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哪些好处

2019-10-15 │ 养生有哪些好处 运动养生有哪些好处

走罐的好处有哪些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走罐的好处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经常拔火罐的朋友们相信对于走罐也不会陌生吧!走罐和拔火罐的相同之处就是都借助于杯罐之类的器皿在我们身体上进行治疗以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不同之处是拔火罐用火,而走罐则是借用润滑剂。拔火罐可以帮助我们祛湿治病,那么走罐又有哪些好处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走罐是解决身体中暑很好的办法,走罐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可以清除掉身体内部的毒素。这对身体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尤其是对于中暑的人群来说,走罐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主观对身体有很好的好处,但是他的次数也不能过于频繁,一个星期最多做一次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身体异样的话最好不要随便去走罐。

走罐之后最好不要受凉,不然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走罐的好处有哪些都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其实走罐和拔火罐的作用也是相差无几的,走罐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清除体内的毒素等作用,不同于拔火罐的就是走罐对于中暑也有很好的疗效。

ys630.COm精选阅读

脚底走罐的好处


中医上经常会用到拔罐这种治疗方法。拔罐既能够祛风除湿、也能够散寒温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我们的脚底有不少穴位,平时的足底按摩或是泡脚,都可以起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脚底拔罐也能够祛除疾病、强身健体。脚底走罐是脚底拨罐的一种,它对人体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一、足底拔罐到底有什么用

在足底是可以拔火罐的。寒从足起,拔罐本身就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温阳的功效。而我们脚底底有很多反射区和穴位,通过在足底拔罐或是走罐可以刺激对应的神经末梢加快对身体的调理,所以,脚底拔罐是可以达到祛除疾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足底拔火罐有什么益处

1.可补可泄

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脚底拔罐可以达到行气利湿、畅通经络、滋养气血的作用。

2.预防疾病

在足底我们经常按摩的有涌泉穴、失眠穴等穴位,经常拔脚底对调节血压、失眠、便秘、腰腿酸软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而且走罐时还能刺激肠胃的反射区。

3.跟肾经的关联

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脚底是为肾经所在,经常在脚底拔罐能够助补肾、名目、颐养五脏,让人精力充盈。

三、足底拔罐的缺点

1.操作略有难度

脚底面积比较小,肌肉也相对紧实,拔罐的时候比其它地方难度会更大,容易脱落,操作起来会比较难。

2.容易烫伤脚底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烫伤脚底,损坏器具等情况。有经验的技师都喜欢先涂上按摩膏,然后从足底上罐再往上拉,选择中间肌肉纹理平坦的位置,或在纹理缝靠近火罐的位置涂点按摩膏堵上。

2.影响走路

脚底拔罐的时间要掌控好,定罐时间太长容易引起肌肉肿痛。走路时就不太舒服了。

四、足底拔罐注意事项

1.脚底拔罐时间不宜过长,最多10~15分钟即可。

2.脚底拔罐要做到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建议使用小罐。

3.脚底拔罐不宜次数过多,以免身体肾气外泻,造成身体虚弱。

4.脚底拔罐之后要注意休息,24小时内不建议碰水。

5.脚底拔罐要想疗效更好,可以先泡脚,后拔罐,再做脚底按摩。

6.脚底拔罐不建议小孩、孕妇去拔。

背部走罐的好处和坏处


人体的背部作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的所在区域,也是人体保健的关键部位。背部走罐作为中医传统拔罐法中的一种操作方式,融合单罐负压吸力及走罐摩擦力为一体,通过走罐速度、频率等要素,控制合力大小及方向,以此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但操作中如若操作不慎,则容易出现拉伤皮肤的情况。

一、背部走罐的好处

1.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2.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膏肓、

3.由于走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走罐还可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

二、背部走罐注意事项

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三、中医传统走罐疗法

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单纯)拔火罐“吸力”为动态“滑动摩擦力”,即将单罐的负压吸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共为合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皮层。通过掌握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面积),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点,有可能达到选择性和增强吸拔的强刺激、弱刺激,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走罐术简便,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积极推广。

走罐的危害


拔火罐作为中医常使用的一种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许多疾病,特别是受凉引起的肩膀疼、后背疼等方面往往能收到明显疗效。走罐是拔火罐的一种操作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还能预防不少疾病的发生,因而被广大患者啧啧称道。不过,无论是走罐,还是拔罐,都存在某些禁忌,稍不注意就会对人体带来副作用。

一、拔火罐的四大禁忌

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2、餐后1小时内不宜拔火罐,并且在拔罐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是否痛、烫或过紧,拔罐以局部皮肤呈红紫色为度,留罐期间注意保暖。

3、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患有基本疾病、结核病、骨质破坏、严重冠心病及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4、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二、走火罐的危害

1

、经常走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这样才能有效果,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2

