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养生知识胃胀气

2019-10-13 │ 胃养生知识胃胀气 胃的养生常识

胃间质瘤免疫组化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胃间质瘤免疫组化》,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众所周知胃间质瘤免疫组化属于消化系统肿瘤,数据显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是威胁国人身体健康的主要胃肠疾病之一。胃间质瘤免疫组化的可怕之处在于很难通过传统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此种病症,因而极易延误最佳治疗。那么究竟什么胃间质瘤免疫组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该肿瘤细胞大多为未分化或类上皮样,传统检测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并因此可能导致临床检验结果出现漏诊和误诊,导致治疗方案无法对症[1]。随着高分辨电镜、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组化计数的不断进步,我们针对性地开展了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2岁,临床不同程度的存在腹部胀痛、肿块、肠梗阻、便血等症状,临床影像学(B超、CT)检查可见腹腔有实质性占位。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术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放化疗治疗,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署(NIH)危险度分级[2]:高度危险11例,中度危险15例,低度危险28例,极低度危险6例。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82±9.91)岁,体重49~87kg,平均(63.28±8.94)kg,病程15d~2年,平均(1.16±0.51)年,肿瘤所在位置:胃35例,小肠15例,结直肠6例,食道4例。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亲属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肉眼观察大体标本特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表现及病理特点,采集病理标本进行实验室固定,固定溶液为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并均分为两份,一份做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行病理学检查;一份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即用型试剂对标本中瘤细胞(CD117)、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SMA、Ki67、S100蛋白分子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1.3阳性判断

免疫表型CD117、CD34及SMA、S100、Ki67阳性判断[3]:以染色后着色于瘤细胞胞浆记为CD117阳性;以染色后着色于瘤细胞包膜记为CD34阳性;以染色后细胞呈棕黄色,细胞浆着色且阳性表达面积大于20%以上记为SMA阳性;以染色后细胞核着色记为S100阳性;每张切片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进行阳性细胞观察,随机阳性细胞染色清晰,、背景染色较低的10个视野,观察并计算每个视野下阳性细胞数量,以阳性细胞数大于5%视为Ki67阳性,反之视为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胃肠道间质瘤特征

肉眼下观察大体标本,可见直径0.7~10.8cm大小肿瘤,其主要位于黏膜基层、下层、肠系膜上及浆膜外。所有瘤体边界清晰、质地偏硬,编织状切面主要呈红、白色或灰白(灰黄)相间色,分界尚清,瘤体表面有明显溃疡、糜烂形成,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其中34例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级GIST患者的肿瘤于消化道内以膨胀性方式进行生长,其边界清晰,无包膜,部分有假包膜,切面质韧,主要呈灰白色,局部呈灰红色;26例中、高度危险分级GIST患者瘤体则呈息肉状,质地较软、有出血,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

镜下观察病理标本,可见肿瘤细胞多膨胀性生长于消化道肌层,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其边缘交叉于平滑肌间,细胞型主要以圆形、梭形、上皮样或混合性形态为主,其分界不清,胞质中、轻度嗜伊红,梭形或卵圆形胞核,膜薄,染色质较为均匀,可见小核仁及大片肿瘤细胞或部分瘤内局灶出现凝固性坏死,呈现的细胞影均质红染,同时由残留的核碎片呈现。

60例GIST患者中圆形细胞型5例(8.33%),梭形细胞型37例(61.67%),上皮样细胞型17例(28.33%),混合性细胞型7例(11.67%)。

2.2 免疫组化分析

60例GIST患者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表达结果分别为55例(91.67%)、50例(83.33%)、17例(28.33%)、22例(36.67%)、22例(36.67%),其中CD117、CD34同时阳性表达43例(71.67%)。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分别为8例(72.73%)、6例(40.00%)、7例(25.00%)、1例(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图1 CD34 图2 CD117

3 讨论

GIST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病灶可能沿食道至直肠,其中最为常见的又以胃和小肠居首,由于GIST自身肿瘤细胞的特殊性,而且位置跨度大,因此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且无特异性,这导致术前诊断较为困难[4]。本研究中病理检查结果,借助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GIST细胞不仅体积差异明显,而且界限清晰;但我们也注意到其虽然表面光滑,但纤维包膜不明显,并可能伴有各种变性坏死类型。但如果GIST为较高程度的恶性肿瘤,其主要表现为界限模糊、质软,多呈现为鱼肉样,有的甚至在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出现炎性粘连等现象。

