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附子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它是一个能够制作药膳,同时能够制作药品,而且大香附子的使用方法也比较广泛,在选择时也可以放心进行,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假香附、三棱草、伞序三棱草、砖子苗
【来源】莎草科 大香附子 Mariscus umbellatus Vahl,以 根状茎 、 全草 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根状茎:辛,温。
【功能主治】根状茎:调经,止痛,行气解表。主治感冒,月经不调,慢性子宫内膜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贵州草药》
以上就是关于大香附子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大香附子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大香附子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沉香附子汤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别名】沉附汤、二味沉附汤
【处方】沉香1块,附子1只(9钱,重者,炮,去皮脐,切片子)。
【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寒凝气滞,水湿停留,身面浮肿,胀满气喘,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沉附汤(《朱氏集验方》卷四)、二味沉附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全集》)。
【各家论述】《瘴疟指南》:是方用附子,乃肾经本药,加以沉香,能引上焦阳气入肾,肾中有阳气则下元暖,根本固而邪风自息矣。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沉香附子汤,我们知道沉香附子汤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对于香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其实我们都可以多去认识了解,因为这样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就可以正确的利用他们帮助解决,如它能够帮助起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1、对子宫的作用:
张发初等报道,5%香附流浸膏对豚鼠、兔、猫和犬等动物的离体子宫,无论己孕或未孕,都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缩力减弱、肌张力降低。其作用性质与当归素颇相似,但较弱。2、抗炎作用:
Singh N 报道,香附醇提取物100mg/kg 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脚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强于5-10mg/kg氢化考的松。Gupta MB 研究证明其抗炎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成分IV-B对角叉菜胶所致脚肿的抗炎作用,比氢化考的松强8倍,安全范围大3倍。对甲醛性脚肿亦有抑制作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的效力之比为1:3,说明可能在消化道内只部分吸收。3、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无效。香附烯Ⅰ和Ⅱ的抑菌作用比挥发油强,且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氢化不影响其抗菌作用。香附酮则完全无效。香附提取物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4、其它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香附所含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物质主要为a-香附酮(a-Cyperone)。基本上一提到丁香附子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丁香附子散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丁香半两,槟榔1个(重3钱),黑附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舶上硫黄(去石,研)2钱,胡椒2钱。
【制法】先将四味为末,入硫黄和匀。
【功能主治】膈气吐食。
【用法用量】方中用法内“飞??雏”,原作“附子”,据《普济方》改。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附子1两,母丁香49个,生姜半斤(取自然汁半碗)。
【制法】用附子钻孔四十九,以丁香填孔内,将生姜汁用文武火熬尽;又用大萝卜1个,取1穴子,入附子又填内,将萝卜盖之,又用文武桑柴火烧香熟为度,取出,切附子作片子,焙干,捣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块,吐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汤1盏调下,每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丁香附子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丁香附子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香附子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且应用广泛的中药,还被称为莎草根和香附,主要生长在河、溪、海等水边沙地上,属于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们经常会在野外看见香附子的身影。香附子作用药用,在我国的中药学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就来说说香附子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香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1.脘腹胀痛
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
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3.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4.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香附子的使用:
1.活血调经
玫瑰香附猪肝汤:
香附5克,猪肝300克,干玫瑰花7朵,葱段、姜片、橄榄油、淀粉、盐、料酒各适量。猪肝洗净切片,加少许淀粉拌匀。香附洗净,与玫瑰花一起,加3碗水,煮约5分钟出味后熄火,去渣留汤。汤汁煮滚,滴数滴橄榄油,入猪肝片、葱段、姜片,快火煮熟,加盐、料酒调味即可。
2.理气解郁
香附芡实粥:
香附10克,芡实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加入芡实、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加白糖调味。
疏肝理气
3.香附茶:
香附、川芎、茶叶各3克。香附、川芎润透,切薄片。把川芎、香附、茶叶放入炖杯内,加水250毫升;把炖杯置大火上烧沸,用小火煎煮10分钟即成。
灸香附这个名词光用眼睛看的话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当然一般的普通人可能是真不知道甚至还会以为可能没见过.但是这个对于医者来说那可是是经常见到的东西.如果解释的清楚一点那么肯定也会有很多的人会明白.因为灸香附是一种中药药材,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中医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西医所能比拟的.中医讲究的是治本,而西医讲究的是哪痛治哪!中医比起西医来要详细的多.不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都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也很好的将这两种医学结合在一起.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医学启源》:"快气."
