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5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参芩白术丸的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参芩白术丸的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参芩白术丸可能大家都很熟悉的了,它是纯中药制剂,主要由参芩、白术等组成的,通过加工制成蜜丸。参芩白术丸有很多的作用也功效,主要治疗脾胃虚弱、浑身乏力等症状。是药就有三分毒,虽然参芩白术丸是纯中药制剂,但是它也有副作用,也有注意事项。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

不管是什么东西,经常吃都会对身体不好,更不要说药品了。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也都懂的,那么,参苓白术丸能不能经常吃?

参苓白术丸的主要成份是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参苓白术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保护胃肠道黏膜,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镇痛等作用。

参苓白术丸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味甜。功能主治是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参苓白术丸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那么,参苓白术丸能不能经常吃?

副作用虽然尚不明确,但是也不建议长期吃,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者,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 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 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 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 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 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 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ys630.coM延伸阅读

参芩白术丸可以去湿气


人如果生活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地方,空气中满是湿气,身体终于就免不了会有很多湿气,湿气过重就会导致身体上冒出很多痘痘,或者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有些人会选择吃特别辣的辣椒来除体内的湿气,还有的人选择喝一些除湿茶排除湿气。参苓白术丸也可以去除湿气,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参苓白术丸有什么功效吧。

1饮食方面: 1)湿热重了吃麦冬很有效,药店里都买得到.很便宜.可熬粥可泡到菊花茶里,也可象吃糖一样每天吃一把.2)吃药伤胃、伤肝、伤肾,食疗最好。可以吃薏米红豆粥,多吃熬冬瓜,不要喝牛奶、豆浆,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2薏米红豆粥开始是薏米:红豆=1:1,另外一半是大米,吃了有20多天后,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要不稠不稀。

3坚持食疗,并非十天八天的事,贵在坚持哦!出来饮食之外,平时配合 揸埤嗏 调养

4如果身体有应用这个药物的适应症是可以应用的,这个药物是治疗脾虚有湿邪的问题。如果仅是湿气重则就别吃这个药物了。吃点茯苓粥就可以的

人参健脾丸或者是人参归脾丸和右归丸是可以一起使用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者在一起使用有上火的现象就应该停止服用因为两者都是补阳气的药物是很容易上火的

5参苓白术丸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这个湿气减少了之后你的症状会改善,例如你平常大便黏马桶,会不觉得那么黏了,饮食也会改善等等

6这个不能解决便秘的,便秘主要是肠胃消化问题,需要调理肠胃,你可以喝喝那个三孩果糖,增加肠道的有益菌,促进肠胃蠕动消化,然后平时多喝水适量运动,注意饮食,多吃粗粮,就会慢慢调理好了的

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是一种临床上治疗肝胃疾病的良药,由其是对于那些肠胃不是很健康的俨说,参苓白术丸更可以起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治疗的效果,参苓白术丸具有补肝胃,益肺气的功效,由其是对于一些咳嗽气短,食欲不振的朋友来说参苓白术丸更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但是专家告诉我们说事实上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利用参苓白术丸养生的,由其是对于一些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日常如果要利用参苓白术丸治疗疾病的话,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参苓白术丸,主治补肝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

参苓白术丸 

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该药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总得来说,参苓白术丸虽然有很高的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养生使用,因此日常生活中在服用参苓白术丸之前最好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在者在利用参苓白术丸治疗疾病的财时最好不要喝茶等,这些都是会影响到参苓白术丸的药效的。

​参苓白术丸的副作用


现在在市场上的每一款药,就算是参苓白术丸这种用了山药,人参这种大补的药材原料,也还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总结的没有问题,而消费者在购买药物过程中最关注的也是他选择的药有什么毒副作用,是不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为了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参苓白术丸的副作用,在这里分享一下:

参芩白术丸的组成成分有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 甘草。 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 味甜。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用于脾胃气虚夹湿,症见纳谷不运,腹胀, 胸膈满闷,食欲不振, 四肢无力, 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多用于治疗慢性腹泄,慢性胃炎, 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小儿营养不良,放化疗致胃肠道毒副反应,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慢性中耳炎等属脾胃虚弱者。