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例GIST患者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表达均超过28%,且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的组间差异显著。这些结果不仅提示GIST随着间质瘤危险性增高,增殖性越强;而且该肿瘤的分化类型未不定向[5];据此我们考虑在临床检测时,可将Ki67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参考依据。秦双立[6]等也在文献中提到Ki67是与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据此我们认为可将其作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常用检测项目。

综上所述,瘤细胞和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阳性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据,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以提高判断,对于GIST肿瘤细胞的证实具有重要意义。

ys630.coM延伸阅读

胃间质瘤手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胃切除后,小肠的消化负担必然加重,所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很必要。那么胃间质瘤手术后饮食原则是什么呢?

(一)原则

1.手术后早期胃切除术后两周内,饮食采用“循序渐进、少量多餐”的试餐原则。供应的食物低糖、品种少、体积小、次数多、清淡、易消化。可用十二指肠穿刺导管针从十二指肠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补充要素膳)。

2. 手术后后期主要是防止倾泻综合征的发生。随着患者恢复,开始吃较大量和较多种类的食物。

(二)饮食治疗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饮食特点是采用不需咀嚼的低糖高脂肪高蛋白质液体食物,为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做好准备。每日6餐,每餐由30~40ml开始,逐步增加至每餐150~200ml。食物可采用鸡汤、鱼汤、排骨汤、蛋花汤或与米汤混合等。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饮食特点是采用半流食,每日6餐,主食可选用米粥、面包、面条、面片、花卷、馒头、饼干等;副食可选用煮蛋、瘦肉、鱼虾类、豆腐、少渣的蔬菜(如去皮的瓜茄类等)、果泥、菜泥等。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饮食特点是采用软饭,每日6餐。应注意进食时避免饮用汤和饮料。

胃肠间质瘤能治好吗


肠胃间质瘤就是在消化管道上,因为一些细胞的原因,会导致消化道有一些肿瘤,如果这些肿瘤不清洗或治疗,就会引起人体很严重的疾病,胃肠间质瘤的医学造影看起来就和胃溃疡差不多,他会使胃部经常感觉到疼痛,就好像有东西在压迫自己的消化道一样,那么胃肠间质瘤能治好吗?

胃肠间质瘤的定义为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所谓间质瘤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也叫胃肠间质瘤,或胃肠道间质肿瘤因为肿瘤起源不清位置,多在胃肠之间而定为间质.临床表现跟胃溃疡差不多,不太典型有一些黑便之类的.往往伴有腹部疼痛和压迫感.医治的方法首选是手术切除切除后,肿瘤复发的几率非常大长的也快。

胃肠间质瘤(GIST)的定义为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间叶细胞瘤.所谓间质瘤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也叫胃肠间质瘤或胃肠道间质肿瘤因为肿瘤起源不清位置多在胃肠之间而定为间质.临床表现跟胃溃疡差不多不太典型有一些黑便之类的.往往伴有腹部疼痛和压迫感.医治的方法首选是手术切除切除后肿瘤复发的几率非常大长的也快.

这种肿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如果术后病人情况较好可以选择中医保守治疗定期复查对胃和肺等转移靶器官进行CT或有条件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有无转移.目前西医只有一种2003年上市的基因药物成分叫做依马替尼靶定c-kit基因通过了美国FDA的验收主要是针对白血病研制的不过现在也适用于治疗间质瘤.

肠道间质瘤能活多久


肠道间质瘤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肠道方面的症状,而且主流也有很多特点,首先比较常见的是需要通过化疗和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早期进行诊断,给予合理的控制,一般在做完手术后是不会发作的,所以大家在这一方面可以放心。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在过去常常被误诊漏诊的疾病,近十年来才被正确认识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一类相对罕见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在上海的发病率约为100万分之23,占到胃肠道肿瘤的1%到4%。一般的发病年龄在55岁到60岁。60%到70%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20%到30%长在小肠,还有小部分发生于食管、结肠或直肠。

胃肠道间质瘤并不等同于胃癌或者肠癌。癌是指发生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和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而胃肠道间质瘤则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其局部侵袭性并不如癌肿,较少通过淋巴结而是通过血液转移。

这也就意味着这种肿瘤有三大特点:

1、对常规的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首选治疗方式,分子靶向药物也可用于辅助治疗。

