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氯芬片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药物,很多的朋友们都没有听说过,更没有使用过这个药,由于药品的种类剂量比较繁多,所应用治疗的疾病也各不相同,那么巴氯芬片适用于治疗什么疾病的药物呢?接下来就为朋友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有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内容。
[功能主治]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1、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运动神经元病。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三次,应逐渐增加剂量,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剂量,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具体调整剂量。对本品作用敏感的患者初始剂量应为每日5~10mg,剂量递增应缓慢。常用剂量为每日30mg至75mg,根据病情可达每日100~120mg。 2儿童:每日剂量为0.75~2mg/kg体重。 3对10岁以上儿童,每日最大剂量可达2.5mg/kg体重。通常治疗开始时每次2.5mg,每日4次。大约每隔3天小心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儿童个体需要量。 4推荐的每日维持治疗量如下: 12个月~2岁儿童:10~20mg。2~6岁儿童:20~30mg。6~10岁儿童:30~60mg(最大量70mg)。
[剂 型]
片剂
[不良反应]
本品有中枢神经系统(S)抑制作用,会有镇静、嗜眠、运动失调和呼吸及心血管的抑制。另外常见的是虚弱、疲劳和眩晕。
其它较少见的报告如下: 1、神经精神方面:混乱、头痛、失眠。 2、心血管方面:低血压。 3、胃肠道方面:恶心、便秘。 4、生殖泌尿道方面:尿频。
[注意事项]
1.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本品具镇静作用,服药后驾车或操纵机器应注意。 3.停药前应逐减减量,以防反跳现象。
[用药禁忌]
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主要成份]
巴氯芬。
[药品相互作用]
1、酒精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增加本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本品与其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或酒精合用,可增加镇静作用。 2、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加强巴氯芬的作用,引起冥想肌张力过低。 3、巴氯芬和降压药合用可使血压下降作用加强,因此降压药的剂量应适当调整。 4、帕金森病(震颤麻痹)患者,同时接受巴氯粉和左旋多巴加卡比多巴治疗,有报告引起精神错乱、幻想和激动不安。
盐酸萘芬片是一种丙烯胺类的药物,有杀菌和抑制病菌的作用,比如说对于真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真菌感染能够取得不错的治疗作用,当然在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些副作用的问题,它对肠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常会导致胃胀气,造成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轻度腹泻等症状。
盐酸特比萘芬片用于由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癣菌和紫色毛癣菌等)、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皮肤、头发和甲的感染。那么,盐酸特比萘芬片最常见的副作用有什么呢?
盐酸萘芬作用
盐酸特比萘芬片是一种丙烯胺类药物,盐酸特比萘芬片对于皮肤、毛发盒甲的致病性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小孢子菌(如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和糠秕癣菌属的酵母均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盐酸特比萘芬片对于酵母菌,根据菌种的不同而具有杀菌效应或抑菌效应。
盐酸特比萘芬片异地干扰真菌固醇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由此引起麦角固醇的缺乏以及角鲨烯在细胞内的积聚,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盐酸特比萘芬片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来发挥作用。角鲨烯环氧化酶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关系。盐酸特比萘芬片口服给药时,皮肤、毛发和甲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到杀真菌活性的水平。
盐酸萘芬片副作用
盐酸特比萘芬片最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症状(胀满感,食欲不振,恶心,轻度腹痛及腹泻)或轻型的皮肤反应(皮疹,薰麻疹等)。个别严重的皮肤反应病例(如StevensJohnson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曾见报道,若发生进行性皮疹,则应停药。
双氯芬酸钠栓是一种化学药品,通常是一种淡黄色的霜剂,这种化学药品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举个例子,经常有人会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这时候就可以吃双氯芬酸钠栓这种药进行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那么如果经常吃这种药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副作用呢?
双氯芬酸钠栓有副作用吗?有哪些副作用?
一般药物都会有副作用,这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详细阅读说明书,因为双氯芬酸钠栓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双氯芬酸钠栓双氯芬酸钠栓有副作用吗?有哪些副作用?
