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术

2019-10-20 │ 养生术 气功养生术

耳聋苓桂术甘汤加生姜偏方治疗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您对中医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耳聋苓桂术甘汤加生姜偏方治疗》,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这个耳聋是一种让人非常非常头痛的病症,患有耳聋不仅听不见声音,更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耳聋的治疗偏方以及这个耳聋的检查方法,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耳聋苓桂术甘汤偏方

头晕头重,耳鸣鼻塞,逐渐加重,至晚间双侧耳聋如塞,与家人交流须打手势。

次日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经西医打针服药三日,效果不显,乃改服中药三仁汤加苍术、藿香、石菖蒲之类,连服七日,亦无好转。

患者焦急,遂到医院五官科检查,意见为双耳鼓膜完好,耳内无异物,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服西药两周仍无明显好转。后经人介绍,延余诊治。

证见面色晦暗,四肢困倦,耳聋如塞,鼻流清涕,头晕恶心,口淡食少,尿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稍有力。

辨证为脾胃阳虚,水饮内停之证。拟健脾利湿、通阳化水之法,予苓桂术甘汤加生姜治疗,茯苓、白术、生姜各20克,桂枝、炙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服至3剂,患者忽觉耳中作响,顿时双耳听力复常,余症渐平,经随访未再发。

耳聋一证,临床多见于肾水亏乏。髓海空虚;或肝阳上亢,肝气郁结,风火上扰清空,或为外界巨声震伤.致气血逆乱或鼓膜外伤所致。

本例患者则因夏月饮冷过度.损伤中阳,脾失运化,水饮内停胃失和降.气机不利.水气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耳聋。

苓桂术甘汤为《伤寒论》方.主治太阳病误用吐、下所致脾胃阳虚,水停心下,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脉沉紧等症。方中茯苓淡渗利湿.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补益脾胃。桂枝通阳化气,加生姜和胃降逆.宣散水气.全方具有健脾利湿.通阳化水之功效.用于本证,恰中病机.故获效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耳聋的检查

1.林纳试验

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

2.韦伯试验

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C256或C512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由于气导有抵消骨导作用,当传导性聋时患耳气导有障碍,不能抵消骨导,以至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记录时除文字说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侧,用=表示无偏向。

3.施瓦巴赫试验

又称骨导对比试验,为比较正常人与患者骨导的时间,将振动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检查者的乳突部鼓窦区加以比较,正常者两者相等;若患者骨导时间较正常耳延长,为施瓦巴替试验延长(ST+),为传导性聋;若较正常者短,则为骨导对比试验缩短(ST-),为感音神经性聋。

结语:通过这里推荐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耳聋的偏方以及这个耳聋的检查,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yS630.Com相关推荐

苓桂术甘汤方剂功效


苓桂术甘汤并不是很常见,因为我们并非中医从业者肯定是不太熟悉的,大多数的人群是不会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它。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说不定会对你有帮助哦。

【名称】苓桂术甘汤。

分类

祛湿剂-温化水湿。

组成

茯苓四两(12g) 桂枝三两(9g) 白术三两(9g) 甘草二两(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方解

本方所治痰饮病,乃因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所致。中焦阳虚,脾失运化,则湿聚成饮;饮阻中焦,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心悸,胸满,或短气而咳。治宜温阳健脾化饮,即《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方中以茯苓为君,取其甘淡性平,健脾利湿以化饮。

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以桂枝为臣,温阳以化饮。苓、桂相伍,一利一温,颇具温化渗利之效。湿源于脾,脾阳不足,则湿聚为饮,故以白术为佐,健脾燥湿,俾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聚。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药仅四味,配伍精当,温而不热,利而不峻,实为治痰饮之和剂。

此方服后,当小便增多,是饮从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后,有小便当利四字。即《金匮要略》中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之意。

方歌

苓桂术甘化饮剂,湿阳化饮又健脾, 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苓桂术甘汤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苓桂术甘汤虽然不常见,但是它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苓桂术甘汤中药方剂


苓桂术甘汤中药方剂,我们都没有听说过,苓桂术甘汤的用法有哪些?苓桂术甘汤的功效多吗?苓桂术甘汤主要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这种病对身体不好,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它。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说不定会对你有帮助哦。

方剂名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则利。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

本方证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痰饮内生所致。中阳不足,气化不利,脾不运湿,聚湿生痰成饮。水饮停于胸胁,则胸胁胀满;痰饮阻遏上升之清阳,则头目眩晕;水饮上凌心肺,则心悸,短气而喘;舌苔白滑,脉弦滑,均为水饮内停之征。治宜温阳健脾化饮。方中茯苓甘淡性平,既健脾益气,又利湿化饮,为君药。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以桂枝为臣药,温阳以化饮。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湿邪去有利于阳气得复,阳气得复又有利于祛湿。以白术为佐药,健脾祛湿,脾气健则水湿得运。以甘草为使药,调药和中。药仅四味,配伍精当,温而不燥,利而不峻,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温阳化饮的主要方剂,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属脾阳虚者。

