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

2019-10-15 │ 艾灸养生 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

艾灸伤阴的表现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艾灸伤阴的表现”,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艾灸有很多的好处。不仅可以调理气血,还能够缓解痛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肾虚。但艾灸并不是万能的,艾灸也有许多的副作用。不过只要在艾灸过后配合合理的调理手段,也是可以把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艾灸伤阴的具体表现吧!

艾灸最坏的结果就是伤阴了。那些艾灸量特别大,比如每天至少灸2个小时,而且天天艾灸不休息,长期灸腰腹部,或者长期晚上艾灸的灸友们,可能就会伤阴!

艾灸导致的上火多属于虚火,怎么理解呢?艾火属于纯阳之火,艾灸后,人体阳气会得到补充,如果阴血不足,则阳气就会出现相对过盛,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阳气向外浮散。

阴津是体内一切正常水 液的总称,我们出的汗、脑髓、骨关节、满脸骨胶原其实都是阴津,艾灸不当会伤阴,但艾灸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同样能滋阴。

一、如何治疗艾灸伤阴?

1、艾灸滋阴的穴位: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各灸10分钟。

涌泉:

2、经常泡 脚、搓脚以引火下行,每周泡脚至少3次,每次20分钟左右,用温热水、艾草水、盐水、醋水..均可。搓整个脚底板,忌大汗。

3、吃滋阴的食物:蜂蜜、梨子、柚子、银耳、木耳、莲子、百合都是滋阴的。早上给自己煮一碗“小米山药粥”,即滋阴又健脾胃!多喝蜂蜜温开水。

4、如果你本来就是阴虚体质,也对艾灸很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吃“六味地黄丸”,快速补阴再艾灸。“心肺功能”不好的艾友,初期艾灸可能会胸闷气短,可减少艾灸时间,平时多揉肺经、心经。

一、 这样艾灸,永不伤阴

1、避免晚上艾灸肚脐以上穴位:晚上艾灸偶尔几次无所谓,但是长期这样就伤阴了,最迟要在23点前完成艾灸,因为23点-1点是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而艾灸生发阳气,此时还灸影响睡眠、养阴。

2、灸量:儿童、体弱者、功能减退之疾患者灸量一定要小,慢慢增加艾灸时间。腰背、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阳气欲脱,可大灸;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风寒感冒、痈疽痹痛灸量需小。

3、艾灸间隔:如果是治疗急性病或者突发病可以天天灸,如果是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病,那就不需要天天灸了,隔天灸1次或者灸2天停1天。

Ys630.com相关知识

治疗产后伤阴津的芩冬茶


生宝宝是一件让人喜悦的事情,但在生活中生完宝宝后的宝妈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伤阴浸却十分恼人。因此在生活中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重视起来才可以,那么新手宝妈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别着急,小编今天带来的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茶饮,以及产后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新手宝妈哦。

芩冬茶

原料

黄芩5g、麦门冬茶3g、绿茶3g。

用法

加适量蜂蜜,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

清热生津。

用途

产后伤阴津口渴不止。

产后护理方法

1、不宜滋补过量

一般女性分娩后,为了补充营养和让奶汁分泌充足,都特别重视产后的滋补,常是天天不离鸡,餐餐有鱼肉。其实这样不仅浪费钱财,还可引起麻烦,因为滋补过量可引起肥胖,肥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果产妇营养太丰富,必然使奶汁的脂肪含量增多,若婴儿胃肠能吸收,也容易造成肥胖,并易患扁平足;若婴儿胃肠消化功能较差,不能充分吸收,则会出现脂肪泻,若是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2、不宜马上禁食

通常女性产后体重增加,许多人为了恢复苗条的身材,会马上节食,这样做其实有很大危害,一方面不仅有损身体,另一方面对母乳喂养十分不利。女性产后体重增加,主要为水分和脂肪,若给宝宝授乳,必然要消耗体内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所以产妇不仅不能节食,还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每天必须保证2800千卡的热量摄入。

3、不宜久喝红糖水

产后适量喝红糖水,对产妇喝婴儿都有好处。因产妇分娩时,精力和体力消耗非常大,加之又失血,产后还要给婴儿哺乳,需要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铁质。红糖不仅能补血,而且能提供热量,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佳品。