双氯芬酸钠栓虽然是外用药物,但依然会有副作用,“副作用”是老百姓经常念叨的说法。在药学上,“副作用”仅仅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种。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作用,它属于药物的固有效应。
双氯芬酸钠栓主要有以下副作用:
1、胃肠反应:主要为肛门刺激症状、胃不适、烧灼感、反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肾脏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肾不良反应;
4、其他少见的有肝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不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均呈可逆性。
遇到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不应慌张,首先,这一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必须先有心理认知。其次是尽快与主治医生联系,以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总之不良反应不可怕,关键是要调整心态,并及时治疗。
禁忌: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醋氯芬酸片,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接下来就为大家更详细的介绍这个药物,希望对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醋氯芬酸,化学名2-[(2.6一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酰氧基乙酸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
规格
50mg/片。
用法用量
口服,用至少半杯水送下,可与食物同服。
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2片(50~100mg),或遵医嘱。每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片(200mg)。
肝功能不全病人:具有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减少醋氯芬酸用药剂量,推荐初始剂量为每天2片(100mg)。
肾功能不全病人: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应慎重。
不良反应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
主要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7.5%)和腹痛(6.2%)。
1.常见(1/100)
胃肠道系统失调: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
肝和胆:肝酶升高。
2.偶见(1/100-1/1000)
一般:头晕。
胃肠道系统:胀气、胃炎、便秘、呕吐、溃疡性口腔粘膜炎。
皮肤:瘙痒、皮疹和皮炎。
代谢和营养: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罕见(1/1000)
一般:头痛、疲倦、面部浮肿、过敏反应、体重增加。
血液: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心血管:水肿、心悸、腓肠肌痉挛,潮红、紫癜。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障碍、震颤。
胃肠道系统障碍:胃肠出血和溃疡、出血性腹泻、肝炎或胰腺炎、柏油状大便、口腔粘膜炎症。
泌尿系统障碍:间质性肾炎。
皮肤:湿疹。
代谢和营养: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钾血症。
精神病学:抑郁、多梦、嗜睡、失眠。
眼睛:异常视觉。
其它:味觉倒错、脉管炎。
如其它的NSAIDs,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粘膜的超敏反应。
禁忌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后引起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C),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或非选择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疾病危险因素,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心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
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5.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6.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高血压、心绞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并不陌生,虽然看起来这两种疾病并不如癌症那样可怕,实际上一点发病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救治,肯定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旦确诊这样的疾病,肯定是需要第一时间去接受治疗的。左旋氨氯地平片就是能够治疗这两种疾病的药物,那么左旋氨氯地平片副作用是什么?
不良反应
患者对本品能很好地耐受。
(1)较少见的副反应是头痛、水肿、疲劳、失眠、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
(2)极少见的副反应为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
(3)与其他钙拮抗剂相似,极少有心肌梗塞和胸痛的不良反应报道,而且这些不良反应不能与病人本身的基础疾病明确区分;
(4)尚未发现与本品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参数异常。
禁忌
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
1.肝功能受损病人的使用,与其他所有钙拮抗剂相同,在肝功能受损时使用本品应十分小心。
2.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使用,肾功能损害患者可以采用正常剂量。
3.本品不被透析。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在无其他更安全的代替药物和疾病本身对母子的危险性更大时才推荐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
尚无本品用于儿童的资料。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可用正常剂量。但开始宜用较小剂量,再渐增量为妥。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下列药物的合用是安全的: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舌下用硝酸甘油、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和口服降糖药。
(2)对健康自愿者,本品与地高辛合用,未改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或肾清除率;与西咪替丁合用时,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未发生改变。
(3)体外研究资料表明,本品对地高辛、苯妥英、华法令或消炎痛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无影响。
(4)对健康男性志愿者,本品与华法令合用,不影响华法令对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
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炎症感染而引起的,而大部分的疾病,也都会有疼痛的症状,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会用一些可以镇痛消炎的药物来辅助治疗,氯芬待因片就其中之一。氯芬待因片可以缓解各种术后疼痛、癌症疼痛以及骨病痛等,在如今的临床医学中,应用也是十分的广泛!
药理作用:
双氯芬酸钠为苯基乙酸衍生物,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系外周型镇痛药。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磷酸可待因为吗啡的甲基衍生物,对延脑的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强度约为吗啡的1/4。此外,还有镇痛和镇静作用,镇痛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但仍强于一般解热镇痛药。系中枢型弱阿片类镇痛药。服用本品,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呼吸抑制很弱,成瘾性较低。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骨病痛等中度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1次1~2片,1日3次。儿童1日每公斤体重3.5~6mg(每片按40mg计算),在医生指导下,多次服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发生率约为10%左右。文献报道还可有头晕、困倦、皮疹、瘙痒、水肿、黄疸、便秘或出血倾向等。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国家特殊管理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按规定开写精神药品处方和供应、管理本类药品,防止滥用。
2.应注意消化道溃疡、肾损害或成瘾性的发生,但这些现象大都是长期、大剂量应用时才有出现的可能。
3.肝、肾损害,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慎用。
4.参阅双氯芬酸钠与可待因项下的注意事项。
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重体力劳动者比如农民等,一般对骨骼的损害是很大的,经常会患上骨关节炎疾病,骨关节炎是骨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病关节疼痛肿胀,轻者可以服用醋氯芬酸缓解,严重的影响正常生活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醋氯芬酸对骨关节的治疗效果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醋氯芬酸有没有副作用呢?
