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分析,红枣的食物性味好,有滋补保健的功效。正是因为吃红枣的好处有很多,所以很多人会有经常吃红枣的习惯。中医专家告诉你,吃红枣不仅可以保健身体,它还能治疗很多病症哦。究竟经常吃红枣可以治疗哪些病呢?下文做了详细介绍,快跟小编来看看吧。
1.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当归15克、红枣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浓汁100克,去渣取汁,与粳米、红枣和白糖一同加水适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温热服用,10日为1个疗程。此粥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及便秘等症。
2.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疗虚损的作用
红枣5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白糖适量。将水发木耳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红枣、木耳烂熟,放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据本草记载,红枣具有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疗虚损的作用,配以滋补强身的黑木耳,其补益、滋养、活血、养容的作用增强。常食能使面色红润、青春焕发,此汤尤益于女性。
3.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皱纹减少
生姜500克、红枣250克、盐100克、甘草150克、丁香25克、沉香25克。共捣成粗末和匀备用。每次15--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饮,每日数次。此茶具有补脾、养血、健胃、安神、解郁之功效,久服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皱纹减少。
4.保健防病
红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5.使皮肤滋润嫩滑、光洁白净 红枣20克,薏仁米20克、白果15克(去壳除衣)、桂圆肉10克,一同放入锅内同煮40分钟,再加上煮熟去壳的鹌鹑蛋6只,煮上半小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食之。此汤具有养心神、清湿毒、健脾胃之功效。常食可使皮肤少生暗疮、粉刺、扁平疣等,使皮肤滋润嫩滑、光洁白净。 另外,红枣还有抗过敏,抗癌,治低血压,护肝的作用。
所以说红枣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果你有上述健康困扰,不妨试试红枣的药用功效。中医里关于红枣的药方还有很多,如果你对红枣养生感兴趣,不妨多来了解一些红枣的保健方法。小编提示因为红枣的皮比较硬,所以如果你的肠胃不太好,那就要慎吃红枣了。
针灸这是传统中医疗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法,其对于人体存在有许多的作用,可以很有效的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去火等等功效。针灸不仅仅可以用来治疗人身体上的疾病,对于人体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没病的时候针灸一下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人们对于针灸能治疗什么病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针灸能治什么病。
针灸能治疗的常见疾病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剌风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发黄时,针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常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冲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不管是人身体上的手指甲还是脚趾甲,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相信不少人都发现,市面上也存在回收指甲的地区,因为这些商家将指甲回收回去可以制作成药物与保健品。虽然大部分人的眼中看来使用指甲制作出来的药物都较为恶心,但是指甲的确能够起到治疗人体疾病的效果。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指甲所起到的治疗作用。