但红糖水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久喝红糖水对子宫复原不利。在产后10天,恶露逐渐减少,子宫收缩也恢复正常,如喝红糖水时间过长,会使恶露血量增多,造成产妇继续失血,可能引起起贫血。产后喝红糖水的时间,以7-10天为宜。

4、不宜多喝浓汤

产妇产后多喝高脂肪浓汤,不但影响食欲,还使人体发胖,体态变型,并且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过高,致使新生的宝宝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泻。产妇适意喝脂肪适量的清汤,如蛋花汤、鲜鱼汤等。

5、不宜吃辛辣温燥食物

辛辣温燥食物可使产妇内生热,产妇因此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及痔疮等。给宝宝授乳的妈妈有内热,能够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使宝宝体内也生热。因此,产妇饮食宜清淡温和,特别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面条、蛋汤等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饮酒。

6、不宜多食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母乳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多食味精,大量的谷氨酸钠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与宝宝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锌,从而引发宝宝发生急性锌缺乏。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食欲并促进消化功能,若是缺锌,则会使舌上的味蕾受累而影响味觉,并导致厌食。缺锌还能使宝宝发生弱智、暗适应异常、性晚熟、成年侏儒症以及生长发育缓慢等病。在分娩3个月内,乳母食用的菜肴应注意不要多加味精。

7、不宜立即服用人参

不少产妇在产后为使自己迅速恢复体力,立即服用人参,这样做对孕妇健康有损害。人参中含有人参唣甙、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血管有兴奋作用,使用后会使产妇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症状,影响产妇的休息和身体恢复。人参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刚刚分娩后的产妇内外生殖系统的血管多有损伤,会妨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同时加重出血。产后2-3周,若产妇产伤已愈合、恶露明显减少时可服用人参。产后2个月,若有气虚症状,可每天服人参3-5克,连续1个月即可。

结语:产后护理十分重要,因为这一阶段看似不起眼,但是对于宝妈们的健康影响却是巨大的,如果宝妈们没有注意,就会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宝妈们在生活中对于上述这些就要多多留心,这样才可以保护身体健康哦。

三交阴艾灸作用与好处


二、什么时间按三交阴穴好三、按三交阴穴的注意事项

三交阴艾灸作用与好处

1、三交阴艾灸作用与好处

经常在三交阴处艾灸能够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2、三交阴穴位的位置

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在脚踝处的交叉点。

3、三交阴穴的正确按摩方法

按揉法,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10分钟。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临睡前艾灸还有助眠的作用。每天刺激三阴交穴2—3次,每次持续2分钟(产生酸胀感)。月经快来或痛经发作时,将药末2克置胶布上,敷贴在三阴交穴,隔天换药1次。

什么时间按三交阴穴好

1、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

2、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提升性欲有很好的疗效。

3、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

按三交阴穴的注意事项

1、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取下佩戴的各种首饰;

2、饭后2小时再进行推拿按摩,过度饥饿或暴食后都不宜进行;

3、妇女在经期、妊娠期、产后1个月内,不要做推拿按摩,特别是腰部和腹部按摩是绝对禁止的;

4、患有内脏器官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如烧伤、烫伤、皮肤病等,静脉曲张或血栓性静脉炎、结核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不宜推拿治疗;

5、如出现心慌、恶心和青紫淤斑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按摩。

艾灸治疗中毒的表现及处理办法


艾灸可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但是在艾灸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灸疗中毒。灸疗中毒多见于选用药灸条施灸时。下面来看看灸疗中毒的表现及处理办法:

1.原因:

因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临床表现:

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

3.预防方法:

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

4.处理方法:

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艾灸对症治疗方 调阴补阳防疾病


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艾灸补阳调阴的对症治疗方法。

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灼成脓,愈后留瘢痕者称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病,而一般虚寒性疾病均采用无瘢痕灸。

2.间接灸是将艾炷下面放上生姜、大蒜等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其中隔姜灸主要适用于胃寒呕吐、内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并可预防脑血栓和中风等;隔蒜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治疗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虚寒性疾病。另外常用的还有隔附子饼灸,多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二、艾条灸对一般应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采用。

避免不良反应

1.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凡实证、热证和阴虚阳旺、阴虚发热之人一般不用灸法。正如《伤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说明灸法用之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后果。

3.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再涂以紫药水,并以纱布包敷,预防感染即可。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阴之绝阴


