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养生草

2019-10-20 │ 女性养生草 养生食疗

扁秆藨草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扁秆藨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拼音名】Biǎn Gǎn pāo Cǎo

【别名】水莎草、三棱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扁秆藨草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根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扁秆藨草,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匍匐根茎和块茎。秆较细,三棱柱形,平滑,基部膨大。叶基生或秆生;叶片线形,扁平,宽2-5mm,基部具长叶鞘。叶状苞片l-3,长于花序,边缘粗糙。聚伞花序头状,有小穆l-6;小穗卵形或长圆卵形,长10-16mm,褐锈色,具多数花;鳞片长圆形,长6-8mm,膜质,褐色或深褐色,疏被柔毛,有1条脉,先端有撕裂状缺刻,具芒;下位刚毛4-6条,有倒刺,长为小坚果的1/2-2/3;雄蕊3;花柱长,柱头2。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扁,两面稍凹或稍凸,长3-3.5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河边、沟边、湖边及田边近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通经;行气消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积聚;胸腹胁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ys630.COm精选阅读

藨草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藨草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藨草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藨草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Bulrush

【别名】野荸蔼、光棍子、光棍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藨草的全草。

【原形态】藨草,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匍匐根茎细长。秆散生,三棱形,较粗壮,近基部有2-3个叶鞘,先端叶鞘有叶片。叶片扁平,长1-5cm,宽1.5-2mm。苞片1,为秆的延长,三棱形、长1.5-6cm。矛伞花花序假侧生,有1-8个簇生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长3-4mm,膜质,黄棕色,具1脉,边缘疏生缘毛,先端微凹或圆形;下位刚毛3-5条,有倒刺,与小坚果近等长;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2,细长。小坚果卵形,长2-3mm,平凸状,熟时黑褐色,平滑,具光泽。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溪塘边、沼泽地及低洼潮湿处。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呃逆饱胀;热淋;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具有健胃的功效。用于食积气滞、呃逆饱胀。孕妇及体虚者勿用。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对藨草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藨草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藨草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藨草的重要性。

小扁草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小扁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小扁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

【原形态】尼泊尔鸢尾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基部有大量老叶鞘纤维。根茎短而粗;根簇生,肉质,膨大成纺锤状,长可达10cm。叶基生,排成2列;叶片条形,花期叶长10-28cm,宽2-8mm,果期长可达60cm,宽6-8mm,先端渐尖,有2-3条纵脉,全缘,基部抱茎。花茎高10-25cm,直径2-3mm,果期花茎高达35cm,中、下部有1-2枚抱茎的披针形的茎生叶,上部具3-4个分枝;苞片3枚,内含2花;花梗长1.3-2.1cm;花蓝紫色或浅蓝色,直径2.5-6cm,花被裂片6,排成2轮,花被管长2.5-3.5cm,向上扩大成喇叭状,外轮中脉上具橘黄色须毛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狭椭圆形或倒被外形;雄蕊3,长约2.5cm,花药淡黄白色;子房下位,三棱状卵形,长1.2-1.5cm,直径5-7mm,花柱分枝扁平,拱形弯曲,先端2裂,边缘具疏齿。蒴果卵圆形,长2.5-3.5cm,直径1-1.2cm,先端有短喙;种子盘状,扁平,黑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荒坡或岩缝中。

【化学成份】根含尼鸢尾黄素(irisolone),尼泊尔鸢尾立黄酮(irisolidone)。

【性味】甘;平;有毒

【功能主治】补益肺肾;活血解毒。主肺虚咳嗽;肾虚腰痛;坐骨神经痛;伤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小扁草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小扁草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身体极有好处。所以大家要是有相关的病症就不妨试试吧。

扁斗


扁斗指石斛的一种商品规格,茎扁形,加工品分归金斗和无芦金斗。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

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对生于茎节两旁。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

多年生常绿草本,附在树干上。茎直立,丛生,黄绿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槽纹,基部收窄。叶片长椭圆形,近革质,产于茎的上部。夏季开出微带紫红的白花,总状花序。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山崖峭壁的阴面,或者深山密林的老枝松干上,终年受晨露之滋润,采月华之精英。

