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赭石,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赭石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英文名】HAEMATITUM
【别名】代赭石、钉头赭石、红石头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 赤铁矿 ,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0.1g,置试管中,加盐酸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2 滴,加硫氰酸铵试液2 滴,溶液即显血红色;另取上清液2 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生成蓝色沉淀;再加25%氢氧化钠溶液5~6滴,沉淀变成棕色。
【炮制】 赭石 :除去杂质,砸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9~30g,先煎。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赭石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赭石的食用方法等,这样大家在食用的时候才不会用错,也能够更加正确的发挥赭石的价值。
生赭石是一种中药材,不过大家有好多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时也不会知道这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其实生赭石在我们平时的用药的时候用到的比较多,对于我们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也特别的好,特别是对于生血的功能,生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镇逆、化痰、平肝、止血。
【传统应用】
主治呕吐痰涎,嗳气呃逆:吐血衄血;肝阳上亢.眩晕耳鸣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治疗嗳气恶心。呕吐涎沫;
②代赭石汤(《御药院方》):赭石、陈皮、桃仁、吴茱萸、桂、姜,治疗逆气上冲,息道阻塞;
③赭遂攻结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赭石、朴硝、干姜、甘遂末(冲),治疗宿食结于肠间,大便数日不通。 在著名方剂镇肝熄风汤中赭石也是主要的药物,以治疗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耳鸣。
【主要成分】
主要含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还含钛、镁、铝、硅、锰、钙、砷、硅酸、铝化物、水分等。
【药理作用】
(一)生血作用
赭石能促进骨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新生。可能与所含之铁和砷有关。
(二)中枢镇静作用
本品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三)其他
1. 本品溶液麻醉兔注射对血压影响不大。大量时可使离体蛙心抑制。
2.本品溶液可使离体兔肠兴奋,蠕动亢进。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生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在平时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息身体的情况来有选择性的使用,不过一般主要是通过中医的药方来使用,同时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类的。
香菊片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主要是针对患有鼻炎的患者使用,它属于纯中药制剂,味道稍微有一些苦。因为季节交替,空气质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患上鼻炎的患者越来也多,因为香菊片功效作用比较好,所以越爱越多的人都很关注香菊片。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香菊片是纯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是花香树果序、夏枯草、野菊花、生黄芪、辛夷、防风、白芷、甘草、川穹。香菊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气微香,味酸、微苦、甜。它的功能与主治是辛散祛风,清热通窍,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方中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选用。
香菊片功效作用表要是以清泻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 宣通鼻窍为法, 能清热解毒, 活血消肿。化香树果序、夏枯草、野菊花诸药, 祛风通窍取法于经方辛夷散, 其对各型鼻渊悉主之。 化香树果序是该方治疗风鼻塞、鼻窒的主药, 草药医经验认为该药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肿排脓、通窍止痛作用外, 还可诱导人体白细胞产生干扰, 配合药物本身的抗病毒活性作用, 抑制病毒的增殖, 增强机体免疫力, 减少或杀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所以香菊片在治疗急性鼻炎中能减轻全身或局部症状, 缩短和阻断病程, 且起效时间短, 比仅能解表的银翘解毒片疗效明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香菊片疗效不错,在使用药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香菊片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具体的可以参考香菊片说明书。
【香菊片功效作用-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孕妇慎用。
3.凡外感风寒之鼻塞、流清涕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急性鼻炎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导读:中药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赭石的功效与作用、赭石图片、赭石的药用价值、赭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赭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赭石简介赭石图片赭石的功效与作用赭石的药用价值赭石的用法与用量赭石的副作用赭石简介
赭石,药用部分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采挖后,除去杂石。
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赭石图片
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1、《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2、《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3、《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4、《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5、《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6、《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7、《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赭石的药用价值
1、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梗,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2、治逆气上冲奔逼,息道滞塞不通:代赭石(打碎)三两,陈皮二两,桃仁、桂、吴茱萸各半两。加姜、水煎。(《御药院方》代赭石汤)
3、治诸呀呷有声,卧睡不得:土朱(朱)不拘多少,为极细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4、治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调下,连进三服。见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仁斋直指方》)
5、治吐血,衄血:血师一两(火煅、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为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门方》)
6、治肠风血痢久不愈:代赭石二两(火烧、醋淬二次),柿饼一个(煮烂)。捣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7、治崩中淋沥不止:大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普济方》)
