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渐渐走近了我们的视线,它可以说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在老年女性中尤为常见,预防乳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检查了,然而最近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却程年轻化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年轻女性有该如何预防呢?

乳腺癌真的年轻化了吗?

专家表示,因为医疗技术的提高,年轻人的就诊率提高,导致检查数据中乳腺癌发病年龄的降低,但将这种说法笼统概括为乳腺癌年轻化并不科学。

虽然年轻化的说法是讹传,也不意味着年轻女性们的警报解除。如果青春期的年轻人不注意生活方式,过多地喝酒、熬夜和抽烟,将会增加未来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就如案例一中10岁小姑娘因吃过多辛辣、油腻食物而导致乳腺癌。

同时,爱化妆的年轻女性要特别注意,部分化妆品可能含有类激素样或相关物质,雌激素对于乳腺疾病的诱发有着很大关联,长期使用也易诱发肿瘤。要防治乳腺癌,就必须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水平。

乳腺癌仍是一种老年病

乳腺癌依然是一种老年病,发病趋势和西方国家相近,年纪越大,患乳腺癌几率越大。

很多老年女性都不像年轻或中年女性那样关注乳房,即使发现乳房有结节,可能也不会在意,只有痛的时候才会就医。其实不痛的结节更可怕,如果结节边界清晰,可以滑动,而且还有痛感的,通常是乳腺增生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不是乳腺癌。但如果摸到硬实、位置和形状固定、边界不规则的硬块且进行增大时,则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乳腺癌。

老年女性的乳腺腺体不像年轻女性那般致密,乳房多数呈不同程度的下垂和松弛状,这些特征有利于医生在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乳腺癌。

乳房没有硬块不等于不患癌

一般而言,乳腺癌患者的乳房中都能摸到明显的肿块,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没有肿块,就不用担心乳腺癌发生了?其实,一些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因为肿块太小,有时做B超也难以发现,但这样患者往往发现时已为晚期,有的甚至以肺部、脑部、骨转移等症状作首诊的。

对于没有明显肿块的乳腺癌患者,目前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通过钼靶摄片技术分析钙化点数量,来确诊是否患上乳腺癌。

为更好的预防,定期临床体检也必不可少。一般建议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建议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大于40岁,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可只拍斜位1张,若有疑问再加拍侧位或轴位片,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一次。此外,还建议35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每2年检查一次。

老人乳癌预后比年轻人好

临床发现,老年人乳腺癌往往恶性程度不高,进展较慢,预后较年轻人乳腺癌好一些。这是因为老年人乳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较好,往往表达激素受体阳性,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老年人乳腺癌的周围组织环境也与青年人不同,如血管新生较少,无法提供充分营养,不利癌细胞快速生长,淋巴和血道转移机会也较少。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妇科疾病。据医生的专业意见,30岁以上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30岁以上女性时,乳房问题多为良性,普遍会有乳房纤维囊性变,以乳房疼痛、囊肿和非癌症肿块为特征。乳房疼痛可能是循环性的,它可以伴随经期发生,也可以是持续性疼痛。而到了40岁期间,大多数妇女的乳房形状都会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的速度会快一些,但在更年期之后,乳房会变的更加丰满,腺状纤维会减少,从而引起更多的下垂。

因此,女性应远离咖啡因、分娩期间,哺乳可以防止乳癌。专家认为哺乳不会引起乳房组织萎缩。另外,定期的手动检测还是必须的,最少一月一次以熟悉自己的乳房,向医生反映。如果是在更年期,检测的最理想时间是在经期开始后的5到10天,这个时候荷尔蒙效用最低,检测结果是最准确的。

此外,除了每年一到两次的X光检查外,当女性乳房有以下症状时,请告诉医生:在乳房或腋下及其附近有肿块,在乳房或腋下及其附近有厚的或坚硬的组织;乳头溢液或压痛;乳头紧缩或与内翻;乳房发痒或皮肤颜色变化,如变红、脱落、翻起或折叠;乳房大小或形状的变化;带钢圈乳罩,使用止汗药,或有外伤都不会增加乳癌发病率。

最后,预防乳腺癌,可多吃酱汤和猴头菇

1、酱汤

预防乳腺癌要多喝酱汤可防乳腺癌。日本调查发现,每天喝三碗以上酱汤者乳腺癌发病率低40%。酱汤的原料是大豆和盐,大豆含有的异黄胴对癌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闭经后的妇女效果更明显。经常食用豆腐、大豆等富含异黄胴的制品也能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2、猴头菇

含有多糖体、多肽类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明显增加肌体内的蛋白组成成分,产生干扰素,进而增强抗癌防癌效果,因此预防乳腺癌要多吃猴头菇。癌症病人常食猴头菌,有助于升高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提升白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乳房痛到穿衣、拥抱都受不了会是乳腺癌吗

85%的乳房疼痛女性,都惧怕癌症威胁。专家提醒,只有病理活检下发现不典型增生,并且妈妈或姐姐等母氏系族是乳腺癌患者,才是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危险信号。

乳房疼痛,除了个别30岁以上女性的非周期性疼痛证实是癌症外,绝大部分是由雌性激素导致的。乳房疼痛大致分成周期性疼痛、生理反应性疼痛、非乳房来源疼痛三种。

周期性乳房疼痛最为常见,与女性月经密切相关,时间上,一般月经前疼痛最敏感,经期中疼痛降低;也有女性乳房疼痛敏感是从排卵开始的,并一直持续到月经来潮,每月只有短时间是免于疼痛的。而在痛感上,有的甚至可疼至连穿T恤、轻轻拥抱都疼得要命;在部位上,有的只单侧乳房疼痛,有的会放射到腋窝,甚至肘、背部,这种扩散疼痛往往会误导女性,认为自己得了癌症,并且扩散至淋巴结。

在生殖期的两端,从10多岁至40多岁,女性荷尔蒙水平最强,因而乳房疼痛发生最强,停经后女性则发现乳房疼痛消失了。这一现象不绝对,个别女性停经也会持续痛下去,因为乳房脂肪产生芳香化酶,将乳房内的雄性激素转化雌性素,量大时就仍会疼痛。此外,廖宁注意到,因为停经后国内很多女性持续接受替代激素治疗,身体还会有乳房疼痛。

如果疼痛难忍,中年妇女建议使用月见草油,可能见效慢,须要坚持3~4个月,70%~80%的人可有效缓解疼痛,医生建议一年吃半年即可,停药后仍然会有持续的效果。不过特别提醒,月见草容易引起流产,因此20~30岁女性慎用,尤其是已婚未育,甚至是备孕女性。未生育的年轻女性,缓解乳房疼痛,建议吃阿司匹林等止痛药,不会出现太多的副作用。

非乳房来源疼痛大多出现于胸、肋骨连接的位置,有相当部分是由骨膜发炎导致,炎症扩展至乳房,并可放射痛至肩、背部;还有因为乳房微细血管静脉炎,导致乳房疼痛。这些疼痛大多不太严重,处理方式是消炎止疼,关键是不要因为觉得痛而不停地去触按痛处。

总结:乳腺癌的预防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以及自我检查,当乳房出现肿块或疼痛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虽然乳房疼痛并不一定是乳腺癌,很多女性由于内分泌的问题都会有些许不适,总而言之一定要重视自身健康哦。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乳腺癌怎样预防 老年女性年轻女性谁更容易患病》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女性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