病因病理学名词绝,同极。说厥阴位于最里,厥阴经脉之行,其根起于足趾端之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故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之,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一说厥阴三阴之尽。王冰注:厥,尽也。阴气至此而尽,故名曰阴之绝阴。

厥阴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证候描述详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该书载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多为上热下寒)的证情。《伤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蚘,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见《伤寒贯珠集》: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血虚寒厥,症见手足逆冷,脉细欲绝,则宜养血散寒为大法,用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方。从厥阴病的寒热胜复情况,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张仲景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微,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故吴仪洛谓:邪传厥阴,其热深矣。热深多发厥,证皆属阳,因阳与阴不相承接,故致厥也。厥阴后发热,阳邪出表则易愈,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伤寒分经》卷四)。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见《伤寒括要》卷上)。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筋伤


伤筋就是我们平常挂在嘴边的话,千万不能伤到筋,不然后果是很严重的,一般都会导致伤筋的地方红肿疼痛,很是不方便。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上进该怎么去治疗呢,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荐的呢。

伤筋或筋伤(injury of muscle and tendon),筋受暴力伤害、外邪侵袭所引起的各种损伤。骨伤科常见病证。筋是人体组织的名称,《内经》说:诸筋者,皆属于节。中医中筋的含义较广,包括骨关节周围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滑液囊、韧带、腱鞘、血管、周围神经、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等。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外伤可以伤筋,最严重的是筋绝,即筋断,导致不得屈伸的后果。唐代《外台秘要》列伤筋专目,与折骨、筋骨俱伤并列。明代《普济方》记载了治疗无创口筋断的手法。清代《医宗金鉴》对伤筋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如损伤肿痛消除后,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时惟宜手法推拿,关节部位的骨折,用手法正骨的同时要筋骨并重、拔筋捺正等。

筋伤的病因可分为两种因素。外因有二:一是暴力,直接暴力、间接暴力都可引起筋伤,如跌仆、碾轧、举重、扭捩等;另外,某一局部活动过度,也可引起劳损伤筋。二是风、寒、湿邪侵袭,筋脉拘挛。内因指体质、年龄、解剖生理等人体内部因素造成筋伤。筋伤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筋伤的程度和性质分类:①筋断裂伤。又可分成完全断裂和不完全断裂两种。②筋移位伤。筋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化,如筋出槽、筋出窝、筋翻等。③筋劳损伤。慢性积劳所致的筋粗、筋僵等。

筋伤的辨证诊断应通过望、闻、问、切及现代医学检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筋伤是一类疾病,相当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因此诊断多用现代医学的病名。临床辨证要注意以下要点:①急性筋伤要注意性质和程度:急性筋伤多为筋断、筋离位和扭伤,尤以筋断为多见。筋断又要分辨完全断裂和不完全断裂。不完全筋断裂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偶能勉强地自主活动,被动活动并无异常;完全筋断裂则丧失活动能力或可查及异常活动。拍X线片可获得筋断与否的客观论据。②慢性筋伤要辨外邪性质和筋伤部位。

治疗伤筋的方法:有手法、药物、练功、针灸火罐、固定及手术等。

手法:治疗伤筋的手法称为理筋手法。常用的有推揉、拿捏、按捺、摩擦、点压、弹拨、屈伸、旋转、斜扳、击打等数十种。理筋手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解痉止痛、通理筋络、整复骨缝、松解粘连、疏通经络、温经散寒、驱风除邪等诸多作用,通过手法和经穴的综合效应,起到治疗筋伤的功效。临床使用必须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辨证选用不同的手法、选取不同的穴位和施术部位,灵活运用。在临床运用时要注意手法的禁忌症和慎用症,保证手法治疗的安全性。(见理筋手法)

药物:中药在筋伤治疗中较骨折、脱位等病应用更为广泛,可分成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药物使用时应依急性、慢性筋伤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治则。急性伤筋先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其方药可参照骨折;瘀肿消退、疼痛得减则宜舒筋活络,方如舒筋活血汤、大活络丹等;后期宜养气血、益肝肾、健筋骨,方如河车大造丸、补肾壮筋汤等。慢性伤筋多用活血舒筋温经止痛法。一般急性伤筋早中期常用的外用药为三色敷药、消瘀止痛药膏,症状较轻者也可用万花油等搽搓局部。后期及慢性伤筋,外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药膏,如宝珍膏。中药熏洗或热敷结合手法也极常应用。