石斛属为兰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110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中国约63种石斛属植物,目前供作药用的石斛属植物39种。国产石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从纬度而言,大多数种类都集中在北纬1530~2512之间,向北种类逐渐减少,最北界不超过北纬3424。从垂直看海拔100~30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石斛属植物是以热带东南亚中心向着亚热带性气候条件发展的类群,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台湾为国产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扁青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此扁青,即陶谓绿青是也。朱崖、巴南及林邑、扶南舶上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武昌者片块小而色更佳。简州、梓州者形扁作片而色浅也。陶所云白青,今空青圆如铁珠,色白而腹不空者是也。研之色白如碧,亦谓之碧青,不入画用,无空青时亦用之,名鱼目青,以形似鱼目故也,今出简州、梓州者好。

2.《纲目》:扁青,苏恭言即绿青者,非也,今之石青是矣。

【拼音名】Biǎn Qīnɡ

【英文名】Azurite

【别名】白青、碧青、鱼目青、石青、大青

【来源】

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zurite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呈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篮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成因产状与绿青(孔雀石)相似。当温度增高时,扁青(蓝铜矿)可能变为绿青(孔雀石),而当干燥季节,并在有足够数量碳酸的条件下,绿青(孔雀石)可转变为扁青(蓝铜 矿)。共存有孔雀石、石英、褐铁矿乃至其他粘土矿物。

资源分布: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蓝色,有时其中夹有浅蓝色条块;条痕浅蓝色。玻璃光泽,半透明;浅蓝色者土状光泽,不透明。体较重,质硬脆,可砸碎,断面不平坦。气微,味淡。以块大、色蓝、具玻璃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浅蓝至暗蓝色,在厚的薄片中多色性与吸收性明显,吸收公式:NgNmHp。斜消光,消光角:NgC=13。二轴晶;正光性,光轴角2V=68。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呈灰色,稍带肉红色。非均性显着,反射率7%-9%(伏黄)于镜下见存孔雀石,往往分布在蓝铜矿、蛋白石的裂隙中。蓝铜矿90%左右,蛋白石、孔雀石5%左右。

【化学成份】主含碱式碳酸铜[2CuCO3Cu(OH)2。其中氧化铜(CuO)69.2%,二氧化碳(CO2)25.6%,水分(H2O)5.2%,尚含铅、锌、铜、钙、镁、钛、铁、铝等元素。

【鉴别】

(1)取本品粉末,加入稀盐酸,显碳酸盐的各种反应。详见绿青条。

(2)本品具铜盐的各种反应。详见绿青条。

(3)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5.18(6),5.09(8),4.98(6),3.53(10),2.51(5)。

(4)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390℃(大),980℃(大);放热780℃(微),970℃(微);390℃(微)失重40%。

【炮制】《品汇精要》:先捣罗,更以水飞极细,候干,再研用。

【性味】酸;咸;平;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涌吐风痰;明目;解毒。主癫痫;惊风;痰涎壅盛;目翳;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细调敷或点眼。

【注意】内服宜慎。不宜多服久服。

【附方】①治顽痰不化: 石青一两(水飞),石绿半两(水飞)。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汤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损人。(《瑞竹堂经验方》化痰丸)②治小儿急惊风:石青一两,天竹黄五钱,牛黄一分。俱研极细末。每服一、二分,生姜汤调下。(《本草汇言》)③治目痛、目痒,并翳膜不明:石青三钱,珍珠一钱。研极细。用银簪脚点少许。(《本草汇言》)

【各家论述】

1. 苏氏曰,此药善能明目、退翳,镇惊定狂,下痰破结。然终属石药,但中病即已,不可多服久服也。(《本草汇言》)2.《本经逢原》:石青,走肝磨坚积,故《本经》所主,皆肝经积聚之病。时珍用吐风痰,研细温水灌下即吐,肝虚易惊多痰者宜之。

3.《本经》: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疮不瘳。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

4.《吴普本草》: 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

5.《别录》: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

6.《纲目》:吐风痰癫癎,平肝。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扁樱桃


【拼音名】Biǎn Yīnɡ To

【别名】棱果蒲桃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红果仔的叶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Eugenia Michelii Lam.