2、手术后容易复发。虽然低风险级别的胃肠道间质瘤经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但随着风险级别的增加,其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40%到90%,一旦复发转移,生存时间仅为10到20个月,绝大多数患者复发于首次切除的两年内,有些甚至会在10年后复发。

3、早期诊断不易。由于症状不明显又缺乏特异性,胃肠道间质瘤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尤其是直径小于两厘米的肿瘤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常见的早期表现主要是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贫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肿瘤普查、体检或其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得了此病。

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诊断主要依靠纤维内镜、内镜超声、B超和CT等。

特别提醒,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包括呕血、便血或黑便等症状,以及腹部发现包块、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或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贫血时,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如果在胃镜检查中没有发现病灶,最好再进行小肠镜检查,以免漏诊。

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因及预防


肾间质纤维化这种疾病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它的发病原因是不了解的,而且你们也不知道肾间质纤维化的预防是怎么样的。对于肾间质纤维化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并且及时的发现疾病的存在。

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人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如心、脑及外周血管硬化的表现,伴或不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良性期血压常中度升高,最终导致充血性心衰或脑血管意外,只少数患者死于肾衰。恶性期舒张压常在130mmHg以上,视乳头水肿为其突出的特点,有时也可见出血与渗出物,常导致肾衰。

原因:

1、动脉性肾硬化:发病机理与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同。

2、良性肾硬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和肾小球内高压都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良性肾硬化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也可见于老年人,甚至无高血压的患者。这些变化可能与老年人GFR进行性下降有关。

3、恶性肾硬化:最初的病变是因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血管壁损伤。

预防保健:

(一)饮食调养 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 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辨证施护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教给患者一些控制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给病人安排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摇动床架,光线不宜过强。阴虚为主者,少食生姜、羊肉等食物,多食养阴之品;阳虚者注意保暖,少食寒凉之品。

相信你们看完这篇文章介绍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你们应该都知道如何去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幸的遇到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动脉硬化的情况加重。

肺间质性纤维化的原因


肺是我们所有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肺受到损伤,我们就无法进行呼吸,人的机体运转就会停止,我们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肺虽然很重要,但也相当的脆弱,过多外界的污染物或是灰尘都能导致肺发生病变,比如肺间质性纤维化就是常见的一种由于外界伤害而导致的肺部疾病。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病因有的明确,有的未明。明确的病因有吸人无机粉尘如石棉、煤;有机粉尘如霉草尘、棉尘;气体如烟尘、二氧化硫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药物影响及放射性损伤。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肺瘘”等范畴。

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进行性气急,干咳少痰或少量白黏痰,晚期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呼吸衰竭。查体可见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或捻发音。有不同程度紫绀和杵状指。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

病因

弥慢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病因有的明确,有的未明。

⒈ 环境因素:有吸入无机粉尘如石棉、煤 ; 有机粉尘如霉草尘、棉尘;还有烟尘、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吸入。

⒉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反复感染,常为此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又是病情加重的条件。

⒊ 药物影响及放射性损伤。

⒋ 继发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们要非常注意肺的保护,天气寒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防寒气入侵;空气中污染过重时要记得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或减少抽烟,这些都是对肺部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肺部。

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怎么办?


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说明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而对于患者来讲必须注意了解,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治疗就包括药物者治疗,例如激素的使用,还有各种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当然中药调理不可缺少。

一、西药治疗

(1)激素治疗:强的松30—40毫克,分2-3次口服,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lO毫克,1日1次。

(2)治疗并发症: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3)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舒喘灵等。

(4)氧疗:适用于晚期患者。

二、中医药治疗

(1)肺气虚损:咳喘声低、易疲乏,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各10克、防风6克,太子参15克,炙麻黄6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2)气阴两虚,痰淤阻肺:干咳无痰或少痰,喘息气短,动则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淡红、首薄白或少苔,脉细滑或细弱。治法:补肺滋肾,化痰活血。 方药:太子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各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生黄芪30克,百合30克,胡桃肉15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六味地黄丸。

(3)脾肾阳虚,淤血内阻:咳喘无力,动则加甚,呼多吸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面灰唇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温肾,化痰活血。方药:熟附于10克、肉桂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泽泻,0克、生黄芪30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仙灵脾10克。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金匮肾气丸。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如何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下呼吸道弥漫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其实这种疾病尤其好发在40到50岁的男性身上,所以对于这种疾病首先要进行诊断,之后再对症的治疗用药。