练功:恢复筋的柔韧刚劲的重要方法。通过练功防止筋络粘连,避免筋伤后遗症,加速愈合,缩短疗程,恢复功能。急性筋伤的练功参照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练功方法。慢性伤筋则在增强全身体质及改善损伤局部功能两方面并重,太极拳、练功十八法等均可选用。练功的要点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与手法治疗和药物治疗相配合。

针灸火罐:能宣通气血、舒筋止痛,适用于扭伤及慢性伤筋。多在伤筋部位的附近取穴,并结合药物注射。常用药物如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的疗法,既有针刺穴位的作用,又有药治的效果。躯干的骨突部或肌肉丰厚部位拔火罐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若局部消毒后先用针或小刀点刺出血,则收效更佳,多用于肩背或腰臀部慢性伤筋。

固定:主要用于急性伤筋,急性伤筋不论完全筋断裂或部分筋断裂,还是筋离位,多须适当固定,应视损伤的程度和部位确定固定的方法和时间。

手术缝合或修补,则用于不宜其他治疗方法的筋完全断裂者。

结语:伤筋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恢复的这段时间里好好的修养,切不可大意。不能因为表面症状不是太明显了就放弃修养,一旦不完全治愈可能会带来后遗症的哦。

晒伤的偏方


晒伤其实叫做是日光性皮炎,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长时间的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让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出现的光毒性的反应,晒伤最主要还是要预防,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防晒产品都有很好的功效,当然我们自己也可以自制防晒的东西,但是如果真的晒伤了也不用害怕,我们总有办法的。

1、西瓜皮蜜糖

有人用西瓜皮煮汤,具清润效果。暴晒后,可将西瓜皮捣汁,掺入蜜糖作面膜,或敷在伤痛处,同样可以减轻晒伤皮肤的肿痛和脱皮现象。蜜糖内的维生素、葡萄糖及果糖等,能滋润美白皮肤,还有杀菌消毒功效,使伤痛尽早愈合,皮肤回复光滑。

2、黄瓜榨汁

黄瓜具美肤功效,常见人将黄瓜片盖满脸,保持容颜光滑亮丽。皮肤晒伤后,可用黄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肤上约10分钟,清凉透入皮肤,疼痛自然消减。黄瓜汁水分丰富,包含的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的再生能力,既可补充皮肤失去的水分,又可治疗脱皮现象。敷后,用水冲洗干净。

3、番茄奇异果

除了外敷,也可将番茄和奇异果榨汁喝下,清凉消暑,可消除燥热。这两种果蔬含有丰富维生素C,具抗氧化成分,能美白皮肤。另外,果蔬的水分能补充皮肤在暴晒后所丧失的水分,恢复皮肤的弹性。

4、核桃糊

喜欢吃甜品的话,在皮肤晒伤后,就得选择吃核桃糊。核桃糊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钾质、铁质、维生素C和E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和脂肪能补充人体的磷质,增强身体细胞的活力,使细胞加速生长。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晒伤,我们知道了晒伤的概念并且了解到预防晒伤的重要性,所以不管是不是爱美的人士,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的话,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晒的。上文为大家推荐了几种晒伤的治疗偏方,希望对大家有用。

折伤


学科名骨关节损伤之泛称。甘肃出土汉代医学简牍中有《折伤薄》。记述折伤之最早者。可有广义、狭义之不同理解。广义者,系指现代之骨伤科学内容;狭义,当只指骨折之伤者。

入秋运动注意关节最易受伤

足踝关节

在跑步、腾空跳的过程中,我们的脚本身就有内翻的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踩在他人脚上或陷入坑内等,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内翻,扭伤足部韧带损伤,俗称崴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黄枫说,踝关节的结构很特殊,外踝比内踝长,踝内侧韧带面积大,且更强韧,所以10个崴脚的就有九个是内翻的。

现场处理:发生韧带扭伤时,在第一个24小时内,冰敷可消肿,之后可加弹性绷带固定关节。到医院之后可用石膏固定,保护踝关节。轻微的韧带撕裂伤,需休息3周,一周之后可消肿。

