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学上来说,五行主要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而中医当中又定义了五脏六腑,据了解五脏与五行是相互对应的,各自对应的器官就需要不同的方式来调养。相信很多人都想弄清楚到底是如何对应的。别着急,下面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一一为大家介绍心肝脾肺肾对应哪五行?
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肌体各腑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予以归属;
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官——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
情志——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
通俗解说下:
木主肝,它像春天的树一样,向上性,开窍由目;
火主心,代表心脏里的血像火一样在燃烧有激情,开窍于舌;
土主脾,代表后天性,所以饮食是要用口来完成;
金代表肺,金代表金属能发音;
水主肾,水性下降,所以会往外排出并指出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还提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和“子病反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肝病导致脾病,为肝乘牌)和反侮(肝病导致肺病,为肝侮肺)。由此提出了一些治疗准则,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这就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完整而独特的理论。总之,由于阴阳五行说在中医中的直接引用,使中医初具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特色,阴阳五行说不失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相生的理解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五行相克的理解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本文导读:五脏六腑中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他们是相互联系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五脏养护方法。
五脏简介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中处于最高主导地位。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协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脾主运化,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的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又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肾又主水,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互相影响
五脏虽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
五脏养生法
1、 心君主 怕累
心主血脉,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相当于一国之君。心气旺盛,则面色血润。反之则会出现心胸面痛、心气衰弱等症状。所以,一些 伤心 的坏习惯需要特别重视。
接收海量信息。现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许多信息,这很容易使人乱了心神。如果 心君主 变得心浮气躁,就会影响其他 部门 的协调。
情绪压抑、劳累。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看不开,放不下,都会导致体内器官调节作用衡。
专家支招:养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静卧或静坐30分钟,但切忌午饭后马上睡觉。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仅清心火,还可以养心。做一些有氧运动,多接触阳光,也对心有好处。
2、 肝将军 怕堵
肝木生发,犹如树木。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肝脏为将军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只有当肝不受约束时,身体才能达到一种轻松、疏泄的状态,犹如一棵枝叶舒展的树。但以下几个坏习惯往往会给肝 添堵 。 过量喝酒。少量饮酒能够活血,但如果过度,很容易乱肝性。
心情郁闷。压抑、生气、小心眼等情况都会令肝脏不能舒展。肝气郁结会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头疼、高血压等。
用眼过度。肝脏贮藏着丰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长期看电视、对着电脑,很容易用眼过度,从而导致肝血不足。
专家支招: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此时可以吃点酸味的食物,有健脾开胃之效,能增强肝脏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悦,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3、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医上讲的脾,实际包括脾脏和胰脏两个脏器,并经常将脾胃当作一个整体。食物要靠脾的运化才能化为精微,从而化生为精、气等滋养五脏六腑。伤脾的坏习惯主要和饮食有关。
吃得太生、太冷、太撑。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容易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也对它伤害很大。