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系指原因不明的下呼吸道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侵犯肺泡壁和临近的肺泡腔,造成肺泡间隔增厚和肺纤维化。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其至小气道和小血管也可受累。其临床特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Velcro罗音,进行性低氧血症。肺功能受损以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障碍为主。IpF较少常见,且诊断困难,患病率约2-5/10万,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多数病程为慢性,起病骤急者罕见。

二、治疗原则

1.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

2.免疫抑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者或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中医中药作辅助治疗用。

4.其他对症措施:如氧气疗法,抗生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等。

5.肺移植。

三、用药原则

1.轻症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者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2.重症或急性型者宜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作冲击疗法。

联合中医中药可减轻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化瘤膏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化瘤膏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矾石2分,芎䓖2分,当归2分,大黄2分,黄连2分,芍药2分,白蔹2分,黄芩2分,吴茱萸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鸡子黄和之。

【功能主治】瘿瘤,肉中肿起,生瘤渐大。

【用法用量】涂细故布上,随瘤大小厚薄贴之,干则易。着药熟,常作脓脂,细细从孔中出也。探却脓血尽,着生肉膏,若脓不尽,复起如故。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化瘤膏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胃多发黄色瘤


很多人的肠胃经常会生病,而且经常还会出现黄色瘤在现象,这不属于什么肿瘤疾病,患者也不要把黄色肿瘤当成是肿瘤,这只是由于骨骼系统的部分脂质沉着所致,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好自身的饮食,并且要做好生活中的防护工作,从饮食方面开始,因为饮食对于病情的恢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能缓解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其实,胃黄色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生活中注意以下的护理保养就可以。胃黄色瘤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优质蛋白。

1、

胃黄色瘤患者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胃黄色瘤患者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例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

2、

控制饮水胃酸缺乏者,忌冲淡胃液。饮食中宜加入醋、柠檬汁、酸性调味晶,胃黄色瘤患者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饭前及饭后尽量少喝水。

3、

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胃黄色瘤患者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4、

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胃黄色瘤患者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5

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胃黄色瘤患者最好避免食用。

6、

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胃黄色瘤患者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

温馨提示:

胃黄色瘤属于黄色瘤的一种类型,患者们在确诊之后,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合理饮食,希望上述的饮食原则可以帮助到患者们,最后祝患者们早日康复。

胃泌素瘤(外科)


【概述】

胃泌素瘤(促胃液素瘤)是胰腺的一种非胰岛细胞瘤,它产生大量的胃泌素使胃液分泌亢进,导致严重顽固的消化性溃疡。

【诊断】

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胃泌素瘤的可能性:①小于20岁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②伴水泻或脂肪泻;③胃酸和胃泌素分泌显著增高;④胃大部切除术后有吻合口溃疡;⑤巨大或多发溃疡或溃疡在非常见部位,如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⑥十二指肠溃疡伴高血钙;⑦积极内科治疗无效;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迅速复发,出现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⑨X线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有肿瘤。

为明确诊断可作下列进一步检查:

(一)胃液分析 对怀疑胃泌素瘤的病人都应作胃液分析。胃泌素瘤病人夜间12小时胃液总量1000ml(正常人400ml),每小时胃液量200ml(一般溃疡100ml),基础胃排酸量BAO15mmol/h(正常人3.5mmol/h,十二指肠溃疡10mmol/h),注射五肽胃泌素(6g/kg IV)激发后最大排酸量MAO仅稍高于正常值(30~40mmol/h),BAO/MAO0.6(正常人0.2,十二指肠溃疡0.35),这是由於胃泌素瘤病人空腹基础状态时血液中胃泌素浓度很高,胃酸分泌已高度兴奋,接近最大量,因此虽五肽胃泌素刺激,变化不大。

(二)胃泌素测定 正常人空腹时血清胃泌素(放射免疫法)为50~200pg/ml,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为600pg/ml,而胃泌素瘤病人500pg/ml,甚至可高达1000~2000pg/ml。

(三)内窥镜及X线钡餐造影 可能发现:①胃内大量胃液积聚;②胃泌素对粘膜有营养作用,所以胃粘膜皱襞粗大肥厚,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腔扩大,粘膜水肿肥厚;③十二指肠第一部或第二部、第三部、空肠溃疡;④十二指肠有肿瘤;⑤已作过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有吻合口溃疡。

【治疗措施】

抗酸剂和抗胆碱能制剂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控制疾病的进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出血、穿孔等合并症。一旦发生并发症有很高的死亡率。

