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食疗

2019-10-20 │ 养生食疗 体质养生

折脊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折脊”,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证名腰脊疼痛似折之证。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督脉属肾贯脊,肾虚则督脉懈弛,腰脊疼痛如折。治宜温补肾督,理气活血等法。参见脊痛条。

很多人都会有腰疼的毛病,你知道腰疼怎么办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种治疗腰疼的方法,你想不想学习一下,那就马上跟着小编去看看吧!

腰疼的治疗方法:

1、按摩穴位

腰疼的时候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缓解治疗,可以按摩环跳穴,该穴位位于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的中点,也可以按摩委中穴,在大腿后面中央、腘窝中央偏外处,还可以按摩小腿肚中央的承山穴,内踝后方的太溪穴。每天可以按摩着五个穴位3次,每个穴位按摩1分钟,一直按摩至有酸胀、麻的感觉为止。

2、抖腿

先站好,用健侧腿维持重量,患侧腿则放松下来,将手掌放在大腿后面按住,然后将腿部肌肉左右地抖动,大约抖动1到2分钟。每天都可以这样抖动多几遍,能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

3、公鸡治腰痛

把刚啼叫的公鸡宰杀,取鸡肉加油翻炒,然后加500克的米醋,就这样焖至剩下半杯醋才起锅,之后再加入适量的红糖。一只公鸡一天分成3次服下,连续服用6天。注意此方法不适合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服用。

4、逆行

缓解治疗腰痛可以采用逆行的方法,找个平整的地方倒退走,走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膝盖弯曲,腰部放松,两手握拳,用四指手指包住拇指,走的时候手臂自然摆动。每次逆行大约100到200步,每天走2到3次。

5、捏跟腱

先跪在床上,然后用自己两手的拇指还有食指中节部位在脚后跟上方跟腱部位进行拿捏,捏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些,常常这样捏能缓解腰疼症状。

6、爬行

爬行法也可以缓解治疗腰痛,可以在床上或者是在地面上,向前方、后方、转圈爬行运动。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连续做几天能缓解腰痛,可以有效治疗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症。

7、热水瓶塞法

此方法需要借助他人帮助,首先先把患者的腰部用手按压住,当寻找到腰痛的点时,另外的瘦则取下热水瓶塞,然后垫2层纱布,接触在有痛感的点上,大约2到3秒钟再拿开。采用此法水壶中的水温度应在90摄氏度左右,注意小心不要被烫伤,每次连续换用3到5次,一天一次,连续进行一星期。

8、牵拉

先俯卧趴在床上,将两手抓在床头上,然后请另外的一个人帮忙抓住患者的脚,稍微往后方牵拉,连续拉10次左右,坚持数天,能有效缓解腰痛。

腰疼的5种原因

腰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引起腰疼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常见的腰疼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腰疼原因之一:

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以及由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腰疼原因之二:

由于脊椎病变引起。如类风湿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症、结核性脊椎炎、脊椎外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等。

腰疼原因之三:

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如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神经根炎、脊髓肿瘤等所引起的腰疼。

腰疼原因之四:

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列腺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肿瘤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疼,女性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腰疼原因之五: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这种腰疼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可见,引起腰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出现持续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确诊,避免某些严重疾病的发展。

扩展阅读

牙折


【概述】

牙折是指牙齿受到急剧的机械外力作用造成的牙齿折断。多见于上前牙,常伴有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常伴有牙槽突骨折。临床上常根据其折断的位置而分为:冠折、根折、冠根折。

【诊断】

1.冠折 有创伤史,牙冠部牙釉质牙本质折裂,如未露髓只有牙齿敏感症状.已露髓者则可见粉红色穿髓点中出血点,探之疼痛明显。

2.根折 有创伤史,牙齿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松动,越近牙颈部疼痛及松动越明显.可借助X线片进行诊断。

3.多有牙髓暴露,并有明显的咬合痛.X线检查和透照法可分别帮助诊断。

【治疗措施】

1.冠折 缺损少,牙本质未暴露的冠折,可将锐缘磨光。牙本质已暴露,并有轻度敏感者,可行脱敏治疗。敏感较重者,用临时塑料冠,内衬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粘固,待有足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后(6~8周),再用复合树脂修复牙冠形态;此时,须用氢氧化钙制剂垫底,以免对牙髓产生刺激。牙髓已暴露的前牙,对牙根发育完成者应用牙髓摘除术;对年轻恒牙应根据牙髓暴露多少和污染程度作活髓切断术,以利于牙根的继续发育。牙冠的缺损,可用复合树脂修复或用人工冠修复。