膝关节

膝关节结构复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膝关节主要是屈伸运动,只能做稍微的扭转。黄主任称,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突然扭转及内收和外展的动作最容易伤到关节韧带。比如在踢足球的时候,二人对脚,从高处往下跳时,两腿没有并拢,单侧小腿于外展外旋,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或者关节外侧受到暴力冲击等,均可造成损伤。

另外,膝关节常常还会因为剧烈的研磨、捻转而发生半月板的撕裂,当然,这主要是旧伤加新伤,慢慢积累而成。

现场处理:即使膝关节疼痛较轻,也应停止活动2-3天,以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而重伤则立即加压包扎和固定制动,送去医院进行治疗。

肩关节

游泳、打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时,肩部关节反复完成超常范围的运动,肩袖肌腱与骨、韧带不断摩擦,或者肌肉的反复牵拉使肌腱、滑囊发生损伤。

肩关节是球面关节,也可以说是悬吊关节,其肌肉、韧带可以有外旋360活动范围,所以其稳定性很重要。黄枫说,但是,很多人以为肩部够灵活,不会受伤,其实在打羽毛球和网球时,尤其是在大力扣球的时候,肩部突然过度后伸,就会引起肩袖部肌肉损伤。

现场处理:立即停止活动,早期要用三角巾悬吊,至少有2周时间的制动休养,第三周才能做轻微的活动。

志伤


病证名。精神情志伤损的疾患。多由盛怒、恐惧等所致。证见喜忘前后,恍惚不乐,腰脊不可腑仰屈伸,毛悴色夭等。《素问本神》: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参见七伤条。

五大心理制怒妙招

发怒,是人遭到挫折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其程度有不满、生气、恼怒、愤恨、激怒、暴怒,常发怒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引起心身疾病。因此,需要用心理学方法巧妙婆??

1.躲避法:

在生活中遇到怒的刺激时,就尽量避开,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

2.转移法:

当发怒时,有意识的听听音乐,逗逗孩子玩等,这是积极的接受另一种刺激,即转移大脑兴奋点的制怒方法。

3.主动释放法:

把脑中的不平和愤怒向认为适合的人全盘托出,平时与人相处不可能不产生意见、隔阂,经常交换意见,把话说清楚,也是平怒和增强团结的方法。

4.意识制怒法:

是以自己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使愤怒情绪难以发生或降低强度。以自己的内部语言为媒介,如在发怒时心中反复默念别生气不该发火等等。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5.升华法:

把怒气化为从事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力量。司马迁说:文王拘而做《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怒之所为也。就是升华的典型例证。

健康发泄愤怒

1、辨识自己的愤怒

有时候,我们会在躯体上反映出一些症状,如胃疼、口干舌燥,或者在行为上表现出一些偏差,如汽车追尾、丢三落四。一种可能是我们正在愤怒或压抑愤怒。所以,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生气。当愤怒时,我们可能直接表达,可能经过修正让愤怒不那么直接,而以不满、挑剔、怨恨等加以隐藏,也可能以更间接的沮丧表达。

2、分析原因

当我们感知到愤怒的情绪后,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分析是什么让我们生气。需要寻找的原因并非是具体的事件,而是事件下面暗指的触犯到你的底线的细节。是因为他人损害了你的权益、自尊?还是因为事态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展而感到挫折?或者你是以愤怒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3、思考愤怒对自己的意义

接下来, 你需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我为什么(不)生气?(不)生气有什么好处?愤怒表达不能的男人,常常情绪如同火焰一样燃烧,这样的状态阻碍了自我分析、自我觉察的过程。

4、寻找无法表达愤怒的原因

我们常常受一些潜在观念影响,阻碍了我们的表达,所以有必要把它们揪出来,整理整理。

5、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

酗酒、飙车、寻衅等都是具有显著男士特征的一些愤怒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带来对他人或自身的伤害。运动,或是观看运动是男士偏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把愤怒转移到运动或运动对手身上去可以把愤怒合理化进行表达。当然,表达方式很多,最值得推崇的就是直接表达。当愤怒得以表达的同时,其威胁性就消失殆尽了。

健康泄怒

健康的发怒是一种机制,一定保证不要让自己受伤害,也不要伤害别人。发怒其实往往和攻击行为并不能相提并论,发怒是心理正常的反应,而攻击行为却是一种过度的反应,往往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心理医生充分地交流你脆弱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冷静地告诉你如何不用攻击行为就可以处理问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