服用参苓白术丸药注意以下事项:

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服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病人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参苓白术丸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8、服药两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对参苓白术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参苓白术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实验研究对胃肠收缩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本方小剂量可兴奋肠管收缩,大剂量则主要引起抑制。小剂量可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现象,大剂量又可解除氯化钡或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痉挛。这一结果与本方补气健脾的功能颇为吻合。本方对胃肠收缩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作用, 与剂量大小有关。方中部分药物如茯苓、甘草、白术及陈皮主要有抑制作用;个别药物如桔梗主要呈兴奋作用。提示本方似有一种以抑制为主, 兴奋为辅的胃肠活动调整剂。 至于副作用,可能会引起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及因多食导致肥胖。

参苓白术丸减肥


参苓白术大家都不陌生。其实一般来说参苓白术是有健胃、调节脾胃、补气血等作用的,参苓白术也算是一种保健药物了。但有不少朋友听说参苓白术丸可以减肥。实际上,当今社会上还没有那种药物是真正能够没有副作用的减肥成功的。那么参苓白术丸到底能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参苓白术丸 一般来说不一定有增肥还是减肥的功效,主要是补气血,健脾胃,如果脾胃虚弱,有可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不能说一定有增肥作用。

【二】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种能有效减肥又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目前减肥药市场非常混乱,很多减肥药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副作用,比如曲美被禁售,还有很多减肥药根本不是药品,而是一些保健品,服用这类保健品更加危险。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作息时间以及缺少运动。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坚持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三】参苓白术丸主要成份: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作用: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临床上主要用于脘腹胀满,消瘦,面色萎黄。

所以吃参苓白术散并不会减肥的,有可能会增加食欲,让人胃口大开的。

【四】参苓白术丸 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这个药是调理身体的,并没减肥的作用。

健康减肥,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晚饭吃少吃早,多运动。参苓白术丸主要是健脾益气。可以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中气不足的症状。它可以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纳差,形体削瘦等。它没有减肥消脂的功效。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海鲜浓茶绿豆等,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不吃白萝卜,不吃醋,不吃含藜芦和五灵脂的药物及其制剂,因为跟人参有配伍禁忌。如果想减肥还是要运动为主。吃这个药没什么作用,建议慎用。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


导读:参苓白术丸的功效?参苓白术丸属于中医常用的处方,那么参苓白术丸的功效有哪些?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

参苓白术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可能因生产厂家不同成分略有差异,但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都是统一的。参苓白术丸的功效如下:

1、美容保健

经临床研究证实,新发现的关于参苓白术丸功效是其还可以应用于美容保健。用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一日2~3次坚持服用,可使肤色润泽,使黄褐斑、青春痘减少或消失,还可治疗脂溢性脱发,以及分解色斑,减少皱纹,防治皮肤病变,如皮炎、湿疹等。

2、胃肠调理

参苓白术丸经临床研究证实,其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胃炎及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放化疗致胃肠道毒副反应、儿童营养不良和慢性中耳炎等疾病。

3、食欲不振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因此脾虚则易生痰湿,湿重则泄泻,因此健脾益气化湿就是本方治疗的精髓所在。参苓白术丸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身体消瘦,脘腹胀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等症。

4、健脾利气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为健脾益气、利湿止泻。参苓白术丸组方中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白术、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参苓白术丸的其他成分例如山药、砂仁均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薏苡仁还具有利湿的作用,对人参、白术、茯苓起到辅助的作用,疗效更佳。

5、其他疗效

新发现的参苓白术丸功效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一日2~3次。坚持服用3~6月,可解除肝内毒素,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恢复,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使其病情尽早消除和痊愈。

尽管参苓白术丸是较温和的一味药,但长期经常服用仍然会有副作用。参苓白术散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及因多食导致肥胖。虽然副作用不严重,但是,也不建议长期服用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的一般服用量是每次6g(就是一小袋),一天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但是,如果服用参苓白术散已经两周还是没有见效果,就要咨询医生了。参苓白术散的服用过程中,如果和红枣水和米汤送服,治疗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参苓白术丸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参苓白术丸的说明书