指甲入药早在唐代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算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另外,《本草纲目》中对人指甲入药也有记载。中医把指甲称为“筋退”,认为它有清热、解毒、化腐、生肌之功效。属于比较偏的一味药,多见于古方,例如锡类散、喉炎丸,以及一些眼膏药,民间的不少偏方内就含有人指甲。但现在已经很少用人指甲入药了,几乎没有医生会开人指甲这味药,而且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医药技术的发展,主治尿血、咽喉肿痛、目生翳障、中耳炎等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人指甲也就渐渐被替代了。
其实,除了指甲外,人其他的某些器官和代谢物也可以入药,常用的中药中就包括了人的头发(血余炭)和胎盘(紫河车)。另据古籍记载,过去尿和大便的结晶体均有药理作用,但从伦理和人的感受上来讲上述药物逐渐不予推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指甲是不合适拿来泡茶喝的,因为其中含有细菌和杂质,是不能够泡茶喝的,具体的功效不清楚的,但是为了卫生,不建议使用指甲泡茶喝,您可以注意喝水和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也要注意可以洁净的喝水和饮食,指甲属于身体排泄物之一,是含有细菌的,所以需要注意卫生的,
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麝香这个中药材,而麝香由于其中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它还可以作为一种香料让男性使用。但是麝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作为一种中药材治疗人体上所出现的疾病,可是对于麝香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些可以用麝香治疗的疾病。
麝香的附方
1、治卒中风
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为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如牙紧,可自鼻中灌入。
麝香的附方 麝香都能治哪些病
2、治中风不醒
麝香二钱。研末,入清油二两,和匀灌之。
3、治痰迷心窍
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矾、雄精各一钱。上共研匀,密贮,每服五分。
麝香的附方 麝香都能治哪些病
4、治中恶客忤垂死
空青一两(细研),麝香一分(细研),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
上药相和,研令匀,每服以醋一合、汤一合相和,调散半钱,不计时候服之,须臾即吐为效。
5、治小儿诸痼潮发,不省,困重
白僵蚕(汤洗,焙黄为末)半两,天竺黄一分(细研),真牛黄一钱(别研),麝香(研)、龙脑(研)各半钱。上拌研匀细,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调灌眼,无时。
6、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频发不止
麝香的附方 麝香都能治哪些病
麝香半两(细研),阿魏半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干蝎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麸炒微黄)。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洒下二十丸。
7、治厥心痛
麝香(别研,每汤成旋下),木香一两(锉),桃仁(麸炒)三十五枚,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一两,槟榔(煨)三枚。
麝香的附方 麝香都能治哪些病
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捣筛,入桃仁,再同和研匀。每服三钱匕,水半盏,童子小便半盏,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钱匕,搅匀温服,日二服。
8、治跌打气闭
牙皂、北细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为末,吹鼻。
9、治痈疽发背及诸恶疮,去恶肉
麝香、雄黄、矾石、闾茹(一作,真朱)各一两。
上四味治下筛,以猪膏调如泥涂之,恶肉尽,止,却敷生肉膏。
大蒜的治病效果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目的不用多说,大家都应该非常清楚。因为大蒜作为一种调味品,基本上家家户户中的厨房里都有大蒜的存在,不仅如此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面,大蒜由于自身物质成分原因,它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还有着非常强效的治疗作用。所以大蒜具体能够治疗什么疾病呢?
1个大蒜治疗10种病症
感冒
取大蒜15克,配葱白、生姜各10克。水煎温服,每天早、晚饭后各1次,连服2~3天。适用于风寒感冒,流清涕,鼻塞不通,头痛者。
哮喘
取紫皮大蒜600克,红糖900克。将大蒜去皮捣烂成泥状,与红糖置锅中,加水适量,以小火熬成稠膏状,每天早、晚各食1汤匙。适用于哮喘痰涎清稀者。
急、慢性气管炎
取大蒜10克(去皮切片),陈皮30克。共同煎水取汁,每天分2次温服,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咳痰清稀者。
肺结核