醋氯芬酸分散片有以下副作用: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主要出现胃肠道副作用(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7.5%)和腹痛(6.2%)。
1.常见(1/100)胃肠道系统失调: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肝和胆:肝酶升高。
2.偶见(1/100~1/1000)一般:头晕。胃肠道系统:胀气、胃炎、便秘、呕吐、溃疡性口腔粘膜炎。皮肤:瘙痒、皮疹和皮炎。代谢和营养: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罕见(1/1000)一般:头痛、疲倦、面部浮肿、过敏反应、体重增加。血液: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血管:水肿、心悸、腓肠肌痉挛,潮红、紫癜。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障碍、震颤。胃肠道系统障碍:胃肠出血和溃疡,出血性腹泻、肝炎或胰腺炎、柏油状大便、口腔粘膜炎症。泌尿系统障碍:间质性肾炎。皮肤:湿疹。代谢和营养: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钾血症。精神病学:抑郁、多梦、嗜睡、失眠。眼睛:异常视觉。其它:味觉倒错、脉管炎。如其它的NSAIDs,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粘膜的超敏反应。
醋氯芬酸分散片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其疗效获得众多患者的肯定。温馨提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和炎症的治疗勿盲目,合理用药方奏效。希望颈椎病患者朋友,能够理性购买药物,及早治疗好疾病。
醋氯芬酸能起到阵痛、解热、抗关节炎的作用,在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很不错的效果。不过,有些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发现醋氯芬酸的副作用太大,除了要保证正确的使用药物之外,还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有充分性的认识,一旦发生及时的进行应对。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
主要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7.5%)和腹痛(6.2%)。
1.常见(1/100)
胃肠道系统失调: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腹泻。
肝和胆:肝酶升高。
2.偶见(1/100-1/1000)
一般:头晕。
胃肠道系统:胀气、胃炎、便秘、呕吐、溃疡性口腔粘膜炎。
皮肤:瘙痒、皮疹和皮炎。
代谢和营养: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罕见(1/1000)
一般:头痛、疲倦、面部浮肿、过敏反应、体重增加。
血液: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心血管:水肿、心悸、腓肠肌痉挛,潮红、紫癜。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感觉障碍、震颤。
胃肠道系统障碍:胃肠出血和溃疡、出血性腹泻、肝炎或胰腺炎、柏油状大便、口腔粘膜炎症。
泌尿系统障碍:间质性肾炎。
皮肤:湿疹。
代谢和营养: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钾血症。
精神病学:抑郁、多梦、嗜睡、失眠。
眼睛:异常视觉。
其它:味觉倒错、脉管炎。
如其它的NSAIDs,可能发生严重的皮肤粘膜的超敏反应。
禁忌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后引起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C),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生活在现代都市当人的人们经常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神经功能性疾病就是其中一种比较突出的。由于社会压力大,人们竞争也日益激烈,神经能否承受得住压力就显得特别的备受关注。医生提示您:一旦患上了神经功能方面的疾病请及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选择巴氯芬片(力奥来素)能有效的治愈您的神经功能性疾病,效果显著。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巴氯芬片
商品名称:巴氯芬片(力奥来素)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规格型号】10mg*30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三次,应逐渐增加剂量,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剂量,但应根据
【不良反应】良反应主要是于治疗开始时、剂量增加过快、剂量过大的患者,一般为轻微的暂时性症状。精神病史患者、伴脑血管病患者和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严重。 1、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开始时常出现日间镇静、嗜睡和恶心等副作用,偶尔出现口干、呼吸抑制、头晕、无力、精神错乱、眩晕、呕吐、头痛和失眠 2、 神经精神病学的表现偶有或罕见报道有:欣快、抑郁感觉异常、肌痛、肌无力、共济失调、震颤、眼球震颤、调节紊乱、幻觉、恶梦。上述症状常难以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可能会降低惊厥阈,并引起惊厥发作,癫痫者尤应注意。 3、 胃肠道:偶有轻度的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 4、 心血管系统:偶会发生低血压、心功能降低。 5、 泌尿生殖系统:偶见或罕见排尿困难、尿频、遗尿。这些常难于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 6、 其他副作用:罕见或个别病例有视力障碍、味觉障碍、多汗、皮疹、肝功能损害。某些病人对药物可显反常的反应而表现为痉挛状态加重。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低,使病人更难于行走或照料自己,这种情况通常在调节剂量后可缓解(如:减少日间剂量,可能的话增加夜间剂量)。
【禁 忌】以下情况禁用: 1、对本品过敏者。 2、癫痫、帕金森病、风湿性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患者。
【注意事项】1.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本品具镇静作用,服药后驾车或操纵机器应注意。 3.停药前应逐减减量,以防反跳现象。
【有 效 期】0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138
【生产企业】Novartis Farma S.p.A(意大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装)
看完上面对于巴氯芬片(力奥来素)的介绍,您是否对于该药物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呢?神经功能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随之而来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请及时服用正规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服用到一些药物来治疗身体上面的疾病,因为药物是经过特制的化学物质,对部分病毒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例如,甲氧甲氧氯普胺片就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处方药物,在医疗领域使用量非常大,但是,药物毕竟有一定的毒性,下面就来看看甲氧氯普胺片有哪些副作用呢?