、走火罐后洗澡很容易着凉

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以上的就是拔火罐的一些坏处。其实任何一种的治疗方法,都是有一定得副作用。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在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时,只要我们能做到避免这些坏处出现,那么这些方法治疗疾病的好处还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比较大用处的。

走罐的方法


走罐的方法

1、走罐的方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

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

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

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关连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如腰肌劳损,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往返移动的走罐治疗。

2、走罐是什么

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

3、走罐的印色反应

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走罐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减压的作用。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坏处:经常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这样才能有效果,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后洗澡很容易着凉。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走罐的注意事项

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

4、皮肤有过敏、溃汤、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使用本法。

5、年老体弱多病者,慎用本法。

放血拔罐的好处有哪些


说道拔罐相信大家不陌生,因为现在很多人会利用这样的方法,帮助自己治疗和调理一些疾病状况,而且这种方法相对来讲比较的健康一些,因为它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在拔罐的当中,有一种放血拔罐,那么你要认识和了解过,放血拔罐的好处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麻木、风湿痹痛等症;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病,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症。

   拔罐还有以下注意事项: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放血

用于感冒、发烧、

颈痛热气引起的牙痛

中医有一种常用的疗法叫“刺血”。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可以在少商穴放血;头痛,在尺泽穴放血;麦粒肿,又名“偷针眼”,可以在耳背放血……

中医认为,放出来的血都是“淤血”,刺血可以祛除邪气,从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的目的。

   一般发高烧、咳嗽的患者,就可以通过放血治疗,放出来的血一般颜色很深,逐渐放出之后,血色由浓变淡,恢复正常。此外,牙痛也可以通过放血治疗,由上火、体内热气引起的牙龈又胀又痛等症状,通过放血可以快速的缓解疼痛。

通过了上面介绍的放血拔罐的这些好处之后,就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这样的方法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和调理身体的一些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症状,或者人群都适合用放血拔罐的方式,有的时候不合适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对这些原则问题大家必须遵守和掌握。

刮痧拔罐的好处有哪些


刮痧拔罐是我么传统中医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快速的清除体内於堵的垃圾毒素,达到快速治愈的效果。刮痧拔罐的治疗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为治疗依据的,通过这样的治疗手段可以将身体各条经络打通,让身体器官的功能发挥的可以相辅相成,更是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刮痧可以活血化瘀,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拔罐可以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拔罐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拔罐通过刺激穴位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在刮痧和拔罐治疗的期间不要喝酒,也不要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舒缓的心情,另外还有一项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就是,刮痧拔罐之后,切忌洗冷水澡,因为通过这样的治疗手段之后,毛孔是呈现打开状态的,这个时候洗冷水澡,很容易造成感冒或者其他影响身体健康的状况。

走罐和拔罐哪个效果好


走罐和拔罐都具有许多优点。走罐是拔罐的一种治疗方式。走罐指的是一只手抓住罐子,略微上提,通过推拉罐体,在患者皮肤上来回移动或是顺着一个方向移动的疗法。通过走罐,可同时治疗多个病患部位。不过,走罐时一定要注意在走罐的部位及罐口涂上润滑剂,不然可能会造成走罐时拉伤皮肤的现象。

一、拔罐和走罐有什么区别

在固定的位置上是拔罐,如果火罐在患者的身体上移动,形成一个比火罐面积大的治疗面,叫走罐.一般走罐用于大面积如后背部.走罐是一种拔罐手法。通过在身体较大面积的部位移动达到治病的目的。比如后背华陀夹脊穴的走罐。拔罐就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了。

二、走罐和拔罐哪个效果好

各有不同。拔罐是局部或穴位采用吸附作用加强血液循环,温经通络。走罐在拔罐的基础上具有刮痧作用,又强于刮痧,比拔罐,刮痧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但一般患者操作时会疼痛感。如果心脏病人可以暂不用走罐。走罐是拔罐的一种治疗方式。看患者的疾病类型采取的不同的一种拔罐方法。走罐就是沿着针对疾病治疗的穴位循线路径移动罐体做来回运动,起到通经活络、祛淤、止痛、去寒、去湿的功能,此种方法适宜大面积的全身性疼痛的治疗。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又可称为推罐疗法,现代应用较为广泛。

三、哪些人不宜拔罐

1、孕妇、女性月经期。孕妇如进行不适当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2、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

3、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4、有严重肺气肿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宜用拔罐治疗。

5、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

背部走罐的正确方法


走罐疗法素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为特点,用杯罐作为治疗工具,在杯罐口及病患部位涂上润滑剂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患部位滑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背部走罐法应用极为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不过,只有掌握了背部走罐的正确方法,才能真发挥出背部走罐的应有的疗效。

