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食疗

2019-10-20 │ 养生食疗 体质养生

剑脊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剑脊”,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剑脊指金钱白花蛇背部的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因高耸成剑脊状而得称。

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湖北、浙江、 江西、福建等地。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 小白花蛇:又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 节蛇、白节蛇、手巾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除去内脏,盘成圆形如钱大。功效与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较轻。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非白花 蛇正品。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

释名:又叫蕲蛇。身上的花纹呈方形,胜似白花。它喜欢咬人的脚。贵州人一旦脚被蕲蛇咬了,马上将此脚锯掉,接上木脚。此蛇有烂瓜气味,必须用韧带将它驱逐。以防它伤人。

采集加工:凡用白花蛇,春秋二季用酒浸三夜,六、七月浸一夜,十一、十二月则浸五夜,然后取出用炭火焙干,如此三次;再用瓶装好,埋在地下一夜,消除火气,除去皮、骨,肉用。

性味:[1]味甘,咸,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

肉:主治中风及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软不能长久站立。瘙痒及疥癣。又能治肺风鼻塞、瘾疹、身上自癜风、疠疡斑点;破伤风、小儿风热及急慢惊风抽搐。李时珍说: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又食石南藤,所以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瘀癣恶疮之要药。

眼睛:主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用竹沥调少许灌入。

附方

驱风膏治风瘫疠,遍身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二钱半,研末。放入好酒二升,蜜四两,用瓦器熬成膏。每天服一盏,用温汤送服一日三次。

yS630.Com相关推荐

“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腰脊强


证名出《素问热论》:指腰脊部肌肉拘紧、强直。可见于高热病证、痉、痹、破伤风等病证。参见有关条目。

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

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是什么?你知道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吗?让我来告诉你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吧。

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更是十分特别,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如下:

(1)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

(2)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伤口处理正确 清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引流通畅。用3%双氧水冲洗,直至伤口深处。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盖住伤口。

破伤风的急救措施

一、判断

1.有外伤史,曾有过创伤感染史,哪怕是一点点小创口或创口已愈合,以及分娩、流产、手术、接产等消毒不严等都可致病。

2.初期病人张口困难、不安、头痛、头晕、疲惫。甚者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颈、躯干、下肢后侧肌群痉挛,出现腰部上挺,颈项上弓者称角弓反张现象。重者遇声、光、响动等刺激时,发生吞咽困难,窒息等。也可发生肌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和舌咬伤。

3.患者潜伏期超过10天以上,起病又慢,每天发作3次左右,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潜伏期未过7天,在3天内,痉挛发作频繁,多项症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二、急救

1.病人住的室内要安静,温暖,避声、光、风等响动。专人看护,防跌碰伤。

2.深创口周围先用1~2万单位破伤风抗毒素(理想的是肌肉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500单位)封闭注射后,再将伤口内的泥土异物、坏死组织、碎骨彻底清理,不缝合,敞开创口。并用3%双氧水或1:1000高锰酸力争上游溶液反复冲洗。

3.立即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3万国际单位,新生儿注射500国际单位(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越早注射越能中和游率的破伤风杆菌的外毒素。

4.速转送医院或呼救医护人员前来对症治疗。

三、预防

1.防止一切大小的创伤。由于破伤风杆菌(厌氧性芽胞杆菌)广存于人畜粪便、尘土和环境中,它不能侵入正常皮肤和粘膜,只能在机体有创伤时侵入机体。伤口愈深其越易感染而发病。

2.最可靠的预防破伤风发病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小儿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注射,可保证5~10年不得此病。破伤风症状凶猛,死亡率高,必须及时就诊。

篦梳剑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B Shū Jin

【英文名】Twin-sorus Fern

【别名】矛叶蹄盖蕨、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小石剑、剑叶卷莲、分金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根、石箬、小连铁草、山鸭蕨、手甲草、斩蛇剑