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总离不开吃饭问题,由于一部分人群生活不规律,造成了胃肠疾病的发生。因此,及时治疗胃肠疾病就成了如今的当务之急。参苓白术丸是如今治疗胃肠疾病非常好的药物,它对于各种胃肠消化功能障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参苓白术丸

商品名称:参苓白术丸

拼音全码:CanLingBaiShuWan(KongSheng)

【主要成份】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性 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味甜。

【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规格型号】6g*10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1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珠光膜袋。6克/袋×10袋/盒。

【有 效 期】24 月

【执行标准】WS3-B-0764-91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3053

【生产企业】山东孔圣堂制药有限公司

通过上述对于参苓白术丸的介绍,您知道该药物的一些特点了吗?治疗肠胃的药物是有很多的,电视上的广告也播出了很多肠胃药物,事实上只要您选择了该药物服用,并且做到正常的饮食习惯,就能很好的治愈肠胃疾病。

参苓白术丸功效有哪些?


参苓白术丸是属于一种中成药物,是结合多种中药加上白术所制作而成,参苓白术丸主要功效可以调理身体肠胃,还可以用于美肤身体保健,坚持服用可以有效美白肌肤,也可以治疗一些慢性胃炎以及肠胃炎症等。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

1、美容保健

经临床研究证实,新发现的关于参苓白术丸功效是其还可以应用于美容保健。用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一日2~3次坚持服用,可使肤色润泽,使黄褐斑、青春痘减少或消失,还可治疗脂溢性脱发,以及分解色斑,减少皱纹,防治皮肤病变,如皮炎、湿疹等。

2、胃肠调理

参苓白术丸经临床研究证实,其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胃炎及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放化疗致胃肠道毒副反应、儿童营养不良和慢性中耳炎等疾病。

3、食欲不振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因此脾虚则易生痰湿,湿重则泄泻,因此健脾益气化湿就是本方治疗的精髓所在。参苓白术丸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身体消瘦,脘腹胀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等症。

4、健脾利气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为健脾益气、利湿止泻。参苓白术丸组方中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白术、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参苓白术丸的其他成分例如山药、砂仁均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薏苡仁还具有利湿的作用,对人参、白术、茯苓起到辅助的作用,疗效更佳。

5、其他疗效

新发现的参苓白术丸功效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一日2~3次。坚持服用3~6月,可解除肝内毒素,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恢复,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使其病情尽早消除和痊愈。

尽管参苓白术丸是较温和的一味药,但长期经常服用仍然会有副作用。参苓白术散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及因多食导致肥胖。虽然副作用不严重,但是,也不建议长期服用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的一般服用量是每次6g(就是一小袋),一天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但是,如果服用参苓白术散已经两周还是没有见效果,就要咨询医生了。参苓白术散的服用过程中,如果和红枣水和米汤送服,治疗效果更好。

参苓白术丸适合哪些人


参苓白术丸是一款很好的减肥药,他相比于其他的减肥产品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是药三分毒,我们在使用一种药之前,要认真的研究一下药性,并判断自己是否会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产生排异反应,这样选择药物有助于我们在保护自己健康的前提下治疗自己的不适,那参苓白术丸适用于那些人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参芩白术丸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味甜。不过,参苓白术丸的功效有哪些?适宜使用的人群又有哪些?

参芩白术丸的功效和适宜使用的人群为:

参芩白术丸,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有体倦乏力或食少便溏的人群适用。

体倦乏力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 可以是肝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如肿瘤;甚至是生理性的,如过度劳累。

食少便溏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称薄粪。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畅, 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多见于脾虚。

参芩白术丸组分为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 甘草。 一方面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白术、茯芩等又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中医认为脾虚则易生湿,湿重则泄泻, 因此,健脾益气化湿就是参苓白术丸治疗的精髓所在。

服用参苓白术丸要注意:1、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病人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6、参苓白术丸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7、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8、对参苓白术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参苓白术丸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参苓白术颗粒的副作用


相比于大片大片的药物,消费者更加中意的是可以冲服的颗粒,那么颗粒药物就好像参苓白术颗粒这样的药物的副作用会如何呢?大家知道就算用到的材料不尽相同,但是药物的配方用量不同时,也会试药物的药理毒里完全不同,而今天就与大家来一起分享一下,参苓白术颗粒这款药在使用过程会产生的毒副作用:

参苓白术颗粒的适应症: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主要功效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引起的痞满、泄泻、浮肿等病证。也适用于脾胃气虚,升降失司所致的厌食。

参苓白术颗粒的药理作用是: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参苓白术颗粒为中成药,副作用是很小的,偶见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出现汗出,头晕目眩,乏力,心悸气短,饥饿等低血糖症状。但只要停药,症状即可消散。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 齿痕舌 有便溏的症状这个符合脾虚的症状的但是应该脾阳虚 而不是 脾气虚所以 你服用参苓白术散不是很对症出现 头昏困倦也是正常的我建议你服用 附子理中丸治疗效果会不错的个人护理上要注意

这个中药处方属于中医师常用的处方,一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中医治疗疾病需要辨证施治的,如果你的疾病属于这个处方的中医分型,也就是脾气虚衰,就应该有一定的疗效,而且没有副作用,如果不属于这个证型,就可继续服用

什么时候吃参苓白术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参苓白术丸,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是开始服用了这种东西,它其实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有一些人会问参苓白术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参苓白术丸本身说起。

参苓白术散,中药方剂,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甘草组成。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临床应用】慢性结肠炎:用本方每日2次,每次9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30日为1疗程。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58岁,平均42.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平均12.4年。大便每日1次4例,2次14例,3-4次9例,5-6次2例,7-9次1例。大便成形带粘液1例;糊状或溏薄25例,伴粘液19例,伴脓血1例;腹痛22例,腹胀22例,肠鸣26例,里急后重感21例。结果:治疗1疗程后,3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所以说大家在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这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你都是要对它进行一个比较深的了解的,不然的话可能会对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希望大家还是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重。

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白术丸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白术丸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白术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饭上蒸熟)

【制法】上药捣和,干则少入酒为丸。

【功能主治】治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下,日三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白术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虚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白术3分,赤石脂3分,犀角屑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3分,黄连1两(去须),乌梅肉3分(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谷冷热气痢。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白术、木香、丁香、肉豆蔻、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温胃消食。主小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赵氏家传》

【处方】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下气。主虚劳,脾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若有寒,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白术3分,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主脾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白术1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泄者,炒丸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后,腹中冷气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日4-5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处方】白术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干姜(炮)1两半,黄耆(锉)1两半,人参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虚冷,肠风痔瘘,面色萎黄,日渐羸瘦,虚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出7遍)1两,当归(微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熟干地黄(微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搜和,涂酥为剂,捣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头疼,肩背烦闷,气胀,下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白术1两,橘皮(洗)1两,厚朴(去皮,姜汁涂,炙焦)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嗜卧,饮食不荣肌肤,或不能食,心腹虚胀,滑泄,背膂牵急,劳倦不能动止,或因大病后,或因下利后不复常,得之于脾,四肢煎厥,亦谓之肉极。

【用法用量】脉弦大甚则不治。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泽泻1两,生地黄(焙)1两,大豆卷1两,桑白皮(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咳时血出,四肢懈怠,脉浮大而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白术2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炒)2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2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宿癖,心腹刺痛,痰逆呕吐,饮食不消,下利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白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半,熟干地黄(焙)3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脚弱无力,肌瘦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白术、当归、芍药各等分,木香减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白泻。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中藏经·附录》

【处方】白术(锉,炒)1两1分,厚朴(去租皮,生姜汁炙)3分,人参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麦糵(炒)3分,桂(去粗皮)3分,紫菀(去苗土)3分,贝母(去心)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散气,止嗽,令能食。主虚劳,脾胃气弱,饮食不消,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白术加1倍,厚朴、橘皮、藿香、甘草、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温中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干姜、白术、厚朴、赤芍药、艾叶、当归、黄连、肉豆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损,风冷,痢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别名】桂心白术丸

【处方】白术1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桂心半两,芎藭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脾胃气虚弱,腹中冷痛,时复呕吐,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桂心白术丸(《鸡峰》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白术3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熟干地黄2两,当归1两(锉,微炒),黄耆1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虚冷,肠风痔瘘,下血太多,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于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别名】当归白术丸