方歌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结语:有关苓桂术甘汤的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苓桂术甘汤也是会有新的认识。但是它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苓桂术甘汤会使脾虚加重吗


脾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表现症状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精神不济、如厕异常、湿气重、早起不适等,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调理身体脾胃虚弱的方法有很多,如:食疗法、针灸法、按摩法等。而苓桂术甘汤也是一种改善脾胃调理身体的中药。

苓桂术甘汤

【组成】 茯苓12g 桂枝10g 白术6g 炙甘草6g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功效主治】 阳气损伤,心下停饮。症见心下逆满,胸胁憋闷,心悸,咳嗽,短气,头重眩晕,脉沉紧者。

【加减运用】

1. 脾虚者,加人参。

2. 痰多者,加陈皮、半夏。

3. 短气不得平卧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4. 眩晕甚者,加泽泻。

5. 惊悸者,加龙骨、牡蛎。

【禁忌】 口苦、喜冷者,忌之。

【类方】

1. 真武汤:同为温化痰饮,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之方。不同者,真武汤证属肾阳虚水邪泛滥,临床可见肢冷畏寒,心下悸,身瞤动;苓桂术甘汤证为脾阳虚水停心下,表现有心下逆满,恶心呕吐,起则头眩,胸胁支满。

2. 苓桂味甘汤:同可治水饮上冲。不同者,苓桂味甘汤证冲逆较急,症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面热如醉,甚者上至巅顶。方中桂枝增一两,并加五味子收敛,可知冲逆之甚之急。

3.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为治寒湿附腰,症见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之方,二方三药相同,仅桂枝干姜之异,旨在燠土胜湿也。

4.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各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同可治胃内停水之厥、心下悸、心下胀满、呕吐清水。然从药量可知,其阳虚、水饮程度皆较之为轻。

5. 苓桂甘枣汤:为下焦宿水、上凌于心之治方。症见脐下动悸,欲作奔脉。方中茯苓、桂枝用量分别比苓桂术甘汤多四两、一两,可见水饮与冲逆程度均较之为甚。

茯苓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可以健脾祛湿。还可以安眠。还可以缓解女性下肢水肿。孙思邈就说过茯苓久服百日病除。

调养脾胃的对药茯苓+白术。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脾虚最容易出现湿气停留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健脾祛湿一块用。而茯苓+白术组成对药就可以有效健脾祛湿、化痰饮。

健脾祛湿最著名的的方子-茯桂术甘汤。

长期便溏就属于脾虚,偶尔吃了硬的、凉的东西也容易伤脾。其实大部分人都脾虚的经历。大便总解不净、大便不成形也是脾虚的表现。

中医的脾脏指的是整个消化系统。而缓解脾虚的对药就是莲子+山药,可健脾缓解大便不成形。莲子有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还能补脾收涩;山药有气阴双补、固肾、养肝的功效。

口疮(西医叫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就与脾火有关。口疮偶尔出现于胃火有关,而中医的脾胃往往都不分开说的。降脾火不能单纯吃降火药。降脾火的对药防风+石膏。

加味苓桂术甘丸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苓桂术甘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加味苓桂术甘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加味苓桂术甘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生于术(米泔浸)3两,浙茯苓3两,鹿脊骨(用麻黄4钱煎汤炙)3两,桂枝木8钱,竹沥半夏2两,杏仁霜两半,北细辛3钱,炙甘草6钱。

【制法】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哮喘时止时发,上气郁闷,咳痰不出,勉强咳出1-2口,痰中稍杂以血点。盖因伏饮之踞,始则阳衰浊泛,继则阴亦渐损,此哮喘属于虚寒,而阳伤略及阴分也。

【用法用量】每服钱半至2钱,淡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对于加味苓桂术甘丸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加味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加味苓桂术甘汤。

【处方】于术3钱,桂枝尖2钱,茯苓片2钱,甘草1钱,干姜3钱,人参3钱,乌附子2钱,威灵仙1钱5分。

【功能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其脉沉迟无力,自觉寒凉者。

【用法用量】上药煎服数剂后,小便微利,其脉沉迟如故者,用此汤送服生硫黄末4-5厘。若不觉温暖,体验渐渐加多,以服后移时觉温暖为度。

【各家论述】方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上焦之阳;用甘草协同人参、干姜以助中焦之阳;又用人参、附子(参附汤)协同桂枝更能助下焦之阳。三焦阳气宣通,水饮亦随之宣通,而不复停滞为患也。至人参与灵仙并用,治气虚小便不利甚效,而灵仙通利之性,又能运化术、草之补力,俾胀满者服之,毫无滞碍,故加之以为佐使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关于加味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治疗痹证的秦艽桂苓酒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痹证是一类比较严重的病症,这痹证种包含有很多的病症。那么,治疗痹证的药酒方法是什么?痹证的临床表现又有哪些?痹证的诊断方法是什么?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配方】