一、背部走罐法

背部走罐是目前临床采用最普遍的走罐疗法,属于循经走罐的一种,包括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法。人体的背部,亦称脊背、脊梁,常是力量和希望的象征。其实,背部不仅宽大有力,是人体躯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神经系统、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等的重要区域,是人体的保健特区。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二、背部走罐法功效

1.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喘等。背部走罐可直接作用于肺俞、风门、大椎、定喘、肾俞等穴,可振奋阳气,疏通经气而祛除风寒湿热等邪气。

2.消化系统疾病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通过对背俞穴脾、胃、肝、胆俞的刺激,可通调脾胃和肝胆气机,调整脏腑经气。

3.五官科疾病如痤疮、目赤肿痛、麦粒肿、口腔溃疡等。火属阳邪,易袭阳位,五官科疾病多是内火偏盛,上扰清窍所致,背部走罐可拔出体内郁阻的实火,调节经脉阴阳平衡。

4.软组织疾病腰背部软组织疾病多由于感受风寒湿或劳累闪挫所致。走罐可有效祛除风寒湿之邪,通经活络止痛。

三、背部走罐注意事项

走罐一般会使用在身体较为平坦的地方,比如腿部、背部。走罐的必需品,是润滑油,包括橄榄油、baby油、润肤液甚至色拉油都可以,起到润滑皮肤的作用,以免皮肤在走罐的过程中拉伤。第一次走罐时,吸力不要太强,这点上真空罐用来走罐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吸力可以自己控制,想大一点就多抽几下,想小一点还可以放掉一点。传统的火罐在走罐时候的吸力就比较难掌握了。走的时候第一次建议吸力小些,否则有些部位走罐时候的疼痛度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而让你心生恐惧,从而抗拒这种治疗方法。

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行罐法、推罐法及滑罐法等。一般用于治疗病变部位较大、肌肉丰厚而平整,或者需要在一条或一段经脉上拔罐。走罐法宜选用玻璃罐或陶瓷罐,罐口应平滑,以防划伤皮肤。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将要施术部位涂适量的润滑液,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循着经络或需要拔罐的线路来回推罐,至皮肤出现瘀血为止。操作时应注意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调整罐内的负压,以及走罐的快、慢、轻、重。罐内的负压不可过大,否则走罐时由于疼痛较剧烈,病人无法接受;推罐时应轻轻推动罐的颈部后边,用力要均匀,以防火罐脱落。

走罐法对不同部位应采用不同的行罐方法。腰背部沿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沿肋骨走向左右平行推拉;肩、腹部采用罐具自转或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的方法;四肢部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等。

走罐操作方法有以下3种。

(1)轻吸快推法罐内皮肤吸起3~4毫米,以每秒钟推行60厘米的速度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此法适用于外感风邪、皮痹麻木、末梢神经炎等症,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

(2)重吸快推法罐内皮肤吸起6~8毫米,以每秒钟推行30厘米的速度走罐,以皮肤呈紫红为度。此法适用于经脉、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

(3)重吸缓推法罐内皮肤吸起8毫米以上,以每秒钟2~3厘米的速度缓推,至皮肤紫红为度。此法适用于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养等病证,如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肌肉萎缩及痛风等。此法的刺激量在走罐法中最大,可自皮部吸拔出沉滞于脏腑、经脉的寒、湿、邪、毒。每日1次,每次3~5分钟,10次为1疗程。实证逆经走罐;虚证顺经走罐。

走罐解除背部疼痛


于女士是银行职员,长期在窗口从事收银工作。4年前,她的背部出现大面积疼痛,且症状越来越重,每到秋冬季节背部疼痛加剧,使肩部活动受限。于女士也曾四处求医,但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止痛,于女士经常将背部在椅子突出的木结上摩擦,由于长期摩擦,木结已经被磨平了。

于女士近日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治疗。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观察疼痛部位,医生发现其背部僵硬,肌肉呈现条索状,且局部有硬块,说明有气滞血瘀。鉴于于女士大面积背部疼痛,医生决定为其行走罐治疗。医生先在于女士背部涂上一层红花油,再将火罐吸附在皮肤上,然后沿着背部的经络上下推移,由于罐子的摩擦和刺激作用,于女士的背部皮肤很快由红变暗,出现大面积黑色的瘀血斑。走罐完毕后,于女士顿时觉得背部轻松,疼痛有了明显缓解。

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出现背部疼痛,多与长期固定僵硬的姿势有关。特别是收银服务的窗口人员长期重复一种姿势,很容易因为气滞血瘀而引起背部疼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肌肉纤维组织炎的发生。对于大面积疼痛的患者,进行局部针灸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走罐治疗则可以迅速改善疼痛症状。

因为背部的膀胱经是人体脏腑汇聚的地方,通过走罐大范围地刺激后,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散寒气。走罐适宜大面积的疼痛,有肌筋膜炎、肩背部疼痛、腰部疼痛的患者不妨一试,一般一个疗程下来,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