黄、杏仁、紫苑、冬花各10克,射干15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干姜3克。
加减:喘息甚加罂粟壳;咳甚加川贝母、枇杷叶;痰多加半夏。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300毫升,分3次温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外寒内饮型106例,显效40例,占37.7%,有效58例,占54.7%,无效8例,占7.5%,总有效率92.4%。
常用成方:小青龙汤加减。
(3)痰热蕴肺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生煎)、银花、鱼腥草、蚤休各30克,甘草10克。
加减:热甚痰黄加黄苓、浙贝母;痰不易咯出加桔梗、枇杷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痰热蕴肺型202例,显效45例,占22.3%,有效145例,占71.8%,无效12例,占5.9%,总有效率94.1%。
常用成方: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或二陈汤合银翘解毒散。
(4)肺脾气虚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扶中。
处方:党参30克,麦冬、五味子、橘红、当归、炒白术、半灸草各10克,茯苓15克。
加减:气虚甚加黄芪、山药;纳呆加砂仁、木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肺脾气虚型104例,显效28例,占26.9%,有效67例,占64.4%,无效9例,占8.7%,总有效率91.3%。
常用成方:六君子汤。
(5)肺肾阴虚
治法:滋补肺肾,润燥止咳。
处方:生地、马兜铃、灸枇杷叶各12克,沙参、麦冬、瓜蒌各15克,乌梅、桃仁各9克,红花6克。
加减:咳甚加罗汉果;咳血加白茅根、阿胶珠;咽痒加桑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肺肾阴虚型157例,显效58例,占36.94%,有效83例,占52.87%,无效16例,占10.19%,总有效率89.81%。
常用成方:沙参麦冬汤、麦味地黄汤或金水六君煎。
(6)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纳气平喘。
处方:茯苓15克,厚朴、杏仁、补骨脂各10克,肉桂、五味子、半夏、白前、远志、党参、细辛、干姜、陈皮、灸甘草各6克。
加减:实喘甚加川椒目;虚喘甚加黑锡丹;咳甚加灸冬花或灸百部;痰多加灸紫苑;有热加鱼腥草;便溏加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脾肾阳虚型132例,显效61例,占46.21%,有效62例,占46.97%,无效9例,占6.8%,总有效率93.2%。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
如前所述慢支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往往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因此治疗上决不能拘泥于上述6种证型,机械地割裂开来,而要综合分析,随证应变,才能提高疗效。
(1)固本止咳夏治片
组成:黄芪、黄精、陈皮、沙苑子、补骨脂、百部、赤芍。
用法:每片含生药0.94克,每于夏季伏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4~6片,连续服药40~6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观察1018例,显效率40.7%,有效率42.2%,总有效率82.9%。
(2)痰灵糖浆
组成;淡竹沥、鱼腥草。制成糖浆剂。
用法:每次3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疗效;共观察104例,第一个疗程显效5例,占4.81%,有效84例,占80.77%,无效15例,占14.42%,总有效率85.6%;第二个疗程显效22例,占21.2%,有效80例,占76.9%,无效2例,占1.9%,总有效率98.1%。
孙一民医案
霍,女,68岁。1980年1月14日初诊。慢性支气管炎4年之久。现咳嗽、喘促、咯痰稠粘,胸闷,1979年入冬以来整夜不能平卧,深以为苦,舌质红,脉弦数有力。乃风寒引动宿疾,肺失宣降,发为咳喘。治拟化痰降气,止咳平喘。
处方;葶苈子、苏子、杏仁、牛蒡子、化橘红、前胡、白前、川贝母各9克,莱菔子、款冬花、海浮石、枇杷叶各12克,苇根15克,大枣5枚(去核),甘草3克。水煎服。
连续服上方12剂后,各症均好转,已能平卧,唯有轻微咳嗽,继续服葶苈五子汤以根治之。
按:慢支,多由经常受外邪侵袭,咳嗽反复发作所郅;或年老体衰,脾肺气虚而致痰饮内聚,若感外邪,引动痰浊,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而发哮喘。发作期病多属实证,症状表现往往以痰为主。痰多者病较重,痰量减少病每减轻。所以发作期治疗重在祛邪(祛痰)。本例以化痰降气的葶苈五子汤为主,并加部分咳药,通过利痰,改变病变内在环境,有利炎症消散,则咳喘自止。病情缓解期,应注意扶正固本,多治以益肺健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表现有肾虚者,应加固肾药,以图根治。