秦艽、牛膝、川芎、防风、肉桂、独活、茯苓各30克,杜仲、丹参各60克,制附子、石斛炮姜、麦冬(去心)、地骨皮各35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15克,酒2公斤。

【制法】

将上药碎细,用酒浸于净瓶中,春秋7日,夏3日,冬10日即可,去渣备用。

【主治】

腰膝虚冷,久坐湿地,风湿痹痛。

【用法】

每日空腹温饮1-2杯,每日3次。

痹证的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是共同症状。

1.行痹

风邪偏盛,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

2.痛痹

寒邪偏盛,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

湿邪偏盛,肢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酸痛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寒冷可促使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热邪壅滞经络关节,发为热痹,症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痹证的诊断

1.临床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

2.一般发病比较缓慢,部分开始可有发热、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而出现关节症状。

3.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性。

4.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等。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个痹证的药酒疗法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试试以上的配方哦!

麻杏薏甘汤加味


药物组成 麻黄6g 杏仁l0g 薏苡仁20g 白芷l0g 败酱草15g 川芎6g 银花20g 桔梗6g 生甘草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适应病证 急性鼻窦炎。

病案举隅 周某,女,45岁。患鼻堵,流黄涕5日,伴嗅觉减退,头痛,微恶寒,低热,咳嗽,黄痰,口干,食欲不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数。检查:鼻粘膜轻度充血,双下甲稍肿大,鼻中道有黄稠分泌物,两眉头部压痛(+)。鼻窦柯氏片示:急性额窦炎。中医辨证为外感风热毒邪,肺热壅盛。治以清热解毒,辛散表邪。以上方加浙贝l0g。服3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略事增减继服4剂,X线鼻窦拍片复查,炎症消失而告愈。

资料来源 李红.北京中医,1998,(2):29

评 按 急性鼻窦炎多为表证、热证,当以解表、清热为要。本方中麻黄辛散解表、宣肺而泄邪热;银花消散风热而解表,又能清热解毒;川芎辛温香窜,祛风止痛;杏仁利肺止咳;苡仁、白芷、败酱、桔梗同有排脓之效,白芷又能散风通窍,桔梗又能开宣肺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解表清热,解毒排脓之功效。

苓桂咳喘宁胶囊


【药品名称】 苓桂咳喘宁胶囊

【是否处方】 非处方药

【是否医保】 否

【运动员慎用】 否

【主要成分】 茯苓、法半夏、桂枝、陈皮、龙骨、牡蛎、白术、甘草、苦杏仁、桔梗、生姜、大枣。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辛,微苦。

【适 应 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偶有口干及胃脘部不适,胃脘部不适者宜饭后服。

【禁忌】 咽喉肿痛,五心烦热者禁服。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孕妇慎用。本品不宜久服多用。

【贮藏】 密封。

【规格】 每粒装0.34g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痰湿阻肺,症见咳嗽痰多,喘息胸闷气短等。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侯者。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0960001

【鉴别】

(1)取本品0.5g,加水15ml,活性炭0.5g,搅匀,加热至沸,滤过,取滤液1ml,加草酸铵试液1~2滴,即显混浊。

(2)取本品5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散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枝对照药材粉末0.5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g,加醋酸乙酯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l,对照品溶液2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距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溶液,略加热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鉴别](2)项下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治疗耳聋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耳聋的偏方有哪些

1、治疗耳聋的偏方有哪些

1.1、中药方剂一,银翘散。药物组成:薄荷、淡豆豉、荆芥穗、银花、连翘、竹叶、牛蒡、桔梗、甘草、芦根。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热,清热生津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风邪郁络型耳聋的治疗。

1.2、中药方剂二,小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扶正达邪,和胃降逆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少阳失疏型耳聋的治疗。

1.3、中药方剂三,龙胆泻肝汤。药物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滋养肝血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肝胆火盛耳聋的治疗。

2、治疗耳聋的方法:手术治疗耳聋

做手术安置人工电子耳蜗:位于骨前庭的前内侧,形似蜗牛壳,其尖朝向前外侧),让其听声学语。

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肿瘤摘除,使听力恢复,另外,颅脑外伤出现的血肿、颞骨骨折压迫听神经,所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也需通过手术,彻底清除耳聋的病灶,使听神经不受压迫从而恢复听力。

3、治疗耳聋的方法:药物治疗耳聋

这时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对各种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的耳聋疾病都可以在早期在用药物治疗方法,这种药物治疗方法针对性的治疗这些调节下的耳聋有很也好的效果,感音神经性耳聋疾病主要是采用营养神经性药物,这些治疗耳聋的方法希望患者朋友们可以多了解一些。