取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3克。先将大蒜去皮入沸水中煮1~2分钟捞出(以蒜表面熟里面生为度),然后取小粘米30克,加水与蒜水煮成稀粥,待粥成时,又将蒜放入稀粥内搅匀,加入白芨粉食服,每天2次。
中暑
取大蒜20克,明矾10克。共同捣烂,用凉开水缓缓食服。适用于中暑上吐下泻者。
阿米巴痢疾
取大蒜适量,配制成10%大蒜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肠,每天1次,6天为1疗程。同时,每天取紫皮大蒜1头,分3次生吃。
百日咳
取大蒜适量,配制成20%的大蒜浸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儿童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儿童酌减,每天8~10次。一般药后3~4天症状减轻,痉挛性咳嗽和呕吐逐渐停止。
高血压
取大蒜瓣适量,放在糖醋中浸泡5~7天。每次饭前空腹吃2~3瓣,同时饮服糖醋汁少许。连续服用15天左右。
高血脂
取大蒜适量,捣汁或加牛奶适量口服。适用于高血脂症痰湿偏盛者。
产后中风
取大蒜适量煎水,待温灌服,即可苏醒。适用于面色紫淡或青紫者。
大蒜除治疗上述疾病外,还是一种养生健身的佳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及铁、磷、硒等微量元素,其中尤以大蒜辣素、芳香醇等有益成分较为特殊。日本人研究发现,大蒜所含的锗可防止癌细胞扩散。大蒜中所含的硒还可降低肿瘤的发生。因此,平时常食用大蒜,不仅可以防治癌症,而且还能降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促进饮食增加,进而增强体力,缓解工作压力所造成的紧张、疲劳,避免脏腑功能衰退而延年益寿。
由于大蒜的辛辣味以及食后散发的臭味,有很多人不敢吃。大蒜生吃胜过于熟食,但烹调后效果也不差。若生食后可有臭味,可饮牛奶,或口中含点茶叶,或用绿茶水漱口,均可迅速地消除异味。又因大蒜辛热,若平时有胃热口臭、青春痘、血虚目疾者不宜食用。
结语:大蒜虽有保健治病之功效,但也有很多饮食禁忌,在食用蜂蜜的时候不可以食用大蒜,这样很容易引起腹泻。
生姜能入药众所共知,但用在什么时候?怎么用?都很有讲究,在经典名方中,这个生活中炒菜熬汤时的作料,是委以重任的。如何用生姜治病,下面小编带您去了解下。
治感冒,必须在没有嗓子疼的时候
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从过去的红糖姜水到现在的可乐姜汤,不管哪种,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次感冒,没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体的红肿,如果在后两种情况时喝了姜汤,嗓子痛会加重,甚至掀起一场燎原之火。
因为姜是温性的,而且比较燥,带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热夹杂,甚至就是风热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发烧的问题,解表药也不能选择温燥的,不独生姜,荆芥杏仁之类的也不适合,所以,由后者组成的感冒清热颗粒,也是嗓子疼时治疗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疗解决,最多用到葱,葱也是可以解表发汗的,但它温的同时,性质是润的,这也是为什么,吃姜多了会上火,但是吃大葱很少上火的原因。
治水肿,生姜一定带皮吃
我们做菜时用生姜,一般都会刮皮,事实上,讲究的厨师多要求带皮。在中医里,入药治疗水肿的时候,生姜也是一定要带皮的,甚至是就用生姜皮。
有个名方叫五皮饮,治疗的是各种水肿,包括肾炎水肿,妊娠水肿和经期水肿甚至还有腹水,其中用到了陈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过健脾利水来消肿。
中医认为,这五种皮,可以解决皮毛、体表的问题,除了浮肿,还有长在皮肤上的荨麻疹,很多名医也以此方为基础。因此,如果想通过生姜透表发汗,特别是治疗刚刚得的感冒,包括解决体表病患,生姜一定要带着皮。
治身疼,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先生,曾经在文革时期带学生下乡送医。有个产妇在分娩20多天后,因为受凉而浑身疼痛难忍。产后气血虚,寒气乘虚而入,之前的医生也清楚这点,于是用到了各类补气养血方,但均无效。刘老的学生尊刘老意,用到了《伤寒论》的桂枝新加汤,但居然也无效。
刘老问:方子里的生姜用了多少?学生回答说,因为担心姜多了太辣,产妇喝不下,所以只用了3小片。刘老更方时,余药不变,只是将生姜加到了15克。结果病人吃了两服药就疼痛大减,三服药后,彻底痊愈了。
刘老的解释是:补气养血的药物必须由生姜来推动至表,如果生姜的用量不够,养血的药物不能抵达病所,疼痛自然难消,这也是之前诸医虽用了补血药,后来的学生补血药也加了生姜,但始终无效的原因。再回看张仲景的原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三两(这些是古时的分量),其中生姜的用量是最多的。
因此,生姜适用于浑身疼,如果因为感冒而浑身疼痛,但本身体质很壮实,这个时候生姜最好用老姜,所谓姜母,姜母生长时间长,发散之力比生姜强,这与增加生姜的用量是一个原理;如果体质本身偏弱,姜母就不适合,因为他们承受不住过度的发散。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