应该特别指出,凡仍有活力的牙髓,应在治疗后1、3、6个月及以后几年中,每半年复查1次,以判明牙髓的活力状况。牙齿的永久性修复都应在受伤后6~8周进行。

2.根折 根折的治疗首先应是促进其自然愈合,即使牙齿似乎很稳固,也应尽早用夹板固定,以防活动。除非牙齿外伤后已数周才就诊,而松动度又较小就可不必固定。

一般认为根折越靠近根尖其预后越好。当根折限于牙槽内时,对预后是很有利的,但折裂累及龈沟或发生龈下折时,常使治疗复杂而且预后亦差。

对根尖1/3折断,在许多情况下只上夹板固定,无需牙髓治疗,就可能出现修复并维持牙髓活力,那种认为根折牙应进行预防性牙髓治疗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折后立即进行根管治疗术常常有可能把根管糊剂压入断端之间,反而影响其修复。但当牙髓有坏死时,则应迅速进行根管治疗术。

对根中1/3折断可用夹板固定;如牙齿冠端有错位时,在固定前应复位。复位固定后,每月应复查1次,检查夹板是否松脱,必要时可更换夹板。复查时若发现根折冠段牙髓坏死,应及时拔髓。如根折根尖段牙髓仍有活力,则只需作根折冠段的根管治疗术;若根折根尖段牙髓已坏死,就应一并作根管治疗术。判断根折根尖段牙髓是否有活力的方法是:拔除冠段牙髓并冲洗后,用光滑髓针检查,若有疼痛或出血,表明根尖段牙髓仍有活力;反之,若根髓全部坏死,则应作全根管治疗术。根管不用牙胶尖充填而用聚羧酸锌粘固粉将钛合金针或钴铬合金桩粘固于根管中,将断端固定在一起,以利根面的牙骨质沉积。当因治疗需要将根尖部断块用手术方法去除后,因冠侧段过短而支持不足时,常需插入钛合金根管骨内种植桩以恢复牙齿原来的长度,同时牙冠部用夹板固定。这样骨组织会在金属根周围生长而将病理动度消除。

颈侧1/3折断并与龈沟相交通时,将不会出现自行修复。如牙根长度足以进行桩冠修复时,可用切龈术,或用正畸牵引法或牙槽内牙根移位术,将牙根断端牵出暴露于龈上以便修复。

纵行根折的预后不佳,往往需拔牙。有时可试行根管治疗术后,作牙体半切除术或截根术。

粘着夹板技术是固定根折最简便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患牙复位,拭净唇面,并用95%乙醇擦拭、擦干、吹干,隔湿。以同法处理两侧健康牙(至少每侧1个牙)。

(2)取0.4mm直径不锈钢丝,其长度相当于患牙冠宽度加上两侧至少各1个正常牙的宽度,将其弯成弓型,使它与这些牙的唇面外形相一致。

(3)将牙齿唇面中1/3处酸蚀1~2分钟。用蒸馏水洗净拭干,用粘合剂和复合树脂将夹板固定在钢丝上。此时应保证患牙位于固有的位置。最后拍X线片检查根折断段对位是否良好。在下颌前牙,应将弓形夹板放在牙齿舌面,以免妨碍咬合。

固定3~4月后应重新进行临床检查,X线片和活力试验;以后应每隔6月复查1次,共2~3次。

根折愈合后,用金钢砂石磨除复合树脂,并松开钢丝,取下,磨平牙面。

根折的转归有四种形式:

(1)两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损伤的愈合很相似。硬组织是由中胚叶组织分化出的成牙骨质细胞所形成的。在活髓牙的髓腔侧则有不规则牙本质形成。

(2)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但不出现联合。

(3)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

(4)断端由慢性炎症组织分开,根端多为活髓,冠侧段牙髓常坏死。这种形式实际上不是修复和愈合的表现。

A.钙化性愈合 B.结缔组织性愈合 C.骨、结缔组织联合愈合 D.断端被慢性炎症组织分开 E.离体牙显示根折的钙化性愈合(仿Fountian)