思虑过多。中医认为 思伤脾 ,如果思虑过多,就会损伤脾气,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专家支招:中医认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应适当吃点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等。早上7-9时,喝点小米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也有好处。
4、肺怕环境差
肺像一把大伞,罩在五脏六腑上面,肺气调和则气机通畅,五脏才能正常活动。杨力指出,肺气的衰旺,还事关寿命的长短。
长期吸烟。烟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医和西医都认为吸烟对肺的伤害极大。
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
过度悲伤。早在《内经》中就有 悲伤肺 的记载,是指人过分的忧伤、悲哀就会严重损伤人体肺脏的功能。
专家支招:杨力建议,早上起床后可以找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银耳和清热的秋梨。中医更有 常笑宣肺 一说,笑让人心气平和,对肺好处多多。
5、肾怕缺水
肾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护肾一定要摒弃以下坏习惯。
吃得咸。中医讲咸味入肾,元气虚的时候,口味就会变重。
不喝水。很多人不爱喝水,这其实对肾的伤害很大。
夜生活过于丰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动实际上很伤肾。引起肾阴被伤,导致虚火上炎。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事后会出现精神不振等现象。
专家支招:先咬紧牙齿再放松,每天反复做百次,可以防止肾气外泄。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心,有强肾滋阴之功效。饮食上,多吃些坚果;泡茶时放一些枸杞,都有助于补肾。
生活中,身体出现过敏症状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认为,人体的过敏症状是由免疫系统防御过当而引起的;而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人体的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失调造成的。所以,中医将人体过敏分为三种类型,通过辨明根源、调和平衡的方式化解过敏。
肺虚型:鼻子常常不适
主要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子发痒、不通气、流清涕、嗅觉减退、喷嚏连连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鼻窦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分析:中医认为,所有外界的致病因素都是邪气。人体中肺脏司掌呼吸,统领鼻子和皮肤与自然界的气息交流。为了保护自己,肺脏在体表周围建立了一套防御系统,保证毛孔适时开合,使外界的风邪类致病物质无法侵入,中医称之为卫气。当肺虚时,卫气就会失灵,鼻粘膜会最先敏锐地感受到外界刺激,当温度刺激过度积累时,过敏性鼻炎就会发生。如果邪气侵犯到气管、肺或者皮肤组织,呼吸道不适的症状也会出现。
自疗建议:
食用药膳:取黄芪20克、橘皮12克、防风10克、紫菀12克、半夏10克、生姜9克,加一碗水,煎20分钟。滤除汁液再煎一次,然后调入适量的蜂蜜即可。
按摩局部:洗净双手,将双手搓热后,按压风池穴(颈后发际两旁的凹陷处)、合谷穴(两手背虎口处)、迎香穴(两侧鼻翼旁0.5寸)、鼻通穴(两侧鼻骨下凹陷处)。每个穴位各按压10次,力量以被按压部位有酸胀感即可,不可用力过度,尤以起床前和沐浴后按摩为佳。
脾虚型:皮肤莫名划痕
主要症状:以肠道不适为主,患者往往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部胀气。患者的皮肤容易出现划痕或发生食物过敏。
分析:如果一个人平时说话声音洪亮,会被称为中气足,中医认为这就是脾气。
脾功能良好则中气足,气血生成旺盛,身体健康;当脾虚而中气不足时,运送废物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湿浊蕴含在肌肉之中,左冲右突需要释放。此时划一下患者的皮肤,里面的湿气立即感觉到了压力,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突出和隆起,有时还会有出血点。
自疗建议:
谨慎饮食:饮食方面忌过饥过饱、过量饮酒、过食油腻和酸咸事食物。尤其要谨防某些水果引起的过敏,譬如桃子上的桃毛、菠萝表皮的钩刺、芒果的汁液等。另外,过量食用荔枝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
自我按摩:按揉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天枢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中脘(脐上4寸处)、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4个穴位,用两手中指各按两侧穴位,由轻而重地按揉30-50次。
肾虚型:皮肤出现紫癜
主要症状:患者常常感觉精神不振,有时还会觉得颈后寒冷、腰部酸疼、四肢不暖,起夜也较平常次数增多。
分析:中医所说的肾,为身体的元气所在。肾脏收集全身的精神元气,然后供给并参与各脏器功能。当肾虚精血不足时,血液在血脉中的分布就会紊乱,溢出血脉,在皮肤上留下出血点,发生紫癜。此外,如其他脏器发生过敏并且常年不愈,也会影响肾脏,引起肾气亏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过敏症状。
自疗建议:
推荐药膳:将红参6克、胡桃仁3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可以补纳肾气。
饮食方面应尽量少食寒性食物,例如瓜果、柑橘、白菜、竹笋、香菇、蟹、薏仁、绿豆等。据研究发现,过敏患者每摄取超过标准量1%的寒性食物,过敏症状将增加1.047倍。自我按摩:可以搓热手心后,分别放在腰部上下按摩,直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也可经常搓脚心的涌泉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不少于300下。有利于浊气下降、益精补肾、强身健体。
我们都有过咳嗽的经历。其实在中医领域里,咳嗽也有很多种。本文想跟大家说说脾肺亏损型咳嗽,这是一种中医病名,同样也能看出病因是什么,就是脾肺亏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脾肺亏损型咳嗽的治法还有脾肺亏损型咳嗽的症状等问题!