过去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胃泌素瘤都用手术治疗。胃泌素瘤常常是多发的或者是隐匿的,术中无法发现。曾经采用浅部肿瘤作单纯肿瘤切除术;深部肿瘤作胰体、尾切除术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找不到肿瘤时作盲目性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症状常常复发。全胰腺切除术病人难以耐受,危险性大,术后胰腺功能完全丧失,有严重的后遗症。恶性胃泌素瘤常于手术时已有转移,即使作全胰腺切除术也无法将所有转移病灶完全清除。而转移灶也能分泌大量胃泌素引起症状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许多外科医师主张作全胃切除术,因为胃壁细胞是胃泌素作用的靶细胞,全胃切除术可将靶细胞全部彻底切除,即使有肿瘤或转移病灶未被切除,也不会再有胃酸分泌,非但症状解除,而且不会发生并发症。但病人全身情况差,全胃切除术手术范围大,手术危险大,术后后遗症多,营养障碍严重。1978年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问世。该药有显著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够控制胃泌素瘤症状,防止并发症,因此胃泌素瘤是否能用内科治疗避免作全胃切除术就成为医学界有争论的问题。

多数外科医生认为对胃泌素瘤病人手术还是必要的,理由是:①H2受体拮抗剂必须长期服大剂量甲氰咪胍,长期服用可影响男性激素的功能,发生男性乳房肥大、阳萎、精神错乱等不良副作用。②部分病人对该药有抗药性。③很多病人不能坚持终生服药。胃泌素瘤常周期性活动,症状缓解后病人常擅自停药,直至溃疡再度活动引起出血、穿孔,才不得不手术,但此时病人的情况大不如前,作全胃切除术死亡率明显增高,大为不利。④若不手术 胃泌素瘤或恶性尚无转移的胃泌素瘤病例就失去彻底治疗的机会。

一般先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药物疗效。除非术前已肯定肝脏有转移,而药物有效或全身情况差禁忌手术,所有病例都应手术探查。有的病人原来情况很差,用药后情况好转,手术不再是禁忌。伴有甲状旁腺腺瘤的病人应先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术前要纠正体液和电解质紊乱,做好全胃切除术的准备。术中首先进行全面彻底的探查,弄清胰腺、十二指肠、胃窦有无肿瘤,肝脏、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药物无效以及需要持续长期服药的年轻病人,若是肿瘤多发或者已有转移,不能完全切除的均应尽量切除肿瘤并作全胃切除术。有人主张:对于单发肿瘤,特别是十二指肠胃泌素瘤不作全胃切除而作肿瘤切除或胰体尾切除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于术中未发现肿瘤的,只作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应用H2受体拮抗剂,观察血清胃泌素含量,若症状复发,胃泌素升高,再作全胃切除。他们认为迷走神经切断术能加强H2受体拮抗剂的抑酸作用。但单纯肿瘤切除术的治愈率仅5%,迷走神经切断术对H2受体拮抗剂的加强作用目前尚不肯定,所以很多外科医师认为对单发肿瘤以及术中未发现肿瘤但术前诊断肯定,血清胃泌素值很高,并能除外胃窦G细胞增生的仍以作全胃切除术为宜;对于药物有效,年老不能耐受全胃切除术的病人可以考虑以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替代全胃切除术。凡有幽门梗阻者必须解除梗阻。有经验的外科医师作全胃切除术死亡率低于3%。与胃癌作全胃切除术不同,如果术前准备充分,手术可无并发症,术后腹泻控制,体重增加,营养和全身情况很快好转。术中若未发现肿瘤,应排除胃窦G细胞增生,若术前未做蛋白餐或胰泌素试验,不能排除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半胃切除术,术后监测胃泌素变化,若仍维持在高水平并有症状复发者再作全胃切除术。胃泌素瘤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时应作急症全胃切除手术。在极端高危病例可在全胃切除后不作胃肠道重建,在远端食管内放管引流,另作空肠造口,情况好转后再次作胃空肠吻合;或者用静脉滴注甲氰咪胍抑制胃酸分泌,作穿孔修补或出血动脉缝扎术。

【临床表现】

胃泌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多见,5%为16岁以下儿童。男∶女为3∶2。临床症状主要是消化性溃疡和腹泻。