第1种形式的愈合主要见于没有错位和早期就进行了固定的患牙。根折牙未作固定或未作咬合调整时则可出现第2和第3种形式的愈合。与这三种组织学修复形式相应,/丝片也可观察到三种修复形式,即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折线;断端间有狭窄的透射线;断端边缘变圆钝;断端之间可见到骨桥等。

根折牙常常发生髓腔钙化。因外伤而髓腔变小的牙髓以胶原成分增加为特征,同时伴有细胞数目减少。

3.冠根折 凡可作牙髓治疗的后牙冠根折,均应尽可能保留。治疗后加固位钉,再作桩核以全冠修复;也可在根管治疗术后,作覆盖义齿。对前牙的冠根折,可参考与口腔相通的牙颈部根折的治疗原则处理。

【病因学】

外力直接撞击,是牙折的常见原因。也可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发生。

【临床表现】

按牙齿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三型。就其损伤与牙髓的关系而言,牙折又可分为露髓和未露髓两大类。

1.冠折 又可分为横折和斜折;后牙冠折可分为斜折和纵折(图3A)。

2.根折 外伤性根折多见于牙根完全形成的成人牙齿,因为年轻恒牙的支持组织不如牙根形成后牢固,在外伤时常常被撕脱或脱位,一般不致引起根折。引起根折的上力多为直接打击和面部着地时的撞击。根折按其部位可分为颈侧1/3、根中1/3和根尖1/3(图3B)。最常见者为根尖1/3。其折裂线与牙齿长轴垂直或有一定斜度,外伤性纵折很少见。X线片检查是诊断根折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显示全部根折病例。摄片时中心射线必须与折裂线一致或平行时,方能在X线片上显示折裂线;如果中心射线与折裂线的角度大于正、负15 ~20时,很难观察到折裂线;同时,只有当中心射线相应处的矿物成分减少6.6%以下时,稀疏区才能在X线片上观察到。X线片不仅有助于根折的诊断,而且也便于复查时比较。

A.冠折 B.根折

一些患牙就诊时,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6~8周后可出现反应。据推测,无活力反应是牙髓在外伤时血管和神经受损伤所引起的休克所致;随其休克的逐渐恢复而再出现活力反应。

根折恒牙的牙髓坏死率为20%~24%,而无根折外伤恒牙的牙髓坏死率为38%~59%,其差别可能是因为根折断端的间隙,利于牙髓炎症引流的缘故。根折后是否发生牙髓坏死,主要取决于所受创伤的严重程度,断端的错位情况和冠侧段的动度等因素。根折时可有牙齿松动、叩痛,如冠侧断端移位可有龈沟出血,根部粘膜触痛等。有的根折早期无明显症状,数日或数周后才逐渐出现症状,这是由于水肿和咬合使根折断端分离所致。

3.冠根折 占牙外伤总数的一小部分,以斜行冠根折多见,牙髓常暴露。

4.纵折 多见于后牙,以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最高,第二磨牙次之,说明

力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外,无髓牙和牙体缺损较大者,其发生率占80%以上。

纵折的直接诱因中,咀嚼硬物占很大比例。

牙齿纵折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咀嚼痛,其次为伸长感。牙根纵折者还有深浅不等的牙周袋,X线片可辅助诊断。

折伤


学科名骨关节损伤之泛称。甘肃出土汉代医学简牍中有《折伤薄》。记述折伤之最早者。可有广义、狭义之不同理解。广义者,系指现代之骨伤科学内容;狭义,当只指骨折之伤者。

入秋运动注意关节最易受伤

足踝关节

在跑步、腾空跳的过程中,我们的脚本身就有内翻的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踩在他人脚上或陷入坑内等,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内翻,扭伤足部韧带损伤,俗称崴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黄枫说,踝关节的结构很特殊,外踝比内踝长,踝内侧韧带面积大,且更强韧,所以10个崴脚的就有九个是内翻的。

现场处理:发生韧带扭伤时,在第一个24小时内,冰敷可消肿,之后可加弹性绷带固定关节。到医院之后可用石膏固定,保护踝关节。轻微的韧带撕裂伤,需休息3周,一周之后可消肿。