治疗方法
六君子汤加山药五味子。
证候表现
肺虚嗽必气逆汗出,颜白飧泄。
治则治法
当补脾敛肺。
处方
君子汤加山药、五味子之属。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卷)咳嗽(篇)。
原文
肺虚嗽必气逆汗出,颜白飧泄,当补脾敛肺。(六君子汤加山药、五味子之属。)
咳嗽的预防与调摄
咳嗽一般预后好,尤其是外感咳嗽,因其病轻浅,及时治疗多能短时间内治愈。但外感夹燥夹湿者,治疗稍难。因夹湿者,湿邪困脾,久则脾虚而积湿生痰,转成为内伤之痰湿咳嗽;夹燥者,燥邪伤津,久则肺阴亏耗,转成为内伤之阴虚肺燥咳嗽。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深,治疗难取速效,但只要精心调治亦多能治愈。
咳嗽病证若治疗失当,无论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其转归总是由实转虚,虚实兼夹,由肺脏而及脾、肾,正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心、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瘀血互结而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演变成为肺胀。
预防与调摄
咳嗽的预防,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若常自汗出者,必要时可予玉屏风散服用。咳嗽时要注意观察痰的变化,咳痰不爽时,可轻拍其背以促其痰液咳出,饮食上慎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碍脾助湿生痰,若属燥、热、阴虚咳嗽者,忌食辛辣动火食品,各类咳嗽都应戒烟,避免接触烟尘刺激。
咳嗽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咳逆有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临床症状。
2、急性咳嗽,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哕音。
4、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二、鉴别诊断
1、哮病、喘病哮病和喘病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2、肺胀肺胀常伴有咳嗽症状,但肺胀有久患咳、哮、喘等病证的病史,除咳嗽症状外,还有胸部膨满,喘逆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颜面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尚有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等主要症状,具有传染性,X线胸部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4、肺癌肺癌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但多发于40岁以上吸烟男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一般咳嗽病证不具有这些特点,肺部X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结语:有关脾肺亏损型咳嗽的相关知识,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脾肺亏损型咳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咳嗽有很多种,治疗的时候要注意病因和病症。对于本文说到的脾肺亏损型咳嗽是一种中医领域里的分类,大家要多了解哟!
脾肾是我们的身体重要的器官,关系到我们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正常运动,所以应该要了解脾肾的调理方法以及养护方法。脾肾虚弱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补脾肾的药方,比如桂枝防风汤与肾气丸,也可以食用苏叶生姜汤跟右归丸,都是可以起到很多的滋补脾肾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用量。
一、桂枝防风汤与肾气丸。肾气丸有极好的温肾助阳的功效,采用熟地、山臾、山药三种药材研磨制成药丸,其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药补益肝脾,山臾补肾养肝益脾。为达到肾气丸的最佳功效,最好用桂枝防风汤送服,桂枝防风汤是采用附子、桂枝、泽泻、茯苓、丹皮熬汤煎煮而成的,有温肾助阳,通泄肝脾肾的浊气的作用。这个治疗脾肾阳虚的配方温和而不燥,滋润而不腻,有温肾助阳解表的功效。
二、苏叶生姜汤和右归丸。右归丸有命门温补肾阳的功效,采用熟地、鹿角胶研磨制成药丸,其中熟地滋补肾阴,帮助肾阳,鹿角胶为名贵药材,性味温和,温补肾督二脉。为达到右归丸的最佳功效,最好用苏叶生姜汤送服,苏叶生姜汤是采用山臾、山药、枸杞、菟丝子、肉桂、附子、当归、杜仲等熬汤煎煮而成的,有滋补温养肝肾,祛寒壮阳壮腰的作用。这个治疗脾肾阳虚的配方温和而不燥,滋润而不腻,有温肾助阳解表的功效,将发散的风寒与温阳相互作用裨益,调节体质。
三、复方补骨脂冲剂。这款冲剂有很好的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全方采用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中医药材,可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健筋骨,补肝脾,特别适用于脾肾阳虚所导致的腰酸膝痛或腰部劳损等患者。另外,复方补骨脂冲剂对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
补天灵片也是补肾滋脾的常用中医治疗方剂但要注意不宜多服。脾虚肾虚阳气不足不要过于担心,坚持中医辨证治疗会极大改善的,另外要注意早做治疗,否则只会加重病情,延长疗程。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