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为什么很重要

2019-10-15 │ 夏日养生为什么很重要 养生中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如何煎药?正确的煎药方法很重要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如何煎药?正确的煎药方法很重要”,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煎药的方法很重要。只有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让药效真正地发挥出来。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句话的意思是,服用汤药的时候,药材好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不注意水量、火候等,药材也发挥不出最好的功效来,那么如何煎药呢?下面介绍一下煎药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煎前的浸泡不能少。当你把中草药买回来后,先要用干净的冷水浸泡20~30分钟。如果全是花、叶等质地比较疏松的药物,那泡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是根、茎、种子等质地比较坚硬的药材,那就得泡30分钟左右了。煎药前的充分浸泡,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溶出。

第二,煎药的工具最好用沙锅。因为沙锅受热相对均匀,导热较慢,保温效果好。很多不懂得煎中药的人用金属器具煎药,但是往往一不小心就把水熬干了,这主要是因为金属器具导热性较快。

不用金属器具熬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用金属器具熬药可能会导致金属与药材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有毒物质,吃金属器具熬出来的药物可能还会对我们的肝、肾造成损害。

第三,加水要有度。我见过很多人熬药,熬好后汤药特别多,能盛满满一大碗。中药本来就苦,喝药的人更是痛苦无比。所以煎药的时候加水太多,反而会使汤药的浓度变低,反而降低药力。一般情况下,草药重量低于90克,加300毫升水就足够了。如果草药的重量超过90克,甚至更多,只要加水超过草药表面3~5厘米即可。不管加多少水,只要熬出来的汤药在200毫升左右即可。

第四,控制火候很重要。在汤药沸腾以前,要用“武火”,也就是大火,这时候用大火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水快速沸腾。等汤药沸腾后,就要换成“文火”,也就是小火了。文火的火候很重要,它的作用是使水分缓缓地蒸发,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溶出。文火的度也很好把握,煎的时候只要使药物处于微微沸腾的状态就可以了。

第五,注意煎药的次数和时间。煎药的时候,一定要煎够两次,这是不能偷懒的。因为有研究表明,第一次煎药,俗称“头煎”,药效大约可以溶出40%25左右,第二次煎药,俗称“二煎”,可以溶出30%25左右。然后把两次熬好的药汁混在一起,早晚各服一半,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另外,在煎药的时间上也是有窍门的。如果是滋补药,这类药多是植物的根茎、果实,动物的壳、角等,像常见的党参、白术、龟板、鹿角等,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煎的时候时间要长一些,头煎45分钟左右,二煎30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是一般药材,头煎30分钟、二煎20分钟左右即可。还有一些发汗解表的药,这类药多是叶、花、草等,像桑叶、菊花等,这种类型的药头煎20分钟、二煎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只要大家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注意到以上五点,就能充分地利用中药当中的有效成分,帮助自己吸收充足的药效。

扩展阅读

中药煎药方法


   我们知道中医和西医有区别,中药也和西药有区别,我们西药讲究的是制作好的然后给人直接口福,但是我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将药物用水煎好才是我们的关键,那么大家知道中药煎药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么?这个才是关键哦,因为煎药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哦,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关于中药煎药方法。

  煎煮器具

煎药最好的器具是砂锅。砂锅属于陶器,陶器具有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并有保暖的特点,是煎煮中药的最佳选择。若无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和铝锅代替。但切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这是因为铁、铜、锡本身也是中药类,用之恐与病情不合;二是这些金属元素易和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如铁锅煎药,往往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非但不能疗疾,甚至可产生毒性,危害生命。

煎前浸润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这是因为草木药干燥时,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进一步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煎前浸泡时间以 3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浸泡时间60分钟。夏天气温高,可以浸泡时间短些;反之冬天可以长些。浸泡用水,以常温或温水 (25℃~50℃)为宜,切忌用沸水

入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方法。

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宜后下,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一起煎。须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青黛、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另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西洋参、虫草、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

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生汁兑入 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关于中药煎药方法的一些基本的介绍了,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学会了呢?是不是感觉与我们自己平时所煎药是一样的呢?这个才是关键的,煎药是一门技术活,煎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讲究的就是一个火候,这是很重要的哦!