膝关节

膝关节结构复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膝关节主要是屈伸运动,只能做稍微的扭转。黄主任称,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突然扭转及内收和外展的动作最容易伤到关节韧带。比如在踢足球的时候,二人对脚,从高处往下跳时,两腿没有并拢,单侧小腿于外展外旋,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或者关节外侧受到暴力冲击等,均可造成损伤。

另外,膝关节常常还会因为剧烈的研磨、捻转而发生半月板的撕裂,当然,这主要是旧伤加新伤,慢慢积累而成。

现场处理:即使膝关节疼痛较轻,也应停止活动2-3天,以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而重伤则立即加压包扎和固定制动,送去医院进行治疗。

肩关节

游泳、打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时,肩部关节反复完成超常范围的运动,肩袖肌腱与骨、韧带不断摩擦,或者肌肉的反复牵拉使肌腱、滑囊发生损伤。

肩关节是球面关节,也可以说是悬吊关节,其肌肉、韧带可以有外旋360活动范围,所以其稳定性很重要。黄枫说,但是,很多人以为肩部够灵活,不会受伤,其实在打羽毛球和网球时,尤其是在大力扣球的时候,肩部突然过度后伸,就会引起肩袖部肌肉损伤。

现场处理:立即停止活动,早期要用三角巾悬吊,至少有2周时间的制动休养,第三周才能做轻微的活动。

“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腰脊强


证名出《素问热论》:指腰脊部肌肉拘紧、强直。可见于高热病证、痉、痹、破伤风等病证。参见有关条目。

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

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是什么?你知道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吗?让我来告诉你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吧。

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更是十分特别,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如下:

(1)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

(2)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伤口处理正确 清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引流通畅。用3%双氧水冲洗,直至伤口深处。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盖住伤口。

破伤风的急救措施

一、判断

1.有外伤史,曾有过创伤感染史,哪怕是一点点小创口或创口已愈合,以及分娩、流产、手术、接产等消毒不严等都可致病。

2.初期病人张口困难、不安、头痛、头晕、疲惫。甚者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颈、躯干、下肢后侧肌群痉挛,出现腰部上挺,颈项上弓者称角弓反张现象。重者遇声、光、响动等刺激时,发生吞咽困难,窒息等。也可发生肌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和舌咬伤。

3.患者潜伏期超过10天以上,起病又慢,每天发作3次左右,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潜伏期未过7天,在3天内,痉挛发作频繁,多项症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二、急救

1.病人住的室内要安静,温暖,避声、光、风等响动。专人看护,防跌碰伤。

2.深创口周围先用1~2万单位破伤风抗毒素(理想的是肌肉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500单位)封闭注射后,再将伤口内的泥土异物、坏死组织、碎骨彻底清理,不缝合,敞开创口。并用3%双氧水或1:1000高锰酸力争上游溶液反复冲洗。

3.立即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3万国际单位,新生儿注射500国际单位(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越早注射越能中和游率的破伤风杆菌的外毒素。

4.速转送医院或呼救医护人员前来对症治疗。

三、预防

1.防止一切大小的创伤。由于破伤风杆菌(厌氧性芽胞杆菌)广存于人畜粪便、尘土和环境中,它不能侵入正常皮肤和粘膜,只能在机体有创伤时侵入机体。伤口愈深其越易感染而发病。

2.最可靠的预防破伤风发病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小儿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注射,可保证5~10年不得此病。破伤风症状凶猛,死亡率高,必须及时就诊。

中医整脊正骨


如今,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骨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骨痛、骨刺痛、骨偏斜等,这些症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而整脊正骨,就是一种可以调整人的骨头,使之恢复正常的一种治疗方式。下面,就对整脊正骨这种中医上比较流行的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一、基本内容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在应用本疗法时,术者应先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椎,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然后采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

如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和诊断,冯天有提出有以下四个特征:(1)患椎棘突位置偏歪。医者用拇指做脊柱触诊时,可查知偏歪棘突的一系列体征;(2)患椎上下棘问隙一宽一窄;(3)患椎棘突旁压痛,或伴有向下肢放射痛;(4)患处棘上韧带有条索样剥离,触及钝厚,压痛明显。凡临床具备其中一、二个特征者,即可确诊。

二、适应症

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病人甚而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此外,对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等疾病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对颈椎病、外伤后头晕、脑外伤后综合征、耳目失聪及肩臂疼痈麻木等表现为头、面、颈、臂部位症状为主者,应在颈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整复手法。

对心律失常、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表现为以胸、腹部症状为主者,应在胸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手法。

对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患者,检查及整复手法应侧重于腰椎段。

三、注意事项

1.