【处方】白术2两,神曲1两(炒令微黄),肉豆蔻1两(去壳),干姜1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木香半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后四肢羸弱,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当归白术丸(《鸡峰》卷十四)。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白术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芜荑仁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痢,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甘草(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风腹胀,飧泄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日4-5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白术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两,细辛1两,赤茯苓1两,当归1两(锉,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旋覆花半两,泽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痰结脾冷,不能下食,胸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白术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黄芩1两,肉豆蔻1两(去壳),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以枣瓤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腹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艾叶煮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南星1两,半夏(俱汤洗)1两,白术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湿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白术4两,桂心2两,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白术半两,蓬莪术(炮,锉)半两,木瓜(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陈曲(炒,别为末)半两,木香半两,芜荑(炒)半两,姜屑半两,北亭(汤研,滤清,入曲末,同煎成膏)半两,益智仁3分。

【制法】上10味,捣罗9味为末,用北亭膏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冷痃气,口吐清水,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白术10两,干姜3两,黄耆3两,人参3两,伏龙肝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胃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处方】麦门冬1两,人参1两,地黄1两,白术1两,泽泻1两,茯苓1两,大豆1两,桑白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时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二引《指南方》

【处方】白术1分,白芍药1分,木香1分,当归(锉,微炒)1分,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大肠虚冷,乳食不消,大便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研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白术、茯苓、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体重,嗜卧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半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1半,取清水调神曲末2钱服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处方】白术1两,防葵1两,木香1两,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焦,去裙襕),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神曲1两(炒微黄),槟榔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不能下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眼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注意】忌觅菜、生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白术1两半,枳实(麸炒)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桔梗(锉,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妨闷,喘息气逆。

【用法用量】每眼20丸,温酒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白术1分,槟榔(锉)1分,姜黄(炒)1分,沉香(锉)1分,京三棱(煨,锉)1分,大腹(锉)1两半,莎草根(去毛)3分,丁香皮3分木香半两,丁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胁痛,积滞不消,烦满痞闷,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嚼破,温水送下亦可。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白术(锉)半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斤,苍术(去粗皮,炒)半斤,芜荑4两,青橘皮(去白,焙)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甘草(炙,锉)2两,干姜(炮裂)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米饮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白术1两,诃黎勒(去核)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焙干)1两,山芋1两,丁香1两,木香1两,甘草(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末,煮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喘闷,定呕逆,进饮食,除腹胁胀痛。主脾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粟米、姜、枣汤送下,食前、早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别名】丁香半夏丸

【处方】白术3两,半夏(汤洗7遍)2两,橘皮(洗)3两,干姜3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宿寒在胃,心中温温常欲呕,闻食吐酸,其关弦,脉小而短。

【用法用量】丁香半夏丸(《济生》卷二)。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人参两半,白术3两(炒),干姜两半(炒),乌梅3两,白芍两半(酒炒),炙草6钱。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吐泻烦渴,脉数弦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脾胃两虚,寒邪袭入,不能上输下达,而吐泻并作,阴液顿亡,故烦热口渴不止焉。人参扶元,补胃气之虚;白术崇土,健脾元之弱;干姜温中散寒;炙草缓中益胃;乌梅收津液以止泄泻;白芍敛阴血除烦渴也。粥丸米饮煎,使脾健胃强,则寒自解,而清阳上奉,津液四布,安有烦渴不止,吐泻不痊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白术8两,半夏(汤泡7次)2两,赤茯苓(去皮)2两,干姜2两,肉桂(去皮)2两,枳壳(麸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多至200丸,日3次。久服、多服而后效。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白术2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桔梗3分(去芦头),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3分,贝母3分(煨黄),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诃黎勒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虚寒,胸中痞塞,短气不足,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白术2两,半夏2两,干姜(炮)2两,人参(去芦头)2两,丁香半两,高良姜(油炒)半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呕吐,脾胃不和,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白术2两,茯苓2两,陈皮2两,砂仁1两5钱,神曲1两5钱,五谷虫4两。

【制法】用荷叶、老米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气虚中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陈皮1两,泽泻半两,甘草1分,防己1分,葶苈1分,木香1分(一方有白术、茯苓)。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白术2两(炒),黄芩5钱,白芍药7钱,红白葵花2钱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蒸饼糊为丸。