甲氧氯普胺片,适应症为镇吐药。主要用于1.各种病因所致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的对症治疗;2.返流性食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3.残胃排空延迟症、迷走神经切除后胃排空延缓;4.糖尿病性胃轻瘫、尿毒症、硬皮病等胶原疾患所致胃排空障碍。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昏睡、烦燥不安、疲怠无力;
2.少见的反应有:乳腺肿痛、恶心、便秘、皮疹、腹泻、睡眠障碍、眩晕、严重口渴、头痛、容易激动;
3.用药期间出现乳汁增多,由于催乳素的刺激所致;
4.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特别是年轻人),可出现肌震颤、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
药物过量
1.用药过量症状:深昏睡状态,神智不清;肌肉痉挛,如颈部及背部肌肉痉挛、拖曳步态、头部及面部抽搐样动作,以及双手颤抖摆动等锥体外系症状。
2.药物过量时,使用抗胆碱药物、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或抗组胺药,可有助于锥体外系反应的制止。
药代动力学
易自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13~22%迅速与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结合。经肝脏代谢。T1/2一般为4~6小时,根据用量大小有别。口服30~60分钟后开始作用,持续时间一般为l~2小时。经肾脏排泄,口服量约有85%以原形及葡糖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
现在有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般都听从医生的建议。因为降压药一般都是处方药,所以他们选择药物的时候
是完全听从医生的建议。有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发现,医生非常的喜欢开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这个药物。这也让更多得高血压患者想
知道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的降压效果和其他信息。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的一些副作用吧!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
首先,来了解一下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的功效:它用于治疗高血压,适用于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
关于它的副作用:在氯沙坦钾 - 氢氯噻嗪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这种复方药物有特殊的不良反应,只限于那些以前报道过的氯
沙坦钾和/或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这种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中断治疗的百分率也与安慰剂相似。 一般
而言,用氯沙坦钾 - 氢氯噻嗪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的性质轻微和短暂,不需中断治疗。 氯沙坦 - 氢氯噻嗪治疗原
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中,头晕是唯一被报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 1% 或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上市后发现的其他不良反应: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免疫系统疾病:氯沙坦治疗的患者中很少有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和声门水肿导致呼吸道堵塞和/或脸、唇、咽和/或舌的肿胀)
的报道;这其中的一些患者曾因服用其它药物(如ACE抑制剂)而出现过血管性水肿。
代谢和营养障碍:厌食、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电解质失调包括低血钠和低血钾。
精神疾病:失眠、不安。
神经系统疾病:味觉障碍、头痛、偏头痛、感觉异常。
眼部疾病:黄视症、瞬时视觉模糊。
心脏疾病:心悸、心动过速。
血管疾病:与剂量有关的体位性低血压、坏死性血管炎(脉管炎)(皮肤血管炎)。
消化道疾病:消化不良、腹痛、消化道刺激、痉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胰腺炎、涎腺炎。
呼吸道、胸腔和纵膈疾病:咳嗽、鼻充血、咽炎、窦失调、上呼吸道感染、呼吸窘迫(包括肺炎和肺水肿)。
肝胆疾病:肝炎、黄疸(肝内胆汁於积性黄疸)。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皮疹、瘙痒、紫癜(包括亨诺赫-舍恩莱因紫癜)、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荨麻疹、红皮病、光敏感性
、皮肤红斑狼疮。
肌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背痛、肌肉痛性痉挛、肌肉痉挛、肌痛、关节痛。
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糖尿、肾功能障碍、间质性肾炎、肾衰竭。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勃起功能障碍/阳萎。
全身不适和给药部位异常:胸痛、浮肿/肿胀、不适、发热、虚弱。
不过,这些患者大可不必担心,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是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是一线用药,患者服用过后血压得到了较好的控
制。上述的不良反应只是被发现的,多数患者反应服用过后副作用出现很少很小。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