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熟练的整复手法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检查病椎定位不准或疏漏,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

2.

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可以配合分筋琉理、拿点摩揉等推拿手法解除痉挛,然后再施以整复手法。某些病人要间隔数日施治1次,连续4、5次治疗才能拨正偏歪棘突,切忌急于求成。

3.

在颈椎部位施用本疗法整复时,手法不当可能会刺激椎动脉而产生虚脱症,个别患者或可造成医源性脊椎伤损而导致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

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的穴位是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些问题。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治病主要需要掌握穴位,如果能够把指法和穴位掌握到位,就能够达到治病的目的,捏脊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式,尤其是小儿肠胃不好,可以采取捏脊的方式来改善。那么,捏脊治病的穴位到底是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部位。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1.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2.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4.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在家给宝宝捏脊的步骤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6.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给宝宝捏脊要注意事项

1.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2.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3.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5.手法: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②要捏捻,不可拧转。 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6.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上面已经详细给大家介绍了有关捏脊治病,希望大家详细掌握捏脊治病的穴位,如果家中有不喜欢吃饭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好的孩子,试过很多药物或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可以尝试用捏脊治病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也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_折耳根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折耳根图片、折耳根的药用价值、折耳根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折耳根简介折耳根图片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折耳根的药用价值折耳根的用法与用量折耳根的副作用

折耳根简介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入药部分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夏、秋采收,将全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

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折耳根图片

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1、《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2、《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3、《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4、《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5、《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6、《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7、《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8、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折耳根的药用价值

1、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2、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研末,桑枝一两,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3、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二两,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4、治痢疾:鱼腥草六钱,山查炭二钱。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5、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八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6、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7、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七钱,水煎服。(《陕西草药》)

8、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9、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10、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折耳根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折耳根的副作用

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不宜久食。

以上就是一些折耳根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中医整脊正骨手法


中医整脊正骨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用来治疗脊椎类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人们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同时对于这些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耳聋、胃脘痛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中医整脊正骨疗法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摸心会

用手指指腹触摸骨折局部,并用心体会,手法由轻逐渐加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是分离还是骨碎等,医生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虽然通过X射线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态,但X线片只能给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会有助于了解全貌。因此,手摸心会是临床运用其他手法对证施治的先导手法。

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数人持握骨折远近段,先使肢体在原来畸形的位置下,沿肢体纵轴方向对抗牵引,然后按照正骨步骤改变肢体方向,持续牵引以矫正肢体的短缩畸形,恢复肢体长度,为其他正骨手法的实施创造条件。

旋转屈伸

近侧骨折段位置不易改变,远端段因失去连续可以活动,故应用旋转、屈伸、外展、内收等方法,整复骨折断端的旋转或成角移位。

提按端挤

用于整复骨折侧方移位的方法,古称捺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分为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纠正,后者用端挤手法矫正。医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远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挤。

摇摆触碰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增加复位的稳定。用双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维持牵引下,轻轻左右或上下方向摇摆骨折远端至骨擦音消失称摇摆法。触碰法可使骨折端紧密嵌插,医生一只手固定骨折部,另一只手轻轻叩击骨折远端。

挤捏分骨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骨折移位的手法,医者用两手拇指及食、中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面挤捏或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断端便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的双骨折就能像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折顶回旋

折顶法用于矫正肌肉丰厚部位的骨折,且较大的重叠移位仅靠拔伸牵引法不能矫正者。双拇指并列抵压骨折突出的一端,两手余指环抱骨折下陷的一端,用力挤按突出的一端使骨折处原有成角加大至30~50度,当骨折端的骨皮质接近后,骤然用环抱的四指将远折端的成角伸直,进行反折,矫正畸形。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软组织嵌入骨折。双手分别握住远近折端,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使断端相对。