中医是怎样调理痛经的


痛经是很多女性都需要面对的难题,痛经让女性十分的痛苦,女性会出现面色发白、手脚冰冷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昏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的做好痛经的应对措施,减少痛经对女性的危害。对于痛经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方式来调理,那么,中医是怎样调理痛经的?

中医认为痛经是经血运行不顺造成的,气滞血瘀以及寒凝胞宫都会造成痛经的发生,我们在月经来临前需要做好饮食的调理,月经来潮后注意清淡饮食,辅助中医的调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中医是怎样调理痛经的?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医是怎样调理痛经的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在一般的情况下月经期间出现腹胀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当疼痛十分严重的时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检查和治疗。女性做好月经期间饮食的调节,注意保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

中医是怎样看舌苔的


 

 

关于医学治疗,我们一般都是有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中医较为传统,而对于中医来说,中医看舌头,又叫舌诊,诊断中基本上查看舌苔和舌质。中医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舌苔以及舌质来判断出人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哪个部位生病了。

 

一、            舌质。正常人舌质的颜色淡红而润,深浅适中。属于病理性的舌质约有五种颜色,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及青舌。

淡白舌:舌色浅于淡红,多为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之象。淡白而舌体瘦多为气血不足,淡白而舌体胖嫩多为阳气亏虚。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人,多主热证。热盛气血上壅,故现红色。有虚实之分,既可见于实热证,又可见于虚热证。舌色鲜红,伴有苔黄为实热证,舌色鲜红,苔少或无苔为虚热证。舌红在不同部位可为不同脏腑的热证,如舌尖赤为心火上炎,舌边赤为肝胆有热,舌中心干红为胃阴亏。

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多主热盛阴虚。外感热病中见绛舌,多为热入营血的标志,常见于热性病。内伤杂病中见

绛舌:多属阴虚火旺。若舌尖独绛,多为心火上炎之证;舌绛而光亮无苔如镜面,为胃阴已亡。

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舌呈淡紫色,主寒证;舌呈青紫色而有斑点,主瘀血证;舌呈绛紫色,主热证。 青舌:又名水牛舌,主寒证和瘀血证。

 

 

二、            舌苔。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之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临床上常见的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但有时也见于热证。舌苔薄白而润,多为外感风寒,病犹在表;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若白苔满布如积粉的,为积粉苔,多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之征,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黄苔:主热证、里证。一般来说,苔色越黄,热邪越盛,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苔黄而滑者,多属湿热;薄黄而干,表示热邪伤津;如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者,多是热结已深,气阴已耗。

灰苔:灰苔为浅黑色,主里证。灰苔既主寒,也主热,主要从苔的润燥来分辨寒热。若苔灰而润者,则主寒,而苔灰而燥者,则主热。

黑苔: 黑色舌苔,多属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病情较重时多见。若苔黑而润滑,舌质较淡白的,多为寒极;若舌苔黑,干燥少津,甚则舌生芒刺,多为热极伤阴,阴津耗伤之证。总之,苔之润燥,是辨别黑苔主病属热属寒之关键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若是没有个三五年专研,恐怕也是皮毛都不懂的,很多时候人们喜欢选择中医治疗,因为中医治疗虽然较为传统,但是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小的。

 

中医体质调养是怎样的


社会的脚步在不断的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是在不断的下降,这主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有关,中医体质调养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因为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人而且它是针对所有的群体而言,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医体质调养,这样以后当我们需要,身体上的疗养时也有一定的方法。