【来源】

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假双盖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blemma lanceum(Thunb.)Ching[Asplenium lancea Thunb.;Diplazium lanceum(Thunb.)pres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相距约1.5-3cm;叶柄长8-15cm,基部被棕色鳞片;叶片长披针形,长10-25cm,宽2-3cm,两端渐狭,全缘或呈波状,亚革质至草质,侧脉明显,分离,叉分,或2-3次叉分。孢子囊群线形,平行而直,着生在叉分细脉上,常两侧均有,多数生在叶的上半部,囊群盖同形,膜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林下溪谷边或酸性土及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西南及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通淋;清热解毒。主咳血;淋证;尿血;小儿疳积;脚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2.《湖南药物志》:消食利尿,止血。

3.《贵州药植目录》:治咳嗽,腰痛。

4.《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目赤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医整脊正骨


如今,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骨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骨痛、骨刺痛、骨偏斜等,这些症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而整脊正骨,就是一种可以调整人的骨头,使之恢复正常的一种治疗方式。下面,就对整脊正骨这种中医上比较流行的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一、基本内容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在应用本疗法时,术者应先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椎,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然后采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

如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和诊断,冯天有提出有以下四个特征:(1)患椎棘突位置偏歪。医者用拇指做脊柱触诊时,可查知偏歪棘突的一系列体征;(2)患椎上下棘问隙一宽一窄;(3)患椎棘突旁压痛,或伴有向下肢放射痛;(4)患处棘上韧带有条索样剥离,触及钝厚,压痛明显。凡临床具备其中一、二个特征者,即可确诊。

二、适应症

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病人甚而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此外,对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等疾病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对颈椎病、外伤后头晕、脑外伤后综合征、耳目失聪及肩臂疼痈麻木等表现为头、面、颈、臂部位症状为主者,应在颈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整复手法。

对心律失常、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表现为以胸、腹部症状为主者,应在胸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手法。

对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患者,检查及整复手法应侧重于腰椎段。

三、注意事项

1.

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熟练的整复手法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检查病椎定位不准或疏漏,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

2.

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可以配合分筋琉理、拿点摩揉等推拿手法解除痉挛,然后再施以整复手法。某些病人要间隔数日施治1次,连续4、5次治疗才能拨正偏歪棘突,切忌急于求成。

3.

在颈椎部位施用本疗法整复时,手法不当可能会刺激椎动脉而产生虚脱症,个别患者或可造成医源性脊椎伤损而导致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

剑突软骨瘤?


良性肿瘤中,软骨瘤是很常见的肿瘤,一般软骨瘤是指发生在髓腔内的软骨瘤,剑突软骨瘤青少年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而且早期的软骨瘤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等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会引起脚趾部发生畸形,而且还伴有酸胀感,对人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剑突软骨瘤有哪些症状呢?

剑突软骨瘤有什么症状呢?

1、

软骨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发生的部位和体积大小有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内生软骨瘤对正常软骨有破坏作用,外生性者则仅有压迫作用,使其下方的正常软骨变薄。颅内者主要临床特征是头痛。发生于喉软骨外者,可表现为颈部包块,质硬,无压痛,与喉软骨不能分开,随吞咽活动。发生于喉内者,可表现为声嘶、喘鸣,吞咽障碍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2、

患者年龄多数在10-50岁之间,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经数年后由于肿瘤长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间歇性隐痛时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在上肢可见手指逐渐增粗,尺骨常短于桡骨,前臂向尺侧弯曲畸形,在下肢可见足趾膨大,膝外翻,两下肢长度不等。

3、

发生于指(趾)骨时,一般呈中心位,可见边缘清晰,整齐的囊状透明阴影,受累骨皮质膨胀变薄,在透明阴影内,可见散在的砂粒样致密点,这是软骨瘤主要的X线征,发 生于掌(蹠)骨者,有时肿瘤阴影较大,常偏于骨端,骨皮质的膨胀亦较显著,但均无骨膜反应,发生于四肢长骨的病例,肿瘤的阴影广泛,当肿瘤恶变时,则可见骨皮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脚跟软骨瘤好发于20—40岁,瘤组织多由软骨组织构成,呈分叶状,质地较硬,可继发囊性变,也可为多房性。镜下可见软骨瘤似正常软骨,但结构紊乱,瘤细胞大小不均。若短期内肿瘤生长增快,并向邻近结构侵袭,常提示有恶性变的可能,有1%~2%的良性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镜下可见瘤组织内细胞密集,核分裂增多。