推拿按摩

本法是理筋手法在整复骨折时的具体运用,目的是骨折复位后调理骨折周围受损的筋络,但使用理筋手法时要轻柔,仅作为结束时的辅助性手法

针灸的折针事故


现代关于折针的报道,在我国报刊杂志上所见不多,且往往仅停留在手术摘取断针的介绍或作为教训提出来,对断针在体内活动的情况及其存留体内会造成何种后果的研究很少。日本针灸界对此则十分重视,这可能与断针事故多见有关。近年来,他们对断针的原因、在体内游动情况及所引起的后果,作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深入实验研究,包括用豚鼠、家兔和犬等大小不同的动物为实验对象,使用的针具有金针和银针也有临床中常使用的不锈钢针,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在,颇值得借鉴。

【损伤原因】

一、针具原因

(一)、针具质量粗劣:系指采用厂商以劣质材料或粗制滥造的针具。另外,日本生产一种涂有水银的针具(目的使针体光滑,易于进针),因水银腐蚀作用,亦常发生折针。

(二)、 使用旧针具:针具应用过久或次数过频,有屈折、斑痕等;用酒精长期浸泡或高压消毒次数过多,造成针身变软、损伤,放置过久,亦可因氧化生锈,发硬变脆。

(三)、针具的寿命与针体粗细有关:粗针寿命较长。细针则需不断更新。

二、医者原因

(一)、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刺入后有抵抗感,仍强行刺入;拔针时发生滞针,仍强行拔出。不必要的深刺,致使肌肉剧烈收缩而可能折针。

(二)、在针刺过程中,为了寻求满意的得气感,手法过笪,捻转角度过大,频率过快等。特别是一些不易得气的患者,如截瘫病人,可因强手法而断针。

三、患者原因

(一)、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常因针刺时不能忍受强烈的酸胀感,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而发生折针。

(二)、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体位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

四、部位原因

(一)、就针具而言,折针常发生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认为离针尖3~5mm处,亦易折断。通电时,毫针腐蚀的部位,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多见,也可在针体数处出现蚀点。

(二)、就机体而言,凡在腹、胸、腰、背、四肢等和关节等部位都可发生折针。国内外记载过的曾发生折针的穴位,多在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但巨阙、心俞、肝俞、膏肓等穴也曾有折针的报道。头面部穴位折针的情况,较罕见。

五、电针原因

系指在电针疗法中,针体因电解电蚀折断,主要和与其连接之直流电针仪有关。目前,中国大陆使用的电针仪为脉冲电针,它的直流成分很少,在电刺激过程中,较少见电解电蚀折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脉冲电针仪所输出的电流是一种经脉冲变压器隔去直流成分而仅使交流成分通过的脉冲电流,当电针仪使用时间过长,或自制的电针仪的输出变压器未经严格检查,可以造成脉冲输出的波形中混有直流成分。而一有直流成分,都将使连接电极的两根毫针中的一根,由于电解而溶蚀、变细、生锈、发脆以至体内的折针。

电针折针除与直流电成份有关外,尚受下列因素影响:

(一)、频率和波形:低频通电易折针,以高频刺激较好。波形则应选择无腐蚀性,如交流电的矩形波形。

(二)、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电流强度愈大,通电时间愈长,愈易发生折针。一实验证明,以3~8mA电流通电30~60min,位于阳极的针具头端易折断;15mA通电1h或30mA通电30min,出现针具根部折断。所以建议电针输出电压应在10V以下,通电时间最好不超过30min。

(三)、针具所连电极:阳极处易折针,有在人体采取三种通电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无论用阳极通电法、阴极通电法和双极通电法,均为阳极电蚀明显,阴极电蚀较少。

六、其它原因: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穴位刺激法的不断涌现,使得折针情况趋于复杂化。穴位注射,操作不当,注射针头断入穴内。头针疗法因针体进入头皮内较长,加之捻转频率过快,亦可发生断针。特别是穴位埋线结扎法,极易造成缝合针体内折断。

【临床表现】

包括折针后的临床表现和针体在体内的活动。

一、折针后有临床表现

日本学者的一些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断针的移动最危险的是对脏器和神经系统的危害。其合并症包括化脓性关节炎,腹膜和脏器的损伤、神经麻痹、顽固性神经痛等。

(一)、非重要脏器或关节部位。一般多不产生严重后果。其共同特征是:折针之后,断针局部可有压痛,并逐渐减轻。有时折针处有重压感,活动时偶可出现疼痛,但往往无运动障碍。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