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全株无毛。单叶对生;叶柄极短,长约1.5m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2-4.2cm,宽2.3-3cm,先端渐尖或短尖,钝头,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绿色发亮,下面产颜色较浅,两面无毛,有无数透明腺点,侧脉每边约5条,离边缘约2mm处汇成边脉。花白色,稍芳香,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短于叶;萼片4,长椭圆形,外反。浆果球形,直径1-2cm,有8棱,熟时深红以。种子1-2颗。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部及台湾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巴西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和胃;敛疮。主腹痛吐泻;口角炎;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作茶饮,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藨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先对药物进行了解,那么对于藨寄生这种药材你了解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别名】石腊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藨寄生的全草。

【原形态】藨寄生 肉质寄生草本,全株高8-18cm。茎粗壮。茎基部的叶近圆形,上部为宽卵形或长圆形,两面无毛。花常3至数朵簇生于茎的顶端;花梗长1-2(-2.5)cm;苞片1枚,长卵形或长圆形,长1.4-2cm,宽6-8mm,先端稍尖;小苞片2枚,长圆形或匙形,长1.5-2cm,宽0.4-0.8(-1)cm,先端钝或具小齿;花萼筒状钟形,向上漏斗状扩大,长2-3(-3.5)cm,口部直径1.5-1.8cm,顶端整齐地5浅裂,裂片长圆形或三角形,近等大,顶端稍尖或又再2齿裂或具小齿;花冠常红色、蔷薇红色,稀白色,常有香气,长5-7cm,筒部稍收缩,向上明显扩大,呈张开的二唇形,上唇大,先端微凹或2浅裂,裂片半圆形,近全缘或有小齿,下唇远小于上唇,3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全部裂片外面无毛,里面被长柔毛;雄蕊4,花着生于距筒基部1-1.5cm,处,长2-3cm,柱头盘状或2浅裂。果实近卵球形。种子椭圆形。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和于海拔900-3500m的林下温处或灌丛同,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bus)植物根上。

【功能主治】解毒。主梅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就是藨寄生的一个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藨寄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但切记不要胡乱服用。

扁轴木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拼音名】Biǎn Zhu M

【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轴木的枝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kinsonia aculenta L.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扁轴木 小乔木,有刺。高达6m。具光滑绿色的树皮。二回偶数羽状复叶,总叶柄短,中轴须有1刺;羽片2-4,簇生在刺状轴的基部,长达30cm以上,当小叶脱落或不发育时,很象小枝,具多数小叶;小叶片长椭圆形,长3-8mm,宽3mm,先端圆,有时微缺,基部楔形,全缘,无毛,落早。总状花序胶生,花排列稀疏;花便细瘦,长约15mm;苞片披针形;花托盘状;萼片5,长约6mm,基部合生呈短筒状;花瓣5,黄色,芳香,分离,长约10mm,宽约6mm;雄蕊10,分离,基部有毛。荚果呈串珠状,压扁,革质,长约8-15cm,宽约6-8mm。种子通常4-7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热带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

【化学成份】

树皮含-谷甾醇--D-葡萄糖甙(-sitosterol--D-glucoside),胆碱(choline),-香树脂醇乙酸酯(-amyrinacetate),-香树脂酮(-amyrone,-amyrenone)和-谷甾醇(-sitosterol)。

叶含氨基酸(amino acid),表荭草素(epiorientin),扁轴木素(parkinsonin)A、B,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vitexin)和异牡荆素(isovitexin),6,8-二-C-葡萄糖基木犀草素(lucenin Ⅱ),6,8-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 Ⅱ),香叶木素-6-C--葡萄糖甙(diosmetin-6-C--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奈酚(kaempferol),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和皮罗因-6-C--D-葡萄糖甙(pilloin-6-C--D-gluco-side)。

亦含-谷甾醉--D-葡萄糖甙(-sitosterol--D-glucoside),胆碱(choline),-香树脂酸乙酸酯(-amyrin acetate),-香树脂酮(-amyrone,-amyrenone)和-谷甾醇(-sitosterol)。

种子含白蛋白(albumin),谷蛋白(glutelin), N-酰氨基酸氨基水解酶(N-acylamino acid aminohydrolase)和氨基转移酶(aminocylase)。

花合表荭草素(epiorientin),扁轴木素A、B。

【性味】味微甘;性平

【归经】肾;脾经

【功能主治】补益。主身体衰弱;劳伤乏力;虚热;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及枝叶有补虚劳的功能。用于一般身体衰弱。

【摘录】《中华本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