脚跟软骨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1、

软骨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发生的部位和体积大小有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内生软骨瘤对正常软骨有破坏作用,外生性者则仅有压迫作用,使其下方的正常软骨变薄。颅内者主要临床特征是头痛。发生于喉软骨外者,可表现为颈部包块,质硬,无压痛,与喉软骨不能分开,随吞咽活动。发生于喉内者,可表现为声嘶、喘鸣,吞咽障碍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2、

脚跟软骨瘤患者,年龄多数在10-50岁之间,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经数年后由于肿瘤长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间歇性隐痛时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在上肢可见手指逐渐增粗,尺骨常短于桡骨,前臂向尺侧弯曲畸形,在下肢可见足趾膨大,膝外翻,两下肢长度不等,脊柱代。

3、

脚跟软骨瘤生长缓慢,但可使周围软组织和骨壁压迫性吸收破坏,侵犯临近器官。x线平片检查可见正常结构破坏和肿瘤组织钙化和骨化影。CT平扫可见高而不均匀密度影,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多可见钙化与骨化,囊性变区为低密度,增强后,无钙化和囊性变区可发生强化;MRI检查,可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区,T2则为高至中信号区,而钙化和骨化部分则表现为低信号区。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

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的穴位是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些问题。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治病主要需要掌握穴位,如果能够把指法和穴位掌握到位,就能够达到治病的目的,捏脊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式,尤其是小儿肠胃不好,可以采取捏脊的方式来改善。那么,捏脊治病的穴位到底是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部位。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1.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2.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4.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在家给宝宝捏脊的步骤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6.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给宝宝捏脊要注意事项

1.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2.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3.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5.手法: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②要捏捻,不可拧转。 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6.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上面已经详细给大家介绍了有关捏脊治病,希望大家详细掌握捏脊治病的穴位,如果家中有不喜欢吃饭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好的孩子,试过很多药物或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可以尝试用捏脊治病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也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整脊正骨手法


中医整脊正骨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用来治疗脊椎类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人们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同时对于这些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耳聋、胃脘痛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中医整脊正骨疗法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摸心会

用手指指腹触摸骨折局部,并用心体会,手法由轻逐渐加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是分离还是骨碎等,医生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虽然通过X射线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态,但X线片只能给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会有助于了解全貌。因此,手摸心会是临床运用其他手法对证施治的先导手法。

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数人持握骨折远近段,先使肢体在原来畸形的位置下,沿肢体纵轴方向对抗牵引,然后按照正骨步骤改变肢体方向,持续牵引以矫正肢体的短缩畸形,恢复肢体长度,为其他正骨手法的实施创造条件。

旋转屈伸

近侧骨折段位置不易改变,远端段因失去连续可以活动,故应用旋转、屈伸、外展、内收等方法,整复骨折断端的旋转或成角移位。

提按端挤

用于整复骨折侧方移位的方法,古称捺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分为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纠正,后者用端挤手法矫正。医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远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挤。

摇摆触碰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增加复位的稳定。用双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维持牵引下,轻轻左右或上下方向摇摆骨折远端至骨擦音消失称摇摆法。触碰法可使骨折端紧密嵌插,医生一只手固定骨折部,另一只手轻轻叩击骨折远端。

挤捏分骨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骨折移位的手法,医者用两手拇指及食、中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面挤捏或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断端便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的双骨折就能像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折顶回旋

折顶法用于矫正肌肉丰厚部位的骨折,且较大的重叠移位仅靠拔伸牵引法不能矫正者。双拇指并列抵压骨折突出的一端,两手余指环抱骨折下陷的一端,用力挤按突出的一端使骨折处原有成角加大至30~50度,当骨折端的骨皮质接近后,骤然用环抱的四指将远折端的成角伸直,进行反折,矫正畸形。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软组织嵌入骨折。双手分别握住远近折端,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使断端相对。

推拿按摩

本法是理筋手法在整复骨折时的具体运用,目的是骨折复位后调理骨折周围受损的筋络,但使用理筋手法时要轻柔,仅作为结束时的辅助性手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