(一)消化性溃疡 90%以上病人有溃疡。胃泌素瘤分泌大量胃泌素,由于大量胃泌素的持续刺激胃酸、胃蛋白酶过度分泌,粘膜被消化而产生溃疡。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60%)或胃窦小弯侧(10%)。20%病例溃疡发生在不典型部位如食管下端,十二指肠第二、三段或空肠上段。约15%为多发溃疡,常一个在十二指肠第一部,其余的在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病者有溃疡病症状,常内科治疗无效,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60%),手术治疗后易复发。

(二)腹泻 30%病人有腹泻。7~10%病人只有腹泻而无溃疡症状。腹泻间歇发作,1天可泻5~6次,水样,有时为脂肪泻,大便量多,奇臭。腹泻由于大量胃酸进入小肠增加肠内液体量,肠内容物变酸性,使胰脂肪酶活性降低,胆盐在肠内沉淀,二者均影响脂肪的消化,乳化和吸收。此外胃泌素刺激肠蠕动并影响肠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腹泻常引起失水和低钾。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泌素瘤的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时重叠。若血清胃泌素在临界水平(200~750pg/ml)可作激发试验(进食蛋白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钙或胰泌素后再测血清胃泌素)。除胃泌素瘤外许多情况可引起胃泌素血症。其中不伴高胃酸分泌的有:①萎缩性胃炎(因缺乏胃酸,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不受抑制)。②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酸分泌降低,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此二者可以通过胃酸分析与胃泌素瘤区别。伴高胃酸分泌的有:①肾功能衰竭(胃泌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时胃泌素在体内蓄积);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钙刺激胃泌素分泌);③胃窦G细胞增生;④胃术后胃窦残留(胃大部切除 胃空肠吻合时胃窦旷置或胃窦粘膜残留),胃窦与对胃泌素有抑制作用的胃酸隔离,但能接触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引起大量胃泌素分泌;⑤溃疡病伴幽门梗阻(胃窦部有胃内容物潴留,胃扩张刺激胃泌素分泌)。此5种情况可用激发试验与胃泌素瘤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窦G细胞增生症病人在进蛋白餐后胃窦G细胞受蛋白刺激,分泌胃泌素,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而胃泌素瘤病人(由于胃酸过高抑制了胃粘膜释放胃泌素)和残留胃窦病人(残留胃窦不接触食物)血清胃泌素很少变化。钙剂是使胃泌素瘤释放胃泌素的强刺激,胃泌素瘤病人注射钙剂后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而十二指肠溃疡和残留胃窦病人则否。注射胰泌素后胃泌素瘤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而十二指肠溃疡、胃窦G细胞增生和残留胃窦病人则否。

定位诊断 一旦诊断为胃泌素瘤就须定位。除十二指肠壁胃泌素瘤外钡餐X线检查、内窥镜检查对定位帮助不大。由于肿瘤小,CT、B超扫描常不能发现早期肿瘤。胰腺的胃泌素瘤血供不丰富,选择性血管造影结果也不满意。经皮肝门静脉插管从引流胰腺的脾静脉各段抽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对胰腺胃泌素瘤有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

胃脂肪瘤的偏方


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难以攻克的一个难题.在人们的生活中,由于肿瘤而死亡的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中,所以人们对于肿瘤的恐惧就像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一样.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肿瘤种类却正在陆续出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措手不及.胃脂肪瘤就是如今出现的一种肿瘤之一,对于这样一个病因不明的疾病,人们更愿意去相信一些民间的小偏方.


①可选用二陈汤20克,党参10克,鲜姜半夏5克、出云苓20克,以上药材洗净后,放入煎锅内加500毫升的水,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后加入姜汁10克后搅拌服用,一日一剂.

②也可以使用老陈皮5克,干炒子术8克、炒生芥子15克、干皂刺10克、以上中药洗干净后放到煎锅里煎煮25分钟,取汁放凉后,分成两份,一日一剂.

③或选用生黄芪10克、干白药20克、鲜土贝母15克、老陈皮10克;洗干净后晾干,干炒10分钟后药物发黄,研磨成粉,加入40克蜂蜜搅拌后,捏成黄豆大小的药丸,一日三次,一次一粒服用.

以上就是中医中治疗胃脂肪瘤的小偏方.在如今对胃脂肪瘤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对于人们来说,这些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无论它的效果如何,它都是人们的一种慰藉.而人们仍然应该怀有的一个信念是总有一天人类都会克服这个疾病,让人们不再因为它而失去生命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