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2019-10-20 │ 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春季按揉穴位养生按摩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附中脘穴位位置图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附中脘穴位位置图,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能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穴位配伍】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

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

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

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配上脘、梁门(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配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

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yS630.Com相关推荐

穴位减肥的按摩方法 按摩中脘穴加快胃蠕动


追求完美身材,是每个人向往的。市面上减肥的方法很多,如减肥茶、减肥药、健身房锻炼等,有些可能会有副作用,另外成本也有点高。那么,怎样的减肥方法好,成本低又无副作用呢。中医养生专家指出,不妨进行穴位按摩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不仅可减肥瘦身,还能达到保健养生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穴位减肥的按摩方法。

穴位减肥是在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健康、安全、快速的减肥方法,通过疏通人体经络,打通人体经脉,刺激人体相关穴位,将体内多余脂肪从脂肪库里游离出来,经分解、消耗,通过大小便、汗腺排除体外。现在医学研究显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更能有效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还能抑制胃肠的吸收,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同时促进能量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

穴位减肥

上脘穴

功效:为食道减负

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肠道蠕动,经常刺激此穴位,是对食道的最佳保护,可避免饮食过快,造成食物淤积于胃部,产生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体重上升。该穴位置:在胃的上部,肚脐上方5寸的位置。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

中脘穴

功效:加快胃蠕动

常刺激中脘穴,胃部蠕动会加快,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该穴位置:肚脐上方4寸的地方。除了按摩此养生穴位外,还可以将姜切薄片熏烤,让姜汁通过热度渗入皮肤,刺激中脘穴。

下脘穴

功效:让毒素不滞留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此处不通畅,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该穴位置:在肚脐上方2寸处。不妨每日用双手大拇指轮流按压此养生穴位,让食物顺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彻底消化的全过程。

穴位减肥按摩手法

1、想要减游泳圈,炼成水蛇腰,那么就在腰部的穴位按一按吧。双手叉腰的这个穴位是肾俞穴,它的位置大概在肚脐两指外的正后方。吸气时按压这个穴位,吐气时身体往前倾。按压的时候感觉到稍微有点酸痛就可以了。

2、第二个穴位就是帮助大家塑造翘臀。将身体向前倾30度,然后在臀部下缘中央的位置好有个承扶穴。用中指按压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将臀部往上提。这样就可以改善下垂的臀部了哦。

3、第三个介绍的穴位是小腿上的哦。有水肿腿,静脉曲张腿的MM千万不要错过。用双手手指关节的力量在小腿两侧按摩,从下到上用力向上推。感觉到小腿酸酸的就是动作到位。

4、只是瘦小腿是不够的,当然脚踝也要瘦下来啦。在脚踝中央有个穴位叫解豁穴。用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即可,按压的时候要一边画圆一边按摩。这个穴位不但可以改善水肿,还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情况哦。

5、最后一个要分享的按摩减肥经验是瘦手臂。在上臂的正中央的内侧有个穴道教肱中穴。

旋揉肚脐

一手四指并拢,利用四指指腹稍微用力压,沿着肚脐周边左右各揉10下。

除了按摩,平时还应适当做运动,比如散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慢速、中速或者快速。散步可以平和气血、舒活筋骨,为减肥打下长久的基础。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此穴100次。

专家表示,穴位减肥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切不可自行实施。

中脘穴在哪里?按摩中脘穴有什么作用?


人体的穴位功能主要分表现在3个方面,把经络气息运输到身体表面,是疾病在体表的表现,而且是中医大多疗法施与的部位。今天教大家如何辨识中脘穴,看看按摩中脘穴有哪些好处。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1)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2)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性温,与胃经气血同性,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故名胃脘。胃管名意与胃脘同,管通脘。

(4)大仓。大,与小相对,大也。仓,仓库也。大仓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汇聚的大仓库。理同中脘名解。太仓名意与大仓同。

(5)三管。三,指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三经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故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配伍: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穴、胞门、子宫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脘穴 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99健康网推荐阅读:

按摩天枢穴的作用

按摩气海穴位的作用

很多疾病其实是重在预防,所以平时不妨多多对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这样可以有效的远离某些疾病。保证身体的健康。

阳交穴位位置图、按摩手法及作用


阳交穴属于足少阳胆经,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按摩阳交穴具有缓解治疗面肿、癫疾、胸胁胀满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阳交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阳交穴位位置图】