一、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疾病倾向:较少患病 调养方式:

1、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2、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3、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二、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疾病倾向:寒病,腹泻、阳痿等 调养方式:

1、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

2、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3、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三、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疾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

1、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中医体质调养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都应该选择最有效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身体上的疗养,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觉得什么好你就选择什么样的,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不一定有好处,相反还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锻炼身体,多去健身房跑步。

谈对心主血脉的认识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气的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

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如果心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表现为心悸,脉细无力或涩,甚至节律不整而有结代现象。如果心血瘀阻,则可出现心胸闷疼,颜面、唇甲青紫等现象。

心主血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心主血脉理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心的主宰、控制下,以心气为动力,以血脉为物质基础,血行脉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如果心主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造成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脉道不通,就可能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可以应用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

我在临床门诊中就遇到这样一个老年患者:男性,70岁,4年来经常心悸、胸闷、气短。每年都要住医院1~2次,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采用了多种药物静脉点滴治疗,但总去不了根。后经人介绍找我诊治。根据患者颜面、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我给他辨证为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诊断为胸痹。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我开出了中药方剂: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心为主,兼以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辅以瓜蒌、薤白、降香、乌药宽胸、理气、止痛。连续治疗三个月,患者颜面便微红,唇甲青紫消失,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也没了。每天晨起遛遛弯,白天做做家务,看看电视,读读书。最近3年他再也没有住过医院,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中医心主血脉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典型例子,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中医养生 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导读】中医养生,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每个人都继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具有不同的生活居处、不同的喜怒哀乐、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属于自己所独有的父母、家庭,有自己的独有的出生地,独有的嗜好、血型、气质等等,得自先天与后天的一切。不同的先天遗传背景和后天生活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为他自己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体质.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因素。我们通过中医养生,体质是怎样形成的了解下吧。

中医养生 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1、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

先天因素是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黄帝内经》认为: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檐就是说人体是由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禀受母体气血的滋养而不断发育形成的。因此,父母生殖之精的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后代的禀赋强弱,影响着孩子的体质,所以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存在着个体体质和人群体质特征的差异。有的人身体健壮,有的人禀赋薄弱,有的人个子高,有的人个子矮,有的人皮肤白,有的人皮肤暗,甚至寿命的长短也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元代医家朱丹溪也曾说过,母寒则儿寒,母热则儿热:就是说母亲的体质状况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体质状况。父母身体的强弱、肥瘦、肤色,父母的性格、气质都会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而父母的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如鸡胸、龟背、癫痫、哮喘、艾滋病等,也很有可能传给后代。就胎儿而言,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血缘关系、结婚及生育的年龄、怀孕的时机等,均与胎儿未来的体质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优生优育很重要。近亲不能结婚;有一些疾病的患者不能结婚;结婚后要选择最佳生育年龄,既不应早婚早育,也不宜高龄生育;同时还应该选择最佳怀孕时机,如酒后不宜受孕等。

另外,中医还强调在先天性因素对体质形成的作用上,母亲怀孕期问对胎儿的养护措施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环节。孕妇在妊娠期间的饮食起居、生活环境、意外伤害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对疾病的易感性,使个体体质的发育呈现出某种倾向性。所以,孕妇应该食甘美调五味,以保证孕母及胎儿充分的营养,还要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避免惊恐影响胎儿。

2.后天因素可以使体质发生变化

如果把人比作一栋楼房,先天因素是这栋楼房的地基,那么后天因素就是在这个地基上盖成的不同款式、颜色和风格的建筑。体质的转化与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后天因素的影响。

饮食营养

膳食是人体后天摄取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同的膳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人们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膳食结构均可影响体质,从而对人体形成相对稳定的体质产生重要作用。