煎药的注意事项 教你如何正确煎药


很多人喜欢吃中药,认为中药可以治标固本,中药的煎煮和熬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正确的煎煮方法会使中药的药效大大咋扣,起不到原有的效果,煎药的砂锅也要学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掌握正确的煎煮与熬制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药效。

煎药的注意事项

1、煎药之前要浸泡,中药很多都是干燥品,在煎药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浸泡一下,通过加水浸泡,使药材变软,恢复原先的状态,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在煎药的时候它的功效能够很好的释放出来,如果是花,茎类的药材,一般浸泡一个小时左右,根,果实类的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左右。

2、煎煮的次数要注意,中药煎制的时候,往往之后煎的效果要好一些,但是也不能煎的次数太多,好是两三次即可,有实验证明,煎药的次数在第二次的时候就可以煎出药效的百分之八十,切记不可煎药次数过多。

3、注意煎药的温度,煎药时候的火候要把握的好,煎药的温度如果太强,那么里面药的水分就会挥发的很快,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而温度太低,火候过小,煎煮的药效就会发挥不出来,所以煎药的火候很重要。

如何挑选优质砂锅

1、要看颜色

优质的砂锅颜色大多是白色的,因为白色的陶器中富含氧化铁成分比较多,人工添加的色素含量比较少,相对来说杂质就比较少。这样的砂锅加热以后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比较适合用来烹调食物。

2、要看陶质

优质的砂锅表面光亮均匀,没有突出的砂粒,摸着比较光滑、细腻,不粗糙。如果砂锅表面不够光滑,触摸时有粗糙感,说明陶土搅拌得不均匀。或者摸着光滑,但是能看到有小孔,这就说明在烧制的过程中,陶土内气泡较多。

中药煎药方法介绍


我们知道中医和西医有区别,中药也和西药有区别,我们西药讲究的是制作好的然后给人直接口福,但是我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将药物用水煎好才是我们的关键,那么大家知道中药煎药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么?这个才是关键哦,因为煎药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哦,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关于中药煎药方法。

煎煮器具

煎药最好的器具是砂锅。砂锅属于陶器,陶器具有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并有保暖的特点,是煎煮中药的最佳选择。若无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和铝锅代替。但切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这是因为铁、铜、锡本身也是中药类,用之恐与病情不合;二是这些金属元素易和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如铁锅煎药,往往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非但不能疗疾,甚至可产生毒性,危害生命。

煎前浸润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这是因为草木药干燥时,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进一步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煎前浸泡时间以 3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浸泡时间60分钟。夏天气温高,可以浸泡时间短些;反之冬天可以长些。浸泡用水,以常温或温水 (25℃~50℃)为宜,切忌用沸水

入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方法。

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宜后下,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一起煎。须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青黛、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另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西洋参、虫草、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

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生汁兑入 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关于中药煎药方法的一些基本的介绍了,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学会了呢?是不是感觉与我们自己平时所煎药是一样的呢?这个才是关键的,煎药是一门技术活,煎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讲究的就是一个火候,这是很重要的哦!

中医煎药 正确煎药的12个要点


中医养生是一门非常博大的学问。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讲究。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中医煎药的学问。那么中药怎么熬比较好呢?煎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是治病效果不错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年轻人对它犯起了愁,主要原因是不会煎药。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关系到其药效。为了大家能正确煎药,下面给大家介绍中药煎煮的12个注意事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 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八、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煎药的方法


很多人在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多会选择去看中医,这主要是因为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且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小。而看中医的话,难免是要吃中药的。中药一般都需要煎。但是很多人对于怎么煎中药,都不太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煎重要的具体方法!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至少也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

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

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最好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

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中医煎药 如何煎药不溢出来


现在依然会有很多人去看中医,中医看完回来我们都需要吃中药,很多的中药都是需要我们自己煎的,那么对于煎中药可是有很多的讲究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煎中药才能不溢出来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煎药不溢出来还是有很多的讲究的,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讲究,以下就是详细的介绍。

如何煎药不溢出来

1、如何煎药不溢出来

中药加入后,泡上30分钟左右在煎。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小火),保持沸的状态,避免药液外溢及过快熬干。

煎中药时需要搅动,所以打开盖子是没问题的。药液溢出时搅拌一下即可缓解,再把火调小一些,煎药时间根据药量大小不一定,水没过药一寸左右,煎至剩下半杯就行,你看差不多可倒出来,要是剩多了再倒回继续煎。

2、煎药用冷水还是热水

现在人们熬药都有些“懒”,打开自来水就直接用。其实,熬药的水不能图省事,还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3、煮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

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煎药时候用不用盖盖子

想要中药熬的更加透彻就要加盖子,并且加上盖子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并且熬煎中药和其他不一样,他可能会有一些挥发性的成分跑出去,如薄荷、藿香、砂仁等,好加盖煎煮。

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对于多数质地坚实的根、种子或动物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等,亦应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通草、菌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被煎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