【功能主治】赤白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煎四物汤送下。先以小胃丹开导,后用此补之。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处方】羌活半两,白术半两,木通3两,黄耆3两,桑白皮3两,木香2两,黑牵牛10两(半生半炒),陈皮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通身肿满,及病气疾。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三

【处方】白术2两,干姜2两,茯苓2两。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跃阳脉沉而缓,沉则胃气强,缓则大便频,沉缓相搏,小便难,其胃为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饮送下。以效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

【处方】草乌头5两(去皮,细切,盐少许炒),苍术10两(米泔浸3日,去皮,切,炒)。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10丸,如觉麻即减至5丸,食后茶、酒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经效济世方》

【处方】白术5分,白芷3分,干姜六分,石斛六分,五味子4分,细辛4分,橘皮4分,厚朴(炙)4分,桂心4分,防风4分,茯苓4分,甘草4分(一方有人参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积聚,胃中冷气,每发动令人呕,吐食或吐清水,饮食减少,不作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饮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生菜、酢物。

【摘录】《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

【处方】白术6分,干姜6分,人参6分,厚朴(炙)6分,桂心6分,细辛6分,茯苓6分,当归6分,茯神6分,积实(炙)6分,五味子6分,附子6分(炮),吴茱萸6分,远志5分(去心),旋覆花4分,泽泻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恶心,数吐水不多,能食,少心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5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大酢、生菜、生葱、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五味子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旋覆花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积聚,胃中冷气,令人呕吐,不纳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白术(陈土炒)1两5钱,枳实(麸炒)1两5钱,桂心1两5钱,人参1两,陈皮1两,炙草1两,桔梗1两(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日2次。

【摘录】《医学金针》卷三

【处方】白术6分,厚朴2分(炙),人参5分,白芷3分,橘皮4分,防风5分,吴茱萸4分,芎藭4分,薯蓣4分,茯神5分,桂心4分,大麦糵4分(熬),干姜4分,防葵4分(炙),甘草5分(炙)。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宿冷癖气,因服热药发热,心惊虚悸,下冷上热,不能食饮,频头风旋,喜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醋物、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处方】白术4两(炒),炮姜2两,肉桂2两。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虚痰,脉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故生痰积饮,为患不已焉。白术培脾土以燥痰湿,炮姜暖胃气以除寒饮,肉桂温经暖血,祛散血分之寒湿,使无覊留之患。粥丸饮下,俾脾胃调和,则中气温暖而寒湿自散,痰饮自消。此不治痰而痰自消之一法也。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白术1两,缩砂仁2两(不见火),干姜1两,丁香半两(不见火),白豆蔻半两(去壳,不见火),甘草1两(炙),香附子1两(去毛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分6丸。

【功能主治】冷气呕吐,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饮、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白术1两,赤茯苓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紫菀3分(洗去根土),诃黎勒皮1两,前胡1两(去芦头),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白术丸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白术丸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参苓白术颗粒的作用和功效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在服用参苓白术颗粒,这种参苓白术颗粒具有很好的补脾胃以及益肺气的效果,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以及气短咳嗽的患者来进行使用,可以有效的患者患者身体乏力的症状,从而起到了对身体很好的保护作用,下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参苓白术颗粒的作用和功效吧?

第一,参苓白术颗粒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健脾益气。参苓白术丸组方中人参、白术、扁豆等可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等,参苓白术丸的其他成分例如山药、砂仁均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

第二,利湿止泻。白术、茯苓等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薏苡仁还具有利湿的作用,对人参、白术、茯苓起到辅助的作用,疗效更佳。

第三,治疗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身体消瘦,脘腹胀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因此脾虚则易生痰湿,湿重则泄泻,因此健脾益气化湿就是本方治疗的精髓所在。参苓白术丸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身体消瘦,脘腹胀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等症。

第四,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第五,注意事项。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用。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参苓白术颗粒的作用和功效还有其他疗效。新发现的参苓白术丸功效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治疗放疗化疗时所产生的毒副反应,治疗慢性结肠炎;还可以应用于美容保健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