8、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地黄汁和代赭末,服方寸匕。(《千金方》)
9、治喉痹肿痛:紫朱煮汁饮。(《普济方》)
10、治赤眼肿闭:土朱二分,石膏一分。为末,新汲水调敷眼头尾及太阳穴。(《仁斋直指方》)
11、治一切疮疖:土朱、虢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好酒一碗冲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上。(《朱氏集验医方》)
12、治诸丹热毒: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钱半,蜜水调下,仍外敷之。(《仁斋直指方》)
赭石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打碎先煎;研末,每次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赭石的副作用
孕妇慎服赭石,赭石畏天雄、附子,下部虚寒者,不宜用赭石;阳虚阴萎者忌赭石,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赭石。
以上就是一些赭石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中药是治疗疾病很好选择,尤其是中药的种类比较多,对治疗各类疾病都有有着很好帮助,但是对中药选择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对自身健康也是很大的,代赭石就是治疗疾病不错之选,它对改善人体疾病上,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
对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选择它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对自身健康也是有着很大损害,要先对它进行了解,使得使用的时候不会有异常出血。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
【宜忌】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天雄。"
②《药性论》:"干姜为使。"
③《日华子本草》:"畏附子。"
④《本草蒙筌》:"孕妇忌服。"
⑤《本草经疏》:"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
⑥《得配本草》:"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很好了解,因此选择它的时候,也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它的使用方法,也是要按照规定进行,同时对禁忌也是要进行了解,尤其它是孕妇禁用的,对这点也是要牢记。
对于大腹皮好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实它也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槟郎的一层表皮,在一些热带地区生产,其对治疗水肿、浮肿有不错的效果,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大腹皮治三焦气逆,解大便秘滞,下胸胁胀满:大腹皮、紫苏、独活、沉香、木瓜、川芎各3g,白术、木香、甘草、槟榔各1g,陈橘皮0.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传家秘宝方》大三脘散)
2、大腹皮治脚气冲心,胸膈烦闷,得效:大腹皮3g,紫苏、干木瓜、甘草、木香、羌活各0.3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传家秘宝方》木瓜散)
3、大腹皮治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本品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经,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治食积气滞之脘腹痞胀,嗳气吞酸、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可与山楂、麦芽、枳实等同用;若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可与藿香、陈皮、厚朴等同用。
4、大腹皮治病喘手足皆肿,脾病横泻四肢:大腹皮60g,蓬莪术、三棱各30g,槟榔0.3g,木香15g。上为末,炒麦捣碎,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生姜汤下。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为君药。(《苏沈良方》无碍丸)
5、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药性类明》
6、大腹皮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本品味辛,能开宣肺气而行水消肿。治疗水湿外溢,皮肤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皮、五加皮等同用,如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若治脚气肿痛,二便不通,可与桑白皮、木通、牵牛子等同用。
7、大腹皮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日华子本草》
8、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本经逢原》
9、大腹皮治虚肿者,用大补气之味,而少入腹皮。又见有治痰火者,常以此味少少入健脾之剂,或皆取其能导壅顺气而不甚酷烈乎?用者审之。《本草述》
10、大腹皮治小儿腹内痞结;二便不利。(《太平圣惠方》大腹皮散)大腹子散:《赤水玄珠》:风毒脚气。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癫狂;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大小便不利。
火麻仁其实是大麻的种子,在干燥成熟后就可以入药了。火麻仁的外形很可爱,是一小粒的椭圆形状,那么,炒火麻仁有什么功效呢?中医认为,火麻仁对于通便、润肠、脾胃虚弱、养阴补虚、消肿利尿和生津止渴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也被应用于治疗疥疮和脚气肿痛等。
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火麻仁的功效与作用
1、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保持肠内粪便湿润,以利通便。常用于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
2、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3、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虚劳的补益。
4、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小便不利等。
5、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
6、调经: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等的月经不调。月经不通者,则可与桃仁等配伍,以增活血通经之效。
7、祛湿痹:舒筋活络,适宜风湿、类风湿、风湿痛患者。
8、活血祛瘀: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
9、淋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控制炎症,帮助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
10、其他功效:治疗疥疮、癣癞、脚气肿痛。
中药黄金实际上说的是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采挖,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晾干以后备用。黄精的根和茎是入药的部位,味道比较甘甜,既可以健脾,就可以润肺,还有补肾的功能。因为中药黄金功效作用很多,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黄精: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茎高5o-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浆果直径7-10毫米,黑色,具4-7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中药黄金功效作用】
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
黄精的功效主要是滋肾润肺,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内热消渴,肺虚燥咳,劳嗽久咳,肾虚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症。
1、治慢性肝炎,疲乏无力,腹胀不适,胃口不好,尿量减少,汗多口干:丹参30g,黄精25g,糯稻根须25g,水煎服 。
2、治眼,中药黄金功效作用在于可以补肝气,明目:蔓菁子一斤(以水淘净),黄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粥饮调二钱,日午晚食后,以温水再调服。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