阳交穴属于足少阳胆经,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取穴 )。

【按摩阳交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面肿、癫疾、惊狂、胸胁胀满疼痛、胸胁胀满、膝股痛、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

【按摩阳交穴的功效】

舒筋活络、理气降浊。

【阳交穴的取穴方法】

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阳交穴位配伍】

阳交穴配风市穴、伏兔穴、环跳穴、昆仑穴、秩边穴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等;

阳交穴配支沟穴、相应节段夹脊穴缓解治疗带状疱疹之神经痛;

阳交穴配行间穴、阳辅穴、昆仑穴、绝骨、丘墟穴缓解治疗两足麻木。

【阳交穴的主治疾病】

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合阳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合阳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合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通常取合阳穴时都是俯卧或者正坐垂足位,在委中穴直下2寸,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取穴。按摩合阳穴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疝气、腰脊强痛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合阳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合阳穴位位置图】

合阳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合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通常取合阳穴时都是俯卧或者正坐垂足位,在委中穴直下2寸,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取穴。

【按摩合阳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月经不调、睾丸炎、肠出血等。

【合阳穴的取穴方法】

合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

【按摩合阳穴的功效】

调经止带,舒筋通络,强健腰膝。

【合阳穴位配伍】

合阳穴配腰阳关穴治腰痛。

【合阳穴的主治疾病】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内关穴位位置图


【导读】内关穴位位置图在哪?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发期。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平时经常按揉内关穴能起到心脏保健的作用,紧急状况时若没有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按压内关穴能缓解轻度的心绞痛,下面你就为你介绍内关穴位位置图。

内关穴位位置图

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地势险峻的地方,若是一个人把守着关口,就算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内关穴就是这样一个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关口。内关在前臂内侧之冲要,可以通胸膈关塞诸病,与外关相对。

内关防治疾病甚广,是多功能、高效用、适应范围广的重要腧穴。它的主要功能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心律

心胸取内关,即是说凡是心胸的疾病都可以使用内关进行治疗。如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等。针灸内关穴能够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且这种调节呈双向、良性调整。即当心动过速时,可以通过刺激内关穴抑制;心动过缓时,可以通过刺激内关穴缓解。

2、疏经通络止痛

内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主治胃心胸疾患。针灸内关治疗胃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尤其对急性胃痉挛效果更佳。心绞痛发作时,如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缓解疼痛,可用拇指指端按压内关穴,轻症者一般3-5分钟后心绞痛便可缓解。

内关穴位位置图

3、降逆止呕

按揉内关穴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对晕动症、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反应、高原反应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良好效果。同时,按摩穴位,气随经络至膈肌,可解除膈肌痉挛、宽胸顺气,可用于治疗呃逆。

取穴方法: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稍微握拳用力时手腕有两个大筋,从腕横纹向上约两指宽的中央便是此穴(见图)。按压此穴压可出现酸、麻、胀、痛感。

操作方法:

首先,用一侧手拇指指端按压另一手的内关穴,其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与内关穴相对,在手的背侧),垂直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屈伸活动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按压,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2--3次。

心脏不好的人日常保健则可每次轻揉内关穴15--20分钟,每日1--2次。

天突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按摩天突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哮喘、失音、呕吐、呃逆、瘿瘤等,天突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天突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天突穴位位置图】

【天突穴的位置】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穴位解剖】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向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神经。

天突穴的取穴和操作方法

天突穴的准确位置:胸骨柄上窝凹陷正中。天突穴的操作方 法只有一种方法:指压法,用大拇指,带一个弯曲度往下,内下方,抠压一种力度,病人感到很舒适,按揉两百次,且让病人做吞咽动作,吞咽口水,天突穴有两个 作用:让咽喉的经络气血疏通流畅(通则不痛),便于消炎;针对有些病人有梅核气的症状,按压天突穴有治疗消除梅核气的感觉。

彧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按摩彧中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彧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彧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彧中穴位位置图

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方法

胸部正中线(华盖)旁二寸,第一肋间隙凹陷处。即: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或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彧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

作用功效:彧中穴,利气、平喘。

按摩手法

用食指指腹按揉彧中穴,或用刮痧板隔着衣服由上至下刮拭彧中穴,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宽胸理气,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胸胁胀满、心悸、气喘,预防心脏病、心肌炎。

气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导读:按摩气海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气海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气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置

位于人体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肚脐下两指宽处。

取穴方法

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向下量约1.5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运行规律

循任脉上传阴交穴。

功能作用

生发阳气、补气益肾、涩精固本。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按摩法

先右掌心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