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汤液本草》:"治崩漏."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香附的作用
脘腹胀痛
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调经止痛
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抗菌作用
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
麻醉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解热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降温作用
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抗炎作用
对于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保护支气管
香附对支气管痉孪有保护作用.
止呕吐
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安神宁心
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降压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压缓慢下降,可持续0.5~1小时.
强心
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
以上所说的都是灸香附的要用价值,灸香附不仅应用在中药里面在一些西药的配方里面也时常能见到灸香附的身影.有很多种类的疾病灸香附都可以起到一个治疗的作用.不过是药就有三分毒,虽然灸香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而且使用像灸香附这样的中药药材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在对草药选择的时候可以放心进行,假香附是一种对于我们不陌生的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我们来看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根茎及根。
【原形态】砖子苗,一年生草本。根茎短,高15-50cm。秆疏丛生,锐三棱形,平滑,基部略膨大。叶与秆近等长,宽3-6mm,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5-8,长于花序,斜展。长侧枝聚伞花简单,有6-12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8cm,或有时短缩;小穗平展或稍下垂,长3-5mm,宽约0.7mm,常有1花,少有2花;鳞片膜质,长圆形,先端钝,长约3mm,边缘常内卷,淡黄绿色,背面有数脉仅3条明显;雄蕊3;花柱短,柱头3,细长。小坚果三棱状狭长圆形,长约2mm,黄褐色,表面有细点。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松林下。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崩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对假香附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假香附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假香附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假香附的重要性。
很多人对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 子根的加工品 。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性状】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
【毒性】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 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 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鉴别】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 5ml,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 231nm与274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炮制】 附片 :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归经】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3~15g。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贮藏】盐附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黑顺片及白附片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本经》
我们知道了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香附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香附(醋制)300g 当归200g 川芎50g 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 白术(炒)100g 砂仁25g 陈皮50g 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用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香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 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处方】香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 槟榔 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看完了本文对香附丸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竹节香附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 红背银莲花 的 根茎 。夏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细纺锤形,长1.5~2.5厘米。三出复叶,根出,花后伸长,叶柄长10~15厘米;小叶片3裂至中部,裂片倒卵形,3浅裂或缺刻状,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花茎较叶为长,有叶状总苞3片;苞片3深裂,具短柄,裂片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5~15毫米;花单一,顶生,白色,直径约3厘米;花萼花瓣状:长圆形,10~16枚,光滑或被细毛,外侧略带紫晕;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瘦果具细毛。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主产吉林、山东。此外辽宁、黑龙江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长纺锤形,略弯曲,一端较粗,长0.8~3厘米,直径2~7毫米。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节及略突起的分支。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边缘棕黑色,中部黄白色,有粉性,或淡棕色角质状。无臭,味初淡,后微麻辣。以条肥大、断面白色、粉性足、质坚实者为佳。
【性味】《品汇精要》:"味辛,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痈肿。治风寒湿痹,痈肿,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膏药上敷贴。
【附方】①治慢性关节疼痛:两头尖八分,防风三钱,牛膝四钱,威灵仙四钱,松节二钱,鸡血藤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中药志》。
上述这些都是关于竹节香附的一些小知识,如果您感觉比较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话,不妨试一试,相信会对身体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剂香附散。
【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
【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 甘草 乌药
【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腿膝渐肿,行步艰辛,喘闷,食欲不振,似水气状,甚或脚措间有黄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3片,紫苏3叶,同煎至250毫升,放温澄清,空腹时服,一日三次。小便利,气脉通,体轻,肿渐消。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
【处方】香附子(去毛)
【制法】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脓耳。
【用法用量】以棉杖送入耳中,或干掺。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五
【处方】夏枯草90克 香附60克 甘草12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用法用量】每次4.5克,清茶调服下,咽干则疼减半,五服全止。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上面就是本文对香附散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香附散能够传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