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可增强人的体质,甚至可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如果饮食不恰当,则将影响脾胃功能,或使得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使人体体质发生不良改变。比如长期饮食摄入量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容易使体质虚弱。饱食没有节制,久而久之,则会损伤脾胃,形成形盛气虚(看似强壮,其实气虚)的体质。偏嗜某一种或几种饮食,可造成人体内营养成分不均衡,出现一部分营养成分过剩,而另一部分营养成分缺乏,从而形成偏颇体质。英国有句谚语:要想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只要看他读什么书;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体质,只要看他吃什么食物。如长期偏嗜寒凉之品,容易形成阳虚体质;长期偏嗜温热或辛辣的食物,容易形成阴虚体质;偏嗜甘甜可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肥腻,多形成痰湿体质或湿热体质。

生活起居

生活起居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劳动或体育锻炼,可以强壮人的筋骨肌肉,通利关节;适当的休息,则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养生 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劳逸适度,能够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维护和增强体质。而过度的劳累和安逸,则对人体体质有不良的影响。如长期劳作过度,容易损伤筋骨肌肉,多形成阴虚体质;而过度的安逸,长期养尊处优,容易使人体气血不畅,也可形成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或形成痰湿体质、血瘀体质。

一般情况下,房事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但若性生活没有节制,房事过度,则容易形成阳虚体质、阴虚体质。

疾病药物

疾病对于个体的体质改变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一些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可以损害人体的各个部位,还可以使脏腑失和,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影响体质状态。而药物有寒热温凉的差异,酸苦甘辛咸的不同,并且是药三分毒,若长期偏用某些性味的药物,或不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用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就会出现偏盛偏衰,从而改变人体体质。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医生,眼睛里只有病没有人,见嗓子疼就给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药味越用越多,药量越用越大,严重损伤了人体阳气;还有一些人,盲目跟风,滥补误补,今天嚼着人参片,明天泡鹿茸酒,岂不知补药大多为温燥香浓之品,这下倒好,一会儿起口疮了,一会儿大便干了,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精神情志

精神状态的好坏对体质的形成也很重要。精神情志,贵予调和。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就会使体质健壮。如果长期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持久的情志异常波动,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如一个人长期精神抑郁、情志不畅,容易造成气机运行不畅,日久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形成气郁体质。情志异常变化导致体质改变,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特定的关系,如忧愁日久、郁闷寡欢的气郁体贡,易诱发抑郁症、胃溃疡、肿瘤等。

中医养生 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呢


   

   中医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生病的时候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涉及的医疗领域特别广,可以达到很多西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中医的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比较安全,因此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中医治疗,但是中医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时间的调理,那么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都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因此,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各种治疗措施,也就是依据“扶正”和“祛邪”两个原则制订出来的。

   1.扶正 “正”是内因,指人体维持健康,抵抗疾病的能力而言。“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它疗法,辅以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以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达到祛除邪气、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扶正的原则,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上根据病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具体情况,分别运用益气、养血、助阳、滋阴等方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为气血两虚,应益气摄血或气血双补。

   2.祛邪 “邪”是外因,是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外来邪气和自身的病理产物。“祛邪”,就是使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消除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祛邪的原则适用于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分别运用发汗、涌吐、攻下、和解、祛寒、清热、消导和针灸、手术等方法驱邪外出。如胆道蛔虫病就是蛔虫窜入胆道的实证,应利胆排虫。

   3.攻补兼施 是指在治疗时,祛邪和扶正同时并用的方法。临床上由于病情复杂,正与邪之间互相消长,变化多端,故在治疗中必须把“扶正”、“祛邪”两个环节辩证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攻补兼施适用于正虚邪实急需祛邪,但恐正气虚弱而不耐攻者;或久病体弱余邪未除者;或邪盛正虚的虚实互见证。至于先扶正后祛邪还是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为主、祛邪为次,还是祛邪为主、扶正为次,或扶正祛邪忍时并用,可以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总之,扶正祛邪同时并用,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中医就是根据自己的方法帮助人们进行科学的身体调养,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而且中医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的治疗,在中医的帮助下,帮助人们调养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健康。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