如何有效的预防耳聋疾病

1、减少接触时间:在隔音室里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

2、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妥善处理。

3、控制噪声来源,改善劳动条件: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

4、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5、广大青少年平时使用Mp3、Mp4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宜超过80~9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6、预防游泳性耳病,硬块耵聍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耵聍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

耳聋的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含富含维生素铁的的食物

因为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同时也会使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的养分就会供给严重不足,就可使我们的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的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的耳鸣、耳聋的发生。

2、同时我们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因为大量摄入脂类的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是最敏感的,就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

3、多食含锌食物

导致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干姜苓术汤功效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对于养生看的越来越重。生活中,很多中药对养生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副作用也是极少的。有一种养生的汤药,叫做干姜苓术汤,经常服用可以有效的保证身体的健康。那么,干姜苓术汤功效有哪些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便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矢。杀半夏、莨菪毒。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以上便是关于干姜苓术汤的介绍。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以后,您对于干姜苓术汤的养生功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干姜在生活中是很多见的,人们对它的功效并不陌生。所以建议要多一些对干姜食用方法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将它的养生功效发挥出来。

中医治疗耳聋的偏方


中医治疗耳聋的偏方

1、中医治疗耳聋的偏方

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时,用慈石塞耳,但夜间须取去。

耳聋鼻塞。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辩香自。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2、耳聋的病因

耳聋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是传导性耳聋中最主要的致聋疾病。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成为儿童听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按病变部位及性质耳聋可分为四类:即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中枢性聋。

3、耳聋如何检查

音叉检查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检查时注意:应击动音叉臂的上1/3处;敲击力量应一致,不可用力过猛或敲击台桌硬物,以免产生泛音;检查气导时应把振动的音叉上1/3的双臂平面与外耳道纵轴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约1cm左右;检查骨导时则把柄底置于颅面;振动的音叉不可触及周围任何物体。

如何预防耳聋

1、合理饮食少食过甜、过咸的食物

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

2、戒烟、少量饮酒

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缓慢,粘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耳聋。

3、避免噪声

噪声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量减少,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一般放在85分贝左右即可。

4、忌挖掏,常按摩

挖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蘸少许甘油或酒精轻擦耳道。坚持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5、保持良好的心境,多参加锻炼

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如恼怒、动肝火等。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耳聋饮食注意

1、对患者的身体起到活血的作用:由于患者在生病期间有很多的症状,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重大的,那么在饮食上就要补充了,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2、在生活中要有早上喝牛奶的习惯:牛奶对人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

3、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能只了解患者适宜的食物,还有就是对于患者禁忌的饮食了解: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中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

桂苓甘露饮方剂功效


桂苓甘露饮我们听名字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根本猜不透,其实大家是因为不能够经常的接触到所以就会觉得很是陌生,其实桂苓甘露饮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桂苓甘露饮有哪些的功效与作用吧,希望以下介绍的内容大家感兴趣。

【名称】桂苓甘露饮。

【分类】清热剂-清热祛暑。

组成

茯苓一两(15g) 甘草二两(6g) 白术炙,半两(12g) 泽泻一两(15g) 官桂去皮,二两(3g) 石膏二两(30g) 寒水石二两(30g) 滑石四两(30g) 猪苓半两(15g)。

用法

为末,每服三钱(9g),温汤调,新汲水亦得,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一钱,用如上法。

功效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方解

本方主治既受暑热所伤,又有水湿内停之证。暑热伤人,故发热头痛;热盛伤津,而见烦渴引饮;湿邪内阻,故小便不利;暑湿俱盛,内伤脾胃,升降失司,清浊相干,发为霍乱吐下之证。其治法既要清解暑热之邪,又要化气而利小便。方用滑石,寒滑清利,清解暑热并利水渗湿,两擅其功,故为君药。

配伍石膏、寒水石之大寒,以加强清暑解热之功,用以为臣。猪苓、茯苓、泽泻以利水祛湿;白术健脾;更用官桂助下焦气化,使湿从小便而去,且可监制君、臣药之寒凉重坠,使其寒而不遏,以上五味共为佐药。使以甘草,合苓、术以健脾,清利而不伤正,且可调和诸药。共奏清暑解热,化气利湿之功,使升降之机得以恢复,则暑消湿去,诸证自愈。

本方即六一散合五苓散(见祛湿剂)再加石膏、寒水石而成,清暑利湿之力较大,对暑湿俱盛,证情较重者适宜。

方歌

桂苓甘露猪苓膏,术泽寒水滑石草, 祛暑清热又利湿,发热烦渴吐泻消。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桂苓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们虽然了解了它的组成、作用与功效,但是还是不能轻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哦,我们不可以随便尝试,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